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测试题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知识素养大赛试题共八套(附答案)

小学语文知识素养大赛试题共八套(附答案)

1、王国维认为在特定时期代表文学最高成就的是:、、、唐诗、宋词、元曲。

(补充:明清小说。

)其中唐诗、宋词、元曲并称于世。

诗仙李白,诗圣(诗史) ,诗魔,诗佛,诗鬼,诗囚和,诗豪。

2、在括号里填上和成语有关的姓名:完璧归赵()围魏救赵()退避三舍()毛遂自荐()负荆请罪()纸上谈兵()一鼓作气()千金买骨()3、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根据《三国演义》(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4、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古文解释:5、洗手的时候,日子从()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自从()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察觉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时,他又从()着的手边过去。

6、古诗填空A观千剑而后识器,。

B ,春风送暖如屠苏。

C粉骨碎身全不怕。

D ,野渡无人舟自横。

1、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比喻同欢乐,共患难。

()别人遇到灾祸,不但不同情,反而感到高兴。

()在危急的时刻,猛然想出办法。

()2、“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三国。

3、“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说的。

A、席勒B、雪莱C、歌德D、徐志摩E、舒婷4、()的天空中挂着一轮()的圆月,下面是( )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 )的西瓜。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银圈,手捏一柄(),向一匹猹( )。

那猹却( ),反从他的( )逃走了。

5、“无锡的春天是个美丽的城市。

”这句话是正确的。

()6、请用“然”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并填入下面的句子中。

(2分)A、()外公已去世五多了,可我()想念着他。

B、他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接受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C、他们刚才还在有说有笑的,想不到一会儿()吵起来。

7、 A九州生气恃风雷B 平民送客楚山孤C黄四娘家花满蹊D千磨万击还坚劲4、无颜见江东父老()鞠躬尽瘁()三顾茅庐()煮豆燃萁()刮目相看()初出茅庐()5、含"手"的成语形容极为兴奋:形容情谊深如兄弟:形容医术高明:形容做事机警、敏捷:形容重归于好: 形容心思灵敏、手艺精巧:形容十分喜爱:形容技艺娴熟或做事顺手:1、"四书"指:《》、《》、《》和《》2、国画四君子:3、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试题汇总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试题汇总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试题汇总第一篇: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试题汇总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试题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试题1、判断题(请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否正确)李检察长廉洁公正,见利思义,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2、选择题最喜欢画花鸟虫鱼、要为百虫写照,为百鸟传神,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一代艺术大师()(A)张大千(B)齐白石(C)徐悲鸿(D)黄宾虹3、填空题描写传统节日的七言绝句《元日》,前两句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后两句诗是、4、填空题请按笔顺规范说出正确的笔画:孝字的第五笔是(),第六笔是()。

5、选择题。

请把下列词语中字形正确的一个选出来。

()(A)宣纸(B)寒喧(C)渲泄6、选择题。

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教育思想。

(A)存在主义(B)要素主义(C)实用主义(D)永恒主义7、判断题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三学段提出的要求。

()8、选择题《为什么孩子要上学》一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一部自传体散文集。

(A)叶圣陶(B)大江健三郎(C)高尔基(D)泰戈尔9、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人出于宋代,另外出于唐代的两位古文作家是()(A)韩愈和刘禹锡(B)白居易和柳宗元(C)韩愈和柳宗元(D)刘禹锡和白居易10、连线题请将以下发明的它们的发明者连线:蒸汽机富兰克林火车诺贝尔炸药瓦特避雷针斯蒂芬森11、选择题请把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个选出来。

()(A)弦律(B)装帧(C)蜇伏12、简述题。

某老师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板书:七点。

七点一刻。

七点半。

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段话有意思吗?怎么一个时间就是一句话,连用三个时间写成了三句话?一生说:这样可以表现出作者焦急的心情。

一生说:作者可能不停地看时间,盼着父亲早点回来。

老师说:是啊,作者连用三个表现时间的句子表达自己焦急的心情。

同学们,你们也能用上这样的句式自定时间,写一段话吗?试试看。

语文素养大赛试题及答案

语文素养大赛试题及答案

语文素养大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B. 扪心自问(mén xīn zì wèn)C. 一蹴而就(yī cù ér jiù)D. 莘莘学子(shēn shēn xué zǐ)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力量。

B. 他虽然年轻,但工作经验丰富。

C. 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他经常熬夜学习。

D. 他不仅成绩优异,而且品德高尚。

答案:D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登高》。

B.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C.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静夜思》。

D.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

答案:A4. 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古代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

B. “三省六部”是唐代的中央官制。

C. 古代的“四书五经”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D. 古代的“二十四节气”是按照农历来划分的。

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陶渊明的《________》。

答案:饮酒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风”、“雅”、“颂”是其三个部分的名称,其中“颂”指的是________。

答案:宗庙祭祀的诗歌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名句,其中“婵娟”指的是________。

答案:月亮4.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其主题是________。

答案: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故事。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比赛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比赛试题

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比赛试题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比赛试题第一卷理论素养(20分)一、填空题。

(5分)1.XXX阶段要求认识约3000个常用汉字,课外阅读总量达到50万字以上。

2.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3.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是各年级的教学重点。

二、简答题(15分)4.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四大理念、五大领域分别指什么?(12分)三维目标:语言技能、语文思维、情感态度四大理念:育人、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德育为先五大领域:听说读写、文学欣赏、文化体验、文化传承、实践应用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教师,只有时时加强研究才能更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请结合自己的日常研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种自己知道或阅读过的语文教学期刊(含报纸)的名称:(1分)(2)列举一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专家的姓名及其在语文教学某一方面的主张,并谈谈其对你在教学方面的启发或影响。

(2分)第二卷学科素养(40分)三、基础题(24分)6.汉字写真。

某公司招聘经理,用四个读音相同的“gōng”字作为选拔标准,以此选拔优秀人才促进公司发展。

(4分)文明礼貌突出一个gōng(恭)字。

办事无私突出一个gōng(公)字。

有进取心突出一个gōng(工)字。

成果丰硕突出一个gōng(功)字。

7.别字门诊。

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8分)刚笔自用(勉)叹为观止(只)暗然失色(惊)按部就班(步)惩前毖后(毙)谈笑风声(轻)丰功伟绩(迹)义不容辞(词)8.名句跑道。

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5分)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4)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5)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9.常识手册。

(7分)1)请把十二地支补充完整: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2)中国书法所谓的“颜筋柳骨”是指笔画的形态特色。

(完整word版)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测试题

(完整word版)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测试题

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测试题一、填空。

(30分,1——7题每空1分,8题每空2分)1.《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_______________为代称,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我国文学___________________传统,列为_____________之一。

2.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四世同堂》;剧本《_____________》、《龙须沟》等。

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活泼的北京口语的运用,通俗而不乏幽默,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开创者。

3. 下列省、市、自治区的简称分别是:江西省_________、海南省_________、广东省_________、安徽省_________、重庆市_________、广西壮族自治区_________。

4. 雨果,伟大作家,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的代表。

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笑面人》《九三年》等。

5. 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____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

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7.《清明上河图》是_________朝画家_____________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8.古诗名句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②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③《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之间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小学语文老师素养大赛试卷

小学语文老师素养大赛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落叶归根(lào liè guī gēn)B. 畸形病态(jī xíng bìng tài)C. 调皮捣蛋(tiáo pí dǎo dàn)D. 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 kuáng)2.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里的风景如画。

B. 这本书读起来很轻松。

C. 他的笑容像阳光一样灿烂。

D. 她的声音很甜美。

3. 下列词语中,与“无与伦比”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独一无二B. 无懈可击C. 无微不至D. 无影无踪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

B. 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

C. 这本书很有趣,读起来让人欲罢不能。

D. 那朵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5. 下列词语中,属于同音字的一项是:A. 看见 - 看钱B. 学习 - 学习C. 里面 - 零里D. 收获 - 收货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你难道不知道答案吗?B. 这本书太有趣了,你一定要读一读。

C. 她的歌声真的很动听。

D. 这场雨下的真大。

7.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风和日丽B. 快乐无比C. 花好月圆D. 精神抖擞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她既聪明又漂亮,还很有爱心。

B. 那座山又高又大,真是壮观。

C. 他的笑容很灿烂,让人感到温暖。

D.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读起来很有趣。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厚度相当于一厘米。

B. 他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C. 那个苹果又大又红,真是美味。

D. 这条河流的水流湍急,如同脱缰的野马。

10. 下列词语中,属于多音字的一项是:A. 拿 - ná, náB. 结 - jié, jiēC. 负 - fù, fùD. 开 - kāi, kāi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小学生守则》要求我们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教师素质考试试题

语文教师素质考试试题

语文教师素质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诗人不是唐代的?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曹操2.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勃B. 李白C. 杜甫D. 苏轼3. 以下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A. 《呐喊》B. 《彷徨》C. 《朝花夕拾》D. 《家》4.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长恨歌》B. 《春夜喜雨》C. 《无题》D. 《春晓》5. “水调歌头”是以下哪位词人的作品?A. 苏轼B. 辛弃疾C. 李清照D. 柳永6.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以下哪首诗?A. 《静夜思》B. 《春夜喜雨》C. 《月下独酌》D. 《望月怀远》7.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安石B. 苏轼C. 陆游D. 杨万里8.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以下哪首诗?A. 《春晓》B. 《春夜喜雨》C. 《春日》D. 《春夜洛城闻笛》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以下哪首诗?A. 《登鹳雀楼》B. 《望岳》C. 《登金陵凤凰台》D. 《登岳阳楼》10.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以下哪首诗?A. 《静夜思》B. 《春夜喜雨》C. 《月下独酌》D. 《望月怀远》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海上生明月,________。

”(张九龄《望月怀远》)2. “________,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3. “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_。

”(李商隐《无题》)4. “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5. “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6. “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之涣《登鹳雀楼》)7. “________,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8. “________,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9. “________,夜泊牛渚怀古。

语文教学素养考试题及答案

语文教学素养考试题及答案

语文教学素养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一诺千金B. 一诺千斤C. 一诺千金重D. 一诺千金重答案:A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下列哪部作品?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左传》答案:C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B. 他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C. 他不仅品德好,而且学习也好。

D. 他品德好,而且学习也好。

答案:A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形容哪种人?A. 有才华的人B. 有德行的人C. 有权力的人D. 有财富的人答案:B5.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自唐代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A6. 下列成语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B. 画蛇添足C. 画饼充饥D. 画地为牢答案:A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经》的哪一卦?A. 乾卦B. 坤卦C. 离卦D. 坎卦答案:A8.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形容哪种情感?A. 爱情B. 友情C. 亲情D. 师生情答案:A9.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唐代哪位诗人的诗作?A. 李白B. 杜甫C. 王勃D. 孟浩然答案:C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长得很高。

B. 他高得像一棵大树。

C. 他长得很矮。

D. 他矮得像一只蚂蚁。

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________》中的名句。

答案:水调歌头12. “________”是《诗经》中最长的一首诗。

答案:关雎13. “________”是《论语》中孔子对弟子的教诲,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答案:学而时习之14. “________”是《左传》中记载的春秋时期著名的战争。

答案:城濮之战15. “________”是《庄子》中描述的庄子与惠子的辩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测试题一、填空。

(30分,1——7题每空1分,8题每空2分)1.《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_______________为代称,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我国文学___________________传统,列为_____________之一。

2.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四世同堂》;剧本《_____________》、《龙须沟》等。

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活泼的北京口语的运用,通俗而不乏幽默,是__________________的开创者。

3. 下列省、市、自治区的简称分别是:江西省_________、海南省_________、广东省_________、安徽省_________、重庆市_________、广西壮族自治区_________。

4. 雨果,伟大作家,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最卓越的代表。

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笑面人》《九三年》等。

5. 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_______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

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7.《清明上河图》是_________朝画家_____________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8.古诗名句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②水光潋滟晴方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③《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之间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④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师说》)二、选择。

(20分)1.《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毕业生应达到的阅读总量是【】A.25万B.40万C.100万D.145万2.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形容的苦吟诗人是【】A.孟郊B.韩愈C.贾岛D.李贺3.李清照,号____________。

古代最重要的女诗人、作家,宋代______词派中成就最高者。

【】A. 青莲居士婉约B.青莲居士浪漫C.香山居士现实D. 易安居士婉约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法最早的倡导者是【】A.孔子B. 老子C. 毛泽东D. 孟子5.我国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A.素质教育B.创新教育C.八年制义务教育D.九年制义务教育6.在蒋介石不断围剿下,红军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8万多人被迫突围长征的时间是【】A.1933年秋天B.1934年10月C.1935年1月D.1935年10月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粗犷(ɡuǎnɡ)狙(zǔ)击鳞次栉(zhì)比战战兢兢(jīnɡ)B.欺侮(wǔ)租赁(lìn)刚愎(bì)自用恪(kè)尽职守C.泥泞(nìnɡ)湖泊(pō) 苦心孤诣(yì)惟妙惟肖(xi āo)D.浸渍(zì)提(tí)防引吭(hánɡ)高歌一叶扁(piān)舟8、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A.人类与自然B.发现的时代C.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D.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虽然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不能有丝毫大意。

B.成熟的苹果吃起来酸甜可口,不熟的苹果吃起来索然寡味。

C.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D.脱离实际,凭主观想象制订实施方案,这种闭门造车的做法能不脱离实际吗?10.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力克时艰,取得了抗震救灾斗争的伟大胜利。

2008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

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是【】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②不畏艰险、百折不挠③以人为本、尊重科学④坚韧不拔、敢于胜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三、判断。

(10分)1. 国际日期变更线穿过的唯一一个大陆是南极洲。

【】2. 此的笔顺是竖、横、竖、提、竖弯钩、撇。

【】3.京剧最早有十个行当,生、旦、净、末、丑、副、外、武、杂、流。

【】4.语文评价中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终结性评价。

【】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是老子的名言。

】四、假如下面课文的主人公也被评为感动××十大人物,请任选一个,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段颁奖词。

(10分)黄继光哈尔威船长钱学森桑娜董存瑞诸葛亮狼牙山五壮士邱少云廉颇居里夫人[示例]获奖人:袁隆平(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颁奖词: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时,已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时,却仍专注于田畴。

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

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获奖人:颁奖词:五、案例分析。

(30分)1.山东省潍坊市北海学校的语文老师韩兴娥,从一年级起就引领学生走上海量阅读之路。

一本语文课本的学习,一年级需三个月,二年级需一个月,三年级起两周多就能完成除作文之外的所有教学任务。

省下来的课内时间用于指导学生读课外书。

低年级时,她带领学生在课堂上集体诵读了50多万字的儿童书籍;后来,学生一个月就能读50万字。

师生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伍,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韩兴娥老师的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吗?试作评析。

(15分)2. 阅读《赤壁之战》课例片段,试作评述。

(指名读:这一天,东南风很急,江面上波浪滔天。

曹操正在船头迎风眺望,忽然有个兵士报告说: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帆,趁着东南风向北岸驶来。

曹操定睛一看,果然有一队帆船直向北岸驶来……)有一名学生提出刚才那位学生把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帆这句中的船帆读成了帆船。

师:你听得真仔细。

船帆能读成帆船吗?生:老师,他读错了,可课文中为什么兵士报告时说船帆,而曹操看到的变成了帆船呢?师:是呀,为什么前后不同了,想想看什么原因。

同桌可以讨论讨论。

生1:我想船帆突出的是帆,而帆船突出的是船。

师:说得有道理,所以不能读错。

生2:由于兵士离船较远,只能隐隐约约地看到船上的帆,而曹操看到的时候,已经能看到带有帆的船了,就成了帆船,说明离得近了。

师:说得真好!大家再读读课文,看看是不是这个理。

(学生齐读)生3:我想,当时曹操站在船头上只是一般地迎风眺望,没怎么留意,所以没看到什么。

而专门在那里担负警戒任务的兵士,细心地发现了隐隐约约的船帆,就赶快来报告。

曹操听到了报告后再看,已过了一些时间,就看到了一队帆船,这里用词不同,说明了东吴的船速度很快。

生4:船的速度快是因为东南风刮得很急。

师:同学们对这一处读错的地方作了精彩的分析,真棒!原来这处不能读错。

船帆与帆船虽然只是字序不同,但表现出的却是赤壁之战东吴军队能够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天时——东南风很急。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课文,我想,明白了意思就再也不会读错了。

(学生再读,读得更精彩了。

)宁夏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知识素养测试题评分标准及参考答案一、填空。

(共30分,1——7题每空1分,8题每空2分)1.诗三百现实主义五经2.《骆驼样子》《茶馆》京味小说3.赣、琼、粤、皖、渝、桂4.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5. 苏格拉底6.人类文化;工具性、人文性7.宋张择端8.①劝君更尽一杯酒②山色空蒙雨亦奇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④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二、选择。

(共20分,每小题2分)1. D2. C3.D4.A.5.D6.B 7.B 8.C 9.D 10.C三、判断。

(10分)1.√2.×3.√4.×5.×四、假如下面课文的主人公也被评为感动××十大人物,请任选一个,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一段颁奖词。

(10分)根据以下要点酌情给分:颁奖词一般包括人物生平事迹的简要概括和人生价值的高度评价两部分,要求高度概括、言简意赅、语言准确、生动优美、意蕴丰富、评价中肯。

五、案例分析。

(30分)1. (共15分,每一要点3分)(1)韩兴娥老师的这种做法值得学习。

(2)这种做法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反而使师生轻松愉悦。

(3)学习韩老师不能盲目,应领会其做法背后的理论依据,掌握指导、评价等操作策略。

(4)语文教学,读是硬道理。

大量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提升理解力,能够涵养人品、提升素养、塑造良好阅读习惯。

(5)课内海量阅读需要在课本教学时淡化理解,摈弃繁琐,突出重点,提供时间保证。

2. (共15分,每一要点5分)(1)执教者凭借教学智慧,紧紧抓住学生错误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及时、有效生成。

(2)教师对教材解读细致,反映敏锐,看到了学生读错课文的教学价值,敏锐地发现学生读错的原因是尚未理解意思、没有体会到文章用词达意的精确以及点明赤壁之战以弱胜强与东南风急之间的重要联系。

(3)教师作用发挥得当:发现问题后没有包办代替,而是相机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理解,最后适时评价、总结,画龙点睛,深化理解。

第一卷理论素养(20分)一、填空题。

(5分)1.义务教育小学阶段要求认识个左右常用汉字,课外阅读总量达到万字以上。

2.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展。

3. 识字写字是的基础,是年级的教学重点。

二、简答题(15分)4.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四大理念、五大领域分别指什么?(12分)三维目标:四大理念:五大领域: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教师,只有时时加强学习才能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请结合自己的日常学习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种自己知道或阅读过的语文教学期刊(含报纸)的名称:(1分)(2)列举一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专家的姓名及其在语文教学某一方面的主张,并谈谈其对你在教学方面的启发或影响。

(2分)第二卷学科素养(40分)三、基础题(24分)6.汉字写真。

某公司招聘经理,用四个读音相同的“ gōng ”字作为选拔标准,以此选拔优秀人才促进公司发展。

(4分)文明礼貌突出一个gōng()字。

办事无私突出一个gōng()字。

有进取心突出一个gōng()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