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建筑变形缝构造
4.10 建筑变形缝构造

第10章 建筑变形缝构造
10.1 变形缝设置的要求
●沉降缝—为了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不均匀沉降引起的 破坏而设置的变形缝。
建筑物从基础到屋顶全部断开。同时沉降缝也应兼顾伸缩 的作用,故应在构造设计时满足伸缩和沉降的双重要求。
某建筑高层与裙房之间设沉降缝
第10章 建筑变形缝构造 10.1 变形缝设置的要求
A
A
2-2
用悬臂方案设缝时基础的某状用况单边悬臂方案设缝的建筑实例
A-A
■悬臂方案实例(1)
某扩建建筑
■悬臂方案实例(3)
再新出建老挑成建与后筑老室交建内接筑处设新缝建连筑接结构退让原基础
第10章 建筑变形缝构造 10.2 设变形缝处建筑的结构布置
●在变形缝的两侧设双墙或双柱 —做法较为简单,但易使 缝两边的结构基础产生偏心(用于伸缩缝时因基础可不断 开,所以可无此问题 ) ●在变形缝的两侧用水平构件悬臂向变形缝的方向挑出 — 基础部分容易脱开距离,设缝较方便,特别适用于沉降缝 ●用一段简支的水平构件做过渡处理 —多用于连接两个建 筑物的架空走道等,但在抗震设防地区需谨慎使用
(a) 粘贴盖缝面板的做法
(b) 搁置盖缝面板的做法
(c) 采用与楼板面层同样材料盖缝的做法
楼面变形缝盖缝构造
(d) 单边挑出盖缝板的做法
室内楼面盖缝做法
楼面成品变形缝盖缝板1
建筑变形缝构造

当建筑物高≤15m 缝宽70
当建筑物高>15m时:
6
5m
7
4m
8 度设防,高度 每增高 3m
式均不同时设置)
9
2m
缝宽加大20
10.2 设变形缝处建筑的结构布置
在变形缝的两侧设双墙或双柱 —— 做法较为简单, 但易使缝两边的结构基础产生偏心(用于伸缩缝时 因基础可不断开,所以可无此问题 )。例如:
简支方案 实例2
变形缝
连接体室内
大台阶与主体建筑脱开
双柱设缝
变形缝综合实例
变形缝将复杂形体建筑划分为相对简单的独立的单元
双侧悬挑设缝
10.3 变形缝盖缝构造
所选择的盖缝板的形式必须能够符合所属变形缝类 别的变形需要
所选择的盖缝板的材料及构造方式必须能够符合变 形缝所在部位的其它功能需要 ,如防水、防火、美 观等
设计时应尽量使建筑平面和体型符合抗震要求 另外,在建筑物有可能因地震作用而引起建筑物结
构断裂的部位,要设抗震缝将建筑物划分为简单、 规则、均一的单元。 设防震缝时,建筑物的基础可断开,也可不断开。
简单平面
建筑抗震设计
复杂平面
塔形平面
建筑抗震设计应在几个主轴方向使结构布置均匀,尽 量使结构刚度中心靠近质量中心,减小偏心扭转。
破坏的变形的敏感部位或其它必要的部位,预先设缝将整个 建筑物沿全高断开,令断开后建筑物的各部分成为独立的单 元,或者是划分为简单、规则、均一的段,并令各段之间的 缝达到一定的宽度,以能够适应变形的需要。
变形缝分类 伸缩缝(温度缝)——温差和干缩引起的变形,特别是砌体 沉降缝——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变形 防震缝——地震可能引起的变形
伸缩缝设置实例
建筑物长度过长时,设置温度缝
建筑学建筑变形缝构造

温度变化幅度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建筑 物使用功能,确定温度变 化幅度,进而计算伸缩缝 的宽度。
结构类型与材料
不同的结构类型和材料对 温度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伸缩缝的宽度。
地震烈度
根据地震烈度及建筑物的 重要性,确定伸缩缝的宽 度以满足抗震要求。
伸缩缝的构造做法
双墙或双柱构造
在伸缩缝两侧设置双墙或双柱 ,中间填充弹性材料,以适应
XX
REPORTING
2023 WORK SUMMARY
建筑学建筑变形缝构 造
汇报人:XX
XX
目录
• 建筑变形缝概述 • 伸缩缝的构造与设计 • 沉降缝的构造与设计 • 防震缝的构造与设计 • 变形缝的细部构造与施工 • 建筑变形缝的实践应用与案例分析
PART 01
建筑变形缝概述
定义与作用
定义
03
伸缩缝
为防止建筑物因温度变化 引起热胀冷缩造成裂缝而 设置的变形缝。
沉降缝
为防止建筑物因地基不均 匀沉降引起破坏而设置的 变形缝。
防震缝
为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将建筑物分割成体型简 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 单元而设置的变形缝。
变形缝的构造要求
伸缩缝
伸缩缝的宽度一般为20-30mm,内填弹性保温材料,如 沥青麻丝、橡胶条等。在结构计算时,应考虑伸缩缝对结 构刚度的影响。
防震缝的构造做法
双墙做法
在防震缝两侧各设置一道墙体,两道墙体之间留有一定的 距离,形成双墙构造。这种做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 整体性和稳定性。
悬挑做法
在防震缝一侧设置悬挑结构,另一侧为固定结构。悬挑结 构可以有效地减小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并提高结构 的抗震性能。
建筑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设置原则及构造要求

建筑“三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设置标准及结构要求什么是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统称为变形缝。
因为温度改变,地基不均匀趁降和地震原因影响,易使建筑发生变形或破坏,故在设计时应事先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独立改变。
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开预留缝称为变形缝,包含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一、伸缩缝1、名词解释伸缩缝:当建筑物较长时为避免建筑物因热胀冷缩较大而使结构构件产生裂缝所设置变形缝。
2、需要设缝情况①建筑物长度超出一定程度;②建筑平面复杂,改变较多;③建筑中结构类型改变较大。
3、设置标准设置伸缩缝时通常是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或结构改变较大处于垂直方向预留缝隙,将基础以上建筑构件全部断开,分为各自独立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部分。
基础部分因受温度改变影响较小,通常不须断开。
4、缝间距伸缩缝最大间距应依据不一样材料结构而定,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P112页表9.1.1分别列出了多种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伸缩缝最大间距。
5、缝结构伸缩缝宽度通常为20-40mm,通常采取30mm。
6、其它要求在结构处理上,砖混结构可采取单墙方案,也可采取双墙方案;框架结构可采取双柱双梁方案,也可采取挑梁方案。
①墙体伸缩缝结构:墙体伸缩缝通常做成平缝形式,当墙体厚度在240mm以上时,也能够做成错口缝、企口缝等形式。
外墙变形缝常见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有弹性防水材料填缝,缝口用镀锌铁皮、彩色薄钢板等材料进行盖缝处理;内墙变形缝通常结合室内装修用木板、各类金属板等盖缝处理。
②楼地板伸缩结构:楼地板伸缩缝缝内常见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填缝进行密封处理,上铺金属、混凝土或橡塑等活动盖板。
其结构处理需满足地面平整、光洁、防水、卫生等使用要求。
顶棚伸缩缝需结合室内装修进行,通常采取金属板、木板或橡塑板等盖缝,盖缝板只能固定于一侧,以确保缝两侧构件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变形。
③屋面伸缩缝结构:屋顶伸缩缝关键有伸缩缝两侧屋面标高相同处和两侧屋面高低错落处两种位置,当伸缩缝两侧屋面标高相同又为上人屋面时,通常做防水油膏嵌缝,进行泛水处理;为非上人屋面时,则在缝两侧加砌半砖矮墙,分别进行屋面防水和泛水处理,其要求同屋顶防水和泛水结构。
建筑变形缝设置原则及构造要求

建筑变形缝设置原则及构造要求一、建筑变形缝设置原则1.结构原则:根据结构体系和变形特点合理设置变形缝,使建筑物能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自由变形,避免发生结构破坏。
2.功能原则:根据建筑物的功能需求设置变形缝,例如大跨度建筑需要设置相对较多的变形缝以抵消由于温度变化、荷载、地震等引起的变形。
3.美观原则:变形缝的位置和形式应与建筑物整体风格和外观相协调,不破坏建筑的美观性。
4.经济原则:合理设置变形缝可以减少施工难度和成本,降低维护费用。
二、建筑变形缝的构造要求1.变形缝的位置:变形缝的位置应选择在建筑物的腹板或节点处,避免在裙房、房间和楼梯等重要功能区域设置。
2.变形缝的宽度:变形缝的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尺寸、变形特征和环境条件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变形缝的宽度在10-30毫米之间。
3.变形缝的形式:变形缝的形式可以分为开口缝和布置缝两种。
开口缝是指在建筑物结构中直接预留的开口,一般采用橡胶异形填料或橡胶水泥砂浆封闭。
布置缝是指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切割混凝土或钢材来形成的缝隙,可以采用填缝材料进行封闭。
4.变形缝的保护措施:为了保护变形缝的完整性和使用寿命,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例如,在变形缝的两侧设置护板、护角和钢板等防止缝隙因外力作用而破坏。
5.变形缝的施工要求:变形缝的施工要求应符合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在施工过程中,应确保变形缝的整体连续性和密封性,避免产生裂缝和渗水问题。
总之,建筑变形缝的设置原则和构造要求是为了确保建筑物能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安全、稳定地进行自由变形,同时满足美观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在实际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特征、变形特点和功能需求,合理设置和保护变形缝,确保建筑物的长期稳定和安全使用。
变形缝构造

一、伸缩缝
(一)伸缩缝的作用
防止建筑物由于热胀冷缩变形产生开裂。
(二)伸缩缝的位置与要求
位置尽可能设在建筑平面转折处,以利隐蔽处理。 要求将建筑物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地面以上部分全 部断开,基础不必断开。
(三)伸缩缝的间距
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因不同的材料、结构类型,不同的 屋面构造而不同。
P5
“砌体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m)
(b) 内墙沉降缝盖缝
(c) 内墙抗震缝盖缝
内墙面变形缝盖缝节点
P45
室内板底、 墙面盖缝做法
P46
变形缝处设门,门扇开启方向 不得跨越变形缝
P47
(2)楼地层变形缝构造
A.地坪变形缝构造
B.楼板变形缝构造
C.顶棚变形缝构造
P48
(a) 粘贴盖缝面板的做法
(b) 搁置盖缝面板的做法
(c) 采用与楼板面层同样材料盖缝的做法
防震缝的分割,可使结构的型式变的简单
P32
P33
P34
某社会福利院
P35
变形缝将复杂形体建筑划分为相对简单的独立的单元
P36
防震缝宽度不够,相当 比例的抗震缝宽度不足 50mm,有些建筑物由于 施工误差或因未拆除模 板甚至连接在一起,地 震中导致两侧碰撞破坏。
8度区某相邻建筑地震中相互碰撞,损坏严重
P1
变形缝构造
建筑物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力的影 响,会导致结构产生开裂以至破坏,设计时用缝隙将建筑物 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允许其自由变形,这种缝隙称为变 形缝。 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三种。
P2
P3
变形缝构造
一、伸缩缝
二、沉降缝 三、防震缝 四、变形缝的节点构造
建筑变形缝设置原则及构造要求

建筑变形缝设置原则及构造要求建筑“三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设置原则及构造要求什么是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统称为变形缝。
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趁降和地震因素的影响,易使建筑发生变形或破坏,故在设计时应事先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独立的变化。
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称为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一、伸缩缝1、名词解释伸缩缝:当建筑物较长时为避免建筑物因热胀冷缩较大而使结构构件产生裂缝所设置的变形缝。
2、需要设缝的情况①建筑物长度超过一定限度;②建筑平面复杂,变化较多;③建筑中结构类型变化较大。
3、设置原则设置伸缩缝时通常是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或结构变化较大处在垂直方向预留缝隙,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全部断开,分为各自独立的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的部分。
基础部分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一般不须断开。
4、缝的间距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根据不同材料的结构而定,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02)。
P112页表分别列出了各种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5、缝的构造伸缩缝宽度一般为20-40mm,通常采用30mm。
6、其他要求在结构处理上,砖混结构可采用单墙方案,也可采用双墙方案;框架结构可采用双柱双梁方案,也可采用挑梁方案。
①墙体伸缩缝构造:墙体伸缩缝一般做成平缝形式,当墙体厚度在240mm以上时,也可以做成错口缝、企口缝等形式。
外墙变形缝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有弹性的防水材料填缝,缝口用镀锌铁皮、彩色薄钢板等材料进行盖缝处理;内墙变形缝一般结合室内装修用木板、各类金属板等盖缝处理。
②楼地板伸缩构造:楼地板伸缩缝的缝内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填缝进行密封处理,上铺金属、混凝土或橡塑等活动盖板。
其构造处理需满足地面平整、光洁、防水、卫生等使用要求。
顶棚伸缩缝需结合室内装修进行,一般采用金属板、木板或橡塑板等盖缝,盖缝板只能固定于一侧,以保证缝的两侧构件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变形。
建筑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设置原则及构造要求

建筑“三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设置原则及构造要求什么是变形缝?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统称为变形缝。
由于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趁降和地震因素的影响,易使建筑发生变形或破坏,故在设计时应事先将房屋划分成若干个独立部分,使各部分能自由独立的变化。
这种将建筑物垂直分开的预留缝称为变形缝,包括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
一、伸缩缝1、名词解释伸缩缝:当建筑物较长时为避免建筑物因热胀冷缩较大而使结构构件产生裂缝所设置的变形缝。
2、需要设缝的情况①建筑物长度超过一定限度;②建筑平面复杂,变化较多;③建筑中结构类型变化较大。
3、设置原则设置伸缩缝时通常是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或结构变化较大处在垂直方向预留缝隙,将基础以上的建筑构件全部断开,分为各自独立的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的部分。
基础部分因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一般不须断开。
4、缝的间距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根据不同材料的结构而定,详见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02)。
P112页表9.1.1分别列出了各种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5、缝的构造伸缩缝宽度一般为20-40mm,通常采用30mm。
6、其他要求在结构处理上,砖混结构可采用单墙方案,也可采用双墙方案;框架结构可采用双柱双梁方案,也可采用挑梁方案。
①墙体伸缩缝构造:墙体伸缩缝一般做成平缝形式,当墙体厚度在240mm以上时,也可以做成错口缝、企口缝等形式。
外墙变形缝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有弹性的防水材料填缝,缝口用镀锌铁皮、彩色薄钢板等材料进行盖缝处理;内墙变形缝一般结合室内装修用木板、各类金属板等盖缝处理。
②楼地板伸缩构造:楼地板伸缩缝的缝内常用麻丝沥青、泡沫塑料条、油膏等填缝进行密封处理,上铺金属、混凝土或橡塑等活动盖板。
其构造处理需满足地面平整、光洁、防水、卫生等使用要求。
顶棚伸缩缝需结合室内装修进行,一般采用金属板、木板或橡塑板等盖缝,盖缝板只能固定于一侧,以保证缝的两侧构件能在水平方向自由伸缩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