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语文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素质检测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统编版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学业水平测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学业水平测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学业水平测试卷(满分120分,限时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安适.(shì)宽敝.(chang)草垛.(duǒ)咄.咄逼人(duō)B.吝蔷.(sè) 娇媚.(méi) 静谧.(mì) 倾盆瓢.泼(piáo)C.铃铛.(dang) 登.清(chéng) 粗犷.(kuàng) 东临碣.石(jié)D.莅.临(lì) 花苞.(bāo) 淅沥.(lì) 绿茵.茵(yīn)2.依次填入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初中生活的每一天,都会在微露的晨曦中________,在绽放的晚霞里飘然归去。

我们在希望的早晨里________书海,我们跟随朱自清寻觅春天的踪迹,那婉转的鸟声,那弥漫在空气中的花香,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我们跟随刘湛秋走进雨的世界,那________的夏雨,静谧的秋雨,令人感受到生命的活跃。

这个世界,不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________能使我们的生活富有诗情画意。

A.突如其来翱翔粗野却B.突如其来翱翔粗犷更C.悄然而至遨游粗犷更D.悄然而至遨游粗野却3.下列对语法知识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我最爱在雨夜..读诗,长夜漫漫,听着雨声,读着诗.,仿佛回到千百年前,心中流淌着一股莫名的感动..。

②青春岁月,似水流年,在喧嚣的尘世中,寻寻觅觅,到最后,我们早已自己忘记了最初的样子。

③不妨静下来,在平淡如水的生活中,读一首诗,听一段故事。

A.语段中加点词“雨夜”“诗”是名词,“感动”是动词。

B.句①中“流淌”一词根据语境确定其含义是:液体流动。

C.句②是一个病句,应将“自己”调换到“忘记了”之后。

D.句③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5分)(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

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感受自然•走进四季”综合性学习活动正在进行,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根据下面诗句写景的特点,猜猜描写的季节,填入后面横线上。
①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②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③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2)请各用一个四字短语描写春夏景色。
①春:
(1)根据表格提供信息,按要求填空。
人物描写:生得黄而矮,没有名字,喜欢切 ①人物: 切察察,睡觉摆“大”字,懂许多规矩。
人物描写:这是一个身材高大,长头发,眼 ②人物:
《朝花夕拾》 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主题:《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 ③故事:
伪。请列举一个文中十分荒谬愚昧的孝道故
8.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徐喷以烟
B.问其故
必细察其纹理
C.及日中则如盘盂
则或千或百
D.问其故
故时有物外之趣
9.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孰为汝多知乎?
②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10.【甲】【乙】两段文字都是表现了儿童的聪明智慧,但各有侧重。【甲】段通过对话表现
了儿童
诗歌
实景赏析
虚景赏)本诗三、四句想象了
【唐】王昌龄
“ 、 ”等词

醉别江楼橘柚香,
渲染了凄清悲伤的氛围。 场景,其中“ ”说明
江风引雨入舟凉。
这是虚景,借此表达了作者
忆君遥在潇湘月,
的感情。
愁听清猿梦里长。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酝酿.(liáng)黄晕.(yùn)发髻.(jì)栀.子( zhī)B、唱和.(hé)肥硕.(shuò)鳊.鱼(biān)乌桕.(jiù)C、寥.阔(liáo) 枯涸.(gù) 清洌.(liè) 梦寐.(mèi)D、澹澹.(dàn)耸.峙(sǒng) 栖.息(qī) 禅.心(chán)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黎明焕然一新呼朋引伴B. 静谧再接再励不计其数C. 莅临无精打彩迫不及待D. 干躁谈笑风声任劳任怨3.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A.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B.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C.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D.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4.仿照画线的句子再续写一句。

也许你无法拥有深邃的蓝天,但是你可以做飘逸的白云;也许你无法拥有浩瀚的大海,但是你可以做清幽的小溪;也许,但是。

只要你满怀信心,善于发现,你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6年湘江马拉松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约2000余名选手冒雨参赛。

B.杨绛创作的《我们仨》,以真挚的情感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C.“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在物质生活上,而是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

D.重修后的石鼓书院按照“修旧如旧”,恢复了中国古书院“讲学”、“藏书”、“祭祀”的功能。

6、填空。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______,______。

(《观沧海》)(2)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客路青山外,______。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

统编版(2024)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

第一单元学情评估一、古典之美(26分)(一)1.源远流长的中国古典文化中,诗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七年级(1)班围绕主题“自然风光·万般情思”进行了佳句竞答。

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原句写在横线上。

(10分)主持人:壮丽风光,我们都是心潮澎湃的赏景人。

小文:“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是春潮涌涨的江上美景。

“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是充满哲思哲韵的江上美景。

“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是作者抬头望见大雁的怦然心动。

“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是山、月、江水融合变幻的美妙景致。

小语:“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给人迅速转换空间之感,更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浓浓思念。

“_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是杜甫借暮春之景传达个人身世之悲和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

主持人:悲情人生,我们都是有爱的观景人。

小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杨花”和“子规”两个意象,既点明了时令,又表现李白的漂泊之感和落寞之情。

小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是游子在夕阳之下抒发的羁旅之苦。

2.意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把握住诗歌中的意象对理解诗歌有很大帮助。

请摘抄下面诗中借意象来抒发情感的相关句子,并将其抒发的情感批注在相应位置。

(2分)夜上受降城闻笛李 益回乐烽前沙似雪,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检测C卷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窠.巢(kē)棱.镜(líng)镶.嵌(xiāng)抖擞精神B.静谧.(mì)黄晕.(yùn)着.落(zháo)淅淅沥沥C.发髻.(jì)高邈.(miǎo)池畦.(qí)一年之季在于春D.莅.临(lì)酝.酿(yùn)吝.啬(lìn)呼朋引伴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②太阳西沉,西边的天空总会有大片的余晖,我的小村便在绿荫的深处。

③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A.烘托掩映争先恐后B.衬托掩盖争先恐后C.衬托掩映跃跃欲试D.烘托掩盖争先恐后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面上,无数大大小小的船只争先恐后....地穿行着。

B.时值5 月,花枝招展....的花朵,郁郁葱葱的大树,给江心公园换上了新颜,成为市民的避暑胜地。

C.针对特朗普政府咄咄逼人....的贸易保护政策,中国有必要开展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给予坚决的反击。

D.暑假寒假、放学农闲,村里的小伙伴们便呼朋引伴....聚在一起,变着花样地玩耍。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尽管目光在树丛中搜寻很久,终究没有找到那些声音的出处。

②相传,这鸟儿是由古蜀国隐居“西山”的“望帝”所化。

③但我知道其中有一种鸟儿应该叫作杜鹃。

④鸟儿在不知疲倦、不明缘由地叫着。

⑤古代的南方文人称其为杜宇。

A.④①③⑤②B.②④①③⑤C.④③⑤①②D.①③⑤②④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

C.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2023年秋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2023年秋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2023年秋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题(满分100分,限时9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6分)1.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酝酿(niànɡ) 黄晕(yùn) 发髻(jì)B.棱镜(léng)粗犷(kuǎng) 嘹亮(liáo)C.窠巢(kē)池哇(qí)莅临(lì)D.花苞(bāo)竦峙(sǒng) 静谧(nì)2.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谁不喜欢笛声的 ?谁不欣赏小溪的 ?谁不赞叹春柳的清丽?谁不醉心夏荷的 ?岁月的河流中有许多美好,唯有一颗鲜活善感的心能捕捉到美丽的浪花。

A.清香 清脆 清凉B.清脆 清香 清凉C.清凉 清香 清脆D.清脆 清凉 清香3.【新素材·潍青高速】【新独家原创】对下面语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潍坊至青岛高速公路及连接线项目是山东省“十四五”重点规划项目之一,是全省“九纵五横一环七射多连”高速公路网的重要一横。

路线全长130千米,投资概算240亿元,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20千米。

项目的建成通车,极大完善了潍坊、青岛两市。

A.“项目”“路线”“六车道”是名词。

B.“一横”应该加双引号。

C.“120千米”应改为“120千米/小时”。

D.“潍坊、青岛两市”后面应加上“的交通网络”。

4.(2023山东郯城期中)下列对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叫声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友人旅途之艰难,传达出诗人为朋友的不幸而悲伤的情感。

D.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5.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5分)(1)枯藤老树昏鸦,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 ,洪波涌起。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2023-2024学年 第一单元达标卷(含答案)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2023-2024学年 第一单元达标卷(含答案)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2023-2024学年第一单元达标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得分: .同学,经过初中的语文学习,你一定明白语文是在听说读写思的过程中边学习边收获的。

现在就请你带着这份收获,来回顾我们的语文学习吧!任务群一同学,下面你将进入“积累与运用”模块。

语文学习如滴水汇海,似积土成山,从字词句到美文巨著,都显示着丰富的内涵。

现在开启你的智慧之旅吧!一、积累与运用(36分)1. 钟嵘《诗品序》有言:“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气决定了物的变迁,而物的变迁又惹人感叹,咏赞世间万物之美。

现在请跟着小组同学一起开启诗画感悟卡片的制作吧。

(12分)老树上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潺潺的流水映衬着闲居人家。

凉的芦笛声,思乡之情涌上心间。

沦陷的都城中,故园菊花不负秋阳,于断壁残垣间竞相zhàn(半轮秋月悬挂山巅,月影倒映在缓缓流动的江水之中,静mì()柳絮飘飞,子规啼鸣,虽是暮春时节,但万物在春阳照耀下熠熠生huī((1)请你根据拼音,在括号内书写正确的汉字。

(4分)(2)根据积累,在①—⑥处横线上补全句子。

(6分)(3)读了材料,有同学指出有一处“万物有感”与诗歌内容不匹配。

这处是()(填字母),请你仿照其他“万物有感”重新撰写。

(2分)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5分)2022年4月18日,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

在这个(甲)的春日,这一消息仿佛一缕清风,在人们的手机屏幕上拂出一片丰草绿茵、佳木葱茏。

在气候干燥的北方,徜徉于此,人们可以(乙)到100余个品种、20余万株的郁金香,300余个品种、5 000余株的牡丹……这些在普通园林难得一见的花卉树种,“郁郁菲菲,吐芳扬烈”,点亮了京城春色。

对国家植国家植物园中,科研人员可以(丙),让它们的种群得以健康稳定地繁衍下去。

(1)从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

(只填序号)(2分)甲________(A.柳絮纷飞 B. 花枝招展)乙________(A.鉴赏 B. 观赏)(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题(含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酝酿(liànɡ) 窠巢(kē) 黄晕(yùn) 发髻(jì)B.水藻(zǎo)看护(kàn) 花苞(bāo)棱镜(lén)C.静谧(mì) 高邈(miǎo)莅临(lì) 吝啬(sè)D.卖弄(lòng) 风筝(zhēng)咄咄(duō)菜畦(qí)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朗润 嘹亮 抖擞 干躁 B.贮蓄 喉咙 睫毛 响晴C.化妆 粗犷 干涩 澄清 D.屋檐 凄冷 碣石 蟋蟀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干旱了许久的禾苗迫不及待地等待着一场及时雨。

B.她的这席话咄咄逼人,令人目瞪口呆。

C.为了让学生中考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老师们处心积虑为他们作辅导。

D.刚刚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却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同学们写作文一定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B.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使同学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有了很大提高。

C. 春天的兰州各大公园绽露出自然的清新和灵秀,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

D. 我们要随时发现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并且及时改正。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好好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B、“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C、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D、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

②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

③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

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质检测题一、积累与运用(22分,1—5题每小题3分,第6、7题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酝酿(liànɡ)窠巢(kē) 黄晕(yùn) 发髻(jì)B.水藻(zǎo)看护(kàn) 花苞(bāo)棱镜(lén)C.静谧(mì) 高邈(miǎo)莅临(lì) 吝啬(sè)D.卖弄(lòng) 风筝(zhēng)咄咄(duō) 菜畦(qí)2.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上课铃响后,同学们兴奋地坐在教室里,迫不及待地想要见到新来的语文老师。

B.参加舞蹈表演的男女同学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

C.教师节这天,我班男生都争先恐后地向校广播站投稿,表达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D.经过努力,张军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一中,心里异常兴奋。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的冬天真得算个宝地。

B.当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时,令小朋友在草地上快乐地踢球、赛跑、捉迷藏。

C.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出征马里亚纳海沟,执行大约7000米左右的海试任务。

D.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4、下面是《湘西散记》中一段话中的句子,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①我快乐,就想应当同你快乐,我闷,就想要你在我必可以不闷。

②我卧的地方较低一些,可听得出水在船底流过的细碎声音。

③船是只新船,油得黄黄的,干净得可以作为教堂的神龛。

④我坐的是后面,凡为船后的天、地、水,我全可以看到。

⑤前舱用板隔断,故我可以不被风吹。

⑥我就这样一面看水一面想你。

A.⑤②③⑥①④ B.③②⑤④⑥① C.⑥③②⑤④① D.③⑤④②⑥①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春》的作者是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

B.《雨的四季》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描绘的。

C.文章《父亲的病》《无常》《藤野先生》都属于《朝花夕拾》D.《春》和《济南的冬天》的作者依次是老舍和朱自清,他们都是现代作家。

老舍著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朱自清著有散文集《背影》等。

6.默写填空。

(7分)(1),洪波涌起。

(2)杨花落尽子规啼,。

(3)“乡思”是古代文人墨客写诗作赋的一个重要主题,在许多诗词中都流露出作者的离愁别绪。

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两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唐朝诗人王湾也在《次北固山下》中用“,”两句委婉地表达了这种情感。

(4),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观沧海》)(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

(6)《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富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8分)(一)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4分,每小题2分)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7、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颔联写了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B.诗中融情于景,突出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随君直到夜郎西。

”C.全诗抒发了诗人对朋友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心,以及深深的担忧之情。

D.“左迁龙标”和“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龙标”都是地名,是王昌龄降职远调之地。

8、“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想象、情景交融等手法,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其作用(二)阅读《论语》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2分,每小题3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⑥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⑧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⑨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⑩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温故而知.新人不知.而不愠B.学而.时习之三十而.立C.乐.亦在其中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D.三.人行三.军可夺帅也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11、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自《论语》十二章中的成语有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一日三省,三十而立,而立之年,箪食瓢饮,饮水曲肱等。

B.《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都是儒家经典著作。

C.“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都是孔子在学习方法方面的主张。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指出了学习的三重境界:知,好,乐。

12、请从“学习”和“修养”两方面,在第Ⅰ卷《〈论语〉十二章》中个选一句,写出对你的启示(三)名著阅读(9分)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但倘使要我说句真心话,我可只得说:我实在不大佩服她。

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

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

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但是,有什么法子呢?13.以上文字出自鲁迅散文集,文段中的“她”是。

(2分)14.上面文字中父亲说“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父亲要求我背的书是。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表达了“我”的心情。

由此可见,儿时的“我”认为父亲是一个的人。

(3分)15.活动参与。

下面是主持人的一段开场白,请你把它补充完整。

(4分)手捧《朝花夕拾》,神游百草故园,穿行在鲁迅曾经走过的小径,赏玩当年先生笔下的景致,一点一滴涌上心间:置身院内仿佛可以听到油铃虫和蟋蟀的鸣叫,依稀看见儿时的鲁迅,示例:在香樟树下抬头张望,寻找蝉脱,又偷偷地去拔弄墙角的那株何乌首;睡觉前一个小孩偎依在长妈妈怀里听着美女蛇吃人的故事如痴如醉;仙台医专的那个中国青年的忧愤激昂弃医从文……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朝花夕拾》,寻梦百草故园,追忆那似水年华,探寻一代文豪的成长足迹吧。

(四)阅读下文,据要求答题。

(14分,10、15题各2分,其余每小题3分)我说我迟子建①我生来是只“丑小鸭”,因为生于冰天雪地的北极村,所以不惧寒冷。

小时候喜欢犟嘴,挨过母亲的打。

挨打时,我咬紧牙关不哭,以示坚强,气的妈妈骂我:“让你学刘胡兰呢?”②我幼时淘气,爱往山里钻,爱往草滩钻,捉蝴蝶和蝈蝈,捅马蜂窝,钓小鱼,采山货,摘野花,贪吃贪玩。

那时曾有一些问题,令我想不明白:树木吃什么东西能生长?鱼为什么能在水里游?鸟儿为什么能在天空飞?野花如何有姹紫嫣红的颜色?如今看来,这些问题我仍旧没想明白,可见是童心未泯,长进不大。

③父亲是小学校长,在哈尔滨读的中学,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烟稀少的大兴安岭,他算是秀才了。

他吹拉弹唱样样都行,喜欢喝酒,顶撞上司,清高自负,极其善良。

因为喜欢曹子建的《洛神赋》,就想当然地把我的名字冠以“子建”二字,幸而我还能写点文章,否则迟家若是出了个叫“子建”的农妇,他起的名字就成一个笑话了。

父亲毛笔字写得好,在永安小镇时,每逢春节他都要铺开红纸,饱蘸笔墨书写对联。

他鼓励已上初中的我编写对联,我欣然从命,有一些被他采纳后龙飞凤舞地写在纸上,贴在寒风凛冽的户外。

看到贴着的对联的内容是由我胡诌的,我便沾沾自喜了。

那算是我最早的作品,编辑和发表者是父亲,我没有一文钱的报酬,读者只限于家人和左邻右舍。

④我喜欢小动物,养过一只毛色发灰的野猫,将它的腿缚在椅子上,否则它就乱窜乱跳,比老虎还要威猛。

我还养过狗。

当然,这是些有趣的收养。

最无聊的是养猪养鸡,这些家畜家禽家家户户都养,没什么特点,尤其是猪,它食量惊人,放学后不得不出去给它采菜回来烀食,把人累得头晕眼花,目的无非是让猪长膘,之后把它杀掉当成美餐分食,而食物又化成了田地的肥料,这样循环往复地一想,便觉无趣,觉得人是世界上最无聊的动物。

⑤大自然亲切的触摸使我渐渐对文字有了兴趣。

我写作的动力往往来自于它给我的感动。

比如满月之夜的月光照着山林,站在户外,看着远山蓝幽幽的剪影,感受着如丝绸般光滑涌动的月光,内心会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这时候就特别想用文字去表达这种情感。

我爱飞雪,爱细雨,爱红霞漫卷的黄昏,爱冰封的河流,爱漫漫长冬的温存炉火。

直到如今,大自然给了我意外的感动后,我仍会怦然心动,文思如泉涌。

⑥我出身的家庭清贫,但充满暖意;我出生之地文化底蕴不深厚,但大自然却积蓄了足够的能量给予我遐想的空间;我的祖父和父亲早逝,亲人的离去让我过早感觉到人世间的沧桑和无常。

我明白一朵云聚了会散,一朵花儿开了会谢,河水总是向前流,春夏秋冬,日月更迭,周而复始。

大自然的四季轮回,我们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让我们明白它们是万古长青的,而人生的四季戛然而止后,我们看不到人的轮回,只能用心灵去体悟、发现和领会。

我渴望着年事已高时能做到“不说人间陈俗事,声声只赞白莲花”,能够在老眼昏花时达到人生真正的绚烂境界,那将是一种大喜悦、大感动。

⑦对于生活,我觉得庸常的就是美好的。

平常的日子浸润着人世间的酸甜苦辣的情感,让你能尽情品咂。

对于文学,我觉得应持有朴素的情感,因为生活是变幻莫测的,朴素的情感能使文学中的生活焕发出某种诗意,能使作家葆有一颗平常心和永不褪色的童心,而这些在我看来都是一个作家最应具备的素质。

16、本文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的表达方式,一句话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2分)17、文章第③段从哪三个方面写我受父亲影响走上写作道路?(3分)18、第⑤段“满月之夜的月光照着山林,站在户外,看着远山蓝幽幽的剪影,感受着如丝绸般光滑涌动的月光,内心会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作者如何运用比喻的修辞使语言生动形象的?(3分)19、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文中看,能使作家葆有一颗平常心和永不褪色的童心的,是朴素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