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立体几何练习题(1) 新人教A版必修2

合集下载

人教A版高中必修二试题高中立体几何部分测试卷答案.doc

人教A版高中必修二试题高中立体几何部分测试卷答案.doc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部分测试卷答案班级 姓名 学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一定 ( D )A 、平行B 、相交C 、异面D 、以上都有可能 2、过直线l 外两点作与直线l 平行的平面,可以作 ( D ) A .1个 B .1个或无数个 C .0个或无数个 D .0个、1个或无数个 3、正三棱锥底面三角形的边长为3,侧棱长为2,则其体积为 ( C )A .41 B .21 C .43 D .49 4、右图是一个实物图形,则它的左视图大致为( D )5、已知正四棱台的上、下底面边长分别为3和6,其侧面积等于两底面积之和,则该正四棱台的高是 ( A )A .2B .25C .3D .27 6、已知α、β是平面,m 、n 是直线,则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 D ) A .若//,m n m α⊥,则n α⊥ B .若,m m αβ⊥⊥,则//αβC .若,//,m m n n αβ⊥⊂,则αβ⊥D .若//,m n ααβ=,则//m n7、正六棱柱ABCDEF -A 1B 1C 1D 1E 1F 1的侧面是正方形,若底面的边长为a ,则该正六棱柱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 B ) A .4πa 2 B.5 πa 2 C. 8πa 2 D.10πa 28、如下图,在ABC ∆中,2AB =,BC=1.5,120ABC ∠=,如图所示。

若将ABC ∆绕BC旋转一周,则所形成的旋转体的体积是 ( D ) (A )92π (B )72π (C )52π (D )32π(第8题图)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9、如图是由单位立方体构成的积木垛的三视图,据此三视图可知,构成这堆积木垛的单位正方体共有 7块 10、给出下列命题①过平面外一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 ②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平行 ③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④过平面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112、已知直线m 、n 及平面α,其中m ∥n ,那么在平面α内到两条直线m 、n 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可能是:①一条直线;②一个平面;③一个点;④空集。

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单元练习题卷含答案解析 (34)

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单元练习题卷含答案解析 (34)

高一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单元练习题卷3(共22题)一、选择题(共10题)1.在空间四边形ABCD的边AB,BC,CD,DA上分别取E,F,G,H四点,若EF与HG交于点M,那么( )A.M一定在直线AC上B.M一定在直线BD上C.M可能在直线AC上,也可能在直线BD上D.M既不在直线AC上,也不在直线BD上2.关于“斜二测”画图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平行直线的斜二测图仍是平行直线B.斜二测图中,互相平行的任意两条线段的长度之比保持原比例不变C.正三角形的直观图一定为等腰三角形D.在画直观图时,由于坐标轴的选取不同,所得的直观图可能不同3.已知直线m,n与平面α,β,m⊥α,n⊥β,若α⊥β,则m,n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B.垂直C.相交D.异面4.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动点E,F在棱A1B1上,动点P,Q分别在棱AD,CD上,若EF=1,A1E=x,DQ=y,DP=z(x,y,z大于零),则四面体PQEF的体积( )A.与x,y,z都有关B.与x有关,与y,z无关C.与y有关,与x,z无关D.与z有关,与x,y无关5.在正方体中ABCD−A1B1C1D1中,E为棱CD的中点,则( )A.A1E⊥DC1B.A1E⊥BD C.A1E⊥BC1D.A1E⊥AC6.一个四面体的所有棱长都为√2,四个顶点在同一球面上,则此球的表面积为( )A.3πB.4πC.3√3πD.6π7.正方体的内切球与其外接球的体积之比为( )A.1:√3B.1:3C.1:3√3D.1:98.《九章算术》中,称底面为矩形且有一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锥为阳马,如图,某阳马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阳马的最长棱的长度为( )A.√2B.√3C.2D.2√29.已知正六棱柱的12个顶点都在一个半径为3的球面上,当正六棱柱的体积取最大值时,其高的值为( )A.3√3B.√3C.2√6D.2√310.若一个圆锥的轴截面(过圆锥顶点和底面直径的截面)是等边三角形,其面积为√3,则这个圆锥的体积为( )A.3πB.√3π3C.√3πD.√3π2二、填空题(共6题)11.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除面ABCD外,该正方体其余各面的中心分别为点E,F,G,H,M(如图),则四棱锥M−EFGH的体积为.12.如图,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已知AB=AA1=3,点P在棱CC1上,则三棱锥P−ABA1的体积为.13.正六棱柱的底面边长为4,高为6,则它的外接球(正六棱柱的顶点都在此球面上)的表面积为.14.正△ABC的斜二测画法的水平放置图形的直观图,若△AʹBʹCʹ的面积为√3,那么△ABC的面积为.15.正方体ABCD−A1B1C1D1中,若过A,C,B1三点的平面与底面A1B1C1D1的交线为l,则l与A1C1的位置关系是.16.如图所示,长方形ABCD−A1B1C1D1的体积为24,E为线段B1C上的一点,则棱锥A−DED1的体积为.三、解答题(共6题)17.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Q分别是平面AA1D1D,平面A1B1C1D1的中心,证明:(1) D1Q∥平面C1DB;(2) 平面D1PQ∥平面C1DB.18.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菱形,PB=PD.(1) 求证:平面APC⊥底面BPD;(2) 若PB⊥PD,∠DAB=60∘,AP=AB=2,求二面角A−PD−C的余弦值.19.如图,在△AOB中,∠AOB=90∘,AO=2,OB=1.△AOC可以通过△AOB以直线AO为轴旋转得到,且OB⊥OC,动点D在斜边AB上.(1) 求证:平面COD⊥平面AOB;(2) 当D为AB的中点时,求二面角B−CD−O的余弦值;(3) 求CD与平面AOB所成的角中最大角的正弦值.20.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四边形A1C1CA为菱形,∠B1A1A=∠C1A1A=60∘,AC=4,AB=2,平面ACC1A1⊥平面ABB1A1,Q在线段AC上移动,P为棱AA1的中点.(1) 若Q为线段AC的中点,H为BQ的中点,延长AH交BC于D,求证:AD∥平面B1PQ;(2) 若二面角B1−PQ−C1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13,求点P到平面BQB1的距离.1321.如图,AE⊥面ABCD,ABCD是正方形,AE=AB=2,F为BE的中点.求证:DE∥面ACF.22.阅读下面题目及其证明过程,在横线处填写适当的内容.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点E,F分别为线段BD1,CC1的中点.(Ⅰ)求证:EF∥平面ABCD;(Ⅰ)当DD1=√2时,求证:DE⊥平面BFD1;证明:(Ⅰ)如图,连接AC,BD,设AC∩BD=O,连接OE.因为长方体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所以BO=OD,又因为BE=ED1,DD1,所以OE∥DD1,OE=12因为F为线段CC1中点,DD1,所以CF∥DD1,CF=12所以CF∥OE,CF=OE.所以四边形OCFE为平行四边形.所以EF∥OC.又因为EF⊄平面ABCD,OC⊂平面ABCD,所以EF∥平面ABCD.(Ⅰ)因为F为线段CC1中点,所以BF=D1F,所以△D1FB是等腰三角形.因为E为BD1的中点,所以EF⊥BD1.因为BD⊥OC,EF∥OC,所以EF⊥BD.因为BD∩BD1=B,所以①.因为DE⊂平面BDD1,所以②.因为DD1=√2,所以DD1=BD,所以③.因为EF∩D1B=E,所以DE⊥平面BFD1.在上述证明过程中,(Ⅰ)的证明思路是:先证明“④”,再证明“⑤”.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1. 【答案】A【解析】如图,因为EF∩HG=M,所以M∈EF,M∈HG,又EF⊂平面ABC,HG⊂平面ADC,故M∈平面ABC,M∈平面ADC,又平面ABC∩平面ADC=AC,所以M∈AC.故选A.【知识点】平面的概念与基本性质2. 【答案】C【解析】对于A,平行直线的斜二测图仍是平行直线,A正确;对于B,斜二测图中,互相平行的任意两条线段的长度之比保持原比例不变,B正确;对于C,正三角形的直观图不一定为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所以C错误;对于D,画直观图时,由于坐标轴的选取不同,所得的直观图可能不同,D正确.【知识点】直观图3. 【答案】B【解析】m,n有可能相交或异面,但必定垂直.故答案选B.【知识点】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4. 【答案】D【解析】设P点到平面A1B1CD的距离为ℎ,因为A1B1∥DC,所以Q到EF的距离为定值2√2,又因为EF=1,所以S△QEF=12×1×2√2=√2,因为V四面体PQEF =V三棱锥P−QEF=13S△QEF⋅ℎ=√23ℎ,即四面体的体积只与点P到平面A1B1CD的距离无关,所以四面体的体积与z有关,与x,y无关.【知识点】棱锥的表面积与体积5. 【答案】C【解析】画出正方体ABCD−A1B1C1D1,如图所示.对于选项A,连D1E,若A1E⊥DC1,又DC1⊥A1D1,所以DC1平面A1ED1,所以可得DC1⊥D1E,显然不成立,所以A不正确.对于选项B,连AE,若A1E⊥BD,又BD⊥AA1,所以DB⊥平面A1AE,故得BD⊥AE,显然不成立,所以B不正确.对于选项C,连AD1,则AD1∥BC1.连A1D,则得AD1⊥A1D,AD1⊥ED,所以AD1⊥平面A1DE,从而得AD1⊥A1E,所以A1E⊥BC1.所以C正确.对于选项D,连AE,若A1E⊥AC,又AC⊥AA1,所以AC⊥平面A1AE,故得AC⊥AE,显然不成立,所以D不正确.【知识点】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垂直6. 【答案】A【解析】联想只有正方体中有这么多相等的线段,所以构造一个正方体,则正方体的面对角线即为四面体的棱长,求得正方体的棱长为1,体对角线为√3,从而外接球的直径也为√3,所以此球的表面积为3π.【知识点】组合体、球的表面积与体积7. 【答案】C【解析】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其内切球的半径为a2,所以V内=43π(a2)3−πa36,正方体的外接球的半径为√32a,所以V外=43π(√32a)3=3√3πa36,所以V内:V外=1:3√3.【知识点】球的表面积与体积8. 【答案】B【解析】根据题设条件可知三视图还原成的几何体为四棱锥,如图所示,其中PD=1,底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易知PB=√3,PA=PC=√2,故最长棱的长度为√3.【知识点】三视图、棱锥的结构特征9. 【答案】D【知识点】棱柱的表面积与体积10. 【答案】B【解析】设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r,圆锥的高为ℎ,体积为V,则ℎ=√3r.因为12×2r×√3r=√3r2=√3,所以r=1,所以V=13πr2h=√33πr3=√3π3.【知识点】圆锥的表面积与体积二、填空题(共6题)11. 【答案】112【解析】连接AD1,CD1,B1A,B1C,AC,因为E,H分别为AD1,CD1的中点,所以EH∥AC,EH=12AC,因为 F ,G 分别为 B 1A ,B 1C 的中点, 所以 FG ∥AC ,FG =12AC ,所以 EH ∥FG ,EH =FG , 所以四边形 EHGF 为平行四边形, 又 EG =HF ,EH =HG , 所以四边形 EHGF 为正方形, 又点 M 到平面 EHGF 的距离为 12, 所以四棱锥 M −EFGH 的体积为 13×(√22)2×12=112.【知识点】棱锥的表面积与体积12. 【答案】9√34【解析】因为在正三棱柱 ABC −A 1B 1C 1 中,AB =AA 1=3,点 P 在棱 CC 1 上, 所以点 P 到平面 ABA 1 的距离即为 △ABC 的高, 即为 ℎ=√32−(32)2=3√32,S △ABA 1=12×3×3=92,三棱锥 P −ABA 1 的体积为:V =13×S △ABA 1×ℎ=13×92×3√32=9√34.【知识点】棱锥的表面积与体积13. 【答案】 100π【解析】依题意,该正六棱柱的外接球的球心应是上、下底面中心连线的中点, 所以其半径等于 √42+(62)2=5,其表面积等于 4π×25=100π.【知识点】球的表面积与体积14. 【答案】 2√6【知识点】直观图15. 【答案】 A 1C 1∥l【解析】因为 平面ABCD ∥平面A 1B 1C 1D 1,AC ⊂平面ABCD , 所以 AC ∥平面A 1B 1C 1D 1,又平面 ACB 1 经过直线 AC 与平面 A 1B 1C 1D 1 相交于直线 l , 所以 AC ∥l , 又因为 A 1C 1∥AC , 所以 A 1C 1∥l .【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平行关系的性质、直线与平面平行关系的判定16. 【答案】4【解析】设AB=a,AD=b,AA1=c,则长方体的体积V ABCD−A1B1C1D1=abc=24,三棱锥A−DED1的体积V A−DED1=V E−ADD1=13S△ADD1⋅AB=13×12×AD×DD1×AB=16×bc⋅a=16×24=4.【知识点】棱锥的表面积与体积三、解答题(共6题)17. 【答案】(1) 由题可知D1Q∥DB.因为D1Q⊄平面C1DB,DB⊂平面C1DB,所以D1Q∥平面C1DB.(2) 由题可知D1P∥C1B.因为D1P⊄平面C1DB,C1B⊂平面C1DB,所以D1P∥平面C1DB.由(1)知,D1Q∥平面C1DB,又D1Q∩D1P=D1,所以平面D1PQ∥平面C1DB.【知识点】平面与平面平行关系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关系的判定18. 【答案】(1) 记AC∩BD=O,连接PO,因为底面 ABCD 是菱形,所以 BD ⊥AC ,O 是 BD ,AC 的中点, 因为 PB =PD , 所以 PO ⊥BD , 因为 AC ∩PO =O , 所以 BD ⊥平面APC , 又因为 BD ⊂平面BPD ,所以 平面APC ⊥平面BPD .(2) 如图,以 O 为原点,OA ,OB ,OP 所在直线分别为 x ,y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坐标系, 则 A(√3,0,0),D (0,−1,0),P (0,0,1),C(−√3,0,0,),所以 DA ⃗⃗⃗⃗⃗ =(√3,1,0),DP ⃗⃗⃗⃗⃗ =(0,1,1),DC ⃗⃗⃗⃗⃗ =(−√3,1,0), 设 n 1⃗⃗⃗⃗ =(x 1,y 1,z 1) 是平面 APD 的法向量,则 {DA ⃗⃗⃗⃗⃗ ⋅n 1⃗⃗⃗⃗ =0,DP ⃗⃗⃗⃗⃗ ⋅n 1⃗⃗⃗⃗ =0⇒{√3x 1+y 1=0,y 1+z 1=0, 令 y 1=−√3,得 n 1⃗⃗⃗⃗ =(1,−√3,√3),同理可得平面 PCD 的法向量 n 2⃗⃗⃗⃗ =(1,√3,−√3),所以 cos ⟨n 1⃗⃗⃗⃗ ,n 2⃗⃗⃗⃗ ⟩=n1⃗⃗⃗⃗⃗ ⋅n 2⃗⃗⃗⃗⃗ ∣∣n 1⃗⃗⃗⃗⃗ ∣∣⋅∣∣n2⃗⃗⃗⃗⃗ ∣∣=√3)×√3+(−√3)×√3√7×√7=−57,由图形可知二面角 A −PD −C 为钝二面角, 所以二面角 A −PD −C 的余弦值为 −57.【知识点】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解决立体几何问题、平面与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二面角19. 【答案】(1) 在 △AOC 中,AO ⊥OC , 因为 OB ⊥OC ,且 AO ∩OB =O , 所以 OC ⊥平面AOB , 又 OC ⊂平面COD ,所以 平面COD ⊥平面AOB .(2)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O −xyz , 因为 D 为 AB 的中点,所以 O (0,0,0),A (0,0,2),B (0,1,0),C (1,0,0),D (0,12,1),所以 OC ⃗⃗⃗⃗⃗ =(1,0,0),OD ⃗⃗⃗⃗⃗⃗ =(0,12,1),BC ⃗⃗⃗⃗⃗ =(1,−1,0),BD⃗⃗⃗⃗⃗⃗ =(0,−12,1), 设 n 1⃗⃗⃗⃗ =(x 1,y 1,z 1) 为平面 OCD 的法向量,所以 {n 1⃗⃗⃗⃗ ⋅OC ⃗⃗⃗⃗⃗ =0,n 1⃗⃗⃗⃗ ⋅OD ⃗⃗⃗⃗⃗⃗ =0, 即 {x 1=0,12y 1+z 1=0, 令 z 1=1,则 y 1=−2,所以 n 1⃗⃗⃗⃗ =(0,−2,1) 是平面 BCD 的一个法向量, 设 n 2⃗⃗⃗⃗ =(x 2,y 2,z 2) 为平面 OCD 的法向量, 所以 {n 2⃗⃗⃗⃗ ⋅BC ⃗⃗⃗⃗⃗ =0,n 2⃗⃗⃗⃗ ⋅BD ⃗⃗⃗⃗⃗⃗ =0, 即 {x 2−y 2=0,−12y 2+z 2=0, 令 z 2=1,则 x 2=2,y 2=2,所以 n 2⃗⃗⃗⃗ =(2,2,1) 是平面 OCD 的一个法向量,所以 cos 〈n 1⃗⃗⃗⃗ ,n 2⃗⃗⃗⃗ 〉=n 1⃗⃗⃗⃗⃗ ⋅n 2⃗⃗⃗⃗⃗ ∣∣n 1⃗⃗⃗⃗⃗ ∣∣⋅∣∣n 2⃗⃗⃗⃗⃗ ∣∣=√02+(−2)2+12⋅√22+22+12=−√55, 所以二面角 B −CD −O 的余弦值为 √55. (3) 解法一:因为 OC ⊥平面AOB ,所以 ∠CDO 为 CD 与平面 AOB 所成的角, 因为 OC =1,所以点 O 到直线 AB 的距离最小时,∠CDO 的正弦值最大, 即当 OD ⊥AB 时,∠CDO 的正弦值最大, 此时 OD =2√55, 所以 CD =3√55, 所以 sin∠CDO =√53. 解法二:设 AD⃗⃗⃗⃗⃗ =λAB ⃗⃗⃗⃗⃗ (λ∈[0,1]), 所以 D (0,λ,2−2λ).CD ⃗⃗⃗⃗⃗ =(−1,λ,2−2λ),平面 AOB 的法向量 n ⃗ =(1,0,0),所以 sinθ=∣∣n ⃗ ⋅CD⃗⃗⃗⃗⃗ ∣∣∣∣n ⃗ ∣∣∣∣CD⃗⃗⃗⃗⃗ ∣∣=√5λ2−8λ+5=√5(λ−45)2+95,所以当 λ=45 时,CD 与平面 AOB 所成的角最大,sinθ=√53. 【知识点】二面角、平面与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线面角20. 【答案】(1) 如图,取 BB 1 的中点 E ,连接 AE ,EH . 因为 H 为 BQ 的中点, 所以 EH ∥B 1Q .在平行四边形 AA 1B 1B 中,P ,E 分别为 AA 1,BB 1 的中点, 所以 AE ∥PB 1.又 EH ∩AE =E ,PB 1∩B 1Q =B 1, 所以 平面EHA ∥平面B 1QP . 因为 AD ⊂平面EHA , 所以 AD ∥平面B 1PQ .(2) 如图,连接 PC 1,AC 1,因为四边形 A 1C 1CA 为菱形,∠C 1A 1A =60∘, 所以 AA 1=AC 1=A 1C 1=4, 即 △AC 1A 1 为等边三角形. 因为 P 为 AA 1 的中点, 所以 PC 1⊥AA 1.因为 平面ACC 1A 1⊥平面ABB 1A 1,平面ACC 1A 1∩平面ABB 1A 1=AA 1,PC 1⊂平面ACC 1A 1, 所以 PC 1⊥平面ABB 1A 1.在平面 ABB 1A 1 内过点 P 作 PR ⊥AA 1 交 BB 1 于 R .以 PR ,PA 1,PC 1 所在直线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Pxyz ,则 P (0,0,0),A 1(0,2,0),A (0,−2,0),C 1(0,0,2√3),C(0,−4,2√3).设 AQ ⃗⃗⃗⃗⃗ =λAC ⃗⃗⃗⃗⃗ =λ(0,−2,2√3),λ∈(0,1](当 λ=0 时,平面 B 1PQ 即平面 ABB 1A 1,不符合题意),所以 Q(0,−2(λ+1),2√3λ). 所以 PQ⃗⃗⃗⃗⃗ =(0,−2(λ+1),2√3λ). 因为 A 1B 1=AB =2,∠B 1A 1A =60∘, 所以 B 1(√3,1,0), 所以 PB 1⃗⃗⃗⃗⃗⃗⃗ =(√3,1,0).设平面 PQB 1 的法向量为 m ⃗⃗ =(x,y,z ),则 {m ⃗⃗ ⋅PQ⃗⃗⃗⃗⃗ =0⃗ ,m ⃗⃗ ⋅PB 1⃗⃗⃗⃗⃗⃗⃗ =0⃗ ,所以 {−2(λ+1)y +2√3λz =0,√3x +y =0,令 x =1, 则 y =−√3,z =−λ+1λ,所以平面 PQB 1 的一个法向量为 m ⃗⃗ =(1,−√3,−λ+1λ).设平面 AA 1C 1C 的法向量为 n ⃗ =(1,0,0), 二面角 B 1−PQ −C 1 的平面角为 θ, 则cosθ=∣m⃗⃗⃗ ⋅n ⃗ ∣∣m⃗⃗⃗ ∣∣n ⃗ ∣=√1+3+(−λ)2=√1313.所以 λ=12 或 λ=−14(舍), 所以 AQ⃗⃗⃗⃗⃗ =12AC ⃗⃗⃗⃗⃗ , 所以 Q(0,−3,√3), 又 B(√3,−3,0),所以 QB⃗⃗⃗⃗⃗ =(√3,0,−√3), 所以 ∣QB ⃗⃗⃗⃗⃗ ∣=√3+3=√6. 又 ∣B 1Q ⃗⃗⃗⃗⃗⃗⃗ ∣=√22, 所以 BQ 2+BB 12=B 1Q 2, 所以 ∠QBB 1=90∘.连接 BP ,设点 P 到平面 BQB 1 的距离为 ℎ, 则 13×12×4×√3×√3=13×12×4×√6⋅ℎ.所以 ℎ=√62, 即点 P 到平面 BQB 1 的距离为√62. 【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平行关系的判定、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二面角21. 【答案】连接 BD 交 AC 于 G ,连接 FG .因为 F ,G 分别为 BE ,BD 的中点, 所以 FG ∥DE ,因为 FG ⫋平面ACF ,DE ⊄面ACF , 所以 DE ∥面ACF .【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平行关系的判定22. 【答案】① EF ⊥平面BDD 1② EF ⊥DE③ DE ⊥BD 1 ④线线平行 ⑤线面平行【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平行关系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关系的性质。

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单元练习题卷含答案解析 (55)

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单元练习题卷含答案解析 (55)

高一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单元练习题卷6(共22题)一、选择题(共10题) 1. 已知 4+(a−2)ii为纯虚数,则实数 a 的值为 ( )A . 4B . 2C . 1D . −22. 如图,在矩形 OACB 中,E 和 F 分别是边 AC 和 BC 上的点,且满足 AC =3AE ,BC =3BF ,若 OC⃗⃗⃗⃗⃗ =λOE ⃗⃗⃗⃗⃗ +μOF ⃗⃗⃗⃗⃗ ,其中 λ,μ∈R ,则 λ+μ 是A .83B .32C .53D .13. 棱锥的侧面和底面可以都是 ( ) A .三角形B .四边形C .五边形D .六边形4. 有下列三个说法:① 两个互相平行的面是正方形,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的几何体一定是棱台; ②有两个面平行且相似,其余各面都是梯形的多面体是棱台; ③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四个面都是等腰梯形的六面体是棱台. 其中正确的有 ( ) A . 0 个B . 1 个C . 2 个D . 3 个5. 某地区经过一年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的经济收入增加了一倍,实现翻番.为更好地了解该地区农村的经济收入变化情况,统计了该地区新农村建设前后农村的经济收入构成比例,得到如下饼图: 则下面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新农村建设后,种植收入减少B.新农村建设后,其他收入增加了一倍以上C.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增加了一倍D.新农村建设后,养殖收入与第三产业收入的总和超过了经济收入的一半6.根据下面给出的2004年至2013年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单位:万吨)柱形图,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逐年比较,2008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效果最显著B.2007年我国治理二氧化硫排放显现成效C.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呈减少趋势D.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与年份正相关7.已知i为虚数单位,下列各式的运算结果为纯虚数的是( )A.i(1+i)B.i(1−i)2C.i2(1+i)2D.i+i2+i3+i48.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若两个向量相等,则它们的起点和终点分别重合B.模相等的两个平行向量是相等向量C.若a和b⃗都是单位向量,则a=b⃗D.两个相等向量的模相等9.某书店新进了一批书籍,如表是某月中连续6天的销售情况记录:日期6日7日8日9日10日11日根据上表估计该书店该月(按31天计当日销售量(本)304028443842算)的销售总量是 ( ) A . 1147 本 B . 1110 本 C . 1340 本 D . 1278 本10. 在 △ABC 中,内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 ,且 bsin (π−C )−√2ccos (π+B )=0,则tanB = ( ) A .√22B . √2C . −√22D . −√2二、填空题(共6题)11. A ,B 两种品牌各三种车型 2017 年 7 月的销量环比(与 2017 年 6 月比较)增长率如下表:A 品牌车型A 1A 2A 3环比增长率−7.29%10.47%14.70%B 品牌车型B 1B 2B 3环比增长率−8.49%−28.06%13.25%根据此表中的数据,有如下四个结论:① A 1 车型销量比 B 1 车型销量多;② A 品牌三种车型总销量环比增长率可能大于 14.70%; ③ B 品牌三种车型车总销量环比增长率可能为正;④ A 品牌三种车型总销量环比增长率可能小于B 品牌三种车型总销量环比增长率.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是 .12. 设复数 z 1=x +2i ,z 2=3−yi (x,y ∈R ),若 z 1+z 2=5−6i ,则 z 1−z 2= .13. 如果两个球的体积之比为 8:27,那么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 .14. 在复平面内,点 A (−2,1) 对应的复数 z ,则 ∣z +1∣= .15. 已知点 A (−2,0),设 B ,C 是圆 O :x 2+y 2=1 上的两个不同的动点,且向量 OB⃗⃗⃗⃗⃗ =tOA ⃗⃗⃗⃗⃗ +(1−t )OC ⃗⃗⃗⃗⃗ (其中 t 为实数),则 AB ⃗⃗⃗⃗⃗ ⋅AC ⃗⃗⃗⃗⃗ = .16. 如图,在平面四边形 ABCD 中,AB ⊥BC ,AB =√3,BC =1,△ACD 是等边三角形,则 AC⃗⃗⃗⃗⃗ ⋅BD⃗⃗⃗⃗⃗⃗ 的值为 .三、解答题(共6题)17. 某鱼苗实验场进行某种淡水鱼的人工孵化试验,按在同一条件下的试验结果,10000 个鱼卵能孵出 8520 尾鱼苗.(1) 求这种鱼卵孵化的频率(经验概率);(2) 估计 30000 个这种鱼苗能孵化出多少尾鱼苗? (3) 若要孵出 5000 尾鱼苗,估计需要准备多少个鱼卵?18. 在数学考试中,小明的成绩在 90 分以上的概率是 0.18,在 80∼89 分的概率是 0.51,在70∼79 分的概率是 0.15,在 60∼69 分的概率是 0.09,60 分以下的概率是 0.07,计算: (1) 小明在数学考试中取得 80 分以上成绩的概率; (2) 小明考试及格的概率.19. 从① B =π3,② a =2,③ bcosA +acosB =√3+1 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下面问题中,并解决相应问题.已知在锐角 △ABC 中,角 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c ,△ABC 的面积为 S ,若 4S =b 2+c 2−a 2,b =√6,且 ,求 △ABC 的面积 S 的大小.20. 现有一个底面是菱形的直四棱柱,它的体对角线长为 9 和 15,高是 5,求该直四棱柱的侧面积、表面积.21. 某班抽取 20 名学生周测物理考试成绩(单位:分)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1) 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 a 的值,并写出众数;(2) 分别求出成绩落在 [50,60) 与 [60,70) 中的学生人数;(3) 从成绩在 [50,70) 的学生中任选 2 人,求这 2 人的成绩都在 [60,70) 中的概率.22. 已知点 O (0,0),A (1,2),B (4,5),且 OP ⃗⃗⃗⃗⃗ =OA ⃗⃗⃗⃗⃗ +tAB⃗⃗⃗⃗⃗ . (1) t 为何值时,P 在 x 轴上?P 在 y 轴上?P 在第二象限?(2) 四边形 OABP 能否成为平行四边形?若能,求出相应的 t 值;若不能,说明理由.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1. 【答案】B【解析】4+(a−2)ii =−i[4+(a−2)i]−i⋅i=a−2−4i为纯虚数,则实数a满足:a−2=0,解得a=2.【知识点】复数的乘除运算2. 【答案】B【解析】以O为原点,OA为x轴、OB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OA=a,OB=b,则E(a,b3),F(a3,b),C(a,b).由已知,得(a,b)=λ(a,b3)+μ(a3,b),则有{a=λa+μa3,b=λb3+bμ,解得λ=μ=34,因此λ+μ=32.【知识点】平面向量的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3. 【答案】A【解析】三棱锥的侧面和底面都是三角形.故选A.【知识点】棱锥的结构特征4. 【答案】A【解析】当两个互相平行的正方形全等时,不是棱台,故①中说法错误;②③可用反例去检验,如图(1)(2)所示,故②③中说法错误.故选A.【知识点】棱台的结构特征5. 【答案】A【解析】设建设前经济收入为a,则建设后经济收入为2a,由题图可知:种植收入第三产业收入养殖收入其他收入建设前经济收入0.6a0.06a0.3a0.04a建设后经济收入0.74a0.56a0.6a0.1a据如表可知B,C,D中结论均正确,A中论不正确.【知识点】频率分布直方图6. 【答案】D【解析】由柱形图可知:A,B,C均正确,2006年以来我国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在逐渐减少,所以排放量与年份负相关,所以D不正确.【知识点】频率分布直方图7. 【答案】C【解析】对于A,i(1+i)=i−1不是纯虚数;对于B,i(1−i)2=−2i2=2是实数;对于C,i2(1+i)2=−2i为纯虚数;对于D,i+i2+i3+i4=i−1−i+1=0不是纯虚数.【知识点】复数的乘除运算8. 【答案】D【解析】由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可得,D是正确的.【知识点】平面向量的概念与表示9. 【答案】A=37(本),【解析】从表中6天的销售情况可得,一天的平均销售量为30+40+28+44+38+426该月共31天,故该月的销售总量约为37×31=1147(本).【知识点】样本数据的数字特征10. 【答案】D【解析】由已知得bsinC+√2ccosB=0,即sinBsinC+√2sinCcosB=0,因为sinC≠0,所以sinB+√2cosB=0,故tanB=−√2.【知识点】正弦定理二、填空题(共6题)11. 【答案】2【知识点】概率的应用12. 【答案】 −1+10i【解析】因为 z 1+z 2=x +2i +(3−yi )=(x +3)+(2−y )i =5−6i (x,y ∈R ), 所以 x =2 且 y =8,所以 z 1−z 2=2+2i −(3−8i )=−1+10i . 【知识点】复数的加减运算13. 【答案】 4:9【解析】因为 V 1:V 2=8:27=R 13:R 23,所以 R 1:R 2=2:3,所以 S 1:S 2=R 12:R 22=4:9.【知识点】球的表面积与体积14. 【答案】 √2【知识点】复数的几何意义15. 【答案】 3【解析】 OB⃗⃗⃗⃗⃗ =tOA ⃗⃗⃗⃗⃗ +(1−t )OC ⃗⃗⃗⃗⃗ ⇒CB ⃗⃗⃗⃗⃗ =tCA ⃗⃗⃗⃗⃗ , 所以 A ,B ,C 三点共线,所以设直线 BC :y =k (x +2).{x 2+y 2=1,y =k (x +2)⇒(1+k 2)x 2+4k 2x +4k 2−1=0, 设 B (x 1,y 1),C (x 2,y 2), 所以 x 1+x 2=−4k 21+k 2,x 1x 2=4k 2−11+k 2.所以AB ⃗⃗⃗⃗⃗ ⋅AC ⃗⃗⃗⃗⃗ =(x 1+2,y 1)(x 2+2,y 2)=(x 1+2)(x 2+2)+k 2(x 1+2)(x 2+2)=(1+k 2)[x 1x 2+2(x 1+x 2)+4]=(1+k2)⋅(4k 2−11+k 2−8k 21+k 2+4)=3.【知识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16. 【答案】 −1【解析】 AB ⊥BC ,AB =√3,BC =1, 所以 AC =2,∠BCA =60∘; 又 △ACD 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 AD =AC =2,AD ⊥AB , 所以AC ⃗⃗⃗⃗⃗ ⋅BD ⃗⃗⃗⃗⃗⃗ =(AB ⃗⃗⃗⃗⃗ +BC ⃗⃗⃗⃗⃗ )⋅(BA ⃗⃗⃗⃗⃗ +AD ⃗⃗⃗⃗⃗ )=AB ⃗⃗⃗⃗⃗ ⋅BA ⃗⃗⃗⃗⃗ +BC ⃗⃗⃗⃗⃗ ⋅AD ⃗⃗⃗⃗⃗ =−√3×√3+1×2=−1.【知识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垂直三、解答题(共6题) 17. 【答案】(1) 0.852.(2) 25560 尾.(3) 约 5869 个.【知识点】频率与概率18. 【答案】(1) 分别记小明的成绩“在 90 分以上”“在 80∼89 分”“在 70∼79 分”“在 60∼69 分”为事件 B ,C ,D ,E ,这四个事件彼此互斥.小明的成绩在 80 分以上的概率是 P (B ∪C )=P (B )+P (C )=0.18+0.51=0.69. (2) 法一:小明考试及格的概率是P (B ∪C ∪D ∪E )=P (B )+P (C )+P (D )+P (E )=0.18+0.51+0.15+0.09=0.93.法二:小明考试不及格的概率是 0.07,又小明考试不及格与及格互为对立事件,故小明考试及格的概率 P =1−0.07=0.93. 【知识点】事件的关系与运算19. 【答案】因为 4S =b 2+c 2−a 2,cosA =b 2+c 2−a 22bc,S =12bcsinA ,所以 2bcsinA =2bccosA ,显然 cosA ≠0, 所以 tanA =1, 又 A ∈(0,π), 所以 A =π4.若选择① B =π3,由 asinA =bsinB ,得a=bsinAsinB =√6×√22√32=2.又sinC=sin[π−(A+B)]=sin(A+B)=sinAcosB+cosAsinB=√22×12+√22×√32=√6+√24,所以S=12absinC=3+√32.若选择② a=2,由asinA =bsinB,得sinB=bsinAa=√32,B∈(0,π2),所以cosB=12.sinC=sin[π−(A+B)]=sin(A+B)=sinAcosB+cosAsinB=√6+√24.所以S=12absinC=3+√32.若选择③ bcosA+acosB=√3+1,所以acosB=1,即a⋅a 2+c2−62ac=1,所以a2=6+2c−c2,又a2=6+c2−2√6c⋅√22=6+c2−2√3c,所以6+2c−c2=6+c2−2√3c,解得c=√3+1,所以S=12bcsinA=3+√32.【知识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20. 【答案】如图,设底面对角线AC=a,BD=b,交点为O,体对角线A1C=15,B1D=9,所以a2+52=152,b2+52=92,所以a2=200,b2=56.因为该直四棱柱的底面是菱形,所以AB2=(AC2)2+(BD2)2=a2+b24=200+564=64,所以AB=8.所以直四棱柱的侧面积 S 侧=4×8×5=160. 所以直四棱柱的底面积 S 底=12AC ⋅BD =20√7.所以直四棱柱的表面积 S 表=160+2×20√7=160+40√7. 【知识点】棱柱的表面积与体积21. 【答案】(1) 据直方图知组距 =10,由 (2a +3a +6a +7a +2a )×10=1,解得 a =1200=0.005, 众数:75.(2) 成绩落在 [50,60) 中的学生人数为 2×0.005×10×20=2, 成绩落在 [60,70) 中的学生人数为 3×0.005×10×20=3.(3) 记成绩落在 [50,60) 中的 2 人为 A 1,A 2,成绩落在 [60,70) 中的 3 人为 B 1,B 2,B 3, 则从成绩在 [50,70) 的学生中任选 2 人的基本事件共有 10 个:(A 1,A 2),(A 1,B 1),(A 1,B 2),(A 1,B 3),(A 2,B 1),(A 2,B 2),(A 2,B 3),(B 1,B 2),(B 1,B 3),(B 2,B 3), 记“两人成绩都落在 [60,70)”为事件 C ,则事件 C 包含的基本事件有 3 个:(B 1,B 2),(B 1,B 3),(B 2,B 3), P (C )=310.【知识点】样本数据的数字特征、频率分布直方图、古典概型22. 【答案】(1) OA⃗⃗⃗⃗⃗ =(1,2),OB ⃗⃗⃗⃗⃗ =(4,5),OP ⃗⃗⃗⃗⃗ =(1+3t,2+3t ). 若 P 在 x 轴上,则 t =−23. 若 P 在 y 轴上,则 t =−13. 若 P 在第二象限,则 −23<t <−13.(2) OA⃗⃗⃗⃗⃗ =(1,2),PB ⃗⃗⃗⃗⃗ =(3−3t,3−3t ). 若 OABP 成平行四边形,则 OA ⃗⃗⃗⃗⃗ =PB⃗⃗⃗⃗⃗ ,即 {3−3t =1,3−3t =2, 此方程无解.故不能. 【知识点】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平面向量数乘的坐标运算。

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章末练习题卷含答案解析 (1)

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章末练习题卷含答案解析 (1)

高一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单元练习题卷7(共22题)一、选择题(共10题)1.如图,三棱柱A1B1C1−ABC中,侧棱AA1⊥底面A1B1C1,底面三角形A1B1C1是正三角形,E是BC中点,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C1与B1E是异面直线B.AC⊥平面ABB1A1C.A1C1∥平面AB1ED.AE与B1C1为异面直线,且AE⊥B1C12.长方体的表面积为11,十二条棱长之和为24,则这个长方体的一条体对角线长为( )A.2√3B.√14C.5D.6.则3.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线段B1D1上有两个动点E,F,且EF=12下列结论中正确的个数为( )① AC⊥BE;② EF∥平面ABCD;③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定值;④ △AEF的面积与△BEF的面积相等.A.4B.3C.2D.14.已知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为直角三角形,侧棱长为2,体积为1,若此三棱柱的顶点均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半径的最小值为( )A.1B.2C.√6D.√625.下列几何体中是棱柱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6.四条线段顺次首尾相连,它们最多可确定的平面个数有( )A.4B.3C.2D.17.空间四点A,B,C,D共面而不共线,那么这四点中( )A.必有三点共线B.必有三点不共线C.至少有三点共线D.不可能有三点共线8.若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3,√2,1,则它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πB.5πC.6πD.24πA.329.若空间中n个不同的点两两距离都相等,则正整数n的取值( )A.至多等于3B.至多等于4C.等于5D.大于510.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是( )A.6B.8C.12D.24二、填空题(共6题)11.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是A1B1的中点,过点A1作与截面PBC1平行的截面,所得截面的面积是.12.在棱长为6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Q是直线DD1上的两个动点.如果PQ=2,那么三棱锥P−BCQ的体积等于.13.一条直线a上的3个点A,B,C到平面M的距离都为1,这条直线和平面的关系是.14.侧棱长为3,底面面积为8的正四棱柱的体对角线的长为.15.如图,A,B,C,D为空间四点,在△ABC中,AB=2,AC=BC=√2,等边三角形ADB以AB为轴运动,当平面ADB⊥平面ABC时,CD=.16.如图,点M为矩形ABCD的边BC的中点,AB=1,BC=2.将矩形ABCD绕直线AD旋转所得到的几何体体积记为V1,将△MCD绕直线CD旋转所得到的几何体体积记为V2,则V1V2的值为.三、解答题(共6题)17.如图,四棱锥S−ABCD中,△ABS是正三角形,四边形ABCD是菱形,点E是BS的中点.(1) 求证:SD∥平面ACE;(2) 若平面ABS⊥平面ABCD,AB=4,∠ABC=120∘,求三棱锥E−ASD的体积.18.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1,AD=2,E,F,Q分别为AD,AA1,BC的中点,求证:平面BEF∥平面A1DQ.19.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菱形,∠BAD=60∘,Q为AD的中点,(1) 若PA=PD,求证:平面PQB⊥平面PAD;(2) 点M在线段PC上,PM=tPC,试确定实数t的值,使得PA∥平面MQB;(3) 在(2)的条件下,若平面PAD⊥平面ABCD,PA=AD=PD=2,求二面角M−BQ−C的大小.20.用符号表示下列语句,并画出图形.(1) 平面α与β相交于直线l,直线a与α,β分别相交于点A,B.(2) 点A,B在平面α内,直线a与平面α交于点C,点C不在直线AB上.AD=1,21.如图,四棱锥P−ABCD中,PA⊥CD,AD∥BC,∠ADC=∠PAD=90∘,BC=CD=12 PA=2√2,M为PD的中点.(1) 求证:PA⊥AB;(2) 求证:CM∥平面PAB;(3) 求直线CM与平面PAD所成的角.22.一个几何体,它的下面是一个圆柱,上面是一个圆锥,并且圆锥的底面与圆柱的上底面重合,圆柱的底面直径为3cm,高(两底面圆心连线的长度)为4cm,圆锥的高(顶点与底面圆心连线的长度)为3cm,画出此几何体的直观图.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1. 【答案】D【知识点】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2. 【答案】C【解析】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由题意可知,4(a+b+c)=24, ⋯⋯①2ab+2bc+2ac=11, ⋯⋯②联立①②可得a2+b2+c2=25,则这个长方体的一条体对角线长为5.【知识点】棱柱的结构特征3. 【答案】B【解析】①中AC⊥BE,由题意及图形知,AC⊥面DD1B1B,故可得出AC⊥BE,此命题正确;② EF∥平面ABCD,由正方体ABCD−A1B1C1D1的两个底面平行,EF在其一面上,故EF与平面ABCD无公共点,故有EF∥平面ABCD,此命题正确;③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定值,由几何体的性质及图形知,三角形BEF的面积是定值,A点到面DD1B1B距离是定值,故可得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定值,此命题正确;④由图形可以看出,B到线段EF的距离与A到EF的距离不相等,故△AEF的面积与△BEF的面积相等不正确.【知识点】棱锥的表面积与体积、直线与平面垂直关系的性质、直线与平面平行关系的判定4. 【答案】D【解析】因为三棱柱内接于球,所以棱柱各侧面均为平行四边形且内接于圆,所以棱柱的侧棱都垂直于底面,所以该三棱柱为直三棱柱.设底面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为a,b,因为三棱柱ABC−A1B1C1的高为2,体积是1,所以12ab⋅2=1,即ab=1,将直三棱柱ABC−A1B1C1补成一个长方体,则直三棱柱ABC−A1B1C1与长方体有同一个外接球,所以球O的半径为√a2+b2+42≥√2ab+42=√62(当且仅当a=b=1时,等号成立).【知识点】棱柱的结构特征、球的结构特征5. 【答案】C【解析】观察图形得:“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的几何体有:①③⑤,只有它们是棱柱,共三个.【知识点】棱柱的结构特征6. 【答案】A【解析】首尾相连的四条线段每相邻两条确定一个平面,所以最多可以确定四个平面.【知识点】平面的概念与基本性质7. 【答案】B【解析】由题意,四点共面不共线分为图①和图②两种情况,只有选项B正确.【知识点】平面的概念与基本性质8. 【答案】C【知识点】球的表面积与体积、组合体9. 【答案】B【解析】由正四面体的定义可知n=4能满足条件.当n≥5时,可设其中三个点为A,B,C,由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及点到点的距离定义可知到A,B,C三点距离相等的点必在过△ABC 的重心且与平面ABC垂直的直线上,从而易知到A,B,C的距离等于正三角形ABC边长的点有两个,分别在平面ABC的两侧.此时可知这两点间的距离大于正三角形的边长,从而不可能有5个点满足条件.当然也不可能有多于5个的点满足条件.【知识点】空间线段的长度、直线与平面垂直关系的性质10. 【答案】B【知识点】由三视图还原空间几何体、棱锥的表面积与体积二、填空题(共6题)11. 【答案】2√6【解析】如图,取AB,C1D1的中点E,F,连接A1E,A1F,EF,则平面A1EF∥平面BPC1.在△A1EF中,A1F=A1E=√5,EF=2√2,S△A1EF =12×2√2×√(√5)2−(√2)2=√6,从而所得截面面积为2S△A1EF=2√6.【知识点】平面与平面平行关系的判定12. 【答案】12【解析】因为在棱长为6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Q是直线DD1上的两个动点,PQ=2,所以S△PQC=12×PQ×CD=12×2×6=6,所以三棱锥P−BCQ的体积:V P−BCQ=V B−PQC=13×S△PQC×BC=13×6×6=12.【知识点】棱锥的表面积与体积13. 【答案】平行【解析】假设直线a与平面α相交,则A,B,C三点中必有两个点在平面α同一侧,不妨设为A,B,过A,B分别作平面α的垂线,垂足为M,N,则AM∥BN,AM=BN.所以四边形AMNB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B∥MN,又MN⊂α,AB⊄α,所以AB∥α,这与假设直线a与平面α相交矛盾,故假设错误,于是直线a与平面α平行.【知识点】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14. 【答案】5【解析】正四棱柱的底面为正方形,设底面边长为a,侧棱长为b,则有a2=8,所以a=2√2,则四棱柱的体对角线为√a2+a2+b2=√8+8+9=5.故答案为:5.【知识点】棱柱的结构特征15. 【答案】2【解析】如图,取AB的中点E,连接DE,CE,因为△ADB是等边三角形,所以DE⊥AB.当平面ADB⊥平面ABC时,因为平面ADB∩平面ABC=AB,所以DE⊥平面ABC.又CE⊂平面ABC,所以DE⊥CE.由已知可得DE=√3,CE=1,在Rt△DEC中,CD=√DE2+CE2=2.【知识点】平面与平面垂直关系的性质16. 【答案】6【知识点】圆柱的表面积与体积三、解答题(共6题)17. 【答案】(1) 连接BD,设AC∩BD=O,连接OE,则点O是BD的中点.又因为E是BS的中点,所以SD∥OE,又因为SD⊄平面ACE,OE⊂平面ACE,所以SD∥平面ACE.(2) 因为四边形ABCD是菱形,且∠ABC=120∘,所以∠ABD=12∠ABC=60∘.又因为AB=AD,所以三角形ABD是正三角形.取AB的中点F,连接SF,则DF⊥AB,DF=2√3.又平面ABS⊥平面ABCD,DF⊂平面ABCD,平面ABS∩平面ABCD=AB,所以DF⊥平面ABS,即DF是四棱锥D−AES的一条高,而S△ASE=12SA⋅SE⋅sin∠ASE=2√3,所以V E−ADS=V D−AES=13S△ASE⋅DF=13×2√3×2√3=4.综上,三棱锥E−ASD的体积为4.【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平行关系的判定、棱锥的表面积与体积18. 【答案】因为E是AD的中点,Q是BC的中点,所以ED=BQ,ED∥BQ,所以四边形BEDQ是平行四边形,所以BE∥DQ,又因为BE⊄平面A1DQ,DQ⊂平面A1DQ,所以BE∥平面A1DQ,又因为F是A1A的中点,所以EF∥A1D,因为EF⊄平面A1DQ,A1D⊂平面A1DQ,所以EF∥平面A1DQ,因为BE∩EF=E,EF⊂平面BEF,BE⊂平面BEF,所以平面BEF∥平面A1DQ.【知识点】平面与平面平行关系的判定(1) 因为 PA =PD ,Q 为 AD 的中点,所以 PQ ⊥AD .因为底面 ABCD 为菱形,∠BAD =60∘,所以 △ABD 为正三角形,所以 BQ ⊥AD .又 BQ ∩PQ =Q ,所以 AD ⊥平面PQB .又 AD ⊂平面PAD ,所以 平面PQB ⊥平面PAD .(2) 当 t =13 时,PA ∥平面MQB .下面证明:设 AC ∩BQ =N ,连接 MN .因为 AQ ∥BC ,所以 AN NC =AQ BC =12.由 PM =13PC ,得 PM MC =12, 所以 AN NC =PM MC ,所以 PA ∥MN .又 MN ⊂平面MQB ,PA ⊄平面MQB ,所以 PA ∥平面MQB .(3) 由(1),得 BQ ⊥AD ,PQ ⊥AD .因为平面 PAD ⊥平面ABCD ,平面 PAD ∩平面ABCD =AD ,所以 PQ ⊥平面ABCD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Q (0,0,0),A (1,0,0),B(0,√3,0),C(−2,√3,0),P(0,0,√3),则 QB ⃗⃗⃗⃗⃗ =(0,√3,0), 且 QM ⃗⃗⃗⃗⃗⃗ =QP ⃗⃗⃗⃗⃗ +PM ⃗⃗⃗⃗⃗⃗ =QP ⃗⃗⃗⃗⃗ +13PC ⃗⃗⃗⃗⃗ =(−23,√33,2√33). 设平面 MQB 的一个法向量为 n ⃗ =(x,y,z ).由 {n ⃗ ⋅QB ⃗⃗⃗⃗⃗ =0,n ⃗ ⋅QM ⃗⃗⃗⃗⃗⃗ =0, 得 {√3y =0,−2x 3+√3y 3+2√3z 3=0, 取 z =1,则 n ⃗ =(√3,0,1).又因为平面 ABCD 的一个法向量为 m ⃗⃗ =(0,0,1),所以 cos 〈m ⃗⃗ ,n ⃗ 〉=m ⃗⃗⃗ ⋅n ⃗ ∣m ⃗⃗⃗ ∣∣n ⃗ ∣=12, 于是,二面角 M −BQ −C 的大小为 π3.【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平行关系的判定、二面角、平面与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空间向量的应用(1) 用符号表示a∩β=l,a∩α=A,a∩β=B,如图.(2) 用符号表示A∈α,B∈α,a∩α=C,C∉AB,如图.【知识点】平面的概念与基本性质21. 【答案】(1) 因为∠PAD=90∘,所以PA⊥AD.又因为PA⊥CD,CD∩AD=D,所以PA⊥平面ABCD.又因为AB⊂平面ABCD,所以PA⊥AB.(2) 取PA中点N,连接MN,BN.因为M,N分别是PA,PD的中点,所以MN∥AD且MN=12AD,又因为BC∥AD且BC=12AD,所以MN∥BC且MN=BC,所以四边形MNBC是平行四边形,所以CM∥BN,又因为CM⊄平面PAB,BN⊂平面PAB,所以CM∥平面PAB.(3) 因为CD⊥PA,CD⊥AD,PA∩AD=A,所以CD⊥平面PAD.所以∠CMD为直线CM与平面PAD所成的角.在Rt△PAD中,因为PA=2√2,AD=2,所以PD=2√3,所以MD=√3.所以在Rt△CMD中,tan∠CMD=CDMD =√33.所以,直线CM与平面PAD所成的角为π6.【知识点】线面角、直线与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平行关系的性质22. 【答案】(1)画轴.如图①所示,画x轴,z轴,使∠xOz=90∘.(2)画圆柱的下底面.在x轴上取A,B两点,使AB=3cm,且OA=OB,选择椭圆模板中适当的椭圆且过A,B两点,使它为圆柱的下底面.(3)在Oz上截取OOʹ=4cm,过点Oʹ作平行于Ox轴的Oʹxʹ轴,类似圆柱下底面的画法画出圆柱的上底面.(4)画圆锥的顶点.在Oz上截取点P,使POʹ=3cm.(5)成图.连接AʹA,BʹB,PAʹ,PBʹ,整理(去掉辅助线,将被遮挡部分改成虚线)得到此几何体的直观图,如图②所示.【知识点】直观图。

人教A版高中必修二试题立体几何.doc

人教A版高中必修二试题立体几何.doc

立体几何复习易做易错题选如皋市教育局教研室一、选择题:1.(石庄中学)设ABCD 是空间四边形,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则BC AD EF ,,满足( )A 共线B 共面C 不共面D 可作为空间基向量正确答案:B 错因:学生把向量看为直线。

2.(石庄中学)在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O 是底面ABCD 的中心,M 、N 分别是棱DD 1、D 1C 1的中点,则直线OM( )A 是AC 和MN 的公垂线B 垂直于AC 但不垂直于MNC 垂直于MN ,但不垂直于ACD 与AC 、MN 都不垂直正确答案:A 错因:学生观察能力较差,找不出三垂线定理中的射影。

3.(石庄中学)已知平面α∥平面β,直线L ⊂平面α,点P ∈直线L,平面α、β间的距离为8,则在β内到点P 的距离为10,且到L 的距离为9的点的轨迹是( )A 一个圆B 四个点C 两条直线D 两个点正确答案:B 错因:学生对点线距离、线线距离、面面距离的关系不能灵活掌握。

4.(石庄中学)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点P 在侧面BCC 1B 1及其边界上运动,并且总保持A P ⊥BD 1,则动点P 的轨迹( )A 线段B 1C B BB 1的中点与CC 1中点连成的线段C 线段BC 1D CB 中点与B 1C 1中点连成的线段正确答案:A 错因:学生观察能力较差,对三垂线定理逆定理不能灵活应用。

5. (石庄中学)下列命题中:① 若向量a 、b 与空间任意向量不能构成基底,则a ∥b 。

② 若a ∥b , b ∥c ,则c ∥a .③ 若 OA 、OB 、OC 是空间一个基底,且 OD =31OA +31 OB +31OC ,则A 、B 、C 、D 四点共面。

④ 若向量 a + b , b + c , c + a 是空间一个基底,则 a 、 b 、 c 也是空间的一个基底。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个。

A 1B 2C 3D 4正确答案:C 错因:学生对空间向量的基本概念理解不够深刻。

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单元练习题卷含答案解析 (1)

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单元练习题卷含答案解析 (1)

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章末练习题卷(共22题)一、选择题(共10题)1.棱锥的侧面和底面可以都是( )A.三角形B.四边形C.五边形D.六边形2.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间的位置关系是( )A.异面B.平行C.相交D.以上都有可能3.一个建筑物上部为四棱锥,下部为长方体,且四棱锥的底面与长方体的上底面尺寸一样,已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0m,5m,10m,四棱锥的高为8m,若按1:500的比例画出它的直观图,那么直观图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棱锥的高应分别为( )A.4cm,1cm,2cm,1.6cm B.4cm,0.5cm,2cm,0.8cmC.4cm,0.5cm,2cm,1.6cm D.2cm,0.5cm,1cm,0.8cm4.一个棱柱是正四棱柱的条件是( )A.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是矩形B.底面是正方形,有两个侧面垂直于底面C.底面是菱形,且有一个顶点处的三条棱两两垂直D.每个侧面都是全等矩形的四棱柱5.下列三个命题中错误的个数是( )①经过球面上任意两点,可以作且只可以作一个球的大圆;②球面积是它大圆面积的四倍;③球面上两点的球面距离,是这两点所在截面圆上以这两点为端点的劣弧的长.A.0B.1C.2D.36.已知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边长为4π的正方形,则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 )A.8π+16π2B.2π+4π2C.4π+16π2D.8π+4π27.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是正方形,那么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A.32B.24C.4+12√2D.12√28.如图,下列表示该平面错误的是( )A.平面αB.平面AB C.平面AC D.平面ABCD9.半径为2的球的表面积为( )A.4πB.8πC.12πD.16π10.下面空间图形的画法中错误的是( )A.B.C.D.二、填空题(共6题)11.棱柱的概念12.平面的概念几何中所说的“平面”,是从课桌面、黑板面、平静的水面等,这样的一些物体中抽象出来的.类似于直线向两端无限延伸,几何中的平面是向四周的.13.若圆锥的母线长l=5(cm),高ℎ=4(cm),则这个圆锥的体积等于(cm3).14.空间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有.15.判断正误.两两相交的三条直线最多可以确定三个平面.( )16.思考辨析,判断正误.在几何体的直观图中,原来平行的直线仍然平行.( )三、解答题(共6题)17.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2.(1) 求证:AC⊥B1D;(2) 求三棱锥C−BDB1的体积.18.几何中的“平面”有边界吗?用什么图形表示平面?19.请回答下列问题:(1) 已知:l⫋α,D∈α,A∈l,B∈l,C∈l,D∉l.求证:直线AD,BD,CD共面于α.(2) 将一个苹果切3刀,最多可以切成x块,最少可切成y块,求x+y的值.20.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D⊥平面ABCD,AB∥DC,AB⊥AD,DC=6,AD=8,BC=10,PD=9,E为PA的中点.(1) 求证:DE∥平面BPC.(2) 在线段AB上是否存在一点F,满足CF⊥DB?若存在,试求出此时三棱锥B−PCF的体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1.若两个平面平行,那么两个平面内的所有直线都相互平行吗?22.观察(1),(2),(3)三个图形,说明它们的位置关系有什么不同,并用字母表示各个平面.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 1. 【答案】A【解析】三棱锥的侧面和底面都是三角形.故选A . 【知识点】棱锥的结构特征2. 【答案】D【解析】分别在两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相交、异面都可能,可将两条直线放在长方体里进行研究.【知识点】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3. 【答案】C【解析】由比例尺可知长方体的长、宽、高和四棱锥的高分别为 4cm ,1cm ,2cm 和 1.6cm ,再结合斜二测画法,可知直观图的相应尺寸应分别为 4cm ,0.5cm ,2cm ,1.6cm . 【知识点】直观图4. 【答案】C【知识点】棱柱的结构特征5. 【答案】C【知识点】球面距离、球的结构特征6. 【答案】A【解析】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 r ,母线长为 l , 因为侧面展开图是一个边长为 4π 的正方形, 所以 2πr =l =4π,可得 r =2,l =4π,所以圆柱的表面积为 S =2πr 2+2πrl =8π+16π2. 【知识点】圆柱的表面积与体积7. 【答案】C【解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底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 长方体的底面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 2,长方体的高是 3; 所以,底面正方形的边长为 √12+12=√2,该长方体的表面积为 2×(√2)2+4×3×√2=4+12√2. 【知识点】棱柱的表面积与体积、由三视图还原空间几何体8. 【答案】B【解析】该平面可用希腊字母 α,β,γ 表示,故A 正确;该平面可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故C正确;该平面可用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表示,故D正确;该平面不可用平行四边形的某条边表示,故B不正确.【知识点】平面的概念与基本性质9. 【答案】D【解析】因为球的半径为r=2,所以该球的表面积为S=4πr2=16π.【知识点】球的表面积与体积10. 【答案】D【解析】遮住的地方应该画成虚线或不画,故选项D中的图形画法有误.【知识点】平面的概念与基本性质二、填空题(共6题)11. 【答案】平行;四边形;平行;平行;公共边;公共顶点【知识点】棱柱的结构特征12. 【答案】无限延展【知识点】平面的概念与基本性质13. 【答案】12π【解析】设圆锥底面的半径为r,则r=√52−42=3,×π×9×4=12π,填12π.故V=13【知识点】圆锥的表面积与体积14. 【答案】平行、相交、重合【知识点】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15. 【答案】√【知识点】平面的概念与基本性质16. 【答案】√【知识点】直观图三、解答题(共6题)17. 【答案】(1) 因为四棱柱ABCD−A1B1C1D1为正方体,所以BB1⊥平面ABCD.因为AC⊂平面ABCD,所以BB1⊥AC.因为底面ABCD为正方形,所以AC⊥BD.因为BB1∩BD=B,BB1,BD⊂平面BB1D,所以AC⊥平面BB1D.因为B1D⊂平面BB1D,所以AC⊥B1D.(2) 易知V C−BDB1=V B1−BDC.因为B1B⊥平面ABCD,所以B1B是三棱锥B1−BDC的高.因为V B1−BDC =13S△BDC⋅BB1=13×12×2×2×2=43,所以三棱锥C−BDB1的体积为43.【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垂直关系的判定、棱锥的表面积与体积18. 【答案】没有,平行四边形.【知识点】平面的概念与基本性质19. 【答案】(1) 因为l⫋α,A∈l,B∈l,C∈l,所以A,B,C∈α又D∈α,D∉l,所以AD⫋α,BD⫋α,CD⫋α,则直线AD,BD,CD共面.(2) x=8,y=3,x+y=11.【知识点】平面的概念与基本性质20. 【答案】(1) 取PB的中点M,连接EM,CM,过点C作CN⊥AB,垂足为N,如图所示.因为CN⊥AB,DA⊥AB,所以CN∥DA,又AB∥CD,所以四边形CDAN为矩形,所以CN=AD=8,DC=AN=6.在Rt△BNC中,BN=√BC2−CN2=√102−82=6,所以AB=12.因为E,M分别为PA,PB的中点,所以EM∥AB且EM=6,又DC∥AB,且CD=6,所以 EM ∥CD 且 EM =CD , 则四边形 CDEM 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 DE ∥CM .因为 CM ⊂平面BPC ,DE ⊄平面BPC ,所以 DE ∥平面BPC .(2) 存在.理由如下:由题意可得 DA ,DC ,DP 两两互相垂直,故以 D 为原点,DA ,DC ,DP 所在直线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Dxyz . 则 D (0,0,0),B (8,12,0),C (0,6,0),所以 DB⃗⃗⃗⃗⃗⃗ =(8,12,0). 假设 AB 上存在一点 F 使 CF ⊥BD ,设点 F 坐标为 (8,t,0)(0≤t ≤12), 则 CF⃗⃗⃗⃗⃗ =(8,t −6,0), 由 CF ⃗⃗⃗⃗⃗ ⋅DB ⃗⃗⃗⃗⃗⃗ =0,得 64+12(t −6)=12t −8=0, 所以 t =23,即 AF =23,故 BF =12−23=343.又 PD =9,所以 V 三棱锥B−PCF =V 三棱锥P−BCF =13×12×343×8×9=136.【知识点】直线与平面平行关系的判定、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解决立体几何问题21. 【答案】不是.【知识点】平面与平面平行关系的性质22. 【答案】图(1)表示两个相交的半平面;图(2)表示开口向里的两个相交的半平面;图(3)表示开口向外的两个相交的半平面. 【知识点】平面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人教A版数学必修第2册单元测试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原卷版)

人教A版数学必修第2册单元测试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原卷版)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综合测试(原卷版)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三棱柱有a 个顶点,b 条棱,则a -b =( ) A .-3 B .3 C .4D .-42.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所有面对角线中,所在直线与直线A 1B 互为异面直线且所成角为60°的面对角线的条数为( )A .2B .4C .6D .83.已知某圆柱的内切球半径为92,则该圆柱的侧面积为( )A .49π2B .49πC .81π2D .81π4.空间四点A ,B ,C ,D 共面而不共线,那么这四点中( ) A .必有三点共线 B .必有三点不共线 C .至少有三点共线D .不可能有三点共线5.设α,β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α∥β的一个充分条件可以是( ) A .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β平行 B .α,β垂直于同一条直线 C .α,β平行于同一条直线D .α,β垂直于同一个平面6.E ,F ,G 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 的棱BC ,CD ,DA 的中点,则此四面体中与过E ,F ,G 的截面平行的棱的条数是( )A .0B .1C .2D .37.如图,P为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过BC的平面与平面P AD交于EF,E在线段PD上且异于P、D,则四边形EFBC是()A.空间四边形B.矩形C.梯形D.平行四边形8.(2022·新高考Ⅰ卷)南水北调工程缓解了北方一些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其中一部分水蓄入某水库.已知该水库水位为海拔148.5 m时,相应水面的面积为140.0 km2;水位为海拔157.5 m时,相应水面的面积为180.0 km2,将该水库在这两个水位间的形状看作一个棱台,则该水库水位从海拔148.5 m上升到157.5 m时,增加的水量约为(7≈2.65)() A.1.0×109 m3B.1.2×109 m3C.1.4×109 m3D.1.6×109 m3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以下关于空间几何体特征性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以直角三角形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两边旋转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是圆锥B.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的几何体是棱柱C.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三角形的几何体是棱锥D.两底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梯形,侧棱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几何体是棱台10.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截面PQMN是正方形,则在下列命题中,一定正确的为()A.AC⊥BD B.AC∥截面PQMNC.AC=BD D.异面直线PM与BD所成的角为45°11.如图,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点M,P,Q分别为棱AB,CD,BC 的中点,若平行六面体的各棱长均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1M∥D1P B.A1M∥B1QC.A1M∥平面DCC1D1D.A1M∥平面D1PQB112.如图,在棱长均相等的正四棱锥P-ABCD中,M、N分别为侧棱P A、PB的中点,O是底面四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下列结论正确的有()A.PC∥平面OMN B.平面PCD∥平面OMNC.OM⊥P A D.PD⊥平面OMN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该圆柱的体积是____.14.将长为3,宽为2的长方形,绕其一边旋转成的几何体的表面积为____.15.一个直径为32厘米的圆柱形水桶中放入一个铁球,球全部没入水中后,水面升高9厘米,则此球的半径为___厘米.16.我国有着丰富悠久的“印章文化”,古时候的印章一般用贵重的金属或玉石制成,本是官员或私人签署文件时代表身份的信物,后因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也被作为装饰物来使用.图1是明清时期的一个金属印章摆件,除去顶部的环以后可以看作是一个正四棱柱和一个正四棱锥组成的几何体,如图2.已知正四棱柱和正四棱锥的高相等,且底面边长均为2,若该几何体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球的表面上,则这个球的表面积为____.四、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如图,圆锥底面半径为1,高为3.(1)求圆锥内接圆柱(一底面在圆锥底面上,另一底面切于圆锥侧面)侧面积的最大值;(2)圆锥内接圆柱的表面积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8.(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所示,一个圆锥形的空杯子上面放着一个半球形的冰淇淋,如果冰淇淋融化了,会溢出杯子吗?请用你的计算数据说明理由.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ABCD中,侧面P AD⊥底面ABCD,侧棱P A⊥PD,底面ABCD是直角梯形,其中BC∥AD,∠BAD=90°,AD=3BC,O是AD上一点.(1)若CD∥平面PBO,试指出点O的位置;(2)求证:平面P AB⊥平面PCD.20.(本小题满分12分)(2020·江苏卷)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B⊥AC,B1C⊥平面ABC,E,F分别是AC,B1C的中点.(1)求证:EF∥平面AB1C1;(2)求证:平面AB1C⊥平面ABB1.21.(本小题满分12分)(2021·全国乙卷)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矩形,PD⊥底面ABCD,PD=DC=1,M为BC的中点,且PB⊥AM.(1)求BC;(2)求二面角A-PM-B的正弦值.22.(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平面ABC,AC=BC,AB=2A1A=4,以AB,BC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D,连接A1D,DC1.(1)求证:DC1∥平面A1ABB1;(2)若二面角A1-DC-A为45°.①求证:平面A1C1D⊥平面A1AD;②求直线AB1与平面A1AD所成角的正切值.。

必修二立体几何典型例题(人教版) (1)

必修二立体几何典型例题(人教版) (1)

必修二立体几何【知识要点】空间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1)四个公理与等角定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此平面内.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定理:空间中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2)空间中线面平行、垂直的性质与判定定理:①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都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②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经过该直线的任一个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相互平行.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空间中平行的判定a∥c,b∥c,a∥α,a⊂βα∥βa⊥α,b⊥αα∩β=bγ ∩α=a,γ ∩β=b⇒a∥b⇒a∥b⇒a∥b⇒a∥b(2)a∩α=∅a∥bα∥βb⊂α,a⊄αa⊂β⇒a∥α⇒a∥α⇒a∥αα∩β=∅a∥β,b∥βa⊥α,a⊥βα∥γ ,β∥γa,b⊂α,a∩b=A⇒α∥β⇒α∥β⇒α∥β⇒α∥βa⊥c,b∥c,a⊥αb⊂α⇒a⊥b⇒a⊥ba⊥m,a⊥n a∥b,b⊥αα∥β,a⊥βα⊥β,α∩β=l m,n⊂α,m∩n=A a⊂β,a⊥l ⇒a⊥α⇒a⊥α⇒a⊥α⇒a⊥αa⊥β,a⊂α⇒α⊥β1.如果平面α外有两点A 、B ,它们到平面α的距离都是d ,则直线AB 和平面α的位置关系一定是 ( ) A.平行 B.相交 C.平行或相交 D. AB ⊂α2.已知a ∥α,b ∥α,则直线a ,b 的位置关系①平行;②垂直不相交;③垂直相交;④相交;⑤不垂直且不相交.; 其中可能成立的有A.2个 B.3个 C.4个 D.5个3.直线a ∥平面α,点A ∈α,则过点A 且平行于直线a 的直线 ( ) A.只有一条,但不一定在平面α内 B.只有一条,且在平面α内 C.有无数条,但都不在平面α内 D.有无数条,且都在平面α内4.已知直线a ∥平面α,且它们的距离为d ,则到直线a 与到平面α的距离都等于d 的 点的集合是 ( )A.空集 B.两条平行直线 C.一条直线 D.一个平面5. A 、B 是直线l 外的两点,过A 、B 且和l 平行的平面的个数是 ( ) A.0个 B.1个 C.无数个 D.以上都有可能6.已知直线a 、b ,平面α、β,以下条件中能推出α∥β的是 ( )①a ⊂α,b ⊂β,a ∥b ; ②a ⊂α,b ⊂α,a ∥β,b ∥β;③a ∥b ,a ⊥α,b ⊥β. A.① B.② C. ③ D.均不能7.若平面α∥平面β,直线a ⊂α,直线b ⊂β,那么直线a ,b 的位置关系是 ( )A.垂直B.平行C.相交D.不相交 8.设l 是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A. 若l ∥α,l ∥β,则α∥βB. 若l ∥α,l ⊥β,则α⊥βC. 若α⊥β,l ⊥α,则l ⊥βD. 若α⊥β, l ∥α,则l ⊥β9.若有平面α与β,且,,,l P P l αβαβα=⊥∈∉,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点P 且垂直于α的直线平行于β B.过点P 且垂直于l 的平面垂直于β C.过点P 且垂直于β的直线在α内 D.过点P 且垂直于l 的直线在α内 10.已知l ⊥α,m ⊂β,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α∥β则l ⊥m ②α⊥β则l ∥m ③l ∥m 则α⊥β ④l ⊥m 则α∥β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 .①③11.如图,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A 1=2,AB =1,AD =2,E 为BC 的中点,点M 为棱AA 1的中点. (1)证明:DE ⊥平面A 1AE ;(2)证明:BM ∥平面A 1ED .12.如图,四边形ABCD 为矩形,BC ⊥平面ABE ,F 为CE 上的点,且BF ⊥平面ACE . (1)求证:AE ⊥BE ;(2)设点M 为线段AB 的中点,点N 为线段CE 的中点.求证:MN ∥平面DAE .13.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 AD⊥平面ABCD,AB∥DC,△P AD是等边三角形,已知BD=2AD=8,AB.2==DC54(1)设M是PC上的一点,证明:平面MBD⊥平面P AD;(2)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14.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中,BC=AC,AD=BD,E是AB的中点.求证:(1)AB⊥平面CDE;(2)平面CDE⊥平面ABC;(3)若G为△ADC的重心,试在线段AE上确定一点F,使得GF∥平面CDE.简单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1.已知一个长方体的同一顶点处的三条棱长分别为1,3,2,则其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2.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为2,则以一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所成的几何体体积是_________.3.如图,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D为棱AA1的中点.若截面△BC1D是面积为6的直角三角形,则此三棱柱的体积为________.4.矩形ABCD 中,AB =4,BC =3,沿AC 将矩形ABCD 折成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 则四面体ABCD 的外接球的体积为________.5.已知过球面上三点A 、B 、C 的截面到球心的距离等于球半径的一半,且AC =BC =6,AB =4,则球的半径等于________,球的表面积等于________.6.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BC =2,过A 1、C 1、B 三点的平面截去长方体的一个角后,得到如图所示的几何体ABCD -A 1C 1D 1,且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403.(1)证明:直线A 1B ∥平面CDD 1C 1; (2)求棱A 1A 的长;(3)求经过A 1,C 1,B ,D 四点的球的表面积.7.用与球心距离为1的平面去截球,所得的截面面积为π,则球的体积为________.8.已知一个球与一个正三棱柱的三个侧面和两个底面相切,若这个球的体积是32π3,则这个三棱柱的体积是________.9.若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以该正方体各个面的中心为顶点的凸多面体的体积为________.10.在一个锥体中,作平行于底面的截面,若这个截面面积与底面面积之比为1∶3,则锥体被截面所分成的两部分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11.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23,则四面体A -B 1CD 1的外接球的体积为________.12.如图,已知AB ⊥平面ACD ,DE ⊥平面ACD ,△ACD 为等边三角形,AD =DE =2AB =2,F 为CD 的中点. (1)求证:AF ⊥平面CDE ; (2)求证:AF ∥平面BCE ; (3)求四棱锥C -ABED 的体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体几何测试题1.以下关于几何体的三视图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 .球的三视图总为全等的圆B .正方体的三个视图总是正三个全等的正方形C .水平放置的正四面体的三个视图都是正三角形D .水平放置的圆台的俯视图是一个圆2.圆柱的一个底面积为S ,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 )A .S πB .S π2C .S π4D .S π332 3.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P 、Q 、R 分别是AB 、AD 、11B C 的中点.那么,正方体的过P 、Q 、R 的截面图形是( )。

A .三角形B .四边形C .五边形D .六边形4.将棱长为1的正方体木块切削成一个体积最大的球,则该球的体积为( )A .π23B .π32C .6πD .34π5.正四棱锥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都是1,则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 )A .75°B .60°C .45°D .30° 6.正六棱柱的底面边长为2,最长的一条对角线长为52,则它的侧面积为( )A .24B .12C .224D .2127.设γβα,,是三个不重合的平面,l 是直线,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γββα⊥⊥,,则γα⊥; ②若l 上两点到α的距离相等,则α//l ; ③若βαβα⊥⊥则,//,l l④若.//,//,,//βαββαl l l 则且⊄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8.在正四面体P -ABC 中,D ,E ,F 分别是AB ,BC ,CA 的中点,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

A .BC//平面PDF B .DF ⊥平面PA EC .平面PDF ⊥平面ABCD .平面PAE ⊥平面 ABC9.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斜二测直观图是一个底角为45,腰和上底边均为1的等腰梯形,则这个平面图形的面积是 ( )A.2221+ B. 22+ C. 21+ D. 221+10.(文科)如图1,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A 1=AB =2,AD =1,点E 、F 、G 分别是DD 1、AB 、CC 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 1E 与GF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是( )。

A .515B .22C .510 D .1 (理科)甲烷分子结构是:中心一个碳原子,外围四个氢原子构成四面体,中心碳原子与四个氢原子等距离,且连成四线段,两两所成角为θ,则cos θ值为( )A .31-B .31C .21D .21-11.在正三棱柱111C B A ABC -中,若AB =2,11AA =则点A 到平面BC A 1的距离为( )A .43 B .23 C .433 D .3 12.已知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1,在正方体的表面上与点A 距离是332的点的集合形成一条曲线,这条曲线的长度是 ( )A .π33 B π332 C .π635 D .π3 13.正三棱锥P -ABC 中,三条侧棱两两垂直,且侧棱长为a ,则P 点到面ABC 的距离是14.(文科)三个平面两两垂直,它们的三条交线交于一点O ,P 到三个面的距离分别是6,8,10,则OP 的长为 。

(理科)已长方体的全面积是8,则其对角线长的最小值是 15.如图2,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 底面各边都相等,M 是PC 上的一个动点,当点M 满足 时,平面MBD ⊥平面PCD .16.在空间中:①若四点不共面,则这四点中任何三点都不共线;②若两条直线没有共点,则这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以上两个命题中,逆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把符合要求的命题序号都填上)17.如图3所示,一个圆锥形的空杯子上面放着一个半球形冰淇淋,如果冰淇淋融AB CD A 1B 1C 1D 1EFG 图1P ABDCM图2化了,会溢出杯子吗?18.如图4,在三棱锥P-ABC 中,AB BC ⊥, 12AB BC PA ==, 点O,D分别是,AC PC 的中点,OP ⊥底面ABC . (1)求证OD //平面PAB ;(2)求直线OD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的大小.19.(文科)如图5,已知直四棱柱1111D C B A ABCD -中,21=AA ,底面ABCD 是直角梯形,A 是直角,AB//CD ,AB=4,AD=2,DC=1,求异面直线1BC 与DC 所成角的余弦值。

图3ABCDOP图4ABCDD 1C 1B 1A 1图5A 1B 1CD 1(理科)如图6,在棱长2==AD AB ,31=AA 的长方体1AC 中,点E 是平面BCC 1B 1上的点,点F 是CD 的中点.(1)试求平面AB 1F 的法向量;(2)试确定E 的位置,使E D 1 ⊥平面F AB 1。

20.如图7所示,在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P 、M 、N 分别为棱DD 1、AB 、BC 的中点.(1)求二面角1B -MN-B 的正切值;(2)画出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使其满足“有4个正方形相连成一个长方形”这一条件,并求展开图中P 、B 两点间的距离(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21.一只小船以10 m/s 的速度由南向北匀速驶过湖面,在离湖面高20米的桥上,一辆汽车由西向东以20 m/s 的速度前进(如图8),现在小船在水平P 点以南的40米处,汽车在桥上Q 点以西30米处(其中PQ ⊥水面),求小船与汽车间的最短距离为.(不考虑汽车与小船本身的大小).参考答案:A B CM D NP 1A 1C 1B 1D 图7图8P QP A B CO 第8题图 H1.选A 。

画几何体的三视图要考虑视角,对于球无论选择怎样的视角,其三个视图均为全等的圆。

2.选C 。

圆柱的底面积为S ,则底面半径πSr =,底面圆的周长是S r ππ22=,故侧面积S r S ππ4)2(2==侧。

3.选D 。

通过画图,可以得到这个截面与正方体的六个面都相交,所以截面为六边形。

4.选C 。

正方体削成最大的球,即正方体棱长为球的直径,即12=R ,21=R ,故621343ππ=⎪⎭⎫ ⎝⎛⋅=球V 。

5.如图所示,设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α,则22c o s ==SC OC α,所以045=α。

6.选A 。

由底面边长为2,可知底面半径为2,由勾股定理可知侧棱长为2,所以24226=⨯⨯=侧S 。

7.选D 。

命题①α和β可能平行;命题②中l 和α相交。

8.选C 。

如图所示:取DF 的中点O ,易证POA ∠为二面角A DE P --的平面角,因为P 点在底面上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故POA ∠不可能为直角,所以平面PDF 与平面ABC 不垂直。

9.选B 。

还原成平面图形为如图所示的直角梯形,且21+=AB ,2=AD ,1=DC ,故222)211(21+=⨯++⨯=S 。

A B C D 第9题图A BCDS第5题图O10.(文科)如图所示,连结G B 1、F B 1,则GF B 1∠或其补角是异面直线A 1E 与GF 所成的角,由余弦定理:510522352211221211=⨯-+=⋅-+=∠F B G B GF F B G B GF B ,所以510arccos=α。

(理科)选A 。

即正四面体的各顶点与中心连线所成的角,如图,设棱长为1,则有:23=AD ,33=AH ,3622=-=AH PA PH ,设r OP OD OC OB OA =====,在O A H Rt ∆中,由222AH OH OA +=得:46=r ,故3121cos 222-=-+=rr r θ。

11.设点A 到平面BC A 1的距离为h ,则由A B CA BC A A V V --=11可得:2315221311=-⨯⨯=⋅=∆∆BC A ABC S AA S h 。

12.曲线在过A 的三个面上都是以A 为圆心,332为半径的四分之一圆弧,所以曲线的总长度为ππ3332243=⨯⨯。

13.设P 点到面ABC 的距离为h ,由体积公式可得:()3261231a h a =⋅,故a h 332=。

14.如图,构造长方体,其中侧面AO ,BO ,A 1O 所在的平面即为已知的三个两两垂直的平面,则长方体的长、宽、高分ABCA 1B 1C 1第11题图ABC D A 1B 1C 1D 1E FG第10题(文)图PABC HOD第10题(理)图ABC P别为6,8,10,而OP 的长即为长方体的体对角线的长,所以OP 2=36+64+100=200. 故210=OP 。

(理科)设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c b a ,,,则4=++ca bc ab ,对角线222cb a l ++=222222222222=++≥++=ca bc ab c b a15.答案:BM ⊥PC (或DM ⊥PC ).底面四边形ABCD 各边都相等,所以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AC ⊥BD ,又因为PA ⊥平面ABCD ,所以PA ⊥BD ,又PA AC A ⋂=,所以BD ⊥平面PAC ,即有PC ⊥BD ,故要使平面MBD ⊥平面PCD ,只须BM ⊥PC ,或DM ⊥PC .16.答案②.①的逆命题是:“若四点中的任何三点都不共线,则这四点不共面”,为假命题,反例可以找正方形,没有三点共线,但四个顶点共面;②的逆命题是:“若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由异面直线的定义知这个命题正确.17.解:3128434213ππ=⨯⨯=半球V ;πππ6412431313122=⨯⨯==⨯=h r Sh V 锥。

因为锥半球V V <,故冰淇淋融化了,不会溢出杯子。

18.如图,连结AQ ,∵PQ ⊥QD ,PA ⊥QD ,PQ ∩PA =P ,∴QD ⊥平面PQA ,于是QD ⊥AQ ,∴在线段BC 上存在一点Q ,使得QD ⊥AQ ,等价于以AD 为直径的圆与线段BC 有交点,∴12≥a,a ≥2.19.(1) O、D分别为AC 、PC 的中点.∴ //OD PA ,又PA ⊂平面PAB ,PAB OD 面⊄,∴ OD //平面PAB .(2) AB BC ⊥,OA OC =,∴,OA OB OC==又 OP ⊥平面ABC ,∴PA PB PC ==.取BC 中点E,连结PE ,则BC ⊥平面POE .作OF PE ⊥于F,连结PA BC DQ 第18题图P A B CD EFO 第19题图DF ,则OF ⊥平面PBC ,∴ODF ∠是OD 与平面PBC 所成的角.在ODF Rt ∆中,sin OF ODF OD ∠==OD 与平面PBC 所成的角正弦值为30210. 20.(文科)由题意AB ∥CD ,∴∠C 1BA 是异面直线BC 1与DC 所成的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