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一

合集下载

第一章第三讲 地球的运动——自转

第一章第三讲 地球的运动——自转

地理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三讲 地球的运动——自转
结束
(3)三定差: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 时差,如E点所在经线与ND经度相差45° ,时差为3小时。
(4)四定值: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如E 45° 点地方时为:12:00+ 15° =15:00,F点地方时为:24:00- 45° =21:00。 15°
①昼夜的更替 ②四季的更替 ③运动物体偏向 ④地方
时差异
A.①② C.①④ (2)图中P地( A ) A.位于晨线上 C.当地时间6时日出
地理
B.③④ D.②③
B.位于昏线上 D.当地时间8时日出
下一页 末页
首页
上一页
第三讲 地球的运动——自转
结束
读图析图能力(三)——晨昏线图的判读
[熟知典型图示]
(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 地转偏向力 。
(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 右 偏,南半球向左 偏,赤道上不偏转。
地理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三讲 地球的运动——自转
结束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理论时区图
地理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三讲 地球的运动——自转
结束
(一)地方时的计算
1.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 度 4 分,东加西减。
2.计算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
(1)一定时:即确定计算时可作为条件用的已知地方时。光照 图中, 特殊经线的地方时的确定, 以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为例:
地理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第三讲 地球的运动——自转

第三节地球运动—自转及其意义

第三节地球运动—自转及其意义
答案: 3:52
【例6】当60º E的地方时是9点时,120º W是几点?
答案: 21时(前一天)
【例7】北京比兰州的地方时早50分钟,兰州的经度是 103º 50'E,求北京的经度。
答案:北京的经度:116º 20'E
18:00 昏线
24:00 (0:00)
N
晨线 6:00
12:00
与晨昏线有关的几个重要地方时的确定: (1)晨线与赤道相交处的地方时是6时,昏线与赤道 相交处的地方时是18时。 (2)将白天平分的经度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将黑夜 平分的经度的地方时为子夜0时
【例9】北京时间2002年12月3日22时 30分,世界展览局在摩纳哥(东1区) 宣布,上海获得世博会主办权,此时, A 摩纳哥的时间是( ) A、12月3日15时30分 B、12月22日9时30分 C、12月3日9时30分 D、12月2日15时30分
【例10】如图A处于东六区,区时为11月9日13时, 求B点(西八区)的区时. 从A点向东计算: 加10个小时 11月9日23时 从A点向西计算: 减14个小时
几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1.国际标准时(世界时) ——中时区的区时 2.北京时间 ——1200E的地方时(即东八区区时) 3.北京的地方时 ——1160E的地方时
小结
侧视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
方向
俯视
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周期 速度
以太阳为参照:昼夜更替—24小时
以恒星为参照:真正周期—23时56分
A
N
11月8日23时
※(3)国际日界线
日期分界线: 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 (自然界线)
180度经线(不完全是) (人为界线)
国际日界线: 日界线两侧日期不同

1.3地球的自转1

1.3地球的自转1

( 北 纬 ( 南 纬 ) ) 赤道
o 30
o 10 o 0 o 10 o 30
o 90
经度的变化规律
o 180
30oW
20oW
10oW
o 0
10oE
20oE 30oE
o 180
(西经)
本 初 子 午 线
(东经)
例:北京市(116°E)为10时, 求梧州市(111°E)的地方时?
某地地方时 =已知地方时±经度差×4分(东加西减)
东经 180º西经
一对双胞胎姐妹,姐姐 出生的日期为9月15号, 妹妹出生的日期为9月 14号,你认为这种怪事 有吗?如果有可能,应该 在什么情况下?
加一天
例:当北京时间为今天16点时,全 球范围内处于今天的地区占( D )
A. 1/2 C. 4/5
B. 2/3 D. 5/6
3、在不同经度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地方时 时区与区时
日期和国际日期变更线
(1)地方时
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15°/1小时 1°/4分
180º 西经 0º 东经 180º
(1)地方时
地方时东早西晚, 地 15°/1小时 ; 1°/4分 同一经度,地方时相同 方

纬 度 的 变 化 规 律
o 90
港口
北半球
实例——上海市
A
AB晨线还是昏线?
BC呢?
B N
C
AB是昏线 BC是晨线
如图:哪一岸受到水的冲涮作用更 强 丙 ;哪些岸受到的冲涮作用 更弱,泥沙淤积 , 可能最终会与小岛 相连 丁 。
在中国北京刚日出而在美国纽约已 经日落,为什么?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导致昼夜交替 2、使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转

高中地理 1.1地球的自转——知识点总结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高中地理 1.1地球的自转——知识点总结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的自转一、地球自转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自西向东北极上空呈逆时针南极上空呈顺时针☆方法技巧:自转方向的判断(1)由南北极点判断,“北逆南顺”(2)由经纬度判断:东经度增大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或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为地球自转的方向图例:→地球自转方向(箭头所指方向永远是东)2.自转周期恒星日:以遥远的恒星作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360°)所用的时间太阳日: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昼夜交替)所用的时间3.自转速度(1)角速度:全球除南北极点,任何地点自转角速度相等,为15°/h。

(2)线速度:赤道最大,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约1670千米/小时南北纬60°处:为赤道的一半,为837千米/小时极点角速度、线速度均为0☆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规律:①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②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4.航天发射基地选址应选择在自转线速度较大、纬度低、海拔高的地区,并且向东发射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导致昼夜交替现象1.昼夜交替的成因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地球有昼夜现象地球不停自转假如地球不会自转,昼夜更替仍然存在,此时周期为一年。

2.晨昏线(圈)的概念及晨线、昏线判断方法(1)晨昏线(圈):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为昼弧和夜弧。

(2)晨线、昏线判断方法晨线:随地球自转(自西向东),从“黑夜”进入“白天”的过渡线。

晨线上正值日出。

昏线:随地球自转(自西向东),从“白天”进入“黑夜”的过渡线。

昏线上正值日落。

昼夜交替3.用太阳高度表示昼夜情况:昼半球:太阳高度大于0(正午的太阳高度最大);夜半球:太阳高度小于0(半夜的太阳高度最小);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4.昼夜交替的周期及意义(1)周期:一个太阳日,24小时(2)意义:①昼夜交替的周期长短适宜,使得地面白昼不会过于炎热,黑夜不会过于寒冷,有利于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②生物形成昼夜节律(即“生物钟”)5.晨昏线(圈)的特点①晨昏线是过地心的一个大圆,平分地球。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 地球的自转

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 第一课时 地球的自转

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地球的自转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一课时地球的自转第一章地球运动第1课地球自转(一)地球自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这被称为地球自转。

从北极上空来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成顺时针方向旋转。

自转周期:地球自转一圈所需的时间(二)太阳日与地球日太阳日:以太阳为基准,地球自转一周,称为太阳日。

恒星日:以水平线为基准,地球自转一周,称为恒星日。

太阳日恒星日地球自转的角度360°59′360°长度24小时0分23小时56分4秒应用价值昼夜交替时间、生活生产作息时间这是地球的真正时间(三)地球自转的速度地球自转的速度包括角速度和线速度角速度约为15°/h和1°/4分钟。

除了南北极,角速度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样的。

线速度随纬度的不同而变化。

赤道的最快线速度为1670 km/h,南北纬60°约为赤道的一半。

南北极的线速度是0。

特殊性:南北极的旋转速度等于0。

特别提示:(1)角速度指单位时间内地球上一点绕地轴旋转的角度,(度/小时)线速度指单位时间内地球上一点绕地轴旋转的距离(公里/小时)。

(2)影响线速度的因素: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

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快越大;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海拔越低,线速度越小。

(四)地球自转的地理现象(1)昼夜更替现象昼夜更替现象产生的原因: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因此只有一半的地球同时被太阳照亮,即出现了昼夜更替现象。

昼夜交替的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不断自转,有一种自传体现象。

日夜交替。

昼夜交替的周期:24小时,叫做1太阳日。

昼夜交替的意义:人类工作和休息的基本时间单位。

周期不长,昼夜温差不太大,保证了地球上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晨昏线的概念:周半球荷叶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晨昏线的判读:(1)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

(2)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

地球运动地球自转和公转(1)

地球运动地球自转和公转(1)
太阳直射点的在地球表面发生移动,这种太阳直射点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往返运动,称为太阳直射点的 回归运动。
春分日3月21日 秋分日9月23日
夏至日6月22日
冬至日12月22日
画图活动 23º26´N
夏至
北回归线
0º 春分
秋分 赤道
春分
23º26´S
南回归线
冬至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周期为365天5日48分46秒, 叫做一回归年。
R

R
某纬线圈半径r=R×COSΦ , 其周长就为2π R×COSΦ , 那么该纬线上的线速度即为 2π RCOSΦ /24=1670COSΦ km/h
地球自转小结:
方向 (1)侧视——自西向东 (2)北极看——逆时针 (3)南极看——顺时针 周期 (1)一个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转360° (2)一个太阳日——24小时转360°59′ 速度 (1)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均为15°/小时 (2)线速度——赤道处最大,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小 (3)南北两极点线速度和角速度均为零
A南极洲的长城考察站.开普敦和北京三个地点地 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B海口.广州.北京.哈尔滨四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依 次增大
C南北纬300处,地球自转线速度均为赤道处的 一半
D南北极点无线速度,角速度均为150/h
(二)地球的公转
1.概念:
地球绕太阳做周期性的旋转运动,就叫做公转。
2.公转方向:

自西向东,或者说从
小结 自转与公转运动规律的比较
地球自转运动
地球公转运动
定 义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方 向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周期

地球转一圈是一天还是一年

地球转一圈是一天还是一年

地球转一圈是一天还是一年
地球自转一圈是一天,公转一圈是一年。

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

地球自转轴与黄道面成66.34度夹角,与赤道面垂直。

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4.167×10-3度/秒,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

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The Earth revolution around sun)。

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

地球的公转遵从地球轨道、地球轨道面、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周期、地球公转速度和地球公转的效应等规律。

地球公转的时间是一年。

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存在两个明显周期,分别为回归年和恒星年,回归年与恒星年的时间不一样。

两者一年的时间差称为岁差。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

地球的运动知识点一、地球的自转: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沿着自身的轴线自西向东旋转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1.自转轴:地球的自转轴是地球通过北极和南极的一条假想直线,又被称为地轴。

自转轴的倾角约为23.5°。

2.自转周期: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3小时56分4秒。

3.自转速度:地球的自转速度不是均匀的,随着纬度的增加,自转速度逐渐减小,赤道地区的自转速度大约为1670公里/小时。

4.自转的影响: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也是引起地球上各种天气现象和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二、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

地球的公转的基本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1.公转轨道:地球的公转轨道呈椭圆形,称之为椭圆轨道。

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公里。

2.公转周期:地球的公转周期约为365.25天,一年有365天5小时48分46秒。

4.公转的影响:地球的公转是引起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地球轨道的椭圆性质和自转轴的倾斜,使得地球不同位置的太阳辐射量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了季节的交替变化。

2.章动:地球的自转轴会不断变动,这种变动称为章动。

由于章动的存在,太阳和其他星体在地球上的视运动产生了复杂的变化。

3.地球的偏心率:地球的公转轨道并非完全的椭圆,而是稍微扁平的椭圆。

这个扁平度称为地球的偏心率,偏心率的大小影响着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变化,从而影响着季节的强度。

4.地球的前进运动:地球在太阳系中不断向前移动,这是地球的前进运动。

地球的前进运动还会受到其他行星和恒星的引力影响。

6.地球的自荷平衡运动和地壳运动:地球的自荷平衡运动主要是由于地球内部物质重新分布所产生的。

地壳运动则是指地球地壳产生的各种现象,如地震、火山喷发等。

总结起来,地球的运动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包括自转、公转、岁差运动、地球的前进运动、地球的旋进运动等。

这些运动不仅影响着地球的自然环境和气候变化,也为人类提供了时间的度量和导航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个恒星日,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转过360º 3、自转周期: 1个太阳日,时间为24小时,转过360º ˊ 59 角速度:除极点外,均为15度/小时 4、自转速度:
线速度: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赤道最大
二、地球自转的意义
1、昼夜更替(周期:1个太阳日) 2、产生地方时和区时 3、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 (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 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会向右偏转; 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会向左偏转; 赤道上,水平运动物体不偏转 应用:手心朝上,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大拇指的方向是 偏转后的方向,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 归纳:南左北右赤不偏。
地转偏向力
1. 偏移规律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 向左偏.赤道无偏转 简称:南左北右赤道无。
A(北半球)
B(南)
2. 对环境的影响: 主要改变气流和水流的方向
应用实例1:长江三角洲
例四:一条河流,其上游南岸冲刷厉害,而北岸有沙洲形成, 其下游则北岸冲刷厉害,南岸入海处形成河口三角洲,则河流 的位置和流向与下列图示相吻合的是( )
线速度 1670 1447 1181 (千米/小时) 角速度 15 15 15 (度/小时)
总结;自转速度的分布规律
•角速度均为150 /小时(除南北极点外)
• 线速度:从赤道向南北递减。
(赤道最快,两极最小)
• 南北极点:角速度、线速度都为0。
例三. 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的时间间隔是23时56分4秒。 每天提前:24时- 23时56分4秒=3分56秒;
答案:第二天晚上8点56分4秒。
探究三;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自转的速度
概念
角速度 线速度
单位时间内扫过的角度 单位时间内扫过的弧长
地球自转的线 速度和角速度
1.地球自转一周的 360°,一天24小 时,每小时转多少 度? 2.如图,1小时, p转到p’,同时B转 到B’,两者相同时 间的位移怎样,说 明什么问题?两者 旋转的角度怎样, 说明什么问题?
昼 半 球
用太阳高度 表示昼夜情况
夜 半 球
太阳高度角大于0
地平面 太阳高度角等于0
太阳高度角小于0
昼半球:太阳高度大于0(正午的太阳高度最大) 夜半球:太阳高度小于0(半夜的太阳高度最小)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
6.晨线、昏线的判断
晨线: 随地球自转,从 “黑夜”进入“白 天”的过渡线
昏 线
晨 线
北极 15o 15o 地心 60o N
30o N B’
B
15o
P赤道 P
为什么极点的角速度、线速度为零呢?
因为地轴是不旋转的
N
极点在地轴上, 所以极点不自转
S
地球表面的线速度大小(海拔为0)
计算公式V=1670· cosφ Φ表示当地的地理纬度
纬度 00 300 450 600 837 15 900 0 0
探究一;地球自转方向 1.地球绕着
地轴
旋转
自西向东
2.地球自转的方向——
从地轴北端或北
极上方观察,地
球(
逆时针
)
方向旋转。
从地轴南端或南 极上方观察,地 球( 顺时针 ) 方向旋转。
例一:判断下图的自转方向
N
S
变式1.பைடு நூலகம்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的
B
探究二; 地球自转的周期
自转转过角度
•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 2、影响太阳辐射量多少的因素有哪些? • 3、我国太阳辐射丰富区和贫乏区分别是
哪,为什么? • 4、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为哪几层,各有 哪些太阳活动,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刘增芳
学习目标:
• 1.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运动方
向、周期、速度 • 2.使学生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一) 重难点:1、晨昏线的判断、特点及应用 2、地转偏向力的特点与应用
D A.海口、北京、广州、哈尔滨四地的地球自转 线速度相同
B.南北纬 30 度处,地球自转线速度依次增大
C.南北极没有线速度,角速度为每小时 15 度
D.南极洲的长城考察站、开普敦、北京三个地 点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总结;地球的自转基本特征
1、自转围绕中心: 地轴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2、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1恒星日 3600
时间长度
23小时56分4秒
应用
地球自转的真正 周期 昼夜交替周期
1太阳日
360059′
24小时
例二:某中学的一个天文小组观测天狼星,在 2007年10月3日晚上9点,通过天文望远镜的镜 筒恰好看见了天狼星。请问,明天晚上再次在 天文望远镜镜筒看到天狼星的时间是几点钟?
解析:天狼星是一颗恒星。两次看到天狼星
地 球 自 转 的 意 义 二 -----昼 夜 交 替
读图思考:地球上昼夜现象是怎样产生的?
地球本身不发光
太阳照射
地球是不透明体
昼夜现象
读图思考:昼夜交替是怎样形成的?
地球的自转运动
昼夜交替
3、昼夜更替的周期:
一个太阳日(24小时)
4、昼夜的界线: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
5.昼半球、夜半球和晨昏线
昏线: 随地球自转,从 “白天”进入“黑 夜”的过渡线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晨 晨 晨 昏 线昏 线 )线
夜 半 球
昼 半 球
7、晨昏线的特点
晨昏线的画法: 1、与光线垂直 2、平分赤道 3、二分时,与经线 圈重合;二至时,与 极圈相切
B1 C1
N 66o34’N
赤道B

A1

C 23o26’N D1
23o26’S
线A
线
D
66o34’S
S
例:判断下图中的晨线和昏线
B A
A
AB是晨线 AC是昏线
C
C
B
昏线
昏线
晨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