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校大联考全国百所名校2019届高三大联考调研试卷(一)历史试题(扫描版,无答案)

合集下载

江苏省百校联盟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第一模拟历史试题(8页)

江苏省百校联盟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第一模拟历史试题(8页)

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第一模拟历史试题本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

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据记载,春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出奔(逃出原居住地或本国)”现象,因君位争夺导致的“出奔”总计70起,92 人次,因族长争立导致的“出奔”总计4起,12人次。

这一现象反映了A,诸侯国间战乱不断B.宗法制度走向崩溃C.贵族统治出现危机D.平民势力开始兴起25.汉武帝元朔元年,下令各郡举孝廉,结果有的郡甚至推荐不出一个人,而到章帝建初元年则出现了“乡举里选…茂才、孝廉岁以百数”的盛况。

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察举选拔程序日益完善B.民众文化水平得到提高C.儒学政治化趋向的推动D 国家教育体系基本建立26.下面是宋元时期有关商贩商业行为的记述。

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小商贩完全集中在居民区B.南北方饮食习惯渐趋一致C.都城开始成为商业中心D.商业经营已注重广告作用27.清代康熙年间编写的《古今图书集成》中记载,苏州百姓虽尽力于农业生产,但在农业生产之外,还做其他工作,有的织布,有的在矿山上采石,也有做木工或瓷器工作的。

这反映出当时农民的经济活动A.已突破了自给性需求B.体现了耕织分离倾向C.开始走向商品性生产D.强化了重农抑商观念28. 1896年,梁启超主编《时务报》后,“各地学习新学的知识分子非常喜爱阅读康有为和梁启超具有新颖观点的议论性文章,大批人士纷纷呼应,组织各类学会讨论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

由此可知,当时维新派A.开始借助于报刊宣传变法B.极力宣传西方的政治知识C.注重营造变法的社会氛围D.组织起了变法的民众力量29.右图反映了1913- 1931年中国生产资料半制品在进口商品中比重的变化情况。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重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建立B.经济对外竞争力有所增强C.轻工业经济发展严重滞后D.对外贸易已经实现了逆转30.外国记者斯坦因在《红色中国的挑战》中写道;“这里(延安边区)没有像重庆一样的毁谤与闲谈……这里却有许多公开的批评,同时还有一种自我批评的热情。

2019届百校联盟TOP20高三九月联考全国1卷 历史试题

2019届百校联盟TOP20高三九月联考全国1卷 历史试题

百校联盟2019届TOP20九月联考(全国I卷)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本试卷满分100分,测试时间90分钟5.考试范围:必修一、一、三第I卷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时期,周天子直接分封的诸侯从未出现过叛周现象,甚至在周幽王时为博得宠妃褒如一笑,竟在没有底敌的情况下下令城防举火,结果诸侯纷纷率兵来救难勤王。

这反映出西周时A.边疆地区得到了巩固B.周王拥有“共主”权威C.各诸侯王唯王命是从D.宗族意识得到了强化2.周代《礼记》中说“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而战国时李悝在《法经》中则指出“丞相受金,左右伏诛;厘首(将军)以下受金则诛”。

据此可知,《法经》A.整合了先秦法家的思想B.最早提出了以法治国的理念C.要求打破货族政治局面D.其有建立统治新秩序的设想3.据《史记·律书》中记载,汉文帝时“天下股富,粟至十余钱”,文帝采纳晁错的建议,实行“修卖爵令(百姓可以用粮食向政府买爵位)”,“谷至石数十钱”。

材料所述变化说明了A.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得到维护B.农业税是汉政府主要财政收入C.精耕细作技术提高了粮食产量D.政府注重保持粮食市场的稳定4.“经”作为典籍文献的代称,经历了一个由“经书”到“经学”的转变。

先秦时指一般意义上的典籍文献(如老子的《道德经》),而到西汉武帝后则专指具有思想权威性质的儒家神圣经典转变主要是由于A.知识界开始推崇儒学B.家经典具有普世性C.儒学思想神化的完成D.儒学上升为主流意识5.唐武德五年(622年),唐高粗李渊下诏规定:布衣寒士若得不到举荐者,可“投牒自应”、“自举”(自己报考)。

此规定反映出A.科考竞争的公平性增强B.贫民阶层开始参与科考C.政府将选官权收归中央D.科举考试程序日趋完善6.宋代规定,枢密院作为全国最高军事机构“武府”,其长官“枢密使”不得由武将担任,只授予文职官员。

高三历史 广东省2019届高三百校联考试题(答案+解析)

高三历史 广东省2019届高三百校联考试题(答案+解析)
A.美国具备建立单极世界的能力B.单极世界比两极世界更加稳定
C.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D.世界格局应从整体的角度考虑
【答案】A
【解析】
“美国成了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全球性大国,美国体系就可以成为现成的东西在全球应用”的意思是说明美国具备领导世界并建立单极世界的能力,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比较单极世界和多极世界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世界多极化趋势,显然是想建立单极世界,故C项错误;布列津斯基仅从美国角度思考,并不是整体角度,故D项错误。
8.下面是1951-1959年《中国青年报》中新闻漫画题材比例变化的折线图。这些变化
A.说明现实环境对艺术创作影响较大
B.表明“双百”方针得到顺利贯彻执行
C.反映了新闻题材创作形式的多元化
D.弱化了报刊与杂志的政治宣传功能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新闻漫画题材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社会生活中的比例呈现曲折发展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实环境对艺术创作影响较大,A项正确。“双百”方针确立于1956年,与材料中“1951-1955年”的信息不符,排除B。材料强调新闻漫画题材比例的变化,与现实环境影响有关,没有涉及新闻题材创作形式的多元化,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弱化了报刊与杂志的政治宣传功能,而是强调现实环境对艺术创作影响较大,排除D。
评价: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积极作用;推动了民族融合与经济文化交流;但也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影响社会的良性发展。
(2)背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加剧;两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清政府统治危机加深。
(3)趋势:政治日益民主化;社会日益法制化。
【解析】
D.与美国有了军事上的合作
【答案】C

2019年3月2019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历史卷(考试版)

2019年3月2019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历史卷(考试版)

………………○………………外………………○………………装………………○………………订………………○………………线………………○………………
地主为农村管理统治者,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或者只有很少的土地,主要依附于地主,沦为佃农。在这 样的经济形态下,只有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才能发挥最优的国家管理效能。
——摘编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效能》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中央中枢机构之间的关系。(2 分) (2)据材料二,指出雍正帝设立军机处的根本目的,并概括军机大臣的工作职责。(4 分) (3)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效能”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小 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 字左右)(8 分) 22.(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民国政制形式与内容的分割迫使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识分子深入到思想文化的深层中去寻 找国家富强的出路,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不论是新文化派,还是文化保守主义,都对“民主”持有 肯定态度,同时,他们对民主的理解和追求方向又不完全相同,可分为激进民主主义、自由派民主主 义、无政府主义等五类。新文化运动时期,从西方文明寻找到的科学旗帜已超越了自然科学领域,逐 渐渗透到社会科学、宇宙人生领域。科学主义作为一种时代思潮取得了舆论上的胜势,出现科学可以 解决一切的论调。
D.洋务运动不断发展
6.“它开创了中国‘宪政之治的新传统’,终结了传统中国‘朝代国家’的形态……增强了国家和社会的力
量,呈现了政治发展的新模式。”据此判断,“它”
A.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B.结束了中国的专制统治
C.使中国由贫弱走向富强
D.奠定了政治民主化基础
7.抵制洋货运动于 1904 年首先由商务界发起,1915 年因反对“二十一条”再度兴起,1919 年达到高潮。清末

2019年3月2019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历史(全解全析)

2019年3月2019届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Ⅰ卷)-历史(全解全析)

24.【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体现了不同的礼物反映了他们身份等级不一,故B 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身份等级问题,没有反映人际关系是否和谐,排除A。

C 是对材料的误读,这种礼节规定是为了维护等级秩序。

D 项说法错误,周礼维护的是奴隶制的等级秩序。

25.【答案】B26.【答案】B【解析】男尊女卑以及妇女贞节观念是理学的重要内容。

材料反映出宋代妇女可离婚、再婚,而且法律也允许,由此可知,理学在宋代还没有产生较大影响,故B 项正确。

妇女是否拥有婚姻自主权,材料不能确定,可排除A 项。

三纲五常是维护封建社会尊卑贵贱等级秩序的重要支柱,历代统治者都比较重视,C 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仅凭一条对离婚情况的规定,不足以得出国家重视男女离婚案件的处理,故排除D 项。

27.【答案】C【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清朝废除匠籍,官府出银雇募,说明工匠对官府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雇募关系的出现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故选C 项。

“出银雇募”会增加工匠收入,排除A 项。

B 项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必然联系。

官营手工业在明代中后叶就被民营手工业超过,排除D 项。

28.【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从本质上看它是封建制度内的自我调整”可知,该学者认为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这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故答案选D 项,排除A 项。

材料并没有评判洋务运动成功与文科综合历史第1页(共5页)否,排除B。

C 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材料强调的是洋务运动主观目的背离现代化的历史潮流。

29.【答案】B30.【答案】A【解析】“许多并非共产主义者的报刊”刊登文章讨论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以迎合读者,反映了当时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在中国的影响增大,但不能得出马克思主义被普遍接受,故A 项正确,排除B 项。

材料没有反映新文化阵营的情况,可排除C 项。

材料体现了人们对十月革命的关注,但不能因此得出走十月革命道路成必然,可排除D 项。

31.【答案】A【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1969 年时,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对中国北方构成巨大威胁,再结合材料可知,当时中国领导人认为苏联既是中国的主要威胁,也是美国的主要敌人,因而中国政府希望改善中美关系,故答案选A 项。

全国百师联盟2019届高三开年摸底大联考(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

全国百师联盟2019届高三开年摸底大联考(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含解析)

百师联盟2019届全国高三开年摸底大联考(全国Ⅰ卷)文综历史试题1.上表为不同史籍有关周朝“分封制”的记载。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 王室子弟是周初分封的主体部分B. 周朝只在初期进行了分封C. 分封制有效地巩固了周朝的统治D. 周王朝的分封制相当发达【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大禹之后于杞”等信息可知,周王朝实行分封制,分封了大量同姓、先代贵族为诸侯,说明周王朝的分封制相当发达,故D 正确;A只能反映《荀子》记述的材料,不能全面反映题干信息,排除A;周朝一直推行分封制,B不符合史实,排除;分封制下诸侯有较大的权力,容易形成割据势力,后来造成诸侯割据混战局面,C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大禹之后于杞”,联系所学分封制的内容和影响分析解答。

2.唐朝后,期出现了“食券”和“飞钱”。

府兵可在家乡用粮食交换食券,然后在服役地区用它买食物。

“飞钱”亦称“便换”“便钱”,商人在京城购买政府发放的凭证,把它们递交给各地方财政部门时,就可以拿到相等数额的钱。

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A. 具有交易凭证功能的纸币产生B. 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C. 经济的发展催生新的金融业务D. 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提髙【解析】【详解】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唐朝后期出现了“食券”和“飞钱”,故C正确;北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排除B;材料反映唐朝金融领域出现的现象,无法体现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提髙,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唐朝后,期出现了‘食券’和‘飞钱’”,联系唐朝商品经济发展的史实分析解答。

3.宋朝以前的家训大多只重视读书仕宦,对其他职业较少提及,对诸如音乐、美术、医学等杂艺则持鄙弃态度。

2019-2020年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调研测试题历史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调研测试题历史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调研测试题历史含答案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48分)和第H 卷(材料解析题, 试时间9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共48分)选择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

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请将答案 求填在答题卡内。

)1.西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对周天子有交纳贡赋的义务。

贡赋可以是马匹、粮食,也可以贡献地方 特产、珍鸟奇兽。

材料说明西周A.贡赋的标准并不统一 B. 具备贵族政治的典型特征C.用血缘解决继承问题D.用经济手段控制地方2-在秦朝朝议中,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三公九卿,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士也可进言。

据此可知朝议 制度A.减少了君主决策的失误 B. 阻止了皇帝的恣意妄为C.保证中央机构的独立性汉代《盐铁论?瑕旱》中说道:标志秦代中央官制完善 3.“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

器用便利,则用力少而得作多,农夫乐事劝功”材料说明汉代A. 农民具有少劳作也必须多收获的意识B.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灌钢技术加速了铁农具的推广普及铁农具开始在全国C. 范围内得以推广D.4-唐朝大将郭子仪的儿子郭暖是朝廷驸马,一天小两口吵架,郭暧道:“你老爸是皇帝就了不起 了 ?那是我老爸不愿意做才让你爸做的。

公主回宫告状,代宗说:“郭暧说的是实情,如果郭子仪想当皇帝那皇帝就是他的了。

”郭子仪知道这事后,把郭暖绑起来亲自 带到皇帝面前发落。

代宗安慰说:A.代宗为閹幻吵架,你就装听不见就行啦。

”这件事说明A. 理学兴起对等级制度皱塾自百官贵族,下至士人庶民,“衣冠之制,上下混一”。

B. 放松了对大众服饰所反映的等级制度的监管C. 崇尚个性的人文思想的兴起D.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6.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说: “行省是一个极不合理的制度……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无权,权只在中央 这种行省设施,实际上并不是为了行政方便,而是为了军事控制。

广西百校2019届高三历史毕业班大联考试题(含解析)

广西百校2019届高三历史毕业班大联考试题(含解析)

广西百校2019届高三毕业班大联考高三历史考试1.中国历史上对女性审美的地域认知在南宋以前认同黄河流域为美女群体核心区,南宋以后认同长江流域为美女群体核心区。

南宋以前高大丰硕美的主流审美观与北方核心区人种吻合,南宋以后纤小轻盈美的主流审美观与南方核心区人种吻合。

中国古代女性审美认知的地域变化反映出A. 社会经济区位的变迁B. 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C. 各地区审美差异消除D. 民族文化已逐渐统一【答案】A【解析】【详解】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南宋以后完成,材料中体现出南宋之前和之后审美观的变化,体现出经济区位变迁影响审美变化,故A项正确。

从材料中看不出君主专制的信息,故B 项错误。

C项错在各地区审美的变化,但是并没有说这种差异已经消除,故C项错误。

D项错在并没有证据表明民族文化逐渐走向统一,故D项错误。

2.晋室南迁,衣冠南渡,为了仰仗随司马氏东迁的中原士族,司马皇族极力拉拢世家大族如王姓大族,“王与马共天下”,上层土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

这反映出当时A. 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B. 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C. 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D. 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答案】A【解析】【详解】“王与马共天下”“上层土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反映了衣冠南渡之后,司马家族与地方世家大族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豪强大族对国家政治的影响,故A项正确。

材料并没有说明古代政治制度的不断进步,相反九品中正制是对曹操时期唯才是举的一个倒退,故B项错误。

材料讲的不是考试选拔官吏,而是凭借家族势力来选拔官吏,故C项错误。

在当时选官重视的是家族的影响力,而不一定就局限于是经济基础方面的影响力,故D项错误。

3.宋代有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蹴鞠(足球)艺人,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作“齐云社”,专事负责蹴鞠活动的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这是我国最早的单项运动协会,高佛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为殿前都指挥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