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3课时)检测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从宇宙

地球的宇宙环境【学习目标】1.结合图文资料,判别天体系统的不同层次。
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2.理解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生物生长、大气运动、水循环等的影响,认识太阳辐射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提供能源的重要意义。
3.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磁场、无线电短波、极光和气候等的关联性。
4.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等考点进行梳理,找出知识的缺漏。
5.利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典型试题进行解题训练,把握难易,归纳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
【学习策略】1.对比本节内容的基本概念,如地球在宇宙环境中的特殊性和普通性,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等,把握复习重点。
2.结合近年来有关宇宙探测的热点,理解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这一重点问题,真正理解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课堂活动】 考点诠释1:天体系统、太阳系概况和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活动建议1:结合教材中“天体系统示意图”和“太阳系示意图”,构建天体系统的层次示意图,说明太阳系的主要组成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参考图示: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地球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1.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
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A.平均温度过低B.平均温度过高C.温度变化无常D.昼夜温差过大2.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估计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A.空气太稀薄B.宇宙辐射太强C.陨石撞击太多D.月球引力太小活动建议2:结合我国四大航天基地(太原、酒泉、西昌和文昌),讨论航天基地和天文观测站的一般区位条件。
1、航天基地区位条件(1)位置:发射场地纬度越低,位置越优越。
(2)方向:航天器的发射方向一般应朝向东方。
(3)天气:多选在气象条件较稳定,云雾天较少的地区,有利于跟踪观测。
(4)时间:一般选在夜间地面光学跟踪测量设备易于捕捉跟踪目标。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城市(第1课时)教案

城市第一课时: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考试要点 具体考试内容要求 城市化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设计思路】城市是人类的聚落形式之一,也是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环境的产物。
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共同潮流。
研究城市发展和城市化,有助于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和地理规律,这也正是高考考试说明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之一。
本节课的复习思路一是引导学生对考点知识进行梳理与拓展;二是建构“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知识框架;三是进行典型例题的解题训练和解题方法归纳解。
在复习备考中,梳理地理知识,构建知识框架,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提炼解答同类试题的思路、技巧和方法,构建思维模式,并运用思维模式进行迁移、重整、变换,解决新知识、新问题,优化解题途径,培养学生纲举目张的能力。
【知识构建】考试说明关于本课的“考试要点”是“城市化”。
其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二是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其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考点进行梳理,找出知识的缺漏。
2.通过师生共同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积极地在头脑中建模。
3.利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典型试题进行解题训练,归纳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4.通过拓展训练题达到对考试要点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重难点分析】本节的重难点内容的把握应该是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复习重点:城市化的标志;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过程;两类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地域差异;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复习难点:利用本节知识去分析现实生活中城市化的过程、特点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课前准备】 结合《考试说明》,阅读教材,把握主干知识,构建专题内的知识体系。
结合导学案,进行适当的课城市化 标志 含义 过程和特点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两类不同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地域差异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图1前训练,记录有疑问的知识点,尽量分清题目训练中出错的原因。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大气圈

高考一轮复习必修一: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三课时: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学习目标】1.读图说出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的一般规律、结合气候统计资料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
2.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能够分析主要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
3.掌握气候类型判断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能够根据气候的分布、成因、特征等方面判断主要气候类型。
4.利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典型试题进行解题训练,归纳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学习策略】气候类型的考题千变万化,无论如何变化分析判断气候类型主要从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分布、特征等方面进行。
关键是将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结合进行。
【课堂活动设计】考点诠释1: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
一、世界主要气候的成因和分布1.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典型例题1](2016年扬州市调研卷)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
图3 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以亚欧大陆为例)材料二:表1为北极燕鸥活动时间周期表。
表1材料三:图2为哈瓦那气温和降水资料图。
北极燕鸥在向北迁徙过程中顺风飞行穿越的近地面风带是__________、________,越过中美洲附近海域时,哈瓦那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
2.气候的分布规律探究活动1:读图3说出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的一般规律,分析主要气候类型的形成并完成表1。
表1 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成因及分布规律探究活动2:典型例题分析,学生自主完成典型例题1。
[典型例题2](2015年扬州调研卷)2013年9月,竖版世界地图正式出版发行,它以崭新的视角展示世界。
图5为“竖版世界地图和南美洲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月份弗里曼特尔的气候特征是______;丙的气候类型为 ,形成原因是 。
(2)影响南美洲西部热带沙漠气候狭长分布的因素有______、______。
考点诠释2: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判断。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大气圈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四课时:天气系统【学习目标】1.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常见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特点,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2.利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典型试题进行解题训练,归纳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学习策略】通过冷锋与暖锋天气系统的对比、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的对比来分析不同天气系统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实现学生地理综合分析能力的提高,建立地理空间思维的习惯。
【课堂活动设计】考点诠释1:锋面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一、锋面系统与天气1.概念:两种性质不同气团之间的交界面2.锋面的特点:①;②两侧温度、湿度差别大;③附近伴有等天气。
3.锋面的分类:冷锋、暖风和准静止锋探究活动1:根据图2“冷锋与天气示意图”和图3“暖锋与天气示意图”分析冷锋、暖锋的特点及其过境前后影响下的天气状况并完成表1。
表1: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特征比较气团主动向气团主动向团移动冷暖气团形阻挡,锋面移动缓慢,图2 冷锋与天气示意图图3 暖锋与天气示意图降水主要在锋后降水全在锋前雨区延伸到冷锋锋后很大范围)受暴雨影响,该日地质灾害风险较高的地区是【典型例题2】(2016年南通调研卷)图5为北半球某地1月某日等压线图(单位:百帕)。
读图完成(1)—(2)题。
(1)①、③两处气压差值最大可能为A .36B .38C .39D .40(2)有关该日①~④处天气状况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处气温最高 B .②处风力最小 C .③处降水概率最大 D .④处湿度最小考点诠释2:低压、高压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二、低压、高压系统与天气探究活动3:根据图6“北半球气旋(左)、反气旋(右)的形成及其天气示意图”分析气旋(低压)、反气旋(高压)的特点及其影响下的天气状况并完成表2。
压线闭合,中心气压气流图6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天气示意图 图5常出现 多为 中心气流 中心气流三、锋面气旋1.气旋的前方是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2,气旋的后方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3.气旋中部是暖气团控制的天气探究活动4:典型例题分析,学生自主完成典型例题3。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1课时)检测题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一课时:大气运动【课前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我国北方农村为了避免所种的农作物遭受霜冻危害,在深秋的夜晚经常在田间地头点燃柴草……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 关于图中a、b、c所代表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 a代表大气的直接热源B. a、b、c所代表的辐射波长的大小关系是a<b<cC. b代表的辐射主要被大气中的臭氧吸收D. c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2. 燃烧柴草防御霜冻的做法,有利于A. 增强a辐射B. 增强b辐射C. 增强c辐射D. 改变b的辐射方向图2是“我国某地一天内的气温日变化、地表的长波辐射能量和入射到地面的太阳能量日变化图”,该日前后江苏各地的白昼逐渐变短。
读图完成3-4题。
3. 从图中三条曲线变化可知A. 太阳辐射是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B. 气温日变化与地表的长波辐射能量变化直接相关C. 一天内太阳高度最大时气温最高D. 一天内太阳高度最大时地表的长波辐射能量最大4. 该季节最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A. 东北地区寒潮侵袭B. 华北地区秋高气爽C. 长江下游伏旱严重D. 华南地区春雨绵绵二、综合题5. 图3为“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表示气压最高的是,表示气压最低的是。
(2) 甲、乙两处受热的是,空气做(“上升”或“下沉”)运动,冷却的是,空气做(“上升”或“下沉”)运动。
【课后检测】一、单项选择题图1中数字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各种热力作用,读图回答1—2题。
图1图2图3图11、代表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数字是A .①B .②C .③D .⑤2、能反映大气温室效应原理的数字是A .①B .②C .④D .⑤图2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3题。
3.大气中A .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B .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C .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D .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读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图4),完成第4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大气圈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三课时:分析判断气候类型【课前检测】一、双项选择题图1示意沿海地区的五个不同地点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时长,读图完成1-2题。
1. 有关五地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有A. ①地为热带沙漠气候B. ②地为地中海气候C. ③地年降水量多于④地D. ⑤地多锋面雨和气旋雨2. 只考虑大气环流的影响,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较大的有A. ②B. ③C. ④D. ⑤图2为“四地气温年内变化和降水年际变化统计图”。
读图完成3-4题。
1. 下列有关四地气候特征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有( )A. ①地年降水量最大B. ②地终年气温高,降水多C. ③地气温年较差最大D. ④地终年气温低2. ①④四地气候中,由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形成的有A. ①地B. ②地C. ③地D. ④地【课后检测】一、单项选择题图1表示气温,降水与气候类型的关系。
读图1完成1-2题。
1.温差最大的一组气候类型是图1 图1图2图2图3A.①②⑥B.②④⑤C.④⑥⑦D.②③⑤2.图中①表示的气候类型为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地中海气候2014年冬奥会计划于当年的2月7日至23日在俄罗斯黑海之滨的索契举行。
读“索契区域示意图”(图2)和“索契气候资料图”(图3),回答3-4题。
3.索契1月气温高于0°C 的原因是 A .纬度低,气温高 B .大高加索山对冷空气的阻挡和黑海的增温作用C .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D .地势比四周低,起保温作用4.索契作为冬奧会举办地的优势条件主要是①冬季晴天多,阳光充足 ②冬季降水多,积雪量大③河网密布,便于开展水上项目 ④附近有高山,积雪多,利于冰雪项目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二、双项选择题图4为“某地地理位置及气温降水柱状图”。
读图完成5-6题。
5.该地气候特征的成因是A .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B .盛行东北信风C .寒流影响明显D .位于山地迎风坡6.图5为“甲、乙、丙、丁四地位置示意图”。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第3课时)教案

高考一轮复习世界地理第三课时【考试说明要求】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不同尺度区域(如大洲、地区、国家等)的主要地理特征●识记世界海陆分布、各大洲的界线、海底地形、陆地地形及其分布●理解并掌握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规律及成因、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成因●正确理解世界重要国家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以及政治、经济地理位置和区际联系●掌握区域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的分析方法和区域自然、人文地理的综合分析方法,学会分析、总结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设计思路】由于高中与初中地理知识内容具有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在考试中将会涉及初中地理课程中的世界地理.本节课的复习思路一是引导学生对世界地理进一步复习深化,以区域图为抓手建构学生头脑中的“脑地图”;二是建构“世界地理”知识框架,江苏地理中主要侧重人地关系的考查,把所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落实到具体区域,所以在教学时要重点培养学生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一般思路,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应从区位入手分析;三是进行典型例题的解题训练和解题方法归纳解。
在复习备考中,梳理地理知识,构建知识框架,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提炼解答同类试题的思路、技巧和方法,构建思维模式,并运用思维模式进行迁移、重整、变换,解决新知识、新问题,优化解题能力。
所复习的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都是紧密的以区域为载体为背景材料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一般思路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应从区位入手,从整体上把握,具体思路和程序如下所示:第三课时:世界主要地区与国家之六个国家【课堂活动设计】一、日本知识体系事物分布。
境特征,抓住考查的重点、学生的易错点,以达到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的目的。
1.范围:由图中的四个大岛a________、b本州、c______、d九州以及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
2.地形:以山地为主,多火山、地震。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海实验中学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中国地理(第2课时)学案(无答案)

中国地理【学习目标】1.理解中国气温与降水分布特点,理解我国温度带与干湿区的划分 2.中国的气象灾难3. 中国气候差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学习策略】通过区域图理解中国气候差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通过温度带与干湿区的划分进一步分析我个农业生产的特色。
【课堂活动】考点诠释1:中国气候。
探究活动1:读图1,生疏中国气候,完成填空。
一、中国气候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名 称 分 布 特 点 成 因冬季气温(1)南高北低 (2)南北温差大(1)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 (2)北方白昼比南方(3)北方比南方受冬季风影响程度大夏季气温(1)大部分地区一般高温 (2)南北温差小 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虽然比南方低,但北方白昼时间比南方 ,因此北方获得的热量不比南方少多少【典型例题1】读我国部分地区气温年较差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拉萨、重庆、杭州三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____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
(2)杭州与重庆相比,冬季气温较________,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沿115°E 经线气温年较差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
(4)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之间气温差异较小的季节是________,试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角度分析其缘由。
2、我国的锋面雨带探究活动2:据图描述 我国锋面雨带退役的过程及缘由、影响。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典型例题2】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
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双选)A.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B.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C.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D.华北地区干燥少雨(2)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消灭在图示时期的是(双选)A.清明季节雨纷纷B.黄梅季节家家雨C.雨滴梧桐秋夜长D.清风细雨湿梅花探究活动3:争辩我国温带的划分对农业生产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第三课时:分析判断气候类型
【课前检测】
一、双项选择题
图1示意沿海地区的五个不同地点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时长,读图完成1-2题。
1. 有关五地气候的描述,正确的有
A. ①地为热带沙漠气候
B. ②地为地中海气候
C. ③地年降水量多于④地
D. ⑤地多锋面雨和气旋雨
2. 只考虑大气环流的影响,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较大的有
A. ②
B. ③
C. ④
D. ⑤
图2为“四地气温年内变化和降水年际变化统计图”。
读图完成3-4题。
1. 下列有关四地气候特征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①地年降水量最大
B. ②地终年气温高,降水多
C. ③地气温年较差最大
D. ④地终年气温低
2. ①④四地气候中,由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形成的有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课后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图1表示气温,降水与气候类型的关系。
读图1完成1-2题。
1.温差最大的一组气候类型是
图1 图2
图2
图3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④⑥⑦
D.②③⑤
2.图中①表示的气候类型为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2014年冬奥会计划于当年的2月7日至23日在俄罗斯黑海之滨的索契举行。
读“索契区域示意图”(图2)和“索契气候资料图”(图3),回答3-4题。
3.索契1月气温高于0°C 的原因是 A .纬度低,气温高 B .大高加索山对冷空气的阻挡和黑海的增温作用
C .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D .地势比四周低,起保温作用
4.索契作为冬奧会举办地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①冬季晴天多,阳光充足 ②冬季降水多,积雪量大
③河网密布,便于开展水上项目 ④附近有高山,积雪多,利于冰雪项目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二、双项选择题
图4为“某地地理位置及气温降水柱状图”。
读图完成5-6题。
5.该地气候特征的成因是
A .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B .盛行东北信风
C .寒流影响明显
D .位于山地迎风坡
6.图5为“甲、乙、丙、丁四地位置示意图”。
图4中与该地气候特征相似的
图
4
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三、综合题
7.读非洲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两地年降水量十分丰富的原因是:
①地: ; ②地: 。
(2)①③两地纬度相当,但③地年降水量较少,其
主要原因是 。
④地
处于沿海
,年降水量小于内陆,其主要原因
是 。
(3)⑤⑥两地相比,年降水量相近,成因不同:
⑤
地
;
⑥
地。
【课前检测】参考答案
1. AD
2. BC
3. BC
4. BD
【检测练习】参考答案
1.C
2.A
3.B
4.D
5.BD
6.AB
7.(1)常年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对流雨丰富;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地带,沿岸暖流能增加湿度
(2)处于东非高原,地势高 受沿岸寒流影响,湿度减少
(3)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形成降水;夏季受北移的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产生降水
图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