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跳下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二跳跃《跳上成跪撑起立》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二跳跃《跳上成跪撑起立》教案二跳跃是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中的一项重要项目,它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爆发力和核心肌群。
《跳上成跪撑起立》是一种常见的二跳跃形式,通过跳跃、转身、跪撑和起立的动作组合完成。
本文将针对小学生的二跳跃《跳上成跪撑起立》教案进行详细解析,通过系统的训练计划帮助学生掌握这一技巧。
一、教学目标1. 学习二跳跃《跳上成跪撑起立》的基本技巧。
2. 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和爆发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体育健身意识。
二、教学准备1. 开放宽敞的体育场地。
2. 平整的跳跃起跳板。
3. 安全的保护垫。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1. 热身准备(10分钟)- 学生进行简单的拉伸运动,预热身体。
2. 动作要领和示范(10分钟)- 介绍二跳跃《跳上成跪撑起立》的基本要领,包括起跳、转身、跪撑和起立的具体动作。
- 对每个动作进行示范,引导学生观察并理解。
3. 分组练习(20分钟)- 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学生进行示范。
- 其他组员通过模仿和观察学习,互相配合,进行练习。
4. 整体训练(15分钟)- 将所有学生集合在一起进行整体训练,每个学生轮流进行跳跃、转身、跪撑和起立。
5. 教师点评和指导(10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 对于技术不熟练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
第二课时1. 复习与巩固(10分钟)- 让学生回忆前一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简单的复习和巩固。
2. 动作进阶(15分钟)- 引导学生逐渐提高难度,如增加距离、加快速度等。
- 教师示范并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
3. 强化训练(25分钟)- 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和技巧水平,进行强化训练,尽量提高完成动作的难度和准确性。
4. 应用训练(15分钟)- 将二跳跃《跳上成跪撑起立》技巧应用到实际场景中,如比赛或课堂表演。
5. 教学总结和反馈(10分钟)-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鼓励他们取得的进步。
人教版小学体育水平三支撑跳跃《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跳下的学练》优质课教案2套(五至六年级)

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三支撑跳跃《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跳下》教学设计篇一1、指导思想依据新课改的基本要求,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建立兴致盎然、积极练习的课堂氛围。
课的教学从学生的兴趣着手,以垫子贯穿本课教学内容。
通过各种不同方式的教学手段加强支撑跳跃的难度,调动学生学习跳上成蹲撑,起立向前跳下的积极性,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和兴趣。
2、教材分析根据五年级小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将发展支撑跳跃能力的练习与支撑跳跃技术的学习相结合,使学生较好的掌握支撑跳跃的基本技术,在跳箱上蹲撑后起立并跳下,需要克服心理障碍,通过练习可更好地促进学生果断、自信等意志品质发展,勇于克服困难等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3、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为本校水平三五年级学生,该年龄的学生拥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此班级在四年级时有学习过“跳上成跪撑——向前跳下”,对跳箱的支撑跳跃技术有一定的基础,因此本课练习内容从易到难,将整个动作分解为单一动作来进行教学。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直臂支撑,提臀收腹难点:支撑跳跃动作协调连贯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采用了教师讲解示范、提问引导,学生个人自我挑战,分组对比,小组共同练习和展示,还采取自评互评等方法,并遵循从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五、教学过程基本部分1、导入语2、课堂常规1、队列队形2、热身跑1、各种支撑练习2、双脚踏跳练习3、原地支撑提臀练习4、有一定距离的支撑提臀练习5、跳上成蹲撑,起立,向前跳下完整动作6、体能练习:单脚跳接力赛开始部分结束部分1、放松活动2、课堂小结准备部分水平三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跳下教案X X X X X XX X X X X XX X X X X XX X X X X X△要求:积极表现,注意安全△要求:积极表现,注意安全△要求:积极表现,注意安全△要求:积极表现,注意安全X X X X《支撑跳跃——跳上成蹲撑》课的设计篇二一教学指导思想本课以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依据,积极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求出发,引导学生在学练中积极思维、大胆体验、相互协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学体育与健康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跳下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跳下教案教案名称:小学体育与健康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跳下引言: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的重要环节。
本节课将结合跳上成蹲撑起立与挺身跳下动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爆发力和心肺功能,同时锻炼学生的耐力和自信心。
一、教学目标:1. 学习跳上成蹲撑起立的基本动作要领,掌握正确的姿势和技巧;2. 了解挺身跳下的动作要领,学会保护自己在跳下时的安全;3. 锻炼协调性、灵活性和爆发力;4. 提高心肺功能;5. 培养学生的耐力和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 跳上成蹲撑起立的基本动作要领;2. 挺身跳下时的姿势和技巧;3. 跳上成蹲撑起立和挺身跳下的连贯性。
三、教学准备:1. 环境准备:宽敞的体育场地或体育馆,平整的地面;2. 器械准备:一些教学小道具,如跳跃垫等。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10分钟)在场地上设置几个简单的热身动作区域,包括腿部的拉伸、身体的扭转等。
让学生逐个地循环练习这些动作,以准备身体对接下来的训练。
2. 动作讲解与示范(10分钟)a) 跳上成蹲撑起立动作的讲解:解释并示范跳上成蹲撑起立的动作:站立姿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由下垂。
跳起后,同时弯曲双腿,用力往地面下蹲,以双手着地支撑身体,然后快速将身体挺直,使腿部离开地面,最后稳稳地站立起来。
b) 挺身跳下动作的讲解:解释并示范挺身跳下的动作:站立姿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自由下垂。
跳起后,快速地将双手握拳,并沿身体两侧摆动,同时弓起身体向前移动,屈膝,最后稳稳地落地。
3. 分组练习(2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5-6人。
在教练的指导下,小组成员轮流练习跳上成蹲撑起立和挺身跳下,互相观察纠正。
教练也可应用比赛形式,鼓励学生们进行友好的竞争,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4. 整合练习(15分钟)将小组成员重新排列,形成大组。
教练带领学生们进行连续的跳上成蹲撑起立和挺身跳下动作的训练。
水平三(五年级)《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跳下》教学设计

水平三(五年级)《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跳下》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三学习领域发展目标为依据,针对五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认知与活动规律,在课的教学环节中,通过诱导练习层层递进进行教学,再通过师生示范、图解等各种动作技术表象的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教学重点,通过不断递增的难度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勇敢精神。
让学生在正确掌握跳上成蹲撑动作技巧的同时,感受学练中所带来的成功乐趣。
课堂教学力求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帮互助的群体责任意识,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协调发展。
二、教材分析《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跳下》选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水平三的教材,属于体操章节支撑跳跃类教材,对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发展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特别对增强身体上、下肢及肩带肌肉力量,提高弹跳力有显著作用。
从小学支撑跳跃类教材整体的知识树(技能递进)结构上看,“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跳下”教材的前缀教材是“跳上成跪撑——跪跳下”,它的后缀是“跳上成分腿立撑—前跳下”较难的支撑跳跃动作。
教材技能的前后有一定的关联,对于提高学生间相互帮助协作的能力,培养果断勇敢的意志品质,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本课是本次教學設計单元的第4课时,在学习了支撑跳跃技术中的助跑与踏跳,支撑提臀基础上进行本课时的教学,教学的重点是跳上成蹲撑。
三、学情分析该水平段学生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有一定的肌肉力量,但整体身体素质处于中等,对于需要协调、平衡能力的“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跳下”教材需要由分解到完整,逐步掌握动作。
本班学生对主教材《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跳下》的动动作,已经学习了“单脚起跳,双脚踏跳”动作。
基本知道“双脚踏板的位置”(难点),有了一定的“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和基础。
但是学生完成动作(顶肩、含胸提膝、提臀)的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还要加强对“跳上成蹲撑”和“保护与帮助”方法的理解和进一步熟练掌握。
跳上成蹲撑起立,向前挺身跳下教案

跳上成蹲撑起立,向前挺身跳下课时计划主体部分417 诱导练习三、赛场竞技跳上成蹲撑,起立向前挺身跳下教法:1.组织练习触胸跳动作2.组织学生练习原地挺身跳3.组织学生练习俯卧撑组织:分组进行教法:1.结合挂图提问并讲解跳上成蹲撑向前挺身跳下动作2.组织学生练习踏跳提臀动作3.组织学生练习撑箱屈膝提臀动作4.教师示范跳上成蹲撑向前挺身跳下动作5.请一名同学示范动作教师讲解保护与帮助的方法6.组织学生练习跳上成蹲撑向前挺身跳下动作教师巡视指导7. 引导学生看挂图后再练习8. 引导学生聘请优秀同学做指导9.组织学生利用照相学法:1.触胸跳练习2.原地挺身跳练习3.俯卧撑练习学法:1.认真听教师的讲解2.分组练习踏跳提臀3.分组练习撑箱屈膝提臀4.认真看教师的示范动作5.认真听看教师讲解保护与帮助的方法6.分组练习跳上成蹲撑向前挺身跳下动作,组内评价7.看挂图交流后再练习8.优秀同学指导练习9.结合相片改正通过触胸跳、原地挺身跳、俯卧撑练习,为下面环节做铺垫。
通过安全提示和保护与帮助渗透生命安全教育,有为自己和他人安全负责的意识。
通过训练与比赛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亲身感受比赛的公平、公正、科学、合理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发扬勇于拼搏、坚持不懈的优秀品质。
教育学生要。
小学体育与健康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跳下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跳下教案小学体育与健康: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跳下教案引言:体育与健康教育在小学课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通过体育活动,学生们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培养运动技能,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发展自信心、团队合作能力和健康意识。
本教案以小学体育课教学为背景,通过教授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和跳下的动作,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提高身体素质。
一、教学目标:1. 学生掌握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和跳下的基本技能;2. 培养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和爆发力;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4. 培养学生对自身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板书、实物道具等;2. 学生准备:运动服装、运动鞋等。
三、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如慢跑、拉伸等,帮助学生预热肌肉,准备进行后续的活动。
2. 技能讲解(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们讲解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和跳下的动作要领。
跳上成蹲撑:双脚距离与肩同宽,双手平行摆放于肩部两侧,以膝盖和臀部为支点,向前跳动并迅速把身体放平,成为俯卧撑的姿势。
起立挺身:从俯卧撑的姿势开始,双手推起身体,将躯干挺直。
跳下:从挺立的姿势跳下。
3. 教学示范(10分钟):教师示范整个动作流程,并重点演示动作的正确姿势和呼吸方法。
同时,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注意保护自己的关节和肌肉。
4. 学生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每个学生轮流进行动作的实操。
同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及时指导学生并纠正动作中的错误。
5. 小组对抗(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小组对抗。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和跳下的比赛。
比赛时,学生们要确保动作的准确性,同时也要迅速完成动作。
6. 游戏拓展(15分钟):通过一些创意游戏来巩固所学内容。
例如,“跳一跳,蹲一蹲”,双方学生轮流进行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和跳下;“接力大挑战”,每组学生依次进行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和跳下,并传递接力棒,最快完成的队伍获胜。
人教新课标小学体育五至六年级《5.支撑跳跃 2.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跳下考核》优质课教学设计_1

踏跳、引身、上箱膝前送
教学难点:
跪撑变蹲撑
游戏:爬行接力
组织::学生分成六组
教法:1、俯撑提臀练习
2、跪撑爬行练习(跪撑变蹲撑)
3、两人一组,跪撑踢球练习
4、观看踏跳、提臀、送膝动作(视频)
5、在保护协助下,在跳箱上练习
6、观看完整动作视频
7、在保护协助下,在跳箱上练习
8、教师录像找差别
9、按水平分组
顺序
教学内容
组织及教法
次数
时间
准
备
部
分
1、整队、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2、宣布上课、内容、任务、要求
3、热身跑
4、垫上热身操
5、游戏:石头、剪子、布
6、课课练:上步单跳双踏
组织:
组织:四列横队、四路纵队
教法:1、教师口令学生听令统一做。
2、精神集中、态度端正。
要求:动作标准、到位
8’
基
本
部
分
跳上成跪撑变蹲撑,起立,向前跳下
教法:师生共同放松
要求:放松动作到位,做到身心放松。
3’
场地器材
沙包,录音机,小纸篓
平均心率:135——145
练习密度
35+_撑,起立,向前跳下(4-2)2、游戏:爬行接力
目
的
1、进一步学习跳上成跪撑变蹲撑,起立,向前跳下的技术动作,使90%以上学生掌握踏跳、提臀、膝盖前送的技术动作。
2、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激发自觉锻炼的热情。
3、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积极进取、拼搏向上的精神。
10、优生展示
要求:1、动作协调、准确连贯
组织:学生分四组,实行游戏。
教法: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与规则。
《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跳下》教学设计

《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跳下》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从新课程的标准的基本理念,从“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从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有效的合作学习来达到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既强调教师“教”的重要性,又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热情得以激发,树立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为终身体育活动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下教学内容是水平三中技巧与器械练习的内容即支撑条约教学内容,是从最基本的跳上、跳下开始教学,学会从高处用各种姿势跳下,控制身体姿势,掌握轻巧落地的方法,它全面锻炼身体,发展其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该教学内容深受学生喜爱,实用性强、锻炼身体效果良好,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体能,通过练习,能够发展学生身体灵敏性,提高身体的协调与平衡能力,增强全身肌肉力量。
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和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热情得以激发,树立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为本次课基本思想。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即10岁左右的儿童,其身体发育处于稳定阶段,是腰部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素质发展的关键期,是培养学生正确身体姿态的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学习兴趣十分广泛,学习新知识速度快、模仿力强,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但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体意识开始形成,愿意得到老师的表扬及同学们的鼓励。
因此,本课我通过情境导入,在本课练习跳上成蹲撑动作时,采用了过一定高度的皮筋,在跳不同高度的跳箱进行练习,做到因材施教,让更多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85%学生考核优秀。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发展学生身体灵敏性,提高身体的协调与平衡能力,增强全身肌肉力量。
3、情感目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热情得以激发,树立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重点和难点重点:单脚起跳,双脚踏跳、支撑提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跳下》教学设计水平三(六年级上册)
某某中心小学
某某
2016年9月23日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将以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设置教学过程,关注个体差异及不同要求,满足全体学生的需求。
根据六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认知活动规律,在教学环节中,通过师生示范、观看视频等各种动作方法表象的的直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安全意识的养成,增强学生的合作学习及责任意识,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协同发展。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跳下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体育》水平三中技巧与器械练习的内容即支撑跳跃教学内容,是从最基本的跳上、跳下开始教学,学会从高处用各种姿势跳下,控制身体姿势,掌握轻巧落地的方法。
该教学内容深受学生喜爱,其实用性强、锻炼身体效果良好。
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灵敏、协调和平衡能力,增强全身肌肉力量。
通过同伴间相互协作和配合,培养学生集体学习的乐趣和情趣,树立安全及责任意识。
使学生养成勇敢、顽强、果断和克服困难的良好品质。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即12岁左右的儿童,其身体发育处于稳定阶段,是腰腹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素质发展的关键期,是培养学生正确身体姿态的时期。
该年龄段学生兴趣十分广泛,但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体意识开始形成,愿意得到老师的表扬及同学的鼓励。
因此本课在练习跳上成蹲撑动作时,采用了不同高度的跳箱进行练习,做到因材施教,让更多的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同时强化组织纪律性及安全责任意识。
三、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跳上成蹲撑-起立-挺身跳下的动作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支撑跳跃内容的兴趣。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95%以上的学生熟练掌握3至5步助跑,双脚踏跳的动作方法,85%以上的学生基本掌握跳上成蹲撑的动作方法。
发展学生上、下肢及腰腹肌力量和身体灵巧、协调和平衡能力。
3、培养学生勇敢、果断、克服困难的精神,体验同伴间的合作学练与互帮互助的学习乐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及安全责任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双脚踏跳有力,直臂支撑屈膝提臀
教学难点:直臂支撑屈膝提臀成蹲撑
跳上成支撑,起立,挺身跳下(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