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DOC)

第四届-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DOC)
第四届-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DOC)

第四届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

(1991年—1993年)

总计:226项

山东省第二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

山东省第二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 重大成果奖 经济学 规制经济学沿革的内在逻辑及发展方向 作者:张红凤(山东财经大学)杨慧(山东财经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管理学 中小型科技企业成长机制 作者:张玉明(山东大学)刘德胜(齐鲁工业大学)段升森(山东大学) 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3月 一等奖 经济学 城乡一体化体制对策研究 作者:徐同文(齐鲁工业大学) 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 R&D资源约束下中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 ——基于国际技术扩散和内生需求视角 项目负责人:李平(山东理工大学) 全国社科规划办2010年10月 管理学 基于前景理论和不确定语言变量的区间概率风险型多属性决策研究 作者:刘培德(山东财经大学)金芳(山东财经大学)张新(山东财经大学) Knowledge-Based Systems2011年第4期 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地区性行政垄断与经济增长——基于转型期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作者:张卫国(山东社会科学院)任燕燕(山东大学)花小安(广发银行南通分行) 经济研究2011年第8期 政治学 政党政治论 作者:王韶兴(山东大学) 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 法学 法律绩效评估机制论 作者:汪全胜(山东大学(威海))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量刑治理的模式之争 ——兼评量刑的两个指导“意见” 作者:周长军(山东大学) 中国法学2011年第1期 哲学社会学 虚拟生存论

作者:贾英健(山东省委党校) 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 21世纪初中国人口的生育观念 ——基于对山东省一项问卷的调查 作者:陈岱云(济南大学)胡令安(山东省荣军医院) 清华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文学语言学 齐鲁古典戏曲全集 作者:陈公水(山东理工大学)徐文明(山东理工大学)张英基(山东理工大学) 中华书局2011年9月 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 作者:张可礼(山东大学) 凤凰出版社2011年9月 文化学 全泰山诗 作者:袁爱国(泰安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泰山出版社2011年12月 教育学 制度道德教育论 作者:冯永刚(山东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 道德教育的非知识化路径 作者:谭维智(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研究2011年第6期 中国体育组织文化建设与体育产业持续发展的研究 项目负责人:王玉珠(聊城大学) 全国社科规划办2008年10月 历史学 现代国际关系史:世界体系的视阈 作者:曹胜强(枣庄学院) 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 儒家政治理论及其现代价值 作者:傅永聚(曲阜师范大学) 任怀国(潍坊学院) 中华书局2011年9月 乡遂之制与西周春秋之乡村形态 作者:马新(山东大学) 文史哲2010年第3期 应用与普及 山东“文化强省”建设战略研究 作者:王志东(山东社会科学院) 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 中国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作者:朱孔来(济南大学)李静静(莱芜银监局)乐菲菲(济南大学)

山西省档案学会关于开展第八次档案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的通知

山西省档案学会关于开展第八次档案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的 通知 【法规类别】档案 【发文字号】晋档学字[2010]3号 【发布部门】山西省档案学会 【发布日期】2010.01.06 【实施日期】2010.01.0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山西省档案学会关于开展第八次档案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的通知 (晋档学字[2010]3号) 各市档案学会、省直分会、各会员单位: 为了表彰在档案学理论研究方面做出显著成绩和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并升华为理论的档案学会会员,鼓励他们理论研究的积极性,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经本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研究决定,于今年7月份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第八次档案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1、凡是中国档案学会或山西省档案学会会员(含本会团体会员),无论在职与否,均可申报评奖。每个会员最多可申报两项。

2、凡于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在省级以上(含省级)报刊出版社和有关学术研究会上发表的论文、著作、各种史料编研成果,被本单位采用且推广应用的调查报告以及工作经验总结,均可申报评奖。 3、符合以上申报条件,但已参加过省社科联、省科协或其他省级主管部门的评奖活动,并已获奖的成果,不再列入本次评奖活动范围。 二、申报程序 1、申报人必须如实填写《山西省第八次档案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表》。 2、申报人将填写好的申报表连同申报成果和申报费用一并上交各市档案学会和省直分会。未成立分会的省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末成立档案学会的市,其所属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申报人,将申报表、申报成果及申报费直接上报省档案学会。 申报成果为论文的,需提供论文原件一份和复印件两份;成果为著作形式的,需提供原件一份;申报成果为调查报告、工作经验总结的,除上报两份复印件外,还需要本单位采用推广应用效果的文字评价和推荐意见。 3、各市档案学会和省直分会,在认真审核的基础上,加注推荐等级意见和推荐等级理由,于2010年6月15日以前上报省档案学会。

关于组织申报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

关于组织申报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 秀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关于组织申报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评奖的通知 各院部: 现将《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评奖方案》(吉社奖发[2007]1号)转发给你们,请各有关单位按照通知要求,积极组织申报。 申报时间:2007年6月4日至20日 申报材料:凡申报参评者,均须填写“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申报表”,并附上成果原件、内容提要及有关证明材料(一式三份)。着作类内容提要的字数1500字左右,论文类内容提要的字数500字左右。实行纸质和电子文档并行申报。 评审费用:申报成果同时,均需交纳评审费。论文类每项80元;着作类每项180元。 其它:参评范围、申报要求及有关材料详见附件1。 附件1: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评奖方案 附件2: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申报表 教务处 2007年6月1日 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评奖方案

依据1998年吉林省人民政府第94号令《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若干规定》和2003年省社科联六届二次主席团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设立“吉林省社科联优秀成果奖”的决定》,定于2007年5月开始进行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的评奖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导向,坚持思想性和学术性的统一,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以引导、鼓励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努力研究和解决实现我省更好更快地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开拓创新,多出精品力作,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我省三个文明建设服务。 二、评选范围 凡我省社会科学工作者(包括专业和业余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于2004年1月1日至2006年12 月31日公开出版、发表的着作、论文等,均可参评。虽未公开发表,但对实际工作有重要指导作用、产生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咨询方案、调研报告、论证报告等,亦可参评。 三、获奖条件 (一)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条件: 1.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申报书 参评成果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人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请人所在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果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科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表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办公室印制 2008年4月

填写说明 一、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均可参加评奖: 1.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单位(包括北京市与中央各部委双管单位)、学术团体、民办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政策研究机构、实际工作部门的研究成果; 2.中央、国家机关和军队系统在京单位研究北京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成果; 3.以北京市属单位为主,有北京市以外单位参加的研究成果。 已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不包括民间奖励),不在参评之列。 二、获奖成果须具备以下条件: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2.在本学科研究领域有新观点、新论证、新方法或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有较高应用价值。 三、参评成果范围: 1.2005年7月至2007年6月期间发表的除教材类外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符合《评选条例》有关规定的,均可参加评奖。教材类成果需出版使用4年后方可参评(2004年-2005年成果可参评)。 2.参评成果须是合法出版物;对确有较高应用价值,但不宜公开发表的成果,须由作者单位推荐,上级领导机关批准,方可申报参评。 3.个人同一专题有较强系统性辑集而成的论文集视同于学术专著;丛书以单本著作独立申报;多卷本著作须出齐后一次申报,参评时间以最后一本著作出版日期为准。 四、参评成果的主要形式包括:专著、教材、工具书、普及读物、古籍整理作品、论文、调研报告。 五、多人合作的研究成果,由第一作者向本单位申报;如第一作者不申报的,应以书面形式授权委托其他作者一人申报。同一成果不得多处申报。 六、申报成果均需提交3份原件,论文和调研报告可提交1份原件和2份复印件。以非中文撰写的公开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须提交原作品,篇幅不大的须附中译文,篇幅较大的须附2000字左右中文内容提要。申报成果的社会效果和学术价值的评价,要出具证明材料。报刊评论应提交原件1份和复印件2份。 七、表中“学科分类”项,请按照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布的学科、专业目录准确填写一级和二级学科,如哲学·中国哲学(请参见https://www.360docs.net/doc/734352594.html,/公共信息、学科专业目录)。“成果形式”项须明确填写:专著、教材、工具书、普及读物、古籍整理作品、论文、调研报告。 八、申报书各项必须如实填写,如发现有失实、剽窃他人作品等情况者,一律取消参评资格,直至取消下届参评资格。 九、单位推荐截止日期为2008年5月20日。 十、本申报书一式3份,用A4纸打印。

东营市第二十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公告

一等奖 著作类 001 山东海洋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作者:杨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014.11 002 财税政策研究—以天然气产业为例作者:王美田(东营职业学院)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4.5 003 健全人格论 作者:张学全(市政协) 黄河出版社 2014.12 004 做爱思考的教师 作者:杨守菊(东营教科院)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5 005 王应麟学术思想研究 作者:马丽丽(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古文献出版社 2014.6 006 广饶旧志集成 作者:张登峰(广饶县史志办) 中华书局 2014.10

007 黄河口旅游文化 作者:薄文军(东营日报社) 线装书局 2014.4 008 法韵红楼:红楼梦里的法律世界 作者:张学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王绍青(东营市公安局)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4.11 调查报告类 009 东营市主导行业对地方贡献度调查研究报告作者:郝吉虎(东营市财政局) 领导批示 2014.9 010 东营市橡胶轮胎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作者:徐三朋(市委党校) 领导批示 2014.10 011 大王镇百年历程探寻与思考 作者:毛金香(市委党校) 李寿峰(市委党校) 周新芳(市委党校) 董文兵(市委党校) 丁国良(市委党校)

领导批示 2014.9 课题类 012 山东省绿色商业发展模式与趋势研究 作者:王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马颖(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黄新颖(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霍江林(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范秋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东社科规划办鉴定通过 2014.6 013 校企科技合作模式与协同创新机制研究——以石油高校为例 作者:董成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姜梅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裴红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李传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王旱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石油大学鉴定通过 2014.3 014 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东营市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作者:刘力榕(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陈校堂(东营市国税局)

获奖名单

第16届全国“华杯赛”决赛获奖名单(小学组)考号姓名奖项 90104 艾力西尔二等奖 90105 艾则孜江二等奖 90108 安思杰三等奖 90109 安旭龙优秀奖 90114 白浩楠优秀奖 90115 白金二等奖 90117 白文祥二等奖 90118 白雪莹三等奖 90124 卞文千二等奖 90125 蔡浩凯一等奖 90126 蔡诗琪三等奖 90129 操睿一等奖 90131 曹铎严二等奖 90133 曹峻翔三等奖 90134 曹瑞旸二等奖 90135 曹帅优秀奖 90137 曹雅涵三等奖 90138 曹宇飞二等奖 90140 曹郅杰优秀奖

90141 查景腾优秀奖90145 常乐三等奖90146 常青青三等奖90147 车其承一等奖90150 陈酊洁二等奖90151 陈观淼优秀奖90152 陈浩博一等奖90153 陈华庆二等奖90155 陈佳祺三等奖90156 陈佳希二等奖90157 陈俊宇二等奖90158 陈梦宇三等奖90160 陈齐一等奖90161 陈强二等奖90163 陈瑞翔三等奖90164 陈世杰优秀奖90165 陈世璞优秀奖90201 陈思洁三等奖90202 陈韬宇三等奖90206 陈晓宇优秀奖90207 陈笑非二等奖90209 陈心童优秀奖

90213 陈雅涵三等奖90215 陈依缘优秀奖90216 陈右玢三等奖90218 陈宇尧三等奖90219 陈震三等奖90224 迟玺峰优秀奖90226 崔静怡二等奖90227 崔凯玥二等奖90231 代安然优秀奖90233 戴晨峪三等奖90234 戴丰义三等奖90236 戴婧依优秀奖90238 戴蔚华二等奖90241 党凯迪一等奖90246 邓诗逸三等奖90251 丁俊腾一等奖90252 丁立二等奖90253 丁帅宇三等奖90257 丁奕中优秀奖90259 丁梓峰二等奖90261 董憬鹤三等奖90263 董千一三等奖

关于组织申报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

关于组织申报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评奖的通知 各院部: 现将《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评奖方案》(吉社奖发[2007]1号)转发给你们,请各有关单位按照通知要求,积极组织申报。 申报时间:2007年6月4日至20日 申报材料:凡申报参评者,均须填写“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申报表”,并附上成果原件、内容提要及有关证明材料(一式三份)。着作类内容提要的字数1500字左右,论文类内容提要的字数500字左右。实行纸质和电子文档并行申报。 评审费用:申报成果同时,均需交纳评审费。论文类每项80元;着作类每项180元。 其它:参评范围、申报要求及有关材料详见附件1。 附件1: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评奖方案 附件2: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申报表 教务处 2007年6月1日 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及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评奖方案依据1998年吉林省人民政府第94号令《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若干规定》和2003年省社科联六届二次主席团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设立“吉林省社科联优秀成果奖”的决定》,定于2007年5月开始进行吉林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省社科联第二次优秀成果奖的评奖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导向,坚持思想性和学术性的统一,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以引导、鼓励广大社

会科学工作者努力研究和解决实现我省更好更快地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开拓创新,多出精品力作,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我省三个文明建设服务。 二、评选范围 凡我省社会科学工作者(包括专业和业余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于2004年1月1日至2006年12 月31日公开出版、发表的着作、论文等,均可参评。虽未公开发表,但对实际工作有重要指导作用、产生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咨询方案、调研报告、论证报告等,亦可参评。 三、获奖条件 (一)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条件: 1.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2.理论学术研究成果须在选题上有重要意义,在学术上达到先进水平,在观点上有重要发展和创新,在本学科专业某一领域填补了学科空白,对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3.应用性研究成果须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政策、规定等方面有独到见解,对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形成和修改有直接影响,对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省社科联优秀成果奖获奖条件: 1.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或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2.基础性研究成果须在选题上有积极意义,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观点上有所发展和创新,对其学科专业的建设有新的贡献。 3.应用性研究成果须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有新的见解,对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起到咨询作用,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奖金与评奖活动经费 经费主要来源是由省财政专项拨款,评奖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奖金。作者申报费用于专家评审和评奖活动经费。 五、奖励等级 省社科优秀成果奖设着作和论文两类,每类设一、二、三等奖三个奖励

获奖名单

魅力前仓”摄影比赛作品获奖名单 一等奖 徐金星《美丽的光瑶花田》组照 二等奖 张汉平《仙草在人间》组照 朱志豪《盘龙冬韵》 三等奖 何赛昱《诗画盘龙谷》组照胡金奎《流动大舞台》 梅伟宁《前仓龙舟赛》 优秀奖 陈景航《传承》(组照) 陈景航《踏波玩水清新地》(组照) 陈天兴《工匠》(组照)傅洁《大学生实习好地方》(组照) 何赛昱《虎踞峡光影》(组照) 何赛昱《锦绣家园》(组照) 胡金奎《自娱自乐》(组照) 胡灵汉《十八蝴蝶》(组照) 李兴阳《后吴风韵》(组照) 李兴阳《后吴今昔》(组照) 卢斌《古树下面歌声欢畅》(组照) 卢斌《雪中荡索桥》 梅伟宁《盘龙谷晨曦》(组照) 梅伟宁《后吴古村》 朱志豪《盘龙牡丹》吕杜桦《虎踞峡山泉》 吕杜桦《传承》(组照) 吕杜桦《后吴文化节》(组照) 吕冠正《魅力前仓》(组照) 吕冠正《光瑶花海》(组照) 潘子通《前仓大陈》(组照) 潘子通《蝴蝶飞来菜鸟忙》 王有云《欢乐旳儿童》(组照) 王有云《四通八达的前仓》 孙东《流动大舞台走进大陈》(组照) 孙东《梦回大陈》(组照)

王青松《盛大节日》(组照) 王青松《手艺人》(组照) 夏雷《农家记忆》(组照) 徐朝金《送快乐下乡》(组照) 徐恭强《生态历山》(组照) 徐恭强《我为大陈添绿色》(组照) 徐斯靓《后吴情》(组照) 朱志豪《龙舟赛》(组照) 陈汉强《盘龙谷晨曲》陈天兴《行担》 管健《后吴古祠堂》胡驱非《春》 胡治平《禅意》胡治平《凝望》 卢林彬《高铁高速美韵》卢平宣《开幕》 汪渭《游》王寿强《厚吴古祠堂》 叶琳《魅力大陈》张汉平《戏水》 徐金星《传承教育》徐金星《古祠堂闹春》 叶文彬《老锡匠走进文化礼堂》朱起忠《期待》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淮安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通知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淮安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 果奖的通知 【法规类别】科技综合规定与体改 【发文字号】淮政发[2009]175号 【发布部门】淮安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9.11.23 【实施日期】2009.11.2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淮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淮安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通知 (淮政发〔2009〕175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部省属驻淮单位: 2007年以来,全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理论联系实际,认真贯彻“双百”方针,积极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涌现出一批有较高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经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对342项申报成果的认真评审,全市共有92项成果获奖,其中《近代科学的发生及其相关问题研究》等10项成果获一等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多维内涵》等22项成果获二等奖,《后现代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与反思》等60项成果获三等奖,现予以公布。

希望获奖的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继续努力,为加快推进我市“五大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淮安市人民政府 二○○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淮安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获奖项目 一等奖(10项) 1.近代科学的发生及其相关问题研究(专著)王荣江(淮阴师范学院) 2.高等教育比较研究(专著)张继华滕明兰(淮阴师范学院) 3.改革与创新(编著)仲波(市委办) 4.乾隆淮安府志(点校本)荀德麟(市志办) 5.叙事的诗意--中国现代小说与象征(专著)施军(淮阴师范学院) 6.论元代散曲语言配置形态及其影响(论文)王广超(淮阴师范学院) 7.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策略·管理与创新(专著)朱国传(淮阴师范学院) 8.分与合:家族企业的策略选择--基于利他主义的思考(专著)李建升李巍(淮阴工学院) 9.范式问题与问题范式:“中国问题”对于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的意义(论文) 汪业周韩璞庚(淮阴工学院) 10.关于构建我国政府会计体系问题的研究(论文)张国兴(市财政局)二等奖(22项)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多维内涵(论文)徐贵权(淮阴师范学院)

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

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 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 评选奖励实施细则 (试行)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奖励办法〉的通知》(鲁办发〔2007〕8号)精神,为表彰奖励我省社会科学领域有突出贡献的老专家学者和学科新秀,促进出成果出人才,促进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评选对象与范围 年龄在65周岁(截止申报年份的12月31日,含申报年份)以上的山东省社科类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以下简称省级学会)、省内高等院校、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机构的专家学者,符合规定的评选条件和标准,可评选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 年龄在35周岁(截止申报年份的12月31日,含申报年份)以下的山东省社科类省级学会、省内高等院校、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机构的专家学者,符合规定的评选条件和标准,可评选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 副省级以上领导干部(含离退休副省级以上同志),除编制在高等院校或科研单位并以教学和科研为主的人员外,不参加此项评选。 二、评选条件与标准 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学科新秀奖参评人选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密切联系实际,注重理论创新,做好社会科学研究或管理工作。要有较高的学术水

平和显著的社会效益,有良好的学风和文风,学术道德端正,成果突出。同时须分别达到如下标准: (一)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工作成绩突出,获得过市级党委、政府或省直部委厅局级部门以上、高等院校校级以上奖励;研究成果丰硕,在某一学科领域做出重要贡献,被公认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获得过5项以上(含5项)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励,其中至少有一项省部级社科成果一等奖或两项二等奖。 (二)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工作成绩突出,获得过市地部委局级以上部门或高等院校中层部门、单位以上奖励;科研成果显著,有较大发展潜力,所在学科的研究水平处在本学科前沿领域,被公认为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正式出版、发表、完成过5项以上(含5项)重要科研成果,获得过至少3项以上(含3项)市厅级(省教育厅、省人事厅以及社科类省级学会、市或大企业社科联等)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励,其中至少有一项省部级社科成果奖。 三、评选步骤与方法 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每年评定一次。(一)申报要求 奖项的申报渠道及要求为: 1、个人申报或组织推荐申报:先由参评人向所在部门(单位)申报参评,或由部门(单位)推荐申报,并按要求填写《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申报表》或《山东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申报表》。 2、组织审批:根据个人申报情况,由各推荐部门(单位)按照有关要求组织初选,并写明各推荐部门(单位)的意见。

获奖名单

附件1: 2011年度湖北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名单 (共10名,以姓氏笔划为序) 毛强武汉铁路局武昌南机务段指导司机 张晟武钢股份炼钢总厂三分厂连铸车间甲班工段长 张友恩十堰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医师 周峰敏(女) 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襄阳工厂生产科叉车班叉车司机 郑红(女) 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通关处签证科副科长 侯国佼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通信信息中心运维科科长 黄伟武汉海关稽查处稽查一科科长 黄万全中国石油湖北襄阳销售分公司城区片区经理 黄卫锋南航湖北分公司飞机维修厂定检车间副主任 黎亮江汉油田钻井一公司40628队队长

附件2: 2011年度湖北省青年岗位能手名单 (共200名) 武汉市 邓媛(女) 武汉农商行营业部授权主管 谢礼(女) 武汉市广播影视局(总台)制片人 林霆中国一治集团有限公司财资部资金中心主任 方可富士康武汉科技工业园AP(I)涂装厂制工组长王福武汉飞天智能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刘春雷武汉市公路勘察设计院市政室主任 吴桂玲(女)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三0三工厂第三事业部工人许奎武汉市公安局江岸区分局刑事侦查大队副主任科员许俊武桥重工集团公司特种起重机研究所所长 黄石市 胡昆黄石交行花湖支行综合柜长 陶芸(女) 黄石市铁山区铁山一中教师 吴颖频(女) 安利(中国)湖北黄石分公司收银组长 何海明黄石鑫鹏铜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 徐新胜大冶有色冶炼厂电二车间槽面班四班班长 襄阳市 梁宁(女) 襄阳市谷城县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党委书记

张小红(女) 襄阳市中心医院护理部护士长 石俊涛航天科技集团航天四院四十二所化学气源事业部副经理 刘卫襄阳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科员 王瑶珺湖北文理学院学工处科员 欧小平襄阳市襄城区欧庙一小副校长 徐双(女) 襄阳市一医院妇产科护士 十堰市 甘志国十堰日报社秦楚网常务副总编 郭家龙十堰市太和医院胸外科副主任 刘念(女) 十堰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4路女子品牌线路驾驶员张荣中国电信十堰分公司网络操作维护中心网络维护高级主管 王小丽(女) 十堰市竹山县寿康永乐超市有限公司经理 荆州市 左霞(女) 洪湖市地方税务局稽查局股长 荣国汉荆州市财政局收付局副科长 杨华(女) 江陵县人社局医保局办公室主任、结算科科长熊伟荆州市沙市区交通运输局锣场交管站副站长 田涛石首市财政局调研室副主任 潘皓荆州市公安局荆州区分局刑侦大队副中队长 宜昌市

关于组织开展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的通知【模板】

**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文件 通社科〔2020〕9号 关于组织开展**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评奖的通知 各县(市)区社科联,各高等院校,市委党校,各学会(研究会),市各有关部门、单位: 根据省社科联《关于开展江苏省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的通知》(苏社联发〔2020〕26号)精神和《**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通政办发〔2017〕106号)的规定,经报请市政府同意,启动**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以下简称哲社评奖)及江苏省第十六届哲社评奖(南通块)初评推荐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和要求 1.本市作者自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

间的成果。包括: 公开成果——在有统一刊号(ISSN、ISBN、CN)的报刊发表、出版社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类的学术著作(含专著、工具书、古籍整理作品、译著等)、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含调研报告、咨询服务报告等)和普及成果(教材、教辅读物和文学艺术类作品除外)。在港、澳、台地区或国外公开发表、出版的上述成果。 内部成果——未公开发表或不宜公开发表的且被县(市)区以上党政机关及**市各部委办局采纳的调研报告、决策咨询报告等。 2. 一个作者最多可申报2项成果。申报人须是该成果的第一或第二作者,署名以著作版权页为准,内部成果须是课题负责人或首席专家;若署名为单位集体成果,须由单位出具同意申报的证明,并指定一人作为申报者进行申报。 3.所有申报参评的成果均为中文成果。以外文公开出版、发表的成果,申报参评时须附有中文全文翻译,并对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4.多卷本和连续性出版物,原则上以整体成果申报参评,各卷册、分册或者年度报告等阶段性成果如已申报参评,则其他阶段性成果和整体成果不得再次申报参评。 5.丛书可以其中独立完整的著作申报参评,也可作为一项成

获奖名单

附件 钦州学院2011-2012学年度 先进班集体、“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名单 一、先进班集体(26个) 英语本092班英语本101班自动本103班自动本111班电子专111班中文本102班中文本101班中文本111班国贸本092班营销本102班物流本113班营销本113班美教本101班地理本091班地理本101班物业专111班初教理101班教管本101班教管本111班体教本112班计科本102班数应本102班数应本112班食品本111班化工本112班油储本111班 二、“三好”学生(276人) 外国语学院(28人) 陈桂燕(英语本091)王华莎(英语本091)胡君秀(英语本091)陈万柳(英语本091)莫小红(英语本092)陈佳宏(英语本092)陈静易(英语本101)廖玉珍(英语本101)韦进文(英语本101)赖秋红(英语本102)黄小红(英语本102)何艳萍(英语本102)曾茵琦(应英专101)黄容凤(应英专101)车春清(应英专101)梁冰霞(应英专101)韦思敏(应泰专101)刘鲜(应泰专101)冯双燕(应越专101)李敏(应越专101)张丽春(英语本112)刘羽辰(英语本112)黄永红(英语本112)黄华意(英语本113)李洁(应英专111)石少珍(应泰专111)包兰(应泰专111)谢金玲(应泰专111) 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13人) 唐建国(电信本091)潘丽丽(电信本092)邓春林(自动本092)钟丽珍(自动本092)盘钊志(自动本093)冯华珍(电信本101)何宜燕(电信本101)郭冬梅(电信本102)凌嘉丽(电信本102)黄媚(自动本101)陈志勇(自动本103)粟桂凤(自动本103)陈文武(机械本102) 中文与传媒学院(31人) 李秋环(中文本091)陆玲芝(中文本091)劳翠(中文本091)顾国惠(中文本091)黄婷婷(中文本092)韦香佩(外汉本091)陆璐(外汉本091)杨秋英(外汉本091)秦姣(外汉本092)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泉州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工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泉州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奖评奖工作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科技综合规定与体改 【发文字号】泉政办[2013]105号 【发布部门】泉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3.05.06 【实施日期】2013.05.0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泉州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工作方案的通知 (2013年5月6日泉政办〔2013〕105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泉州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泉州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工作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发〔2004〕3号)、

《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意见》(闽委发〔2007〕7号)和泉州市人民政府印发的《泉州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暂行规定》(泉政文〔2006〕404号)精神,经市政府研究同意,决定开展泉州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泉州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及中央、省、市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新要求,结合市委提出的“增强忧患意识、推动长远发展”大讨论活动,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充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坚持科学、民主、公平、公正的评选原则,进一步推动我市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激发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为推进泉州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组织领导 (一)成立泉州市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评审委员会(简称市评委会)。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顾问:郑新聪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陈庆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教育工委书记 主任:周真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委员:舒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吴少锋市社科联主席 庄玉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郑国防市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调研员 徐昌裕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中学高级教师

获奖名单

2014年CKC杯全国纵横汉字输入大赛 网络比赛获奖名单 2014年CKC杯全国纵横汉字输入大赛组委会 2014年7月26日

小学1组 奖项姓名编号省市一等奖俞舜尧22101 江苏一等奖顾盾寒22102 江苏一等奖王鲲22105 江苏二等奖高睿22103 江苏二等奖潘一22104 江苏二等奖史家诚27101 河南二等奖王灿24103 上海二等奖项慧敏24101 上海三等奖邢子傲27102 河南三等奖陈子阳24104 上海三等奖孔琨皓27103 河南三等奖许子超25104 山西三等奖苏涛25103 山西三等奖郭宸赫25105 山西三等奖周哲涵27104 河南三等奖孔维林27105 河南优秀奖袁新敏25102 山西优秀奖吴宏伟24102 上海优秀奖卢林林28102 安徽优秀奖陈禹涵29105 黑龙江

优秀奖林宸28103 安徽优秀奖吴宇桐29103 黑龙江优秀奖邢华倪29104 黑龙江优秀奖隋想29102 黑龙江优秀奖张金龙29101 黑龙江优秀奖周杰28101 安徽

小学2组 奖项姓名编号省市一等奖安景婕22151 江苏一等奖江月22152 江苏一等奖严子烨22153 江苏一等奖陈露22155 江苏二等奖刘梦22154 江苏二等奖谢洋帆23153 浙江二等奖李超君23155 浙江二等奖李锦暄23154 浙江二等奖邱瑞林24154 上海二等奖范雨轩23152 浙江二等奖杨阳24152 上海二等奖刘毅阳24151 上海三等奖段文轩24153 上海三等奖胡朗熙51151 香港三等奖李梦洁23151 浙江三等奖李卓优27152 河南三等奖王馨蕊28155 安徽三等奖許立人51152 香港三等奖唐静28154 安徽

各类项目结项需提交的材料及要求

各类项目结项需提交的材料及要求 以下各类项目的相关结项表格均可在校园网——科学研究——下载中心下载。 一、省社科规划项目 1、省社科规划项目鉴定结项审批书2份; 2、项目最终成果简介2份,该表格含在省社科规划项目鉴定结项审批书中,作为活页附在省社科规划项目鉴定结项审批书; 3、项目成果为论文的提供原件1份(核对后即归还)、复印件4份;项目成果为调研报告的提供调研报告打印稿4份;项目成果为专著的,公开出版时应经省社科规划办审核,需注明省社科规划项目名称和项目批准号,并报送样书4套;其他成果形式的提供成果纸质材料4份。 4、省社科规划项目成果通讯鉴定表(活页)3份,请根据项目成果类型选择需请3位同行正高职称专家鉴定,其中本校专家最多1名。特别注意,2011年以后立项项目由省社科规划办组织专家进行结项鉴定; 5、2011年以后立项项目的下列项目成果可免于鉴定:①重大项目成果在国家级权威刊物(刊物界定参照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评选标准)上发表1篇以上文章,《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摘视同在国家级权威刊物发表文

章,或项目成果有省领导肯定性的重要批示;②重点项目成果在CSSCI来源期刊(含扩展版)以上级别刊物发表2篇以上文章,或项目成果有省直厅级以上单位成果采纳证明;③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成果在CSSCI来源期刊(含扩展版)以上级别刊物发表1篇以上文章; ④项目成果主要内容入编省社科联《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成果要报》。所有项目阶段性成果在期刊上发表文章或报送有关部门作决策咨询参考时必须注明省社科规划项目名称和项目批准号,否则不予确认。 6、鉴定结项审批书、最终成果及最终成果简介的电子版。 二、省教育厅社科项目 1、省教育厅社科项目结题报告书2份; 2、项目成果为论文的提供原件1份(核对后即归还)、复印件2份;项目成果为调研报告的提供调研报告打印稿2份;项目成果为著作的提供著作原件2本;其他成果形式的提供成果纸质材料2份。 三、省教育厅科技项目 1、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研究工作总结2份; 2、项目成果为论文的提供原件1份(核对后即归还)、复印件2份;项目成果为调研报告的提供调研报告打印稿2份;项目成果为著作的提供著作原件2本;其他成果形式的提供成果纸质材料2份。 四、院级科研项目 1、福建江夏学院院级科研项目鉴定结项表1份;

【名师精品】历届金鹰奖获奖名单.doc

第一届中国电视金鹰奖1983.3.21.昆明 奖项名称获奖人及作品 优秀电视剧《武松》、《蹉跎岁月》、《赤橙黄绿青蓝紫》 优秀单剧本《周总理的一天》、《家风》、《继母》、《喜鹊泪》、《明姑娘》 优秀短剧、小品《多棱镜》第一集、《第五家邻居》、《人与人》 优秀儿童剧《新来的班主任》、《小不点》 优秀戏曲片《西圆记》 优秀男演员祝延平《武松》、郭旭新《蹉跎岁月》、陈宝国《赤橙黄绿青蓝紫》 优秀女演员肖雄《蹉跎岁月》、王馥荔《第五家邻居》、秦怡《上海屋檐下》 特别奖《鲁迅》、《上海屋檐下》 荣誉奖《还原》 编辑本段第二届中国电视金鹰奖1984.4.27.北京 奖项名称获奖人作品 优秀连续剧《高山下的花环》、《华罗庚》、《生命的故事》 优秀单剧本《走进暴风雨》、《燕儿窝之夜》、《第九个售货亭》、《女记者的话外音》优秀短剧、小品《在古师傅的小店里》 优秀儿童剧《大鸟在中国》 优秀戏曲片《璇子》 优秀男主角达式常《走进暴风雨》、周里京《高山下的花环》 优秀女主角相虹《生命的故事》、茅善玉《璇子》 优秀男配角佟瑞敏《华罗庚》 优秀女配角王玉梅《高山下的花环》 编辑本段第三届中国电视金鹰奖1985.4.3.杭州 奖项名称获奖人及作品 优秀连续剧《今夜有暴风雪》、《霍元甲》、《夜幕下的哈尔滨》 优秀单剧本《远洋船长和他的妻子》、《蓝屋》、《陈毅与刺客》、《花生阿狗》 优秀短剧、小品《老梅外传》 优秀儿童剧《小佳佳的一天》 优秀戏曲片《郑小娇》 最佳男主角李志舆《徐悲鸿》 最佳女主角任梦《今夜有暴风雪》 最佳男配角吕毅《今夜有暴风雪》 最佳女配角洪学敏《故土》 最佳男配音演员简肇强《血疑》 最佳女配音演员姚锡娟《血疑》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结项办法

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结项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的结项工作,鼓励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研究和结项工作,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立足于为海南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第二章最终成果结项的形式和要求 第三条规划课题最终成果结项的三种基本形式为:系列论文、研究报告和专著。 (一)系列论文一般要求在公开刊物上发表3篇以上,每篇不少于4000字。 (二)研究报告一般要求2万字以上。 (三)专著一般要求20万字以上,出版前以书稿结项。 第四条规划课题最终成果结项应有2500字左右的成果简介,主要内容包括:成果的重要观点或者对策建议;成果的学术价值、实践意义和社会影响。在其末尾应注明项目编号、课题名称、成果名称,并由负责人签字。如系专著,还应注明拟于何时由何出版社出版。 第五条结项的最终成果引用他人成果,应当注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作品的载体名称;从他人作品中转引第三人的成果,也应注明转引出处。 第六条提交结项的最终成果应当按照下列要求制成文本: (一)文本封面格式依次为(参见附件1): 1.在左上角注明“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年规划课题(含项目编号)”字样; 2.最终成果名称; 3.课题负责人及其所在单位; 4.课题委托单位: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5.课题完成时间。 (二)文本封二格式依次为(参见附件2): 1.注明“本课题系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年规划课题,在省社科联支持下完成”字样; 2.课题负责人; 3.课题组主要成员; 4.执笔人。 (三)文本装印要求为: 1.系列论文的装印。应将所有发表的论文复印装订成册。应统一用A4纸打印和复印。左侧装订,顺序为:封面、一张空白纸页、封二、最终成果简介、每篇论文所发表的刊物的封面、目录及论文正文(均为复印件)。 2.研究报告和专著(书稿)的装印。应统一用A4纸打印和复印,正文用4号仿宋体字,左侧装订。装订顺序为:封面、一张空白纸页、封二、最终成果简介、目录、正文。 第三章结项申请 第七条课题申请结项,应由课题负责人到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或者直接到省社科联领取并认真填写《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结项审批表》。 第八条课题负责人应将按要求装印的成果文本(一式五份)及《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结项审批表》(一份)送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 第九条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应对课题负责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若规范和符合要求,则在《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结项审批表》上签署意见并报送省社科联。 第四章结项的程序和条件 第十条省社科联组织二人以上(含二人)同专业或相关专业的专家对申请结项的最终成果进行审查。(一)专家依据《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最终成果审查表》(由省社科联发给专家)的要求和标准对成果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十三届数学建模竞赛获奖名单.doc

附件一、第十三届数学建模竞赛获奖名单姓名学 院 专业班级成绩奖项 龚伟华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11统计学 128 一等奖马粤生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1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3班 125 许嘉俊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12公共事业管理115 张洋洋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11信息与计算科学 111 黄侃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1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1班110 李冬梅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12数学与应用数学2班107 赖妙霞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12数学与应用数学1班105 李石超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1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班103 谢北华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11数学与应用数学 103 谢文强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11化学2班103 胡泽枫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12自动化2班103 陈晓峰计算机科学学院12软件服务外包教育101 简健雄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12食品科学与工程100 霍永盛计算机科学学院 12通信工程1班99 二等奖温淑华教育学院12小学教育98 肖思杰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11应用化学1班97 黄文俊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12环境监测与管理技术教育 97 吴振家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12统计学1班 96 邹碧霞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12环境监测与管理技术教育 96 匡超智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12环保96 赖青青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12交通运输96 王珏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12统计学2班96 刘健发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10数学与应用数学1班 95 李健荣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12统计学1班95 曾天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11应用化学2班94 康俊威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12车辆工程94 黄佳玲教育学院11心理学班93 黄惠娟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10统计学班93 宋嘉伟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10统计学班93 刘园园旅游与地理学院11旅游管理3 93 罗小慧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11自动化2班 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