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共享空间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探究
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模式的探讨

第6 ・ 期 卷 第7
职 业 时 空
CRE O AER OIN’ HR Z
高 校 图 书 馆 信 息 共 享 空 问模 式 的 探 讨
张 玉琴
( 源职 业 技 术学 院 ,河 南 济 源 济 44 5 ) 6 6 0
摘 要 :信 息 共 享 空 间是数 字 化 时代 为 满足 读者 的学 习和研 究 需要而 发展起 来 的一种新 型服务 模 式。 文 章分 析 了信 息 共享 空 间 的 内涵 与特 点及 其对 图书 馆服 务模 式 的推 动作 用 。 关键 词 :信息共享 空间 ;高校 图书馆 ;新型服务 模 式
目信息 ,更 多的 是各种 数字信 息 资源 。在 此基础 上 , 馆员 也 转变 成 积极 参 与读 者 的学 习过 程 的新 秩序 缔
造者 。 2. 大 化 满足 用 户 需 求 最
、
信 息 共 享 空 间 的 内涵 与特 点
信息共享空 间是数字化时代为满足读 者的学习和 研 究需要而发展起 来的一种新型 服务模式 。信息共享 空间 自在美 国高校 图书馆界创建 以来 , 已经成为 国外 大学校 园里最 流行 、最 受师生 欢迎 的服务模 式 。 信 息共 享 空 间是 一 种培 育读 者 信息 素养 , 促进 学 习 、研 究 、交 流 与协 作 的新 型实 体 空 间和 虚 拟环 境 ,也是对 图书馆传统服 务模式 的创新 。 信息共 享空 间作 为一 种新 型 的服 务 方 式和学 习环境 ,代 表着 图 书 馆 发展 的新 潮 流 ,信 息共 享 空 间 的成功 使 得 图书 馆在 面 对信 息 技术 的 挑 战 、商业 性 信息 服 务机 构 的 竞争 中,找到 了 自己的发展 之道 ,也使得 图书馆 重新 回到大学校 园的 中心 。信息 共享空 间具有 以下属性 : ①分布性 :每一 台计算机 都有相 同的界 面 ,使用 同样 的软件和 电子资源 ;②适应性 :旨在适应各种用 户的 需求 ;③伸缩性 :适应环 境变化和 技术发展 的需要 ; ④群体性 :提供 一个舒适 的共同合作空 间。正是这 些 特 点使 信息 共 享空 问在 许 多 大学 图书馆 中流行 和倍 受欢迎 。其 中 ,群体性是信息 共享空 间在 大学 图书馆 很受 欢迎 的一 个原 因。 因为 该空 间提 供 的高 性 能计 算机 、彩色 打印机 、扫描 仪 、高清 晰显 示器 以及运行 在 电脑 上 的 各种 软件 是 学 生们 自己的 电脑 无 法 比拟 的。另外 ,在这 个空间 ,他们 可 以直接从 图书馆员和 技术 专家那里获得 比较专业的帮助 。 由此可见 ,信息 共 享空间是 一个动态 的服务模 式 ,具备如 下的优势 :
高校图书馆信息空间数据共享对扩展图书馆服务效果探讨

信 息 空 间数 据 共 享是 从 国 外 引进 的 概念 。它 的 英 文 名称 是 信息时代呼唤信息素养 信息 素养(f m tn ir y的本质是 Io aoLea ) nr i t c 简称 I 。 C 另外也有称之为 La i C m os 如 全球信 息化需 要人们具备 的一种 基本能力 . er n o m n 的, ng 它包括: 能够判 断什么时 加拿大圭尔夫大学 、 尔豪斯 大学 、 属哥伦 比亚大学 等: 达 英 美国普渡大 候需要信息 . 且懂得 如何去获取信息 . 并 如何 去评价 和有效 利用所需 学则将其命 名为 D g a e n g o a0 t 、 薇诺娜 州立 大学称呼其 的信息( 8 .m r aL r y s c t n L ) itLa i ClbTdr i l r n l a r: 1 9 e cn i a A s ii , A 。 9 A i b r o ao A 信息 素养是一种对信息 为 I o a oG l r。在我 国 . n r tn ae fm i ly 除了信息空间数据共享外 . 还有很多不 社会的适应能力。 美国教育技 术 C O论坛 20 年第 4 E 01 季度报告提 出 同的翻译 名称 : 香港通常翻译 为咨询坊 . 而台湾则 习惯 翻译 成资讯市 2 世纪的能力素质 , 1 包括基本学 习技能( 、 、 、 指读 写 算)信息素养 、 创新 集、 资讯公共空间 , 或者称之为资讯大众 思维 能力 、 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 、 实践 能力。信息素 养是其中一个方 信息 空间数据共享是 2 世纪 9 代 兴起于北美一些 大学图书馆 面 , o o 它涉及信息的意识 、 信息 的能力和信息的应用 。 培育学生的信 息素 的一种新型 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它是一个经过特别设计 、 确保开放存 养可 以从 以下几方面的能力人手 : 取 的一站式服务设施和拚作 学习环境 。它 围绕数字资源环境 、 整合使 21 本 技 能 .基 用方便 的互联 网络 、 功能完善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 以及各种 图书馆 资 在人类发展的很长一 段时间里 . 懂得读 、 、 写 算是人们能走天下 的 源( 包括印刷资源 、 数字资源等)在训 练有索 的参考咨询员 、 科馆员 、 自 。 学 得功夫 , 就象一个人懂 得一门手艺 . 能够 以此来为 自己谋 生 然而随 I 专 家等工作人员的共同支持下 . T 为用户提供信息的获取 和与之相关 着 时代 的发展 , 人类身处信息时代 , 通讯能力包括阅读 、 写作 和口头表 的各种参考咨询的“ ~站式” 服务。这是一种理想 的学 习和科研环境 . 达能力 , 使用 I e t n me 的电子由 件功能 、 t 聊天室等与外界进行交流 的能 在 这种环境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可以培育用户 的信息素养 , 促进用户 的学 习 、 交流 、 协 力 。 已经是人们生活的基本技能 。 在这个分秒必争的网络时代 , 如不 假 作和研究 作为一种新型 的动态服务模式 它更加体现了图书馆以用 会使用电子邮件 、 传真机等先进 的通讯设 备 . 么他 将被新 的世纪 所 那 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抛弃 培育学生在信息时代生存 的基本技能 . 教育工作者 还应促使学 根据 D nlB al 的分析 . 息空 间数据共 享由两 个层 面构成 : 生把握搜 寻 自己所需 的信息并能对 已有用信 息进行有 效地 组织 、 oa eg d e 信 整 第 一个层面是独特 的在线 环境 . 在这一环境下 . 用户通过 图形界 面可 理 、利用 和传播 的方法 这些搜 寻的信息源 范 围包括 It n t D nr 、 — eeC 以获得多种数字资源服务 . 并且同时可以通 过网络 工作站 上的任何搜 R M及各种印刷媒介 。在具有通讯能力 、 O 阅读能力 、 写作能力和表达 索引擎进行搜 索。第二个层面是一种新型的物理设施 . 能够在整合的 能力的基础上 , 习者不断发展 自己对信息 的敏 感度 . 学 是有效 完成学 数字环境下管理工作空间并提供服务 构建信息空间数据共享的关键 习任务 . 学会学 习及把握思考技能的前 提条件 。 因素 中. 首先是综合性 的参考咨询台 . 它既是接触用户的第一站 . 又是 22思考技能 . 提供一般帮助的中心: 其次是提供个人或小协作的学习和工作空间: 最 这是信息素养三大能力的核心部分 过去 . 的教育重视的是 传统 概念 . 而忽视对学生思考 技能的培育 。事实上 , 后一个重要因素是 . 息空 间数据共享与校园其它部门或项 目的合作 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 、 信 关 系。D nlB al 把构建信息空间数据共享分为三个层 次 : oa eg d e 即实体 学生只有掌握了思考技能 。 才可能独立地思考 、 主动提 出问题 、 主动 为 层、 虚拟层和支持层。现在 国内外各大学建立的信息空间数据共享就 问题寻求答案 , 而不必 时时依靠教师的帮助去完成学 习任务 。信息 素 是 以此为基本框架构建起来 的 围绕如何更好地利用数字环境下高校 养人应在思 考方面具有 以下几方 面的能力 : 1 解决 问题 的能 力是指 () 图书馆 的共享空间这一主题 , 谈两个 问题 : 学 生在教师 的启 发下 . 立地寻求 问题 的答案 。这个 答案 当然不 是 独 1图书管理人员及配置 . 指标 准答案 .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一件事情通常都有多种解决办 法, 一 美 国图书馆学界认为 . 图书馆管理人员在 图书馆服务所发挥 的作 个 问题也有多种答案 信息素养教育着力于培育学生对一个问题能提 用 中占据 了 7 %的比例 。图书馆进人数字化时代。 5 这对 图书馆管理人 出多种解决办法的能力 .不禁锢 学生 的思维 ,发展 他们的发散思维 : 员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在对参考咨询人员 的素质要求 比较高 . 掌握 ( ) 要 2 学习的能力 。 信息素养人具有学习的能力 . 指的是具有终身学习的 终身学 习者 一生不断追求新 交流沟通的技巧 . 热情耐心 为用户服务 . 熟悉 相关 业务和相关专 家的 能力。在掌握 了问题解决能力的基础上 . 不断完善 自身的各方面能力 . 主动为 自己提 出问题 . 独立 而后 基本 信息 , 于为用户提供服务指导。 便 还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 领悟能 的高峰. 能在信息海洋 当中找到 自己所需 的东西 , 从而更新 自身 力 和实践操作能力 .并 能够 随着信息技术 的发展 不断地更新知识结 地 解决问题 . 构 , 高服务技能。 提 因为协同性是信息 空间数据共享的一个重要要求 的知识架构 . 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3 创新思维的能力 。创新 思维的 () 能力不但是信息 时代人 们的高级素养 。更决定 了整个 中华 民族 的兴 这对人员知识 的全面更新提出了很大 的挑战 不同 的参 考 咨询人 员在 咨询 中分别 担 当不 同的职 责 .位 于第 衰。 创新思维的培育可 以从创新学习环境 、 创新学 习方法 、 创新学 习情 ( 信息素养人还应具有 目标确定 的能力 。做 每件事 , 4 线 的咨询 人员 主要是 图书馆 工作 人员 和学 生助理 .他们 在咨 询 境等方面人手; ) 台接待 前来 咨询 的用 户和通过 网 络进行虚 拟 咨询服 务 .为用户 解 我们都必 须先 明确 自己做事的 目的何在 23个人 素质 . 答一般 性 的问题 .并担 负将相 关专业 性 问题 转 嫁给学 科 专家 的职 责。 针对 网络时代 价值 观念混乱 . 人们对 网上 道德迷惘 的现状 , 国 美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网络伦理声明提出 了六种 网络不 ( 下转第 3 3页) 0 2信 息 素 养 的培 育 .
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与培训

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与培训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爆炸式增长,信息素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知识的寄存所,图书馆承载着向公众提供信息素养教育和培训的重要职责。
本文将探讨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与培训的意义、目标与方法,并提出一些建议以推动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与培训的发展。
一、信息素养教育与培训的意义信息素养指个体获取、评估、组织、使用和分享信息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一项重要基本素质,对于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而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守护者和传播者,承担着培养公众信息素养的重要职责。
首先,信息素养教育与培训有助于提高公众的信息素养水平。
通过教育与培训,可以帮助公众了解信息的来源与价值,提高信息收集和评估的能力,学会有效利用各种资源获取信息,并培养信息共享、合作和创新的精神。
其次,信息素养教育与培训有助于解决信息鸿沟问题。
信息鸿沟指的是信息获取的不均衡和差异。
通过向公众普及信息素养知识和技能,可以缩小信息鸿沟,使更多的人能够拥有获取信息的机会,提高信息获取的公平性和广泛性。
最后,信息素养教育与培训有助于提升图书馆的服务品质。
公众对于图书馆的满意度与信任度和图书馆的服务品质密切相关。
通过为公众提供信息素养教育与培训,可以提高公众对图书馆的认知和评价,增加公众的使用和支持,进一步推动图书馆的发展。
二、信息素养教育与培训的目标信息素养教育与培训的目标是培养公众的信息素养能力和意识。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公众的信息获取能力。
培养公众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包括了解各种信息资源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学会有效地使用图书馆的图书、期刊、数据库、网络资源等。
2. 提高公众的信息评估能力。
帮助公众学会对信息进行判断和评估,包括了解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可靠性,学会辨别虚假信息和误导性信息。
3. 培养公众的信息组织和管理能力。
帮助公众学会将海量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建立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信息的检索和利用效率。
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与公众的信息素养教育

息 素 养 教 育 与 I 的 关 系 , 述 了 I 在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中 所 起 的 作 用 , 出 了 图 书 馆 在 I 建 设 中 应 采 取 的 C 阐 C 提 C
措 施 。
关 键 词 : 书 馆 ;C; 息 共 享 空 间 ; 息 素 养 教 育 图 I 信 信 中 图 分 类 号 : 5 G2 1 文 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7 6 2 ( 0 1 1 一 O 6 — O 1 0- 912 1 )8 1O 2
我 国 图 书 馆 的 资 金 投 入 长 期 缺 乏 , 在 I 的 建 而 C
I 是 图 书 馆 为 适 应 时 代 需 求 、 实 现 一 体 化 服 C 为 务 而构 建 的新 型 的 、 信 息 提供 、 件 打 印、 媒体 集 文 多 数 据 库 、 视 听 资 料 、 类 专 业 数 据 库 为 一 体 的 全 程 影 各 化 服 务 模 式 。 过 这 一 空 间 , 以 使 读 者 接 受 资 源 获 通 可 取 、 索 文 献 目录 、 息 交 流 、 航 使 用 、 问各 网 站 搜 信 导 访 网页 、 件 处理 、 媒 体应 用 、 件应 用 、 片制 作 、 文 多 软 图 知 识 创 新 等 各 种 信 息 技 术 的 应 用 能 力 。 因 此 ,C 是 I 提 供 信 息 素 养 教 育 的 平 台 , 提 高 公 众 信 息 素 养 能 是 力 的 平 台 ;C 可 以 提 供 方 便 快 捷 的 网 络 条 件 、 供 I 提 先 进 的 技 术 设 施 , 提 供 和 传 播 各 种 信 息 资 源 的 同 在 时 , 以 拓 展 读 者 的 知 识 、 阔 视 野 、 高 信 息 素 养 可 开 提 能 力 。 因 此 ,C 具 有 满 足 不 同 读 者 需 求 的 能 力 ;C I I 是 普及 信 息 素养 教育 的平 台 , 过 对 I 虚 拟 空 间、 通 C 环 境设施 、 理 空 问等服务 功能 的开拓 , 及 对读者 物 普 信 息 素 养 的 基 础 教 育 。 C 环 境 为 传 统 的 信 息 素 养 教 I
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新探

文 章 编 号 :0 5 6 3 (0 2 0 — 0 10 10 — 0 3 2 1 )5 0 8 — 2
S IT C F R A I N D V L P E T&E O O Y C— E H I O M TO E E O M N N CN M
21年 02
临的 问题
国家和教育部多年来一直在推进学校 的素质 教育 ,通过加
强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 , 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 其
中也包括对信息素养 的教育 , 这些 年来 已经取得了 巨大 的成绩 。
但 同发达 国家相 比, 我国的信 息素 养教 育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 我 国民众 的信息素养急待提高 , 而作 为未来社 会主力军的大学生 , 更应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 。 目前 , 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普遍偏低 , 主要表现在 以下 几个
业协会 主席 保罗 ・ 车可斯基 ( al uk w k)于 17 P u Z ro si 9 4年提 出来
等各种信 息资源 )在技 能熟练 的图书馆参考咨询馆 员 、 算机 , 计
专家 、 多媒体工作 者和指导教师 的共同支持下 , 为读 者( 括个 包
人、 小组或学术 团队 ) 的学习 、 论和研究等 活动提供一 站式服 讨 务, 培育读 者 的信 息素养 , 是促进 读者学 习 、 流 、 交 协作 和研究
方面 。
21 信 息 意 识 不 强 .
符 合 。因此 , 图书馆事业 与信息 素养教 育是息 息相关 、 不可分 离 的 _。 2 当前 , ] 高等教育融信息素养教育 于信息共 享空间 , 具有
一
学生的主要 任务是学 习 ,而大学生学习 的主要特点就是 自
学, 自学过程中相当一部分信息都来 自于书本 , 图书馆应该是一
高校图书馆创新性信息素养教育模式

高校图书馆创新性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摘要:文章介绍了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与要求,分析了高校图书馆面向大学生实施信息素养教育的意义,研究了高校图书馆的创新性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指出了高校图书馆面向大学生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实现途径。
1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与要求1.1基本概念信息素养是全球信息化背景下人们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
它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提出,其被定义为人们依托大量信息工具解决各类信息难题的技术。
1983年,美国信息学家霍顿提出,教育部应该颁布与信息素养教育相关的政策[1]。
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在年终报告中,将信息素养解释为人们应该具备的查找、筛选、评价与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
200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信息素养原则。
信息素养本质上是一种综合能力,更是一种工具,涵盖多方面的内容,与法律、人文等学科有一定联系。
信息素养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人们掌握先进的信息获取方法,使人们具备适应信息化社会的信息意识、道德与技能。
1.2培养内容我国学者对信息素养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华东师范大学教师王吉庆编著的《信息素养论》为高校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工作提供了指导。
他认为,信息素养包括信息伦理、信息道德、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等内容,是人的整体素养的组成部分。
我国高校也应将信息素养教育作为基础教学内容,由图书馆与专业教师合作,采用多种方法与途径,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帮助他们获取用于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技能。
结合高校教育实际,我国信息素养教育主要采用课内教育的方式,即将信息素养教育渗透至专业课程教学中,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学生辨别分析信息的能力等。
1.3能力要求信息素养本身属于能力素质,体现了一个人应用与创造知识的能力。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要求大学生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具备熟练使用各类信息工具的能力,尤其是新媒体工具;能够有目标地收集各类学习资料,熟练掌握阅读、访问、分析、评价信息的方法;能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提炼概括与清晰表达;在多种信息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学会利用信息激发创造性思维,生成新的信息,达到利用、传播信息的目的;能够善于利用信息解决问题,通过与外界进行交流协作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的作用;具备正确的价值观,能够辨别并对有害信息产生免疫,完善信息伦理素养。
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IC)与信息素养教育探讨

—
—
馆员 ” 的信 息素 养培 育 与服 务 模式 ;三是 学科
化服务 方式 的转 变 ,即从 以 印刷 型文 献 资源 的推送 服务 为主 向数字 化 和无 纸 化 方 向发 展 。 因此 ,大学 图书 馆必 须 以新 理 念 、新 思 路 、新 模 式 和新 方 法 ,
大 学生信 息素养 的通识教 育 。
( 关键词] 信息共享空间;大学图书馆 ; 息素养 ;信息素养教育 信
Di us n o nomainC mmo s (C) i eC l g n ies yLb ai n fr t n Ltrc d c t n L- s si nIfr t o c o o n I n t ol ea dUnvri irr sa d I omai i ayE uai I h e t e n o e o
A G Y qn col hsi lf hn h i n e i , h nh i 0 44 hn ;S E G n jn i ayo S ag a nvrt, N u— i,Sho — o t S ag a i rt Sa g a பைடு நூலகம்0 4 ,C i p ao U v sy a H N g—u ,Lb r f h n h i i sy r U ei
育 ,图书馆 将融 人大 学教 学过 程 并 逐步 形 成 “ 师 教
1 引言
美 国著 名 学 者 哈 特 ( a e . H r 有 句 名 Jm sD at )
言 :“ ou i ri a e ra u ls ih s ra l N n esycnb et nest a geti v t g a —
S a g a 0 4 4, C i a hn h i 0 4 2 hn
图书馆的数字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

图书馆的数字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和科技进步使我们陷入一个信息时代。
在这个时代中,我们无时无刻不与各种各样的信息打交道。
因此,数字素养和信息素养变得越来越重要。
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聚集地和知识传播的平台,承担着培养和提高用户的数字素养和信息素养的责任和使命。
首先,图书馆在数字素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数字素养不仅仅是熟练掌握数字工具和技术,还包括对数字信息的理解和利用能力。
图书馆提供了丰富的数字资源,包括电子书籍、期刊、数据库等。
用户可以通过图书馆学习和使用各种数字工具和技术,以提高他们的数字素养水平。
此外,图书馆还举办各类培训班、讲座和研讨会,帮助用户掌握数字技能,并教授如何在信息时代中更好地获取、筛选和分析信息。
其次,图书馆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
信息素养是指个体通过获取、组织、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判断其真实性成为一项重要的技能。
图书馆通过提供各种参考工具和服务,如索书号系统、参考咨询服务和文献检索等,帮助用户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水平。
图书馆还定期举办信息素养培训课程,帮助用户培养良好的信息检索和评估能力。
此外,图书馆还积极推广信息素养和数字素养教育,以提高社会整体的素养水平。
图书馆举办数字素养和信息素养推广活动,如主题展览、读书推广和数字资源分享等,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通过这些活动,图书馆希望提高人们对信息素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从而培养更多具备优良数字素养和信息素养的人才。
总之,图书馆在数字素养和信息素养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提供数字资源、培训课程和参考咨询服务,图书馆帮助用户提高他们的数字素养水平和信息素养能力。
此外,图书馆还通过举办推广活动,提高社会整体素养水平。
在信息时代,图书馆的数字素养和信息素养教育不仅是满足用户需求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信息社会的关键环节之一。
用户应该积极利用图书馆提供的资源和服务,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字素养和信息素养水平,以适应和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和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6现代交际·2019年4期作者简介:杜赛楠,三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图书情报学。
信息共享空间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探究杜赛楠(三亚学院图书馆 海南 三亚 512022)摘要:本文在分析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概念基础上,研究高校图书馆基于共享空间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价值,以及当前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具体问题,针对性地改革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 图书馆 信息素养教育 共享理念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04-0176-02信息共享空间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实现了共享式学习与开放式获得资源的信息素养教育,它创新了高校图书馆对读者服务的新模式,可以在针对性、个性化、实时性与互动性较强的环境下解决读者信息素养能力的问题,有助于全面指导读者使用高校图书馆数据信息资源。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意义(1)推动信息素养教育变革。
基于共享共同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实现了各高校间图书馆、高校与国外图书馆、高校与地方图书馆的有机联系,不仅可以交换图书信息资源,而且可以优化借鉴丰富的信息素养教育资源,可以拓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渠道,从而突破传统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弊端,达到满足读者信息选择需求,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直观性,更好地实现高校图书馆与读者有效互动的目标,全面提高了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效率。
(2)满足读者数据检索需求。
针对不同专业背景、不同数据信息检索能力的读者进行专门的基于共享空间的信息素养教训,可以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的实时性、互动性与针对性特征,这对于即时解答读者使用高校图书馆信息系统时的难题,消除信息检索障碍,辅助读者快速进行数据信息检索有重要的价值。
在共享空间背景下可以针对不同读者推送个性化和有专业背景的信息检索方式方法,这对于针对性地提高读者的信息素养有重要的意义。
借助线上线下互动的共享教育模式更好地满足了读者使用高校图书馆的需求。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问题(1)信息素养教育不完善。
高校图书馆现有的信息素养教育还不全面,没能针对读者的个性化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信息素养教育,现有的信息素养教育还主要针对保护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安全,简介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的使用管理制度方面进行教学。
高校图书馆没能针对读者的不同专业背景、不同数据检索需要,以及高校师生研究的课题等进行专门的信息检索教育。
首先,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没能突出网络空间的共享教育的理念,不能充分借助各类各级图书馆的资源,信息素养教育还以高校图书馆现有信息资源检索为主进行教育。
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通常只开设了通识课程,还没能开设大量丰富的选修课程,信息素养课程针对性不足。
其次,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课堂的灵活性不足,针对性较差,没能在读者体验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系统的过程中开展实时教育,没能达到实时互动与随时解决读者限时性信息检索需要的目标。
第三,当前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检索教育课程还有较大的被动性,教师被动依赖课堂授课,没能针对学生的需要采用主动教学的模式。
(2)信息素养教育不具体。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的形式较为单一,通常只集中在信息检索课、新生入馆教育、专题知识讲座等方面。
高校图书馆数据信息素养教育的内容只局限在馆内资源方面。
首先,信息素养教育未能根据本科生、研究生、教师的独特需求进行,未能开展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具体授课形式,没能在理论授课与实践结合体系下开展有效的信息素养教育活动。
高校图书馆的理论授课资源相对较少,没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专门性的信息素养课程。
其次,高校图书馆当前还缺乏一支有着丰富信息检索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队伍。
现有信息检索教育能力的教师仅掌握一般信息检索知识,不少高校图书馆不具备有丰富专业背景信息检索教育教学能力的人才,因此影响了对学生的专业指导。
三、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策略(1)建立线上线下共享模式。
在信息共享空间下应当建立线上线下共享的图书馆馆息教育培养模式,运用理论性较强的读者信息意识培养课开展知识性和实践性的信息素养教育,同时发挥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在线上建立依托互联网的信息利用与检索模式的培训,从而辅助学生实现不同类型数据信息和具体课题数据信息的检索需求,运用线上线下互动的模式满足读者的信息检索需要。
首先,借助课堂教学的体系化授课模式提高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性,引导高校学生和图书馆馆员了解综合性和专业性的文献检索工具。
引导读者熟悉高校图书馆的数据库特点和著录原则。
其次,通过线上信息检索系统的应用,网络检查工具使用的教学,以及网络慕课的模拟课程试题库开发,针对高校学生、教师和图书馆员进行针对性的信息检索能力培训。
第三,运用互联网+读者的培训模式,注重围绕读者的具体需要,针对高校不同群体进行专门的预约式的信息素养教育培训,开发在线实时互动课程,从而随时解答读者在信息检索时间的问题,开通线上入馆培训,开展各种检索技巧培训以及文献管理个(下转第175页)175浅谈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与影响及策略是孩子们的朋友。
只有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幼儿教育事业中,才能找到幼儿教师应有的快乐,使幼儿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1]张轩.基于《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对幼儿教师培养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45).[2]于小清.幼儿园教师关怀行为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3]刘艳.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中“高原现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4]陈利平.幼儿教师职业压力应对方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6.[5]王延伟.幼儿教师职业压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6.[6]刘丹.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与人格特征、情绪智力关系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7]宋广文,魏淑华.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相关因素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1).[8]徐莎莎.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责任编辑:孙瑶很快。
幼儿教师还应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以一种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充实自己,反思自己,不断提升自己。
(二)提供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加强幼儿园科学管理良好的幼儿园工作氛围有利于教师轻松愉快地开展工作,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更有利于教师的良好专业情感的抒发,从而为幼儿教学活动顺利高效地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对于幼儿教师的工作环境的设置不宜紧张、复杂,应当是有利于幼儿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和谐的工作环境。
在良好的工作氛围中,还要加强幼儿园的管理,对于幼儿园的科学管理应当是园长同教师相互协作的管理,既有院长的整体领导,还要有教师的积极参与。
院长要运用换位思考的方法了解幼儿教师工作的难点,进行科学管理,为幼儿教师明确分工任务,并及时听取反馈信息。
实施人性化管理体系有助于增强教师的积极态度。
对于幼儿园的管理要积极听取教师所提的建议,让教师成为幼儿园管理的支配者,从而使幼儿园中存在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教师对幼儿的爱是一种理性的爱,俗称教育爱,是指教师要爱幼儿,以温柔、宽容的态度对待幼儿,尊重幼儿的个性,保护其合法权益、兴趣。
既作为幼儿的老师,也图书馆应当取得高校及地方政府图书馆的支持,在优化高校图书馆软硬件质量的基础上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的有效性。
切实在地方图书馆的先进设施设备支持下开展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
其次,加强高校与社会图书馆的合作与统一规划,进一步共享数据资源,实现在丰富数据信息共享空间的基础上开展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
并且针对不同专业领域的图书馆进行合作,针对高校学生和教师读者制订具体的信息素养培养方案,突出信息素养教育的专业性。
第三,全面加强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的开发工作,力求在强有力的网络信息共享间下实现由线下课堂向线上课堂的过渡,更好地借助互联网信息空间达到提高学生综合信息素养的目标。
第四,变革传统信息素养教育方式,着力在多媒体环境下开展智能化的信息素养教育,高校图书馆应当发挥读者学习信息素养技术的主观能动性,扩展信息素养教育主体,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素养教育机会。
第五,建立和完善针对读者的信息素养考核管理机制,重点关注读者的信息素养水平,从而为新形势传递信息素养知识进行准备。
综上所述,提高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水平,应当在互联网共享空间下融合各图书馆的优势资源,在满足读者针对性信息检索应用需求的基础上,完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丰富信息素养教育方法,解决读者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1]陈勇,刘焕淋.以信息共享空间为平台的工科研究生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研究[J].亚太教育,2016(11):9.[2]贾丽丽.知识经济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探究[J].科学中国人,2017(17):127+129.责任编辑:于蕾(上接第176页)性化“管家”人机互动培训,达到提高读者信息素养的目标。
(2)优化信息素养教育框架。
为了更好地提高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有效性,还要合理优化传统的课堂教学、互联网互动教学以及综合使用各种有效的宣传推广方式。
进一步围绕课堂教学、主题活动、各种纸质资源与App、个人网络空间、慕课系列进行有效的综合。
首先,优化信息素养教育的具体内容,注重在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新兴概念下全面提高个性化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知识供给能力,能够在全面了解读者需求和能力层次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信息素养教育。
其次,丰富信息素养教育的方式,注重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的直观性,在“互联网+”信息共享空间和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拓展直观性强、实践性好、有读者专业背景的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方式。
第三,进一步开发信息素养教育平台,资源应用平台与微课慕课平台,从而方便读者随时自主学习,全面提高信息素养教育供给的广阔性与实时性,还可以在信息检索教学服务基础上组织开展检查检索技能大赛,从而全面展示推广信息素养的重要价值,吸引广大师生关注信息检索,全面提高读者的信息检索视野和提高读者的信息素养提升意识。
第四,基于大数据提高图书馆对读者数据分析深度,在把握图书馆读者数据信息需要发展趋势基础上,能够不断更新信息素养教育的信息,从被动向主动型的信息素养教育体系转移,全面加强数据信息专题和趋势预测,形成快速响应机制,满足读者新信息需求。
(3)完善信息素养教育条件。
信息素养教育框架的建设不仅需要必要的硬件条件,而且还要进一步加强信息素养教育的科学规划与有效创新,需要在全面调研学生数据信息需求的基础上针对性地开展信息素养教育。
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