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pptx

合集下载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PPT课件 沪科版物理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PPT课件 沪科版物理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v s t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
实验装置组装:如下图
注意:调整斜面呈较小的坡度,使小车从静 止释放,可加速下滑即可,并且不会滑落斜面.
注意:1.小车运动距离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 2.小车从斜面顶端要从静止释放. 3.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
t 15s
这种方法测出的速度比实际速度偏小.
课堂小结
1 如何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 2 如何分析实验数据 3 尊重测量结果、客观分析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尝试实验: 1.测量正常行走、竞走和跑步的平均速度. 2.测量自行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1:测量正常行走、竞走和跑步的平均
速度.(参考方案) 实验原理:v s
t
实验器材:停表或手表,卷尺,小红旗(或发令枪)
实验步骤: ①在操场上测出30m的路程,每隔10m做一记号; ②选出三位同学做计时员分别站在10m、20m和 30m处; ③选一名发令员,当小红旗下落时开始计时; ④另外三位同学分别采取正常步行、竞走或跑步的 形式通过30m的路程; ⑤组内互相交换角色、重复实验;
(同组的两名同学分别完成一次,并对比.)
s2
实验记录表格:(记录结果要有单位)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1=
t1=
v1=
s2=
t2=
v2=
实验进行中……
实验结论与分析:
路程
运动时间
平均速度
s1=
t1=
讨论:
1.你的数据和其他同学相同吗?为什么?
不相同.因为斜面的坡度、选取路程等不同.
⑥将每一次的实验数据填在记录表格内: 路程s/m 运动时间t/s 平均速度v/(m·s-1)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PPT教学课件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PPT教学课件

[猜想] 小车在斜坡下滑时的速度可能越来越大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如 怎样测速度? 测出路程S和时间t
何 设
测任意的路程和
取相等的S,测出每段用的时间t
计 时间吗? 举例 实
取相等的t,测出每段走过的路程S
验 哪一种更方便? 取相等的S,测出每段用的时间t
实验方案
原理 v s t
器材 停表、刻度尺、斜面、小车、金属片 注意事项
从实验中看到,蛙在没有脑而只有脊髓 的情况下,可以出现搔扒反射;而在没有 脑、脊髓又受损伤的情况下,不能出现搔 扒反射。
这表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
人的脊髓灰质里,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可以 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排便反射、 排尿反射等。
但是,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人 能有意识地控制排便 和排尿就是一个例证。小儿因 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抑制能力较弱,所 以排尿次数多,而且容易发生夜间遗尿现象。
4.根据数据算出小车从中点滑过斜面下半段路程 的S3,以及用的时间t3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路程 (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全程 S1= 上半段 S2= 下半段 S3=
t1=
v1=
t2=
v2=
t3=
v3=
[分析与论证] 1.相等的S内,t的变化
2.计算出v,结论是什么
S分得不等
[评估] 误差可能产生的原因 计时
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华安三中林惠州
复习提问:
1.速度的物理意义?定义?计算公式?
2.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3.什么叫匀速直线运动?什么叫变速直
线运动?
观察并提出问题——猜想与假

级第二章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课件

级第二章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课件

。回答速度变
化或不变,这是科学探究中的

提示:针对看到的现象产生疑问,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表达出
来就是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在观察的基础上提出
自己的观点就是猜想与假设。
参考答案: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2.怎样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参考答案: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从公共信息源查找有关的科学 资料;也可以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在收集证据时,应操作规 范、实事求是,具有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
(1)_________。(2)猜想与假设。 实验方案
(3)_________。(4)实验数据。(5)探究结论。
【拓展延伸】 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是一种测量 时间的工具。运动物体带动的纸带 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 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纸带上 的点也表示了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 的位置。研究纸带上各点间的间隔,就可分析物体的运动情 况。
提示:(1)变大 (2)根据实际感觉填写即可
1.科学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有哪些? 2.如何收集数据? 3.如何用实验证明物体速度发生了变化?
探究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是否发生变化
结合“体验”中的活动,思考以下问题:
1.在“体验”中针对自行车和人的运动情况,提出他在中间一
段速度是否变化?这是科学探究中的
(1)在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_ (选填“大”或“小”)。 (2)在实验中,AB=40 cm,BD=40 cm,小球通过AB的平均速度 v1=_____m/s,小球通过BD的平均速度v2=_________m/s(每格 为1 s),小球在AD段做_________直线运动。
v1
4 2
s1 t1 m
s
2 1

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PPT课件

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PPT课件
(1)实验的原理是:____V=_S_/t __ (2)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是_刻_度_尺和_停_表__。 (3)物体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V1=__m/s;物体通过下半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t2=__s,物体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V2=___m/s;物体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 V=___m/s。
写在最后
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探究:某同学在跑步时,其中间一段 (30~70m之间)的速度是否变化?
1、提出问题: 某同学在100m跑的过 程中,其中间一段 (30~70m)的速度是 否变化呢?
2、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该同学在100m跑源自过程中, 跑中间一段路程的速度不变。
猜想二:该同学在100m跑的过程中, 跑中间一段路程的速度是变化的。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将中间这段路程(30~70m)分成等长 的四段,测出该同学通过各段的速度, 就可以知道他跑中间这段的速度是否 变化。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实验所需器材:皮卷尺1把、停表5只。 (2)实验步骤:
a、首先在直跑道上量出100m路程,然后 分别在 30m、40m、50m、60m、70m处, 各作一记号。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b、选1位同学充当发令员;选出另5位同 学充当计时员,分别站在30m、40m、 50m、60m、70m处。
C、发令枪响后,让该同学跑完100m路 程,5位计时员分别记下该同学通过30m、 40m、50m、60m、70m处的时间。如下图 所示:
(3)实验记录表格的设计及实验数据:
路程 30 40 S/m
50 60 70
时间 t/s
t1
t2
t3
t4
t5
5分析与论证: 通过30~40m段的速度: 通过40~50m段的速度: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课件(共18张PPT) 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课件(共18张PPT) 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直尺下落速度越来越快, 做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探究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s,用停表测出通过这段路程 所用的时间t,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 v s 。
t
平均速度:某段时间或末端路程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 其结果为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平均速度求解 的根本方法。
实验探究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装置
器材:长木板、小木块、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等。
装置:如图所示。
防止小车滑落,便 于准确测量时间
实验探究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步骤
(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
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数据记录表中。
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直线运动,不同路段平均速度的大小不同。
实验探究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注意事项
(1)斜面倾斜程度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如果斜面倾斜程度过 小,小车做变速运动不明显,小车也有可能不会运动;如果倾斜 程度过大,小车运动得太快,时间太短,会增大时间测量误差。
(2)斜面长度应长一些,方便计时。
第一段s的用时t1
=
s v1
,第二段s的用时t2
=
s v2
。·
总用时t
t1
t2
s v1
s v2
,
故平均速度v= 2s t
2s 1.5m/s
1.2m/s。
随堂练习1
B
拓展延伸
若物体通过两段相同路程s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其总路程的
平均速度为 2v1v2 。
v1 v2
(3)测量路程时,避开小车的长度。小车有一定的长度,测量路 程时,不能直接从斜面顶端量到末端或中点,必须从小车的头量 到头,或从尾量到尾。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PPT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PPT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t1=
v1=
t2=
v2=
t3= t1- t2=
v3=
实验时注意观察停表的示数。
金属片
实验数据: 路 程(m)
S1= 0.6 S2=
S3=S1-S2=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t1= 4
v1=
t2=
v2=
t3= t1- t2=
v3=
将金属片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 车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 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 程的平均速度v2。
金属片 金属片
实验时注意观察停表的示数。
金属片
实验数据: 路 程(m)
S1= 0.6 S2= 0.3
S3=S1-S2= 0.3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t1= 4
v1= 0.15
t2= 2.5
v2= 0.12
t3= t1- t2= 1.5 v3= 0.2
6.实验结论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小车沿斜面 下滑运动速度越来越快,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3.根据测得的s1和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 均速度v1。
4.将金属片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 点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 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算出小车通过下
半段路程s3的平均速度v3呢?
s3= s1-s2 t3= t1-t2
实验目的:用刻度尺和停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v s
t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路程和时间。
器材: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金属片
2.实验设计
S1
金属片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运动的世界PPT课件 (共49张PPT)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运动的世界PPT课件 (共49张PPT)


54、最伟大的思想和行动往往需要最微不足道的开始。

55、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56、远大抱负始于高中,辉煌人生起于今日。

57、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

58、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59、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从今天开始,每天微笑吧。

60、一勤天下无难事,一懒天下皆难事。

15、不管怎样,仍要坚持,没有梦想,永远到不了远方。

16、心态决定命运,自信走向成功。

17、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的。

18、励志照亮人生,创业改变命运。

19、就算生活让你再蛋疼,也要笑着学会忍。

20、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21、所有欺骗中,自欺是最为严重的。
从起点算起每10米所用时间分别是:
1.82s、1.06s、0.90s、0.88s、0.83s、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 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 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 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 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 快。
【结论】
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
环节六:评估
误差可能产生的原因?
1.上半段路程和下半段路程分得不等 ; 2.计时; 3.测量估读……
环节七:交流与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