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机电技术应用】课程授课计划表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1(已打印)概要

东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二〇一三年六月目录一、课程结构框架 (1)二、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11)三、教学计划表 (13)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一、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一)公共基础课程1.德育(144学时)本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法律知识、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思想道德修养教育。
通过学习,在正确分析自身和外在条件的基础上,确立发展方向,制定发展措施,调整规划,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初步具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有关法律知识,自觉遵法、守法;掌握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的有关知识,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能够运用创业知识,在条件成熟时自主创业。
2.语文(180学时)本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3.数学(180学时)本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枣庄市山亭区职业中专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一、专业名称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二、入学要求招生对象: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学习年限:学制3年。
四、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制造业,培养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以及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熟悉专业生产与管理,取得数控机床操作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数控设备操作人员及数控机床设备维护的操作人员。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相关企业从事数控设备(以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为主)的编程、加工、维护、保养、维修工作。
经企业再培养,也可从事生产现场管理、计算机绘图及技术档案管理、品质检验与管理、数控设备的销售与技术服务、CAD/CAM软件的应用、机电、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维修工作。
五、职业岗位与职业资格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相关企业从事机电设备(以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为主)的加工、维护、保养、维修工作。
也可从事生产现场管理、计算机绘图及技术档案管理、品质检验与管理、机电设备的销售与技术服务、CAD/CAM 软件的应用、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维修工作。
职业资格:1、数控车中级工2、数控铣中级工3、AUTOCAD中级绘图员4、维修电工中级工六、职业能力分析1、掌握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2、具有机械加工的基本技能并能熟练操作普通工种机加工设备及二种数控加工设备能力。
3、能熟悉运用AUTOCAD软件绘制二维工程图,了解CAD/CAM软件进行三维造形设计和使用CAM软件进行数控加工的基本方法。
4、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
5、能借助词典或者词典软件阅读一般的专业外文技术资料。
6、具有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7、具有良好的人际交住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七、课程结构职业素养+专业课程 八、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表课程类别序号课程名称总学时数各学期周学时表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一二三四五六 18周 18周 18周 18周 20周20周基 础 课1德育 144 2 2 2 2 生 产 实 习2 语文 144 2 2 2 23 数学 144 2 2 2 2 4 英语(专业) 144 2 2 2 25 计算机应用基础 72 2 26 体育 144 2 2 2 2 专 业 及 实 践 课1 机械制图 144 4 42 机械基础 180 5 5 3电子电工技术 90 5 4 机械加工技术与实训 216 6 6 5 数控机床维修 54 3 6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 144 4 4 7 电气控制与PLC 技术 90 5 8 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 72 4 9 CAD/CAM 软件应用 108 6 10 数控铣削编程与操作 72 4 11 机电系统维护 90 5 12 液压与气压传动 108 6 13机加工实训4周1周1周1周1周九、专业教师任职资格1、专业教师应具备中等职业学校及其以上学校教师任职资格。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课程设计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基本原理,理解机械系统与电气系统的相互转换与控制。
2. 使学生熟悉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场景,了解其在机电系统中的应用。
3. 引导学生掌握PLC编程基础,理解并运用PLC对机电系统进行基本控制。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机械设计的能力,并能进行基本的电路图绘制。
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能对典型机电系统进行组装、调试及故障排除。
3. 培养学生运用PLC进行机电控制系统的编程和调试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专业,对机电技术产生浓厚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养成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3. 强化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掌握机电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学习后,具备中职机电技术应用型人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机电一体化基本原理:包括机械系统与电气系统的关系,能量转换与信号传输,机电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工作原理。
教材章节:第一章 机电一体化概述2. 常用传感器:介绍各种传感器的原理、特性及应用,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传感器技术3. PLC编程基础:讲解PLC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以及编程方法和应用实例。
教材章节:第三章 PLC控制技术4. CAD软件应用:教授CAD软件的基本操作,进行简单机械设计和电路图绘制。
教材章节:第四章 CAD/CAM技术5. 机电系统组装与调试:使学生掌握典型机电系统的组装、调试方法,了解故障排除技巧。
教材章节:第五章 机电系统安装与调试6. 机电控制系统编程与调试:培养学生运用PLC进行机电控制系统编程和调试的能力。
中专【机电技术应用】课程授课计划表

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课程授课计划表(2013 —2014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机电一体化概论课程类别专业课专业机电技术应用授课班级12机电3、4、5、6班授课教师侍效雷系部机电工程系教学大纲(教学纲要)制定部门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教学大纲教材全称(编者、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版次)《机电一体化概论》崔陵王筱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主要教学参考书(名称、编者)《机电一体化概论》王筱薇主编本课程本学期教学时数36周学时数2本学期教学周数18本课程总时数36本学期教学时数分配理论教学24编制说明:1、主要教学内容:机电一体化概论,机电一体化的分类,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机电一体化实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了解机电一体化得相关概念2. 掌握机电一体化的基本知识3. 了解机电一体化得相关技术3、学生学习现状:1.学生对机电概述有了一定了解2.对机电一体化得相关知识感兴趣3.加强学习,深入学习机电产品实践教学 2习题课8复习 2考核机动审批(核)人系部主任教研室主任制表日期2013-9-1理论教学授课进度安排表周次顺序授课章节(单元、框题)及其主要内容(含实践教学、复习测验)学时数课内外作业备注第一周绪论 2 有第二周第一章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 2 有第三周第一章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 2 有第四周第一章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及其组成 2 有中秋节第五周第一章机电一体化分类概述 2 有第六周习题课无国庆节第七周第二章生产过程的机电一体化 2 有第八周第二章机电产品的机电一体化 2 有第九周第三章机械技术 2 有第十周期中考试无第十一周第三章评讲试卷,传感器技术 2 有第十二周习题课 2 无第十三周第三章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 2 有第十四周第三章接口技术 2 有第十五周习题课 2 无第十六周第三章伺服驱动技术 2 有第十七周第三章习题课 2 无第十八周第三章自动门 2 有第十九周第三章直角坐标机械手 2 有元旦放假第二十周期末复习无作业计划表学科:机电一体化概论任课教师:侍效雷序号作业内容批改计划全批全改部分批改不批改1 复习所学内容2 P16,题1,全批全改3 P16题2 全批全改4 P16题3全批全改5 P29题1 全批全改6 P29题2 全批全改7 P29题3全批全改8 P69题3,全批全改9 P69题4 全批全改10 P69题,5,6全批全改11 P69题7 全批全改12 P69题,8全批全改13 P80题1,2 全批全改14 P80题3全批全改说明:1、任课教师务必把授课计划表粘贴在教案本上,以备对照教学进度。
18、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一、专业名称机电技术应用二、专业代码051300三、招生对象与学制(一)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历者(二)基本学制三年四、培养日标按照国家教育方针,围绕山东省制造业对机电技术应用领域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培养德、智、体、美等全向发展,具备从事机电技术工作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综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能进行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机电产品维修、自动化生产线运行的一线操作技术工人及机电产品营销人员。
五、职业能力描述(一)职业能力要求(二)对应职业和工作岗位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机电类企业的工作一线,主要从事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机电产品维修、自动化生产线运行及维护、机电产品管理及营销等工作。
对应的主要工作岗位和职业资格证书如下:(三)未来发展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通过对口升学考试进入高等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等专业学习,也可以在机电类企业从事机电设备安装、机电产品维修、自动化生产线操作维护、机电产品营销等岗位工作一定时间后,成长为机电设备维修班班长、机电设备主管、电工班长、服务经理等,从事机电设备装配调试、检测维修、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还可以从事企生与车间生产技术服务等工作。
-六、课程结构框架七、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一)公共基础课程1.德育(144学时9学分)本课程是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从础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本课程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必修课程本课程以邓小平理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主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键康发展。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位观;认同我国的经济、政冶制度,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把个人奋斗融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

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态 度:
(1)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素养 (2)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3)能掌握本专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的相关 知识和技能 (4)能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 图、简单装配图和电气制图 (5)应用计算机处理和交流信息能力 (6)能通过机械的零件图分析出零件的加工工 艺 (7)能应用AutoCAD软件测绘机械零件图样和电 气制图
法及电磁学的基本知识。 使用,配电板安
电工 通过学习与实训:能正确运 装,复合照明线
4
用相关知识对电路进行分析 路设计与安装。 96
基础 和计算,能运用磁场的基本 技能考核要求:
性质及磁路与磁路定律的内 能正确使用工具
容,以及电磁感应的概念分 仪表,正确进行
析和解决问题。
线路设计与安
装。
机械
主要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 计算机造型和绘图内容; 加强组合体构型设计 ;增 加零件构型设计,装配体构 技能考核项目: 型设计; 加强徒手绘图通 尺规手工绘图。
2.业务范围
毕业生主要面向机械加工和机电设备生产第一 线,从事机电设备操作员、机电设备维修员、机电 产品质量检验员、机电设备管理员、机械加工员, 机电产品的营销及产品售后服务技术人员等工作。 主要职业领域及职业岗位如下表:
序号 职业岗位或相关工作岗位
职业能力要求与素质
1 机电设备操作人员
熟练操作各类常用机电设备能 力
件、识读简单机械和机电产 (四级)职业技
品部件装配图;熟悉机械图 能鉴定的相关要
样表达内容的有关规定、画 求。
法及识读。
技能考核项目: 主要教学内容:电路的基础 常用电工工具的 知识,交直流电路的分析方 使用,万用表的
机电技术应用教学计划表

13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
14 数控车床操作与电气设备维修 选 15 维修电工(初级) 修 课 16 家用电器技术基础与检修实例
小
计
每学期开设课程门数
每周课时数
合
计
一
1(16)
2(16)
LSLS
10 6 8 8
二
3(16)
4(16)
L S LS
6 10 8 8
三 (5、
合计
6)
总学
S 理论 实训 一体 时
196 11 4
3
4
4
6
72
72 4
3.4 4
4 36*3 4 36*1 (60) (40)
(40) (60)
56 144
200 11
(60) (40)
(40) (60)
(100 (1)00
)
(140) (140)
6 6
36 36*6 36 36*8 36 36*10 36 36*8 1152
1152
312 17 1、3 2
3
8 36*2 6 36*2
128 144
272 15 1.2
2
6 36*1 6
84 36
120 7
3
3
2 36*1 4 36*1 8 36*2
104 144
248 13 3.4
4
6 36*5 6 36*384 2源自8372 21 43
4
4 36*1 8 36*2
88 108
3.4 4
8 3 10 5 9 4 7 4
36 36 36 36 36 36 36 36
1152
1152
1152 1116 1044 144 3456 128
03-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计划

济南市历城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计划一、招生对象及学制1、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2、学制:三年制,修满不少于180学分,采用2+1教学模式。
3、学习形式:理论与操作授课,第三年为企业顶岗实习。
修业合格后颁发职业中专毕业证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培养目标与和就业面向(一)培养目标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质;掌握从事电工与电气专业所需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熟悉本工种主要电气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基本调试方法;熟悉基本检测线路和电力电子技术基本理论,掌握本工种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技巧;能正确使用电工工具和常用的电工仪表,掌握制冷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制冷设备的维修与保养;了解本工种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懂得企业管理常识,具有健康体魄的能从事电工电子维护、制冷设备维护和工业化生产的中级技术工人。
(二)就业面向1、机械类各工厂、工程、公司机械及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第一线,机械电器(特别是机床电气)继电器及PLC控制装置设计开发技术岗位。
2、各类工厂、工程、公司第一线机械及机电一体化设备与产品电器控制系统(包括继电器、PLC控制系统及数控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保养技术岗位。
3、各类机电产品技术服务与营销技术岗位。
4、一般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中电器部分开发设计与研制第一线技术岗位。
5、各类工厂、工程、公司机械及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生产、技术、营销等第一线管理工作岗位。
6、企业、事业单位室内室外照明安装、电力线路安装及维修、维护等岗位7、制冷设备和空调的安装、调试、应用、维护、技术管理、技术创新等岗位。
三、人才培养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一)人才培养的知识要求、人才培养要求内容毕业生应掌握的知识和应具备的技能、能力:1.掌握电工、电子线路的基础知识;2.掌握电子设备、电子产品常用元器件及材料的基本知识;3.具有操作和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4.具有阅读整机控制线路和工艺文件的初步能力;5.具有电工、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管理的初步能力;6.具有电工、电子设备、电子产品装配、调试、检测、销售与维修的技能;7.具有操作、使用与维护较复杂的电子设备的能力,具有操作、使用与维护较复杂的电子设备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课程授课计划表
(2013 —2014 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机电一体化概论
课程类别专业课
专业机电技术应用
授课班级12机电3、4、5、6班
授课教师侍效雷
系部机电工程系
教学大纲(教学
纲要)制定部门
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教学大纲
教材全称
(编者、出版单位、出版时间、版次)《机电一体化概论》崔陵王筱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7月第一版
主要教学参考书
(名称、编者)
《机电一体化概论》王筱薇主编
本课程本学期教学时数36
周学
时数
2
本学期教
学周数
18
本课程
总时数
36
本学期教学时数分配理论教学24
编制说明:
1、主要教学内容:
机电一体化概论,机电一体化的分类,机电一体化相关
技术,机电一体化实例
,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了解机电一体化得相关概念
2. 掌握机电一体化的基本知识
3. 了解机电一体化得相关技术
3、学生学习现状:
1.学生对机电概述有了一定了解
2.对机电一体化得相关知识感兴趣
3.加强学习,深入学习机电产品
实践教学 2
习题课8
复习 2
考核
机动
审批(核)人系部主任教研室主任制表日期
2013-9-1
理论教学授课进度安排表
周次顺序授课章节(单元、框题)及其主要内容
(含实践教学、复习测验)
学时
数
课内外作业备注
第一周绪论 2 有
第二周第一章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 2 有
第三周第一章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 2 有
第四周第一章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及其组成 2 有中秋节第五周第一章机电一体化分类概述 2 有
第六周习题课无国庆节第七周第二章生产过程的机电一体化 2 有
第八周第二章机电产品的机电一体化 2 有
第九周第三章机械技术 2 有
第十周期中考试无
第十一周第三章评讲试卷,传感器技术 2 有
第十二周习题课 2 无
第十三周第三章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 2 有
第十四周第三章接口技术 2 有
第十五周习题课 2 无
第十六周第三章伺服驱动技术 2 有
第十七周第三章习题课 2 无
第十八周第三章自动门 2 有
第十九周第三章直角坐标机械手 2 有元旦
放假第二十周期末复习无
作业计划表
学科:机电一体化概论任课教师:侍效雷
序号作业内容
批改计划
全批全改部分批改不批改
1 复习所学内容
2 P16,题1,
全批全改
3 P16题2 全批全改
4 P16题3
全批全改
5 P29题1 全批全改
6 P29题2 全批全改
7 P29题3
全批全改
8 P69题3,全批全改
9 P69题4 全批全改
10 P69题,5,6
全批全改
11 P69题7 全批全改
12 P69题,8
全批全改
13 P80题1,2 全批全改
14 P80题3
全批全改
说明:
1、任课教师务必把授课计划表粘贴在教案本上,以备对照教学进度。
1份交教研室、1份交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