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国际投资概论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法概论自考重点归纳

国际经济法概论自考重点归纳

国际经济法概论自考重点归纳
一、国际贸易法
国际贸易法是指规范国际贸易行为的法律制度。

重点内容包括:
1.国际贸易规则:主要包括关税和贸易总协定(GATT)、关贸总协定(GATS)以及知识产权与贸易方面的协议。

了解这些规则的内容和原则对于理解国际贸易法的基本框架非常重要。

2.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了解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的含义和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国际贸易法中的地位和作用。

3.贸易争端解决机制:重点了解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包括争端解决机构的组成和工作程序等。

二、国际投资法
国际投资法是指规范国际投资行为的法律制度。

重点内容包括:
1.国际投资协议:了解国际投资协议的类型和内容,以及投资者国家之间的双边和多边的投资协议的特点和作用。

2.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了解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各种方式,包括国际投资仲裁和投资争端解决国际中心等的作用和程序。

三、国际金融法
国际金融法是指规范国际金融交易和金融机构的法律制度。

重点内容包括:
1.国际金融组织和机构:了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清算银行(BIS)等国际金融组织和机构的成立背景、职能和作用。

2.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了解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制度,包括国际金融监管机构和国内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和监管措施。

综上所述,国际经济法概论自考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和国际金融法。

在学习中,应重点掌握国际贸易规则、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国际投资协议、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以及国际金融组织和跨国金融机构的监管等方面的知识,以加深对国际经济法的理解。

《投资学原理》(课程代码:07250) 课程考试大纲及知识点

《投资学原理》(课程代码:07250) 课程考试大纲及知识点

附件3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投资学原理》(课程代码:07250)课程考试大纲目录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1篇总论第1章导论1.1投资概论1.2投资学的研究对象1.3投资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第2章投资与经济发展2.1投资与经济增长2.2投资与技术进步第3章投资机制3.1投资体制概述3.2中外投资体制比较研究3.3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第4章投资结构4.1投资结构概述4.2投资结构与国民经济结构4.3我国投资结构格局的演进4.4投资结构选择第2篇融资第5章融资概论5.1融资概述5.2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5.3融资决策第6章项目融资6.1项目融资概述6.2项目融资模式6.3项目融资的资金来源6.4项目融资的风险管理第7章证券融资7.1证券融资概述7.2股票融资7.3债券融资7.4证券融资的风险第3篇投资第8章项目投资8.1项目投资概述8.2项目投资的市场调查与预测8.3项目投资的成本分析8.4项目投资条件评价第9章可行性研究与投资决策9.1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与作用9.2投资项目评价9.3投资项目决策第10章项目投资的风险管理10.1项目投资的风险概述10.2项目投资的不确定性分析10.3项目投资的风险决策第11章证券投资分析11.1证券投资分析概述11.2证券投资分析的主要方法11.3证券投资理念与决策第12章证券市场12.1证券市场概述12.2证券交易所12.3我国的证券市场第13章投资组合与证券定价原理13.1证券投资组合管理13.2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与套利定价理论13.3利率的期限结构和利息免疫第14章现代投资银行14.1现代投资银行概述14.2现代投资银行的本源业务14.3现代投资银行的派生业务第15章国际投资15.1国际投资概述15.2国际投资对东道国的影响15.3我国的对外投资15.4国际投资的外汇风险15.5风险投资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附录:题型举例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的性质与特点《投资学原理》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管理类投资理财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必修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的投资学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国际投资学培训课程

国际投资学培训课程
相关数据见下表
15
1956-1965美国私人对外投资净值(Million $)
直接投资 新投资 再投资 合计
证券投资
19461955 年均
652 613 1265 163
总计
1428
1956 1958
1938 974
2912 634
1181 945 2126 1444
3546 3570
1960
1694 1266 2960 850 3810
gained.
31
2.进出口水平
一般情况下,一国的对外投资能带动出口的增 加 为什么?—— Creates a demand for exports
特殊情况下,一国的对外投资能带动进口的增 加 举例说明?——原材料型投资项目
32
3.国际收支水平
投资国短期恶化与长期改善 东道国短期改善与长期恶化 解决的唯一途径:合理利用外资
Positive effect on Balance of Payments
Host country benefits from initial capital inflow when MNE establishes business. Host country records current account debit on repatriated earnings of MNE.
27
模型结论
国际投资对世界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不仅使世界 资本总收益增加,而且投资国、东道国均受益。
模型作为一个简化模型,存在一些缺陷: (1)假设方面: (2)实践方面:
28
(二)国际投资对投资国与东道国的影响
1.就业和收入水平
“有人欢喜有人忧”

国际经济法概论重点整理

国际经济法概论重点整理
国际经济法概论重点 整理
目录
• 国际经济法概述 • 国际货物贸易法 • 国际投资法 • 国际金融法 • 国际税法 • 国际经济组织法
01
国际经济法概述
国际经济法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跨国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 括国际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的法律规则。
特点
国际经济法具有跨国性、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涉及 多个国家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需要平衡不同国家的利 益和法律制度。
公民税收管辖权
国家对公民的全球所得或 财产行使征税权。
居民税收管辖权
国家对纳税人来源于境内 外的全部所得或财产行使 征税权。
国际双重征税与税收协定
国际双重征税
01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同一纳税人就同一征税对象征收相同
或类似的税。
税收协定
02
国家间为协调税收分配关系而签订的协议,旨在避免双重征税
和税收歧视。
跨国公司的法律地位与责任
跨国公司
指在两个或多个国家拥有资产、 生产和销售活动的公司。
法律地位
跨国公司应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法规, 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责任
跨国公司应承担经济、社会和环境 方面的责任,包括遵守劳动法规、 保护环境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等。
国际投资争议的解决机制
国际投资争议
指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因投资问题产生的争议。
03
国际投资法
国际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
区别
指投资者参与跨国公司经营决策,并 在跨国公司中拥有一定比例的股权, 直接参与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
国际直接投资涉及到跨国公司的经营 决策和管理,而国际间接投资则主要 涉及金融投资。
国际间接投资

自考国际经济法概论核心考点

自考国际经济法概论核心考点

自考国际经济法概论核心考点第一节国际投资法概说国际投资法,是调整国际(跨国)投资活动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国际经济法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的主要组成部分,包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涉外投资法或对外投资法;涉及跨国投资问题的各类双边性国际条约、区域性国际条约和全球性国际公约;以及国际政府间机构制定的有关跨国投资活动的规范性文件;还有有关投资的国际惯例,等等。

第二节发展中国家的涉外投资立法一国的涉外投资法,通常包含两个基本方面:吸引外国投资的立法和向外国投资的立法。

一、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国投资的法制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发展中国家的外资立法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的立法都以法典或系列性专门法规的形式,对有关外资的审批、待遇、国有化及补偿、财税优惠及争端解决等法律问题,作出特别规定,以与国内投资相区别;发展中国家甚至在宪法中专门规定了有关吸收外国投资的立法原则,以其对外国投资之重视。

而发达国家除少数例外,一般不对外国投资进行系列的特别规定;其适用于内国投资的法规,往往同样适用外国投资。

第二,发展中国家的外资立法在对外资进行限制、管理、监督的同时,往往在税收、外汇使用及争端解决等许多方面,给予外资优于内资的种种特惠待遇,这在发达国家的外资立法中是鲜有的。

第三,20世纪60-70年代的对外投资实行国有化的国际风潮及80年代的债务危机,使得80年代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在国际直接资本跨国流动总额中的比例急剧下降。

在认识到充分利用外国直接投资以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之后,发展中国家竞相采取适应形势发展的新措施,以吸引外资。

因此他们的外资立法晚近的发展趋势是逐步放宽限制,给予外资更多的是保护和优惠,从而促使大量国际游资向发展中国家回流。

可以说,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数十年来,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的立法经历了一个“波浪式”的发展进程。

以下从对外国投资的管制以及对外国投资的保护和鼓励这两个方面,简述发展中国家外资立法的基本内容:(一)对外国投资的管制1.外国投资项目的审批。

01第一章01导论

01第一章01导论

(2)研究意义
• 理论意义
宏观——透过跨国公司,认识当代国际分工的特征与性质;全 球经济形成发展的机理 微观——跨国公司行为原理;跨国公司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 实践意义
对企业——融入到其他企业的全球网络中; 主动成为跨国公司,编织以自我为中心的全球网络; 对区域——战略性的招商引资; 为企业创造跨国经营平台(根据地) 对国家——制定正确的产业、贸易、FDI政策
FDI的三种形态
• 在国外建立当地子公司 • 以参与经营为目的收购外国企业或取得 股权 • 获取实物资产(分公司,办事处等)
关于外国分支机构 (OECD)
• 子公司(Subsidiary):独资公司、控股公司 (多数股权公司) • 系列公司(Associate):少数股权公司(10%以 上-50%以下) • 分公司、分社(Branch):非当地法人(母公司的 派出机构)
子公司数量 国外 总计 300 98 471 306 315 232 80 421 139 335 310 103 501 328 342 256 89 476 159 385 国际化指数 (%) 96.8 95.2 94.0 93.3 92.1 90.6 89.9 88.5 87.4 87.0
排名
用数字看跨国公司
(来自UNCTAD2008年度《世界投资报告》)
• 2007年,全球FDI流量达18330亿美元。 • 全球跨国公司母公司 7.9万家(1990年为3.7万家) 全球分支机构 79万家(1990年为17万家) • 跨国公司全球销售额31万亿美元(2007年),大约为全 球出口额的一倍(同年全球出口额为13.8万亿美元);
• [英]阿兰·鲁格曼:全球化的终结,生活·读书·新知三 联书店,2001年。 • [美]卡利斯·鲍德温等,价值链管理,中国人民大学/ 哈佛商业大学出版社。

投资学基础知识

投资学基础知识

——企业投资 企业投资 决策概述
四、企业投资决策过程 发现问题 确定投资目标 提出投资项目建议(商业调查、尽职调查) 提出投资项目建议(商业调查、尽职调查) 多重可行性研究报告 拟定可选择的投资方案 比较、 比较、鉴别备选投资方案 选择最恰当的投资方案 编制投资方案 决策跟踪与检查
——投资的特点(5个方面的特点)
4、投资的波动性和风险性 波动性, 波动性 , 特别是证券市场投资的波动性就显 而易见了。 而易见了。 风险性, 风险性 , 任何一个投资决策都意味着风险决 策 。 风险性往往表现在他的波动性和复杂性 方面。 方面。
——投资的特点(5个方面的特点)
5、科学性和艺术性 项目的选样。投入、生产、 项目的选样。投入、生产、经营管理一定要遵循 规律性,依照科学规律办事。 规律性,依照科学规律办事。
——投资的特点(5个方面的特点)
3、连续性与完整性 连续是指项目一旦决策投入, 连续是指项目一旦决策投入 , 则必须保证连续 不断地投资。 不能干两年等两年。 不断地投资 。 不能干两年等两年 。 曾经的逸大 酒店新建了12 年;在北京路的一幢大楼至今尚 酒店新建了 12年;在北京路的一幢大楼至今尚 未穿衣服,建设期已有时年了, 未穿衣服,建设期已有时年了, 完整性是指投资的一次性和完整性。 完整性是指投资的一次性和完整性 。 资金的次 性到位和一次性完成。 例如:建电站不修电网、 性到位和一次性完成 。 例如:建电站不修电网 、 建铁路不建车一样。 建铁路不建车一样。
—— 企业投资的概念及特点
二、企业投资的特点: 1、企业投资与企业再生产过程相互依存; 2、企业投资的价值运动具有特殊性; 3、企业投资目标的多样性、不确定性; 企业投资目标的多样性、 4、企业投资风险性和复杂性;

国际经济合作概论

国际经济合作概论

多边国际经济合作,顾名 思义就是两个以国家政府之间 进行的经济合作活动。
一国政府与国际经济组织 之间、国家集团之间、区域经 济组织内部的经济合作等均属
于多边国际经济合作。 (3)不同类型国家间的 合作
根据经济发展程度和经济 制度的不同,国际经济合作可 予以分为: 发达国家之间、发
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即南北合 作)、东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 合作。
(1)研究对象不同。
国际经济合作是研究国际之间各种生产要素重 新组合与配置的运动规律及其协调机
制, 其侧重点主要是生产领域 的 直接合作;国际贸易则是研 究 国际之间商品流通的规律性, 其 侧重点是商品的进出口贸易 活 动, 属于流通领域的范畴。
(2)具体方式不同。 国际贸易的业务程序, 往往是一 笔商品交易签约后, 出口方的责 任是按合同要求的商品品质、规 格、数量及时交货。 进口方的责任是按合同规定及时
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贸易的共 同之处有: 都是国际经济交往的重要形式 ,是各个国家参与国
际分工,获得比较利益的重要 手段。
两者都离不开国际市场这个重 要的交易环境,都受到国际经 济贸易法律规范的保护和国际 经济协调机制的调节。
国开展国际经济合作的具体方 式反映了其生产要素的禀赋情 况, 同样各国大量进出口的商 品生产中也都密集地使用了其 禀赋稀缺(或丰裕)的生产要 素。
国际经济合作是指在它们之间开展的经 济技 术协作活动,既包括不同国家政府之间、企业 之间和国际经济组织之间的合作,也包 括政 府企业之间、政府与国际经济组织之间、企业 与国际经济组织之间的合作。
有时参与合作的主体可以 是该国的自然人, 如单个劳务 输出等。
国际经济组织是指联合国 系统的经济组织、区域经济组 织以及其他国际经济机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非洲 拉美及加勒比 亚洲 中东欧
非洲 拉美及加勒比 亚洲 中东欧
1997
1998
31
发展中国家外资流出格局
(二) 当代国际投资区域格局
1. 发达国家
(1)美国
(2)西欧
(3)日本
2. 发展中国家
32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大三角地区的对外投资流量
20
大三角地区的对外投资流量占世界总额的百分比
总额
西 欧
日本
美 国
总额
西欧 日本 美 国
西欧 日本 美国 总额
1980-1985
1986-1990
21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1914 1938 1960 1971 1978 1985 1990
18.3 13.7 8.5 6.5 4.6 2 1989 总国际投资 总国际直接投资 总国际间接投资
1999
国际投资的进展(1989-1999)(按GDP比重)单位:%
13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9821987
1989
1991
1993
37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全球跨国收购额 流向发达国家的 FDI
38
2.发展中国家的趋势 ——发展中国家吸收国际投资增长率高于发 达国家的原因:
1)经济因素
(增长率、市场规模、投资利润率、劳动力素质)
6
(三)国际投资的分类
按时期长短分:短期投资、中期投资、长期投资
按主体分:官方投资(Public Investment)、海外私人投资
(Foreign Private Investment) 按是否拥有海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国际直接投资、国际 间接投资
7
两种国际投资方式的区别
国际直接投资:海外直接投资(FDI),指投资者 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拥有实际的管理、控制 权的投资方式。 国际间接投资:海外证券投资(FPEI),指投资者 通过购买外国的公司股票、公司债券、政府债券、 衍生证券等金融资产,依靠股息、利息及买卖差价 来实现资本增值的投资方式。 二者的区分:有效控制原则(理论上区分标准:对 企业有无有效的控制权;实践中区分标准各国不同 )、持久利益原则。
11
3.恢复增长阶段(1945-1979)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1960 1971 1975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私人对外投资额(1960-1979) 单位:亿美圆
12
4.迅猛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42
(二)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的行业发展格局
第一产业:比重不高,还有所降低 第二产业:占据重要地位,比重略有提高
从资源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
出现了低股权、非股权和跨国公司间的战略联盟 出现了带有区域性色彩的公司网络 国际投资趋势会继续加强
第三产业:发展最快,比重显著提高
国际直接投资总额
22
1914
1990 1938
1985 1978
1990
1914
1985 1971 1978
1960
1971 1960
1938
发达国家输入比例
发展中国家输入比例
23
1990
1980
1980 1983 1985 1990
1985
1983
大三角国家吸收外资存量状况(1980-1990)
国 际 投 资 学
上海财经大学
叶方
1
第一章
国际投资概论2Fra bibliotek本章主要内容:
一、国际投资的基本概念 二、国际投资的产生与发展
三、国际投资的区域与行业发展特征
四、国际投资学的基本范畴
3
一、国际投资的基本概念
(一)国际投资的概念
国际投资(International Investment)是指各类投资
17
(二)国际投资不断发展的原因
科技进步:剩余资本、产业更新、便捷的技术手段 国际金融市场的大发展:市场规模急遽扩大、市场自由化、
金融创新、融资证券化、机构化
政策自由化:贸易和投资壁垒的不断降低 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
18
三、国际投资的区域与行业发展趋势
国际投资的区域格局
(一) 国际投资区域格局的变迁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2.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作用增强:贷款)
41
国际投资行业发展趋势
(一)国际投资行业格局的变迁
1.一次世界大战前
英法美德等发达国家对殖民地区的初级产业和基础设施投 资,对制造业投资很少。
2.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对制造业投入有所增加。
3.二次世界大战后
重点转向第二产业——制造业。
4.80年代中期以来
新动向——第三产业(服务业)比重迅速提高。
美国对外国直接投资 美国吸收外资
33
400
350
发达国家对外直 接投资额 发展中国家对外 直接投资额 全球对外直接投 资额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1983- 19881987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34
特点:
1). “大三角”地区内的相互交叉投资不断 发展并开始发挥作用。 2). 亚太地区国家对“大三角”国家进行的 直接投资也开始不断增加。
主体,包括跨国公司、跨国金融机构、官方与半官方机
构和居民个人等,将其拥有的货币资本或产业资本,经 跨国界流动与配置形成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或金融资产, 并通过跨国运营以实现价值增殖的经济行为。
4
(二)国际投资的内涵
1.主体多元化
跨国公司(FDI的主体) 跨国金融机构(跨国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证券与金 融服务) 官方与半官方机构(各国政府部门、国际性组织:国际 援助性质) 个人投资者(国际证券投资为主)
2. 客体形式多元化
实物资产(Tangible Assets) 无形资产(Intangible Assets) 金融资产(Financial Assets)
5
3.本质是资本增殖 4.内容蕴含对资产的跨国营运过程
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商品流通与交换)、国际信贷(货币贷 放与回收)。
国际投资与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资本流动泛指资本的跨国输入 与输出,而国际投资是国际资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还具有经 营性、获利性的特征。 国际投资主要以国际资本流动作为外在表现形式,但并不总是 产生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资本流动也并不一定就是国际投资。
8
波动性比较:
投资视界 投资动机的多样性、羊群效应
资产流动性。
9
(四)国际投资的性质
是生产领域社会分工国际化的表现形式 是生产要素国际配置的优化 是影响世界经济的双刃剑 是生产关系国际间运动的客观载体 具有更深刻的政治、经济内涵
更多地受到各国政策法规的约束; 带有建构政治关系的色彩国家长远根本利益; 面临更多复杂多变的影响因素(货币、政治、经济、法律、社 会文化等的差异)
许多国家对服务业实行 开放的自由化政策 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 金融服务业是近年吸收 FDI最多的行业 工业跨国公司也对服务 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投资
46
3. 第三产业(服务业)的趋势
----总体上处于初级阶段,但具有发展前景: 对现代化服务业的需求将 继续增长。 中东欧市场化中有更多的 投资机会。 服务业跨国公司快速增长 的潜力很大。
10
二、国际投资的产生与发展
(一)国际投资的发展阶段及主要特征
1. 初始形成阶段(1914年以前):以债务性证券投资为主(90
%),生产性直接投资很少(10%)
2. 低迷徘徊阶段(1914-1945):总量萎缩,仍以证券投资为主 3. 恢复增长阶段(1945-1979):直接投资显著增长,占据主导 地位(60%左右) 4. 迅猛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 :两种方式的投资竞相 发展,但间接投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直接投资,重新占据 主导地位
1997
1998 发展中国家外资流入格局
27
世界总计 所有发达国家 所有发展中国家 中东欧
世界总计 所有发达国家 所有发展中国家 中东欧
1997外资流出区域格局
1998外资流出区域格局
28
欧盟 美国 日本
欧盟 美国 日本
1997
1998
大三角国外资流出格局
29
欧盟 美国 日本
2000
大三角国FDI内流存量
1995
1997
1999
世界吸收外国直接投资流量表 单位:亿美圆
14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981 1987 1989 1990 1993 国际债券发行 国际股票发行 总计
15
5000000 4500000 4000000 3500000 3000000 2500000 2000000 1500000 1000000 500000 0
35
(三)
影响国际投资区域格局的因素
1.发达国家的趋势 (1)经济衰退与增长的周期性因素 (2)跨国公司的兼并收购战略因素 (3)区域一体化政策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