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教案 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语文八年级上册

①失信就是失败。——(法)左拉
②失去了真,同时也失去了美。——(俄)别林斯基
③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美)富兰克林
④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美)德莱塞
⑤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也就没有生命了。——(法)大仲马
3.诚信故事
曾子烹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而泣之。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诚信”奶奶陈金英
2021年,浙江丽水90岁“诚信奶奶”陈金英十年还清2077万元债务的故事,在网络刷屏:
她曾是位成功的女企业家,退休后办厂创业生产中老年羽绒服,一度生意火爆。2011年,公司遇到资金困难,背上了巨额债务。为了还债,她卖房、卖厂、摆摊卖羽绒服。有人劝她申请破产规避债务,但老人家坚持卖货还债。2021年2月5日,陈金英还清了最后一笔欠款。(二)任务二:理解“诚信”
1.讲诚实,平时不以假话欺骗老师和家长。
2.守承诺,我们要做到考试不作弊,不抄袭作业,做错事要勇于承认,坚决改正,敢于承担责任。
4.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不贪小便宜,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个好公民。
三、课堂小结:
“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在古人眼中,“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无论古今,诚信应该成为个人必有的精神品质。诚实做人,讲求信用,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开始做起。
二、综合性学习: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写作 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优质课教案_13

人无信不立学习目标:1.更深刻地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
2.培养讲诚信的美德。
3.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从前,有两个好朋友,一个叫聪明,一个叫小甲某日,两人结伴乘船出游,不巧,在海上遇到大风暴,两人乘坐的船沉没了,救生艇上仅仅于一个位置那个叫聪明的年轻人,一看形势不好,为了争夺救生艇上的位置,就把诚信推进海里,自己逃生去了。
小甲喝了不少水,却大难不死,被海浪推到了一个小岛上,他惊魂未定,只好坐在沙滩上等待救援的船只不久果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阵欢快的音乐,他马上站起来,向着音乐的方向望去,发现有一艘小船向小岛驶来,他看见小船上有面小旗,上面写着快乐两个字,原来是快乐的小船,他急忙喊道:快乐,快乐我是小甲,你能救我吗?快乐一听,笑着对他说,不行不行,我要是有了你就不快乐了,你看这世界上有多少人因为说老实话而不快乐。
说罢,快乐走了又过一会,地位的小船来了小甲忙喊道:地位地位我是小甲,你能带我回家吗?地位一听,忙把船划离小岛,一边回头冲着小甲说:不行,不行,你不能搭我的船,我的地位来之不易,要是有了你,我的地位就保不住了小甲很失望地看着地位离去,眼里充满着疑惑与不解,只好无奈的再小岛上再呆下去。
过不久,又来了一艘船,小甲一看是竞争的船,小甲又喊道:竞争,竞争,我是小甲,你能不能让我搭你的船回家竞争一看是小甲,忙说道:你不要给我添麻烦了,如今世界竞争这么激烈,我如果还要诚信的话,我就竞争不过人家了说罢,扬长而去。
突然,海上开始电闪雷鸣,狂风卷起一波波的滔天巨浪,正当小甲快要绝望的时候,突然听到一个亲切慈祥的声音喊到:孩子,上船吧。
小甲一看,原来是时间老人你为什么要救我呢?小甲问道,时间老人微笑着说:只有时间才可以证明你是多么重要啊!在回程的路上,时间老人指着因巨浪翻船而落水的聪明快乐地位竞争,意味深长地说道:没有了你,聪明反而害苦了自己,快乐不会长久,地位是虚假的,竞争也是失败的同学们,听完这个故事,你可以给故事中的小甲取一个名字吗?(诚信)二、抢答成语、名人名言(平板抢答功能)同学们,从这个故事中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了诚信对我们做人是多么重要,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然这更是全世界人民都认可的美德。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

综合性学习课【学习内容】教材:人无信不立【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培养学生讲诚信的美德。
2.锻炼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3.引导学生巩固讲述学习成果,学习一些演讲技巧。
【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
在古人眼中,“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
无论古今,诚信应该成为个人必有的精神品质。
诚实做人,讲究诚信,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
二、学习环节(一)活动一:指导活动,生成能力1.引经据典话诚信。
(1)各组分别搜集古代先哲有关“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逸事。
理解“信”的内涵。
(2)各组长汇总并整理搜集的资料。
先按类别划分为观点类和事例类,再进一步划分为“立身之信”“交友之信”“经商之信”“为官之信”等,还可以将资料划分为“正面”“反面”两类。
(3)研读整理后的资料,分类分组讨论:我国古代典籍中出现的“信”有哪些含义?“信”对个人、社会、国家有怎样的重要意义?做好记录,为做手抄报积累材料。
2.环顾身边思诚信。
(1)聆听身边关于诚信的故事。
认真观察,善于发现身边勇于诚实待人,讲求信用,承担责任,言必信、行必果的人。
设计适宜的访问提纲,诚恳地访问,静静地倾听,如实地记录。
把他的故事讲给同学听,并说说你的感想。
(2)访问父母、老师。
认真听取他们对诚信的理解,记录下来,形成自己对诚信的理解和判断。
(3)联系身边或社会上一些不讲诚信的反面小故事,小组展开讨论:诚信缺失会带来什么不良影响?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3.班级演讲说诚信。
(1)围绕“诚信”这一话题,每人写一篇演讲稿。
在小组内试讲,组员聆听,提出建议。
(2)各小组推荐一篇精彩的演讲稿和一位出色的演讲者参加班级演讲会。
小组组员全力合作,共同修改拟代表小组参赛的演讲稿,并为演讲者出谋划策。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名师新教案 第2单元 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1.语言运用:积累有关诚信的成语、典故、诗文,理解诚信故事内容及其意义,掌握演讲方法。
2.思维发展:通过看图识成语、讲演故事、仿句成诗、演讲、创作徽章等活动形式,提升语言的建构与运用能力。
3.审美鉴赏: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继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诚信品质。
4.文化传承:从小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明白诚信的重要意义,做诚信之人。
全班同学根据所选择的不同任务分为五组,分别为:资料组、表演组、诗歌创作组、演讲组、徽章设计组。
一、导入新课“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失信不立”这些名言我们耳熟能详。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将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诚信如金,诚信如歌,诚信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诚信如清晨第一缕阳光。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话诚信、觅诚信、践诚信吧!(板书课题)二、活动指导(一)【引经据典话诚信】1.小组准备(1)各组分别搜集关于“诚信”的资料,组长汇总并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先按类别划分为观点类和事例类,再进一步划分为“个人之诚信”“交友之诚信”“经商之诚信”“国家之诚信”等。
(2)根据以上资料,分组讨论“诚信”有哪些含义,“诚信”对于个人、社会、国家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3)组长做好记载。
2.小组展示(资料组成员上台,以小老师的角色向大家展示成果)(1)按图索骥,识别成语生:同学们,请观察图片,说出有关诚信的故事与成语。
(PPT展示图片:一言九鼎、驷马难追、一诺千金、商鞅立木)(2)腹有诗书,上下联句生:同学们,请大家调动学习和积累过的知识,补全名言,并说一说你的理解。
(PPT展示“志不强者,智不达”“人倍信则名不达”)(3)日积月累,典故接龙生:请一列同学接龙你积累的有关诚信的典故名称。
(回顾《陈太丘与友期行》)师:资料组的同学表现非常棒,他们通过设计有趣的互动展示形式,进一步带我们认识了“诚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内涵。
请同学们及时填写好资料组的评价表。
新人教版(部编)八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写作 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优质课教案_18

1、看完这则事迹,你有什么感想?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
诚信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石。
诚信,关系着每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一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将在社会上没有立足之地。一个人只有讲诚信,别人才会尊重他,才会信任他。
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一起做一个诚信的人!
请同学们围绕“诚信”这一话题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对诚信的理解。
二、引经据典话诚信
1.古代关于“信”的名言
①轻诺必寡信。——《老子》六十三章
②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
③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儒行》
④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说苑·谈丛》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古代关于“信”的名言?
三、引经据典话诚信
1.古代关于“信”的故事
《商鞅立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时间
导入新课
活动指导
总结评价
布置作业
1、标题:什么意思?是否成立?
2、导入:曾子杀猪:故事讲述的是什么内容?
3、什么是诚信?
一、话说“诚信”
1、什么是“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什么是“信”?
《说文解字》认为“人言为信”,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可见,“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假话,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而“信”的基本内涵也是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
2.古代关于“信”的故事,,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古代关于“信”的故事?
四、环顾身边觅诚信
假如生活中没有了诚信……
考试作弊,投机取巧,破坏了公平竞争的规则,使人不能够踏实做事,严重的影响了个人的正常发展。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检索整理诚信的经典论述,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
2.正确理解和评价诚信行为,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
3.结合具体事例和自己生活经验,明白诚信的意义,做诚信之人。
【重点难点】1.探究“信”的传统内涵和现代意义。
2.掌握演讲技巧,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和诚信美德。
【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诚信典故子贡问政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
孔子说:“备足粮食,充足军备,获得人民的信任。
”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
”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这两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充足的食物。
自古以来谁都会死,但如果没有百姓的信任,就不能够立足了。
”2.说文解字《说文解字》:信,诚也。
诚,指真诚、诚实;信,指信任、信用和守信。
“信”的基本内涵: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
“诚信”就是以真诚之心,行信义之事。
3.导入新课“信”即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
在古人眼中,“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经商之魂、为政之要;在现在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是最基本和根本的道德要求,也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
无论古今,诚信应该成为个人必有的精神品质。
诚信做人、讲求信用,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开始做起。
人无信不立,民无信不可,国无信不威。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人无信不立”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起去探诚信、说诚信、宣诚信,做一个有诚信的人。
二、任务:引经据典解“信”任务要求: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诚信一向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美德。
古代先哲在思考“信”时,留下了很多精彩论述;古今的道德楷模践行“信”的美德、品行令人景仰。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 人无信不立》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一. 教材分析《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课文,本课主要通过一些典型的故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诚信的重要性,以及诚信对于一个人的影响。
课文内容丰富,既有古代圣贤的故事,也有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更有对诚信的深层次思考和理解。
本课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对诚信认识的一次升华,也是他们在中学阶段开始自觉践行诚信的重要引导。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对诚信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诚信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品质。
但是,他们对诚信的理解还比较肤浅,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此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容易受到诱惑,做出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深入理解诚信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诚信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诚信的基本含义和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自己的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增强诚信意识,自觉践行诚信,做一个诚信的人。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诚信的基本含义和重要性,自觉践行诚信。
2.难点:学生深入理解诚信的意义,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坚持诚信原则。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对诚信的理解。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故事和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诚信的重要性。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要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方案。
2.学生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诚信的基本含义,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商家多找零钱,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应该归还。
以此引出诚信的话题,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诚信的重要性。
然后,教师呈现一些典型的故事和实例,如孔子、曾子、华盛顿等,让学生了解诚信的内涵。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教案新人教版37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知识与能力1.理解“诚信”的传统内涵。
2.了解“诚信”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1.搜集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典故轶事及经典论述。
2.通过文字、图片、演讲、辩论等形式,发现身边诚信的人或事,努力在生活中践行“诚信”。
3.学习讲诚信故事,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掌握演讲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活中人们诚实做人、讲求信用的美好品质,懂得信赖别人和被别人信任都是一种幸福,从而陶冶情操,激发互信之心。
搜集名言警句、图片及关于“诚信”的实例。
1课时一、新课导入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诚信”一直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美德,也是我国传统道德的基础和根本。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承诺、守信义、以诚立业、以信取人的道德传统。
“千金一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之类的美谈佳话永留史册,并体现在实际生活中。
中外历史反复证明,一个不讲诚信和没有诚信传统的国度和民族,终究都会消亡。
现在,就让我们从传统道德中汲取诚信素养的精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努力建设诚信社会,做一个诚信小少年吧!二、教学过程活动一:引经据典话诚信(一)活动指导1.分组搜集有关“信”的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名人逸事及其他经典论述,理解“信”的传统内涵。
2.每组的组长汇总整理搜集到的资料,先按类别划分为论述类和事例类,再进一步分为“个人之信”“交友之信”“经商之信”“国家之信”等。
搜集整理时,可结合历史课本,借助报刊书籍、网络媒体等,也可到当地的历史古迹探访,还可以请教老师。
可以是文字材料,也可以是图片、宣传画等图画材料,还可以是录音、录像等影视材料。
3.每个小组将整理后的资料制作成册。
4.根据以上材料,分类分组讨论:“信”有哪些含义,“信”对个人、社会、国家有怎样的意义等等。
5.同学们研读、讨论。
通过班内的相互研讨,进一步学习古代道德楷模的经典论述和典型事迹,理解“信”的传统内涵,明确“信”对个人、社会、国家的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学习人无信不立
教学过程
环节二
合
作
探
(二)展示与“诚信”有关的成语典故。
一诺千金:源于《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季布是秦朝末楚国的义士,他生性耿直,乐善好施,特别是他答应过的事情,无论困难再大,他都一定要设法办好,所以深受当时人们的赞誉。
季布在项羽手下时,曾多次打败刘邦,项羽兵败自杀,刘邦悬赏捉拿季布。
但是由于季布深得人心,始终捉拿不到他。
后经汝阴侯滕公的说情,刘邦才撤销通缉令,并封季布为中郎,不久又改封河东太守。
当时有一个人叫曹邱生,喜欢结交有权有势的官员,他听说季布一夜之间由阶下囚变为天子的重臣,特地让人介绍去见季布。
季布一见曹邱生,脸上便露出厌恶之情。
而曹邱生不识相地弯腰作揖,惊喜地对季布说:“我听楚人说过:得到百斤黄金,也抵不上季布的一句诺言。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概括为“一诺千金”,用来比喻重视诺言,说话算数。
二、环顾身边思诚信
我们环顾身边,寻找守信之人,听取长辈观点,反思失信之害。
(1)讲述身边的诚信故事。
(2)访问你的父母、老师等长辈,虚心听取他们对诚信的理解。
(3)联系身边或社会上一些不讲诚信的反面事例,如考试作弊,借钱不还、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小组展开讨论:诚信缺失会带来什么不良影响?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碰撞思维的火花。
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
2010年春节前夕,武汉东方建筑集团公司项目经理孙水林为赶在年三十前给武汉黄陂的工友们发工钱,携带一家四口人开车回黄陂,不料路上雪大路滑,遭遇车祸,一家四口全部罹难。
弟弟孙东林得知哥哥一家的遭遇之后,万分悲痛。
但想到哥哥一家是为了给工友们发工钱才出了这样的事,“今生不欠来生债,新年不欠旧年薪。
”这是哥哥二十年来一直坚守的一个信条。
如今哥哥走了,作为弟弟一定要为哥哥完成这个遗愿,于是,东林不顾工友们的劝阻,四处借钱,准备年三十替哥哥为工友们发工钱。
此时,孙东林的父母也从电视新闻上知道了儿子一家遇难的消息,为了能让东林顺利的把工钱给工友们发下去,他们也强颜欢笑,准备着年饭,像往年一样招待工友们。
发工钱的时候,账本在车祸现场丢了,工友们凭着信义自己报账,中间钱不够了,东林母亲拿出自己的储蓄一万元添上去,最后一分钱也不差,全
究部给工友们发完了。
完成了孙水林的遗愿。
谱写了一曲兄终弟及,接力还薪,感天动地的信义赞歌。
三、班级演讲说诚信
1.围绕“诚信”话题,写演讲稿,在小组试讲。
组员认真听,并提出修
改意见。
2.小组推荐精彩演讲稿和出色演讲者参加班级演讲会,小组通力合作共
同修改演讲稿,并为演讲者出谋划策。
3.组织一次班级演讲会。
课代表及小组长统筹安排,协调组织好班级演
讲会。
想一想策划、组织这次演讲会需要做哪些工作,列出任务清单,各小
组分工完成。
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八年级同学高中华。
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实是指忠诚老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是指说话、办事讲信用,答应了别人的事,能认真
履行诺言,说到做到,守信是诚实的一种表现。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诚实守信。
古往今来,关于诚信的事例举不胜数。
古有孙膑一诺千金,宋濂连夜抄书,曾参诚信教子,今有邓颖超冒雨赴约,列
宁按时归还图书等等。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那
就是:只有诚信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有所作为。
孔子在《论语》中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不讲信用,说话不算数,这个人就不可能做成什么事情,更不可能在社会
上立身处事。
他的学生曾参也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
朋友交而不信乎?”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检查自
己和别人商量的事情是不是忠诚地去做了,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用了。
”
古人们的话也告诉我们做人要忠诚,要讲信用。
由此,我不禁想起三年级时发生的一件事。
有一次,放学回家,看见家门口有一位老奶奶在卖烧饼。
看样子,她的生意并不怎么好。
当我就要与她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