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走一步再走一步_图文(精)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25张PPT)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25张PPT)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写作特点
1.选材经典,以小见大
2.记叙周密,巧设伏笔
3 .善用心理描写,人物形象生动
积累名言
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杜甫
2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3 我要扼住命运旳喉咙。 —— 贝多芬
总结
一种人在旅途中,不可能坦坦荡荡,一 帆风顺旳,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正常 旳。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着距 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 能办得到旳”,那什么样旳艰难险阻都将被 你踩在脚下。
• 在费城七月旳一种闷热旳日子里,我和五 个小男孩因为弹子游戏玩厌了,决定去爬 悬崖。小伙伴们爬下了悬崖,我因为害怕 在悬崖上陷入了进退两难旳险境,最终在 爸爸旳鼓励和指导下,一步一步爬下了悬 崖,成功脱险。
你能一句话概述故事内容吗?
文章论述了“我” 在悬崖上遇险,脱险 旳经历,并由此悟出 了经验。
导入新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1945年1月,正是二战期间。在英格兰旳沃顿空军基地, 一种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 和防护设施旳飞机进一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 得几乎无法完毕任务:他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 鲜血飞溅,连跳伞旳力气都没有。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 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目前,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 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目前所要做旳,是 在地面无线电旳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20分钟,就能够到 达荷兰旳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就这么,他不断告诫 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 国,根本不须想更多旳事,而且,还有后方旳无线电支持。 就这么,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毕了任务,当他接 受盟军旳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能够成为孤胆英雄,完 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旳启示。

《走一步,再走一步》ppt课件(24页)

《走一步,再走一步》ppt课件(24页)

主旨研讨 1. 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 步”是什么意思?
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 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 就不大了。 2.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了这一 步再走下一步”是什么意思? “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一步 一步走下去,有天大的困难也可以闯过
课文主旨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 的艰难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
1.遇险部分
课文中描写“我”遇险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爬 全身颤抖 冷汗直冒 心咚咚直跳 第二阶段:蹲 心惊肉跳 哀求啜泣 头晕目眩
第三阶段:伏
恐惧疲乏 全身麻木 不能动弹
2.“脱险”部分。
父亲是怎样引导我爬下悬崖的?
悬崖—→走一步—→再走一步—→崖下
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毫无信心 害怕会摔死——啼哭 萌发信心 似乎能办到——探、移 信心大增 是能办到的——啜泣
xuà n

小心翼翼
2、情节复述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 物、起因、经过、结果。
时间: 五十七年前七月里一个闷热的日子。 地点: 费城、悬崖。 人物: 我/(好朋友)杰利、内德等五个小伙伴/父亲。 起因: 玩弹子游戏玩厌了,决定去爬悬崖。
小伙伴们一一爬上悬崖,我害怕得蹲在小山道上止步不前, 经过: 直到所有小伙伴都爬上崖顶离开了,天也黑了,我也不敢挪 动寸步。 杰利带着父亲来找我,在父亲的帮助下我一步一步走下 悬崖。
结果:
3.梳理文章的思路
• 冒险——(遇险)——脱险 ——感悟
一.(1—15)写作者冒险登上悬崖面 临的困境。
冒险
二.(16—22)写作者在父亲的鼓励下 勇敢实践,脱离困难的经历。
脱险
三.(23)写作者由小时候爬山的事 感悟出的人生道理。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课件ppt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课件ppt
增加课堂互动
通过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思考能力,提高课堂氛围的活跃度。
THANK YOU.
教学背景与困难
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学生中存在着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差异,需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 行差异化教学。
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文学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和学生阅读为主,缺乏多样性法
采用小组合作、互动式探究、情境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信息资源整合能力
具有获取、筛选、整合学科领域内各种信息的能力,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
教师创新素养
创新教育观念
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教学方法
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引导学生自主学 习和思考。
06
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方法特点
综合性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教学等,使学 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掌握知识。
互动性
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发表观点、交流想法,通过合作与协商深化对 知识的理解。
个性化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评价 方式。
教学过程评价
01
评价标准明确
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业完成等方面。
02
评价方式多样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注重学生
的参与和反馈。
03
评价结果客观
根据评价标准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并及时给予反馈和建议,帮
助学生改进和提高。

《走一步,再走一步》ppt课件共17张

《走一步,再走一步》ppt课件共17张
1、最初:毫无信心 我不行 我会掉下去 我会摔死的
2、继而:萌发信心 这看起来我能做到 3、随后:信心大增 再一次,我做到了 4、最后:激动抽噎、成就感 有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
这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让“我”增强了战胜困难 的信心并推动情节发展。
5.作者从一个自然悬崖历险的故事,想到了怎样的生活 哲理?
字词积累
mù sè ān wèi 暮 色安 慰 jing yà wèi jù 惊 讶 畏惧 jing huāng cuò 惊 慌失 措
líng luàn 凌乱 cēncī 参 差 不齐
自主学习 1、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一下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勾画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事件的起因、经过、结 果。
Hale Waihona Puke 7.你如何评价“我”的好朋友杰里? 如果你是杰里会怎 么做?
杰利角度:如果我是杰里,我会感到左右为难,一边是最要好的朋 友,一边是更多的朋友。四个孩子一定不会让杰里帮“我”,而杰 里也不想被嘲笑,不想失去这几个玩耍的朋友。所以杰里虽然“看 起来很担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这说明杰利低估了“我” 的懦弱。他以为这么点悬崖,“我”总会下来的。再说,他一时也 帮不了“我”。 天越来越黑了,见“我”没回来,杰里的良心不安了,便告诉了 “我”父亲,寻求大人帮助,把“我”从危险的边缘救了回来。杰 里虽然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他是“我”真正的朋友。
8.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1)从课文内容看: 在那次“我”感到难以走下悬崖时,在父亲的走一步 ,再走一步”,一小步一小步地走。
(2)从人生意义看: 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只要将大困 难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步 一步走下去,最终能战胜一切困难。

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共29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共29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思考并 实践课文所探讨的人生经验。
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默读要注意速 度,要求4分半钟看完)。合上书, 快速回想课文内容,尝试用一句 话概括文章内容。
本文讲的是“我”小时候爬崖 遇险,在爸爸的帮助下一步步战胜 困难,脱离险境的故事以及从中学 到的影响“我”个人一生的经验。
2.积累重点词语
毫无信心
22段:不,我不行!太远了,
太困难了!我做不到!
有了信心
26段:这看起来我能做到。
产生巨大的 28段:我有了一种巨大的 成就感和骄 成就感和类似骄傲的感觉。 傲感
作者对自己心理的描写极其真实 细腻。这一方面表现了这段经历的刻 骨铭心,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作者善于 体察自己的内心。文章心理描写的真 实生动,使得读者可以在阅读中,充 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代入式地体 验文中“我”的心理,从而能产生同 情共感,由此也更能领会爸爸引导 “我”一步步走下来策略的必要性和 有效性。
当他接受奖励时,他说,我之所 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 小时侯的一段经历。今天,就让 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上尉飞行员, 也是一位著名作家莫顿•亨特先生 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看看 他小时候经历了怎样的事而让他 成为“孤胆英雄”的。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亨特
作者简介 莫顿·亨特,美国作家。早年
1.画出标志时间变化和空间转变 的语句,厘清写作顺序。
体现时间的进程的语句: “一个酷热的七月天”“然后他们出发 了”“几分钟后”“时间在慢慢地过 去”“暮色中”; 体现空间转换的语句: “最后来到一块空地上”“直到其他孩 子都爬到了上面”“我努力向他们爬过 去”“我紧贴在一块岩石上”。
2.划分课文层次
识到那就是我。写出了人站在高处往下看的感觉, 符合很多人认知,很真实;且写出了“我” 进退两难的艰难境地,也写出了“我”在长久 的恐惧和疲劳中神经逐渐麻木的境况,甚至自 己哭了都不知道,大脑也停止了思考。 17段: 神情恍惚,害怕和疲劳已经让麻木。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走一步,再走一步__课件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走一步,再走一步__课件

最后一段
• 2、结合文章最后一段,说说你对题目“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理解。
作者童年“脱险”的经历,告诉我们在遇到 巨大困难时,既要冷静,又要化整为零,循序 渐进,把危险和困难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然 后把着眼点放在构成大目标的一个个小目标 上,一步步战胜困难。
走一步 再走一步
你能办得到——这似乎能办得到——我能办得到 走一步 —— 再走一步 —— 再走一步 毫无信心 —— 顿生信心 —— 信心大增 巨大的成就感
•不同,第一次是(恐惧、伤心)。
•第二次是(百感交集。有历险的余悸, 有脱险的欢悦,有先前的委屈,有对父 亲的感激,有战胜困难后的巨大成就 感)。
我在父亲的指导下仅仅是爬下了几米高 的石架,为什么还说“我产生了巨大的 成就感”?
•产生了巨大成就感是因为"我"完成了一 件起先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事.
主旨研讨 1、找出本文点明主旨的段落。
“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
• 前有伏笔,后有照应,结构严谨。
2.父亲是怎么知道"我"陷入困境的? 课文中几次写到杰利?是详写
还是略写?能否略去不写杰利? 为什么?
•杰利告诉父亲的,3次,是略写,
•不能略去不写,因为杰利不是主要人 物,是次要人物,与中心关系不大, 所以要略写。不写杰利,父亲就无法 知道“我”陷入困境的。
加点字注音,蓝色词解释:
jiè sŏng yū chuòqì hăn línxún
训诫• 耸• 立 迂•回 啜• 泣• 纳罕• 嶙• 峋•
yūn xuàn

头晕• 目眩•
小心翼翼 •
lǚ 屡• 次
sàng 灰心丧• 气
dàn mēn
弹子 •
闷热 •

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共27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共27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四、课文赏析
父亲为什么不直接把孩子抱下来?他不怕孩子失足吗? 从中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如果是母亲来的话,她又会怎样做? 你能想象一下吗?
父亲角度:这是一位真正爱自己孩子的父亲,他不像别的父亲,爬上石架把儿子抱下来, 而是让作者自己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下去。这是为锻炼孩子的勇气和毅力。如果他对 孩子百依百顺,那只是让他更加娇气,一生一世都软弱无能。有句话说:“打是亲, 骂是爱”,只有在磨练下才能成好钢,没有磨练的只是土块、锈铁。所以这位父亲是 对孩子负责的真正爱孩子的父亲。
谢谢聆听!
《走一步再走一步》
作者:莫顿·亨特
目录
一、作者简介 二、字词积累 三、课文梳理 四、课文赏析 五、课文主旨 六、课外延展
一、作者简介
一、作者简介
莫顿·亨特(1920-2016),美国作家,心理学家,早年曾在空 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 国的侦察任务。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 位专业的心理学家。他的代表作有:《自杀》《心理学的故事: 源起与演变》(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年8月)《悬崖上的一 课》。其中《悬崖上的一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被收入 沪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第三课,人教版语文教科书(部编版) 七年级上第14课
三、课文梳理
三、课文梳理
1、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费城) 2、故事发生距今多久?(56年前) 3、故事发生在当时的什么时间?(一个酷热的七月天) 4、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游戏玩厌,正在寻觅其他好玩的事。
三、课文梳理
5、“我”为什么拿不定主意? 因为8年来“我”一直有病,母亲叫“我”不要冒险。 6、爬上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两个孩子分别叫什么? 一共有6个小男孩。内德和杰里 7、那座悬崖有多高?岩脊有多深?多长? 大约只有60英尺左右;五六英尺深,15英尺长

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

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
本文选自《心理学与成长》。
自主学习
1.快速默读全文,用“______”画出标志时间变化和空间转变 的语句,厘清写作顺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默读要求:不指读、不动唇、不分心、不停顿,遇到不理解的生字 词做记号。
自主检测
写作顺序: 时间顺序
主要内容:文章文叙述章了叙“我述”了在悬“崖上我遇”险,在脱悬险的崖经上历,冒并险由此,悟出遇了险经验,。脱险的经历, 并由此悟出了经验。
所以这位父亲是对孩子负责的真正爱孩子的父亲。说:“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只有在磨练下才能成 好钢,没有磨练的只是土块、锈铁。
所以这位父亲是对孩子负责的真正爱孩子的父亲。
深入研读
3.文中有两处不恰当的行为,你能找出来吗?
危险行为,不要模仿!!!
丢下同伴,不负责任!!!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请任选一种方式进行复述。
6.“我”是怎样脱险的?
父亲指点,摆脱困境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整体感知
2.再次默读课文,用“~~~~~”画出文中表现“我”心理的语句,结合文章情节和圈
点勾画的关键信息,小组合作,完成下面鱼骨图的填写。
心理变化
的作用?








情节/ 心理
增推 强动 战故 胜事 困情 难节 的发 信展 心
他更加娇气,一生一世都软弱无能。有句话说:“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只有在磨练下才能成好钢,没 有磨父亲角度父亲角度:这是一位真正爱自己孩子的父亲,他不像别的父亲,爬上石架把儿子抱下来,而是让
作娇者气父自,己一亲走生的一一步世角,都度再软走弱:一无锻步能的。炼下有孩去句。话子这说是:的为“勇锻授炼之气孩以和子鱼的,毅勇莫力气若和授,毅之“力以。渔授如。果”人他只以对有孩在鱼子磨不百练依下如百才授顺能,成人那好以只钢是,渔让没他有”更磨,加练 所父以亲这位让父作亲是者对走孩子一负责步的,真正再爱走孩子一的的步父只亲是爬。土下:块这、悬是锈一崖铁位。,真正教爱会自己了孩作子的者父遇亲,到他不困像难别的不父要亲,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水千山
只源于最初的那一步
母亲角度
慈母多败儿。这位母亲一直告诫我 不要冒险。在母亲的庇护下,“我”变 得非常懦弱。如果杰利通知的是母亲的 话,可能她会声嘶力竭地叫我别动,吓 得脸色苍白,神经兮兮的叫了一大帮人 来。之后母亲可能不允许我跨出家门半 步,不准我与杰利玩。从此,世上多了 一个废物,少了一个作家。
溪流走一步是江河 江河再走一步是海洋
走一步,再走一步
天地就将不一样
是寒 冬深 春冬 秋 走 再 一 走 步 一 是 步 寒 便
是失 失挫 成败 败折 走 功再 走 一 一 步 步 或 可 许 能 还 就 是
咫尺天涯路
第一步往往很难迈出
于是就没有了下一步
于是就没有了路
路尽天绝处
不妨尝试着再走一步
请你说说自己的真实感受
• 从“我”的经历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 生活中难免遇到困难,你遇到过什么困难?是怎样 处理的?有什么经验教训?
• 分享 • 面对困难不要畏难却步,要敢于跨出第一步; • 要冷静地分析困难,一步步克服困难,积小胜 为大胜。 无论怎样大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 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化整为零,困难就不大 了,就能解决了。
四个孩子的角度
我感觉四个孩子的人品有问题。当 自己的朋友遇上困难的时候,他们不仅 不去拉自己的朋友一把,反而雪上加霜 的嘲讽朋友,把他一人留在危险的石架 上,这也是拿别人的生命开玩笑。他们 根本不是真正的朋友,简直可恶之极。
小结
一个人在旅途中,不可能坦坦荡荡,一 帆风顺的,遇到困难,感受挫折,都是正 常的。只要我们不失自信,牢记“不要想 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 步,你能办得到的”,那什么样的艰难险 阻都将被你踩在脚下。
最初 毫无信心(我不下去!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继而
最后
我”的父亲急忙赶到悬崖下面,一面安 慰“我”,一面急忙爬上石架,把“我 ”扶下来,这种做法和文中父亲那的做 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
父亲是一个善于引导、懂得教育、帮助孩子成长的好父 亲。父亲懂得怎样训练孩子,自己只给以指导、鼓励, 这样可以使一个孱弱的孩子获得信心,变得勇敢。父亲 要让孩子认识到,路要自己走,不能总是让大人抱着走, 在自己走的过程中,要从大人那里接受经验。课文中的 父亲看到孩子在悬崖石架上下不来,明知一不小心就会 摔死,可他并没有跑上去救孩子。因为这位父亲深知, 如果自己救孩子,孩子的能力就毫无长进。父亲让孩子 自己下来,经受一次历练,增长勇气和经验。事实证明, 作者确实获得了永生难忘的经验。
走一步,再走一步
莫顿· 亨特
小组合作完成预习单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复述故事情节
1、故事发生在美国 哪一个城市?《地点》
费城
七月里一个闷热的 日子 我、父亲、内德、杰 利 玩弹子游戏玩厌了 爬悬崖进退两难
2、故事发生的时间? 3.人物? 4、起因? 5、经过? 6、结果?
父亲帮我脱离困难
依据提示,说说本 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你如何看待杰利的行为?
从整个故事来看,杰利是一个真诚、善良、懂事的好 孩子。因为当暮色苍茫“我”一个人孤零零地留在石 架上时,是杰利不放心“我”,把父亲叫来帮我脱险。 杰利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嘲笑“我,而是帮助“我”, 这说明杰利是一个好孩子。但是杰利看到“我”害怕 的样子,虽然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没有安慰和帮助“我”,这是杰利做得不好的地方。
在一个闷热的下午,我 脱 险 冒 险 _______,最后________.
研读“我”爬上悬崖的部分,划出描写我心理的词句
• • • •
全身颤抖,冷汗直冒 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面卜卜乱跳 心惊肉跳 吓得几乎晕倒 我软弱地哀求
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我”爬下悬崖这一部分内容,并概 括出“我”爬下悬崖的心理变化过程。(参阅预习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