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基科学 智慧华夏
关于建国70周年演讲稿5篇

关于建国70周年演讲稿5篇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同行。
2019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日。
建国的70周年了我们风雨同舟,不畏前行。
接下来店铺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建国70周年演讲稿,欢迎大家阅读!关于建国70周年演讲稿1大家好:泰戈尔曾说: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
新中国70年的风雨历程,恰恰印证了泰戈尔的这句名言。
近代以来,列强的侵略瓜分造成了中国积贫积弱的困局,面对百年来层层累积的社会阵痛,新中国的们却能从中窥见革新民族、重塑国家的契机,于是报之以歌,持续不断地向对手,乃至敌人,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遂有今日傲立东方之雄姿。
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老牌强国与昔日霸主不忍地位下滑,接二连三向中国发起贸易战、专利战。
没有硝烟的战争给中国经济带来了一次又一次剧痛,但积极乐观的中华儿女依旧视痛苦为上帝之吻,将之视作倒逼自己提档升级的难得机会,于是报之以歌:在商业谈判中慢慢学会了国际贸易的游戏规则,在技术壁垒中渐渐找到了自己的核心优势。
在建国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当然要衷心祝愿我们的祖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但我也清楚地知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不会永远一帆风顺,而新中国过往70年的发展经历也一再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可以在痛苦中崛起的国家,更是一个善于借助痛苦,痛定思痛,突破自我,超越自我的国家。
正因为这样,我们才能说出“多难兴邦”的自信话语,才能在痛苦到来时,将它看作命运的眷顾,乐观坚定地报之以歌。
有人说:世界都一样,风景各不同。
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世界相差无几,但视野和境界的差别,却能带来不同的认知。
70年的发展经历,让我们对民族之难、家国之痛,有了更为辩证的看法,我们善于挖掘苦难中的价值,并以此为促进,迫使自己日新月异。
因此,我们珍惜所有痛苦,视痛苦为福报,为财富。
何须回避近40年来贫富差距所带来的社会阵痛,这何尝不是改革走向深水区,全中国迈向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最后一里路?何须回避中国高科技质不如量的隐痛,这何尝不是推动科研体制转型、加强高新企业扶持力度的最迫切动因?一个从积贫积弱中崛起的国家,早已积聚了足够的智慧与经验来面对痛苦、转化痛苦,也就没有理由去逃避痛苦、隐瞒痛苦。
奠基的诗句

奠基的诗句
奠基的诗句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境和主题进行创作,以下是一些例子:
1. 奠基之际喜气扬,未来腾飞谱新章。
2. 梦想扬帆奠基心,蓝图描绘振手机。
3. 青山绿水奠基梦,名扬四海受推崇。
4. 仪式盛大奠基典,未来可期展巨能。
5. 村庄奠基邀安宁,乡村振兴光明前。
6. 奠基自强铸丰碑,梦想携手起扬帆。
7. 曙光初现奠基城,勇攀高峰展锐气。
8. 雄心不减奠基始,扬帆破浪展未来。
9. 万众一心奠基高,砥砺前行谱华章。
10. 破土动工奠基日,势如破竹成大功。
11. 奠基日当欢庆时,振臂一呼铸崛起。
12. 希望屹立奠基地,蔚蓝天空倾灿烂。
13. 心灵随波扬時光,祖国繁荣盛开迎。
14. 银河挂满璀璨星,奠基兴建展未来。
15. 经济发展奠基旗,人民福祉前程辉。
16. 智能科技奠基基,开创新局谱辉煌。
17. 世界震惊奠基声,将来必定大有成。
18. 幸福人民奠基基,拉开帷幕荟萃德。
19. 雄鹰翱翔奠基风,铸就辉煌展宏图。
20. 金秋奠基耀壮阔,繁荣昌盛志未毕。
21. 乾坤之际奠基声,开天辟地见崛起。
22. 激扬青春奠基路,为人民造福铸宏图。
23. 奠基强国立大兴,辉煌跨越耀山岗。
24. 张开双臂奠基奏,春风吹拂万物生。
25. 热情奠基喜迎日,青春奋进创未来。
刘延东在中国科学院建院6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刘延东在中国科学院建院6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在全国人民还沉浸在新中国60华诞的喜庆气氛之时,中国科学院也迎来了建院60周年。
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中科院表示热烈祝贺!向60年来为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老科学家、老领导、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广大科技人员和全体干部职工致以诚挚的问候!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专门发来贺信,充分肯定了中科院在60年发展历程中取得的突出成就,高度评价了中科院在服务国家建设中作出的历史性贡献,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中科院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希望和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的贺信,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科院的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为中科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希望中科院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贺信精神,以庆祝60周年为契机,再接再厉,不负重托,开拓进取,努力创造更多优秀科研成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科院诞生于新中国成立仅仅一个月之后。
这是党和国家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局出发,为集中力量加快科技发展、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而做出的一项富有远见卓识的战略选择,寄托着老一辈领导人科技强国的殷切期望。
中科院从成立到今天,一直得到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诸业百废待兴之际决定建立中科院,并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支持中科院成为我国最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中心。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率先在科技领域拨乱反正,恢复中科院正常的科研秩序,鲜明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召开全国科技大会,我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要求中科院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培养造就高级科技人才的基地和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并作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创新贡献。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要求中科院坚持以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谋划科技创新,以提高国际竞争力推进技术创新,不仅要创造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更要造就一流的人才。
中关村老科学家第1集

中关村回顾中——新中国老一代的科学家(第一集)中关村回顾上世纪五十年代中,中关村13、14和15三栋灰砖楼建成后,这里集中居住了一批为新中国现代科学各学科奠基的第一代科学家。
这里是1955年我国第一批学部委员(院士)最集中的地方。
他们与生活在祖国其他地方的那一代科学家一样,大多是为发展祖国的科学技术而放弃了国外优厚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决然回到疮痍满目的中华大地的祖国优秀儿女。
近六十年来,他们默默无闻,踏踏实实把毕生的才华和精力奉献给了我们的祖国。
他们不但自己身体力行,而且为祖国培养了几代人才。
即使在各种运动与文革中遭到种种不公正对待,甚至残酷迫害,有的人还付出了生命。
但他们毫不动摇,依然忠诚于祖国,忠诚于祖国的科学事业,担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使祖国的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今天岿然屹立在了世界民族之林中。
这些老一代科学家无愧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本文将展示曾住在中关村的部分老科学家的科学人生,包括钱三强何泽慧夫妇、贝时璋、童第周、陈焕镛、赵忠尧、罗常培、黄秉维、戴芳澜、钱学森、施汝为、邓叔群、秉志、陈世骧、钱祟澍、汪德昭、郭永怀、杨嘉墀、刘崇乐、张文裕王承书夫妇、杨承宗、顾准、熊庆来、王淦昌、蔡邦华、顾功叙、赵九章、李善邦、柳大纲、陈宗器、傅承义、吕叔湘、陆志韦、叶渚沛、恽子强、林镕、陈芳允、秦仁昌等。
除此之外还有些不住在中关村,及与这些楼的主人关系十分亲密的中国科学院和北大、清华同仁郭沫若、竺可桢、吴有训、严济钱三强,核物理学家1913年10月16日生于浙江绍兴,籍贯浙江湖州。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
1940年获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2年6月28日逝世。
曾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副院长、特邀顾问、数学物理学部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等职。
科技界对联

科技界对联追日月星辰鹏程万里奔东西南北志在八方尊重人才九州增志士开发智力四化展宏图科技花革新花花花争艳丰收典胜利曲曲曲传情一往无前攻克文化堡垒百难不折攀登科学高峰众志成城建立神州伟业繁花似锦迎来科学春天古往今来成功都伴专心取天南地北梅蕊俱迎积雪开天地有情又铺原野千顷秀女男无畏敢攀科学万仞峰志壮心红岂愁创业多艰验才多智广何虑富民有阻拦被阉割者在手术后必须由人架持搀扶着在室内遛二至三个小时,然后方可横卧休息。
手术之后的三天,是被阉割者最难熬的时光。
在这三天里,他们躺在特制的门板上,双手、双腿都被套锁牢牢地捆住,根本不能动,目的主要是避免触摸创口,以免感染。
门板中间还留有带活板的小洞口,大小便时用。
当时也没有太好的止痛消炎手段,为了避免伤口感染要严禁饮水,可谓是痛苦异常。
待三天后白蜡针或麦秆拔除,尿液能够排出,手术即告成功。
然而苦难并没有过去,最重要的是抻腿,每抻一次都痛得心肝碎裂、浑身发颤,但这对阉割者来说是必须的,否则可能导致腰佝偻,一生都不能伸直,所以只能忍受这种剧痛。
此后的调养期仍需百日左右。
畅游知识海洋可借悬梁刺股探索文明奥秘哪愁逆水行舟成才勤为本多少贤能凭自励创业志当先万千奇迹出壮怀驰骋九重天火箭长空穿八极劈波四万里红旗南极耀五星冲锋陷阵攻克技术难关险阻争分夺秒赶超强林北美西欧滴水穿石立志探寻技术宝库闻鸡起舞决心攀上科学高峰科学无平路敢上九天临绝顶青春有壮心誓为四化展奇才科学无坦途敢履崎岖登绝顶英雄多壮志乐浇热血绘宏图培养人才造就人才人才倍出钻研科学用其科学科学图强文明花富裕花首开科技门第财源水幸福水先到勤奋人家忆古往今来成功都伴专心取看天南地北梅蕊俱迎积雪开揣摩纸上文章工农手笔辉华夏精织人间锦绣科技春风赛美欧重知识重人才人才兴旺业兴旺学文明学科技科技繁荣国繁荣长征路上喜攻关万点勤劳成硕果科学峰前敢历险千般辛苦育奇葩敲小小寰球唤醒深山万古沉睡宝望茫茫宇宙探索银河九天奥秘中有志人做有志事有志民族愈有志文明者树文明风文明古国更文明闻鸡起舞跃马攻关知识海洋勤是岸科技高峰智为梯攀高峰不怕千般苦闯新路何愁万里遥树雄心开拓求知之路立壮志攀登科学高峰进入求知宝库攀登科学高峰科学峰前历险学校位于风景秀丽、经济发达的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苏州,由原苏州城建环保学院(建设部直属)与苏州铁道师范学院(铁道部直属)于XX年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院校,为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2023政治必备知识点

2023政治必备知识点01经济建设(发展):①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②发展是第一要务。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当前一切的中心工作、首要工作(摆在首位)。
⑤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02党的基本路线、改革开放、X国之X①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人民的幸福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③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④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⑤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不能写成“改革开放是基本国策”)⑥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就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0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不能写成“同时、同步、同等”)04科技、教育、创新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教育是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05民主与法治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不是监督权,另外注意监督权是权利不是义务)②网络问政拓宽了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渠道。
(不能说“扩大XX权利范围”)③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间接管理国家、间接行使国家权力。
奠基科学智慧华夏(施苏倪)(1)

奠基科学智慧华夏
——《吴姐姐讲历史》之四大发明
施苏倪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书写着人们对民主富强的追寻。
绵延的历史、灿烂的文明,造就了中国四大发明。
世界重大发明有300项,而中国就有175项。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有火药、造纸术、印刷术和指南针。
火药是古代帝王炼丹时制造出来的。
火药爆炸时威力极强,人们把它用在打仗上,把火药放在箭里,然后点燃,再射出去。
这样这种火箭比平常的箭飞得快、远,威力强。
还有水陆两用的飞龙,从水面点火,一级火箭烧完了,烧二级,这样越飞越远,从水里可以飞到陆地上面,威力极大。
如果没有火药的话,中国早就被日本打败了。
中国古代还发明了造纸术。
造纸术可帮了我们大忙。
如果没有它,我们就要背着好几万片竹子上学了。
在古代,帝王是用丝、布作纸,在上面写字,只有有钱人才能用上竹简。
有一个故事就是:一个人他非常喜欢读书,他出游时总要带上五六车的书去,所以有一个成语叫“学富五车”。
如果没有指南针就没有郑和、哥伦布、麦哲伦。
没有郑和,非洲也许还不知道我们中国;如果没有哥伦布,美洲现
在也许还是个荒岛;如果没有麦哲伦,或许人们还不知道地球是圆形的。
如果没有印刷术,我们出版一本书也许要很多年。
出版一套《吴姐姐讲历史》还不知道要多长时间呢,就算能出版完,也不知道要放多少个教室。
我们中国还有很多发明,如:地动仪、浑天仪……我们中国还有很多著名的书籍,如《本草纲目》、《梦溪笔谈》……
我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
黄帝文化:中华文明的奠基

黄帝文化:中华文明的奠基诸多古籍文献记载及考古发掘成果表明,黄帝是中华民族从蒙昧时代向文明时代转折时期的关键人物。
中国远古政权组织雏形的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奠定,施政化民的举措,亲民理念、创业精神等因素的出现,无不与黄帝之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以黄帝创制为特征凝聚、演变而成的黄帝文化,以其开拓、进取、统一、团结、和谐、创新等文化理念及其丰富意蕴,经过数千年的沉淀、丰富、继承、弘扬和发展,早已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须臾离不开的精神血脉和文化纽带。
中华民族始祖文化的认同认祖祭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始祖文化认同。
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黄帝被公认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和民族魂。
作为民族始祖,黄帝不仅仅是血脉上的认同,更是中华民族尊崇的神圣精神文化符号和凝聚力、向心力的象征。
黄帝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文化开创时代,人们常讲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即是由黄帝时期计算而得来的。
民族始祖的认同,其基础是历史文化的认同,这种认同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不竭源泉。
从黄帝开始,五帝承传,夏、商、周三代天子,春秋战国诸侯,秦汉直至明清帝王,无不奉尊黄帝的治统,无不承认自己是黄帝子孙。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纪事著史传统,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二十四史被世人公认为国家“正史”,二十四史的首部是《史记》,《史记》开卷是《五帝本纪》,而五帝始于黄帝。
在先秦两汉时期的《逸周书》《周易》《山海经》《春秋左传》《世本》《国语》《庄子》《列子》《管子》《商君书》《韩非子》《竹书纪年》《吕氏春秋》《大戴礼记》《淮南子》等古籍中都有对黄帝事迹不同程度的记述,这绝不是偶然的。
历史表明,黄帝部族的活动代表着中国早期文明的初步跃进,其跃进的痕迹,经过长时期的流传,再经由周人的增益、润饰,更加鲜明而丰富,尤其是经过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慎重的整理与研究,并以《史记·五帝本纪》作为中华文明史的开篇以来,黄帝登上了至尊至贵的显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帝及中华治统的缔造者,黄帝文化由此而得以传承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奠基科学智慧华夏
------读《吴姐姐讲历史故事》之四大发明
徐嘉怡“喂,老爸,你知道造纸是谁发明的吗?”“蔡伦呀!”老爸一下子就回答出来了,不愧在造纸厂工作!就从造纸来看看我们中华民族的四大发明吧!
《吴姐姐讲历史故事》告诉我们,在纸尚未发明之前,古埃及人曾用纸莎草,古印度人用贝树叶,古巴比伦人用泥砖,古罗马人用蜡板,欧洲人则用中亚细亚人制作的小山羊皮等当作记事材料。
在中国,商代用甲骨,西周用青铜器,春秋时则用竹简、木牍、缣帛等作为记事材料;此外,还曾将抽丝织绸和制取丝棉时残絮的薄片用于书写。
东汉元兴元年,蔡伦发明造纸术。
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植物原料,经挫、捣、抄、烘等工艺制成的纸,人称蔡侯纸,是现代纸的渊源。
纸的发明及应用,对社会历史的记载与保存,对文化思想的交流与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造纸术是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久远的一项。
指南针,永远指向南方,它又叫司南,在战国时期发明出来的。
后来。
明代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曾率庞大船队七下西洋,有力的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这样大规模的远海航行,如果没有构造先进、读数可靠的指南针来指引航路是绝对不可能的。
指南针也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指南针真是一项伟大的发明!
宋仁宗庆历年间,平民毕昇在雕版印刷业已普及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比15世纪中叶德国人J·谷登堡制造的活字印刷工艺要早400年。
中国约在公元7世纪的初唐时期就已出现采用雕版印刷术印制的书。
唐咸通九年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刻印时间的印刷品。
印刷术的发明和传布,大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和发展。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偶然发明的,它又被称作为“着火的药”是由硝石,木炭,硫磺,三种混合物质结合而成。
火药的发明对世界科技的发展曾起重大作用。
中国悠悠五千年历史的绵延、灿烂的文明造就了华夏时代,我们作为华夏儿女,要传承老祖宗的可贵精神,为中华民族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