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摘要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的基本依据。
根据施工文件要求、隧道工程特点、围岩条件、工期要求、周围环境、施工技术装备和施工力量等技术与经济因素,在确保安全、经济的前提下,编制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其目的是保证工程按设计要求的质量、计划规定的进度与合理的设计预算,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
xx隧道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法、对施工工艺、机械装备、监控量测、工序安排、劳动组织、材料供应、工程投资、场地布置等,作出合理的规划,并提出了组织措施和充分预计可能出现问题的对策,制定了工期保证措施、安全保证措施和环保措施等。
另外,根据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基本施工工序、劳动力安排及工期要求等,编制了施工形象进度图、网络计划图和施工横道图。
根据隧道工程规模大小、洞口地形特点、弃渣场位置和水源情况及工期要求等,本着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充分利用地形、因地制宜的原则编制了施工场地布置图。
确保隧道施工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
本次设计是一次一栋办公楼结构设计,结构设计是在建筑物初步设计的基础上确定结构方案;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进行结构布置,并初步估算,确定结构构件尺寸,进行结构计算。
结构计算包括荷载计算、内力及截面设计,并绘制相关的结构施工图。
关键词:隧道;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技术措施;结构;内力;施工图xx隧道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xx线铁路位于中西部地区,线路经过市xx区和xx区、、xx市、xx县,、兴县抵达境内。
起点为xx北编组站的xx站,终点为xx中南部铁路通道的站,正线全长公里,投资估算87亿元,工期4年。
xx隧道位于xx省xx市xx二库景区西岸一公里处,地处剥蚀中山区,地势险峻,植被较差,地面标高855m~1030m以上,相对高差约175m。
隧道起止里程为DK20+~DK21+,为全长的单线电气化铁路隧道。
隧道最大埋深约为190m,进口端岩石陡直,施工条件困难,出口端位于弱风化石灰岩层。
隧道施工工程组织设计范本

隧道施工工程组织设计范本1. 引言本文档为隧道施工工程组织设计范本,旨在提供一套简洁而有效的组织设计方案,以确保隧道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
2. 项目概述本项目为隧道施工工程,施工内容包括隧道的开挖、支护与衬砌、排水与通风等工作。
项目地点为XXX地区,计划工期为XX 个月。
3. 组织架构为有效组织工程施工,建议采用以下组织架构:3.1 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负责整个施工工程的统筹管理,包括计划制定、资源调配、进度控制等工作。
项目经理应具备相关施工管理经验和技术知识。
3.2 隧道工程师隧道工程师是核心技术团队的一员,负责隧道施工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
隧道工程师需有一定的隧道施工经验和专业知识。
3.3 安全主管安全主管负责监督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安全主管需具备相关的安全管理经验和教育培训背景。
3.4 施工队伍施工队伍由熟悉隧道施工工艺和操作的技术工人组成,根据施工计划和要求进行相关工作操作。
4. 工程施工流程4.1 前期准备在正式施工前,需进行详细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地质勘察、工程设计、资源准备等。
4.2 隧道开挖隧道开挖是工程的核心环节,包括爆破、掘进、土石方运输等。
在开挖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环境保护要求。
4.3 支护与衬砌隧道开挖后,需要进行支护与衬砌工作,保证隧道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支护与衬砌工作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技术和材料。
4.4 排水与通风为确保隧道内部的排水和通风畅通,需进行相应的排水与通风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排水与通风设计应满足工程要求和相关标准。
5. 风险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各种风险和安全隐患。
为有效管理风险,建议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并进行定期的风险评估和控制。
6. 其他事项除了以上内容,还应考虑其他相关事项,如合同管理、质量控制、环境保护等,以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以上为隧道施工工程组织设计范本的简要示例,具体情况可根据实际工程需求进行调整和完善。
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概述本施工组织设计旨在规划和指导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确保工程按照预期进行,并达到高质量和安全标准。
本文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工程概述、施工计划、资源调配、安全管理、质量控制和风险管理。
工程概述该隧道工程是位于XX地区的一项重要基础设施项目。
隧道总长度为XXX米,包括多个工作面和交通通道。
该隧道将用于连接两个关键地点,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施工计划施工计划应详细规划工程的时间表,确保施工过程高效有序。
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1. 施工阶段划分:将施工过程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具体说明施工任务和时间要求。
2. 关键里程碑和工期安排:确定项目的关键里程碑,以帮助监测施工进度并及时调整计划。
3. 资源调配:详细说明所需的人力、材料和设备,并合理安排资源的调配,以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资源调配本节应详细描述所需的人力、材料和设备,并确定合理的调配方案。
资源调配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人力资源:确定项目所需的工程师、技术员和劳工数量,并规划他们的工作时间表和职责分工。
2. 材料供应:列出所需的施工材料,包括混凝土、钢筋等,并明确供应商的选择和交付计划。
3. 设备配置:确定所需的施工设备,如挖掘机、起重机等,并规划其调配和维护计划。
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保障施工过程的重要部分,应根据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工程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以下是安全管理的关键内容:1. 安全培训:为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包括施工操作规程、紧急处理措施等。
2. 安全防护设施:确定并配置必要的安全设备,如头盔、安全绳索等,以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
3. 安全监测和报告:建立安全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报告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的关键环节。
以下是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1. 施工检查:定期进行施工现场检查,确保施工符合相关要求,并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2. 质量测试:进行必要的质量测试,如混凝土强度测试、土壤测试等,以验证施工质量。
tbm工程施工组织

TBM(Tunnel Boring Machine)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TBM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施工条件、资源配置等因素,对施工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组织,以确保施工安全、质量、进度和成本的合理控制。
以下是一篇关于TBM工程施工组织的文章,字数不少于500字。
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某城市地铁隧道工程,采用TBM施工技术。
隧道全长约3公里,埋深约20米,采用双洞布置,单洞直径约为6米。
工程主要包括隧道开挖、支护、衬砌及排水等施工内容。
工程地处城市中心区域,施工环境复杂,交通繁忙,对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较高。
二、施工部署1. 施工进度目标:根据工程合同要求,确保隧道工程按时完工,实现各阶段节点目标。
2. 施工质量目标: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规范要求,确保隧道工程质量达到优良标准。
3. 施工安全目标:加强安全管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和工程设施安全。
4. 施工环境目标:注重环保,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高文明施工水平。
5. 施工组织安排: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条件,合理配置资源,优化施工顺序,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三、施工进度计划1. 制定施工总进度计划:明确隧道工程各阶段施工时间节点,确保工程按时完工。
2. 制定阶段性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进度目标,分解施工任务,制定各阶段施工进度计划。
3. 制定月度、周度和每日施工计划:细化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施工资源,确保施工进度可控。
四、施工准备计划1. 技术准备:组织施工前技术培训,熟悉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2. 现场准备:完成施工现场平整、排水、通风等基础设施施工,为TBM设备入场做好准备。
3. 资金准备:确保施工过程中资金充足,满足工程进度和质量要求。
五、资源配置计划1. 劳动力配置:根据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合理配置施工人员,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材料配置:提前规划材料供应,确保施工过程中材料充足、质量合格。
3. 设备配置:合理配置TBM设备及辅助施工设备,提高施工效率。
施工组织设计在隧道工程中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在隧道工程中的关键问题与解决方案隧道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项目,其中施工组织设计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率,降低安全风险。
本文将探讨施工组织设计在隧道工程中的关键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在进行隧道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时,首要考虑的问题是对地质条件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
地质条件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到施工方法的选择和工期的安排。
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地质勘察、地质图测绘、岩土力学参数测试等一系列数据,并结合专家的意见,进行精准的地质分析。
解决方案:1. 综合利用各种地质勘察手段,包括地质雷达、探测井等,提高对地下情况的掌握程度;2. 重视地质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及时更新,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二、施工方法的选择隧道工程的施工方法有很多种,如盾构法、爆破法、钻爆法等。
不同的施工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技术要求。
因此,在施工组织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非常重要。
解决方案:1. 结合地质条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施工方法;2. 依据待施工的隧道段落特点,采用灵活的施工方法组合,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三、施工工序的合理划分施工组织设计需要将整个隧道工程划分为若干个工序,合理安排工序之间的关系和时间进度,确保施工的连续性和流畅性。
解决方案:1. 确定从开挖到支护再到覆盖等各个工序的划分,并明确各工序之间的关系;2. 利用现代的施工管理软件,进行施工进度的仿真和优化,提高施工效率。
四、安全措施的落实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风险,如崩落、涌水、瓦斯等。
因此,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安全措施的落实,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和工程的顺利进行。
解决方案:1. 根据地质条件和施工方法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安全施工方案,包括瓦斯检测、防水措施等;2. 加强对工人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五、环境保护的考虑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噪音、粉尘等。
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pdf一.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项目概况1.1 项目背景1.2 项目目标1.3 项目范围2.施工组织设计原则2.1 安全原则2.2 环保原则2.3 进度控制原则2.4 资源优化原则3.施工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3.1 总体组织机构3.2 项目经理办公室3.3 各部门职责分工4.施工方法和技术4.1 隧道掘进方法4.2 支护体系设计4.3 施工机械选择4.4 施工人员培训5.施工进度计划5.1 总体施工进度计划5.2 分部施工进度计划5.3 里程碑节点安排6.施工风险管理6.1 风险识别与评估6.2 风险控制措施6.3 应急预案设计7.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7.1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7.2 验收标准和检测方法7.3 问题解决和整改措施8.安全生产管理8.1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8.2 安全教育和培训8.3 安全检查与监督9.环境保护措施9.1 环境影响评估9.2 环境监测与治理9.3 废弃物处理与处置附件: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安全操作规程等法律名词及注释:1.施工组织设计:指在工程施工前,对工程各项构成部分进行全面组织和计划,包括施工方法、工程推进步骤、施工队伍组织、施工机械配置等内容。
2.环保原则:指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和改善施工现场和周边环境,减少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质量控制:指通过规范施工过程、检测和验收工程成果等手段,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划要求。
4.安全生产管理:指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安全。
一.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项目背景1.1 项目起因1.2 项目规划1.3 项目目标2.施工组织原则2.1 安全、环保原则2.2 技术、质量原则2.3 进度、成本原则3.施工组织机构3.1 总体机构设置3.2 各部门职责分工4.施工方法和工艺4.1 隧道掘进方法4.2 支护体系设计4.3 施工机械选择4.4 施工人员培训5.施工进度计划5.1 总体进度计划5.2 分部进度计划5.3 里程碑节点安排6.施工风险管理6.1 风险识别与评估6.2 风险控制措施6.3 应急预案设计7.质量控制和验收标准7.1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7.2 验收标准和检测方法7.3 问题解决和整改措施8.安全生产管理8.1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8.2 安全教育和培训8.3 安全检查与监督9.环境保护措施9.1 环境影响评估9.2 环境监测与治理9.3 废弃物处理与处置附件:- 施工图纸一套- 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 安全生产计划- 环境保护方案法律名词及注释:1.施工方法和工艺:指根据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措施,确保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明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明挖隧道施工组织设计隧道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实施隧道施工项目时,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合理安排施工队伍和设备,明确施工计划和工艺流程,以保证施工的高效、安全和质量。
下面将从施工队伍、设备配置、施工计划和工艺流程等方面进行具体设计。
一、施工队伍的组织1.领导组织:项目经理负责全面组织和协调施工,并制定施工计划和总体工艺流程。
项目主管工程师负责技术的指导和质量控制。
2.分包工程师:负责具体的分包工程的施工组织和协调。
3.施工管理人员:包括施工班组长、质检员、安全员等,负责具体施工过程中的组织和管理工作。
4.作业人员:包括挖掘机械操作员、破碎机操作员、运输车辆驾驶员等,负责具体施工工艺的操作。
二、设备配置1.隧道掘进设备:根据隧道的类型和长度,选用适当的掘进机械,如盾构机、掘进钻机等,确保施工的高效和安全。
2.运输设备:选用具有一定承载能力和适应隧道地质条件的运输车辆,确保施工材料的及时供应和设备的顺利运输。
3.破碎设备:选用适当的破碎机械,对出土的岩石进行破碎处理,以减少体积和方便运输。
4.配电与通信设备:为施工现场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和通信支持,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三、施工计划1.施工时间:根据工程的要求和可行性分析,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确保施工进度的合理和施工质量的保证。
2.施工阶段划分:根据隧道的具体情况,将施工过程划分为掘进、支护和装修等阶段,有序地进行施工。
3.施工工序划分:根据具体施工工艺和工作任务,划分各个工序和施工环节,明确施工的工艺流程和要求。
4.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工程勘察、设备调试和人员培训等,确保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工艺流程1.掘进工艺流程:根据掘进机械的特点和工程要求,制定钻孔、爆破、采矿和支护等具体工艺流程,确保隧道的稳定和安全。
2.支护工艺流程:根据岩体的情况和支护要求,选用合适的支护方法和材料,如喷射混凝土、钢支护等,确保隧道的稳定和安全。
3.装修工艺流程:根据工程的需求和要求,进行灌浆、墙壁处理、排水等装修工艺,确保隧道的功能和使用性能。
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概述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为确保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高效和优质而制定的。
本设计方案旨在对隧道工程施工的整体组织进行规划,包括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队伍组织、材料和设备调配等内容,以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二、施工方案1. 工程概况本项目为XX隧道工程,位于XX地区,全长XX米,设计标准为XX,包括XX工序。
2. 施工工艺根据隧道工程的特点和要求,采用先开采后衬砌的施工工艺。
具体步骤如下:(1)地质勘察:详细了解地下隧道工程的地质情况,包括地层类型、地层稳定性、地下水位等。
(2)预备作业:准备施工所需的设备、材料、人员等资源,并进行现场踏勘和安全检查。
(3)洞口开挖:采用顺槽法进行洞口开挖,确保开挖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锚杆支护:在洞口开挖后进行锚杆支护,提供稳定的土体支撑。
(5)打钢支撑:在进行锚杆支护后,进行打钢支撑工序,保证隧道壁面的稳定性。
(6)衬砌施工:在打钢支撑后进行衬砌施工,将混凝土浇筑于壁面和顶板,形成稳定的结构。
3. 施工方法(1)人工施工:对于部分施工工序,采用人工施工方法,包括洞口开挖和衬砌施工等。
(2)机械施工:对于较大规模的工序,采用机械施工方法,如钻头掘进机和混凝土泵等。
4. 施工队伍组织为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拟组建以下施工队伍:(1)技术人员组:负责工程的技术设计和监督。
(2)施工人员组:负责具体的施工工序,包括开挖、支护、浇筑等。
(3)安全人员组:负责工地安全的监督和管理。
5. 材料和设备调配根据施工方案的需要,对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进行调配,确保供应的及时和充足。
三、施工安全措施1. 安全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 安全设施:在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如防护栏、安全网等,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3. 防火措施:采取防火措施,保证施工现场的防火安全。
4. 应急预案:拟定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本标段共有2座隧道,累计227延长米。
其中大麻柳树隧道152m,何家沟口隧道75m。
两座隧道两端洞口埋深浅,围岩以泥质板岩块,碎砾石组成的坡积碎石土为主。
隧道洞身主要通过地层为弱、中、强状风化千枚岩,层状构造,片理发育,层间云母充填,呈丝绢质光泽,属中薄层。
风化严重,节理发育,强度较低,以II、III类围岩为主。
大麻柳树隧道K51+500~K51+652位于平利县老县镇菜河村二组西北约250m处,洞顶最大覆盖层厚50余米,山体基岩裸露。
原公路从山梁的鞍部通过切削山坡,公路以北上边坡呈陡崖状,易形成风化块石而塌落甚至塌方;东西两侧公路下边坡则为碎石堆填边坡,受河水冲蚀滑塌现象严重。
出口拱部以上2.5m为既有公路,施工时保证安全和公路畅通尤为重要。
I 类围岩15m,II类围岩56m,III类围岩81m。
何家沟口隧道(K63+615~K63+690)位于平利县老县乡土桥沟村以南50m,隧道区地貌单元属低山区,所穿山脉走向东西,南侧地势较缓,北侧较陡,高约100m,相对高差46m左右,最大覆盖层厚38m,植被茂盛,I类围岩8m,II类围岩20m,III类围岩47m。
不良地质主要存在于:大麻柳树隧道进口段山梁斜坡较陡,风化严重,容易坍塌,边坡需锚喷防护,明洞配筋通过;出口段原公路以下2.5m为隧道拱部,埋深浅,岩体破碎,开挖时需大管棚注浆加固后通过。
二、施工原则及施工方案(一)施工原则根据招标文件和总体安排,隧道工程不属本标段控制工期工程,同时,根据现场情况,大麻柳树隧道进口弃碴场上设有预制厂,又是本标段最长的隧道,可组织队伍由进口先行施工,洞身主体完工后,再组织队伍流水施工何家沟口隧道。
1.抢先施工隧道洞口附近涵洞、路基填方工程,为隧道施工创造良好的环境。
2.两座隧道均采用单口施工,进洞前首先施工洞口截排水系统及明洞,隧道施工正常后,及时修筑洞门。
3.坚持“早进晚出”原则,尽量不动或少动原山坡,以保护环境,两座隧道均采用台阶法,光面爆破,无轨运输,自然通风,仰拱超前,衬砌紧跟的方法施工。
4.为保证工程质量全面创优,两座隧道均采用衬砌台车,砼输送泵,按先墙后拱法施工。
5.围岩较差和洞口浅埋地段,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弱爆破、强支护、紧衬砌”的施工原则。
6.何家沟口隧道弃碴全部为路基填方利用,大麻柳树隧道弃碴运至设计指定位置并做好挡护和环境保护。
(二)施工方案本标段隧道按“新奥法”设计施工。
施工中始终坚持“管超前、严注浆、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
I、II类围岩地段,主要为呈片状、板块状的坡积碎石土及强风化千枚岩,埋深浅,围岩破碎,自稳能力差,施工中采用台阶分步法开挖,Ф89超前大管棚或Ф42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地层。
大麻柳村隧道出口I类围岩段拱预上方2.5米为既有公路,施工时采用单侧壁导坑法分部开挖。
III类围岩地段,主要为弱风化千枚状泥层板岩,薄一中层状构造,围岩完整性较好,具有一定的自稳能力,施工中采用台阶法开挖。
I、II类围岩上台阶人工风镐开挖,下台阶采用人工配合带削头挖掘机开挖、装碴。
III类围岩采用钻爆法开挖,施工中边开挖边支护,支护方式主要为:锚、喷、网、型钢钢架联合支护;洞内出碴为无轨运输,PC200型挖掘机或装载机装碴,9T自卸汽车运碴;二次衬砌采用模板衬砌台车全断面施工,砼输送车送砼,砼输送泵泵送入仓,插入式振动棒捣固密实;施工时仰拱超前,衬砌紧跟,仰拱采用施工平台施工,以避免施工干扰。
1.施工任务划分及队伍安排:根据本标段总体安排及工程特点,结合现场情况,拟设一个隧道专业人,上员126人,先由进口方向施工大麻柳树隧道,洞身主体完工后,再由进口施工何家沟口隧道,两座隧道各工序采用交叉顺序作业。
2.时间安排根据总体安排,本标段隧道工程于2001年9月1日开工,2002年7月31日完工。
针对隧道围岩软弱的特点,结合机械设备配备和队伍安排情况,本着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大麻柳树隧道共需210天(7个月),其中施工准备25天,明洞施工20天,暗洞施工平均月成洞33m,需时133天,路面工程及收尾配套32天。
何家沟隧道共需120天(4个月),其中施工准备15天,暗洞施工平均月成洞30m,需时75天,路面及收尾配套30天。
3.劳动力安排两座隧道设一个专业施工队伍,编制126人。
其中管理人员10人,负责全队的现场管理、技术管理及日常事务,下设7个工班,具体劳动力安排见表4-3-1。
劳动力安排表4.机械设备配置机械设备配套从本标段隧道工程特点出发,本着既要与施工方法相匹配,又能满足施工需要的原则,结合质量工期要求,做到既先进,又经济,合理配备。
同时,还充分考虑设备的完好率和出勤率,拟投入本标段隧道施工的主要机械设备见表4-3-2。
隧道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表三、施工方法(一)施工测量1.控制测量开工前,首先对设计单位交付的地面控制桩及永久性水准点进行复测,桩位复核无误后,在隧道口布设不少于3个固定式中线控制点和2个以上控制点,同时定期对控制点进行检查,保证其精度。
2.洞内测量先将洞外控制点引入洞内,进行洞内测量,其主要内容有:施工中线测量、水准测量及断面施工测量。
并定期对洞内中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测,以防移动。
3.洞内横断面测量采用断面激光测量仪进行横断面测量。
(二)洞口段施工先进行路基拉槽,施工时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辅以松动爆破,自上而下开挖,装载机装碴,自卸车配合运输。
洞口附近有涵洞时,集中力量突击施工,为尽早进洞创造有利条件。
1.洞口边、仰坡施工先施作截、排水沟,再进行边、仰坡开挖,并按设计要求及时进行喷锚防护,以防围岩风化和雨水渗透引起坍塌或滑坡。
2.洞门及附属施工(1)洞门修筑隧道洞门在进洞施工正常后,尽早安排施工,力争在雨季前完成,以增强洞口稳定。
(2)洞门附属洞门附近的排水,截水设施,应配合洞门施工及早完成,并与路基排水系统连通。
(3)注意事项①进洞前必须完善截、排水工程。
②基础必须置于稳固的地基上。
③洞门砼应与洞内相邻的拱墙衬砌同时施工连成整体。
④洞门端墙的砌筑与回填应两侧同时进行,防止对衬砌产生偏压。
⑤对于两座隧道进出口坡面先进行必要的防护后,再开挖。
(三)明洞施工1.明洞施工方法本标段明洞在大麻柳树隧道进口K51+500~K51+505段,长5m,明洞施工采用自上而下分台阶开挖,弱爆破,边开挖边防护,砼浇筑按先墙后拱法施工,并用浆砌片石及贫混凝土进行拱背回填。
拱顶回填土石必须对称分层夯实,层厚不大于0.3m。
2.明洞与暗洞的衔接大麻柳树隧道明洞施工完成后,首先对明洞顶及明暗衔接处的边仰坡防护加固,然后施作Ф89大管棚超前支护,管棚环向间距30cm,每根12m 长。
开挖暗洞时,每循环进尺控制在1m以内,同时架立型钢钢架,及时喷砼并紧跟衬砌。
3.施工注意事项①边墙基础挖到设计标高后,核对地基承载力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基础必须置于稳固的地基上。
②防水层施工时,必须清除干净拱背的灰尘污垢和积水,且应伸入隧道衬砌0.5m。
③作隔水层的粘土要严格选料,隔水层应与边仰坡搭接良好,封闭严密。
④明洞顶部设置的截水和排水设施应配合明洞施工,明洞排水盲沟要保持畅通、尽早完成。
(四)洞身开挖1.I、II类围岩开挖大麻柳树隧道出口K51+642~K51+652段I类围岩,长10m,拱顶以上2.5m,为既有公路,公路上边坡陡险,围岩破碎,为保证施工安全和公路畅通,采用Ф89大管棚(L=12m)加固防护,单侧壁导坑法分部施工,其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3-1。
开挖时将隧道断面分为左右两个半断面,先台阶法施工左半断面,初期支护紧跟,并施作中壁墙临时支撑(含锚喷钢架支护),左半断面上台阶施工11m后,再采用台阶法施工右半断面,逐渐拆除中壁墙临时支撑,初期支护紧跟;上、下台阶长度控制在3~5m,开挖进尺控制在0.5~1.0m,仰拱超前,二次模筑衬砌紧跟;上台阶人工风镐开挖,下台阶采用带切削头的PC200-6型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刷帮、清底。
单侧壁导坑法开挖顺序见图4-3-2。
何家沟口隧道K63+615~K63+623段I类围岩,K63+623~K63+633及K63+680~K63+690段II类围岩,大麻柳树隧道K51+505~K51+546及K51+627~K51+642段II类围岩,累计84m。
围岩破碎、自稳能力差,施工时全部采用台阶分步法开挖。
I类围岩地段采用Ф89大管棚预注浆加固,II类围岩地段采用Ф42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其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3-3。
开挖时上台阶弧形导坑采用人工风镐开挖,II类围岩地段辅以弱爆破,上台阶碴体人工扒至下台阶由自卸汽车运出;下台阶采用PC200-6型挖掘机配置E64型液压切削头开挖,人工配合修整周壁岩体,上、下台阶长度控制在4~6m,开挖进尺控制在0.5~1.0m;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封闭成环、仰拱超前施作,改善围岩受力条件,二次模筑衬砌紧跟。
I、II类围岩台阶分步开挖法施工顺序见图4-3-4。
2.Ⅲ类围岩开挖大麻柳树隧道K51+546~K51+627及何家沟口隧道K63+333~K63+680Ⅲ类围岩段,累计128m,围岩属弱风化干枚岩,完整性较好,自稳能力较强,采用台阶法施工,其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3-5。
台阶长度控制在4~6m,开挖每循环进尺1.5~2.5m,施工时可根据围岩变化情况调整台阶长度。
开挖时采用简易台架、人工手持YT-28型凿岩机钻孔光面爆破,上台阶爆破后,采用PC200型履带式挖掘机扒碴至下台阶,9T红岩自卸汽车运出洞外,下台阶亦采用钻爆法施工,挖掘机或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碴,及时施作锚喷及钢架支护,尽早封闭成环,仰拱超前施作,二次衬砌紧跟。
具体见图4-3-6,Ⅲ类围岩台阶法施工顺序图。
本标段隧道Ⅲ类围岩地段全部采用“钻爆法”施工,钻爆设计详见图4-3-7。
施工中严格按钻爆设计进行钻孔、装药,爆破采用2号岩石硝铵炸药,有水地段采用乳胶防水炸药。
药卷直径:周边眼采用Ф25mm,其余眼采用Ф32mm。
装药结构:周边眼采用空气间隔装药,其余眼采用集中装药。
非电毫秒雷管起爆,火雷管引爆。
采用黄泥封堵炮眼,封堵长度不小于30cm。
施工中根据围岩类别和爆破效果不断调整爆破参数。
(五)装碴运输本标段隧道较短,出碴全部采用无轨运输,ZLC-40型装载机或挖掘机装碴,自卸汽车配合运碴,组成出碴运输作业线,何家沟口隧道弃碴全部为路基填方利用,大麻柳树隧道弃碴全部运至进口左侧公路下弃碴场内。
(六)施工支护本标段两座隧道工程围岩软弱,开挖后立即初喷3~5cm厚的砼,待出碴完毕再按设计要求施作锚、网、钢架联合支护,并喷射砼至设计厚度。
施工支护工艺流程见图4-3-8。
1.喷锚、挂网、型钢钢架支护(1)普通砂浆锚杆施工本标段两座隧道采用砂浆锚杆作为系统支护时,其施工步骤如下:①钻孔:采用YT-28型凿岩机打锚杆孔,钻孔保持顺直,并与岩面垂直,锚杆孔位要求与设计孔位偏差不大于100mm,钻孔偏差不大于±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