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下5-1-2《小数各部分名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公开课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公开课教学设计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教学设计课题: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教学内容:P35: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了解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2.理解小数的数位顺序表,知道小数的构成部分以及小数各数位上数的含义。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小数的数位名称和相应的计数单位。
教学难点: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学用具:小黑板教学过程:课堂流程一、创设问题情景——导入研究课题。
1.0.2是几位小数,它表示几分之一?2.0.15是几位小数,它表示几分之几?3.0.008是几位小数,它表示几分之几?4.0.4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07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0.138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二、交流预效果——提炼研究提纲。
1.课前研究了什么?存在哪些问题?2.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存在的问题加以归纳,梳理为本堂课的研究提纲。
3.小组合作,讨论提纲内容。
三、学生交流讨论——教师点拨答疑。
1.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师:前面我们看到的一些小数如0.2、0.15等,这些小数的小数点左边的数都是整数。
其实小数点的左边也可以是其他的数,如1.8米、5.63米、12.378等。
这样的小数可以分成两部分,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小数点的右边是小数部分,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的小数部分中间被小数点隔开。
教师同时在黑板上写出小数的数位顺序表的表头,如下:整数部分。
小数点。
小数部分1.85.6312.378请回忆一下整数的数位顺序,每个数位的计数单位是什么?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老师讲解小数的计数单位,例如0.2表示十分之二,它的计数单位为十分之一;0.05表示百分之五,它的计数单位为百分之一;0.006表示千分之六,它的计数单位为千分之一。
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等。
老师提问哪个计数单位最大,多少个十分之一是整数1,多少个百分之一是十分之一,多少个千分之一是百分之一。
《小数的数位顺序》教案(大全五篇)

《小数的数位顺序》教案(大全五篇)第一篇:《小数的数位顺序》教案《小数的数位顺序》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分数的倍数关系,来用类比的方法感受小数的数位顺序的概念。
(2)让学生可以对小数的数位顺序有进一步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接受新的知识的能力,并且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1)让学生对小数的引入着重理解。
(2)使学生知道如何用小数来表示分数。
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分数的倍数关系,引入小数的数位的顺序的概念。
(2)如何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小数的数位的顺序的变化。
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
1、情景引入。
老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概念,同学们还记得吗?学生:记得!老师:恩,那好,现在你们帮我想想百分之十怎么用小数表示呢?学生:是0.1。
老师:恩,很好,回答正确。
那谁可以回答我10分米、1分米、0.1分米怎么用分数来表示呢?学生:10分米是1米,1分米是十分之一米,0.1分米是1厘米是百分之一米。
2、引出课题。
(PPT展示)老师:同学们现在你们把1分米,1厘米,1毫米都分别化成米,都用小数表示。
同学们可以一起先讨论一下。
学生:恩,好的。
一段时间的讨论后。
学生:1分米是0.1米,1厘米是0.01米,1毫米是0.001米。
老师:恩,回答正确,同学们真是越来越厉害了啊!那你们现在一起说一说1,0.1,0.01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讨论一下。
一段时间的讨论后。
学生:1是0.1的10倍,1是0.01的100倍,0.1是0.01的10倍。
老师:恩,回答完全正确,值得表扬!(二)课堂练习。
1、课堂练习:带领学生一起发现: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0.01);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0.001)的结论,使学生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三)全课小结:这节课带领学生学习了小数的数位顺序的概念,让学生对小数的数位有了更好的认识,知道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使学生对小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1)指名读题:你会读这个小数吗?
指名说说每一位上的数分别是几,各表示什么。
(2)谈话:小数都由哪几部分组成?
7. 把数学书中的数位顺序表填写完整。
填完后,小组交流。
问:(1)顺序表里整数部分的数位从个位起往什么方向排列,小数部分呢?
(2)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什么,右边第一位呢?
(3)百位和百分位分别是小数点哪边的第几位?
(4)0.1里有几个0.01?10个0.001是几个0.01?
(5)1里面有几个0.1?10个0.1是多少?……
8. 完成“练习五”第9题。
生填空后全班交流。
三、自主练习,巩固深化
1. 游戏:我说你猜。(老师说小数的组成,学生说出小数。)
2. 独立填空。(“试一试”和“练一练”。)
学生独立填空,集体订正。
教学内容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课型
新授课
第课时 总课时
教学目标
(含重难点)
1. 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小数数位顺序表。
2. 在感受、体验、探索小数的计数单位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十进制计数法。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含主要板块的目标分解、目标落实、目标检测)
修改部分
教学环节:
目标分解:学习小数的十进制计数法。
目标落实:
一、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上节课认识了小数的意义,复习:
写成小数是( ) 3cm=( )m
写成小数是( ) 13cm=( )m
写成小数是( ) 576cm=( )m
二、运用旧知,归纳新知
1. 问:0.6是十分之几呢?0.06是百分之几呢?
教案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教学目标:1. 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掌握数位顺序表。
2. 能够运用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进行小数的读写和计算。
教学内容:第一章:小数的计数单位1.1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1.2 小数的计数单位: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等1.3 练习运用小数的计数单位进行读写小数第二章:数位顺序表2.1 数位顺序表的定义和作用2.2 数位顺序表的构成: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等2.3 练习运用数位顺序表进行小数的读写和计算第三章:小数的读写3.1 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读法3.2 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写法3.3 练习运用小数的读写法进行小数的读写第四章:小数的计算4.1 小数的加法:同小数位加法和异小数位加法4.2 小数的减法:同小数位减法和异小数位减法4.3 小数的乘法和小数除法: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法则4.4 练习运用小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第五章:综合练习5.1 运用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进行小数的读写和计算5.2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小数的知识进行计量和计算5.3 总结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的应用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的概念和运用。
2. 采用示范法,示范小数的读写和计算方法。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运用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进行小数的读写和计算。
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小数的读写和计算练习,检验学生对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的知识。
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检验学生对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的掌握程度。
第六章:小数的大小比较6.1 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先比较整数部分,再比较小数部分6.2 练习运用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进行比较第七章:小数的应用7.1 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烹饪等7.2 练习运用小数解决实际问题第八章:小数的换算8.1 小数与整数的换算:如将小数转换为整数,或将整数转换为小数8.2 小数与分数的换算:如将小数转换为分数,或将分数转换为小数8.3 练习运用小数的换算方法进行换算第九章:误差与近似值9.1 误差的定义和产生原因:如测量工具的精度、人的视觉误差等9.2 近似值的定义和求法:如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等9.3 练习运用误差和近似值的概念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第十章:总结与拓展10.1 总结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的知识点,强化记忆10.2 拓展小数的知识:如小数的运算规则、小数在科学计算中的应用等10.3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的知识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讲解小数的大小比较和应用。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说课稿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说课稿任课教师:教材分析: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是人教版四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课本P34的内容。
本节课所学的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是在三年级学习的自然数数位顺序表和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的一个学习的内容,也可以说是三年级知识的延续。
本节课中经过对小数组成的讨论,取得小数的记数形式与多位数的联系,从而得到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培养学生比较、类比以及总结、概括的能力。
学情分析:在上节课中对小数的组成和数线上的小数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建立位置概念,再有自然数的数位顺序表作铺垫,本节课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进而引出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本班学生中等生具多一点,还有几个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不是很好,上课容易分散精力,还有几个学生接受新知识比较慢,因此在上课对这些学生要多加关注。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数位、数值的意义。
知识与技能:1、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2、了解小数组成与小数数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认识小数的结构,能准确理解数位顺序表。
教学难点:能准确表示小数各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教法、学法:学生自学、小组交流讨论、回答自学问题、师生一同探讨,加深理解;通过练习巩固,促进内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有序地整理“小数知识”的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 导入阶段1.复习整数数位顺序表。
186是由(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9127是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2.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师生一起复习小数的组成,在学生已经建立的位值概念的基础上,引出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二、 探究新知(一).出示例2情景图你发现了哪些和小数有关的信息?(小数点后有一位数和小数点后有两位数)(二)、自主学习 0.6 =( ) 6 100 0.87 = ( ) = ( ) 100048 8= ( )87认真阅读34页内容,回答下面问题:1、观察例2中的三个小数,想想小数是由哪三部分组成?2、你知道这些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吗?3、仔细观察小数数位顺序表,你发现个位和十分位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什么位?最低位呢?4、学生交流讨论并回答问题:●小数点左边的部分是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部分是小数部分。
教案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第一章:小数的计数单位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包括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等。
让学生能够用小数表示物品的单价、数量等。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小数的计数单位: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等。
小数的表示方法:用小数表示物品的单价、数量等。
小数的计算方法: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1.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实际例子,如购物场景,让学生接触到小数的计数单位。
讲解:详细讲解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如何用小数表示物品的单价、数量等。
练习:让学生通过计算练习,运用小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计算方法。
1.4 作业布置让学生用小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价格和数量,如水果、零食等。
让学生完成一些小数计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章:数位顺序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数位顺序表的概念,包括个位、十位、百位等。
让学生能够用数位顺序表表示整数和小数。
培养学生运用数位顺序表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数位顺序表的概念:个位、十位、百位等。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数位顺序表。
小数的表示方法:用数位顺序表表示整数和小数。
2.3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接触到数位顺序表的概念。
讲解:详细讲解数位顺序表的概念,以及如何用数位顺序表表示整数和小数。
练习:让学生通过计算练习,运用数位顺序表表示整数和小数。
2.4 作业布置让学生用数位顺序表表示一些整数和小数,如身高、体重等。
让学生完成一些数位顺序表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小数的比较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包括比较整数部分、比较小数部分等。
让学生能够用小数进行大小比较,并能够正确判断大小关系。
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进行比较大小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比较整数部分、比较小数部分、比较十分位、比较百分位等。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位数次序表》公开课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小数的位数次序表》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 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的位数次序表的概念;2. 学生能够准确读写小数的位数次序表;3. 学生能够通过小数的位数次序表进行运算。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小数的位数次序表的概念和用途;2. 小数的位数次序表的读写方法;3. 通过小数的位数次序表进行运算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包括:1. 理解小数的位数次序表的概念和用途;2. 掌握小数的位数次序表的读写方法;3. 熟练运用小数的位数次序表进行运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引入在课堂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引入实例的方式,引起学生对小数的位数次序表的兴趣。
2. 概念讲解通过简明扼要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小数的位数次序表的概念和用途,并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说明。
3. 读写方法讲解详细讲解小数的位数次序表的读写方法,包括小数点后面的数字称为小数位,每一位小数位的位数次序都是递增的,以及如何根据位数次序读写小数。
4. 运算方法讲解讲解如何利用小数的位数次序表进行运算,包括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演示和讲解,让学生掌握运算方法。
5. 练与巩固设计一些练题目,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或个人完成,巩固对小数的位数次序表的理解和运算方法的掌握。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拓展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进一步探索。
五、教学评估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回答和练的完成情况,以及提问教学评估的方式,评估学生对小数的位数次序表的理解和运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本节课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小数的位数次序表示例、课件和练题等。
七、教学延伸本节课可延伸的内容包括更复杂的小数运算,如循环小数和精确度控制等。
以上是本节课《小数的位数次序表》的公开课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2课时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新知。
学生观察思考1.8、5.63、12.378分别由几部分组成。
(2)引导学生回忆整数的数位顺序表。
(3)课件出示小数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观
察:小数部分应在什么位置?中间应怎样区分?
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4)出示0.790、3.742、2.897根据小数的数位
顺序表回答各个数位的名称,计数单位以及相邻
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巩固练习,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九第4题。
引导学生熟练地掌握小数各个数位及其计数单位。
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并通过合作交流,总结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这样不仅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归纳能力,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会了成功的喜悦。
通过重点教学小数的数位顺序表,让学生理解小数的各数位上的数代表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数各部分名称和小数数位顺序表》教学设计
城阳区天泰城学校袁彩霞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 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小数数位顺序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能力。
3.在学习小数的过程中,培养探究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及小数数位顺序表
【教学准备】展板、多媒体课件、学习单、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小数的意义,想不想进行抢答比赛,看谁掌握的知识好?
课件依次出示:0.3表示() 7/10写成小数是()
0.26表示() 55/100写成小数是()
0.725表示() 28/1000写成小数()
学生针对题目进行回答。
通过回答,进行知识巩固,同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抢答比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对上节课的知识进行了复习回顾,也激发了学生学好本课知识的积极性。
二、运用旧知,归纳新知
1.学习小数各部分名称。
谈话:小数都有哪几部分组成?(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板书。
)
学生:前面的数、小数点和后面的数组成
教师顺势引导:小数点前面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后面的部分叫做小数部分。
所以,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和小数部分组成。
板书: 0 . 3 6 5
↓↓↓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2.分组整理小数数位顺序表。
谈话:整数的数位顺序表是个位、十位、百位……,那么小数的数位顺序是怎样的呢?请你和组内的同学相互交流一下,完成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1)课件出示51页的数位顺序空表格,独立完成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学生针对表格开展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交流展示)
谈话:说说看,你们是怎么想的?你们的小数数位顺序表是怎样填的?
通过学生交流,和学生打成共识,形成如下数位顺序表:
(2)从数位顺序表中,你可以知道哪些知识?小组讨论。
(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
(3)0.365的小数部分都有哪些数字?分别表示什么?
生:0.365小数部分有3,6,5这三个数字,3表示3个十分之一,也就是3个0.1;6表示6个百分之一,也就是6个0.01;5表示5个千分之一,也就是5个0.001.
(结合具体的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以及不同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
3.你能拨出下面的小数吗?他们中的数字表示什么?
小数:0.2 0.07 0.125 3.021 1.35
教师指导学生在计数器分别拨出不同的小数,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字和位值的含义。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因此在这个环节的设计上,注重了学生借助已有知识经验进行迁移学习,并在整理数位表的过程中自觉与整数知识建立联系,从而掌握小数的数位顺序、计数单位和组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归纳整理能力。
在计数器上拨出小数则较好的帮助学生体会数位和位值的含义。
三、自主练习,巩固深化
1.游戏:我说你猜。
①老师说,学生答
②一个学生出题,全班答
③双列火车:一个问,一个答
2.独立填空:课后52页自主练习5,把相等的数连起来
学生独立连线,集体订正。
3.抢答选择。
课件出示,学生手势抢答。
(1)0.005表示5个()
a.十分之一
b.百分之一
c.千分之一
(2)0.8里面有()个百分之一。
a. 8
b. 80
c. 800
(3)0.69里面的9表示9个()。
a.十分之一
b.百分之一
c.千分之一
(4)一个数是由5个十分之一和7个千分之一组成的,这个数是()。
a.0.57
b.0.057
c.0.507
【设计意图】独立填空是对本课知识的综合应用,游戏和抢答比赛不仅注意了面向全体(手势表示),同时又使学生的思维更进一步,这样层次渐进的练习,使学生对知识能够融会贯通,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四、课堂总结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可能回答:我会积极学习了。
教师适时追问:你哪个环节最积极?(课件“积极”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
)
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的情况,课件将绿苹果变成黄苹果或红苹果。
)
学生也可能回答:我学会提问了。
教师适时追问:你都问什么问题了?(课件“会问”绿苹果图片飞出果篮。
)
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的情况,课件将绿苹果变成黄苹果或红苹果。
)
……
学生也可能回答果篮中5个苹果对应的5个方面之外的,教师适时提升概括,并在篮筐外三个绿苹果中输入文字,并根据学生情况触发苹果下部将绿苹果变成黄苹果或红苹果。
谈话:让我们满载着收获,下课休息一下吧。
【设计意图】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不仅有对知识的收获,也有对学习方式的感悟,注重
了学生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