自然辩证法复习题目及答案

合集下载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科学的三种类别。

3′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2、科学技术的三种哲学反思。

3′对科学进行辩护-捍卫科学;对科学进行批判-质疑科学;对科学进行审度-必要的转换3、《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和知识体系。

4′(1)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

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2)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

它是从整体上概括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3)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

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4)科学技术社会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

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正、负)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4、《自然辩证法》的学科由来和学科性质。

2′(1)由来:自然辩证法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萌芽形态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则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下半叶共同创立的。

自然辩证法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及其基本成就的科学总结,特别是十九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最新发展和最新成就的科学总结,同时也是恩格斯本人多年刻苦学习和精心研究自然科学的科学总结。

有关《自然辩证法》的材料是恩格斯1873─1886年这一时期写成的。

整部著作没有写完,并且在恩格斯生前没有发表过。

(2)性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5、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类型。

3′系统层次观,进化历史观,持续发展观6、系统的基本特点。

4′整体性;层次性;有序性;动态性7、“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8、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特征。

2′科学: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一般生产力。

技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直接生产力。

9、四大产业体系的分类。

4′(1)第一产业体系(农、林、牧、畜、渔);(2)第二产业体系(制造、采掘、建筑、运输);(3)第三产业体系(通信、商业、金融、医疗、饮食、公共服务);(4)第四产业体系(科学、文化、教育、咨询)10、科学的五大解释。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参考)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参考)

刘晓君老师的复习题:(以下题目三选一)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联系所学专业,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或作用?答: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的已用成果的概括和总结。

它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科学方法论。

我所学的专业是工程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就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通过一个临时的、专门的柔性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实现项目的目标。

项目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由许多子项、分项和工程活动构成,项目管理必须包括整个系统的管理。

自然辩证法中的系统方法就是从系统整体的观点出发,全面地把握和控制对象,综合探索系统中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系统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变化规律,以达到最佳的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运用系统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理念。

系统方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着广泛的应用空间。

并将给工程项目管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辩证法认为,事物矛盾双方的比例、事物发展的过程.都是有‘度’的,事物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它能保持事物的稳定状态,维系事物特定的质。

此时,事物总体上处于协调、稳定、有序的和谐状态。

”协调可以使矛盾的各个方面居于统一体中,解决它们的界面问题,解决它们之间的不一致和矛盾,使系统结构均衡,使项目实施和运行过程顺利。

在整个项目的目标设计、项目定义、设计和计划、实施控制中有着各式各样的协调工作。

工程项目由于诸如市场条件越来越苛刻,项目变得越来越大,行业变化速度加快等原因,越来越需要更专业、更高级、更系统地进行管理,自然辩证法对项目提供了重要的管理理论基础。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1.什么是自然辨证法,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是什么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支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

辩证法有三种基本的历史形式:古代朴素的辩证法,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

辩证法的现代含义:首先,辩证法作为一种发展观,它是对于客观世界与人类思维的运动发展及其规律的反应和总结。

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没有绝对静止和永恒不变的东西;静止只是相对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不只是量的增加和减少,它也是一种质变和飞跃。

事务作为自主的运动,其根源主要不在事务的外部,而在于事物本质自身所包含的矛盾性,“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

其次,辩证法作为一种认识方法和思维方法,主张从事物的联系中,从事物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中去研究事物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1 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2 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3 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物质性,系统系,和层次性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它揭示了物质的根本性是客观实在性。

爱因斯坦:“相信有一个离开知觉主体而独立存在的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是否承认这一命题是科学上划分实在论和实证论的一个标准。

对物质概念的理解过程说明:1、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长期和持续研究的成果来证明的。

2、科学进步与人们对物质的唯物主义理解是互动的。

(一)自然界的系统性自然界的任何物质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

从基本粒子、原子、分子、地球上的宏观物体,到行星、恒星、星系;从生物大分子、细胞、个体、种群、群落,到生态系统,都是各种物质系统。

自然辩证法题目集锦及其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题目集锦及其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1.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科学性质和研究对象。

P1 P3 2.阐述自然辨证法研究的根本内容。

P43.试述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开展过程。

P84.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谈谈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现实意义。

P111.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自然哲学获得了哪些重要成就?古代朴素自然观有什么特点P19 P232.古代希腊的科学技术获得了哪些成就?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表如今哪些方面?P193.宗教神学自然观是怎样描绘自然界的?为什么说它的出如今自然观开展史上是一种倒退P244.为什么说近代自然科学在普遍革命中诞生?阐述形而上学自然观产生的历史倒退的历史必然性P26 P28 5.试述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根底,它的根底思想是什么?P31 P326.为什么说物理学革命丰富和开展了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现代自然科学又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做出了丰富和开展?P32 P341.为什么说自然界的物质形态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P392.如何理解自然界的物质的无限可行性?P423.如何理解自然界系统的普遍性?它有哪些类型和根本特征?P43P44P454.非生命界有哪些物质层次?它们有何根本特征?P47P50P525.如何理解自然界层次构造的规律性?P531.宇宙,恒星和地球是怎样起源和演化的?如何理解生命的起源和生物进化?自然界的演化过程说明了什么?P56P57P58P592.为什么说自然界的形式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P60P623.为什么非生命界的运动的根本矛盾及其表现?生物进化的动力是什么?P63P644.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形式的矛盾性?突变和渐变的关系如何?P63P645.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过程的矛盾性?什么是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P686.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方向的矛盾性?进化与退化的关系及其关系?P707.如何理解自然界演化开展的自组织性?以及有序与无序及其关系P728.什么是守恒原理?自然界运动转化的普遍性及其意义何在?P74P769.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矛盾有哪些?如何理解其运动开展的规律性?1.什么是天然,自然,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P81P832.如何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P843.如何理解生态自然观的自然根底,社会根底和科学根底?P87P92P974.试述生态自然观的特征和根本思想?P99P1015.怎样才能人与自然的协调开展?P1026.可持续开展的内涵和原那么是什么?P1067.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我国深化施行可持续开展战略的现实意义?P1091.如何理解科学的含义?它有哪些本质特征和根本属性?现代科学的分类如何?P113P114P116P1172.阐述推动自然科学开展的内部动力P1193.关于科学开展的形式有哪些代表性的观点?P1254.如何理解科学开展的规律性?P1275.现代科学开展的主要趋势表如今哪些方面?P1291.科研课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应遵守哪些重要的原那么?如何评价科研选题??必要时如何转化课题?P138P139P1422.科学研究的经历层次的根本方法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类型和作用?科学观察和科学实验P146P1513.科学观察应遵循的哪些重要原那么?恩格斯的“双重验证〞思想对于感性的科学认识活动有何意义?P147P1544.什么是科学机遇?它有何特点和作用,如何捕捉科学机遇?P157P1595.科学研究的理论层次的常见方法有哪些?有何特点和作用?P160-P1716.什么是科学假说?它是如何形成的?假说向理论转化的主要标志是什么?7.什么是科学理论?它有何特征和功能?构建科学理论有哪些方法?评价科学理论的标准是什么?P174P175P177P1788.结合做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科学方法论〔或某一种科学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或在科学开展中的作用〕1.系统科学的根本方法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P1892.什么是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理论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不同?P193P1941.系统科学的主要理论有哪些?其科学性怎么样?P1832.系统观饱含了哪些根本概念?它有何显著特征?P183P1853.什么是系统科学方法?它有何特点和功能?P186P1871.如何理解技术的含义?它有哪些主要特征?其分类怎么样?P200p202 P2042.技术开展的根本矛盾和常见形式有哪些?现代技术的开展趋势怎么样?P208 P2103.什么是创新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有何特点/P 212P214 P2164.技术创新过程与研究开发过程的关系怎样?如何理解技术创新过程?5.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如何?根底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与技术创新在投入和产出方面,他们的互相之间有何同异之处?P2236.什么是技术创新机制?它主要有哪些机制?并分析阐述这些机制之间的关系机制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P222 P222 P2247.技术创新有哪些常见的类型?自主创新有哪些主要类型?他们之间有何区别?P229 P2318.为什么说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技术创新战略有哪些?如何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进展管理?P234 P236 P2389.结合所学专业或工作实际,分析阐述技术观〔或某一观点〕在技术开展中的作用1.如何理解技术方法的含义?它有何特点?P241 P242 2.技术研发应遵守哪些根本原那么和一般程序?P243 P2443.什么是技术预测它有何特点?其主要步骤和根本方法是什么?P245 P246 P2474.什么是技术评估?它有何特点?其主要步骤和根本方法是什么?P248 P249 P2565.阐述技术原理构思的一般过程,主要方法以及常见的创造创造方法P251 P252 P2536.如何理解技术方案设计?它有哪些类型和主要方法P254P2557.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有何区别?试述技术试验的根本程序和常见类型。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和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和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和答案绪论1、恩格斯著作《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恩对自然科学特别是19世纪的最新发展成果的哲学概括,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及辩证法规律和若干范畴;通过对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总结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批判了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论述了科学认识方法论的基本内容。

用运动形式相互转化的观点对当时自然科学中重大发现进行哲学分析。

(一)从自然观的高度提出了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的学说:(1)运动可划分为若干种运动形式;(2)运动形式之间相互转化着;(3)在运动形式转化中存在着量的守恒和质的不灭关系;(4)恩格斯主张区分出简单的低级的运动形式和复杂的高级的运动形式。

恩格斯关于运动形式的学说提供了一种观察研究自然的哲学方式,启示人们从运动形式多样性的角度分析自然界多样性,从运动形式相互转化的角度分析自然界的演化发展,将自然界看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过程集合体。

(二)假说和实验相结合的科学方法论。

假说方法被普遍应用,标志19世纪科学研究的明显进步。

假说是理性思维的产物,既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又包含一些假定和猜想,需要新的经验加以确证。

恩格斯认为:(1)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2)假说既要有实验观察事实作为基础,又需要新的观察事实进一步确证;(3)假说相互排挤和迅速更替并不表明事物本质不可认识,而是意味着科学认识在错综复杂的曲线上发展。

此外,恩格斯还在《自然辩证法》中明确把科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进行整体分析。

强调了:(1)社会生产是科学发展的动力;(2)科学发展又推动着社会的变革。

恩格斯既把科学看成一种知识体系和活动体系,同时也把科学看成一种与经济、文化、政治发生相互作用的社会现象,又涉及到了科学的社会建制和社会价值问题。

《自辩》代表着19世纪崭新的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既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世界观的基础,又是它的推广。

2、20世纪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答:(1)自然哲学。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题库全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题库全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题库全1. 试题一: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是什么?答案: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的辩证发展规律和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哲学学科。

它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统一体,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有:矛盾、统一、对立统一、辩证发展等。

2. 试题二: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有哪些?答案: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矛盾普遍性原理、对立统一规律、事物的发展规律等。

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出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矛盾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中。

对立统一规律强调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的对立面,但同时也存在着统一、变化和发展。

事物的发展规律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存在着一系列的发展阶段和过程。

3. 试题三:自然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是什么?答案:自然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有明显的区别。

自然辩证法关注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发展规律,强调事物的多样性和变化性;而形而上学主要研究事物的表面现象和静态存在,强调事物的单一性和恒定性。

自然辩证法以矛盾为核心,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和变动性;形而上学则以对立为基础,强调事物的二元性和不变性。

4. 试题四: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有哪些?答案: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自然辩证法帮助科学家发现事物的内部矛盾和辩证关系,促进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其次,自然辩证法指导科学家进行具体实验和观测,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变化过程。

此外,自然辩证法还为科学家提供了研究方法和思维模式,使科学研究更加全面深入。

5. 试题五: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答案: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古代辩证法,主要代表人物是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和古印度的佛陀。

他们提出了事物的变化和矛盾的概念,并强调事物的不断流变和无常性。

第二阶段是现代辩证法,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和马克思。

他们从哲学和社会实践的角度深入研究了矛盾的本质和事物的发展规律。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北京师范大学自然辩证法考题一、简要回答下列问题(任选4题,每题15分,共60分):1、简要说明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写作和出版过程。

2、希腊思想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什么影响?3、科学有哪些特点?认识这些特点有什么现实意义?4、课题(或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是什么?5、假说是如何提出来的?6、简评科学奖励中的“马太效应”。

二、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20分,共40分)1、恩格斯说:“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向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神的第一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一时代”,你怎样理解这一句话?2、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三、论文(占总成绩的30%)。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自然辩证法123班复习题汇总)(黄色为10级考题:简答五选三每题10分、论述四选二每题20分、论文30分)1、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的概念?(123)2、希腊思想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什么影响?(123)3、形而上学自然观或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在怎样的科学背景下产生的及作用?(123)4、近代后期有哪些科学成就打开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一个又一个缺口?为什么?(123)5、结合科学发展的过程谈科学和宗教关系的演变(123)6、怎样理解“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向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神的第一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一时代”?(123)7、科学究竟是什么?(2)8、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23)9、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的剑”?(123)10、怎样理解科学认识的特点?(123)11、结合实例论科学与哲学的关系(123)12、科研的基本程序(2)13、课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及科研选题的原则(123)14、在科学研究中如何保证科学观察的客观性?(123)15、数学方法及其特点。

(2)16、怎样理解直觉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2)17、科学假说及其意义。

(123)18、如何评价科学理论的优劣?(2)19、社会对科技发展的影响(123)20、推动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有哪些?(12)21、试对科学哲学家们提出的科学发展模式的一种进行理论分析(12)22、谈谈你对理论与经验关系的理解(23)23、论科学精神及其意义(123)24、科学争鸣及其意义(2)25、科学活动的特点和准则(2)26、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2)27、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123)28、简评科学奖励中的马太效应。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是什么?(P39-4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指马克思主义对于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界的总看法。

1.自然界的层次结构2.自然界的无限发展3.自然界的相互作用4.人和自然的统一。

基本特征:第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一种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第二,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第三,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从来的自然观都是对纯粹的、大然的自然界的看法。

第四,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有何重大意义?(P41—43)第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丁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第二,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为马克恩主义的科学观、科学方法论以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现的创立,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

第四.辩证唯物丰义自然观的创穴,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技英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而不是僵化、保守的。

3、系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P47)系统自然观植根于相对论、且子力学、分于生物学以及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突变论、超循环理论、分形理论、混池理论为代表的系统科学等现代自然科学理论,为人们措绘出一幅从基本粘子、原子、分子化合物育到人类.从微观领域直至宁观天体系统演化的自组织、自我运动、自我创造购辩证的演化发展的自然图景.深入格示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认为一系统’是总的自然界的模型叩。

系统自然观最深层、最基本的内涵,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闻发了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的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简答题(科技史2个。

)1,古希腊有哪些自然哲学流派,其主要思想是什么?古希腊科学对世界的影响有哪些?(1)米利都学派,创始人:泰勒斯,古希腊第一个唯物主义派别,主要思想:万物的本原是水,万物起源于水而又复归于水。

(2)爱非斯学派,创始人:赫拉克利特,主要思想:世界本原是火,万物都处于永恒的、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

万物皆流,万物无常驻。

(3)毕达哥拉斯学派,创始人:毕达哥拉斯,主要思想:世界的本原就是数,数组成一切事物,数是宇宙的要素,万物皆数。

宇宙的组织在其规定性中通常是数及其关系的和谐的体系。

(4)原子学派,创始人:留基伯,主要思想: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就是一种质上相同、量上不同的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质微粒,它是一切事物的组成要素。

古希腊科学其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它们都有一个共同之点,,即都是以严密的逻辑推理、抽象的形式语言、定量的数学描述和公理化的理论体系为特征,融科学与哲学于一身,因此,开了人类全部自然科学理论研究的先河。

古希腊的原子论的提出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它是现代科学的真正基石,也是牛顿绝对时空观的前身,,它的真正价值在于它认为实在在于物质,而不在于心灵,试图用简单的要素来解释世界的组成,寻求世界万物的本源。

2,中国古代和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和科学的发展特点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差异:古代中国:重关系,阴阳互补(重协同),自组织,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具象思维,人神同一。

古希腊:重实体,对立统一(重冲突),他组织(外力),月上、月下世界分,离抽象思维,人神同构自然哲学:相同之处:追求真理、唯物、辩证,有机论。

不同之处: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充满了猜测、思辨和臆想。

中国古代哲学是带有浓郁思辨性质的自然观。

如”阴阳说“主张阴阳和谐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原因;“五行说”则认为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组成,元素之间“相邻相生,相间相克”;柳宗元的“元气说”认为万物都由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成,气“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一切运动变化的原因,张载认为“凡象,皆气也”,并提出“一物两体”“不有两,则无一”的矛盾论观点;王夫之的“方动方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理论阐述了动与静的辩证关系。

总之,我国古代自然观更多讨论的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和对运动规律的思辩解说,纯粹是各家的主观臆测。

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整体角度考虑的,注重的是辨证统一。

对问题的讨论也只是泛泛而谈,不作深究。

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在那时不可能出现象古希腊“原子论”那样的思想,而且这些辩证思想与我国古代自然科学没有多大的联系,在自然科学的发展中没有起多大作用,只有中医学是个例外.科技:相同之处:古代科学技术有三个特征:一在表现上,是以直观的和零散的形式出现的,还没有达到完善、成熟、系统的程度;而是在内容特点上,都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和对生产经验的总结,而不是对自然过程和规律的理论概括与解释;三是在目的要求上,都是为了直接解决当时现实生活和农业生产中提出和遇到的实际问题。

不同之处:中国与古希腊相比较:一是实用性强,理论性差;二是重于描述,轻于解释。

古希腊科学技术指的是以自然哲学为基础的天文学、数学、力学、逻辑学等领域的成就。

强调物质世界的客观性;自然界统一于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自然界是一个变化不停地过程;万物变化有自己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可以认识的,可以言说的,因为理性色彩较浓厚一些。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代表是火药、指南针、造纸术、活版印刷四大实用技术和农学、医药学、天文学、数学等四大实用科学。

其发展概况及特点:持续缓慢发展;中国古代高于西方;世界本原的虚幻性;技术精;理论性不足;重于描述,缺少解释。

这是因为中国的科学研究缺乏哲学理论指导、缺乏科学的理性传统。

3,19世纪(近代后期)伟大的科学技术成就?在天文学领域,康德发表了《宇宙发展史概论》一书,提出了星云假说。

地质学领域:英国地质学家赖尔1830年出版《地质学原理》,提出了地质渐变的思想。

物理学领域:发现了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建立电磁学理论。

生物领域:两大发现,即细胞学说的提出和生物进化论的创立。

化学领域:道尔顿原子分子理论,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维勒的草酸和尿素的人工合成。

并且在19世界下半叶,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主要标志是电力的运用,以电机和电力传输、无线电通讯等一系列发明为代表,实现了电能与机械等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的互相转化,给工业生产提供强大和方便的能源。

(自然观2个)4,如何理解自然界的物质性,系统性和层次性以及自然界演化的有序性?物质性:自然界的物质性,是指自然界是以物质形态存在的,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这种客观实在是独立于意识而存在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但是人们可以通过感觉而感知,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它揭示了物质的根本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但是物质又是可知的。

系统性:自然物质系统就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各个要素按一定的规律组成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整体。

整个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作为系统存在的,从基本粒子、原子、分子、地球上的宏观物体,到行星、恒星、星系;从生物大分子、细胞、个体、种群、群落,到生态系统,都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着,都是各种物质系统。

层次性:自然界是一个可以分为许多物质层次的大系统。

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以系统方式存在着,由于组成系统的诸要素的种种差异,使得系统组织在地位与作用、结构与功能上表现出等级秩序性,形成了具有质的差异的系统等级,这种等级差异性就是物质系统的层次性,层次性反映了客观存在着的自然界的等级结构。

自然界演化的有序性:有序指系统内部的要素和系统之间有规则的联系或转化,以及系统运动转化的有规则性。

自然物质系统的演化,也是有序化程度的转变,是一种秩序向另一种秩序的变更。

5,自然界演化的方向性是怎么样?不可逆原理对你有何启示?自然界演化的方向性主要是不可逆性。

在自然物质系统的演化过程中,可逆性总是相对的和有条件的,不可逆性则是绝对的和无条件的。

可逆意味着演化并不存在,不可逆才使演化成为可能,所以说自然界演化的方向性是不可逆的。

启示:不可逆过程既可以导致有序结构的破坏,也可以导致更加有序结构的产生。

不可逆过程所导致的时间对称性破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它意味着在不可逆过程存在的情况下,演化才是可能的,质的多样性才能显示,自然界的演化发展就是在不可逆过程中形成的。

在人类出现以前,自然界靠着各种不可逆的过程保持不断演化,同时又以各种准可逆的过程对演化进行调节,保持和谐,使得自然生态系统保持长期稳定。

人类的活动,特别是近几百年来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干扰。

人工生态系统的产生,极大地满足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加快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同时,其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也日益严重。

人类活动已造成许多严重的生态问题,如土地荒漠化和生物物种的灭绝;同时大量不可降解的人工物进入自然界,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因此,为了地球自然生态的长期稳定,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应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人类不能把自然作为征服和改造的对象,同时只单纯地发展环境保护的制度和技术也是远远不够的;人类不可能从目前的文明后退,去过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原始生活;人类社会也不可能停止发展或大大地放慢发展速度,以求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人类应改变发展的模式,人类的所有活动都应存在调节机制,人类的所有产品都应具备“降解”机制。

这样才能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6,自然界的起源和演化是怎么样的?现代标准宇宙论是什么?依据何在?自然界的起源和演化包括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地球的起源与演化;生物的起源与生物进化。

宇宙的演化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基本粒子形成阶段;(2)元素核合成的辐射阶段,即元素起源阶段;(3)实物阶段。

恒星演化经历四个阶段:引力收缩阶段;主序星阶段;红巨星阶段;脉冲和高密阶段。

现代标准宇宙论是大爆炸宇宙论,暴胀宇宙论。

认为宇宙起源于一次巨大的爆炸,此后不仅连续膨胀,而且温度也在由热到冷的逐步降低,在宇宙早期,不仅密度很高,而且温度也很高,所有的天体和化学元素都是在膨胀中逐渐生成的。

支持大爆炸宇宙假说的观测事实:(1)河外星系的谱线红移;(2)氦丰度。

在宇宙中存在的天然滑雪元素有90多种,但他们的含量极不均等;(3)3K微波背景辐射。

7,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都有哪些主要内容?论述如何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及可持续发展(途径)。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指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即自然界的演化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大道同步的状态。

自然界的演化必然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同时带动自然界向有利于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演化,整个人与自然关系达到一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途径:(1)从理论方面,必须树立人和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整体,只有一个地球的系统观念,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认识基础。

(2)依靠科学技术来合理地调节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的实践活动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最直接的有效途径。

(3)解决好人类社会问题是协调人与自然界关系的重要保障。

(4)努力发展自然科学,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并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促进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8, 类比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类比是把未知的东西与已知的东西联系起来,从而推出新知识。

类比是一种重要的推理方法,也是一种富于创新性的思维方式。

类比的特征是适用范围广,有探索性和预测性。

(1)启发思路,提供线索;类比的启发作用是把类比推理的结论作为线索去概括研究对象的所有事实。

类比的结论不仅是解释研究对象的一个可能的逻辑起点、一种可能的规范、一条可能的途径,而且还要结合研究对象的特殊属性,归纳或演绎出研究对象本身的特殊本质和特殊规律,这样才能对研究对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2)技术应用上的先导作用;启发思维,开拓思路,形成假说,触类旁通,解释外推,为已有的领域开拓新的应用领域。

一个合适的类比物能够起形象化的模型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创造有利的条件。

创造模型,进行类比,能够开阔研究者的视野,造成丰富的联想,开拓思路,使人们往往能够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从某个类比物上获得启示,探索到解释研究对象的正确途径。

9, 你在科研中是如何选择数据材料的?十六字原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1)抽取共同点的方法。

(2)限制思路。

(3)理想化方法。

第一步:“去伪存真”——核实、鉴别材料第二步:“去粗取精”——选择材料第三步:“由此及彼”——揭示事物间复杂的相互联系第四步:“由表及里”——透过现象揭示出事物内在的本质及规律10, 为什么说“观察渗透理论”?科学哲学家普尔、汉森、库恩等人则否认有纯粹的中性观察存在,明确提出“观察渗透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