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织概论》第三章课件(4,5自作)

合集下载

第03章 纬编机构造与原理

第03章 纬编机构造与原理

舌针闭口
曲 水 流 觞
生 态 校 园 !
第三章 纬编机构造与原理
4.套圈 当针踵沿弯纱三角继续下降时,旧线 圈将沿针舌上升,套在关闭后的针舌上。 由于摩擦力以及针舌倾斜角φ的关系, 旧线圈处于针舌上的位臵呈倾斜状,与水 平面之间有一夹角β。从图可见, β=φ+δ,其中δ的大小与纱线同针之间 的摩擦有关;因φ角的存在,随着织针的 下降,套在针舌上的纱线长度在逐渐增加, 在旧线圈将要脱圈时达最长。
第一节 成圈机构
套圈时线圈的倾斜
曲 水 流 觞
生 态 校 园 !
第三章 纬编机构造与原理
5.弯纱、脱圈与成圈 针下降过程中,从针钩内点接触到 新纱线起即开始了弯纱,并伴随着旧线 圈从针头上脱下而继续进行,直至新纱 线弯曲成圈状并达到所需的长度为止。 此时形成了封闭的新线圈。针钩内点低 于沉降片片颚线的垂直距离X称为弯纱深 度,如图所示。
(4)
曲 水 流 觞 生 态 校 园 !
(5)
(6)
第三章 纬编机构造与原理
(三)双面圆纬机与单面圆纬机的不同点
第一节 成圈机构
双面圆纬机编织的织物在剪断时无卷曲现象,且比较厚实。 双面圆纬机无沉降片,编织成圈全部依靠牵拉卷取张力来完成。 在断纱脱套(掉布)或检修(平车、大小修理) 后,双面圆纬机必
3.闭口
闭口开始时,由于针筒回转所产生的 离心力,使针舌向上反转,与针杆形成一 个夹角,这有利于针舌的关闭。特别是当 编织变形纱时,可防止纱线1的部分纤维跑 到针舌上而妨碍闭口的进行。为了使闭口 运动顺利进行,避免旧线圈2重新进入针钩 之内,在退圈后应该将针织物向下拉紧, 使旧线圈紧贴在针杆上。
第一节 成圈机构
第一节 成圈机构
舌针的退圈动程

第03章 纬编机构造与原理.ppt

第03章 纬编机构造与原理.ppt

第一节 成圈机构
舌针闭口
第三章 纬编机构造与原理
4.套圈
当针踵沿弯纱三角继续下降时,旧线 圈将沿针舌上升,套在关闭后的针舌上。
由于摩擦力以及针舌倾斜角φ的关系, 旧线圈处于针舌上的位置呈倾斜状,与水 平面之间有一夹角β。从图可见, β=φ+δ,其中δ的大小与纱线同针之间 的摩擦有关;因φ角的存在,随着织针的 下降,套在针舌上的纱线长度在逐渐增加, 在旧线圈将要脱圈时达最长。
1-针杆 2-针钩 3-针 舌4-针舌销 5-针踵 6-针尾 7-针头内点
第三章 纬编机构造与原理
一、单面圆机的成圈机件
第一节 成圈机构
2.沉降片
沉降片是用来配合舌针进 行成圈的。右图为普通结构的 沉降片。1是片鼻;2是片喉; 3是片颚,其上沿(即片颚线) 用于弯纱时握持纱线;4是片 踵,通过它来控制沉降片的运 动。
曲水流觞 生态 校 园 !
第一节 成圈机构
第三章 纬编机构造与原理
一、单面圆机的成圈机件
第一节 成圈机构
1.织针
普通圆纬机上用的舌针, 如右图所示,1是针杆,2是针 钩,3是针舌,4是针舌销,5 是针踵,6是针尾,7是针头内 点,在针舌销处,当针舌闭口 时易形成一个对纱线的夹持区, 称为剪刀口。
曲水流觞 生态 校 园 !
第一节 成圈机构
1.成圈
(1)针身开始上升,达到其上升最高点(A-C),同时针芯也在针身 的槽中上升,但针芯头部保持在比针钩位置稍低一些的位置, 针口打开,针钩内的旧线圈得以从针钩内退圈移动到针钩下 方。
(2) 针身开始下降至(D)的位置,针芯在针身槽中稍作上升,纱 线喂入还没有关闭的针钩中。
(3) 为了将针钩内的纱线保持在针钩内,滑动的针芯与针钩头部 并合(E),将针钩关闭。

3纺织概论第三章 原料选配与混合ytt2

3纺织概论第三章 原料选配与混合ytt2

成纱号数;普梳、精梳;单纱、股线;经纱、纬 纱;针织、机织;特种、普通;深色、浅色等。
2.考虑原料的加工性能

使生产能稳定,原料性状差异不宜太大。
3.考虑生产成本
三、原棉选配
1.不同种类纱线与原棉性状关系 1)棉纱号数

细号:纱断面中纤维根数少,分布不匀率高, 结杂易暴露在纱表面,所用原棉级数高,支数 细,长度长,原棉含杂少,不混用再用棉。

65%(1 0.4%) x *100% 62.68% 65%(1 0.4%) 35%(1 11%)
在投料时,涤纶应按62.68%、粘胶应按37.32%的湿 重混纺比计算重量。
(2)条子混合时条子定量的计算
用条混时,喂入根数比例与定量关系:
g1 n2 y g 2 n1 (1 y)

例:涤/棉混纺设计干混比为65/35,在并条机上混 合,初步确定用4根涤纶条和2根棉条喂入头道并条 机,涤纶条的干定量为18g/5m,求棉条的干定量。
解:
65 35 : 18 : g 2 4 2
g2 = 19.38 (g/5m)
即在涤/棉混纺时采用4根涤纶、2根棉条混合, 棉条干定量为19.38 (g/5m)
(1)棉包混合时湿重混纺比的计算 设有甲、乙两种原料散纤维混纺 甲:干重混比为y,回潮率为W1,湿重混比为x 乙:干重混比为1-y,回潮率为W2,湿重混比为1-x 则混比关系:
x y (1 w1 ) 1 x (1 y )(1 w2 )
例:涤/粘混纺,设计干重混纺比为65/35,若涤纶的实 际回潮率为0.4%,粘胶纤维的实际回潮率为11%,求 两种纤维的实际混纺比。 解:
a.纤维细度:理论上纱线极限不匀率为

机织学

机织学

绪论纺织发展史织物的作用:御寒、避体、舒适、美观、功能化原始织物的作用首先是御寒。

最早是披上兽皮和树叶,然后发展到利用植物的表皮编结成网,进而又将撕扯细了的葛、麻等韧皮纤维,用手搓、捻后编织成衣物,逐步有了服装的概念。

各种纤维利用的先后情况:葛纤维——麻——蚕丝——毛——棉纺纱发展:纺槌——手摇纺车——脚踏纺车——现代纺纱机织造发展:原始织机——斜织机——脚踏织机——现代织机东方:手工纺织技术走在世界前列西方:机械纺织技术兴起——织机:手织机——力织机——自动织机织机的发展带来准备技术的飞速发展:整经——过糊——现代准备现代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布局向原料基地集中设备的更新改造在不断进行原料生产迅速发展目前国内外纺织发展水平设备:高速、高效、高质量、自动化产品:多品种、小批量、功能化目前纺织工业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方向主要问题:工艺流程长工艺极其复杂,且不尽合理设备效率不高劳动强度大、劳动力密集发展方向:缩短工艺流程:针织物,非织造布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工艺水平纺织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我们的任务地位: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曾处于支柱地位,目前仍处于重要地位任务:三高:产量高、质量高、劳动生产率高二低:劳动强度低、生产成本低五化:设备高效化、自动化、操作运输机械化、生产文明化、职工素质高水平化课程基本任务讨论各种纱线原料的加工理论、机织物的成形理论,加工设备的工作原理、典型机构的设计原理等。

涉及的其他学科和专业:纤维材料、机械工艺、化学、电子学等。

织造工艺流程织物:纤维或纱线,或纤维与纱线按照一定规律构成的片状集合体。

按加工原理分类: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布、其它结构(编织物、针机织联合物等)。

按用途分类:服装用、装饰用、产业用。

按原料组成分类:棉织物、毛织物、麻织物、丝绸织物、纯化纤织物、混纺织物机织物:由经纬两个系统纱线按一定的规律相互垂直交织而成的织物机织工艺流程:机织物针织物针织机织联合织物准备概述机织物由经纬两个系统的纱线构成,需在织机上实现经纬纱的交织,由此必须在上机织造前将经纬纱线准备好,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织前准备。

管理学航空航天概论第三章课件

管理学航空航天概论第三章课件
40
液体火箭发动机
推力室 功用:将液体推进剂混合、燃烧,化学能转变成 推力
41
液体推进剂
① 对推进剂的要求 能量高 良好的物理和化学安定性 无毒性,对金属无腐蚀作用 推进剂中有一组元传热性好,可用来冷却推力室壁 粘度小 燃烧性能好 经济性好、成本低
42
液体推进剂
② 主要的液体推进剂 氧化剂 —— 液氧O2 液氟F2 硝酸HNO3 过氧化氢H2O2 四氧化二氮N2O4 燃烧剂 —— 液氢H2 航空煤油 肼及其衍生物N2H4 (CH3)2N2H2 混胺
28
4、涡轮桨扇发动机
29
5、涡轮轴发动机
现代直升机的主要动力 比活塞发动机易于启动、功率大、质量轻、体积小,振动
小,噪声低,航程、速度、升限、装载量大;耗油率较大
30
5、涡轮轴发动机
美国AH-64“阿帕 奇”武装直升机, 世界十大武装直升 机。引擎为两具通 用电气T700涡轮轴 发动机,安装在旋 转轴的两旁,排气 口位于机身较高处。
一架B-52B重型轰炸机运载一架X-43A飞 机和一枚“天马”助推火箭,与X-43A捆 绑在一起的"飞马"火箭点火,将X-43A推 至大约2.9万米的高空。接下来,X-43A 发动机点火,独立飞行。
36
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工作状态
起飞状态:推力最大,发动机的转速和涡轮前温度都最高, 允许工作5~10min 。
最大状态:起飞推力的85%~90%,工作时间不超过30。 额定状态:推力等稍低于最大状态,连续工作 。 巡航状态:起飞推力的65%~75%,耗油率低,经济性好,
连续工作 。 慢车状态:起飞推力的3%~5%,稳定工作的最小转速状
态,效率很低,允许工作5~10min。

(精品)机织学课件

(精品)机织学课件

第一章织造工艺流程第一节织物的形成一、织物的形成织物是由纱线或者纤维制成的产品,主要包括机织物、针织物和非织造布。

由两组相互垂直的纱(线)在织机上交织而成的织物称为机织物,简称织物。

沿织物长度方向排列的纱线称为经纱。

沿织物宽度方向排列的纱线称为纬纱。

[织物欣赏]//1-1▲织物形成过程的五大运动(影片)⑴开口:按照经纬纱交织规律,把经纱分成上下两片,形成梭口的开口运动;⑵引纬:把纬纱引入梭口的引纬运动;⑶打纬:把引入梭口的纬纱推向织口的打纬运动;⑷卷取:把织物引离织物形成区的卷取运动;⑸送经:把经纱从织轴上放出输入工作区的送经运动。

织物形成示意图(如图1-1)(动画)//1-2二、织机工作圆图图1-2为织机各主要机构的运动,都是在主轴回转一周的时间里循序完成的,各运动之间应有严格的时间协调关系,必须合理配合,才能使织机正常运转。

由于织机各主要机构的运动都是主轴传动的。

因此,各机构的作用时间,常以主轴回转角度来表示,即形成织机的工作圆图,并以此来分析和调整织机各运动的相互关系,达到各机构协调运动的目的。

//1-3三、织机的生产效率织机生产率的高低,常用以下几个指标来衡量:⑴理论产量:P L=6N/P W m/台h⑵实际产量:P实=P理η m/台h⑶入纬率: L=N×B m/min//1-4第二节织造的工艺流程工艺流程简图//1-51、络筒:将容量小的管纱卷绕成密度适宜、成形良好的容量大得多的筒子纱,同时清除纱线上的疵点和杂质。

2、整经:根据工艺设计要求,把一定数量的筒子纱,按规定的长度、排列顺序、幅宽等均匀平行地卷绕在经轴或织轴上,供浆纱或穿经工序使用。

3、浆纱:浆纱工序的任务是在浆纱机上进行经纱上浆,并按整幅织物所需的总经纱根数,合并若干个经轴的经纱,把上浆后的经纱卷绕成织轴。

其目的是使纱线毛羽贴伏,提高纱线强力和耐磨性,尽量保持纱线的弹性伸长,改善经纱织造性能。

4、穿结经与纬纱准备:根据织物工艺设计的要求,把织轴上的全部经纱按一定的规律穿入停经片、综丝眼和筘齿,以便织造时形成梭口,织成所需要的织物,并在经纱断头时能及时停车而不致造成织疵。

第三章 纬编花色组织与圆纬机编织工艺PPT课件

第三章 纬编花色组织与圆纬机编织工艺PPT课件
第三章 纬编花色组织 与圆机编织工艺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本章知识点
1.提花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特性、用途、编织 方法和走针轨迹。
2.集圈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特性、用途、编织 方法和走针轨迹。
一、集圈组织(tuck stitch)的 结构与分类
1、集圈组织——在针织物的某些 线圈上,除套有一个封闭的旧 线圈外,还有一个或几个悬弧 的花色组织。
2、结构单元——线圈+悬弧
24
3、分类: • 按单双面来分,可分为单面集圈组织和双面集
圈组织。 • 按悬弧多少来分,可分为单列、双列、多列集
圈组织。 • 按参加集圈的针数分,可分为单针、双针、三
14
完全提花组织特点 1)反面形成横条效应 2)反面线圈的纵密>正面线圈纵密;色纱数应在2 -3色为宜。
15
3.不完全提花组织——指在编织反面线圈时, 每一个横列由两种色纱编织而成的一种双面 提花组织。
反面组织:纵条、小芝麻点、大芝麻点 注:反面形成直条效应,色纱效应集中,容易
显露在正面而形成“露底”现象 ,通常采用 芝麻点做反面。
线圈指数——编织过程中某一线圈连续不脱圈的次 数
(1)线圈指数愈大,一般线圈越大
(2)线圈指数差异越大,纱线弹性越好,织物密度越大, 凹凸效应愈明显
11
单面不均匀提花组织的应用
应用范围:袜品
目的:不均匀提花组织用 来编织短浮线的单面提花 组织 ,使浮线减少而将提 花线圈与平针线圈纵行适 当排列。
12
针集圈。 一般将悬弧多少与参加集圈的针数多少结

织造基础原理1-7周PPT课件

织造基础原理1-7周PPT课件
加捻
通过改变纱线的结构,增加其 强度和弹性。
卷绕
将纱线按照一定的规律卷绕成 筒子,便于储存和运输。
纱线的处理
包括染色、印花、后整理等, 提高其外观和性能。
03
第3周:织物结构与性能
织物的分类与结构
01
02
03
天然纤维织物
棉、麻、毛、丝等,具有 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 舒适度高。
化学纤维织物
涤纶、锦纶、腈纶等,根 据需要可加工成各种性能 的织物。
02
第2周:纱线基础
纱线的种类与结构
天然纤维纱
化学纤维纱
混纺纱
纱线的结构
由天然纤维制成的纱线, 如棉纱、麻纱等。
由化学纤维制成的纱线, 如涤纶纱、腈纶纱等。
由两种或多种纤维混纺 制成的纱线,如棉涤混
纺纱等。
包括纤维的长度、细度、 卷曲度等,影响纱线的
性能和质量。
纱线的性能与质量
01
02
03
04
3
技术发展意义
织造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不仅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和产品质量,还有助于推动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 展。
06
第6周:的
织物后整理是通过一系列工艺和 技术手段,改善织物的外观、手 感和性能,提高其品质和使用价 值。
要求
后整理过程中应保持织物的原有 风格和特性,同时满足环保、安 全和卫生等方面的规定。
总结词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织造分为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详细描述
根据原材料的不同,可以将织造分为棉织、毛织、丝织等类型;根据工艺手段的不同,又可以分为机织、针织等 类型。各种类型的织造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领域,例如机织主要用于制作各种面料,而针织则主要用于制作 各种服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织前准备 第四节 穿经
一、穿结经的任务
把织轴上的经纱按织物上机图的要求依次穿过停经片、 综丝和钢筘,以便在织造时形成梭口,引入纬纱形成织物。
综框和综丝
停经片外形图
钢筘
第三章 织前准备 第四节 穿经
二、对穿经的要求:
1、必须符合工艺设计,不能穿错、穿漏、穿重、穿绞。 2、综、筘、停经片的规格正确,质量良好。
–公制筘号:每10cm长度内的筘齿数 –英制筘号:每2英寸长度内的筘齿数
一般,丝织用的筘号较高,筘齿很密;毛织用的筘号低,筘齿 稀;棉织用的筘号居中。
第三章 织前准备 第四节 穿经
B、筘的长度:根据织机的主要规格最大工作宽度而定。 有梭织机的筘长小于织机公称筘幅(例如:公称筘幅为118.5cm,则
第三章 织前准备 第五节 纬纱准备
卷纬
纱线定捻
1、目的:稳定纱线捻度,减少织造过程中的纬缩、脱纬和起圈现 象。 2、定捻方法:影响纱线松弛过程的因素为时间、温度、湿度。

(1)自然定捻:低捻纱线在常温、常湿环境中存放一 段时间后由于纤维的应力松弛、纱线内应力部分消除, 捻度得到消除。 (2)给湿定捻:在较高温度下,提高纱线的相对湿度 ,应力松弛加快,加速纱线定捻过程。
第三章 织前准备 第四节 穿经
3、钢筘
1)作用:a. 确定织物的经密和幅宽;b. 把纬纱打向织口;c. 梭子 通过梭口时的依托。 2)种类: 根据外形:普通钢筘、风道筘 根据制作方法:胶合筘、焊接筘,槽形筘 3)钢筘的规格:长度、高度、筘号、筘片的厚度和宽度。
A、筘号:表示筘片的稀密程度,指单位长度内的筘齿数。
第三章 织前准备 第四节 穿经
2、机械穿经:即采用自动穿经机,其各项动作与人工穿经 类似,但都由机械执行,每分钟能穿100-120根,操作工只 需看管机器的运转状态以及做必要的调整、维修和上下机等 工作。 3、结经:是将织机织剩而其上带有综、筘和停经片的经纱 尾(即下机纱)和新织轴的纱头(即上机纱)逐根打结连接 起来,再拉动纱线,使上机纱通过综、筘和停经片。 适用于新旧织轴为同一品种,穿法相同的情况,生产率
第三章 织前准备 第四节 穿经
四、穿经方法
穿经方法有人工穿经、机械穿经、结经三种:
1、人工穿经:又分为全手工穿经和三自动穿经
(1)全手工穿经:在穿经架上进行,织轴、停经片、综框 和钢筘都置于其上。所用的工具是穿综钩和插筘刀。 穿综钩:用来穿综和停经片,其形式有单钩、双钩、三钩和四钩,
按织物的品种和穿综图选用。
第三章 织前准备 第四节 穿经
三、停经片、综、筘
1、停经片
1)作用:当经纱断头时,停经片下落,通过机械或电气检测,发动 织机关车。 2)型式:机械式(闭口式)、电气式 (开口式)
2、综框和综丝
1)作用: 使经纱上下分开形成梭口,以便梭子飞行。 使经纱有秩序地上、下升降,织出规定组织的织物。 2)综框结构: 综框:木综框、金属综框、铝合金综框;//单列式、复列式 综框高度:取决于综丝长度 综框宽度:由织机的筘幅决定 3)综丝:钢丝综、钢片综;综丝的主要规格是长度和细度。
第三章 织前准备 第五节 纬纱准备
卷纬
卷纬:将绞纱或筒子纱由卷纬机重新卷绕成适合梭子尺寸 和便于织造的纬纱管。 纬纱的加工路线
1)有梭织机
– 直接纬纱:在细纱机上直接用纬纱管卷绕出的纬纱。 – 间接纬纱:纱线经过络筒和卷纬加工。纱线质量高,卷绕密 度大,织机效率高。
2)无梭织机
纬纱由大卷装的筒子供应。
筘长为108cm)
C、筘的高度:有筘全高和筘面高两种: 筘全高:有115mm、120mm、125mm、130mm、140mm五种
筘面高:除去上下木条或筘梁,与梭口的高度有关。
4)筘片:由碳素钢轧制而成,其断面为扁平状,两侧成圆角。 筘片宽度有2.5mm和2.7mm两种;筘片厚度与筘号有关,筘号越大则 筘片越薄。筘片要十分光滑,无伤痕、毛刺、凹凸不平等现象,且 密度均匀。
纺织职业技术教育教材
机织概论
作业:(第三章第1节-第2节)
1、络筒的目的和络筒的要求是什么? 2、全自动络筒机的工艺流程是什么? 3、筒子的形状有哪些? 4、气圈破裂器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5、选择络筒纱线张力的原则是什么? 6、纱线的连接方法有哪些,各自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是什么? 7、整经的定义和目的是什么? 8、整经的要求有哪些? 9、整经方法及特点有哪些? 10、筒子架作用和工艺要求是什么? 11、影响整经张力的因素有哪些?
插筘刀:用来插筘,每插一次能够自动由左至右移动一筘齿。 手工穿经的操作过程:包括取综丝和停经片,穿综钩穿入综 丝眼和停经片、引纱通过。取纱以及插筘都由手工进行,工 人的劳动强度大而生产率低,每小时可穿1000-1500根。
第三章 织前准备 第四节 穿经
(2)三自动穿经:又叫半机械穿经。是为了提高人工穿经 的生产率和降低劳动强度,在穿经架上加装三自动装置:即 自动分纱、自动取停经片和旋转式自动插筘。 但主要操作仍由人工进行,生产率比全手工穿经略高, 每小第三章 织前准备 第四节 穿经
五、穿经质量
1、穿经疵品: (1)穿错:经纱未按工艺规定穿入综筘和停经片,使织造 所得织物不符合设计要求。 (2)穿绞:因穿经造成经纱绞乱,在织造时导致经纱断头。 (3)综、筘、停经片用错:会造成织造时断头多,或无法 工作。 2、穿经质量指标:用穿经好轴率表示。 穿经好轴率=(抽检轴数-疵轴轴数)/抽检轴数*100%

(3)热湿定捻:用热定捻锅对纱线进行高热、高湿同 时作用,以消除纱线内应力,稳定捻度。
作业:(第三章第3节-第5节)
1、浆纱的目的与要求是什么? 2、对浆液的工艺要求有哪些? 3、浆液性能和浆膜性能是什么? 4、 PVA上浆存在问题是什么? 5、化学粘着剂共性是什么? 6、穿结经的任务是什么? 7、对穿经的要求是什么? 8、停经片、综、筘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9、穿经方法有哪几种? 10、纬纱定捻的目的和方法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