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查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海波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海波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条件的改变和人为活动因素共同影响,地下水位变动较大,水文地质勘察作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越来越受到重视。
尤其是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认识到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性,而且要认真分析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并积极作出正确的处理对策,进而为工程施工提供正确的资料参考,保障工程质量。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问题分析导言基于新时期的背景下,我国对水文地质情况予以了高度重视。
而地下水在岩土体中占有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对岩土体工程项目的特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与项目是否稳定有着密切的联系。
然而在实际开展勘察工作的时候,经常会忽略掉水文地质勘察这一环节,这样就会致使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流于形式,为岩土工程项目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因此,如何处理水文地质存在的问题,是相关人员值得深思的课题。
1岩土工程勘查中水文地质作用水文地质的实际情况在岩土工程的勘查过程中是经常被人们所忽略的。
其主要原因就是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两者之间既可以相互作用又可以相互影响。
但是对于地下水来说,是岩土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对于岩土的性质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此外,对于建筑物的稳定性能以及其使用寿命具有决定作用。
在我国存在一些地区其地质情况以及水文情况都是非常复杂的,由于缺少对水文地质非常精确的研究,使得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往往没有对水文地质的情况进行考虑,这样就非常容易出现由于地下水的问题而引起的岩土工程事故。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要是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得到很好地提升是非常困难实现的。
因此在进行岩土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的对水文地质进行仔细的勘查。
2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产生的危害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实施过程中,水文地质的工作没有得以完善,就比较容易带来各种危害,主要就是地下水位变化是有着一定限度,并且对岩土工程的影响比较直接,这就需要做好地下水位的升降变化的了解工作,能准确测定静水位对地下水位变化造成的危害预测,这样才能保障工程的施工以及矿产开采的质量安全。
岩土工程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岩土工程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水文地质问题在岩土工程中非常重要。
水文地质问题涉及到地下水的存在、运动和影响岩土工程的水分条件。
岩土工程中的水文地质问题主要包括:地下水位、水头和水压等变化;地下水位的季节性变化;地下水渗流和水位变化导致的地下水临界流动速度;非饱和土壤中的水分运动;地下水对土体物理特性和力学行为的影响等。
在岩土工程中,地下水位的变化对土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地下水位上升,土体会饱和,导致土体的稳定性降低,并可能引发土体的液化、溜沙、沉降和破坏等问题。
如果地下水位下降,土体会失去稳定的水分环境,导致土体的干缩、膨胀和龟裂等问题。
岩土工程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地下水位的季节性变化也是岩土工程中常见的水文地质问题。
在季节性变化过程中,地下水位的上升和下降会导致土体的应力状态发生变化,引起土体的沉降和变形。
地下水渗流和水位变化导致的地下水临界流动速度是岩土工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岩土体中的临界流动速度是指使水位下降或上升的最小流速。
如果超过了临界流动速度,会导致土体的渗流和侵蚀,从而引发坍塌和滑坡等问题。
非饱和土壤中的水分运动也是岩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非饱和土壤是指土壤中同时存在干燥和饱和两种状态的土层。
非饱和土壤中的水分运动受到土壤含水量、孔隙度、渗透系数等因素的影响。
在岩土工程中,如果非饱和土壤中的水分运动不受控制,会导致土体的干缩和膨胀现象,引发土体的灾害性变形和破坏。
地下水对土体的物理特性和力学行为也有很大的影响。
地下水的存在和运动会改变土体的孔隙结构和孔隙水压力分布,从而改变土体的强度、固结特性和压缩性能等。
在进行岩土工程设计和施工时,需要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评估,以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杨武斌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杨武斌发布时间:2021-10-28T03:57:21.576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21期作者:杨武斌[导读] 岩土工程勘察能够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同时,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应该全面掌握水文地质条件,明确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对建筑工程施工产生的不良影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方案,实现对水文地质问题的有效预防与应对,降低水文地质问题的不良影响,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杨武斌宁波力拓爆破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宁波 315400摘要:岩土工程勘察能够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同时,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应该全面掌握水文地质条件,明确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对建筑工程施工产生的不良影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方案,实现对水文地质问题的有效预防与应对,降低水文地质问题的不良影响,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问题;控制措施1导言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之间的地形地势均不相同,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应结合地区的实际自然环境和气候状况等方面的因素。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给予岩土工程勘察高度的关注,充分认识到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性,同时提升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力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为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工作奠定基础。
2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2.1地下水位不断上升问题地下水位上升问题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比较常见。
造成地下水位上升的因素较多,其中包括降雨量、水层结构变化等。
地下水位若长时间不断上升,会导致工程地基的承载力下降,而且会对岩土结构造成破坏,使得岩土土体出现软化的情况,影响整个工程结构的稳定性。
另外,地下水位上升还会使工程结构产生沉降现象,降低其岩土结构的强度,进而增加沉降量。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的论文.

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的论文2019-05-30地质勘察,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工作之一,它的勘察正确与否关乎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就目前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来看,仍然缺乏对水文地质灾害的充分重视,同时缺少对勘察工作的投入力度,最终造成很多水文地质灾害,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质量和效果。
对此,本文进行了相关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预控措施。
一、工程概述某50米高的商业建筑占地面积1200m2,地下2层,地上15层。
工程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为了进一步该地的水文地质情况,施工单位进行了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具体对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区域进行勘察,其中,对室内进行勘察时,主要进行了抗压强度试验、固结试验、颗粒分析以及水文分析等。
二、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经勘察,该区域的主要的地下水是孔隙潜水。
其水位埋深为1.1-2.6米,年水位变化幅度低于1米,分布范围为砂砾层。
主要的补给水源是降水和地下径流。
具体的地质分层情况如表]所示。
1、地下水位波动危害气压变化会引起地下水位的波动,除此之外水库水位调整和降水影响也会导致地下水位出现波动,一旦地下水位波动对造成多种危害,首先,造成盐地层溶解,进而导致工程结构出现位移现象。
其次,使地基出现裂缝,这是由于收缩和膨胀超出政策范围导致,对工程建设极为不利。
再次,影响木桩的干燥度和湿润度,长期干湿状态下影响其使用性。
最后,出现基坑突涌和管涌现象,这是因为土体的压力超标,密实度增加所致。
2、潜水位上升危害一项工程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地域的气候、湖泊和河流因素,一旦忽视这些因素极易造成潜水位上升,潜水位上升后将会严重影响工程施工建设。
具体的负面影响包括以下几方面:①破坏地基的稳定性,造成地基出现隆起和侧移现象,最终使建筑主体发生倾斜状况,或者造成墙体破裂现象,严重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
②增加沙质土及粉质土的含水量,降低工程基础的稳定性。
一旦含水量饱和,极易出现流砂现象,或者造成管涌问题,最终导致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风险。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分析

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分析1. 引言1.1 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性工程地质勘察是指在工程建设前对地质环境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以确定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它是工程建设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为地质条件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营。
工程地质勘察可以帮助工程师了解地下地质构造、地质条件和地下水情况,从而规避地质灾害的风险。
通过对地质情况的全面了解,工程师可以在设计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工程在后期出现因地质因素导致的问题。
工程地质勘察可以为工程施工周期的合理安排提供依据。
在勘察的基础上,工程师可以准确评估工程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地质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以避免因地质原因导致施工周期延长。
工程地质勘察对于工程建设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持续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全面、准确的地质勘察,才能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完成。
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1.2 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性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危害性是不可忽视的。
水文地质问题可能导致地质灾害风险增加,例如地质滑坡、地面塌陷等现象,给工程施工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水文地质问题还可能导致工程施工周期延长,造成工程进度受阻,增加工程费用和投资风险。
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水文地质问题还可能影响工程的稳定性,甚至可能引发工程质量问题,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加强对水文地质问题的认识和勘察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充分了解地下水文地质情况,才能有效应对潜在的水文地质问题,减少工程施工中的不确定性,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
在工程地质勘察中,必须充分重视水文地质问题的影响,积极采取措施应对这些问题,确保工程的安全高效进行。
2. 正文2.1 地质灾害风险增加地质灾害是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可能带来的主要危害之一。
水文地质问题的存在会增加地质灾害的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水文地质问题可能导致地下水位异常波动,进而引发地面塌陷、滑坡等灾害。
如果勘察未发现地下水源或者未对地下水位进行准确的测量,当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挖掘或者排水时,可能会导致地下水位骤降,从而影响地质层的稳定性,增加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
简析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影响及要点探析

简析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影响及要点探析工程地质勘察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而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建设可能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时,必须充分考虑水文地质问题,并且进行细致的分析和探索。
本文将对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的影响及要点进行探析和简析。
一、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的影响1. 施工安全水文地质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工程的施工安全。
在进行工程施工时,如果没有充分考虑水文地质问题,可能会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如滑坡、泥石流等,从而对施工安全造成威胁。
2. 工程稳定性水文地质问题也会对工程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地下水的存在以及地下水位的变化可能会对工程结构物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特别是在水土耦合作用下,地基承载力和抗剪强度等力学性质会发生变化,影响工程的安全运行。
3. 工程设计水文地质问题对工程设计也有重要影响。
地下水的渗流规律、水文地质条件对于工程设计中的地基基础和防渗措施等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水文地质问题,同时也需要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勘察与分析。
4. 工程成本受水文地质问题影响的工程往往需要更多的投入来保障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利因素可能会导致工程中需要增加防渗材料、加固工程结构、进行降水排水等措施,这些都会增加工程成本。
1. 水文地质调查工程地质勘察中必须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渗流方向和速率、地下水对土壤和岩石稳定性的影响等内容。
水文地质调查是充分了解工程地下水文环境的基础,必须做到全面细致,获取尽可能多的水文地质信息。
2. 地下水的特征在水文地质调查中,需要对地下水的特征进行深入分析。
包括地下水的渗透性、水位变化规律、地下水对土层和岩体的侵蚀作用等。
通过对地下水特征的分析,可以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保障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3. 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在水文地质问题的调查分析中,必须准确评估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内容及评价方法

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分析,首先要对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全面掌握,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及赋存状态,含水层的分布规律,补径排条件,水位及其变化趋势,地下水及地表水的污染源及其可能的污染程度等。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分析内容主要包括:①地下水对基础及地下结构物在最不利组合情况下的浮托作用。②地下水位下降时地面沉降及其对工程的影响;地下水位回升时可能引起的地基回弹和附加的浮托力。③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的不利影响。④验算支挡结构的稳定性时,应根据不同排水条件评价地下水压力对支挡结构物的作用。⑤因水头差存在渗流时,应评价产生潜蚀、流土、管涌的可能性。⑥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的腐蚀作用。⑦地下水对岩石的软化和崩解作用;对湿陷性土的湿陷作用;对膨胀岩土的胀缩作用;对盐渍岩土的潜蚀作用等。⑧冻土地区地下水对土的冻胀和融陷的影响。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内容及评价方法
摘要: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水文地质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先阐述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主要分析评价内容,然后基于岩土的水理性来分析水文地质对岩土工程勘察的影响。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分析
岩土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各种岩土工程问题都不可避免的与地下水有关。岩土工程勘察中查明水文地质问题并正确的进行分析评价尤为重要,有助于更加有效地制定施工计划和工程防护措施,保证整个岩土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2.2地下水的动力作用产生的渗透变形及其防治
地下水渗流导致的土的渗透变形作用有两种形式,一是流土,而是管涌,还有接触冲刷和接触流失等其他形式。地下水的渗透变形导致基坑的突涌或者流砂等,会让整个岩土工程的地层软化,破坏了基坑边坡的平衡,影响了整个边坡的稳定性。流土是指在向上渗流作用下局部土体表面的隆起、顶穿或粗颗粒群同时浮动而流失的现象。管涌是指在渗流作用下土体中的细颗粒在粗颗粒形成的孔隙孔道中发生移动并被带出,逐渐形成管形通道,从而掏空地基及坝体,使地基及斜坡变形、失稳的现象。管涌通常是由于工程活动引起,如基坑及边坡开挖,在堤防工程中的汛期,河道水位高于堤外自然地面时也有可能形成管涌,造成堤防工程的破坏。接触冲刷及接触流失多出现在多层结构地基中,接触冲刷实在顺层渗流时,粗颗粒地层中地下水的渗透造成相邻的细颗粒地层中的土颗粒被冲刷带走的现象,接触流土是在垂直地层渗流时,细颗粒地层中土颗粒被带到粗颗粒地层中的现象,接触冲刷与接触流土是否发生,与两土层见得颗粒粒径差有关,差别越悬殊,发生接触冲刷与接触流土的可能性越大。土体的各种破坏形式的判别都有相应的判别式可以判别,可以查阅相关规范和手册,这里不再赘述。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_3

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发布时间:2022-09-30T07:52:12.763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第10期5月作者:许哲[导读] 岩土工程本身具有着规模大、工期长、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因此需要着重注意工程安全。
许哲身份证号:41272719920713**** 河南周口 466000摘要:岩土工程本身具有着规模大、工期长、施工环境复杂等特点,因此需要着重注意工程安全。
其中,水文地质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与工程质量、施工进度等均有着密切关系。
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几点常见的水文地质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岩土工程:工程勘察;水文地质1前言在近几年来,岩土工程的勘察工作开展的愈发顺利,有关于水文地质的研究与分析工作也同样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随之而来的,也是不容忽视的各项问题。
在整个岩土工程中,地下水不仅是主要的环境因素,同时还关乎到整个岩土体的性质,决定了岩土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基于此,在日常的岩土工程勘察中,务必要进一步加强对各项地质环境与地质危害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从根本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内容岩土工程勘察应属于建筑科学的范畴,为了能够充分展示出其价值,同样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从实际情况出发来合理制定勘察内容。
首先,工程企业需要深入到工程现来掌握当地的地质条件,综合判断地质勘察所的出的结果,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展开全面的分析与评价,准确判断出在后续的工程建设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提前列举出地质情况可能发生的变化。
其次,鉴于岩土工程的特殊性,地质勘察应分别对岩土成分、化学性质、地质结构以及环境稳定性等展开系统化分析,并采用不同的研究与分析方法。
通过细化勘察工作来完善各个步骤的工程方案,以此来最大化保证岩土工程的安全运行。
3岩土的水理特性岩土的水理特性与地下水的存在方式与条件息息相关。
通过分析以往的地质勘察经验,地下水的存在方式主要包括如下三种,即为重力水、毛细管水以及结合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与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
岩土工程勘查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辽宁省有色地质局一〇五队有限责任公司 闫祉旭,赵冬兰
摘要: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岩土工程勘查工作,正确的勘查方法并有认真的工作态度以及丰富的专业知识的支持下才能保证岩土工程勘查的结果的准确。
本文主要是从岩土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类型出发,探讨提升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查设计;水文地质问题;解决措施
岩土工程勘查工作是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前提,对工程施工的进度、施工安全和质量安全等方面均有重要影响。
其中,水文地质问题是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往往在实际勘查中被忽视,为了加深相关从业人员对水文地质问题勘查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勘查水平,本文对水文地质问题进行相关探讨。
一、岩土工程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问题类型
(1)地下水位上升改变岩土结构。
在岩土工程中,一旦出现土壤沼泽化、盐渍化等现象,主要源于水位上升,诱发岩土工程质量下降。
另外,地下水位上升还会造成岩土结构变化,降低土层强度,引起流砂与管涌现象。
之所以地下水位上升,其与降水、温度上升以及含水层结构息息相关。
(2)地下水位下降诱发地面沉降坍塌。
对于地下水位,一旦出现下降现象,势必引起地面沉降与坍塌,威胁建筑物安全使用,甚至引发巨大经济损失与人员伤害。
从原因上分析,地下水位之所以下降,更多源于地下水的枯竭,直接影响工程稳定性与安全性。
另外,地下水位的下降也与一些人为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采矿人员采矿活动、建筑水库补给、地下水大量抽取等。
(3)地下水位频繁升降诱发土层松动。
对于地下水,一旦出现频繁的升降,引发岩土层膨胀以及不均匀涨缩,岩土层出现变形所导致的地下岩土层中的铝、铁等物质丧失的主要原因就是膨胀收缩,岩土层表面无法保持紧密状态,松动发生,从整体上降低了岩土层的效果。
(4)地下水动压力改变地下水天然动力平衡。
对于地下水,如果地下水动压力发生改变,就会降低天然动力平衡效果,岩土层会出现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等现象,从而造成水文地质整体状况下降。
除此之外,地下水动压力作用也会改变地下水天然动力平衡的条件。
二、水文地质问题解决提升路径
(1)明确勘查要求,提升勘查质量。
相关从事岩土工程勘查工作的企业应该召开专题会议,对水文地质勘查的重要性和勘查要
求进行强调,要求勘查员按要求保质保量的
完成勘查工作。
相关从业企业应该根据工程
的实际勘查要求,对岩土、水文的相关历史数
据、资料等进行搜集,实地对区域内的水文地
质情况进行考察,即对自然地理环境、地质环
境、地下水水位变化情况、地下水水质等多方
面条件进行统一分析。
将以往数据资料和勘
查现状做对比分析,得出更精准的勘查结论,
提升勘查的质量和效率,奠定施工基础。
(2)明确勘查权责,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建筑施工方为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不受水文
地质问题的影响,应该在与勘查企业合作前签
署相关的合作协议,明确对于勘查企业所出具
的勘查报告有事后追责的权利的条款,以确保
报告的全面以及真实性。
这样不仅能在一定
程度上对勘查企业查勘质量进行约束,也能降
低因水文地质问题导致的施工质量部分损失。
除此之外,勘查企业也应该在企业内部建立健
全勘查质量管理体系,对工程勘查项目负责人
的职权进行明确,考察报告内容要求进行公示,
以便勘查工作的系统性提升。
对于报告审核未
通过的勘查员进行负激励处罚,对于典型性的
优秀报告进行公开分享,使勘查员进行经验
教授。
(3)勘查人员水平和思想意识提升。
勘
查人员作为勘查项目的直接执行者,对勘查质
量起着主导作用。
由于之前相关部门对水文地
质问题不够重视,勘查技术人才也没有进行梯
队培养,导致专业技术人才较为短缺,现在的
勘查从业人员普遍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
方面经验不足、技术水平不高,另一方面从思
想观念上对水文地质勘查工作不够重视。
为
了解决现状,勘查企业首先应该转变从业人员
的思想意识,通过反复强调等方法让其对水文
地质勘查在岩土工程勘查中的必要性有深刻
认识,其次,应该内选或者外聘勘查专家对其
他从业者进行定期技术培训或日常工作指导,
以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勘查技术水平。
(4)细化勘查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勘查
质量。
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因为在以往岩土工程
勘查中经常被忽视,所以勘查质量管理体系也
不够健全,水文地质勘查工作也没有细化的工
作标准和质量要求。
但是,随着水文地质勘查
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施工单位对勘查质量
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在勘查
质量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结合下建设勘
查质量管理体系,细化勘查工作流程和工作
操作要点和规范,对从业人员权责进行统一规
定,对勘查结果进行质量监管,建立严肃公正
的监管环境,以促进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更加系
统规范。
(5)建立勘查报告复核制度,提高报告
准确性。
勘查报告的编写人是勘查员,为了提
升勘查报告的精准性,必须建立勘查报告复
核制度,请专业的报告审核者进行审核。
通过
对勘查报告、勘查过程数据和资料进行复核
可以对报告的真实性和全面性进行综合评估,
对数据不准确或者指标漏查的情况进行及时
改正或补充,提升报告质量。
除此之外,还可
以通过复核对施工过程中有出现概率的水文
地质问题进行特殊标记,使施工单位在施工
过程中提起重视,分析利弊,寻求有效的改善
措施。
复核的过程也是对不同项目水文地质问
题进行总结分析的过程,通过问题的归纳总结
可以提升勘查的效率和质量,保障施工安全。
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手段在不断地提升,
岩土工程的发展会逐渐的向勘察设计一体化
的方向转变,并且会得到不断地优化升级。
以
上就是我关于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
题进行的研究,说明了岩土勘察工作的重要性,
指出了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重要
内容,分析了水文地质问题对岩土工程勘察工
作的影响,阐述了一些解决岩土工程勘察中的
水文地质问题的措施,希望对相关的工作人员
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钱程,武雄,穆文平,朱阁.GIS技术在水文
地质领域的应用进展[J].南水北调与水
利科技,2016,14(03):115-122+131.
[2]王长申,武强,马国平,李文刚,白林.复杂条
件下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方法[J].煤
炭学报,2016,41(03):696-702.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