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埕海油田地震储层综合预测精度研究

合集下载

埕岛油田东斜坡层序约束下的储层预测技术

埕岛油田东斜坡层序约束下的储层预测技术

埕岛油田东斜坡层序约束下的储层预测技术王绍忠;周红科【摘要】由于埕岛油田东部斜坡带东营组储层埋藏深、相变快、且常常与围岩速度差异小,依据目前的三维地震资料分辨该区东营组单个砂层及进行层位标定难度较大,从而无法了解储层的空间展布规律。

本文通过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及东营组长期旋回内部界面的识别,将东营组长期旋回自上而下划分为层序S1、S2、S3、S4;根据东营组储层的各种沉积相具有独特的地震波组响应特征,通过扩大砂体研究对象,从层序约束的角度,以砂体所在沉积韵律或旋回为目标,充分利用地震资料进行储层预测,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储层预测技术。

主要流程包括层序划分与解释、宏观地震相解释、时窗界定、在无井控制下的聚类分析储层预测、在有井约束下的储层平面预测。

通过宏观地震相解释、综合瞬时相位切片、BP神经网络储层预测图,进行该区块砂体追踪和解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期刊名称】《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年(卷),期】2012(047)001【总页数】8页(P142-149)【关键词】埕岛油田;东营组;旋回;层序约束;地震相;储层预测【作者】王绍忠;周红科【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海洋采油厂,山东东营257237;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海洋采油厂,山东东营2572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在油气勘探中,地震属性的研究和使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应用瞬时振幅属性直接检测油气。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也发展了多项地震属性提取技术,如相关分析、傅里叶谱分析、自回归分析、功率谱分析、振幅特征分析、三瞬技术等[1~3],并由此发展了一些反演方法,如用克里金或协克里金法反演孔隙度变化等。

如今可利用的地震属性信息主要分为速度信息、信号动态信息、弹性参数信息等三类。

从岩石物理学的角度看,在储层参数和地震属性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解析关系,而且影响储层参数的因素很多,其间的关系也十分复杂,故不能用确定的函数表达式进行描述。

基于多参数叠前反演技术埕岛地区储层预测

基于多参数叠前反演技术埕岛地区储层预测

34埕岛桩海地区地处渤海湾盆地南部的相对常规地震资料,叠前反演具有更滩海地区,位于埕岛、埕东、桩西、长堤高的分辨率和地质表现能力,对于砂体厚四个披覆构造的交汇处,东临黄河口凹度、尖灭点、展布关系表现更准确。

自下而上已叠前反演纵横波速度比联井剖面,从图上发现古生界、中生界、第三系沙河街组、可以看出,反演结果与井资料吻合度高,东营组、馆陶组等多套含油气层系,油气从一定程度反映了反演结果的可靠性。

资源量丰富,具有多层系叠合含油连片的潜力。

一、岩石物理敏感参数分析技术岩表现为低速度比,提高了砂岩岩石物理敏感参数分析是开展地震反的识别精度。

演进行储层识别的关键技术环节,是对地震反演成果进行解释应用的理论依据。

本区首先开展单井参数分析,认为砂岩与泥岩的纵波速度、密度、纵波阻抗均有较大重叠区:①馆陶组砂泥岩在纵波速度参数上,数值重叠范围加大);②由于地层相对较浅,砂岩较为疏松,其密度参数一般图3过CB312井南北向地震(负极性显示)较围岩略低;③砂泥岩纵波阻抗的特征不及纵波阻抗、叠前VpVs剖面对比明显。

纵波速度、密度和阻抗分析显示,馆陶组薄互层储层识别难度大,地震利用纵波阻抗进行储层描述具有较大的多反射多解性强,常规预测技术适用性差、解性,因此利用叠后波阻抗难以有效解决预测精度低,叠前速度比反演结果能够对该区目的层段的储层描述问题。

与之相比井上钻遇有效储层进行有效识别,对砂体较,纵横波速度比以及泊松比对砂泥岩的井间变化反应清楚。

区分要好一些,储层具有低纵横波速度比、较低泊松比特征,这为该区开展叠前地震反演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基础。

二、叠前多参数反演技术基于岩石物理敏感参数分析,提出利析,纵波速度和泊松比相对于其他弹性参用纵横波速度比以及泊松比对砂泥岩有利数,对储层的敏感性较高,基本可以识别区分的特点—储层具有低纵横波速度比、5米以上的储层。

利用叠前道集上地震振幅较低泊松比特征,开展叠前多参数反演,随入射角的变化信息进行叠前三参数同步识别有利储层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大港油田埕海潜山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技术研究

大港油田埕海潜山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技术研究

大港油田埕海潜山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地震预测技术研究摘要:埕海潜山奥陶系岩性主要是碳酸盐岩地层,储集空间以裂缝、孔洞为主,储层非均质性较强.该潜山埋藏深,地质情况复杂,有必要从多个角度利用多种手段相互印证来落实奥陶系储层特征。

本文将相干分析技术和地震像素处理技术相结合对该潜山裂缝发育地区进行了预测,并且利用多种地震技术对预测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完成了奥陶系上部地层裂缝综合评价图,识别出了裂缝发育区,提高了预测结果的可靠性,为勘探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碳酸盐岩潜山裂缝预测相干分析像素处理埕海潜山是埕海断坡区的基底构造,以往认为被巨厚的中生界和上古生界地层覆盖下的奥陶系灰岩储层物性差,是制约潜山勘探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研究认为受张北、张东等基底断裂系统控制,潜山内幕构造裂缝发育,能够形成高角度裂缝控制的内幕缝洞体储层。

根据塔里木盆地、华北盆地潜山的勘探经验来看,垂向缝洞系统也可形成较好的储层。

因此推测埕海潜山奥陶系存在特殊的深层热水岩溶储层。

本次研究在2010年重新处理的埕海潜山三维叠前时间偏移资料上,进行了构造精细解释,结合测井资料及区域地质认识,开展地震资料裂缝预测研究,并将相干分析技术和地震像素处理技术相结合对该潜山裂缝发育地区进行了预测,利用多种地震技术对预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找出了有利裂缝发育区。

1 工区储层条件分析埕海潜山奥陶系碳酸盐岩为海相沉积,属于加里东一海西期构造运动残余地层。

自下而上,分为冶里组、亮甲山组、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和峰峰组。

本区钻探程度相对较低,仅chhl等少数井钻遇奥陶系。

其中,chhl井揭示奥陶系148 m,以深灰色及褐色灰岩为主,夹灰质白云岩、白云岩及钙质泥岩。

chhl井钻井取心白云质灰岩中可看到缝洞局部发育,证实了奥陶系储层缝洞发育。

镜下观察薄片也可在灰岩储层中发现多期裂缝。

此外,埕海1井在奥陶系碳酸盐岩钻进过程中,漏失钻井液共计339m3,证实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缝洞的存在,表明该层系碳酸盐岩具备储集条件,物性较好。

反演技术在埕岛油田桩海地区东营组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反演技术在埕岛油田桩海地区东营组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反演技术在埕岛油田桩海地区东营组储层预测中的应用摘要:埕岛油田桩海地区东营组油藏以构造-岩性和岩性油藏为主,是近年在该区发现的又一含油层系。

坡移扇和浊积扇砂体是岩性油藏的主要储集砂体,其预测的准确性是科研攻关的重点和勘探生产的难点。

受围岩含灰质影响,该区存在常规地震资料描述储层难度大、岩性圈闭难以刻画的问题。

针对这一难题,本文尝试叠前和叠后多种反演技术进行储层预测,最终优选叠前反演技术,精细刻画砂体边界。

关键词:隐蔽岩性油藏,砂体储层预测,叠前反演技术,叠后反演技术0引言近期在桩海地区钻探的井在东营组获得高产工业油流,因此以古近系岩性类圈闭为主的隐蔽油气藏成为目前埕岛油田桩海地区的主要勘探目标和发现层系。

这些砂体发育在灰质成分的背景下,常规地震剖面识别和描述比较困难。

笔者针对该区勘探难点,叠前和叠后反演同时进行,研究多种反演方法,优选叠前反演技术,提高了坡移扇和浊积岩储层识别及描述的精度,提高勘探的成功率。

1、地质概况桩海地区E3d232砂组储集岩性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围岩多为泥岩或油泥岩,见灰质泥岩或灰质砂岩。

常见岩性组合为厚层泥岩夹砂岩、灰质泥岩夹砂岩、灰质砂岩与砂岩互层。

单层厚度5~7m,围岩含“灰质”:目的层段灰质泥岩、灰质砂岩百分含量为5%~30%,储层描述难点为桩海地区Ed32地震资料主频约为25Hz,有效频宽10~50Hz,能够分辨最大厚度为35m,砂体超出了地震资料分辨率范围(图1)。

因此,探索一种针对该区储层的地震描述技术,对本区东营组坡移扇和浊积扇岩性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图1 连井地震剖面2、反演技术研究2.1叠后多频带组合约束反演多频带约束反演技术通过测井信息和地震信息的频率域合并,描述了已钻井区的砂体分布,受勘探程度低、井资料少的影响,井间砂体展布与整体沉积规律的认识不相符。

反演所得的砂体平面展布认为物源是从西南方向来的,地质上认识物源是从东南方向来的。

这种反演方法可能不适合该区储层识别。

埕岛油田沙子一段滩坝砂储层预测关键技术研究

埕岛油田沙子一段滩坝砂储层预测关键技术研究
分 布范 围应小 于东 营组Ⅳ 砂组 。 但 近期在 潜 山较高 部位 完钻 的埕北古 “、 埕 北 古1 1 0 、 埕 北斜 6 O l 埕北 6 0 4 及埕 北2 9 2 等井 实钻 及古生 物资料 显示 , 该地 区 发育 沙一 段地 层 , 这 与前期认 识发 生了矛盾 。 针 对上述地 层 的厘 震体 分频处 理
段 地层 在埕北 低 凸起上 有一定 的分布 范围 , 沉积后期 可能 发生 过小规 模的 湖 高部位 出露 , 沙一段 局 部遭 受剥 蚀 。
1 . 2储 层分 布规律
地震 体分频 处理 之前 , 在确 定储集 体主 要发育 层段 的基础 上 , 进 行 发育层
中图 分类号 : T B5 2 + 6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9 — 9 1 4 X( 2 0 1 4 ) 0 1 — 0 3 3 6 一O 1
0 概 况
2储 层预 测
埕 岛油 田是典 型 的复式 油气聚集 区 , 目前 已有 七套层 系获工 业油 流 , 均上
元 综合 标定之 前 , 进行地 层精 细对 比与划 分 , 可 以为后期 的合 成记录 多元 综合
标 定提 供 约束 标 志层 。 收集 研 究 区 内各 类 探 井 的测井 图 、 录井 图 、 试油试采、
前期研 究认 为沙一段 一 东营 组早期 地层 围绕 凸起逐层上 超 , 即沙一 段地层
工 业技 术
l _ ■
埕 岛 油 田沙 段滩 坝 砂储 层预 测关 键 技 术 研 究
刘 少斌
( 中国石化 胜 利油 田分 公 司海 洋采 油厂 山东 东营 2 5 7 2 3 7 )
[ 摘 要] 埕 岛 油 田是在 前 第三 系潜 山基 础上 发育 起 来的披 覆 构造 , 是典 型 的复式 油气 聚集 区, 在 沙 河街组 具 有广 阔 的勘探 空 间。 在沙 一段 的 油气 勘探 过程 中, 针对该 区储 层岩性 、 厚 度变 化大 的特点 , 及 常规地震 资料难 以识 别描述 储层 的客观 条件 , 采 用地震 分频处 理技术 开展 储层 预测 , 获得 了 良好 的应用 效果 。 地震 分 频处 理技 术是 一项 针对地 层 厚度和 地质 体非 连 续性进 行成 像或 模拟 的地 球物理 新 技术 , 对 各类储 层 的识别 与描 述 比较有 效 。 [ 关键 词] 埕 岛油 田 ; 沙一段 ; 地 震 分频 ; 地 层对 比; 频谱 分析

6-提高地震储层预测精度的技术方法与实例-雍学善

6-提高地震储层预测精度的技术方法与实例-雍学善

二、储层预测主要技术
通过技术调研,了解到国内外储层预测技术发展动 态。 主要调研8家单位: 兰德马克公司北京代表处(LandMark) 帕拉代姆公司北京办事处(Paradigm) 斯伦贝谢科技服务(北京)有限公司(Schlumberger) 北京协成正科技有限公司(Veritas Hampson-Russell) 辉固地球科技有限公司(Fugro-Jason) 地模科技有限公司(Geomodeling) GNT国际公司北京代表处( GNT ) 美国APEX技术公司北京代表处( APEX )
前 言
关键环节与主要技术
层位解释
构造解释
储层横向预测主要技术
层位解释 断裂分析 地震相分析
断裂分析 三维可视化 地震相分析
储层预测环节
沉积分析
属性分析 三维可视化 属性分析 三维可视化 属性分析 地震反演 AVO技术
储层预测
地震反演 三维可视化 AVO技术
油气检测
属性分析 三维可视化


一、前言 二、储层预测主要技术 三、逐级控制的技术方案 四、提高精度的思考与启示 五、储层预测研究实例 六、储层预测技术展望
流体 识别
Hydrocarbon Detection
技术 地球 物理 石油
储层预测
构造成像
据姚逢昌
前 言
地震资料中包含的主要地质信息
构造信息:层位、速度、相干体、相位; 沉积信息:地层厚度、地震波形; 储层信息:振幅、波形、频率; 油气信息:频率、速度、AVO ; 特征:低频、低速+AVO异常。
二、储层预测主要技术
地震相分析技术
Stratimagic对地震 层段进行地震相分析, 所使用技术的基础是用 于地震道波形识别的神 经网络技术。在选取的 目的层段对波形进行神 经网络分类,通过迭代 计算模型道,然后将模 型道与实际地震道进行 对比,通过自适应试验 和误差处理在模型道与 实际地震道之间寻找最 佳的相关性,从而得到 地震相平面图。 (帕拉代姆公司)

提高埕海油田地震储层综合预测精度研究

提高埕海油田地震储层综合预测精度研究


段发 育辫状河 和碳酸 盐岩 台地 沉积 ,沙二段发 育的是 三角洲沉积 ; 2 . 单砂体 厚度 薄 ,横 向变 化大 ,砂体难 以追踪 ; 3 . 砂泥岩 薄互层发 育 ,小 层对 比困难 ; 4 . 埕海 油 田多为大 斜度 井 、水平 井 ,单井 砂体 视厚 度 校值 存在 误 差 ,且 大斜度 井 、水 平井 测井 资料 少 ,单井识 别储 层和储 层 反演预 测 存在 难度 。
在砂 、泥岩薄 互层储 层预测技术研 究 中,常 因地 震资料 的 “ 假象” 或 “ 陷阱 ”而造 成解释 或预 测结 果 的错 误 。因此 ,利 用先 进的 计算 方 法 ,进行各种模 型正演 ,研究和 分析这 些模型 的地震反 射特征 ,是砂 、 泥岩 互层储 层预 测技术 的重 要环 节 。正 演模 型 的合理解 释 始终 贯穿 于 整 个储 层预 测 的全过 程 ,储 层预 测 的结果 也 进一 步证 实 了地 质分 析 , 同时又使地 质分 析的结 果 更加具体 可靠 ,减 少 了反演 的 多解性 ,使 我 们基 于正 演模型 的反 演更加 准确 。本 次研究 根 据不 同岩性 分别 设计 了 相对 应的模 型。
3 . 1明化镇组模 型 我们建立 了三套 明化 镇组 的正演模型 。
张2 9 x l 、张 2 7 x l 、张 海 5井 区以及 西 部复 杂断 块 等含 油构造 ,沙 二 段属于 低渗 透油藏 ,砂 泥岩 薄互 层比较 发育 ,油 水关 系复 杂 。基 于 埕 海油 田复 杂 的岩 性特征 ,利用储 层反演技 术大大 提高 了储 层预测 精度 ,
岩的地震反射特征 ,结合 小层精 细对 比,深化单砂层储层分布特征研 究,明确 了埕海一 区明化镇 组发育庄海 8 Nm— H2等三个主要河道砂体 ,建立 了埕 海二 区张 2 7 X1 、张海 1 O 一 2 4 L等四个井组的注采关 系。经钻探 实施和注采实验 ,进 一步说 明 了单砂层 的对 比关系和横 向展布的 可靠性 ,对下一步埕海 区 注采 井 网的 完 善 和 二 区 开发 方 案 的 优 化提 供 了地 质 依 据 。

胜利海上埕岛油田埕北208块储层预测及砂体描述

胜利海上埕岛油田埕北208块储层预测及砂体描述

胜利海上埕岛油田埕北208块储层预测及砂体描述摘要:埕岛油田埕北208块储层储层埋藏深、厚度小,横向变化快,加之地震资料品质相对较差,分辨率较低,储层预测描述难度大,制约了开发方案设计。

针对这些问题,开展了储层预测及砂体描述研究,以期为该区块产能建设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词:埕岛油田;埕北208块;储层预测;砂体描述1研究区概况1.1区块位置胜利海上埕岛油田位于渤海湾南部的极浅海海域,与陆上的桩西油田、埕东油田、五号桩油田相邻。

构造位置位于济阳坳陷与渤中坳陷交汇处埕北低凸起的东南端。

该油田的西南以埕北大断层与埕北凹陷相邻,向北、向东分别倾伏于沙南凹陷和渤中凹陷,其东南为桩东凹陷。

埕北208块位于埕岛油田西北部,面积约6km²,距离埕岛主体西北区4DA平台2.1km,本次研究目标所在区水深约15m。

1.2地层发育特征1.2.1地层层序及含油层系埕北208块钻井揭示地层自下而上依次为新近系馆陶组、明化镇组、第四系平原组地层。

本区主要含油气层系为馆陶组上段,岩性为灰绿色粉砂质泥岩和灰色、灰白色中细粉砂岩互层沉积。

1.2.2地层对比划分根据埕岛油田馆上段地层划分结果,以沉积学理论为指导,通过与主体已开发区统层对比,建立了本区馆上段大层和小层对比格架,确定馆上段有三个比较稳定的标志层。

在标志层的控制下,根据岩电组合及沉积旋回特征,考虑油水纵向分布特点,对馆上段储层进行了大小层划分。

把馆上段分为7个砂层组,(1+2)~6砂层组为主力含油砂组。

(1+2)~6砂层组按沉积时间单元细分为30个小层;7砂层组未细分小层。

1.2.3地层发育规律在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上,通过绘制连井剖面,进一步研究地层的发育规律。

从近东西向的连井剖面可以看出,方案区地层主要有以下发育规律:(1)馆陶组上段地层发育较完整,没有断缺或剥蚀的现象;(2)地层分布较为稳定,井间地层厚度变化不大,平均地层厚度475m。

1.3构造特征本区构造研究采用地质、地震和测井三种信息相结合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埕海油田地震储层综合预测精度研究
摘要:埕海油田存在砂层薄、岩性组合复杂、单砂层变化快、储层预测难度大等地质问题,给油田开发带来一定的难度。

本文重点对埕海油田沙河街组和明化镇组主要目的层段岩性组合特征,以及砂,泥岩速度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地震储层综合预测研究,明确了不同层位、不同区块内砂岩的地震反射特征,结合小层精细对比,深化单砂层储层分布特征研究,明确了埕海一区明化镇组发育庄海8Nm-H2等三个主要河道砂体,建立了埕海二区张27×1、张海10-24L等四个井组的注采关系。

经钻探实施和注采实验,进一步说明了单砂层的对比关系和横向展布的可靠性,对下一步埕海一区注采井网的完善和二区开发方案的优化提供了地质依据。

关键词:薄层砂岩砂泥岩速度储层反演储层预测
埕海油田处于埕北断坡区,发育张东-海4井、赵北、羊二庄及羊二庄南等断层,将埕海油田分为埕海一区,二区,三区,总井数57口,探明储量6689.75万吨,目前日产油750吨,已达到年产22万吨的生产能力。

埕海一区发育有3套开发层系,4个开发单元(庄海4x1、庄海8Nm、庄海8Ng、庄海8Es),其中庄海8Nm、庄海8Es单砂层较薄,且横向变化大;埕海二区纵向上有4套开发层系,发育有张29x1、张27x1、张海5井区以及西部复杂断块等含油构造,沙二段属于低渗透油藏,砂泥岩薄互层比较发育,油水关系复杂。

基于埕海油田复杂的岩性特征,利用储层反演技术大大提高了储层预测精度,为井位优化及钻探实施提供保障。

一、储层预测的难度
储层预测技术是从现有的、有限的、尺度不同的地震、测井、钻井、地质资料出发来综合推测地下未知储层的空间形态、物性特征、含油气性等。

埕海油田在储层预测中存在以下难点:
1.发育多种类型的储集体,例如明化镇组发育曲流河沉积,沙一段发育辫状河和碳酸盐岩台地沉积,沙二段发育的是三角洲沉积;
2.单砂体厚度薄,横向变化大,砂体难以追踪;
3.砂泥岩薄互层发育,小层对比困难;
4.埕海油田多为大斜度井、水平井,单井砂体视厚度校值存在误差,且大斜度井、水平井测井资料少,单井识别储层和储层反演预测存在难度。

二、地震储层综合预测研究
通过地震品质分析,一区的地震视主频为26Hz,表明低于10米以下的单砂
层难以识别,二区的主要目的层沙二段由于薄互层较发育,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较弱波阻反射特征。

本次研究工作主要是通过对研究区内砂泥岩速度和岩性组合的分析,建立相对应的正演模型,进行精确的层位标定,同时得到合理的储层反演参数,从而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

1.砂、泥岩速度分析
通过对埕海油田多口井速度的分析,得到了不同区块砂、泥岩速度分布的范围,同时发现:1100米以上,砂、泥岩速度区别不大,存在叠置现象,会使得到的波阻抗差别不大;1100米以下,砂岩速度大于泥岩速度(见图1)。

图1 砂、泥岩速度分析图
2.岩性组合特征
该区不同层位、不同区块的岩性组合特征差异较大。

明化镇组主要以泥岩为主,其间发育厚度不等的细砂岩;一区沙一段主要发育碎屑岩沉积,单砂层厚度5~8米;二区沙一段发育碳酸盐岩,单层厚度变化大2~8米;沙二段以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单砂层厚度较薄(5~8米),砂泥岩互层发育。

3.正演模型
在砂、泥岩薄互层储层预测技术研究中,常因地震资料的“假象”或“陷阱”而造成解释或预测结果的错误。

因此,利用先进的计算方法,进行各种模型正演,研究和分析这些模型的地震反射特征,是砂、泥岩互层储层预测技术的重要环节。

正演模型的合理解释始终贯穿于整个储层预测的全过程,储层预测的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地质分析,同时又使地质分析的结果更加具体可靠,减少了反演的多解性,使我们基于正演模型的反演更加准确。

本次研究根据不同岩性分别设计了相对应的模型。

3.1 明化镇组模型
我们建立了三套明化镇组的正演模型。

图2 明化镇砂泥岩厚度变化模型(R=25Hz,泥岩速度为2300m/s)
第一组是变砂岩厚度模型,保持泥岩厚度在50米不变,改变砂岩厚度。

当砂岩的厚度小于10m时,正演模型表现为在第二套砂层底部形成强阻抗特征,单砂层难以识别。

第二组模型是变泥岩厚度模型,一共有两套砂层,砂岩的厚度保持在5m,泥岩的厚度从4m变到20m,当泥岩的厚度小于15m时,正演模型表现为在第二套砂层底部形成强阻抗特征,当厚度大于15m以后,正演模型表现为分别在两套砂层底部产生强阻抗反射特征,能够将单砂层识别出来(见图2)。

第三套是建立的横向砂体尖灭的模型,通过提高主频,在达到60Hz以后,能够将单砂层识别出来(见图3)。

图3 明化镇横向砂体变化模型(砂岩速度为2500m/s,泥岩速度为2300m/s)
3.2 沙河街组的模型
沙河街组建立了5组模型,第一组是速度相同泥岩夹层厚度不同的砂岩模型正演(砂岩速度3280m/s,泥岩速度3000m/s,主频30Hz),它的强反射同样是在速度变化大的界面形成。

当砂岩厚8米,泥岩夹层达到15米以后,可以很好的将三套地层识别出来。

第二组是速度不同泥岩夹层厚度相同的砂岩模型正演(主频30HZ,零相位子波),强反射出现在速度变化差异大的层位。

针对沙河街组的一些特殊的岩性组合,还建立了3组纵向上的模型,根据沙一下的特殊岩性,建立了第三组模型,由于这种钙质砂岩的存在,他的反射轴在钙质砂岩的顶部形成。

第四组是针对沙二段的砂岩和泥岩互层,他们的强反射在互层岩底部出现。

其中在沙一下和沙二上的中间还有大套的泥岩形成,他们的两端是砂泥岩薄互层的组合,这样就建立了第五组模型,大套砂、泥岩薄互层中间虽然有反射界面,但往往形成反射空白,只有大套砂、泥岩薄互层段的底有反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