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歌曲中的历史常识(八)

合集下载

音乐常识知识

音乐常识知识

音乐常识知识音乐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能够传递的情感和表达的意义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

如果要深入探究音乐,需要了解一些音乐常识知识,下面将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一、音乐元素音乐由许多基本元素组成,包括旋律、和声、节奏和音色。

它们共同构成了音乐的结构和质感。

1. 旋律旋律是音乐的基本元素之一,它是由一系列的音符组成,行成有规律的音乐段落。

旋律可以产生出听众的感情共鸣,是音乐中最常被听众记住的部分。

2. 和声和声是指多个不同的音乐声部在同一时间演奏出来的组合效果。

和声有丰富的形式和变化,它能够增强旋律的意义,产生出更为高级的音乐效果。

3. 节奏节奏是音乐的重要元素之一,它是指音乐中的强弱节拍的变化。

节奏可以将音乐分为不同的段落,控制着音乐的速度与韵律。

一个好的节奏能够让音乐更加有感染力,让听众更容易产生共鸣。

4. 音色音色是指不同乐器演奏同一音符时的声音的特质。

音色可以让听众感受到音乐的情感色彩,也可以让乐曲更加富有个性。

二、音乐类型音乐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型,每种类型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风格。

这里列举一些常见的音乐类型:1. 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是指那些源自欧洲古典音乐传统,存在至少有一个世纪的音乐形式。

古典音乐通常采用乐谱编写,具有曲式严谨、演奏精良的特点。

2. 流行音乐流行音乐也被称为流行歌曲,是指能够赢得大众广泛喜爱的音乐。

流行音乐通常较为简单易懂,节奏明快,歌词情感直接。

3. 摇滚音乐摇滚音乐是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一种音乐类型,它具有高亢的音色和强烈的节奏,通常表达着青春活力和对社会现实的反叛。

4. 电子音乐电子音乐是由电子声源创造出来的音乐,通常利用计算机和数字合成器生成声音。

它往往充满了未来主义和科技感,是现代流行音乐中的一种。

三、音乐理论音乐理论是研究音乐的基本规律和结构的一门学科,它包括音乐历史、音乐科学、音乐教育等方面。

在学习音乐理论时,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1. 音高音高是声音的高低程度,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

小学古代音乐知识点总结

小学古代音乐知识点总结

小学古代音乐知识点总结古代音乐是指在古代时期创作、演奏和传承的音乐。

古代音乐的发展在不同的文明古国有着不同的特色,前有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古埃及文明、印度古文明、中国古文明,后有希腊罗马古文明、拜占庭古文明、中世纪欧洲古文明等。

在这些古代文化中,音乐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古代音乐的发展也为后世的音乐铺平了道路。

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

据考古学家的调查发现,早在距离今天数万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使用一些简易的乐器来演奏音乐。

这些乐器主要来源于自然界,如木材、骨头、坚果壳等,最常用的乐器包括鼓、吹管、弦乐等。

在史前文明时期,音乐是为了祭祀、宗教仪式、娱乐和舞蹈而存在的,它在人类社会的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古代的中国文明中,音乐一直是一门重要的学科。

在《诗经》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古代的音乐作品,比如《国风》中的《雅颂》。

古代中国的音乐还有一套成熟的音乐体系,如乐曲名录、乐府、五音、乐律等,这些都为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在印度古代文明中,音乐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代印度有着自己独特的音乐体系,如拉格和塔尔。

古代印度的音乐也与宗教和神话密切相关,比如印度古典音乐就包含了大量的宗教元素和神话故事。

在古希腊罗马文明和拜占庭文明中,音乐也有着辉煌的发展。

希腊罗马古代音乐几乎与宗教和神话相联系,他们的音乐作品多用于祭祀、宗教仪式和舞蹈。

希腊罗马时期的音乐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声乐传承的国家。

拜占庭时期的音乐被认为是古代音乐和中世纪音乐之间的桥梁,它承传了古代音乐的传统,同时为中世纪音乐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中世纪欧洲文明中,音乐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世纪的音乐主要是天主教会所主导的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

宗教音乐主要用于教堂礼拜和宗教仪式,世俗音乐则是用于宫廷和宫廷生活。

中世纪音乐的产生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如古希腊罗马音乐、拜占庭音乐以及东方音乐的传入,都为中世纪音乐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

古代音乐有着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演奏技巧。

音乐理论常识

音乐理论常识

音乐理论与常识/index.htm音乐理论与常识-对位 (1)音乐理论与常识-曲式 (1)音乐理论与常识-民间音乐中的曲式 (2)音乐理论与常识-其他曲式 (2)音乐理论与常识-和声 (6)音乐理论与常识-旋律 (7)音乐理论与常识-乐理 (7)合唱声音训练 (8)怎样呼吸才能保持足够的气息 (9)如何练好声乐 (10)如何运用气息 (11)音乐理论与常识-对位对位——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声部在和谐的织体中的结合。

各声部在旋律和节奏上都有独立性,节奏上的独立性尤为重要;但从加一方面来说,没有旋律性格的节奏上的独立性也不足以构成对位。

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旋律线的结合形成一系列相互关边的和弦。

每个和弦中的各音关系之间的关系以及和弦与和弦之间的关系构成和声。

因此对位与和声是密不可分的;但是既然可以写出一系列和弦,其中第个声部在旋律上和节奏上都没有独立性,那第六和声还是可以脱离对位而存在的。

另一方面,和声的传统规律从历史上来说是对位的产物,亦即对位写作的某些规律造成常见的和声关系,使它们定型而具有独立存在的意义。

因此和声是对位的结晶。

如果对位作品写得声部可以互换位置,如高声部变成低声部,低声部变成高声部,就叫转位对位。

两个声部之间的转位对位叫二重对位。

三个声部也可以互换位置,每个声部都可以成为其余两个声部的合适的低声部,这就叫三重对位。

四个或更多的转位声部也是如此(四重对位、五重对位,以此类推)。

简单的计算就可以显示出按照声部数迅速增长的可能的排列:二重对位有二种可能性的排列:原位和转位;三重对位有六种,四得对位有二十四种,以此类推。

音乐理论与常识-曲式曲式——在音乐中曲式意味着易于理解的形式,和其它艺术中的形式一样。

曲式的基本要素是(1)重复(2)变奏(3)对比(素材、速度或力度的对比)。

重复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音乐材料是一发即逝的,不能象用眼睛看图画那样用耳朵捕捉它们。

变奏之所以需要因为不加变化的重复会使人难以容忍。

历史高考音乐知识点

历史高考音乐知识点

历史高考音乐知识点音乐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承载了文化传承、情感表达等多重功能。

在历史高考中,音乐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也是备受考生关注的一部分。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历史高考中常见的音乐知识点,帮助考生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复习。

一、古代音乐古代音乐是指古代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创作的音乐作品和相关的音乐理论。

在历史高考中,对古代音乐的了解和掌握是必不可少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音乐知识点:1. 古代音乐体裁:包括雅乐、祭乐、宫廷乐、民间乐等。

每种音乐体裁都有其独特的曲调特点和艺术风格,考生需要了解其发展历程和时代背景。

2. 古代音乐理论:古代音乐理论主要包括乐律、音律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古代音乐调式,了解古代音乐的演唱方式和乐器演奏技法。

3. 古代音乐家与作品:熟悉古代音乐家的生平、作品创作背景和艺术成就,如伯牙、钟子期等。

二、西方古典音乐西方古典音乐是指欧洲古典音乐传统中的经典作品和相关的音乐理论。

在历史高考中,对西方古典音乐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西方古典音乐知识点:1. 古典音乐时期: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经历了巴洛克、古典、浪漫等不同的时期。

考生需要了解每个时期的音乐特点、代表作品和音乐家。

2. 古典音乐家与作品:熟悉古典音乐家的生平、作品创作背景和艺术成就,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

3. 古典音乐形式:古典音乐有丰富多样的形式,如交响乐、协奏曲、奏鸣曲等。

考生需要了解各种形式的结构和特点,能够听辨不同形式的音乐作品。

三、中国民族音乐中国民族音乐是指中国各民族传统音乐的总称。

在历史高考中,对中国民族音乐的了解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国民族音乐知识点:1. 民族音乐种类:中国各民族拥有丰富多样的音乐文化,如汉族音乐、藏族音乐、维吾尔族音乐等。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民族音乐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2. 传统乐器:中国传统乐器有琵琶、古筝、二胡等众多种类。

考生需要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和演奏技法。

中西音史知识点总结

中西音史知识点总结

中西音史知识点总结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方的音乐发展有着各自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特色。

本文将从古代音乐开始,概括性地介绍中西音史的知识点,并分析其发展轨迹和影响。

古代音乐古代音乐起源于两河流域,古埃及和古希腊。

在古埃及,音乐常常与宗教仪式相结合,古希腊音乐则致力于理论探讨和实践演奏。

在古印度,音乐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宗教和哲学的深刻影响。

中西音乐的碰撞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国和西方的音乐开始产生交流与影响。

如唐代的燕乐、明清时期的西洋音乐传入等等,中西音乐的碰撞为音乐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更为广阔的视野。

中世纪音乐中世纪的教会音乐(plainchant)是基督教音乐的标志,它是阿根廷音乐之父格拉鲁斯的重要基础。

古巴维拉的音乐理论工作对中世纪音乐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此外,中世纪的世俗音乐也是音乐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鲁德诺音乐(troubadour music)和七音旋律(Arsnova)等。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是中西音乐史上的关键时期。

在西方,巴黎音乐学派和荷兰音乐学派等草创性的音乐学派迅速崛起,使音乐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在中国,明清时期的音乐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广东音乐、苏州音乐等,成为古典音乐的代表。

巴洛克音乐巴洛克音乐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大时期,其代表人物包括巴赫、亨德尔等,他们的作品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在中国,中西音乐的融合开始变得更加频繁,东西方音乐元素交融,创造了更为丰富多彩的音乐形式。

古典音乐古典音乐的诞生标志着音乐的规范化和体系化。

西方音乐的古典时期主要代表作家有莫扎特、贝多芬、海顿等,他们的音乐风格在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在中国,古典音乐也在不断发展,如清代的南音、北音等。

浪漫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强调个体情感与情感表达,是音乐史上的一大流派。

西方的柴可夫斯基、肖邦等人物都为浪漫主义音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国的民族音乐在这一时期也开始有了更加明显的特色,如黄河大合唱、二泉映月等作品成为了音乐史上的经典。

公务员考试常识素材如何快速积累——历史常识系列

公务员考试常识素材如何快速积累——历史常识系列

流行歌曲中的历史常识(一)有相当多的歌手在创作歌曲时,利用了某一历史事件、某一历史时期或者某个历史朝代作为歌曲背景,在欣赏歌曲的时候,适当留意歌词的内容,有助于我们记忆历史常识。

“吃着火锅听着歌,就把常识给学了。

”一、三国鼎立“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这句歌词为我们展示了三国的一角。

当时,三国(魏蜀吴)鼎立,群雄并起,是东汉与西晋之间的分裂对峙时期,一般公认是220年至280年,也有184年、190年或208年起始的说法。

晋朝陈寿所著《三国志》对于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明朝罗贯中以此为蓝本,编撰的小说《三国演义》成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他三部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

从184年的黄巾之乱起,经历了董卓乱政、群雄割据,直到208年曹操统一北方,正式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222年,刘备崩于白帝城,之后不久,蜀汉、东吴恢复结盟关系,共同对抗曹魏,虽然有时也有战争发生,但总体来说比较平稳,这一形势维持了41年,直至263年,后主刘禅投降,蜀汉被魏所灭。

265年,司马昭去世,司马炎夺取曹魏政权,建立了史称“西晋”的晋朝,定都洛阳,是为“三分归晋”。

280年,孙吴灭亡,三国时期结束。

【2013年河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122题】《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被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

下列对这四部著作中人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鲁智深B.《三国演义》中因失了荆州被斩的马谡C.《西游记》中铁扇公主的儿子是红孩儿D.《红楼梦》中“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指的是王熙凤解析:《三国演义》中,“大意失荆州”的是关羽,马谡失的是街亭,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二、马嵬事变流行歌曲《长恨歌》的背景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绝恋,里面的“夜漫漫,路弯弯,尽头横在眼前。

爱如凝霜,遍地都是绝望。

”这句歌词描写的就是马嵬事变,也称“马嵬驿兵变”,是安史之乱的一部分。

人教版初中音乐知识点总结音乐历史与音乐欣赏

人教版初中音乐知识点总结音乐历史与音乐欣赏

人教版初中音乐知识点总结音乐历史与音乐欣赏音乐历史是音乐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帮助我们了解和欣赏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作品。

而音乐欣赏则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养。

接下来,本文将对人教版初中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历史和音乐欣赏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音乐历史1. 古代音乐古代音乐是指在中国古代历史时期创作和演奏的音乐作品。

《诗经》中的歌谣、乐府音乐等都是古代音乐的代表作品。

这些作品描绘了古人的生活和情感,展现了古代音乐的独特魅力。

2. 巴洛克音乐巴洛克音乐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代表,以其复杂且华丽的音乐结构而著名。

巴洛克音乐鼓励多声部的创作和复杂的旋律变化,巴赫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3. 古典音乐古典音乐时期是音乐的黄金时代之一,包括18世纪晚期和19世纪早期。

莫扎特、贝多芬等作曲家的作品在古典音乐中占据重要地位。

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以优雅、和谐和对称为特点,对后来的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浪漫音乐浪漫音乐时期在19世纪中期兴起。

这一时期的音乐强调情感表达和个人创作。

肖邦、舒伯特等作曲家的作品充满了热情和浪漫主义精神。

浪漫音乐中突出的特点是旋律优美、情感丰富和音乐描写的画面感。

5. 现代音乐现代音乐是指20世纪以来的音乐创作,包括各种不同的风格和流派,如爵士乐、摇滚乐、流行音乐等。

现代音乐与科技的发展密不可分,运用了丰富多样的声音效果和音乐技巧,展示了音乐创新的无限可能。

二、音乐欣赏音乐欣赏是培养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通过聆听和欣赏音乐,我们可以感受音乐的美妙和表达方式。

1. 音乐元素的欣赏音乐由音调、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组成。

在音乐欣赏中,我们可以学会分辨不同的音调高低、节奏快慢,欣赏旋律的优美和和声的丰富。

2. 音乐风格的欣赏不同的音乐时期和流派都有独特的音乐风格。

在欣赏中,我们可以体验到古典音乐的优雅和浪漫音乐的激情,同时也可以领略到现代音乐的多样性和创新。

初三音乐:古典与流行知识点

初三音乐:古典与流行知识点

初三音乐:古典与流行知识点古典音乐1. 古典音乐的起源和特征古典音乐诞生于18世纪的欧洲,是指欧洲上层社会所创作的一种严谨、复杂、高雅的音乐。

其特征是旋律优美、节奏精准、和声丰富。

2. 著名古典音乐作曲家著名的古典音乐作曲家包括贝多芬、莫扎特、巴赫、海顿等。

这些作曲家的音乐作品都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是古典音乐的代表。

3. 古典音乐乐器古典音乐常用的乐器包括钢琴、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单簧管等。

其中,钢琴是古典音乐常用的打击乐器,由于其音域广阔,既可以演奏旋律,也可以演奏和声。

4. 古典音乐形式古典音乐的形式较为复杂,主要有交响乐、协奏曲、奏鸣曲、合唱曲等。

其中,交响乐是指由大型交响乐团演奏的音乐作品,规模宏大,格调高雅。

流行音乐1. 流行音乐的起源和特征流行音乐指的是当代年轻人所喜爱的音乐,它的特征是节奏明快、易于理解、易于传唱。

流行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美国。

2. 流行音乐类型流行音乐包括摇滚乐、电子乐、流行歌曲等。

其中,摇滚乐是流行音乐的主流之一,它通常采用吉他、贝斯和鼓等乐器,旋律激情洋溢、充满力量。

3. 流行音乐明星流行音乐有很多著名的明星,如迈克尔·杰克逊、碧昂丝、泰勒·斯威夫特等。

他们的音乐作品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影响力很大。

4. 流行音乐与时尚流行音乐与时尚常常紧密相连,流行音乐的歌手也是时尚风向标之一。

流行音乐与时尚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以上是初三音乐:古典与流行知识点的内容,希望对同学们学习音乐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歌曲中的历史常识(八)
明天(2013年7月7日)是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76周年,红麒麟指导老师带领大家从一首流行的儿歌《卢沟谣》开始,回忆起七七事变。

《卢沟谣》:“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

卢沟渡,摆渡船,渡走春秋渡秦汉。

金中都,烟云散,留下古桥写江山。

元明清,七百年,卢沟晓月照大川。

晚清衰,民国乱,列强践踏毁家园。

卢沟桥,狮子吼,宛平城头浴血战。

中国人,意志坚,重整河山换新天。

水清清,月圆圆,万古卢沟佑安澜。


卢沟桥(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丰台区永定河上,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

永定河旧称卢沟河,桥因此得名卢沟桥。

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因此是“金中都,烟云散,留下古桥写江山”。

明正统九年重修,清康熙时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重建。

“卢沟晓月”是“燕京八景”之一。

桥全长266.5米,宽7.5米,下分十一个涵孔。

桥身两侧石雕护栏各有望柱140根,柱头上均雕有卧伏的大小石狮共501个,因此有“卢沟桥,狮子吼”之说。

卢沟桥是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擅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谎称有一名日军士兵于演习时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

中国守军当严词拒绝了这一要求。

日军立刻向卢沟桥一带开火,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37师219团予以还击。

这就是著名的“卢沟桥事变”,因为发生的时间是7月7日,又被称为七七事变。

七七事变标志着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也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开始。

【例题】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武汉会战
答案:C
解析: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挑起了蓄谋已久的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和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的标志性事件,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东方的爆发点”,也叫七七事变。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