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素养测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测试题(经典)

小学语文教师素质培训测试题第一部分语文基础知识(50分)一、汉语拼音(10分)1、读拼音写词语(5分)Yǔ wén sù zhì jiào yù péi xùn ào yùn( ) ( ) ( ) ( ) (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便宜(pián biàn)校对(xiào jiào )结束( sù shù)3、某公司招聘经理,用四个读音相同的“ gōng ”字作为选拔标准,以此选拔优秀人才促进公司发展:(每空0.5分,共2分)文明礼貌突出一个gōng()字。
办事无私突出一个gōng()字。
有进取心突出一个gōng()字。
成果丰硕突出一个gōng()字。
二、字词句部分(22分)1、“凸”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音节是();共有()画。
“鼎”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用部首查字法查()部,共有()画。
(3分)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8分)刚笔自用()叹为观只()暗然失色()按步就班()惩前毙后()谈笑风声()丰功伟迹()义不容词()3、在下面的()里填上人体某部分名称,组成四字成语。
(6分)()水一战袖()旁观孤()难鸣屈()可数()有成竹()缠万贯得()应()牵()挂()()大()细4、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5分)(1)流水不腐,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人情练达即文章。
(3)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领异标新二月花。
(5)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常识填空(10分)1、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4分)《送东阳马生序》——()《朝花夕拾》——()《岳阳楼记》——()《三国演义》——()2、巴金的《爱情三步曲》是《》、《》、《》,《激流三步曲》是《》、《》、《》(6分)四、阅读(8分)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
重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测试题(考试时间:2小时)一、教育理论、心理学试题(18分)1、选择题(12分)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
A.《学记》B.《论语》C.《孟子》D.《中庸》A.教书A.班干部ACA.C.A.合理化2、写出你最崇拜的两位教育家的名字以及他们的主要教育思想和一句名言。
(6分)姓名:主要教育思想:他的教育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语文课程标准》知识试题(18分)1、填空题(12分)⑴语文课程总目标总共()条,根据()、()、()三个维度设计。
⑵()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⑶《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第一学段学生能背诵优秀诗文()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第二学段学生能背诵优秀诗文()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第三学段学生能背诵优秀诗文()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万字。
21大言不残鸦鹊无声2①()②()③()⑤写出一句表达乡情乡愁的古代诗句语文基础部分一、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短语,没有错别字的是()。
A戮力同心营私舞敝B欲盖弥彰精神涣发C随声附合再接再励D搬门弄斧运筹帷握2、全部属于主谓型合成词的一组词是()。
A眼红火红B狐疑笔直C胆怯眼热D瓦解冰释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A.山水诗B.乐府诗C.田园诗D.边塞诗4、下列各组成语,完全正确的是()。
ABCD5ACD6(1)(5)(9)(13)A.(1)(8)(7)(9)B.(11)(3)(7)(4)C.(10)(15)(12)(16)D.(5)(13)(6)(14)7.“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A.曹操、曹丕、曹植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8.下列对作品、作家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4分)A.汤显祖,明代杂剧家,代表作为《牡丹亭》。
小学语文专业素养测试

小学语文专业素养测试一、选择题:(30分)1、《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中,7000个汉字的字序排列使用的是汉字的五个基本笔画,它们是()。
A.横竖折撇捺B.横竖撇提折C.横竖撇点折2、下列成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安居乐.(愉快)业B.安然无恙.(疾病)C.百废俱.(都)兴D.百折不挠.(阻挠)3、儒家典籍“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
A、《春秋》B、《周易》C、《尚书》D、《中庸》4、杜甫的诗歌风格是()。
A、奔放雄奇B、沉郁顿挫C、平易晓畅D、清爽俊爽5、《论语》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主要体现了()的教学思想。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适时指导D、教学相长6、“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说明了教学工作具有()。
A、长期性B、示范性C、创造性D、连续性7、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和()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A、读写游戏B、游戏活动C、听说读写D、活动读写8、最喜欢画花鸟虫鱼,要“为百虫写照,为百鸟传神”,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一代艺术大师是()。
A、张大千B、齐白石C、徐悲鸿D、黄宾虹9、小学语文教师上好语文课的根本前提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是他们的( )A.课堂应变能力B.设计教学的能力C.语言表达能力D.分析教材的能力10、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有许多弊端,旧根难除。
在1978年,一位著名学者对语文教学的" 费时甚多,收效甚微"现象提出批评,他是( )A.张志公B.吕淑湘C.叶圣陶D.王力11、下面四句诗,不是表现友情的一句是()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下列各选项中,没有语病的句子是()A、能否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关键在于长期的阅读积累。
B、写文章语言要简练,一定要把不必要另外德尔啰嗦话删去。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测试题及答案精品文档第一部分语文基础知识(50分)一、汉语拼音(10分)1、读拼音写词语(5分)XXX XXX(语文)(素质)(教育(培训)(奥运)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便宜(piánbiàn)校对(xiàojiào)结束(sùshù)3、某公司招聘经理,用四个读音相同的“gōng”字作为选拔标准,以此选拔优秀人才促进公司发展:(每空0.5分,共2分)文明礼貌突出一个gōng(恭)字。
办事无私突出一个gōng(公)字。
有进取心突出一个gōng(攻)字。
成果丰硕突出一个gōng(功)字。
二、字词句部分(22分)1、“凸”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T),音节是(tu);共有(5)画。
“鼎”用音序查字法查大写字母(D),用部首查字法查(目)部,共有(12)画。
(3分)2、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8分)刚笔自用(愎)叹为观只(止)暗然失色(黯)按步就班(循序渐进)惩前毙后(惩前毖后)谈笑风声(谈笑风生)丰功伟迹(绩)义不容词(责无旁贷)3、在上面的()里填上人体某部分名称,构成四字成语。
(6分)(背)水一战袖(手)旁观孤(掌)难鸣屈(指)可数(胸)有成竹(腰)缠万贯得(心)应(手)牵(肠)挂(肚)(胆)大(心)细4、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5分)(1)流水不腐,_________________。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亦作“流水不腐,户枢不蝼”。
意指常流的水不发臭,常转的门轴不遭虫蛀。
liúshuǐbùfǔ,hùshūbúdù(2)_世事洞明皆学问,__,人情练达即文章。
说明白事理,掌握事实规律是一种学问,恰当地处理事情,总结出来的规律就是文章~(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_____________________。
(4)_删繁就简三秋树,___,领异标新二月花。
(完整word版)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测试题

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测试题一、填空。
(30分,1——7题每空1分,8题每空2分)1.《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_______________为代称,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我国文学___________________传统,列为_____________之一。
2.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四世同堂》;剧本《_____________》、《龙须沟》等。
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活泼的北京口语的运用,通俗而不乏幽默,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开创者。
3. 下列省、市、自治区的简称分别是:江西省_________、海南省_________、广东省_________、安徽省_________、重庆市_________、广西壮族自治区_________。
4. 雨果,伟大作家,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的代表。
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笑面人》《九三年》等。
5. 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____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
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7.《清明上河图》是_________朝画家_____________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8.古诗名句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②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③《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之间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试题

单位姓名序号临沭县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测试题一汉字书写部分shì cái ào wù zhuì zhuì bùān cǎo jiān rén mìng( ) ( ) ( )jiǎo róu zào zuò fēn dào yáng biāo kè rán cháng shì( ) ( ) ( )wèi yǔ chóu móu zhuō jīn jiàn zhǒu ěr yú wǒ zhà( ) ( ) ( )tí hú guàn dǐng fēi yáng bá hù shí duo( ) ( ) ( ) qiǔ shì yīn mái( ) ( )二文学素养部分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15分)1. 请写出下列词语的正确读音。
脊梁()戏谑()2.(),吹面不寒杨柳风。
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
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著名教育家()的名言。
4. 下列成语分别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鱼贯而入()一手遮天()5 . 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岳阳楼记》——()《给教师的建议》——()《三国演义》——()《爱的教育》——()6. ()是我比较喜欢的现在小学语文界名师,他(她)的教学思想是()。
二、选择。
(每小题1分,共5分)1. 最喜欢画花鸟虫鱼、要“为百虫写照,为百鸟传神”的一代艺术大师是()。
(A)张大千(B)齐白石(C)徐悲鸿(D)黄宾虹2. 请把下列词语中书写不正确的一个选出来。
()A 谈笑风生B 甘拜下风C 一筹莫展D 莫明其妙3. “大名鼎鼎”中的“鼎”字的笔画数是()A 11画 B 12画 C 13画4. 请选出下列的成语主人公搭配正确的一项。
高中语文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真题

选择题:下列哪项不属于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A. 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B. 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C. 强调语文知识的系统传授,忽视实际运用(正确答案,因为高中语文课程也注重实际运用)D. 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下列哪项不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A. 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独立思考B. 通过课堂讨论和辩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C. 单纯依赖教师的讲解和灌输(正确答案,这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D. 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和文学鉴赏下列哪项是高中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A. 对学生进行排名和比较B. 选拔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C. 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全面发展(正确答案)D. 单纯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下列哪项做法是不恰当的?A.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和意义B.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C. 过分强调标准答案,限制学生的多元解读(正确答案)D.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下列哪项不是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重要目标?A.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B.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C. 过分注重写作技巧和形式,忽视内容的真实性(正确答案)D.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和自然,积累写作素材在高中语文课程中,下列哪项内容不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范畴?A. 古代文学经典和名家名著B. 传统节日和民俗风情C. 现代流行文化和网络语言(正确答案)D. 书法、绘画等传统艺术形式下列哪项不是高中语文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A. 深厚的语文功底和文学素养B. 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C. 忽视学生个体差异,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正确答案)D. 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下列哪项做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采用单调乏味的教学方法和手段B.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C.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正确答案)D. 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和主导作用下列哪项不是高中语文课程评价应遵循的原则?A. 评价内容多元化,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B. 评价方式多样化,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C. 过分依赖纸笔测试,忽视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能力(正确答案)D. 评价主体多元化,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小学教师语文核心素养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属于语文核心素养的范畴?A. 识字写字能力B. 逻辑思维能力C. 审美鉴赏能力D. 社会实践能力2. 在语文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式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A. 精讲多练B. 情境教学C. 被动灌输D. 简单重复3. 以下哪项不属于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A.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B.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C.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D. 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4. 下列哪项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三为主”原则?A. 教师为主导B. 学生为主体C. 方法为主线D. 实践为主旨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下哪种评价方式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A. 纸质测试B. 课堂提问C. 实践活动D. 考试竞赛6. 下列哪项不属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三结合”原则?A. 文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B. 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C. 传统与现代相结合D. 学校与家庭相结合7.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策略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A. 精讲多练B. 情境教学C. 案例分析D. 考试竞赛8. 下列哪项不属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三统一”原则?A. 教师与学生的统一B. 知识与技能的统一C.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统一D. 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的统一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下哪种教学方式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A. 精讲多练B. 情境教学C. 小组讨论D. 独立学习10. 下列哪项不属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三注重”原则?A. 注重学生的兴趣B. 注重学生的情感C. 注重学生的思维D. 注重学生的身体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小学语文教学原则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师素养测试题
姓名得分
一、填空。
(32分)
1、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应该以()和()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2、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和()。
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3、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精神和()意识。
4、成语接龙:扬眉吐()味相()机取()立明()不暇()二连()言两()重心()吁短叹。
5、填歇后语后面部分:王婆卖瓜——()。
千年铁树开了花——()。
6、填警句名言:(),学海无涯苦作舟。
(),下笔如有神。
7、填古诗:众鸟高飞尽,()。
相看两不厌,()。
8、填带“言”的词语:
劝人改错的话叫()挑拨离间的话叫()
应允别人的话叫()生前留下的话叫()
9、根据古诗写成语:
小荷才露尖尖角()此曲只应天上有()
有心栽花花不开()相逢何必曾相识()
10、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和()
二、判断。
(20分)
1、语文能力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
2、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
3、识字与写字的要求相同,1——2年级要多认多写。
()
4、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
5、综合性学习应强调独立进行,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
6、《论语》的作者是孔子,主要记录孔子的言行。
()
7、“博闻强识”中“识”的读音是shi。
()
8、羞花、闭月、沉鱼、落雁分别指杨玉环、貂蝉、西施、王昭君。
()
9、“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这句话是叶圣陶说的。
()
10、“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这句话出自宋代王应麟的《三字经》。
()
三、选择。
(18分)
1、()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A、学生
B、教师
C、学生和教师
2、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
A、生活即教育
B、社会即学校
C、教学做合一
3、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人出于宋代,另外出于唐代的两位古文作家是()
A、韩愈和刘禹锡
B、白居易和柳宗元
C、韩愈和柳宗元
D、刘禹锡和白居易
4、请把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个选出来。
()
A、弦律
B、装帧
C、蜇伏
5、下列哪一个故事不是出自《伊索寓言》?()
A、狐假虎威
B、狼和小羊
C、狐狸和葡萄
D、农夫与蛇
6、新课标第一学段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
A、了解
B、基本掌握
C、掌握
D、不要求
7、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
A、在各学科教学活动一级日常生活中。
B、在口语交际课中
C、在家庭生活中
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
8、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七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9、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新课标”中的观点是()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分析题。
(20分)
1、当前有不少公开课气氛活跃,上得很是热闹,然而在热闹的背后却少见了学生高质量的思维活动。
作为教师你对这一现象怎么看?
2、这是一篇四年级小学生的习作(节选),文题是《春天》。
“春天细菌繁殖旺盛,夏季蚊虫都在这时孳生;春天易流行感冒;春天雨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很烦人,像个爱哭的小姑娘总也止不住;春天冷热不均,忽冷忽热。
”
老师面对全班同学作了这样的讲评:“有的同学不停地在作文中写春天不好,是不听老师讲解、胡思乱想跑题的结果。
古往今来,文人都夸春天好,说春天不好的是动错了脑筋。
”这样的讲评合适吗?请对此发表你的看法。
五、写作
选一首写景的诗写下来(写清作者、朝代),并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谢谢你所看到的景色。
(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