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基础理论习题2-中大网校

合集下载

2010年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真题试卷(第二单元)(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0年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真题试卷(第二单元)(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0年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真题试卷(第二单元)(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A2型题 3. B1型题1.支气管哮喘的主要特征为A.吸气性呼吸困难B.哮喘持续状态C.反复发作性的呼气性呼吸困难D.混合性呼吸困难E.非发作性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正确答案:C解析:支气管哮喘的症状是:发病时表现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严重者被迫采取坐位,或端坐呼吸,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紫绀、汗出。

故选C。

2.治疗胃癌脾胃虚寒证,应首选的方剂是A.柴胡疏肝散加减B.理中汤合四君子汤加味C.玉女煎加减D.膈下逐瘀汤加减E.八珍汤加减正确答案:B解析:A可用于胃癌的肝胃不和证;C可用于胃癌的胃热伤阴证;D可用于胃癌的瘀毒内阻证;E可用于胃癌的气血两虚证。

故选B。

3.补充铁剂是用于治疗A.再生障碍性贫血B.白细胞减少症与粒细胞缺乏症C.白血病D.缺铁性贫血E.营养不良正确答案:D解析:①口服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主要方法。

如:硫酸亚铁片、力蜚能胶囊、富马酸亚铁片等。

②注射铁剂可用右旋糖酐铁或山梨醇枸橼酸铁。

故选D。

4.下列髓劳的证型中不包括哪项A.肾阴虚证B.肾阳亏虚证C.阳虚水停证D.肾虚血瘀证E.气血两虚证正确答案:C解析:再生障碍性贫血与中医学的“髓劳”相似。

其证型有:肾阴虚证、肾阳亏虚证、肾阴阳两虚证、肾虚血瘀证、气血两虚证、热毒壅盛证。

故选C。

5.防止胃炎复发的关键是A.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B.抗酸药物治疗C.增强胃黏膜防御D.维持能量补给E.外科治疗正确答案:A解析:胃炎的西医治疗:1.一般治疗;2.减轻和消除损伤因子:①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治疗本病和防止复发的关键;②制酸剂的应用有利于胃黏膜的修复;③其他;3.增强胃黏膜防御;4.对症处理。

故选A。

6.城市中癌症列第一位的是A.肝癌B.食管癌C.肺癌D.胃癌E.乳腺癌正确答案:C解析:城市中的空气污染比较严重,故患肺癌的人数比患其他癌症的人数多。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题目和答案大全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题目和答案大全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题目和答案大全1. 中医基础理论1.1 问:中医的基本理论是什么?答:中医基本理论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经络学说、脏腑学说和气血津液学说等。

1.2 问:阴阳学说的核心观点是什么?答: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两个相互对立而又统一的方面组成,阴阳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关系。

1.3 问:五行学说包括哪些内容?答:五行学说包括金、木、水、火、土五个方面,代表了宇宙万物的生成和相互关系。

2. 中医诊断学2.1 问:中医诊断学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答:中医诊断学的主要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

2.2 问:望诊的内容有哪些?答:望诊包括面色、舌苔、舌质、脉象等观察内容。

2.3 问:问诊的重点是什么?答:问诊主要是通过询问病人的主观感受和病史资料,了解病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3. 中医治疗学3.1 问:中医治疗学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答:中医治疗学的主要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气功治疗等。

3.2 问:药物治疗中的中药有哪些剂型?答:中药的剂型包括汤剂、丸剂、散剂、水剂等。

3.3 问:针灸治疗的原理是什么?答:针灸治疗是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调节人体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4. 中医预防保健学4.1 问:中医预防保健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中医预防保健的基本原则是防患于未然、调节阴阳平衡、保持心态平和、适度运动、合理饮食等。

4.2 问:中医强调的养生方法有哪些?答:中医强调的养生方法有起居有常、饮食有节、情志调摄、适度运动、穴位保健等。

4.3 问:中医认为何种因素容易导致疾病?答:中医认为情志失调、饮食不当、体力透支、环境变化等因素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以上是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题目和答案的一部分内容,供参考学习之用。

具体考试内容以官方发布为准。

2010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考试历年真题

2010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考试历年真题

2010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考试历年真题
一、A1型题(本大题100小题.每题1.0分,共100.0分。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阴阳的相对性表现为
A 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B 阴阳属性的限定性
C 阴阳的相互转化和无限可分性
D 阴阳之中又分阴阳
E 重阴必阴,重阴必阳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
A 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B 补其不足
C 损其有余
D 益火之源,壮水之主
E 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是
A 精神刺激
B 饮食劳伤
C 正气不足
D 邪气强盛
E 气候变化剧烈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一源而三歧”的奇经八脉是指
A 督、冲、带脉
B 冲、任、跷脉
C 冲、任、督脉
D 冲、任、带脉
E 任、督、带脉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阴胜则阳病”主要说明的阴阳关系是
A 阴阳互根
B 阴阳交感
C 阴阳转化
D 阴阳消长
E 阴阳对立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6题
“至虚有盛候”的病机,主要是由于A 脏腑功能减退,饮食积聚。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2附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2附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2附答案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结业考试试卷二(A2)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计30分)(答题说明:请从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1.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经典著作是()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神农本草经》E.《诸病源候论》2.下列属于阴的属性是()A.向上的B.温暖的C.无形的D.下降的E.明亮的3.以昼夜分阴阳,前半夜为()A.阴中之阳B.阳中之阴C.阳中之阳D.阴中之阴E.以上都不是4.以下可用阴阳互相转化来解释的是()A.阳虚则寒B.重阴必阳C.寒者热之D.阴损及阳E.阴盛则阳病5.五行中木的“所不胜”是()A.水B.木C.土D.金E.火6.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A.木与土B.火与金C.水与土D.水与金E.火与水7.“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根据阴阳之间何种关系提出的治法()A.阴阳交感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D.相互转化E.相互消长8.“木火刑金”在五行学说中属于()A.相乘B.相侮C.相生D.子病及母E.母病及子9.以下治法中,哪一项以五行相克规律为依据()A.益火补土法B.培土生金法C.泻南补北法D.金水相生法E.滋水涵木法10.“水火既济”是指()A.心肾关系B.心脾关系C.肝肾关系D.脾肾关系E.肺肾关系11.十二经脉之中,循行于腹面的经脉,自内(腹中线)向外的顺序是下列中的哪一项()A.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B.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C.足太阴、足阳明、足少阴、足厥阴D.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足太阴E.足太阴、足少阴、足阳明、足厥阴12.临床出现自汗、多尿、出血、遗精等症,是气的哪一种功能减退的表现()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固摄作用D.防御作用E.中介作用13.下列不属于络脉的是哪一项()A.十五别络B.胃之大络C.浮络D.皮部E.孙络14.唾与何脏关系密切()A.心B.肝C.肺D.肾E.脾15.下列“诸海”中错误的是()A.脑为髓之海B.肺为气之海C.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D.冲脉为血海E.胃为水谷之海16.“以升为健”的脏是()A.肺B.肾C.脾D.小肠E.肝17.下列哪一项是“夺血者无汗”的理论依据()A.失血伤津B.失血伤气C.失血伤营D.失血伤精E.失血伤脉18.肺在血液循行中的作用是下列哪一项()A.基本动力B.助心行血C.推动作用D.调节作用E.贮存血液19.胆属于()A.脏B.腑C.奇恒之腑D.既是腑,又是奇恒之腑E.既是脏,又是奇恒之腑20.十二经脉中,同名的手阳经和足阳经交接于()A.手指末端B.胸中C.足趾D.头面部E.背部21.下列哪一项是血虚补肾的理论依据()A.肾阴为五脏阴气之本B.肾精可归肝化而为血C.先天之精生后天之精D.肾阳为五脏阳气之根E.肾气促进后天之精的化生22.“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学基础为()A.气能生津B.气能摄津C.气能行津D.津能化气E.津能载气23.风邪多挟寒挟热,反映了六淫的哪一种致病特点()A.外感性B.相兼性C.地区性D.季节性E.转化性24.下列哪一种病邪致病,可表现为周身困重,四肢倦怠()A.寒邪B.暑邪C.湿邪D.瘀血E.寒邪25.导致“气消”的情志因素是()A.喜B.恐C.悲D.惊E.怒26.人体各种病变的最基本病机是()A.邪正盛衰B.气血失常C.阴阳失调D.津液代谢失常E.以上都不是27.阴盛格阳属于()A.实寒证B.虚热证C.真寒假热证D.真热假寒证E.寒热错杂28.阳热体质患者,受风着凉,出现热性证候,其机理主要与下述何项有关()A.外邪性质B.地域因素C.情志因素D.体质因素E.气质特点29.“大实有羸状”的疾病本质属于()A.实中夹虚B.虚中夹实C.实转为虚D.因虚致实E.真实假虚30.具有闭阻不通症状的虚性病证,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属于下列哪一种治疗法则()A.实者泻之B.虚者补之C.通因通用D.塞因塞用E.攻补兼施二、多项选择题(31~36题,每题2分,共12分)(答题说明:下列每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 个是正确的。

中西医执业助理试题及答案

中西医执业助理试题及答案

中西医执业助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中医理论中,"肾为先天之本",其主要功能是()。

A. 储存精气B. 调节水液C. 促进消化D. 调节呼吸答案:A2. 西医中,下列哪项不是高血压的常见症状?A. 头痛B. 心悸C. 疲劳D. 皮肤瘙痒答案:D3. 中医治疗中,"治未病"的概念是指()。

A. 治疗已经出现的疾病B. 预防疾病发生C. 治疗疾病的症状D. 治疗疾病的并发症答案:B4. 西医诊断中,心电图(ECG)主要用于检查()。

A. 心脏功能B. 肝脏功能C. 肾脏功能D. 肺功能答案:A5. 中医中,"肝主疏泄",其主要作用是()。

A. 调节情绪B. 促进消化C. 储存精气D. 调节呼吸答案:A二、多选题6. 下列哪些是中医的"四诊"方法?()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切诊E. 触诊答案:A, B, C, D7. 西医中,哪些因素可能增加心脏病的风险?()A. 高血压B. 高胆固醇C. 吸烟D. 过度饮酒E. 缺乏运动答案:A, B, C, D, E8. 中医中,"五行"理论包括哪些元素?()A. 金B. 木C. 水D. 火E. 土答案:A, B, C, D, E9. 西医中,下列哪些是糖尿病的典型症状?()A. 频繁尿尿B. 口渴C. 体重下降D. 视力模糊E. 疲劳答案:A, B, C, D, E10. 中医中,"八纲辨证"包括哪些辨证方法?()A. 表里B. 寒热C. 虚实D. 阴阳E. 气血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11.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

()答案:正确12. 西医中,抗生素可以用于治疗所有类型的感染。

()答案:错误13. 中医中,"心主血脉",主要负责血液循环。

()答案:正确14. 西医中,所有癌症患者都需要接受化疗。

XX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考试《中医基础》试题及答案2

XX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考试《中医基础》试题及答案2

XX中西医结合助理医师考试《中医根底》精选试题及答案过怒影响以下哪种功能:参考答案:CA:呼吸功能B:藏血功能C:疏泄功能D:纳气功能E:运化功能过度恐惧对气机的影响是:参考答案:DA:气消B:气结C:气上D:气下E:气乱过度悲伤对气机的影响是:参考答案:AA:气消B:气结C:气上D:气下E:气乱过度愤怒对气机的影响是:参考答案:CA:气消B:气结C:气上D:气下E:气乱暴喜过度,临床常见哪些病症:参考答案:DA:神无所归,虑无所定B:心悸、失眠、健忘、多梦C:面红目赤D:精神不集中,甚那么失神狂乱E:意志消沉,面色惨淡以下哪种情志异常可引起二便失禁:参考答案:B A:过度悲忧B:恐惧过度C:思虑不解D:过度愤怒E:突然受惊大怒对气机的影响是:参考答案:CA:气乱B:气陷C:气上D:气结E:气收惊慌不安是哪种情志异常的表现:参考答案:E A:喜那么气缓B:怒那么气上C:恐那么气下D:悲那么气消E:以上均非劳神过度,临床多见病症是:参考答案:CA:腰酸腿软,精神萎靡B:气少力衰,神疲消瘦C:心悸、失眠、纳呆、腹胀、便溏D:动那么心悸,气喘汗出E:以上均非最易导致脘腹胀满,嗳腐泛酸,厌食病症的是:参考答案:C A:摄食缺乏B:饮食不洁C:暴饮暴食D:饮食偏寒偏热E:饮食五味偏嗜邪正盛衰决定着:参考答案:DA:病证的寒热B:病位的表里C:气血的盛衰D:病证的虚实E:以上均非实证常见于外感病的哪个阶段:参考答案:DA:末期B:初期C:各个阶段D:初期或中期E:以上均非虚证的概念是:参考答案:AA:以正气缺乏抗病能力低下为主的病理反映B:正气缺乏,邪气亢盛的病理变化C:邪气亢盛,正气日衰,脏腑机能减退的病理反映D:正虚邪恋的病理反映E:以上均非虚证的临床表现是:参考答案:DA:二便不通B:精神亢奋C:烦躁不宁D:二便失禁E:疼痛剧烈以下哪项为实证的临床表现:参考答案:EA:二便失禁B:神疲体倦C:五心烦热D:面容憔悴E:以上均非A:二便不通B:二便失禁C:自汗盗汗D:疼痛隐隐E:以上均非有关病证的虚实变化,以下哪项表达是正确的:参考答案:D A:病证的虚实变化主要取决于邪气亢盛与否B:病证的虚实变化主要取决于正气旺盛与否C:病证的虚实变化主要取决于脏腑功能盛衰D:病证的虚实变化主要取决于正邪双方力量的盛衰E:病证的虚实变化主要取决于气血是否旺盛“实”的病机是:参考答案:BA:邪盛正衰同时存在B:邪气亢盛,正气未衰C:真实假虚证D:真虚假实证E:以上均非“至虚有盛候”的证候性质是:参考答案:DA:实证B:虚证C:虚实夹杂证D:真虚假实证E:真实假虚证“大实有羸状”指的证候是:参考答案:CA:由实转虚证B:实中夹虚证C:真实假虚证D:真虚假实证E:以上均非邪气亢盛,正气缺乏的证候性质是:参考答案:E A:实证B:虚证C:真虚假实证D:真实假虚证E:虚实夹杂证使病势处于迁延状态的邪正盛衰变化是:参考答案:BA:邪正相持B:正虚邪恋C:邪盛正衰D:邪去正虚E:正盛邪退遗留某些后遗症的邪正盛衰变化是:参考答案:EA:正盛邪退B:邪去正虚C:邪盛正虚D:邪正相持E:正虚邪恋以下关于阴阳失调内容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参考答案:C A:阳气虚,以寒为主B:阴虚病变,以肺、肝阴虚为主C:阳气虚,以虚为主D:精亏都表现为阴虚E:阳气虚不一定都表现有气虚以下有关阴阳失调内容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参考答案:B A:阳虚那么寒,是虚而有寒,以虚为主B:阴盛那么寒是以寒为主,但虚象也明显C:阳虚必定以气虚为根底D:阳气缺乏,一般以脾肾阳虚为主E:以上均是阳偏胜,主要指的病理状态是:参考答案:C A:脏腑机能障碍B: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C:机能亢奋,代谢活动亢进D:阴不制阳,阳偏亢E:以上均非属阳偏胜的病理状态是:参考答案:BA:阴液缺乏,阳气失制而偏盛B:阳气亢盛,机能亢奋,热量过剩C:阳气亢盛,耗伤机体的阴液D:阴寒之邪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E:以上均非“阳胜那么热”的证候性质是:参考答案:C A:虚热证B:假热证C:实热证D:寒热错杂证E:以上均非“阴胜那么寒”的证候性质是:参考答案:D A:假热证B:假寒证C:虚寒证D:实寒证E:以上均非阳偏衰,一般以哪些脏为主:参考答案:AA:脾肾B:心肾C:肺肾D:肝肾E:以上均非阳气缺乏与以下哪两脏的关系最密切:参考答案:C A:心与肾B:肺与脾C:脾与肾D:脾与肝E:心与脾阴偏衰的主要病机是:参考答案:DA:阳气亢盛,阴气相对缺乏B:阳热盛极,格阴于外C:阳气亢盛,消耗精血津液D:人体阴气缺乏,阴不制阳E:阴液亏损,阳气化生亦缺乏阳气缺乏的病变以何脏为主:参考答案:EA:心B:肺C:脾D:肝E:肾阴偏衰多见于:参考答案:CA:心肾阴虚B:脾肾阴虚C:肝肾阴虚D:心肺阴虚E:肝脾阴虚阴阳偏衰以哪一脏为根本:参考答案:CA:心B:肝C:肾D:脾E:肺阴损及阳是指:参考答案:CA:阴虚不能制约阳气B:阴盛于内,格阳于外C:阴虚阳无以化生,阳亦亏虚D:阴盛伤阳,阳气受损E:以上均非在哪脏的阴阳偏衰时,才容易发生阴阳互损:参考答案:C A:心B:肝C:肾D:脾E:肺阴阳互损病机的理论根底是:参考答案:CA:阴阳相互转化B:阴阳相互消长C:阴阳互根互用D:阴阳相互制约E:阴阳相互对立邪热内伏,反见四肢厥冷的病机特点是:参考答案:EA:阳盛那么阴病B:阴盛那么寒C:阳虚那么寒D:阴损及阳E:阳盛格阴阴寒之邪壅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的病机变化是:参考答案:AA:阴盛格阳B:阴损及阳C:阳盛格阴D:阳损及阴E:阴损及阳阳盛格阴的证候是:参考答案:AA:假寒证B:虚热证C:假热证D:虚寒证E:寒热错杂证阴盛格阳的证候是:参考答案:BA:假寒证B:假热证D:实热证E:寒热错杂证持续高热,突然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病理变化为:参考答案:EA:寒极生热B:重阴必阳C:阳盛格阴D:阳胜那么热E:热极生寒元气缺乏,脏腑功能减退,卫外不固的病理变化为:参考答案:AA:气虚B:气滞C:气逆D:气闭E:气脱气停留阻滞于部分的病理变化为:参考答案:BA:气虚B:气滞C:气逆D:气闭E:气脱气大量丧失的病理变化为:参考答案:EA:气虚C:气逆D:气闭E:气脱气出入受阻,突然昏厥的病理变化为:参考答案:D A:气虚B:气滞C:气逆D:气闭E:气脱血行加速或迫血妄行的病理变化为:参考答案:C A:血虚B:血寒C:血热D:血瘀E:以上均非“寒从中生”是指:参考答案:EA:寒邪伤人B:寒邪直中脾胃C:寒邪直中少阴D:寒邪从肌表而入,影响内脏E:阳气虚衰,温煦功能减退与湿浊内生关系关系最密切的是:参考答案:CA:肾的气化功能减退B:膀胱失司C:脾失健运D:肺失宣降E:三焦气化失司属于正治的是:参考答案:CA:热因热用B:以通治通C:热者寒之D:用热远热E:以补开塞正治的定义是:参考答案:CA:正确的治疗法那么B:顺从疾病的某些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C:逆着疾病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D:扶助正气E:以上均非属于“正治”法的是:参考答案:EA:以寒治寒B:热因热用C:用寒远寒D:以补开塞E:以寒治热反治法的定义是:参考答案:DA:顺从疾病的本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B:逆着疾病的本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C:逆着疾病的病症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D:顺从疾病的某些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E:以上均非属于反治法的是:参考答案:BA:寒者热之B:以寒治寒C:以寒治热D:以热治寒E:热者寒之虚那么补之属于:参考答案:AA:逆治法B:从治法C:治标法D:反治法E:治本法热者寒之属于:参考答案:AA:正治法B:反治法C:治标法D:从治法E:治本法属于从治的是:参考答案:EA:治热以寒B:寒者热之C:寒者热之D:用热远热寒因寒用适用于:参考答案:CA:真寒假热证B:表热里寒证C:真热假寒证D:寒热错杂证E:表寒里热证热因热用适用于:参考答案:DA:实热证B:虚热证C:真热假寒证D:真寒假热证E:寒热错杂证塞因塞用适用于:参考答案:DA:食滞腹泻B:肠热便C:淤血闭经D:脾虚腹胀E:以上均非脾虚运化无力引起的腹部胀满,治疗应选用以下哪项治法:参考答案:DA:通因通用B:寒因寒用C:热因热用D:塞因塞用瘀血引起崩漏,治疗应选用以下哪项治法:参考答案:B A:塞因塞用B:通因通用C:补气摄血D:清热凉血E:以上均非应采用急那么治其标的方法:参考答案:AA:二便不通B:脾虚泄泻C:阳虚外寒D:阴虚内热E:气血两亏《内经》提出腹胀闭的治疗应:参考答案:BA:治标B:治本C:标本兼治D:先治本后治标E:以上均非肺痨咳嗽,应采取的是:参考答案:BA:治标B:治本C:标本兼治D:先治本后治标E:以上均非虚人感受外邪,应采用的是:参考答案:D A:急那么治其标B:缓那么治治本C:因时制宜D:标本兼治E:以上均非大小便不利,应采用的是:参考答案:B A:治本B:治标C:标本兼治D:先治本后治标E:以上均非扶正与祛邪兼用适用于:参考答案:CA:邪气盛,正气末衰B:正气虚,邪气也不盛C:邪气盛,正气也虚D:邪盛正虚,但尚耐攻伐E:邪盛正虚,正气不耐攻伐用寒远寒,用热远热属于:参考答案:D A:扶正祛邪B:因地制宜C:因人制宜D:因时制宜E:以上均非符合“用寒远寒”的是:参考答案:BA:阳虚之人慎用寒凉药物B:寒冬季节慎用寒凉药物C:阳虚证慎用寒凉药物D:寒热错杂证慎用寒凉药物E:以上均非除哪项外,均能表达“因人制宜”治那么:参考答案:B A:因性别不同而用药各异B:因居处环境不同而用药各异C:团体质不同而用药各异D:因年龄长幼不同而用药各异E:因生活习惯不同而用药各异心阳偏亢可致:参考答案:AA:心悸失眠B:精神萎靡C:咳嗽无力D:少气懒言E:乏力心阳偏衰可致:参考答案:BA:心悸失眠B:精神萎靡C:咳嗽无力D:少气懒言E:乏力肝火上炎可见:参考答案:BA:口舌生疮B:目赤肿痛C:齿龈肿痛D:面红E:鼻塞胃火上炎可见:参考答案:C A:口舌生疮B:目赤肿痛C:齿龈肿痛D:面红E:鼻塞反治属于:参考答案:AA:治病求本B:早治防变C:因人制宜D:因地制宜E:因时制宜用寒远寒属于:参考答案:E A:治病求本B:早治防变C:因人制宜D:因地制宜E:因时制宜正治属于:参考答案:AA:治病求本B:治未病C:因人制宜D:因地制宜E:因地制宜既病防变属于:参考答案:BA:治病求本B:治未病C:因人制宜D:因地制宜E:因地制宜虚人感冒应选用的方法是:参考答案:C A:急那么治其标B:缓那么治其本C:标本同治D:先扶正后法邪E:先祛邪后扶正二便不利应选用的方法是:参考答案:A A:急那么治其标B:缓那么治其本C:标本同治D:先扶正后法邪E:先祛邪后扶正寒因寒用属于:参考答案:DA:正治B:治本C:标本兼治D:反治E:治标实那么泻之属于:参考答案:A A:正治B:治本C:标本兼治D:反治E:治标热因热用属于:参考答案:DA:正治B:治本C:标本兼治D:反治E:治标热者寒之属于:参考答案:AA:正治B:治本C:标本兼治D:反治E:治标扶正法那么适用于:参考答案:B A:实证B:虚证C:虚实夹杂D:虚中夹实E:实中夹虚祛邪法那么适用于:参考答案:AA:实证B:虚证C:虚实夹杂D:虚中夹实E:实中夹虚治病时考虑年龄属:参考答案:AA:因人制宜B:因时制宜C:因地制宜D:治末病E:扶助正气用寒远寒,用热远热属于:参考答案:BA:因人制宜B:因时制宜C:因地制宜D:治末病E:扶助正气按照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心包经下交的经脉是:参考答案:AA:手少阳三焦经B:手少阴心经C:足厥阴肝经D:足少阳胆经E:足少阴肾经督脉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参考答案:BA:总督一身之阴经B:总督一身之阳经C:分主一身左右之阴阳D:约束诸经E:调节十二经气血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参考答案:EA:为阴邪,易阻气机B:其性重浊,可致周身酸痛C:易伤肺,出现咳嗽痰少病症D:其性粘滞,病难速愈E:以上均非湿邪致病可见尿少,水肿等症的主要原因是参考答案:C A:湿性趋下,其水肿以下肢明显B:湿性重浊,分泌物秽浊不清C:因湿为阴邪,易阻气机,损伤阳气D:因湿性粘滞,排泄物涩滞不畅E:以上均非。

2010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基础理论习题(3)-中大网校

2010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基础理论习题(3)-中大网校

2010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基础理论习题(3)总分:100分及格:60分考试时间:120分A1型(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具有先后天互促互助关系的两脏是()(2)“在窍为二阴”的脏是()(3)“气之主”指的是()(4)“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理论依据是()(5)五脏藏神,则肝藏()(6)《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的“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等生理表现,所指女子的年龄段是()(7)三焦的生理功能是()(8)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交接部位是()(9)下列选项中,属于阳的事物和现象是()(10)下列选项中,属于阴的事物或现象是()(11)具有收引特性的邪气是()(12)脾开窍于()(13)在脾胃的相互关系中,最根本的是()(14)具有“喜条达而恶抑郁”特点的脏是()(15)<A href="javascript:;"></A>“一源而三歧”的奇经是指()(16)在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关系密切的是()(17)属于“五行相乘”的脏病传变是()(18)属于阳的五味是()(19)推动血液运行的基本动力是()(20)“肾为气之根”与肾的下述功能相关的是()(21)手厥阴经分布在()(22)与血液生成关系密切的脏是()(23)生气之主指的是()(24)《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多食辛”则()(25)十二经筋的分布,多结聚于()(26)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27)临床出现自汗、多尿,说明气之功能减退的是()(28)构成人体的本原物质是()(29)下列选项,能够体现事物阴阳属性相对性的是()(30)称为“血海”的经脉是()(31)五行胜复调节,若胜气为金,则其复气是()(32)持续高热,突然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其病理变化为()(33)循行于内踝尖八寸以上下肢内侧前缘的经脉是()(34)具有“主疏泄”功能的脏是()(35)“水谷之海”指的是()(36)阴气不足,可见手五脏六腑,其最主要的是()(37)连接“肺主呼吸”和“心主血脉”的中心环节是()(38)与足太阴相表里的经脉是()(39)由水谷精微之气中的傈悍滑利部分所化生的气是()(40)津伤化燥多发生的脏腑是()(41)<A href="javascript:;"></A>具有潜藏、封藏和闭藏生理特性的是()(42)足阳明胃经分布在()(43)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的理论基础是()(44)具有“主统血”功能的脏是()(45)可用“离、合、出、入”概括其循行分布特点的是()(46)区分五脏、六腑和奇恒之府的最主要依据是()(47)《临证指南医案》所说“宜升则健”的脏是()(48)称为“水之上源”的脏是()(49)气随汗脱的理论依据是()(50)下列属于风邪性质和致病特征的是()(51)侵犯人体可引起关节疼痛重着症状的邪气是()(52)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53)具有“主治节”功能的脏是()(54)机体局部之气流通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是()(55)《素问·五脏生成篇》说“多食酸”则()(56)“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是指()(57)“阴病治阳”的病理基础是()(58)“大实有赢状”的病机是()(59)<A href="javascript:;"></A>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心包经下交的经脉是()(60)<A href="javascript:;"></A>符合“用寒远寒”的是()(61)“无阳则阴无以生”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62)与脾关系密切的情志是()(63)脏腑气滞病变多发生于()(64)具有加强十二经脉相为表里两经在体表联系的是()(65)胆的生理功能是()(66)具有“受盛化物”功能的腑是()(67)《素问·宣明五气论》提出久卧则()(68)“阳病治阴”的病理基础是()(69)与脑关系密切的脏腑是()A. 心B. 肺C. 脾D. 肝E. 肾(70)<A href="javascript:;"></A>“乙癸同源”指的是()(71)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腑是()(72)感邪后某一部位病证未了,又出现另一部位病证的发病类型是()(73)引发“痛痹”的病邪是()(74)五脏阴液的根本是()(75)下极又称为()(76)其循行均起于胞中的经脉是()(77)肺病及肝的五行传变是()(78)风邪致病具有发病急、传变较快的特点,说明其病邪性质和特征是()(79)具有“主运化”功能的脏是()(80)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81)精气概念的产生,源于()(82)<A href="javascript:;"></A>具有“壅遏营气,令无所避”作用的是()(83)下列不按五行相生顺序排列的是()(84)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总体的外在表现是()(85)《素问》称其“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停”的脏是()(86)肺病及心的五行传变是()(87)思虑过度对气机的影响是()(88)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立的治法是()(89)“至虚有盛候”的病机是()(90)手太阴肺经与它经交接的部位是()(91)“寒从中生”是指()(92)“在窍为目”的脏是()(93)阴阳的转化是()(94)五行学说指导诊断,面见赤色。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题和答案精选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题和答案精选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题和答案精选本文档收集了一些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中的常见题目和答案,供考生参考。

请注意,本文档中的题目和答案仅供参考,具体考试内容可能会有所变化。

1. 中医基础理论题目: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哪些方面?答案:- 阴阳学说: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描述了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

- 五行学说:五行包括木、火、土、金、水,用以描述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 人体脏腑学说:中医将人体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 经络学说:经络是人体内部的通道系统,通过气血运行,连接各个脏腑和组织器官。

- 病因病机学说: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外邪侵袭或内因失调引起的,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2. 中医诊断方法题目:中医诊断方法主要包括哪些?答案:- 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脉象等来判断病情。

- 闻诊:通过嗅闻患者的气味来获取诊断信息。

- 问诊:通过与患者交流询问病情和症状来获取诊断信息。

- 切诊: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获取诊断信息。

3. 中医治疗方法题目: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答案:- 中药治疗:中药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使用草药、矿物、动物组织等制剂来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

- 针灸疗法: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刺入针具,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推拿按摩:通过按摩患者的经络和穴位,以调理气血、舒筋活络、疏通经络。

- 中医养生:通过调整饮食、作息、心理状态等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4. 中医药学题目:中药的分类有哪些?答案:- 中药按来源分为:草药、矿物药、动物药。

- 中药按性质分为:寒、凉、平、温、热。

- 中药按功效分为:清热解毒药、活血化瘀药、健脾和胃药等。

5. 中医养生题目: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案:- 调整饮食:合理搭配食物,营养均衡,避免暴饮暴食。

- 保持作息规律: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 锻炼身体:适量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改善循环系统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中医基础理论习题(2)总分:100分及格:60分考试时间:120分
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其华在爪的脏是()
(2)主管生殖的脏是()
(3)均起于胞中的奇经是()
(4)肝病胁痛,黄疸,久治不愈,渐成“瘕积”.属于()
(5)促进机体滋润、宁静、成形和制约阳热功能的物质是()
(6)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是()
(7)其华在唇的脏是()
(8)阴寒内盛而出现热象者,其病变多为()
(9)“气之本”是()
(10)具有主血脉功能的是()
(11)根据五行相克规律,思能胜()
(12)<A href="javascript:;"></A>下列选项,可用阴阳对立制约解释的是()
(13)“气血生化之源”指的是()
(14)阴阳属性的征兆是()
(15)饮在肠间的是()
(16)卫气的循行分布是()
(17)“阳胜则热”的证候性质是()
(18)易于导致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或喘息胸痛等症状的邪气是()
(19)反治法是()
(20)“受盛之官”是()
(21)行于脉内的气是()
(22)中医认识疾病和进行辨证的主要依据是()
(23)过度悲伤对气机的影响是()
(24)补阳时适当配伍补阴药称为()
(25)中焦的功能特点是()
(26)根据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心包经下交的经脉是()
(27)“实”的病机是()
(28)在六淫中,独见于夏季的邪气()
(29)五行中。

“水”的“子”行是()
(30)“大实有赢状”的证候性质是()
(31)肺病及肝的五行传变是()
(32)“主液”的腑是()
(33)下列选项。

可用阴阳互根互用解释的是()
(34)具有“藏而不泻”特点的是()
(35)下列选项属五行之“水”的是()
(36)属于“五行相侮”的脏腑传变是()
(37)下列选项符合“用寒远寒”治疗法则的是()
(38)其性开泄,易袭阳位的邪气是()
(39)下列选项,可用阴阳对立制约解释的是()
(40)主纳气的脏是()
(41)正治指的是()
(42)异病同治之“同”,是指()
(43)与维持正常呼吸关系最密切的两脏是()
(44)“阴中求阳”说明的阴阳关系是()
(45)虚则补之属于()
(46)五行中“木”的特性是()
(47)藏象的基本涵义是()
(48)与语言、声音、呼吸强弱有关的气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