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1届高三调研测试(二)物理试题
2011年高考江苏物理试卷与答案

2011年高考江苏物理试卷与答案2011江苏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如图所示,石拱桥的正中央由一质量为m的对称楔形石块,侧面与竖直方向夹角为a,重力加速度为g,若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则石块侧面所受弹力的大小为2(如图所示,固定的水平长直导线中通有电流I,矩形线框与导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且一边与导线平行。
线框由静止释放,在下落过程中(A)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保持不变(B)线框中感应电流方向保持不变(C)线框所受安培力的合力为零)线框的机械能不断增大 (D3.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从何种O点出发,分别沿直线游到A点和B点后,立即沿原路返回到O点,OA,OB分别与水流方向平行和垂直,且OA=OB,若水流速度不变,两人在静水中游速相等,则他们所用时间t、t的大小关系为甲乙(A)t<t 甲乙(B) t=t 甲乙(C) t>t 甲乙(D)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演员正在进行杂技表演(由图可估算出他将一只鸡蛋抛出的过程中对鸡蛋所做的功最接近于(A)0.3J(B)3J(C)30J(D)300J5如图所示,水平面内有一平行金属导轨,导轨光滑且电阻不计,匀强磁场与导轨平面垂直,阻值为R的导体棒与导轨静止放置,且与导第1页轨接触良好。
t=0时,将开关S由1掷到2.q .i.v 和a 分别表示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棒中的电流,棒的速度和加速度,下列图像正确的是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
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美国科学家Willard S. Boyle 与 George E.Smith 因电荷耦合器件(CCD)的重要发明荣获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CCD是将光学量转变成电学量的传感器.下列器件可作为传感器的有(A)发光二极管 (B)热敏电阻 (C)霍尔元件 (D)干电池7(一行星绕恒星作圆周运动。
江苏省盐城市高三物理第二次调研考试1

江苏省盐城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物 理 试 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制造电阻箱时,要用双线绕法如图所示。
当电流变化时双线绕组A .螺旋管内磁场发生变化B .穿过螺旋管的磁通量发生变化C .回路中一定有自感电动势产生D .回路中一定没有自感电动势产生 2.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卫星由地面发射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经多次变轨进入距离月球表面100km ,周期为118min 的工作轨道,开始对月球进行探测。
经过一段时间后,如果卫星的轨道距月球高度逐渐降低,则“嫦娥二号卫星”的A .线速度逐渐减小B .角速度逐渐减小C .周期逐渐减小D .向心加速度逐渐减小3.如图所示,将电动势为E ,内阻r 的电源接在AB 之间。
当开关S 接通后A .电容器C 的带电量增加B .电容器C 的带电量减少C .电阻R 0消耗的电功率不变D .电阻R 0消耗的电功率变大4.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斜面体A 放置在水平面上,物块P 被平行于斜面的弹簧拴着静止在斜面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档板B上。
关于P 、A 受力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A .物块P 一定受到斜面体A 对它的摩擦力作用B .斜面体A 一定受到水平面对它的摩擦力作用C .斜面体A 对物块P 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D .地面对斜面体A 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5.链球运动是使用双手进行投掷的竞赛项目。
运动员双手紧握链条的一端,另一端拴一重球,绕竖直轴做圆周运动。
在转速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某时刻突然松手,链球水平飞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松手前链条的拉力总是与球的速度方向垂直B .松手时球在重力和离心力作用下向外飞出C .球飞出后在空中运动时间与松手时球的速率无关D .球飞出的水平距离仅由松手时球的速率决定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
江苏省盐城市2011届高三物理第二次调研考试(2011盐城二调)新人教版

盐城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物 理 试 题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5小题,每一小题3分,共计15分。
每一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制造电阻箱时,要用双线绕法如下列图。
当电流变化时双线绕组A .螺旋管内磁场发生变化B .穿过螺旋管的磁通量发生变化C .回路中一定有自感电动势产生D .回路中一定没有自感电动势产生 2.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卫星由地面发射后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经屡次变轨进入距离月球外表100km ,周期为118min 的工作轨道,开始对月球进展探测。
经过一段时间后,如果卫星的轨道距月球高度逐渐降低,如此“嫦娥二号卫星〞的A .线速度逐渐减小B .角速度逐渐减小C .周期逐渐减小D .向心加速度逐渐减小3.如下列图,将电动势为E ,内阻r 的电源接在AB 之间。
当开关S 接通后A .电容器C 的带电量增加B .电容器C 的带电量减少C .电阻R 0消耗的电功率不变D .电阻R 0消耗的电功率变大4.如下列图,外表粗糙的斜面体A 放置在水平面上,物块P 被平行于斜面的弹簧拴着静止在斜面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档板B上。
关于P 、A 受力情况的分析,正确的答案是A .物块P 一定受到斜面体A 对它的摩擦力作用B .斜面体A 一定受到水平面对它的摩擦力作用C .斜面体A 对物块P 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D .地面对斜面体A 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上5.链球运动是使用双手进展投掷的竞赛项目。
运动员双手紧握链条的一端,另一端拴一重球,绕竖直轴做圆周运动。
在转速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某时刻突然松手,链球水平飞出。
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 .松手前链条的拉力总是与球的速度方向垂直B .松手时球在重力和离心力作用下向外飞出C .球飞出后在空中运动时间与松手时球的速率无关D .球飞出的水平距离仅由松手时球的速率决定二、多项选择题:此题共4小题,每一小题4分,共计16分。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高三物理教学情况调研试题(含解析)

2014-2015学年度苏锡常镇四市高三教学情况调研物理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本次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值为120分.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对应的数字标号涂黑.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两根相互靠近的长直导线1、2中通有相同的电流,相互作用力为F.若在两根导线所在空间内加一匀强磁场后,导线2所受安培力的合力恰好为零.则所加磁场的方向是()(A)垂直纸面向里(B)垂直纸面向外(C)垂直导线向右(D)垂直导线向左【答案】B本题旨在考查安培力。
【解析】当两根通大小相同方向相同的电流时,12两导线受到是引力,故2受到向左的安培力,故所加的磁场使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向右,根据左手定则所加的磁场方向为垂直纸面向外,故B正确。
故选:B2.如图所示为空间站中模拟地球上重力的装置.环形实验装置的外侧壁相当于“地板”.让环形实验装置绕O点旋转,能使“地板”上可视为质点的物体与在地球表面处有同样的“重力”,则旋转角速度应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装置的外半径为R)()(A)Rg(B)gR(C)2Rg(D)gR2【答案】A本题旨在考查向心力。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2mg mRω=,解得:ω=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3.如图所示,边长为a的导线框abcd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0的匀强磁场中,bc 边与磁场右边界重合.现发生以下两个过程:一是仅让线框以垂直于边界的速度v匀速向右运动;二是仅使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变化.若导线框在上述两个过程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大小相等,则磁感应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为()I I(A )a v B 02 (B )a v B 0 (C )a v B 20 (D )a v B 04【答案】B本题旨在考查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江苏苏北四市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物理试题(word版)

江苏省苏北四市2011届高三调研抽测考试 物理试题 2010.10.22注意: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直接写在试卷上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中,龙清泉以302公斤的总成绩获得冠军,并以169公斤超该级别挺举世界纪录。
如图所示,设龙清泉所举杠铃的总重为G ,杠铃平衡时每只手臂与竖直线所成的夹角为30°,则他每只手臂承受的张力为 A .2GB .G 33C .23GD .G2.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点的电势高于b 点的电势 B .c 点的电场强度大于d 点的电场强度C .若将一正试探电荷由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负功D .若将一负试探电荷由c 点移到d 点,电势能增加 3.一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另一自由端位于O 点,现用一滑块将弹簧的自由端(与滑块未拴接)从O 点压自 A O t OAtOBtO DtOCa b cd4.如图,L 是直流电阻为零、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A 和B 是两个相同的小灯泡,某时刻闭合开关S ,通过A 、B 两灯泡中的电流IA 、IB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5.如图所示,一物体从斜面上高为h 处的A 点由静止滑下,滑至斜面底端B 时,因与水平面碰撞仅保留了水平分速度而进入水平轨道,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在C 点,测得A 、C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xA .x h >μ B .x h<μ C .x h=μD .无法确定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电阻R=22Ω,各电表均为理想电表。
原线圈输入电压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2011江苏省徐州市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物理)

徐州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1. D2.A 3 . B 4. C 5 . D 6 . CD 7 . AC 8.ACD 9 .BD 二、简答题 10.(8分) (1) = (2分)(2) 8.474(在8.473~8.475之间均算对) (2分) (3) 滑块质量M ,两光电门间距离L (2分)(4) 21222121⎪⎪⎭⎫ ⎝⎛∆+-⎪⎪⎭⎫ ⎝⎛∆+=t d )m M (t d )m M (mgL (2分) 11.(10分)(1) 如图 (3 分) (2) ② 4.00 或4(1 分) (3) 如图 (2 分)3.1(在3.0---3.2之间均算对)(2 分), 2.0(在1.9---2.1之间均算对)(2 分)12.A .(选修模块3—3)(12分)(1) ABD (4分) (2)CD (4分)(3)设N 2的物质量为n , 则MV n ρ=(2分)氮气的分子总数A N MV N ρ=(1分) B .(选修模块3—4)(12分)(1)B (4分) (2) 1(1分) ,正(1分) ,(3) 光线在AB 边上发生折射时,折射角r =30°,由 rin sin sin =,则2=n (2分) 光在该介质中传播速度c v n = (2分)C .(选修模块3—5)(12分) ⑴AC (4分) ⑵BCD (4分)⑶m ∆=(2n m +2p m )-αm (1分)E ∆=m ∆c 2 (1分)α粒子的比结合能为:NE ∆=()4222c m m m p n α-+(2分)三、计算题13.(15分)解:⑴导体棒开始运动时,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 =Bl v (1分) 感应电流 E I=l r ⋅rBv = (1分) R xa b S 2 S 1 E rR乙安培力F 安=BIl (1分) 由平衡条件得:F =F 安 (1分)联立上式得:22B lv F r==N (1分) ⑵由⑴问知,感应电流 E I=l r ⋅rBv=与导体棒切割的有效长度l 无关 (1分) 感应电流大小2==rBvI A (1分) 故0.2s 内通过导体棒的电荷量q =It =0.4C (2分) ⑶解法(一)设导体棒经t 时间沿导轨匀速向右运动的位移为x ,则t 时刻导体棒切割的有效长度l x = l -2x (1分) 由⑴问知,导体棒在导轨上运动时所受的安培力x x l rvB BIl F x 22)2(2-=-==安 (2分)因安培力的大小安F 与位移x 成线性关系,故通过导轨过程中 导体棒所受安培力的平均值N F 22+=安N 1= (1分) 产生的焦耳热Q =J lF 12=⋅安 (2分) 解法(二)设导体棒经t 时间沿导轨匀速向右运动的位移为x ,则t 时刻导体棒切割的有效长度l x = l -2x (1分) 由⑴问知,导体棒在导轨上运动时所受的安培力x x l rvB BIl F x 22)2(2-=-==安 (2分)作出安培力大小随位移x 变化的图象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表示导体棒克服安培力作功,也为产生的焦耳热Q (2分)所以,产生的焦耳热Q =1 J (1分)14. (16分)解: (1)小球离开小车后,由于惯性,将以离开小车时的速度作平抛运动,221gt h =(1分) vt R = (1分)小车运动到O '点的速度1==tRv m/s (2分) (2)为使小球刚好落在A 点,则小球下落的时间为圆盘转动周期的整数倍,有ωπk kT t 2==,其中k = 1,2, 3 (2分)即ππωk hgk 522==rad/s ,其中k = 1,2,3…… (2分) (3)小球若能落到圆盘上,其在O ′点的速度范围是:0<v ≤1m/s (1分)设水平拉力作用的最小距离与最大距离分别为x 1、x 2,对应到 达'O 点的速度分别为0、1m/s 。
2011江苏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物理试题一、 单项题1. 如图所示,石拱桥的正中央有一质量为m 的对称楔形石块,侧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重力加速度为g ,若接触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则石块侧面所受弹力的大小为A 2sin mg αB 2s mg co αC 1tan 2mg αD 1t 2mgco α 2.如图所示,固定的水平长直导线中通有电流I ,矩形线框与导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且一边与导线平行。
线框由静止释放,在下落过程中A 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保持不变B 线框中感应电流方向保持不变C 线框所受安掊力的合力为零D 线框的机械能不断增大3.如图所示,甲、乙两同学从河中O 点出发,分别沿直线游到A 点和B 点后,立即沿原路线返回到O 点,OA 、OB 分别与水流方向平行和垂直,且OA =OB 。
若水流速度不变,两人在靜水中游速相等,则他们所用时间t 甲、t 乙的大小关系为A t甲<t 乙B t 甲=t 乙C t 甲>t 乙D 无法确定4.如图所示,演员正在进行杂技表演。
由图可估算出他将一只鸡蛋抛出的过程中对鸡蛋所做的功最接近于A 0.3JB 3JC 30JD 300J5.如图所示,水平面内有一平行金属导轨,导轨光滑且电阻不计。
匀强磁场与导轨平面垂直。
阻值为R 的导体棒垂直于导轨静止放置,且与导轨接触。
T=0时,将开关S 由1掷到2。
q 、i 、v 和a 分别表示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棒中的电流、棒的速度和加速度。
下列图象正确的是一、 多项选择6.美国科学家Willard S.Boyle 与George E.Snith 因电荷耦合器件(CCD)的重要发明荣获200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
CCD 是将光学量转变成电学量的传感器。
下列器件可作为传感器的有A .发光二极管B 。
热敏电阻C 。
霍尔元件D 。
干电池7.一行星绕恒星作圆周运动。
由天文观测可得,其运动周期为T ,速度为v ,引力常量为G ,则A 恒星的质量为32v T G πB 行星的质量为2324v GT πC 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2vT πD 行星运动的加速度为2v T π8.一粒子从A点射入电场,从B点射出,电场的等势面和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图中左侧前三个等势面彼此平行,不计粒子的重力。
江苏省淮安市2011届高三第四次调研考试(物理)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淮安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年级第四次调研测试物理试题 2011。
5注意: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直接写在试卷上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关于物理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B 。
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并最早实验测得元电荷e 的数值C 。
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D 。
法拉第不仅提出了场的概念,而且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发电机 2.如图甲所示,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有一质量m =0。
8kg 的物体受到平行斜面向上的力F 作用,其大小F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t = 0时刻物体速度为零,重力加速度2/10s m 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0~1s 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最大B .第2s 末物体的速度不为零C .2~3s 时间内物体做向下匀加速直线运动D .第3s 末物体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3.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的质子以某一初速度从坐标原点O 沿x 轴正方向进入场区,若场区仅存在平行于y轴向上的匀强电场时,质子通过P (d ,d )点时的动能为kE 5;若场区仅存在垂直于xoy 平面的匀强磁场时,质子也能通过P 点。
不计质子的重力。
设上述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 、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edE E k 3=B.edE E k 5=C.edmE B k =D.edmE B k 2=4。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R 2、R 3是固定电阻,R 4是光敏电阻,其阻值随光照的强度增强而减小.当开关S 闭合且没有光照射时,电容器C 不带电。
当用强光照 射R 4且电路稳定时,则与无光照射时比较 A .电容器C 的上极板带正电 B .电容器C 的下极板带正电 C .通过R 4的电流变小,电源的路端电压增大 D .通过R 4的电流变大,电源提供的总功率变小5. 在竖直平面内固定一半径为R 的金属细圆环,质量为m 的金属小球(视为质点)通过长为L 的绝缘细线悬挂在圆环的最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1届高三调研测试(二)物理试题 2011.5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本次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值为120分.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 铅笔将对应的数字标号涂黑.3.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答题一律无效.4.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B 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画清楚. (注:5.5上午考)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l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 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在科学发展进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卓越贡献,下列叙述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 .库仑发现了库仑定律,并通过扭秤实验测出了静电力常量C .伽利略通过实验和逻辑推理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 .法拉第根据电流的磁效应现象得出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2.2011年1月11日12时50分,歼20在成都实现首飞,历时l8分钟,这标志着我国隐形战斗机的研制工作掀开了新的一页.如图所示,隐形战斗机在竖直平面内作横8字形飞行表演,飞行轨迹为1→2→3→4→5→6→1,如果飞行员体重为G ,飞行圆周半径为R ,速率恒为v ,在A 、B 、C 、D 四个位置上,飞机座椅或保险带对飞行员的作用力分别为N A 、N B 、N C 、N D ,关于这四个力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ABCD NN N N =<= B .A B C D NN N N =>= C .C A B D NN N N >=> D .D A B CNN N N >=>3.图示为一质点作直线运动的v 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整个过程中,E点对应时刻离出发点最远B.整个过程中,BC段对应过程的加速度最大C.在18s~22s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24mD.在14s~18s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34m4.如图所示,在等边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上,固定三个正点电荷,电量的大小'q q<.则三角形ABC的几何中心处电场强度的方向A.平行于AC边B.平行于AB边C.垂直于AB边指向CD.垂直于AB边指向AB5.空间存在甲、乙两相邻的金属球,甲球带正电,乙球原来不带电,由于静电感应,两球在空间形成了如图所示稳定的静电场.实线为其电场线,虚线为其等势线,A、B两点与两球球心连线位于同一直线上,C、D两点关于直线AB对称,则A.A点和B点的电势相同B.C点和D点的电场强度相同C.正电荷从A点移至B点,电场力做正功D.负电荷从C点沿直线CD移至D点,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l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6.我国“西电东送”采用高压直流输电,继三峡至常州500kV直流输电工程后,又实现了三峡至广东的500kV直流输电工程.图示为其输电示意图.关于高压直流输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有利于减小输电电流,从而减少输电导线上的能量损失B.有利于变压器直接改变输电电压,从而实现电网同步输送C.有利于消除输电线路中感抗和容抗的影响D.有利于降低对输电线路绝缘性能的要求7.美国宇航局科学家观测发现银河系内至少有500亿颗行星,若某一行星绕其中央恒星做圆周运动周期为地球公转周期800倍,该行星到恒星距离是地球到太阳距离40倍.利用以上数据,可以求出的量有A .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B .行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C .恒星自转周期与太阳自转周期之比D .行星公转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8.如图甲所示,A 、B 是一对平行金属板.A 板的电势0A ϕ=,B 板的电势B ϕ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如图乙所示,现有一电子从A 板上的小孔进入两板间的电场区内.电子的初速度和重力的影响均可忽略,则A .若电子是在t =0时刻进入的,它可能不会到达B 板B .若电子是在/2t T =时刻进入的,它一定不能到达B 板C .若电子是在/8t T =时刻进入的,它可能时而向B 板运动,时而向A 板运动,最后穿过B 板D .若电子是在3/8t T =时刻进入的,它可能时而向B 板运动,时而向A 板运动,最后穿过B 板9.如图示,水平地面的上空有一架飞机在进行投弹训练,飞机沿水平方向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飞机飞经观察点B 点正上方A 点时投放一颗炸弹,经时间T 炸弹落在观察点B 正前方L 1处的C 点,与此同时飞机投放出第二颗炸弹,最终落在距观察点B 正前方L 2处的D 点,且213L L =,空气阻力不计.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 .飞机第一次投弹的速度为1/L TB .飞机第二次投弹时的速度为12/L TC .飞机水平飞行的加速度为21/L TD .两次投弹时间间隔T 内飞机飞行距离为14/3L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 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必做题】10.(8分)为探究物体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某同学采用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其设计方案如下:让质量为m 的立方体小铁块从开始端自由下落,开始端至光电门的高度差为h ,则此过程中小铁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 ;测出小铁块通 过光电门时的速度v ,则此过程中小铁块动能增加量为 ;比较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就可得出此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2)具体操作步骤如下:A.用天平测定小铁块的质量m;B.用游标卡尺测出立方体小铁块的边长d;C.用刻度尺测出电磁铁下端到光电门的距离h(h d);D.电磁铁先通电(电源未画出),让小铁块吸在开始端;E.断开电源,让小铁块自由下落;F.计时装置记录小铁块经过光电门所用时间为t,计算出相应速度v;G.改变光电门的位置,重复C、D、E、F等步骤,得到七组(h i,2v)数据;iH.将七组数据在2v h-坐标系中找到对应的坐标点,拟合得到如图所示直线.上述操作中有一步骤可以省略,你认为是(填步骤前的字母);计算小铁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表达式v= .(3)若2v h-图线满足条件,则可判断小铁块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11.(10分)某同学想描绘某一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室提供下列器材:A.电压表V(量程为0-5V,内阻约5kΩ)B.电流表A1(量程为0-25mA,内阻约0.2Ω)C.电流表A2(量程为0一0.6A,内阻约0.1Ω)D.滑动变阻器R1(0一10Ω,额定电流1.5A);E.滑动变阻器R2(0一1000Ω,额定电流0.5A)F.定值电阻R0(R0=1000Ω)G.直流电源(电动势6V,内阻忽略不计)H.电键一个、导线若干(1)该同学选择了适当的器材组成描绘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得到热敏电阻电压和电流的7组数据(如下表),请你在方格纸上作出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2)由此曲线可知,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电压的增大而(选填“增大”或“减小”).该同学选择的电流表是(选填“B”或“C”),选择的滑动变阻器是(选填“D”或“E”)(3)请在方框中画出该同学完成此实验的电路图(热敏电阻符号为≠)12.【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并在答题卡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三题都做.则按A、B两题评分.A.(选修模块3—3)(12分)(1)(3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等容变化,下列图象正确的是.(2)(4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环境温度稳定的实验室里做热学小实验,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前端小孔,这时注射器内就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空气(可看成理想气体).若该同学往里缓慢地推活塞(如图甲),气体的压强(选填“增大”或“减小”).若该同学缓慢推进活塞过程中做功为W1;然后将活塞缓慢稍稍拉出一些(如图乙),此过程中做功为W2,则全过程中注射器内空气的内能增加量U∆=.(3)(5分)2010年美国墨西哥湾原油泄漏,造成了大面积的海洋被污染,成为全球史上最严重事故性漏油事件.“科学团队估计,大约490万桶原油从油井中泄漏,但不是所有漏油都流入墨西哥湾,英石油共收集大约80万桶原油,还有410万桶流入墨西哥湾.”学习了“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后,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评估此次漏油事件的影响.小组同学将浓度为l‰(千分之一),体积为l.2ml的石油的酒精溶液滴在平静的水面上,经过一段时间后,石油充分扩展为面积3m2的油膜,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数据估算,流入墨西哥湾的原油如果充分扩展,将会覆盖多大的海洋面积?(1桶原油体积约为l60升).B .(选修模块3—4)(12分)(1)(3分)在以下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真空中光速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是不同的,它与光源、观察者问的相对运动有关B .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C .在光的双逢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宽D .火车过桥要慢行,目的是使驱动力频率远小于桥梁的固有频率,以免发生共振损坏桥梁(2)(4分)如图所示为一列简谐波在10t =时刻的图象,已知质点M 的振动方程为5sin 5y t π=(cm ),此波中质点M 在2t = s 时恰好第3次到达y 轴正方向最大位移处,该波的波速为m/s .(3)(5分)雨过天晴,人们常看到天空中出现彩虹,它是由阳光照射到空中弥漫的水珠上时出现的现象.在说明这个现象时,需要分析光线射入水珠后的光路.一细束光线射入水珠,水珠可视为一个半径为R =l0mm 的球,球心O 到入射光线的垂直距离为d =8mm ,水的折射率为n= 4/3.(a )在图上画出该束光线射入水珠后,第一次从水珠中射出的光路图.(b )求这束光线从射向水珠到第一次射出水珠,光线偏转的角度.C .(选修模块3—5)(12分)(1)(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重核裂变B .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时所产生的C .X 射线是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辐射出来的D .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松散,原子核越不稳定(2)(4分)用能量为l5eV 的光子照到某种金属上,能发生光电效应,测得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2.45eV ,则该金属的逸出功为eV .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现有一群处于n =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在辐射出的各种频率的光子中,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频率共有 种.(3)(5分)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o 级地震后爆发海啸,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核安全问题引起世界关注.福岛核电站属于轻水反应堆,即反应堆使用普通水作为减速剂,使快中子减速变成慢中子,便于被23592U 俘获,发生可控制核裂变的链式反应.(a )若铀核23592U 俘获一个慢中子,发生核裂变后产生了13954X e 和9438S r ,试写出核裂变方程. (b )若快中子的减速过程可视为快中子与普通水中11H 核发生对心正碰后减速.上述碰撞过程可简化为弹性碰撞,现假定某次碰撞前快中子速率为v 0,靶核11H 核静止.试通过计算说明,此次碰撞后中子的速度变为多少?(已知氢核质量和中子质量近似相等).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5分)如图所示,某物块(可看成质点)从A 点沿竖直光滑的14圆弧轨道,由静止开始滑下,圆弧轨道的半径0.25m R =,末端B 点与水平传送带相切,物块由B 点滑上粗糙的传送带.若传送带静止,物块滑到传送带的末端C 点后做平抛运动,落到水平地面上的D 点,已知C 点到地面的高度H =5m ,C 点到D 点的水平距离为11m x =,g =10m/s 2.求:(1)物块滑到B 点时速度的大小;(2)物块滑到C 点时速度的大小;(3)若传送带不静止,则物块最后的落地点可能不在D 点.取传送带顺时针转动为正方向, 试讨论物块落地点到C点的水平距离x 与传送带匀速运动的速度v 的关系,并作出x-v 的图象.14.(16分)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一光滑金属导轨HGDEF ,E F ∥GH ,DE =EF =DG =GH =EG =L .一质量为m 足够长导体棒AC 垂直EF 方向放置于在金属导轨上,导轨与导体棒单位长度的电阻均为r .整个装置处在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现对导体棒AC 施加一水平向右的外力,使导体棒从D 位置开始以速度v 0沿EF 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导体棒在滑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导轨良好接触.(1)求导体棒运动到FH 位置,即将离开导轨时,FH 两端的电势差.(2)关于导体棒运动过程中回路产生感应电流,小明和小华两位同学进行了讨论.小明认 为导体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是匀速的,所以回路中电流的值是恒定不变的;小华则认 为前一过程导体棒有效切割长度在增大,所以电流是增大的,后一过程导体棒有效切 割长度不变,电流才是恒定不变的.你认为这两位同学的观点正确吗?请通过推算证 明你的观点.(3)求导体棒从D 位置运动到EG 位置的过程中,导体棒上产生的焦耳热.15.(16分)光滑绝缘水平面上有甲、乙、丙三个很小的金属球,质量均为m ,甲不带电,乙带电量为+q ,丙带电量为+12q .如图所示,空间存在半径为R ,垂直于水平面的两匀强有界磁场.磁场区域半径00m v R qB =,以磁场圆心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y 轴左侧磁场向上,右侧向下,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 0和4B 0.若t =0时刻,甲从B 点以速率v 0沿着+x 轴方向射出,同时,乙在第二象限内磁场内也以速率v 0从某点E 射出,两小球恰好在坐标原点O 处相碰.碰撞瞬间能量无任何损失,且甲、乙发生速度互换.已知碰后甲速度与+x 轴夹角为3πθ=,而乙速度沿+x 轴方向.且碰后,甲、乙两球带电量均变为+12q .阻力及小球间的静电力忽略不计. 注意:下面求解的位置坐标,都要化简为关于磁场区域半径R 的表达式.(1)试求乙在左侧磁场中圆周运动圆弧 EO 的圆心O 1,坐标(x 1、y 1);(2)若甲、乙相碰在O 点时,丙从磁场边界AD C 半圆弧上某点F ,以速率v 0射入磁场,要使丙射出后用最短的时间和乙在某点G 处相碰撞,试求出G 点坐标(x 2、y 2);(3)若甲、乙相碰在O 点时,丙从第一象限内磁场中的某点H ,以速率v 0射出后,恰好能在(2)问中的G 点和乙球相碰,碰撞瞬间,乙、丙速度互换,此后乙又和甲在某点I 发生了碰撞.试求I 点坐标(x 3、y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