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可行性论证报告

合集下载

最新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 可研报告

最新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 可研报告

目录第一部分建设项目的必要性 (2)第二部分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5)第三部分重点专业(群)建设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10)一、重点专业(群)建设目标可行性分析 (10)二、重点专业(群)建设可行性分析 (13)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可行性分析 (13)数控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可行性分析 (21)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可行性分析 (33)软件技术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可行性分析 (44)第四部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可行性分析 (54)一、校园网资源中心与信息系统建设可行性分析 (54)二、图书馆建设可行性分析 (59)三、社会服务建设可行性分析 (61)四、基础设施建设可行性分析 (63)第五部分建设项目的保障措施 (64)一、组织保障 (64)二、项目管理保障 (64)三、资金保障 (64)四、人事制度保障 (64)五、招标说明 (65)六、环保说明 (65)第六部分建设项目的预期效益分析 (66)第七部分基本结论 (67)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吉林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吉政发[2006]9号),根据《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7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07]47号)精神,结合《长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印发〈长春市职业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长教联[2006]8号)及《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2006-2010)发展规划》有关要求,我院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认真论证,对申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形成如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部分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建设优质高职院校,有利于提升社会对高职教育的关注度,优化高职教育的改革发展环境,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促进高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标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高等职业院校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然而,尽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培养质量,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教育部决定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

本项目的目标是创建一所国家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通过自主创新、依法办学、协同育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创新和技术支持。

二、项目概述本次项目建设地点位于X省X市,总投资额预计为XXX万元。

项目规模包括校园建筑面积约为X平方米,包含教学、实训、办公、生活等功能区域。

项目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分为三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是规划设计和前期准备阶段,包括场地选址、项目可行性研究、政策论证等;第二阶段是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采购阶段;第三阶段是教学资源建设和人才培养阶段。

三、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与此同时,职业教育的地位也日益提升。

然而,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供给仍然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特别是一些新兴行业和技术领域。

因此,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市场需求方面,项目所在地的经济实力和人才需求呈现出较大的潜力。

根据调研数据分析,该地区快速发展的行业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旅游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

这些行业对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四、项目优势和创新点本项目具有以下几个优势和创新点:1. 地理位置优势:项目地处交通便利的城市,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便于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2. 资源优势:项目将充分整合社会、企业和学校各方资源,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机会。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对高等职业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变得迫切和必要。

本报告通过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分析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目标和意义,并从政策、经济、社会、教育等多个角度探讨了其可行性。

一、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传统的大学和职业技术学校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成为弥合这一鸿沟的关键举措。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需求,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势在必行。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与发展趋势高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的有机结合。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多元办学主体、专业结构优化、国际合作交流的深化、教学模式创新与技术应用的推广。

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目标和意义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旨在通过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创新,培养适应现代社会经济需求的高素质职业人才,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它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职业教育地位、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政策支持为了推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包括财政投入、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创新创业支持等方面的支持。

这些政策的出台将为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支持保障。

五、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经济效益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将带来重要的经济效益。

首先,它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其次,通过培养高素质职业人才,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竞争力和薪酬水平。

此外,在高等教育服务领域,示范性高职院校也将成为吸引外地学生的新亮点,为当地经济增加教育消费。

六、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社会影响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不仅仅具有经济效益,还将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当前应关注的问题:
*
“工学结合” 目标过分功利化、狭意化、表面化、口号化,产生认识误区和形式主义
(岗位针对性,复合型人才,顶岗半年, 80%校内生产性实训,半工半读)
“工学结合”的核心目标——学习与未来工作实际需求一致
“工学结合”的目标并不仅仅在于就业和工作,而在于技术能力、进而就业能力的培养。
核心(技术)能力的培养——体现技术教育的本质和高等教育应有的教育效率
04
按训练内涵与特点分 技能训练类 技术应用训练类 技术管理训练类 创意、设计训练类 实务流程训练类 核心:基本能力训练类;应用和创新能力训练类
技术应用类实训室
电子信息、机械工程、印刷技术、生化与食品、建筑工程、汽车与交通等专业的实训室,按照企业生产车间的环境和流程布局,引入企业真实生产项目,承担部分生产任务,开展生产性实训;与企业合作进行应用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开设学生创新项目。
学生创新制作的部分作品
横向项目、专利、技能培训
2007年—2009年: 横向项目309项,到账经费4339.79万元(其中08-09年突破3000万) 申请专利224项、授权专利116项 (发明18项、实用新型88项、外观设计10项) 技能培训与鉴定:举办培训班563个共41519人次,组织技能培训鉴定与认证142225人次
结论
*
实训室建设不仅要满足当前、而且要满足未来高职教育发展需要
“产学创用”一体化的实训室建设,是实现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向应用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必备条件
从基本能力训练到应用与创新能力训练,是突出高职能力培养水平的关键,也是高职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有利于解决现存的一系列管理矛盾与问题
*
谢谢! 欢迎交流指导 0755-26019118

对标“双高计划”,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民航特色专业群实现高质量发展

对标“双高计划”,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民航特色专业群实现高质量发展

学术研讨125对标“双高计划”,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民航特色专业群实现高质量发展◊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符双学“双高计划”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领航灯,基于学校民航专业群的发展现状,结合“双高计划”建设标准,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提出八个方面的举措和方法,推动民航特色专业群实现高质量发展。

1引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裁达标,一大批普通榊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时骨干专业(群),建成覆盖大部分行业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

日前,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国鯉高水平高职粲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实施意见》),这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也是职业教育“下好一盘大棋”的軽支柱,将带动中国职业教育新一轮改革发展。

《"双高计戈!]”实施意见》指出:重点支持一批优质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率先发展,引领新时代业教育实现高质量观2018年12月10日,民航局在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披露:截止目前,中国民航业共有航空运输公司60家,运输飞机3549架。

运输机场232个,其中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000万人次的3S,超过3000万人次的1卅。

2017年,中国航线网络通达6卅国家和地区,连通全球158个城市,完成旅客运输量5.52亿次,旅客数量的大幅度提升提供了广阔的运输市场。

伴随着“民航强国”战略的实施,国家将建北方、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五大机场群,整个民航从业人员总量增加到202昨的240万人,广东省作为中南地区重要的航空经济大省,拥有与民航运输、代理、销售、航空器制造、维修等完整的航空产业链。

这些都为我校民航各专业(群)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2推动民航特色专业群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方法和举措对标”双高计划”,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推动特色专业(群)实现高质量发展,结合我校民航各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来努力。

最新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最新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二〇〇七年七月目录一、项目概要 (1)(一)项目名称 (1)(二)建设地点 (1)(三)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四)主要研究内容 (2)(五)主要建设内容 (2)(六)项目总投资及构成 (3)(七)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3)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一)民航快速发展和建设民航强国的迫切要求 (4)(二)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5)(三)增强学院办学实力和提升办学竞争力的内在需要 (5)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6)(一)项目建设的目标明确 (6)(二)项目建设方案设计合理 (8)(三)项目建设的环境优越 (10)(四)项目建设的实力雄厚 (12)(五)项目建设的保障措施 (15)(六)项目建设的经费筹措与投向 (17)(七)项目建设的进度安排 (18)四、预期效益分析 (22)五、专家论证意见 (25)六、结论 (27)七、附件 (28)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要(一)项目名称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二)建设单位名称: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法人代表:吴万敏地址:广州市机场路向云西街10号(三)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是中国民航总局唯一一所独立设置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学院1980年建校,1984年成立中国民航广州中等专业学校,1994年8月被原国家教委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同年10月被原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首批10所试办高职教育学校之一,2000年6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首批15所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之一,2004年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等级,2005年被教育部等七部委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2007年学院再次当选为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成员单位。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二〇〇七年七月目录一、项目概要 (1)(一)项目名称 (1)(二)建设地点 (1)(三)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四)主要研究内容 (2)(五)主要建设内容 (2)(六)项目总投资及构成 (3)(七)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3)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一)民航快速发展和建设民航强国的迫切要求 (4)(二)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5)(三)增强学院办学实力和提升办学竞争力的内在需要 (5)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6)(一)项目建设的目标明确 (6)(二)项目建设方案设计合理 (8)(三)项目建设的环境优越 (10)(四)项目建设的实力雄厚 (12)(五)项目建设的保障措施 (15)(六)项目建设的经费筹措与投向 (17)(七)项目建设的进度安排 (18)四、预期效益分析 (22)五、专家论证意见 (25)六、结论 (27)七、附件 (28)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要(一)项目名称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二)建设单位名称: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法人代表:吴万敏地址:广州市机场路向云西街10号(三)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是中国民航总局唯一一所独立设置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学院1980年建校,1984年成立中国民航广州中等专业学校,1994年8月被原国家教委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同年10月被原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首批10所试办高职教育学校之一,2000年6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首批15所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之一,2004年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等级,2005年被教育部等七部委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2007年学院再次当选为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成员单位。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可行性报告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可行性报告

第一部分项目概述一、项目名称XX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二、建设地点XX省XX市三、建设单位XX职业技术学院四、编制依据(一)《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XX〕35号);(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XX〕14号);(三)《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XX〕16号);(四)《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XX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XX〕47号);(五)《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意见》(教职成〔20XX〕4号);(六)《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七)《XX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八)《XX省“十一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计划》;(九)《XX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事业发展规划》;(十)《XX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

五、研究范围和重点研究内容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对《XX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

内容包括项目概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可行性、项目建设的保障措施、项目建设的预期效果以及结论共六大部分。

本报告重点研究的内容包括:阐述XX职业技术学院在“十一五”期间应列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单位的基础和原因;确定什么样的建设目标比较符合XX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确定哪些建设内容有利于实现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目标;根据建设内容怎样投入资金比较合理;省、市财政在资金投入方面的承受能力如何等。

六、建设项目和建设内容(一)建设总体目标通过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计划,强化学院与企业的密切合作,搭建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平台,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努力打造9个国家级、5个院级特色鲜明、品牌优势突出的专业群,与企业共建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建成269个设备精良、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实验室和实训实习基地;提高为社会的服务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财政厅二〇〇七年七月目录一、项目概要 (1)(一)项目名称 (1)(二)建设地点 (1)(三)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1)(四)主要研究内容 (2)(五)主要建设内容 (2)(六)项目总投资及构成 (3)(七)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3)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一)民航快速发展和建设民航强国的迫切要求 (4)(二)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 (5)(三)增强学院办学实力和提升办学竞争力的内在需要 (5)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6)(一)项目建设的目标明确 (6)(二)项目建设方案设计合理 (8)(三)项目建设的环境优越 (10)(四)项目建设的实力雄厚 (12)(五)项目建设的保障措施 (15)(六)项目建设的经费筹措与投向 (17)(七)项目建设的进度安排 (18)四、预期效益分析 (22)五、专家论证意见 (25)六、结论 (27)七、附件 (28)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概要(一)项目名称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二)建设单位名称: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法人代表:吴万敏地址:广州市机场路向云西街10号(三)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是中国民航总局唯一一所独立设置实施高等职业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学院1980年建校,1984年成立中国民航广州中等专业学校,1994年8月被原国家教委确定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同年10月被原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首批10所试办高职教育学校之一,2000年6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首批15所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之一,2004年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等级,2005年被教育部等七部委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2007年学院再次当选为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成员单位。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72人,其中高级职称68人,研究生或硕士以上学历119人,“双师”素质教师94人,111人次取得国际国内民航行业岗位资格证书;聘请外籍教师和专家每年达30人次以上,兼职教师151人。

学院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在校生5544人,其中国际合作办学有5个专业8个专业方向,共 2698名学生。

学院有3个校区,主校区位于旧白云机场,新建成的综合实训基地位于新白云机场北工作区(飞机维修区),紧邻多个民航生产单位,主校区和综合实训基地占地面积共363亩。

学院拥有良好的教学条件,总资产近3亿元,其中教学设备资产总值9676万元。

有15架大中小型教学用飞机,70多台飞机发动机,2万多台(件)飞机零部件和一大批专业设备。

学院设有机务工程系、通讯工程系、经营管理系、基础教学部、社会科学部、电教中心、信息中心、实训基地等8个教学单位,开设了飞机机电设备维修、飞机电子设备维修、飞机结构修理、民航运输、航空乘务与旅游管理、物流管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航空港安全检查、机场运行管理等19个专业,基本覆盖了民航维修和服务的主要岗位。

学院积极发挥职业教育、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支持服务的贯通融合,先后成为中国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基础执照培训和考试单位、中国民航航空运输客货销售代理业务高级培训机构、IATA授权培训单位。

几年来,学院先后成为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现代电子技术师资培训基地,教育部、财政部支持建设的高职高专教育飞机结构修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民航运输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四)主要研究内容本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涉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预期效益等。

(五)主要建设内容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完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改革、打造一支具有国际特色、行业认可、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建设校企互惠双赢的开放式综合实训基地、创新高职教育国际合作运行机制,培养国际化的民航高技能人才、推进教学管理改革并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构建公共教学服务平台、强化职业素质教育、增强社会服务和辐射能力。

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项目有三项,分别为: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及其专业群建设项目、民航运输专业及其专业群建设项目、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及其专业群建设项目。

非中央财政支持的建设项目有五项,分别为:航空港安全检查专业及其专业群建设项目、公共基础教师与管理队伍建设项目、公共教学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民航高技能人才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建设项目、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项目。

(六)项目总投资及构成项目预算总经费为988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支持2300万元,按照不少于1:3配套,民航总局支持5180万元、自筹及企业投入2400万元。

(七)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3.《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4. 《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07年度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07]47号);5. 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粤发[2006]21号);6.《广东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实施纲要》(粤府[2007]11号);7.《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民航发[2006]167号);8.《2005-2010年中国民航科教振兴行动计划》(民航人发[2005]59号;9.《广东省“十一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计划》;10.《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修订稿)》(穗民航学院[2006]86号)。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行业特色鲜明,产学合作和国际合作成绩显著,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专业与课程建设、“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学生素质教育、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该院是中国民航和广东省优质高职教育资源,在行业特殊岗位人才培养中起着其他社会院校不可替代的作用。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是民航快速发展和建设民航强国的迫切要求,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增强学院办学实力和提升办学水平的内在需要,将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中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一)民航快速发展和建设民航强国的迫切要求航空运输业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行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担当着越来越繁重的任务。

“十五”期间,我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跃居世界第五位,年均增长17%。

“十一五”期间,航空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快速增长,民航机队规模、机场数量都将继续增加,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将保持年均14%的发展速度,新增50多个运输机场(运输机场总数将超过190个),机队规模将以每年130多架的速度增加(运输飞机总数将超过1500架)。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的最新统计,2005年我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在世界的排名已上升至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航空运输大国。

民航总局党委审时度势,提出在21世纪头20年实现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战略性转变。

建设民航强国顺应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建设示范学院顺应了民航事业发展的需要。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到2010年末民航全行业人数总量将达到44万人,其中增加飞机维修人员2.5万人、空管人员3200人,到2010年民航院校全日制高职在校生规模将达到1.7万人。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中国民航总局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直接为全国130多个通航机场、10多家航空公司和200多家航空客货运输、交通管制相关企事业单位服务,是民航职业教育的主要资源,在民航特殊岗位群人才培养中起着其他院校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符合民航快速发展和建设民航强国的迫切要求。

(二)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作为经济大省,广东省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以上,到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排头兵作用,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法治社会、和谐广东,实现全省人民富裕安康,省委省政府确立了教育先行的发展思路。

未来几年,广东省将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建立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大批适应工业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高技能人才。

广州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航空运输中枢和对外贸易口岸,珠三角地区是我国开放最早、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未来十年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为轴心的空港经济区将是带动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引擎”。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广东省综合实力较强的高职院校,每年有30%以上的毕业生在广东省内就业,50%以上在珠三角地区就业。

因此,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对培养社会急需人才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教育强省的目标的客观要求。

(三)增强学院办学实力和提升办学竞争力的内在需要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已有13年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历史。

学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积极探索高职教育的发展规律,走产学合作和国际合作的道路,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强化内涵建设,狠抓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突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等,突显了高职教育的特色,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探索出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办学路子。

在“十一五”期间,学院将通过多形式、多模式、多层次办学,力争把学院建设成国家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使之成为培养民航高技能人才的摇篮、中国高职教育综合改革的试验点和对外交流的窗口。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将是学院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的契机,为学院进一步创新办学思路,增强办学实力和提升办学竞争力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一)项目建设的目标明确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切实可行的建设目标。

指导思想:根据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目标任务和民航建立新一代航空运输系统进而实现民航强国的目标定位,坚持“立足民航、服务地方、面向世界”的办学理念,坚持走内涵充实、特色突出、改革领先、管理规范的科学发展道路,深化工学结合、产学合作、国际合作并形成良性互动机制,整合并共享民航和社会教育资源,培养民航和区域经济建设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实现质量、规模、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着力提升学院的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为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