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介绍大全

合集下载

中国|丽江古城历史文化、简介,都在这里,建议收藏

中国|丽江古城历史文化、简介,都在这里,建议收藏

中国|丽江古城历史文化、简介,都在这里,建议收藏2022-10-20 发表于甘肃它位于中国云南西北部的高原上。

公元1217 年始称丽江。

古城充满“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诗情画意,建筑融合了纳西族、藏族和汉族等多种风格。

1.丽江史话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大研镇,地处云贵高原,是纳西、白、傈僳、彝、普米、壮、回等民族的聚集地。

因金沙江流经其境,“金生丽水”,故名丽江。

这里是中国西南古人类活动的重要地区之一,早在10万年前,就有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丽江人”在这里活动。

战国时期,丽江属秦国蜀郡,两汉置遂久县,唐代先后归属吐藩与南诏,宋时臣服大理国,到元朝至元八年(公元12l7年),设丽江宣慰司,始称丽江。

明代设丽江军民府,清雍正元年设丽江府,民国时期设丽江县。

丽江古城依山而建,街铺五花石,房屋青砖灰瓦,木架结构,庭院花香鸟鸣。

主街傍河,小巷临渠,门前即桥,清澈的泉水穿街流巷。

“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诗情画意,是这座古城的真实写照。

丽江古城自古就没有城墙,据说是因为统治者土司姓木,“木”字外边再加个“口”字就成了“困”字,木家因此就不能兴旺发达,所以丽江古城没有修筑城墙。

这里的民族风情和文化都绚丽多彩。

在晚唐时期,纳西族就创造了神奇古老的东巴文化,并用它编写成各类典籍,称为“东巴经”,至今有数万册留传国内外。

广泛流传在纳西族民间的纳西古乐,典雅、清纯、空灵,被称为中国古典音乐的“活化石”。

2.丽江古城丽江古城的纳西名字为“谷本”,意思是仓廪云集之地。

它的汉语本名叫“大研镇”,由于古镇的形状酷似一方硕大的石砚,所以“研”字一般解释为“砚”。

大研古镇是我国至今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风格、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城镇。

城内街道密如蛛网,以四方街为中心向四方辐射。

古城以“三山为屏”,背靠狮子山,西北及东北依象山和金虹山,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大屏风,挡住了来自玉龙雪山凛冽的寒风,形成了一个四季如春的小气候。

古城又以三河穿城,获得了“高原姑苏”、“东方威尼斯”的美称。

神奇而神秘的丽江古城

神奇而神秘的丽江古城

神奇而神秘的丽江古城丽江古城位于中国云南省丽江市,是一座拥有800多年历史的古城,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它因其神奇而神秘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和体验。

经过千年岁月洗礼的丽江古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也展现着独特的民族风情。

丽江古城保留着许多传统建筑和民族风俗,其建筑风格独特而多样。

在古城的巷道中,可以看到以石头砌成的传统纳西族民居,这些古朴而典雅的建筑以其独特的“三坊一照壁”布局形式而闻名。

古城的古井、石桥和石板路也使人们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丽江。

在丽江古城的街巷中漫步,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建筑,还能品味到浓郁的纳西族文化。

在丽江古城的中心,有着一个被誉为“天下第一坊”的国家级文化保护单位——四方街。

四方街是古城的交汇点,也是举办各种传统庆典和节日活动的场所。

在这里,游客可以品尝到各种当地特色美食,购买到纳西族的传统手工艺品,并且参与到当地的民间舞蹈和传统音乐表演中。

丽江古城还有着独特而神秘的“忍者”文化,这是古城中的女性自由行动和自由表达的一种方式。

据说,在丽江古城中,有一群神秘而神奇的女性,她们身穿传统的绣花旗袍,头戴着遮阳伞,面部涂着花纹,行走在石板路上,优雅而神秘。

这些“忍者”是丽江古城的特殊文化符号,象征着女性的自由和独立。

每年,丽江古城都会举办一系列的传统节日和庆典,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丽江古城文化庙会”。

在这个庙会上,可以欣赏到各种传统的音乐、舞蹈和戏剧表演,还可以品尝到各种美食和特色手工艺品。

除了庙会,丽江古城还有着其他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例如,每年的植树节,古城中的游客和当地居民会一同参与植树活动,为保护和传承古城的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些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古城的文化内涵,也加深了游客对丽江古城的了解和喜爱。

丽江古城不仅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也是一个神奇而神秘的地方。

它通过独特的建筑风格、多样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节庆活动,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

云南丽江古城

云南丽江古城

云南丽江古城云南丽江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纳西族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

它以其独特的纳西族文化、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

丽江古城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种追寻纳西族传统文化的机会,更是一座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市。

一、历史背景丽江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时期,拥有超过800年的历史。

这里修建了大量传统建筑,展现了纳西族独特的建筑技术和文化风格。

凭借其历史的厚重感和与众不同的魅力,丽江古城于1997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二、建筑风格丽江古城以其独特的纳西族建筑风格著称,这种建筑风格融合了汉族、藏族、纳西族等民族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风貌。

在古城内,你可以看到众多传统的木质建筑,曲线形的屋檐设计、彩绘装饰和精美的雕刻使得这些建筑更加美丽而独特。

在这里漫步,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

三、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之一。

纳西族的独特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完整保留和传承。

古城内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寺庙、庙宇、街道和巷弄,这些都是丽江古城丰富文化遗产的体现。

丽江古城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木府,它是纳西族杨氏家族的官邸,也是一个展示纳西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四、自然风光除了文化遗产,丽江古城还拥有迷人的自然风光。

在古城周边,有许多美丽的景点等待探索。

最著名的是丽江古城附近的玉龙雪山,它是云南省最高的山脉之一。

登上山顶,可以饱览壮丽的雪山景色和壮丽的自然风光。

此外,丽江还拥有美丽的湖泊、绿草如茵的草原和清澈的河流,使其成为旅游胜地。

五、旅游体验丽江古城是旅游者们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来到这里,你可以品味当地的特色美食、购买纳西族传统的手工艺品、欣赏唐卡画和民歌舞等。

夜晚,古城的灯光璀璨,夜景迷人,如果你想体验一次别样的夜生活,你可以在这里找到许多有特色的酒吧和音乐场所。

六、对旅游业的影响丽江古城的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

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带动了酒店、餐馆、旅行社等旅游相关产业的兴起。

丽江古城木质结构介绍作文

丽江古城木质结构介绍作文

丽江古城木质结构介绍作文
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地处云贵高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

丽江古城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大多是木质结构。

这些建筑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和多次修缮,但仍然保持着原有的风貌。

丽江古城的木质结构建筑主要包括民居、商铺、庙宇、桥梁等。

这些建筑大多采用传统的榫卯结构,不用一钉一铆,却能坚固耐用。

丽江古城的民居大多是两层或三层的小楼,屋顶采用歇山式或硬山式,檐口用木雕装饰。

民居的门窗也很精美,多采用木雕、石雕或砖雕,图案有花卉、鸟兽、人物等,栩栩如生。

丽江古城的商铺大多是四合院式的建筑,前店后宅,有的还有阁楼。

商铺的门窗也很有特色,多采用彩色玻璃或雕花玻璃,透光性好,美观大方。

丽江古城的庙宇大多是四合院式的建筑,有的还有阁楼。

庙宇的门窗也很有特色,多采用木雕、石雕或砖雕,图案有佛教故事、神话传说等,寓意深刻。

丽江古城的桥梁大多是石拱桥或石板桥,桥栏上也有精美的木雕。

这些桥梁不仅是交通设施,也是古城的一道风景线。

丽江古城的木质结构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杰出代表,它不仅体现了丽江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丽江古城风光

丽江古城风光

丽江古城风光丽江是位于中国云南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丽江古城,则是丽江城内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丽江古城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迷人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而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一、城市背景与历史丽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

早在古代,丽江就已经是一个繁荣的贸易中心,充满了商业活力。

丽江古城的建筑风格融合了纳西族、藏族、汉族等多个族群的特点,成为了一个多元文化的象征。

二、建筑风格与景观1. 古城建筑:丽江古城以其独特的“四方街”的布局和木质建筑风格而著名。

四方街是古城的主要街道,四周是很多保存完整的民居和商铺,形成了一片独特的建筑景观。

2. 角楼与水车:丽江古城内还有许多角楼和水车,它们是丽江民居建筑的标志性特征。

角楼是古城中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它既有观光的功能,又承载着历史的沉淀。

而水车则是丽江古城水利文化的代表,通过巧妙的工程设计,实现了对水资源的利用和分配。

3. 丽江江川河:丽江古城还位于江川河畔,这条清澈的河流是丽江古城的母亲河,也是古城的象征。

漫步在江川河畔,可以欣赏到古城建筑的美丽景色,感受到宁静祥和的氛围。

三、人文历史与民俗文化1. 纳西族文化:丽江古城是纳西族人的聚居地,保留了丰富的纳西族文化。

纳西族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他们的信仰和传统习俗深深影响着丽江古城的生活和文化。

游客可以参观纳西族的传统居所,了解他们的饮食、服饰、音乐和舞蹈等方面的独特风情。

2. 东巴文化:丽江也是东巴文化的重要传承地之一。

东巴文化是纳西族的宗教文化,富有神秘色彩。

在丽江古城,游客可以参观到一些保存完好的东巴文化遗址,了解东巴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四、旅游资源与保护丽江古城作为世界遗产,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对古城的保护和管理的问题。

为了保护丽江古城的独特魅力和历史价值,丽江市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限制游客流量,控制商业化发展,加强对古城建筑的修缮和保养。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丽江古城,这个位于中国云南省北部的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

丽江古城始建于南宋时期,是纳西族的聚居地。

这里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原文化、藏传佛教文化、南方丝绸之路文化等多种元素,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古城的街道布局对称,以红色角砾岩铺就,周围环绕着陡峭的城墙。

城内的民居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以砖石为辅,屋顶覆盖着琉璃瓦,装饰精美。

这些建筑不仅具有独特的风格,而且体现了纳西族人民的智慧和技艺。

在丽江古城内,有许多古老的街巷和桥梁。

其中最著名的是大石桥和百岁桥。

大石桥位于古城中心,是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古桥,是丽江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百岁桥是一座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桥,因传说在此桥上可以长寿百岁而得名。

除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遗产,丽江古城还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纳西族是这里的主要民族之一,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

在古城内,还可以看到许多纳西族的文化表演和传统手工艺品展示。

总的来说,丽江古城是一个具有极高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文化遗产。

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辉煌成就,也体现了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为了保护这个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限制旅游开发、加强环境保护等。

同时,当地政府也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了解这个美丽的古城。

丽江古城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

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古代城市的魅力,也可以领略到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之处。

它是中国众多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

希望我们能够珍惜和保护这个世界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它的魅力。

漫步古镇丽江古城

漫步古镇丽江古城

漫步古镇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云南省丽江市,是一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

这里
保存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和历史文化遗迹,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之一。

在丽江古城,您可以欣赏到传统的建筑风格、品尝到当地的美食、体验到宁静的生活节奏。

悠久的历史和多彩的文化让丽江古城充满了独特的魅力。

在这里,
您可以看到许多传统的建筑和历史文化遗迹,尤其是木质建筑和水系
建筑。

不同于现代建筑的冰冷硬朗,丽江古城的建筑风格更注重天然
环境和文化内涵的融合。

在这里漫步,仿佛可以回到过去的时光,感
受到古老的历史与文化的魅力。

除了传统建筑,丽江古城还融汇了多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其中
最为著名的是纳西文化。

在丽江市区的中心,有一大片占地约10万平
方米的广场,叫做“市民广场”,是丽江市里最大的广场。

每年的纳西
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和祭祀纳西族文化英雄松赞干布节日时,都
会在这里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各色的服饰、舞蹈、音乐、美食汇聚
一堂,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观赏。

除了传统文化,丽江古城还有许多美食等待着您的品尝。

在这里,
您可以品尝到许多当地特产,比如丽江古城的烤鱼、烤鸡脚、烤全羊
等等。

丽江的美食以清淡为主,注重用自然食材烹制,口感极为鲜美。

在这里,您还可以体验到当地特色的火锅,配以各种新鲜的蔬菜和调料,味道非常棒。

总的来说,在丽江古城,您可以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的沉淀,品尝到当地的美食,感受到宁静的生活节奏。

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旅游目的地,相信您一定会留下难忘的回忆。

丽江古城导游词介绍五篇

丽江古城导游词介绍五篇

丽江古城导游词介绍五篇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搜集的丽江古城介绍五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丽江古城导游词介绍一各位游客:今天我们要去丽江古城游览。

我国有两大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们分列一南一北,各具特色,北方是山西的平遥古城,南方是云南的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由大研、白沙、束河三个相对独立的城建单元组成,大研古城是它们的集中代表,所以人们也常常把大研古城叫做丽江古城。

从地域来讲,丽江大研古城是一座驰名中外的少数民族高原古城。

古城形成于宋末元初,明清以来一直是滇西北商贸中心和连接滇川藏的茶马古道重镇,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了。

,海拔2400米左右,居住着6200余户人家,,其中纳西族人口约占67%。

丽江古城在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月4日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我们脚下是巴格图,又叫青蛙八卦图,是纳西先民根据五行学说创造的占卜工具。

图案正中爬着一只青蛙,背上似有占卜经文,腹部横穿着一支箭,象征五方五行五色八位。

箭杆朝东,象征木,木色青;蛙嘴朝南,嘴吐火,火色红;蛙腹居中,化为土,土色黄;箭头朝西,象征铁,铁色白;蛙尾朝北,撒出水,水色黑。

此外,蛙的左肢指向东南,右肢指向西南,左脚指向东北,右脚指向西北,加上东、南、西、北,象征八方卦位。

图案周围标有十二种动物形象,从正东方起的次序是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犬、亥猪、子鼠、丑牛。

这样,木、火、土、铁、水五行各配公母而得十,然后循环配与十二种动物而得六十序数。

巴格图对研究纳西先民的原始宇宙观,乃至对研究八卦起源,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游客们,现在我们到了四方街。

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广场,它是由成排连接的铺面围成的一块近似长方形的广场街面,街场占地约有6亩。

为什么叫四方街,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因为广场的形状很像方形的知府大印,由土司取名叫四方街,取权镇四方之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丽江古城中文名称:丽江古城英文名称:The Old Town of Lijiang批准时间:1997年12月遗产种类:文化遗产遗产遴选标准:丽江古城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

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

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巧独特,至今仍在有效地发挥着作用。

丽江古城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

丽江古城的纳西名称叫“巩本知”,“巩本”为仓廪,“知”即集市,可知丽江古城曾是仓廪集散之地。

丽江古城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

古城地处云贵高原,海拔2400余米,全城面积达3.8平方公里,自古就是远近闻名的集市和重镇。

古城现有居民6200多户,25000余人。

其中,纳西族占总人口绝大多数,有30%的居民仍在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

大研古城是一座没有城墙的古城,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完全手工建造的土木结构的房屋、无处不在的小桥流水。

大研古城是一座具有浓烈人文气息的小城,明亮的阳光下,总会有步履缓慢的上了年纪的纳西老人悠闲地踱步,他们身着藏满历史的靛蓝色衣服,头戴红军时期的八角帽,对眼前身后猎奇的目光视而不见、不屑一顾。

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铺的大多都是红色角砾岩,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也不会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与整个古城环境相得益彰。

位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丽江古城的中心,位于古城与新城交界处的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古城大水车旁有一块大屏幕,每日播放的歌曲即是古城最受欢迎最有特色的歌曲,其中《纳西净地》是较为出名的歌曲之一。

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修建有桥梁354座,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

桥梁的形制多种多样,较著名的有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均修建于明清时期(公元14~19世纪)。

其中以位于四方街以东100米的大石桥最具特色。

古城内的木府原为丽江世袭土司木氏的衙署,始建于元代(公元1271~1368年),1998年重建后改为古城博物院。

木府占地46亩,府内有大小房间共162间。

其内还悬挂有历代皇帝钦赐的匾额十一块,它们见证了木氏家族的盛衰历史。

位于城内福国寺的五凤楼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楼高20米。

因其建筑形制酷似五只飞来的彩凤,故名“五凤楼”。

五凤楼融合了汉、藏、纳西等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稀世珍宝和典型范例。

白沙民居建筑群位于丽江古城以北8公里处,这里曾是宋元时期(公元10~14世纪)丽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白沙民居建筑群分布在一条南北走向的主轴上,中心为一梯形广场,一股泉水由北面引入广场,四条巷道从广场通向四方,极具特色。

白沙民居建筑群的形成和发展为后来丽江古城的布局奠定了基础。

束河民居建筑群位于丽江古城西北4公里处,是丽江古城周边的一个小集市,建筑群内民居房舍错落有致,布局形制与丽江古城四方街相似。

青龙河自建筑群的中央穿过,建于明代(公元1368~1644年)的青龙桥横跨其上,青龙桥是丽江境内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石拱桥。

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

城市布局错落有致,既具有山城风貌,又富于水乡韵味。

丽江民居既融和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采,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

丽江古城包容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纳西民族的兴旺与发展,是研究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史料。

丽江古城一、登高凭胜,你可看古城形势。

古城巧妙地利用了地形,西有狮子山,北有象山、金虹山,背西北而向东南,避开了雪山寒气,接引东南暖风,藏风聚气,占尽地利之便。

二、临河就水,你可观古城水情。

古城充分利用泉水之便,使玉河水在城中一分为三,三分成九,再分成无数条水渠。

使之主街傍河、小巷临渠,使古城清净而充满生机。

三、走街入院,你可欣赏古城建筑。

古城建筑全为古朴的院落民居,房屋构造简造、粗犷,而庭院布置和房屋细部装饰丰富而细腻,居民喜植四时花木,形成人与自然的美好和谐。

四、入市过桥,你可一览古城布局。

古城布局自由灵活,不拘一格,民居、集市、道路、水系组织聚散合理,配置得当,再加上石、石桥、木桥、花鸟虫鱼、琴棋书画、民风民俗,生发出无穷意趣,使古城独具魅力。

丽江古城(1)古城发展大事记南宋末年,丽江木氏先袒将其统治中心从白沙移至狮子山麓,开始营造房屋城池,称“大叶场”;南未责佑元年(公元1253年),木氏先袒阿宗阿良归附元世祖忽必烈。

实佑二年(公元1254年),在“大叶场”设三谈管民官,其建制隶属于茶罕章管民官;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茶罕章管民官改为丽江路军民总管府;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三跋管民官改为通安州,州治在今大研古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通安州知州阿甲阿得归顺明朝,设丽江军民府,阿甲阿得被朱元璋皇帝赐姓木并被封为世袭知府;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木得在狮子山麓兴建“丽江军民府衙署”;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设丽江军民府,仍由木氏任世袭知府;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朝廷在丽江实行“改士归流”,改由朝廷委派流官任知府,降木氏为土通判;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第一任丽江流官知府杨铋到任后,在古城东北面的金虹山下新建流官知府衙门、兵营、教授署、训导署等,并环绕这些官府建筑群修筑城墙;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丽江军民府下增设丽江县,县衙门建于古城南门桥旁;民国二年(公元1912年),丽江废府留县,县衙门迁入原丽江府署衙内;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在丽江设云南省第七行政公署及丽江县政府;1949年,设丽江专员公署及丽江县人民政府,1961年,设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1997年,丽江撤地建市。

2003年,将大研古镇设立为丽江市古城区,束河古镇也包括在其辖区内。

(2)城市建设者宋末元初,由木氏先袒阿宗阿良兴建“大叶场”;明代,丽江古城的建设主要由历代木氏知府主持进行。

明万历年间(公元1672年),知府木增兴建皇帝歙赐准建的“忠义坊”;清代第一任流官知府杨铋按朝廷里制建流官府衙及府城。

纳西族民居则由居民根据家庭生产生活需要、经济条件和用地状况,自由灵活地安排建设。

(3)城市功能和居民丽江古城是纳西族的聚居地,是保存纳西族传统文化的载体。

自建成以来,一直发挥区域政治及民族文化教育中心,滇藏贸易、中印贸易枢纽之作用。

目前,丽江古城内仍居住6269户居民,共25279人。

其中,纳西族16999人,占总人口的66.7%,有3 0%的居民仍在古城内从事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民族传统手工业和商业活动。

丽江古城(1)选址丽江古城以大江探峡、高山险关为依托,在城四周设关口防守,西北设塔城关,西设石门开,西南设九河关,东北设太子关,城南设邱塘开。

丽江大研古城的选址,充分利用了地理环境及黑龙潭水源,北依金虹山、西枕狮子山、总体上座西北而朝束南,利用狮子山挡住了冬季来自西北方向的寒风。

束南接辽阔平川,春迎朝阳,夏驱热气,建筑物依山就势,层叠起伏。

(2)街道广场丽江大研古城的街道以四方衍为中心,取以新华街、五一街、七一卫、新义街、光义街五条主要街道为经络的格局。

街道依山傍水,空间时而封闭,时而开朗,组成了一个通达全城的路网。

主街道的中心部位均留有广场,其中以四方街为最大。

四方街不仅是大研古城的中心,也是滇西北地区的集贸和商业中心。

其西侧的制高点是科贡坊,为风格独特的三层门楼。

西恻是西河,东为中河。

西河上设有活动闸门,利用西河与中河的高差冲洗街面。

这种独特的卫生设施,在国内外都属罕见。

古城的街巷全部用红色角砾岩(民间称为五花石)铺装而成,具有雨季不泥泞、旱季不飞灰的特点,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质感细腻,与整个城市环境十分协调。

(3)水系黑龙潭是丽江大研古城的主要水源,以此为起点,清澈的流水通过线网状河道沟渠流经干家万户,与散点状井泉构成严整的水系,以满足全城消防、居民生活用水需要。

a.河道:位于象山麓的黑龙潭有数十个出水点,出水量为1.918至4.430立方米/秒,汇成潭面近4万平方米。

潭水由北向南流至双石桥下分成束河、中河、西河。

三股支流井进而分成无数细流,穿巷走户,入墙过屋,流遍全城。

古城的街道与河道密切结合,街景与水景相得益彰。

河道最宽处3至6米、最窄处不足1米。

b.泉潭:大研古城之泉潭有黑龙潭、白马龙潭和义尚甘泽泉等。

白马龙潭位于狮子山南麓、古城西侧,又名狮乳泉,水面面积近百平方米,出水量0.023立方米/秒。

泉水甘洁清纯,从未枯竭。

甘泽泉位于古城柬面的金虹山麓,水面面积有几十平方米,出水量0.01立方米/秒,水质十分纯净。

c.井:大研古城内散布多处水井,井大多取“三眼井”形式。

“三眼井”即一井分三眼,三眼相连,依次为:饮用水眼、洗菜用水眼和洗涤用水眼。

(4)桥梁在丽江古城区内的玉河水系上,飞架有354座桥梁,其密度为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

形式有廊桥(风雨桥)、石拱桥、石板桥、木板桥等。

较著名的有锁翠桥、大石桥、万千桥、南门桥、马鞍桥、仁寿桥。

它们均建于明清时期,具建筑独特风格,使丽江古城成为一座桥城。

(5)民居丽江古城的民居建筑是纳西族建筑艺术和建筑风格的集中体现。

它在纳西族原始的井干式本楞房形式基础上吸收、融汇了汉、白、藏等民族建筑的一些优点而形成,在布局形式、建筑艺术等方面部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与民族风格。

a.平面布局与建筑特色;民居建筑一般是高约7.5米的两层木结构楼房,也有少数三层楼房,为穿斗式构架、垒士坏墙、瓦屋顶,设有外廊(即度子)。

根据构架形式及外廊的不同,可分为平房、明楼、雨步厦、骑度楼、蛮楼、闷楼、雨面厦等七大类。

布局形式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两坊拐角、四合院、多进套院、多院组合等类型,其中以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为典型。

三坊一照壁,即主房一坊,左右厢房二坊、加上主房对面的照壁,合围成一个三合院。

四合五天井指由正房、下房、左右厢房四坊房屋组成的封闭式四合宅院。

除中间一个大天井外,四角还有四个小天井或漏间。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是丽江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见的形式,其它布局形式都是它们的变异、演化、发展和组合。

丽江民居的构架处理十分灵活,有悬山和在木构架主要受力部位,设有“勒马挂”、“地脚”、“穿枋”、“千斤”等具有拉结作用的构件,整个构架按百分之一的斜度使柱头往里倾斜、柱根部向外展开,增强了构架的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