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防火与节点设计浅谈
钢结构建筑防火设计探究

钢结构建筑防火设计探究发布时间:2021-04-29T08:27:02.899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1年3期作者:陈涛[导读] 钢结构具有稳定性高、承重性强、成本低廉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建筑。
钢结构在住宅建筑中的使用,使得住宅结构得到优化,住宅整体的稳定性、安全性有所提升。
长泰县消防救援大队 363000摘要:钢结构具有稳定性高、承重性强、成本低廉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住宅建筑。
钢结构在住宅建筑中的使用,使得住宅结构得到优化,住宅整体的稳定性、安全性有所提升。
但钢结构也存有一些缺陷,如在长期高温情况下,钢材的力学性能、材料性能会逐渐降低,若受到大火烧蚀,钢结构很有可能会出现局部失稳或整体坍塌,从而使建筑内人员、物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下面结合实际,就钢结构的防火处理问题做具体分析。
关键词:钢结构建筑;防火设计;措施引言钢结构系统具有综合优势,适合大量生产。
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钢结构具有“高、大、轻”的独特优点,在全世界的工商业中被广泛使用。
为了满足建筑规则的功能要求,必须在火灾安全性方面做好工作,以便在规定的期间内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
本文讨论了钢结构建筑物的耐火设计和耐火对策的基本方法。
1火灾对钢结构性能的影响分析研究与实践证明,火灾会给钢结构的物理性能、材料性能等带来很大影响。
当钢结构住宅发生火灾后,火源火焰的热作用以及烟气热作用会导致钢结构快速升温,在升温工程中就会有温度荷载产生。
当温度荷载以及外力荷载共同作用于钢结构时,结构就会出现位移、变形甚至是坍塌,进而造成钢结构整体的抵抗性、安全性丧失。
研究表明,当建筑内发生火灾时,钢结构的承载性能就会随着钢材温度的升高而渐渐下降,当钢材内部温度达到600摄氏度时,钢结构的承载强度将下降三分之二左右。
在真实的火灾情况下,钢结构住宅中的温度场会不断变化,且这种变化是不均匀的。
当钢结构受到这种不均匀空间温度变化的影响时,建筑结构体系的平衡状态也会出现变动。
建筑钢结构防火设计分析与研究

建筑钢结构防火设计分析与研究摘要:近年来,为顺应时代发展,我国逐渐加强了对工业建筑的重视程度。
作为工业建筑的重要结构,钢结构变得越来越重要,该结构直接影响工业建筑的整体质量,故而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充分重视钢结构。
钢结构建筑因其自重轻,抗震性能好,装配化程度高,施工进度快等特点,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
钢材属于不燃烧材料,但在火灾条件下,通常钢材的临界温度仅为550℃,不加防护的钢结构耐火极限为15min左右,火灾时钢结构将会发生大的变形,从而失去承载能力。
因此,钢结构防火设计尤为重要。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钢结构防火设计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建筑;钢结构;防火设计引言相较于常规水泥建筑,钢结构建筑的整体建设成本较低,建设速度较快。
特别是近些年来,土地资源紧缺形势逐渐严峻,由于钢结构建筑能够提供较大的空间,因此得到了十分广泛应用。
但钢结构建筑缺乏良好的防火性能,如果没有做好防火保护工作,就容易出现火灾事故,对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胁。
面对这种情况,需结合钢结构建筑的火灾特征,积极应用防火涂料保护技术,加大消防监督力度,促使钢结构建筑的火灾发生概率得到根本性降低。
1建筑钢结构防火的要求理论上说,没有烧不垮的建筑,只是坚持的时间长短而已。
建筑钢结构防火就是保证火灾时建筑钢结构在一定时间内不破坏,因此,建筑钢结构防火应根据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对建筑类别及其火灾危险性合理定性,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及其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等,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了整体建筑的耐火等级。
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附录中注9:无防火保护层的钢梁、钢柱、钢楼板和钢屋架,其耐火极限只有0.25h。
可见钢材的耐火性能极差,钢结构非常怕火,火灾下钢材强度,刚度快速衰减。
无保护状态下15min几乎丧失承载能力,所以建筑钢结构需进行防火设计,目前建筑钢结构最常用防火措施就是在钢结构表面敷设防火涂料。
钢结构设计中的防火性能要求与措施

钢结构设计中的防火性能要求与措施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钢结构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结构形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钢结构的防火性能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本文将就钢结构设计中的防火性能要求与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设计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首先,针对钢结构的防火性能要求,建筑行业有一系列针对性的规范和标准。
例如,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中明确规定了钢结构的防火性能等级,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高度等因素,结构构件的防火性能要求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设计钢结构时,应根据建筑物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防火性能等级,并进行必要的防火设计。
其次,在钢结构设计中,除了选择合适的防火性能等级外,还应采取一系列措施提升钢结构的防火性能。
其中,最常见的是涂覆防火涂料或使用防火涂料包覆结构构件表面。
防火涂料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护结构构件不受火灾侵害,延缓火势蔓延的速度,为人员疏散争取宝贵的时间。
此外,还可以在结构构件上安装防火板、石膏板等防火材料,来增强结构的耐火性能。
这些防火措施可以有效地减缓火灾对建筑物和人员的危害,提高整体建筑的安全性。
然而,仅仅依靠涂覆防火涂料或使用防火材料是不够的,钢结构的防火性能还需要综合考虑结构构件的设计和安装工艺。
例如,在构件连接处应留有一定的间隙,以便在火灾发生后,材料的热膨胀有所容纳,从而减少连接部位的温度升高。
此外,在设计中还应合理设置防火隔离带,将建筑物划分为不同的防火区,以控制火灾的蔓延范围。
这些细节的合理设计和施工,对于提高钢结构的防火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新材料也被应用于钢结构的防火设计中。
例如,防火复合材料能够在高温下形成致密的保护膜,降低钢结构的温度,阻止火灾的蔓延。
此外,一些新型防火涂料具有较高的防火等级和耐久性,能够更好地满足实际工程的需求。
这些新材料的应用为钢结构的防火设计提供了更多选择和可能性。
总之,钢结构设计中的防火性能要求与措施是建筑领域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浅谈钢结构防火设计

浅谈钢结构防火设计随着我国钢产量的增加,钢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必然会越来越广泛,也必然会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钢结构防火设计也越來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钢结构的防火理论出发,探讨了钢结构的防火措施。
标签钢结构防火设计;理论;措施1 钢结构的防火理论1.1 钢结构的物理性质钢材虽然属于非燃烧材料,但它的力学性能对温度变化很敏感。
当温度升高时,钢材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的总趋势是降低的,但在200 ℃以下时变化不大。
当温度在250 ℃左右时,钢材的抗拉强度反而有较大提高,而塑性和韧性下降。
当温度超过300 ℃时,钢材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开始显著下降,钢材产生徐变; 当温度超过400 ℃时,强度和弹性模量都急剧降低; 达到600 ℃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接近于零,其承载力几乎完全丧失。
这就是所谓的钢材耐热不耐火。
因此一旦发生火灾,钢结构很容易遭受破坏而倒塌。
所以在建筑设计时,必须加大对建筑材料的防火保护,以增强其耐火极限,并在建筑内部制定必要的应急方案,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 钢结构的截面系数钢构件受火时,达到某一指定温度所需要的时间与构件截面形状有关。
当构件直接受火表面面积越大,热量交换越多,所需时间越短,构件截面面积越大,达到指定温度吸收的热量越多,则所经历的时间越长。
所以可以用构件的截面系数来表示构件的吸热能力。
截面系数越大,构件越不耐火。
但即使同一构件,所用保护材料构造方式不同即有时采用周边包封,有时周边喷涂,有时构件三面受火( 如梁、一边靠墙柱) 或构件四面受火,其截面系数也是不同的。
所以确定合适的截面系数是很重要的。
CECS200∶2006 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在附录中相应的规定。
1.3 耐火极限的要求所谓钢构件的耐火极限是钢构件受标准升温火灾条件下,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绝热性所用的时间,一般以小时( h) 计。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一、二、三、四级。
浅谈钢结构建筑防火设计

浅谈钢结构建筑防火设计引言现阶段在日本、美国及俄罗斯等相关的国家,钢结构建筑已经占到本国新建建筑的40%以上。
同时钢结构建筑在我国也得到广泛的建设,但是由于钢结构建筑在抗火性能方面存在的缺点,给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因此,钢结构建筑防火设计的分析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1.钢结构建筑火灾危险性分析制约钢结构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耐火性能较差。
钢结构在遇到火灾时自身不会发生燃烧,但是其强度在高温的灼烧之下会发生迅速的大幅度下降,给整个火灾的救援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
根据相关的实验及火灾案例表明,没有进行任何防火设计的钢结构建筑,其最长的支撑时间为20分钟,这给初期的灭火带来较大的困难。
同时钢结构建筑在发生火灾之后一般均会产生大量的烟雾与热量,这对于灭火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是非常不利的。
2.高温条件下钢结构力学性能分析钢结构建筑主要由钢材组成,由于钢材是不可燃的材料,即钢结构是非燃烧体。
但是在高温的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钢结构的整体性能将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其抗压强度、屈服强度及弹性模量均会发生大幅度的降低,相关的实验表明,当钢结构的温度达到150摄氏度以上时,要想保证钢结构建筑的稳定性,必须采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当其温度达到250--300摄氏度时,钢结构建筑的强度会急速的下降;当其温度达到350摄氏度时,钢结构的屈服强度还不到常温下钢结构屈服强度的1/2。
当温度升到500摄氏度时,钢结构基本上丧失了原有的刚度和强度。
在一般的火灾现场,其温度均会超过700摄氏度,在此种条件下,钢结构的力学性能必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强度会急速下降,最后出现钢结构建筑倒坍的情况。
3.钢结构建筑防火的基本性要求3.1环保性能要好环保性能要好是现阶段对于钢结构建筑防火材料的基本性要求之一,要求在钢结构建筑施工、使用及发生火灾的过程中,不能产生对于人体有害的气体。
现阶段建筑工程内部的室内空气的污染已经成为威胁公众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钢结构建筑防火设计浅析

钢结构建筑防火设计浅析摘要:由于钢结构存在不耐火的致命弱点,发生火灾时极易发生倒塌,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防火问题备受人们关注。
本文就钢结构火灾特点和防火设计谈一点自己的见解,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钢结构建筑;防火;设计近年来,我国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建筑业的空前繁荣,一些大跨度、超高层建筑应运而生。
建筑物中运用钢结构种类越来越多,厂房、桥梁、住宅等,工厂仓库、体育馆、展览馆、超市等建筑也越来越广泛运用轻钢结构。
由于人类文化生活不断提高,对高层、大跨度建筑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而钢结构本身具备自重轻、强度高、掩工快等独特优点,因此对高层、大跨度,尤其是超高层、超大跨度,采用钢结构更是非常理想。
1.钢结构的优点钢结构之所以运用越来越广泛,这正是由于其自身巨大优点所决定的。
钢结构具有许多优点:首先,重量轻、强度高。
其次,抗震性能好,其延性比钢筋混凝土好。
从国内外震后调查结果看,钢结构建筑倒塌数量最少的。
再次,钢结构构件在工厂制作,减少现场工作量,缩短施工工期,符合产业化要求。
第四,钢结构工厂制作质量可靠,尺寸精确,安装方便,易与相关部品配合。
还有就是钢材可以回收,建造和拆除时对环境污染较少。
总之,钢结构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相比较,具有自重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施工快等优点。
适合于活荷载占总荷载比例较小结构,更适合于大跨度空间结构、高耸构筑物并适合在软土地基上建造。
也符合环保与资源再利用的国策,其综合经济效益越来越为各方投资者所认同。
2.钢结构建筑的火灾危险性2.1耐火性能差钢材本身不燃烧,却不耐高温,其机械性能如屈服点、弹性模量、抗压强度、荷载能力等均会随温度的升高而急剧下降,当钢构件温度达到350、500、600摄氏度时,强度分别下降1/3、1/2、2/3。
而明火焰的温度通常在700~2000℃之间,远远超过钢材的承受能力。
而且钢构件由单一材料组成,导热系数大,在高温作用下,热量会迅速传导至内部,温升快,在标准时间—升温曲线的试验条件下,裸露钢构的耐火时间仅15分钟,不如普通木柱的耐火时间。
钢结构建筑的防火设计与安全性

钢结构建筑的防火设计与安全性钢结构建筑的防火设计和安全性一直是建筑行业的重要课题。
随着人们对建筑安全和防火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如何保证钢结构建筑在面临火灾时能够有效地防止火势蔓延,保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已成为工程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钢结构建筑的防火设计与安全性展开讨论,探讨相关的技术原理、措施和应用案例。
一、钢结构建筑的防火设计原理钢结构建筑的防火设计主要依赖于结构材料和防火措施两个方面。
在结构材料方面,钢材本身具有较高的阻燃性和熔点,能够在火灾中保持较长的承重能力,提供更安全的疏散时间。
同时,钢材对于火灾的传播速度较慢,减少了火势蔓延的可能性。
在防火措施方面,可以采用防火涂料、防火板和防火隔离墙等被动防火措施来提高钢结构的防火性能。
这些措施能够减缓火势蔓延速度、延长结构的承载时间,为疏散和灭火争取宝贵时间。
二、钢结构建筑的防火设计措施1. 防火涂料防火涂料是一种能够抵抗高温的特殊涂料,用于覆盖钢结构表面。
其主要作用是形成一层阻燃保护膜,减缓钢材在火灾中的升温速度,防止结构失稳。
防火涂料的选择应根据结构的火灾等级和所需的耐火时间来确定,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2. 防火板防火板是一种具有较高防火性能的板材,通常用于封闭钢结构的空腔或墙体。
它能够有效隔离火灾蔓延,提供额外的防火保护。
防火板一般有不同的防火等级和厚度选项,应根据具体使用环境和要求进行选择。
3. 防火隔离墙防火隔离墙是指通过设置具有一定防火性能的隔墙,将建筑分隔成不同的防火分区,减少火灾蔓延范围。
钢结构建筑中的防火隔离墙通常由防火砖、防火混凝土等材料组成,能够有效地阻挡火势的传播,增加人员疏散时间。
4. 消防系统在钢结构建筑中,合理设置消防系统是保障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消防系统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器、烟雾探测器等。
这些设备能够及早发现火灾,进行有效的灭火和疏散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三、钢结构建筑的安全性评估与监测除了防火设计措施,对钢结构建筑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和监测也是必不可少的。
现代钢结构建筑防火的设计浅析

现代钢结构建筑防火的设计浅析摘要:钢结构在我国建筑领域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其有效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效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然后,钢材是不燃烧材料,但是当其温度在600℃以上时就会影响到钢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会导致建筑物发生坍塌。
这不仅会威胁人们的财产安全,另外还会威胁到人们的人身安全。
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现代钢结构建筑防火的设计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钢结构;建筑;防火;设计1 引言近年来,钢结构在一些大型体育场馆、商业用房、工业厂房、住宅用房应用越加广泛,但是由于钢结构内部晶体组织对温度十分敏感,因此高温极易导致钢结构性能发生变化,强度降低,由此必须要重视耐火设计问题。
2 建筑钢结构火灾危害性根据有关实验表明:在常温下钢结构的性能非常好,甚至在200℃以下其力学性能变化不大,但当温度达430~540℃时,钢结构强度会急剧下降;当温度达到450~650℃时,钢材强度几乎为零而失去承载能力。
根据标准时间火灾升温曲线表明,火灾发生后,一般在15~30min即可达到650~700℃。
由此可见,未进行耐火设计的钢构件,一旦发生火灾,很可能在30min内就会发生垮塌。
近年来我国发生多次类似火灾,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如:2012年2月,一家大型家具厂因电路发生火灾,建筑面积约1.5万m两层钢结构厂房在半小时内垮塌,直接经济损失3000万元以上,所幸火灾发生在凌晨3点,没有人员伤亡。
3 建筑钢结构耐火设计方法3.1 基于计算的耐火设计方法此设计方法是依据高温下构件承载力极限状态判断构件耐火极限,同时考虑温度内力影响,具体步骤如下(参考《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程》(DG/TJ08-008-2017)):(1)确定防火措施、防火被覆厚度。
(2)基于钢构件在第一步中所设定的条件,开展内部温度计算。
(3)确定钢材料性能参数,计算在温度和外载荷同时作用下构件中的内力,得出高温下钢构件材料的极限强度、屈服极限、极限应变以及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指标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结构防火与节点设计浅谈随着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钢结构的应用范围日趋广泛。
由于其应用及结构形式发展较快,也带来一些新问题。
本文简析了钢结构设计中的节点设计和防火问题。
钢结构节点设计防火1前言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
钢结构作为一种传统的建筑结构产业,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钢结构通常用于高层、大跨度、体型复杂、荷载或吊车起重量大、有较大振动、高温车间、密封性要求高、要求能活动或经常装拆的结构。
如:大厦、体育馆、歌剧院、大桥、电视塔、仓棚、工厂、住宅和临时建筑等。
这和钢结构自身的特点如材料强度高、自重轻、塑性及韧性好、抗震性能好、工业装配化程度高、造型美观、综合经济效益优以及符合绿色建筑等众多优点相一致。
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全面深入,钢结构的一般缺陷也越来越显著。
纵观钢结构的发展历程,我们也看到世界范围内的钢结构事故频繁发生,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同时也得到了诸多的经验教训。
随着人们对钢结构认识的深入,发现其诸多缺陷在设计、施工和使用中都是可以补救或避免的,因此,钢结构事故的发生越来越取决于人为因素,即事故的发生多是由于在设计、施工、使用过程中很多人为的错误积累重复而综合引起的。
为避免事故的发生,在钢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强调“概念设计”,它在结构选型与布置阶段尤其重要。
对一些难以做出精确理性分析或规范还未规定的问题,可依据从整体结构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破坏机理、震害、试验现象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设计思想,从全局的角度来确定控制结构的布置及细部措施。
运用概念设计可以在早期迅速、有效地进行构思、比较与选择。
所得结构方案往往易于手算、概念清晰、定性正确,并可避免结构分析阶段不必要的繁琐运算。
同时,它也是判断计算机内力分析输出数据可靠与否的主要依据。
但是,目前在钢结构的设计中存在着两个重要但又是很难解决的问题,一是连接节点的形式和处理问题,二是钢结构的防火问题,现已倍受人们的关注。
钢结构事故往往是由于结构体系丧失稳定性而产生的(构件的或整体的),在正常设计或正常使用中这可以通过加强支撑以提高结构的刚度来解决。
点设计连接节点的设计是钢结构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结构分析前就应该对节点的形式有充分地思考与确定。
常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最终设计的节点与结构分析模型中使用的形式不完全一致,这种情况必须避免。
按照传力特性的不同,节点分刚接,铰接和半刚接。
常用的设计参考书都有很多值得推荐的节点做法及计算公式。
连接节点有等强设计和实际受力设计这两种常用的方法。
连接的不同对结构影响甚大,有些连接根据经验或计算不好辨别是刚接还是铰接。
比如,有的刚接节点虽然承受弯矩没有问题,但会产生较大的转动,不符合结构分析中的假定,会导致实际工程变形大于计算数据等不利结果。
节点是刚接还是铰接会影响计算模型的确定进而影响计算的内力值。
具体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包括:(1)焊接对焊接焊缝的尺寸及形式等,规范有强制规定,应严格遵守。
焊条的选用应与被连接金属的材质相适应。
E43对应Q235,E50对应Q345。
Q235与Q345连接时,应该选择低强度的E43,而不是E50。
焊接设计中不得任意加大焊缝。
焊缝的重心应尽量与被连接构件的重心接近。
其它详细内容可查询规范中关于焊缝构造方面的规定。
(2)栓接铆接这种形式在建筑工程中现已很少采用。
普通螺栓抗剪性能差,可以在次要结构部位使用。
高强螺栓使用日益广泛,常用8.8s和10.9s两个强度等级。
根据受力特点分承压型和摩擦型,两者计算方法不同。
高强螺栓最小规格M12,常用M16~M30。
超大规格的螺栓性能不稳定,设计中应慎重使用。
自攻螺丝用于板材与薄壁型钢间的次要连接。
国外在低层墙板式住宅中,也常用于主结构的连接。
(3)连接板可简单取其厚度为梁腹板厚度加4mm。
然后验算净截面抗剪等。
(4)梁腹板应验算栓孔处腹板的净截面抗剪。
承压型高强螺栓连接还需验算孔壁局部承压。
(5)节点设计必须考虑安装螺栓、现场焊接等的施工空间及构件吊装顺序等,应尽可能使工人能方便的进行现场定位与临时固定。
此外,节点设计还应考虑制造厂的工艺水平。
比如钢管连接节点的相贯线的切口需要数控机床等设备才能完成。
节点往往是事故产生的源点,节点的处理不当特别是焊缝质量问题,很容易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导致局部屈曲或者形成疲劳破坏源或者脆性破坏等。
对于钢结构要定期进行安全质量检查鉴定。
3钢结构火灾消防耐火极限是扑救建筑火灾的重要指标。
长久以来,在灭火作战中并未对范雏澄院士提出的“释热速率”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开展应有的研究。
不同的物质会以怎样的方式燃烧,在固定的时间里能产生多少热量,并对建筑造成什么危害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往往被遗忘和冷落。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我们对火灾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燃烧三要素、灭火的四种基本方法上,而应重视和加强火灾的基础研究工作,特别是燃烧过程的基本理论方面的研究,把重点放在燃烧动力学、火焰辐射和燃烧产物的热化、物质的可燃性及火灾传播等方面,更进一步掌握火灾过程的本质和科学规律,并把这些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消防战斗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去应对火灾,消灭火灾。
起其它结构相比,钢结构发生火灾是更危险的事故。
因为钢材的力学性能对温度变化很敏感。
温度升高时,钢材的各项指标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的总趋势是降低的。
特别是在300℃以上时,钢材产生徐变,当温度继续上升到400℃以上时,其性能指标更是明显降低而趋于零。
我们要认识到:任何结构都经不起“火炼”,如果结构构件受到火灾侵害,强度降低或丧失了承载能力,房屋倒塌就在所难免。
钢材受火后会软化,钢结构在火灾中失效表现为瞬间倒塌。
受火后房屋结构倒塌基本都无预兆,类似于脆性破坏,很难判断倒塌时间。
常见的建筑火灾中,人员伤亡多是由于烟气中毒窒息所致,财产损失也限于室内物品毁坏等。
房屋结构在火灾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产生局部损坏或塌陷,但很少发生整体房屋倒塌现象。
这是因为,一般房屋满足《建筑防火规范》要求,结构构件本身具有一定的抗火能力,或采取了一定的防火保护措施,一旦发生火灾,在其有效的耐火时间内火灾得到了控制和扑灭。
但若未能及时灭火,结构构件受到火灾的进一步侵害,强度降低或丧失了承载能力,房屋倒塌就在所难免了。
衡州大厦正是由于结构受火灾时间过长,底层结构丧失承载力而导致结构整体破坏的。
《建筑防火规范》根据房屋和结构构件重要性的不同,提出了房屋不同的防火等级和构件不同的耐火极限,其目的主要是能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有效的营救和灭火,以保护主体结构的完好性。
根据理论研究,钢材有时效硬化作用,长期使用过的钢结构,其材料内部发生化学反应,强度会降低,塑性和韧性也会降低,同时脆性增强。
同样,钢结构受火灾时,用水灭火是否会进一步降低其强度,或者出现脆性破坏,造成结构危险,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钢材由于受火后会软化,钢结构在火灾中失效表现为瞬间倒塌(类似于失稳破坏)。
按照常规设计的房屋,应具有防火规范所要求的耐火极限,超过这一极限后,结构就很不安全,或发生局部塌陷,或发生整体倒塌。
因此,现场营救和灭火应根据房屋的不同耐火极限制定不同的实施方案。
对于火烧后已不安全的房屋,一般不应进入房屋内部灭火。
另外,应该加强在设计、施工、使用中的维护与鉴定工作,避开人为的失误,以切实控制和避免钢结构事故的发生。
对于钢结构的防火问题,目前主要采取的措施是建筑防火布局、采用耐火性能强的结构材料、结构选型、采用防火涂料等。
最普遍的方式是采用各种不同耐火性能的防火涂料。
现有的防火涂料主要分为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和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
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的主要成分为无机物,稳定性较好,耐氧化、耐辐射,可通过增加涂层厚度以提高耐火极限,但是其装饰效果较差,并且所占截面面积较大。
而薄型钢结构防火涂料一般为有机物,耐老化性及降解性能较差,长期使用被氧化后又可能达不到防火效果。
因此,现实中很有必要寻求其它方法来防火,或者寻求其它能够将钢材紧密包裹、共同作用、一起受力、耐热耐火且不透热的防火涂料。
如在钢构件外先涂一层热反射材料,再在其外涂耐高温防火材料。
对于露天钢结构的防火保护问题,仍然需要开发新的防火材料。
当然,在钢结构的抗火设计计算方面,也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
现有的关于钢结构抗火性能实验资料的不足,火灾中升温条件的不同,影响火灾具体升温情况的诸多因素,导致了现有的设计方法也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很多计算公式大都是模拟、拟合近似的结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远不能满足人们对钢结构建筑物及其它建筑的防火耐火要求。
4结束语节点设计和防火设计在钢结构设计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发生事故,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因此,设计人员要不断充实钢结构设计思维,学习先进的设计经验,突破传统结构约束,以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钢结构事故分析与处理—钢结构防火与节点设计浅谈姓名:赵俊系部:工程技术系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学号:2011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