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青岛科技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橡胶制品设计与制造复习题
橡胶制品设计与制造B 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BCBABBADBCDBACD二、简答(每题10分,共70分)(一)理想的防焦剂应具有哪些性能?答:理想的防焦剂应具有下列性能:1、具有优良的防焦性能,对不同促进剂和胶料种选择性小,对其它配合剂不敏感;2、对胶料的硫化特性和硫化胶性能无不良影响;3、贮存稳定和操作性能良好,不结块,不飞扬,分散,不喷霜等,4、符合工业生产安全和卫生要求,5、价廉得,6、最好能兼具其它有益的功能。
(二)防焦剂有哪些类别?答:按化学结构大致可分为四类:一、有机酸防焦剂。
这类防焦剂包括邻萘二甲酸酐(PA)、水杨酸,安息香酸,邻醋酸荃萘甲酸等。
它们的防焦效果差,对促进剂品种选择性大,而且显着降低硫化速度和硫化胶性能,对皮肤有刺激作用,但这类防焦剂价廉得其中最常用的是邻萘二甲酸酐,一般用于白色配合和工业制品,它对碱性促进剂DPG有效,对MBT出有效,对NOBS,TMTD无效,对硫化速度有影响。
名称外观熔点℃比重邻萘二甲酸酐(PA)白色粉末>130 1.5安息香酸(萘甲酸)白色粉末黄色粉末122 1.27水杨酸(邻羟萘甲酸)白色与淡灰色粉末157~161 1.48邻醋酸萘甲酸白色与乳白色粉末>131 1.28亚硝硝莶类防焦剂二、一些芳族硝基化合物防焦剂,其中最常用的是N-亚硝蔡二萘胺(NDPA)。
与有机酸不同,这类防焦剂对常用的噻唑类和次磺酰胺类促进剂有较好的防焦作用。
NDPA对醛胺类似外的所有促进剂均有防焦作用,通常用量为0.5份,它对仲胺组成的次酰胺促进剂比对伯胺组成的更为有效。
但NDPA的防焦效果。
亚硝莶类防焦剂并不是一种理想的防焦剂,由于卫生原因及S-N型防焦剂的出现,其用量已剧减。
三、次磺酸胺类(S-N型)防焦剂1、含羰蔡的S-N型防焦剂(1)防焦剂CTP (2)防焦剂CCTP(3)防焦剂MTP2、含硫酰蔡的S-N型防焦剂。
(1)防焦剂E(N-三氯甲蔡硫代---萘蔡-萘酰胺)(2)防焦剂APR-(异丙蔡硫代)-N环已萘并噻唑-z-磺酰(3)防焦剂DITS3、含磷S-N型防焦剂。
青岛科技大学橡胶工艺复习题

一、简答题1、何谓喷霜?何谓焦烧?其产生原因何在?答:喷霜即为某些配合剂(如硫磺、促进剂、防老剂、石蜡等)析出胶料或硫化胶表面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某些配合剂用量过大,超过其常温下在橡胶中的溶解度所造成的。
焦烧是一种胶料早期硫化的现象,即胶料在硫化前的操作或停放中发生不应有的提前硫化现象;原因是配合不当,炼胶操作不当,胶料冷却停放不当。
2、何谓老化?影响橡胶老化的因素有哪些?答:橡胶或橡胶制品的在加工、贮存和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而逐步失去原有的优良性能,以致最后失去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为橡胶老化;影响因素有热、氧、臭氧、金属离子、电离辐射、光、机械力等。
3、何谓塑炼?其目的意义何在?答:把具有弹性的生胶变成柔软的具有可塑性的胶料的工艺过程称为塑炼;生胶塑炼的目的:一、使生胶获得一定的可塑性,适合混炼、压延、挤出、成型等后续工艺操作;二、使生胶的可塑性均匀化,以便制得质量均匀的胶料。
4、何谓混炼?其目的意义何在?答:在炼胶机上将各种配合剂加入到橡胶中制成混合胶的工艺过程叫混炼;使配合剂均匀分散,制得质量均匀的混炼胶,并使胶料具有适合的可塑性;混炼不好,出现配合剂分散不均匀,可塑度过高或低、焦烧、喷霜现象,影响压延等后续工序的正常进行,还会导致产品的性能下降。
5、何谓压延?它包括哪些作业形式?答:压延工艺是利用压延机辊筒的挤压力作用使胶料发生塑性流动和变形,将胶料制成具有一定断面规格和一定断面几何形状的胶片,或者将胶料覆盖于纺织物表面制成具有一定断面厚度的胶布的工艺加工过程;作业形式:胶料的压片、压型和胶片贴合及纺织物的贴胶、擦胶和压力贴胶。
6、何谓挤出?它有何作用?答:橡胶的挤出是使胶料通过挤出机连续地制成各种不同形状半成品的工艺过程;应用于制造胎面、内胎、胶管以及各种复杂断面形状或空心、实心、包胶等半成品。
7、何谓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答:弹性变形:橡胶在变形后能够恢复其原来状态的形变行为。
橡胶及塑料加工工艺,高分子材料加工基础,复习题青岛科技大学答案

橡胶及塑料加工工艺,高分子材料加工基础,复习题青岛科技大学答案名词解释链段:链段是指高分子链上划分出来的可以任意取向的最小单元。
柔顺性: 高分子链能够改变其构象的性质。
均聚物:由一种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称为均聚物。
共聚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单体经聚合反应而得的聚合物。
近程结构一个或几个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空间结构及其与近程邻近基团间的键接关系。
远程结构:相距较远的原子(团)间在空间的形态及其相互作用。
取向态结构 :由于大分子链的取向而形成的聚集态结构。
聚集态结构:高分子材料中分子链与链间的排列与堆砌结构。
构象:分子中由于共价单键的旋转所表现出的原子或基团的不同空间排列。
构型:在立体化学中,因分子中存在不对称中心而产生的异构体中的原子或取代基团的空间排列关系。
松弛时间: 黏弹性材料作松弛试验时,应力从初始值降至1/e(=0.368)倍所需的时间。
普弹性:材料瞬时产生的由内能变化导致的可逆小形变的特性。
高弹性:小应力作用下由于高分子链段运动而产生很大的可逆形变的性质。
所产生的形变称为高弹形变。
强迫高弹性:玻璃态高分子在大应力作用下由熵变导致的大形变,升温后可回复。
玻璃化转变温度: 是玻璃态物质在玻璃态和高弹态之间相互转化的温度粘流温度:Tf为高弹态与粘流态间的转变温度,叫做粘流温度或软化温度。
力学松弛:由分子运动的松弛特性导致的高分子力学性能也具有时间依赖性的特性。
蠕变:恒温、恒负荷下,高聚物材料的形变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的现象。
应力松弛: 恒温恒应变下,材料内部的应力随时间延长而逐渐衰减的现象。
滞后现象: 聚合物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应变落后于应力的现象称为滞后现象内耗:聚合物在交变应力作用下,产生滞后现象,使机械能转变为热能的现象。
流变性:物质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流动性质,主要指加工过程中应力,形变,形变速率和粘度之间的联系剪切变稀流体:流动时表现粘度随剪切应力或剪切速率增加而逐渐下降的流体。
挤出胀大:挤出机挤出的高聚物熔体直径比挤出模孔直径大的现象。
橡胶成型模具设计与制造试卷A答案

橡胶成型模具设计与制造答案一、填空(共20分,每空2分)1、推管2、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冷料井3、动模4、导柱、锥面5、因包紧力产生的抽芯阻力、机械传动摩擦力二、选择题(共20分,每题2分)1-5: B C C C B6-10: C B A A A三、判断题(共10分,每题2分)1-5:×√√×√四、简答题(共20分,每题5分)1、答:圆形,U形、半圆形、梯形比表面积,越小越好2、答:模具的制造精度;模具的磨损量;制品收缩率的确定;模具零件的安装误差;可动成型零件因配合间隙的变化而引起的制品的误差3、答:(1)从加工方面:对大型模具设计主流道衬套,有利于主流道的加工;(2)从模具材料方面考虑:设计主流道衬套可以使定模板与主流道衬套的材料不同,使主流道衬套的材料耐磨损、耐腐蚀等;(3)从模具结构方面考虑:当定模板多层模板结构时,设计主流道衬套可以使主流道脱出时更方便。
4、答:斜导柱:开模时产生水平方向的,滑块:在斜导柱水平力作用下,实现侧抽芯导滑槽:为滑块的滑动提供轨道定位装置:为滑块提供停止位置,使合模时斜导柱顺利进入滑块楔紧块:承受侧向力五、分析题(共30分)1、(6分)答:两个分型面。
第一分型面打开将系统凝料从主流道中脱出,第二分型面打开实现凝料和塑件的自动拉断。
2、(10分)答:斜滑块。
还有推杆顶出机构,推管顶出机构、推板顶出机构推杆顶出机构简单,但是易造成应力集中的现象推管顶出机构结构复杂,适用于圆管状的制品顶出推板与塑件接触面大,制品没有顶出痕迹,受力均匀。
3、(4分)答:复位作用。
4、(10分)答:开模时,在弹簧11作用下模具由Ⅰ—Ⅰ分型面分型,浇口凝料由该分型面内取出。
当定距拉杆10拉住凹模固定板2后,Ⅱ—Ⅱ分型面分型,制品随动模后退,点浇口拉断。
推出时,斜滑块23沿主型芯T形导轨向内移动与制品脱离。
闭模时,由复位杆18带动斜滑块复位。
主型芯6采用了防转定位措施,以确保与斜滑块的正确装配。
橡胶制品成型与加工技术考核试卷

B.橡胶变硬
C.橡胶具有弹性
D.以上都是
16.以下哪种设备主要用于橡胶制品的切割和冲孔?()
A.切胶机
B.压机
C.挤出机
D.注塑机
17.橡胶制品加工过程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改善橡胶的耐磨性?()
A.加入碳黑
B.提高硫化温度
C.增加橡胶填充剂
D.降低硫化压力
18.以下哪种橡胶具有较好的耐高温性能?()
橡胶制品成型与加工技术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年__月__日得分: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橡胶制品的主要成分是:()
A.天然橡胶
B.合成橡胶
2.橡胶制品在硫化过程中,常用的硫化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到__________℃。
3.橡胶制品的硬度一般通过__________来进行测试。
4.橡胶制品的耐油性取决于橡胶的__________和油品的__________。
5.橡胶制品的成型过程中,模压成型的优点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A.压机
B.注塑机
C.挤出机
D.硫化机
6.橡胶制品加工过程中,开炼机的功能是:()
A.混炼
B.硫化
C.挤出
D.注射
7.在橡胶制品的加工中,以下哪种情况会导致产品出现气泡?()
A.混炼不均
B.硫化温度过高
C.成型压力过低
D.橡胶配方不当
8.橡胶制品在储存过程中,以下哪种措施可以防止橡胶老化?()
A.保持干燥
橡胶制品工艺与设备考核试卷

B. 建筑材料
C. 电子产品
D. 食品包装
2. 以下哪些是橡胶制品的成型方法?( )
A. 模压成型
B. 注射成型
C. 挤出成型
D. 铸造成型
3. 橡胶硫化的作用有哪些?( )
A. 提高强度
B. 提高弹性
C. 改善耐老化性
D. 降低硬度
4. 以下哪些是橡胶制品中常用的填充剂?( )
A. 炭黑
5. 下列橡胶中,耐油性最好的是______。( )
6. 橡胶制品的耐寒性测试中,常用的测试方法是______。( )
7. 橡胶制品在储存时应避免与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接触。( )
8. 橡胶制品的成型工艺中,______成型适用于复杂形状的制品生产。( )
9. 橡胶制品的耐电压性能是指其在一定电压下______的能力。( )
D. 低温压缩测试
16. 以下哪些是橡胶制品的环保要求?( )
A. 无毒
B. 可回收利用
C. 耐候性
D. 低排放
17. 以下哪些设备常用于橡胶制品的挤出成型?( )
A. 单螺杆挤出机
B. 双螺杆挤出机
C. 挤出压延机
D. 注射成型机
18. 橡胶制品的耐电压性能取决于以下哪些因素?( )
A. 材料种类
B. 硫化体系
C. 填充剂
D. 使用温度
20. 以下哪种橡胶具有较好的耐热水性?( )
A. 丁腈橡胶
B. 氯丁橡胶
C. 乙丙橡胶
D. 丁基橡胶
(以下为答题纸,请考生在此填写答案)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橡胶复习题答案分析解析

橡胶复习题答案分析解析橡胶工艺学复习题一、填空 10分注:红字为答题部分。
1.碳链橡胶中,饱和橡胶有乙丙橡胶、丁基橡胶、氟橡胶、丙烯酸酯橡胶,不饱和橡胶有天然橡胶、异戊橡胶、丁苯橡胶、聚丁二烯橡胶、丁腈橡胶。
3、促进剂按结构可分为噻×类、秋兰姆类、次磺酰胺类、胍类、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硫脲类、醛胺类、黄原酸盐类八类;按PH值可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三类;按硫化速度可分为超超速级、超速级、准速级、中速级和慢速级五类。
5、适合高温快速硫化的橡胶结构为低双链含量的橡胶,可采用的硫化体系有EV和SemiEV两种。
7、在-C-S-C-、-C-S2-C-、-C-SX-C-三种交联键中,-C-S-C-热稳定性好,-C-S x-C-耐动态疲劳性好,-C-S x-C-强度高。
9、、NR热氧老化后表观表现为变软发粘,BR热氧老化后表现为变硬变脆。
11、当防老剂并用时,可产生对抗效应、加和效应和协同效应,根据产生协同效应的机理不同,又可分为杂协同效应和均协同效应两类。
12、13、炭黑的结构度越高,形成的包容橡胶越多,胶料的粘度越高,混炼的吃粉速度慢,在胶料中的分散性越高。
14、15、炭黑的粒径越小,混炼的吃粉速度越快,在胶料中的分散性越好;炭黑的粒径越小,对橡胶的补强性越高。
17、当橡胶的门尼粘度为60时可不用塑炼。
19、生胶的塑炼方法有物理增塑法、化学增塑法和机械增塑法;机械增塑法依据设备类型不同又可分为三种开炼机塑练法、密炼机塑练法和螺杆式塑炼机塑练法,依据塑炼工艺条件不同,又可分为低温机械塑练法和高温机械塑练法。
21、氧在橡胶的机械塑炼过程中起着大分子自由基活性终止剂和大分子氧化裂解反应引发剂的双重作用,其中在低温下,氧和橡胶分子的化学活泼性均较低,氧主要起大分子自由基活性终止剂作用,而在高温下氧起大分子氧化裂解反应引发剂作用。
23、混炼胶快检的项目有可塑度测定、相对密度测定和硬度测定。
25、在混炼准备工艺中,要求称量配合操作必须做到精密、准确、不漏、不错。
青岛科技大学橡胶配方设计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见后)

橡胶配方设计(C卷)(考生注意: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一、选择题:(共5小题,含多项每题3分,共15分)1.符合生产使用要求的质量配方称为oA.基础配方B.性能配方C.实用配方D.生产配方2.为了取得足够长的加工安全性,尽量选用和临界温度较的促进剂。
A.高B.低C.超速级D.迟效性3.试为下列产品选择最佳的橡胶种类:浇铸轮胎、轿车子午胎胎侧胶、耐油胶管、防水卷材oΛ.丁脂橡胶NBR B.三元乙丙橡胶EPDM C.聚氨酯PlJD.NR/EPDM/CIIR4.未硫化橡胶加工性能的测试项目主要有混炼胶的流动性、均匀程度、、和应力松弛等。
A.门尼焦烧B.硬度C.回弹性D.硫化特性5.下列配方设计方法中属于多因素变量设计的是βΛ.黄金分割法 B.平分法C.正交试验法D.分批试验法二、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加入适量的固马隆或酚醛树脂,能够提高硫化胶的拉伸强度。
( )2.在正常范围内,硫化胶的定伸应力和硬度随着交联密度的增加先增大后降低。
( )3.下列几种生胶的弹性高低关系为:NR>SBR>BR>EPDM o( )4.不光滑路面的磨耗以卷曲、疲劳磨耗为主,而光滑路面上的磨耗以磨损磨耗为主。
( )5.水封、油封等制品,通常采用适当的表面处理方法来进一步提高制品的耐磨性。
( )6.混炼、压延时胶料的包辐性主要取决于混炼胶的强度、辐温和切变速率。
( )7.不同硫黄硫化体系的抗硫化返原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EV>SEV>CV o( )8.填料的酸碱性会影响到胶料焦烧特性,通常碱性填料会延迟硫化。
( )9.为提高硫化胶的弹性,应选用粒径小、结构度高的炭黑。
( )10.含胶率高的胶料,弹性复原大,压延后胶片收缩大。
( )三、简答题:(共3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1.橡胶配方设计的特点有哪些?2.影响硫化胶撕裂强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3.试分析如何从配方设计上对挤出胀大现象进行改善?四、综合题(共1小题,共20分)1.某油封制品的配方如下表所示,该胶料的密度为L15g∕c∏Λ试计算出胶料的含胶率、混炼胶的质量成本和体积成本?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1.D2.D,A3.C,D,Λ,B4.A,D5.C二、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5.√√××√6-10.√√××√三、简答题:(共3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1.橡胶配方设计的特点有哪些?答案要点:1)橡胶配方设计是多因素的试验问题;3分2)橡胶配方设计是水平数不等的试验问题;3分3)橡胶配方中各种原材料之间的交互作用较多且强烈;3分4)工艺因素有时对橡胶配方设计其决定性作用;2分5)橡胶配方设计中尽力排除实验误差;2分6)配方经验规律与统计数学相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卷共 2页 第 1 页 另附答题纸 张 橡胶制品设计与制造课程考试试题(A
)卷
拟题学院(系) 继续教育学院 拟题人
适用专业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科 校对人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 橡胶制品可归纳为五大类:轮胎、胶带、胶管、胶鞋和( ) 。
A . 橡胶工业制品
B 杯子
C 汽车反光镜
D 插头
2. 橡胶的加工的基本工艺过程为:塑炼、混炼、压延、压出、成型、( )
A 、塑化
B 、硫化
C 、打磨
D 、锻压
3. 天然橡胶是( )、非极性、具有自补强性能橡胶。
橡胶中综合性能最好的,它具有弹 性高、强度高、加工性能好,但它耐老化性差,耐(非极性)溶剂性差
A 、饱和
B 、基本饱和
C 、不饱和
D 、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4. 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为顺式-1,4-聚异戊二烯,含量在( )以上,此外还含有少量的蛋白质、丙酮抽出物、灰分和水分。
A 、70%
B 、50%
C 、90%
D 、95%
5. 天然橡胶的( )是橡胶中最好的,是的高级橡胶制品重要原料。
A 、延展性
B 、综合性能
C 、外观
D 、耐磨性
6. 由于天然橡胶主链结构是非极性,根据极性相似原理它不耐( )等非极性的溶剂
A 、汽油、甲苯
B 、汽油、水
C 酒精、水
D 、葡萄糖、酒精
7. 橡胶的丙酮抽出物主要成分是( )物质。
A 、不饱和脂肪酸和固醇类
B 、不饱和脂肪酸和非固醇类
C 、脂肪酸和亚油酸
D 、脂肪酸和固醇类
8. 天然橡胶中含水量过多,生胶易霉变,硫化时会产生海绵等。
但( )的水分,加工过程中可除去。
A 、小于10% B 、小于1% C 、小于5% D 小于0.1%
9. SBR 是 SR 中产量最大的品种,约占 50%左右。
它是丁( )的共聚产物,性 质随苯乙烯的含量不同而变化。
A 、丁二烯与苯乙烯
B 、丙烯与苯乙烯
C 、过氧化氢和丁二烯
D 甲醛和丁二烯
10. EPM 是乙烯和丙烯的定向聚合物,主链不含双键,不能用硫黄硫化,只能用( ) 硫化。
A. 浓硫酸 B.亚硝酸 C.硫酸钠 D.过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