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复习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知识点

第一课维护宪法xx知识点梳理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核心价值:核心价值追求授予并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是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宪法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法律依据、经济基础、基本途径、保障措施是什么?(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表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1)宪法确认我国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第一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3)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4)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5)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4、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日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5、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和內容有哪些?(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提纲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全册复习提纲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道德与法制八年级下册知识点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一.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重点)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我国的国家性质:(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3.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重要作用: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有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了解掌握).4.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保障:(了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并规定其担负扞卫国家主权,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颠覆的使命,从而保障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得以实现.5.我们怎样当家作主(了解)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6.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掌握)(1)平等权;2)政治权利(3)人身自由(4)宗教信仰自由;(5)社会经济权利;(6)受教育权;(7)监督权7.人权的实质和目标: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了解)8.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的原则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了解)9.宪法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掌握)人权的主体:10.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重点)11.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自由权、政治权利,又包括财产权、继承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重点)12.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重点)(1)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2)执法方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司法方面: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人教版八下思想品德第一课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下思想品德第一课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下思想品德第一课复习提纲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 P4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现阶段人民的构成(范围)P4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

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3.为什么我们必须与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进行斗争?P5(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社会上还存在着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2)为了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不被动摇,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4.公民权利的含义、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P5公民权利:是指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公民基本权利:是指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

5.人民与公民的区别P4、6+补充①含义不同:在我国现阶段,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是人民。

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②性质不同:人民是政治概念,与敌人相对;公民是法律概念,与国籍相关。

③范围不同: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广泛。

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社会敌对分子。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社会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他们不能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等光荣义务。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含义P6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7.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哪些保障?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是什么?P6我们享有的权利,需要来自家庭、学校、社会、他人及法律的保障。

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是。

法律保障。

8.我国公民权利的保障体制P7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高分必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高分必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必背知识点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

※4.我国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②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及其实现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规定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任命的和平劳动....努力为人民服务。

5.宪法具体通过规定国家性质,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人民行使权力的途径及公民的基本权利、武装力量的归属等内容来落实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这归根结底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我们中学生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6.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

※7.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8.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1)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既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3)中国的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的显著特点。

9.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10.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新人教版八年级初二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知识点梳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初二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知识点梳理

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知识点梳理宪法核心价值:核心价值追求授予并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宪法核心价值宪法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一、国家权利属于人民1、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4、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重要作用: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有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5、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将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惯穿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6、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保障: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并规定其担负捍卫国家主权,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颠覆的使命,从而保障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得以实现。

7、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1)平等权。

(2)政治权利(3)人身自由。

(4)宗教信仰自由。

(5)社会经济权利(6)受教育权。

(7)监督权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人权的实质和目标: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2、宪法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3、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的原则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4、我国政府向世界公布的第一份官方文件:1991年11月1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5、中国的人权的显著特点:广泛性、公平性和真实性6、发展权的主体:人民7、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包括个人,也包括群体8、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自由权、政治权利,又包括财产权、继承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人教版)第一课复习资料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人教版)第一课复习资料

1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人教版)基本知识点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一、基本知识内容(一)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 什么是宪法?P2答: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2、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3 答: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3、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P3答: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5、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实施这一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P4答:(1)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2)意义: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6、我国的国家武装力量的任务是什么?P5答: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7、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哪些?P5答:平等权、人身自由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等等。

8、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要求我们怎么做?P5答: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到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

9、你对关于我国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有哪些认识?答:(1)我国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2)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3)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等等。

10、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国如何保障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施的?答:(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2)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经济2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宪法规定,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内容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内容

2018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复习大纲第一课保护宪法声威一、公民权益的保障书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所有权益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国家的所有权益属于人民,宪法是怎样加以保障的?答:( 1)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定了国家权益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执行国家权益的基本路子和形式。

(3)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益,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益的保障措施。

(4)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

4、人民执行国家权益的基本路子和形式是怎样的?答:广大人民经过人民代表大会执行国家权益。

经过各种路子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所有权益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5、国家武装力量的任务是什么?答:它的任务是牢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6、关于人权:(1)人权的本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同样地生计和发展。

(2)敬爱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原则。

(3)在我国,人权的主体,既包括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人权保护的对象:不但保护个人,也保护集体;人权的内容:既包括同样权和人身权、政治权益,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益。

(4)中国的人权拥有广泛性、公正性、真实性的显然特点。

(5)中国人权事业获取巨大成就(见教材 P9 阅读感悟)(6)中国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的最显然标志。

7、在我国,国家敬爱和保障人权,是怎样做到的?答:( 1)敬爱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成立敬爱人权理念,加强者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益和自由。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复习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复习课件

概念明晰:
国家权力≠公民权利
国家权力:是政治概念。是指统治阶级运用国家机器来实现
其意志和巩固其统治的支配力量,通常被称为公权力。与服从相 对应。
公民权利:是法律概念。是由法律规范所认可的一种法律上
的资格,即法律关系主体一方要求另一方作为或不作为的可能性。 与义务相对应。
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就是规范国家权力以保障公民权利。
2.宪法如何保证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性质上
(1) 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经济上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宪法
规定,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3) 管理上 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 2.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 3.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立法、执法、监察、司法、宣传)
(3)监察方面
尊重和保障人权对监察机关执法 的要求:监察机关依照法律独立 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 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 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司法方面
尊重和保障人权对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要求: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 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 中国政府首次向世界公布第一份人权文件《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 1991年 书;
11月
1997年 • 首次将“人权”概念写入中国共产党十五大报告主题报告;
9月
• 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首次将“人权”引 2004年 入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3月14日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 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广大人民通过
权利。
人民代表大会 行使国家
5.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 人的 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
我国公民 6.我国人权的主体,包括: 外国人
7.宪法怎样规范国家权利的运行? 答:① ② ③ ④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复习
1.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国是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 国家, 国家的 一切权利 属于 人民 。
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工人阶级领导 的、 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社会主义 国家。
的、 人民民主专政 的
3.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生产资料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