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如何巧妙应对时间陷阱

合集下载

2015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考试行测答题技巧:日期问题整体感知

2015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考试行测答题技巧:日期问题整体感知

2015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考试行测答题技巧:日期问题整体感知【导语】2014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已经告一段落,新的2015年已经来到,考公的同学们又要开始新一轮的备考。

公职类考试首选机构中公教育厦门分校的小编我,在此整理了厦门事业单位考试相关备考资料,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本篇是2015年福建厦门事业单位考试行测答题技巧:日期问题整体感知。

中公教育专家为考生带来日期问题整体感知。

日期问题在数量关系中一直扮演着不痛不痒的角色,说其重要但比不上行程问题,说其不重要但比空瓶换水问题更常出现。

日期问题出现时总会设置一个小小的陷阱等着你跳进去。

陷阱一:闰年、平年问题知识梳理:闰年的识别:①非100的倍数的年份: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否则为平年。

②是100的倍数的年份:能被400整除的是闰年,否则为平年。

③特例:能被400整除的年份中3200年不是闰年。

例1:2003年7月1日是星期二,那么2005年7月1日是()。

A.星期三B.星期四C.星期五D.星期六中公详解:【答案】C。

解析:一年365天,365÷7=52……1,所以,过一年,星期推迟一天,2004年是闰年,366÷7=52……2,所以2005年7月1日,比2003年7月1日星期推迟3天,是星期五。

选C。

剖析:貌似是一道普通的日期问题,但是在此题中涉及了跨年。

故不能按照常规的日期进行处理,首先得判断题干中涉及的年份是闰年还是平年,其次在循环周期中余数的问题。

故要想解答好本题,得具备2点。

例2:第29届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星期五开幕,如果第49届奥运会也是8月8日开幕,那么那天是( )。

A.星期一B.星期二C.星期六D.星期日中公详解:【答案】D。

解析:2008年是闰年,奥运会每四年一次到第49届奥运会位置,共经历(49-29)×3=60个平年,20个闰年。

又知365÷7=52……1,366÷7=52……2,所以每过一个平年星期数加1,每过一个闰年星期数加2,(60+20×2)÷7=14……2,所以如果第49届奥运会也是8月8日开幕,那么那天是星期日。

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如何巧妙避开那些陷阱

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如何巧妙避开那些陷阱

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如何巧妙避开那些陷阱小编为大家提供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如何巧妙避开那些陷阱,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大家能好好学习,顺利应对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答题技巧:如何巧妙避开那些陷阱资料分析在行测试卷中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所以如果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地找到答案十分必要。

但是命题人并不会轻易的让大家选出正确答案,通常都会设置小障碍小陷阱,那么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容易设置陷阱的地方,从而使得大家避免犯错。

陷阱一:时间时间是大家极易犯错的点,比如材料给的时间是2015年,而题目所求的指标是2014年,其实就是求基期值。

例1:2015年1-10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4359元,同比增长10.6%。

10月当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79亿元,同比11.0%。

问题:2014年10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多少亿元?A.244359B.28279C.220939D.25477【解析】答案:D 。

2015年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279亿元,所求为2014年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即基期值,用28279除以(1+11%)得到25477。

其他的情况是材料中的图表是全年的数据,但问题中只求部分时间点的数据,同学不注意时间会将全年数据都带入列式中。

所以时间的小陷阱大家只要多留意题目本身就不会出错。

陷阱二:细节一、不能准确地判断所求指标1.增长量与增长率。

如:高收入户人均纯收入与上年相比增长对快的年份是?所求为增长最快年份,那么就是增长率最大的年份。

口诀就是快慢描述的是速度也就是增长率,多少表述的是增长量。

2.百分数与百分点百分点是百分数相减作差得到,实际上也是百分数,但在资料分析中要读作百分点。

例: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95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4968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62204亿元。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0%。

2015国考行测资料分析:时间与单位表述陷阱练习题答案

2015国考行测资料分析:时间与单位表述陷阱练习题答案

2015国考行测资料分析:时间与单位表述陷阱练习题答案【陷阱分析】本题的干扰选项是C。

题干的时间关键词是“2006-2009年”,而表格中给出的是“2005年至2009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情况,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会导致错选C项。

3.【答案】C。

中公解析:2005-2010年的间隔为5年,则平均每年增加(2163.58-815.32)÷5=1348.26÷5=26X亿元,运用首数法得出答案为C。

【陷阱分析】干扰选项是B。

题干要求的是平均每年增加的服务业增加值。

从2005年到2010年间隔了2010-2005=5年,而不能按照2005年到2010年共有2010-2005+1=6年来计算。

如果把间隔年份算成了6,就会计算出错误的答案(2163.58-815.32)÷6=1348.26÷6=224.71亿元,误选B项。

6.【答案】A。

中公解析: 100405+5595+12379+16642=135021百万元≈1350亿元,选A。

陷阱分析:典型的单位表述陷阱,材料单位是百万元,如果直接当成是亿元的话,就会误选B项。

7.【答案】A。

中公解析:方法一,图中出现了北美洲和中南美洲,题干中的美洲应包括这两个地区。

直观观察,可以发现从1998年到2004年代表美洲地区啤酒销售量的扇形变小了,即美洲地区啤酒销售量占世界啤酒消费总量比重下降了,下降的百分比可以利用量角器测量角度来进行计算,依此估算出该比重下降约3个百分点。

方法二,1998年世界啤酒销售总量为6.5+30.1+13.1+2.6+32.8+24.8+20.9=130.8十亿升,2004年世界啤酒销售总量为7.4+29.7+20.8+1.5+41.6+25.2+22.3=148.5十亿升。

1998年美洲地区啤酒销售量占世界啤酒消费总量比重为(20.9+24.8)÷130.8×100%=34.9%,2004年该比重为(25.2+22.3)÷148.5×100%=32.0%,很明显比重下降了34.9-32.0=2.9≈3.0个百分点。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常见陷阱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常见陷阱

行测数量关系题型常见陷阱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数量关系一直是让众多考生头疼的模块。

不仅题目难度较大,而且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陷阱,稍不留意就会导致错误。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行测数量关系题型中常见的陷阱。

一、单位陷阱单位不一致是数量关系中常见的陷阱之一。

有些题目在题干中给出的数据单位与所求问题的单位不同,如果考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就很容易出错。

例如,题目中给出的速度是千米/小时,而时间是分钟,在计算路程时就需要先将时间单位统一换算成小时,否则计算结果必然错误。

再比如,在涉及到面积、体积的计算时,单位的换算更是至关重要。

二、时间陷阱时间问题也是容易设陷阱的地方。

比如,一件工作甲单独完成需要3 天,乙单独完成需要 4 天,问两人合作需要几天完成。

这里的“3 天”和“4 天”并不是指准确的 72 小时和 96 小时,而是指甲、乙的工作效率分别是 1/3 和 1/4,计算两人合作的时间应该是 1÷(1/3 + 1/4)。

还有一些题目会故意模糊时间概念,比如“从上午 8 点到第二天上午 8 点”,这期间的时间不是 24 小时,而是 32 小时。

三、百分比陷阱在涉及百分比的题目中,要特别注意基数的变化。

例如,某商品先降价 20%,然后又涨价 20%,此时商品的价格与原价相比是降低了。

因为降价是在原价的基础上,而涨价是在降价后的价格基础上,两次的基数不同。

另外,对于“增长率”和“减少率”的理解也容易出错。

比如,说增长率为 20%,那实际增长的数量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 20%;而说减少率为 20%,则实际减少的数量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 20%。

四、行程问题陷阱行程问题中,常见的陷阱包括“相向而行”与“同向而行”的混淆、“平均速度”的计算错误等。

例如,甲、乙两人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相遇,求相遇时间。

如果把相向而行看成同向而行,那么计算出的结果就会完全错误。

关于平均速度,很多人会误以为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其实平均速度应该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

江西事业单位:2015事业单位考试行测答题技巧之教你如何攻占行测考试

江西事业单位:2015事业单位考试行测答题技巧之教你如何攻占行测考试

江西事业单位:2015事业单位考试行测答题技巧之教你如何攻占行测考试在事业单位行测备考过程中,很多考生都比较困惑,不知道该如何有效备考,才可以在行测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实力。

行测备考前,考生一定要制定详细的备考计划,不能漫无目的的去备考,去复习。

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来制定行测备考计划,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有效备战行测考试。

首先,考生要熟悉题型。

考生把历年的行测真题汇总后,要对各个专项的题型进行归类。

然后对每种题型具体的熟悉,包括这种题型常见的考法、具体的解法等等。

这是行测备考至关重要的一步,考生们绝对不能忽视。

其次,考生需要大量练习。

在熟悉了题型之后,考生对每种题型的解法就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去体会解法的精妙。

并且通过大量的练习,提高自己的答题速度。

最后,考生要做的就是归纳总结。

在做了大量的题目之后,怎么样才能获得更高的提升?那就是总结。

第一,总结题型的解法以及常用的简单速解法。

第二,整体的总结,大家可以做两到三套真题,从中找一些真正情景上的感觉。

行测备考大家都掌握了,那么在真正做题时,考生还需要掌握以下两点:(一)合理安排时间考场上卷子一般都会提前5-10分钟发下来供考生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贴条形码等,做完这些动作后,在短暂的空隙里,大家完全可以提前阅览题目。

考生可利用这正式开考前的5分钟,通过翻阅和扫视,可以提前做出10道左右的题目,使得开考后时间更加充裕。

(二)及时跳过难题一些考生答题的时候喜欢按照顺序来做,有的考生会迅速地去寻找自己比较擅长的题目来做。

其实,答题顺序没有一定的标准。

但是考生需要注意题目难度比较高,或者题目比较偏,千万不要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这里,要及时放弃,争取其他的分数。

2015年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考试资料分析陷阱类题目集锦

2015年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考试资料分析陷阱类题目集锦

2015年湖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考试资料分析陷阱类题目集锦一、时间易错点【例1】2007年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137239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增速加快0.9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25280亿元,比上年增长30.2%,增速加快8.4个百分点。

问题:我国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A.快5.4个百分点B.快2.1个百分点C.慢5.4个百分点D.慢2.1个百分点【易错点分析】很多考生一看到比较增长速度的,立马用24.8%-30.2%去做,那就错了。

一定要关注时间,材料直接给出2007年的增速,而问的是2006年的增速。

所以要先求2006年两者的增速,固定资产24.8%-0.9%=23.9%,房地产开发投资30.2%-8.4%=21.8%,最终结果为23.9%-21.8%=2.1%,快了2.1个百分点,故选B。

问题:2013年第一季度,该市电影院线平均每场电影的票房收入约为多少元?A.1170B.1370C.1570D.1770【易错点分析】表格中给的时间是2012年1—4月及2013年1—4月,求的是2013年的第一季度,所以应该用2013年的1—3月。

很多考生直接把第一季度错当成了1—4月。

二、单位易错点【例3】2011年全国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05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0万公顷;全年粮食产量57121万吨,比上年增加2473万吨。

问题:2010年全国粮食的亩产量是多少?【易错点分析】求的是单位面积的产量,应该用总产量除以总面积,很多考生列的式子是(57121-2473)÷(11057-70),这就掉入了命题人设置的陷阱里。

材料给的面积单位是公顷,而问题问的是亩产量,所以需要进行单位换算,1公顷=15亩。

所以正确列式为(57121-2473)÷((11057-70)×15)。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避免陷入“时间表述”误区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避免陷入“时间表述”误区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避免陷入“时间表述”误区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材料当中出现的大量统计性数据往往是与时间相关联的,因此“时间表述”是资料分析试题当中极其重要的信息。

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当中在“时间表述”上做文章的情况非常普遍,且也越来越隐蔽化,如何在匆忙答题时避免陷入“时间表述”的误区?一、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中关于“时间表述”的五大考点1、问题里所问到的时间点与材料中所涉及的时间点并未完全吻合。

如问题问到的年份是材料所提供年份的“去年”、“前年”或者“明年”之类。

2、问题里所问到的时间段与材料中所涉及的时间段并未完全吻合。

如材料中提供的是2001-2007年的数据,但问题只问到2002-2006年的数据。

3、问题里所问到的时间与材料中所涉及的时间存在包含关系。

如材料中提供的是2007年第一季度的数据,但问题问到的是2007年的数据;或者反过来。

4、考生往往只将“年份”理解为“时间表述”,容易忽略诸如月份、季度、上下半年等其他“时间表述”。

5、材料当中所提供的时间表述方式或者表达顺序有可能存在和常规不一致的地方,需要考生特别留意。

二、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中关于“时间表述”的实例讲解例1:下表为某地2006年各季度月均用电量统计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2006年三大产业各季度月均用电量统计表A. 2006年,该地第一产业第二季度用电量最多B. 2006年,该地第二产业用电量逐月上升C. 2006年,该地第二产业各月用电量均高于第三产业D. 2006年第二季度,该地第一产业的用电量超过第二、三产业的总和答案:A解析:A选项:2006年,第一产业第二季度比其他季度月均用电量多,所以其第二季度用电量最多,A选项正确;B选项:材料中仅给出了各季度的月均用电量逐月上升,但没有给出各月用电量,因此无法判断各月用电量变化的情况,B选项不正确;C选项:材料中仅给出第二产业各季度月均用电量均高于第三产业,但无法判断第二产业各月份用电量是否均高于第三产业,C选项不正确;很明显,2006年第二季度第一产业的用电量少于第二、三产业的用电量之和,D选项不正确。

2015浙江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之解答技巧

2015浙江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之解答技巧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2015浙江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之解答技巧在事业单位行测考试中,资料分析题中的组合选项题是指题目当中给出多个不确定性的表述,要求考生判断出这些表述中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从而选出包含"满足条件的所有表达"的选项.由于该题目条件较多,耗时耗力,考生往往无从着手,进而成为考生不得不放弃的题目.下面,我们给广大考生讲解下这类题目的解答技巧.一般情况下,解决这类题目坚持三个原则:1.所有选项都包含的表述,是不需要考虑的;2.所有选项都不包含的表述,是不需要考虑的;3.解题过程中,要做到判断一个表述,排除一个选项.例题:根据材料,以下说法一定正确的是?I.2004 年,北方各水资源一级区中,井灌回归补给量所占比例最高的是辽河II.2004 年,北方六区地下水补给总量为1378.7 亿立方米III.2004 年,北方六区地下水补给量中,降水入渗补给量占48.8%IV.2004 年淮河的地下水补给量不足北方各水资源一级区的20%V.2004 年,西北诸河的地下水补给量在我国各水资源一级区中所占比例最高A.I、IIB. I、II、VC. III、IV、VD. I、II 、IV、V正确答案:A在此题的解法中共考虑了三句表述,分别为第一句、第四句、第五句.实际上,只需要判断第一句表述就能得到正确答案了.因为A选项包含在B选项中,也包含在D选项中.假设B是正确答案,那么A 也必然正确;同理,D如果是正确选项,A也必定正确,因此选择A答案.类似例题中选项A与B、D关系的选项就称为组合选项题目中的包含选项.因此,对于一道组合选项题目,考生首先应该观察的是四个答案的设置.当出现类似例题的包含选项时,只需要在排除了干扰选项以后,选择包含选项中最小的选项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事业单位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如何巧妙应对时间陷阱在事业单位的考试中,笔试行测占据较大的分值,事业单位的笔试难度相较于公务员考试来说要低一些,其中资料分析是提分的关键部分,说它是提分关键并不是说它的难易程度,而是它本身所占比例较大,并且相对来说准确率较高。

因此在考场上可以先做这部分,保证把这部分分数得到。

但是在资料分析中经常许多陷阱迷惑大家,下面就主要讲解一下资料分析中常出现的陷阱:时间陷阱。

1、相邻的年份
在资料分析中,时间点往往是我们忽略的地方,提示大家:一定注意材料所给的时间和问题所问的时间是否相同,然后再求解。

不要因为自己一时马虎而事后悔恨不已。

下面我们以真题为例进行讲解:
例一:2009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321亿元,同比增长33.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7.2个百分点。

问题:2008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 )亿元
A.68405
B.121913
C.22915
D.45237
答案:A。

解析:注意年份,相邻的两个年份,给出的是同比增长率,所求为基期值,根据所学公式,全社会固定投资=
=68405亿元,选择A,此题也可结合首数法,将商的首位计算出即可,选择为A。

问题:2009年上半年比上年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 )
A.68405亿元
B.121913亿元
C.22915亿元
D.45237亿元
答案:C。

注:通过以上两道例题我们会发现年份不同所求就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审题的时候年份很重要,一定要重视,不要马虎。

2、求隔年量
例二:2003年上半年,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为2424元/平方米,同比增长5.4% ,而上年同期是下降0.1% 。

问题:2001年上半年,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是( )元/平方米。

A.2424.0
B.2229.8
C.2302.01
D.2403.2
答案:C。

总结: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当两个年份是相隔年份的时候,中间年份的量会以迷惑项的样式出现在选项中,因此,考生一定要看清楚问题所求年份与材料年份是否一致,究竟是基期值还是隔年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