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试题分析高三语文组王巍2015年高考结束,在对高考试卷认真仔细地研究后,做些许梳理和分析,纵观2015年的高考课标二试卷,在命题形式上继续沿承了以往的命题顺序和结构模式,即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词鉴赏,名句默写,小说阅读,传记阅读,语言文字应用,作文等,分值上继续保持了150分的总分值。
在稳定形式的基础上做了适度调整,重在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和基本应试能力。
全卷分第Ⅰ、Ⅱ两卷,六道大题,18道小题,总分150分,题型和分值分配和2014年保持一致,呈现出平稳的态势,在此基础上做出适当调整。
一、2015年高考语文课标二卷的基本特征。
(一)现代文阅读社科文阅读摘选了陈望衡教授的《艺术是什么》一文,与去年的所选的《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相比,社科文章的考查更具备人文性与文学性,明显表现语文教学的特征要求。
2014年社科文章考查借用历史文章,多多少少有点勉强,毕竟政史类文章中的语文元素偏少。
然而今年的社科文选材明显有提升:首先,从艺术性的方向展开文本,所选的文本也是现代文艺美学的内容再现,具有一定的高度;其次,文章的思想与学生日常所接触的艺术表现有所不同,具有一定的落差。
因此从文本的角度看,今年的社科文考查应该是非常成功的。
但是当我们关注题目之际不难发现,三个问题,大的方面,由简到难,由点到面,层层递进,设计合理,辨析及还原都较为明显。
可是,三个题型无一丝的变化,都是“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如此千篇一律的考查,角度单一,形式死板,不如往年的试题,有变化,有特征,有层递性,有目的性等。
总而言之,社科文的选材及题设近乎完美但不够严密。
(二)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是本卷乃至本年高考语文的一大变化。
总结来看:“一个尝试、一个继承”。
一是取消传统的实词意思的理解考查,转向了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二是继承了去年考查的断句,不得不说这两点考查的改变有些出人意料但又并非无迹可寻。
近两年对经典文化的社会重视和社会呼吁,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因而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回归在高考中也将成为一个热门。
2015年高考语文质量分析2015年高考语文质量分析

2015年高考语文质量分析纵观2015年的高考课标Ⅱ卷,在命题形式上继续沿承了以往的命题顺序和结构模式,即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词鉴赏,名句默写,小说阅读,传记阅读,语言文字应用,作文等,分值上继续保持了150分的总分值。
在稳定形式的基础上做了适度调整,重在考查学生的语文基本功和基本应试能力。
全卷分第Ⅰ、Ⅱ两卷,六道大题,18道小题,总分150分,题型和分值分配和2013年保持一致,呈现出平稳的态势,在此基础上做出适当调整。
具备了“刺猬”的特征试卷试题(每点3分化学教案共6分试卷试题)18试卷试题从19世纪中叶、一、2014年高考语文课标一卷的基本特征。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的第一题以往是以考查概念为主,2015年变成了“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是在暗含着考查概念,呈现出理论在文内,选项在文外的特征,有效地让试卷向学生的思维和平时知识积累延伸。
B试卷试题得归省视省:问候C试卷试题会合不可以期期:期待D试卷试题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选取(《北史•来护儿传》,文章在字词上基本不存在难度,第四题由以往的实词变成了断句题,学生必须正确理解此句话的意思,还是有点难度;第五题由以往的考查人物性格特征或文言断句变成了文言常识题,这里历年来从没有考过的题型,考到了古代男子有名有字、谥号、嗣位、阙这四个概念。
这属于陌生题型,目的在于告诉广大师生要全面备考。
诗歌鉴赏题。
诗歌鉴赏选取了一首韩偓的“残春旅舍”,在理解诗歌内容上应该不算太难,从题型来看,第八题问道“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
”是典型的炼字型的题,第九题“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是一道考查情感的题,难度不大。
12试卷试题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iCl4(g)+2H2(g) Si(s)+4H名篇名句默写。
这道题在往年试卷中变化不大,侧重了考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题目给出语境,要求考生结合平日对诗词的理解来填充语句。
试卷分析及反思.doc

2015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及备考反思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整体稳健,题目选材与问题设置基本沿用了去年的思路。
整体框架亲和,对考生来说,没有突兀感,这样较有利于考生在考场上的正常发挥,也能体现出高考改苹的连续性,这种稳健的方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比较容易适应的。
因此,整体上來讲,去年的亮点在2015年依然保留,但是今年在某些试题上的求新求变仍然值得我们关注。
一、试卷整体保持平稳15年高考语文课标卷的总体特征是:形式稳定,适当微调,回归传统,考查素养。
试卷总体与去年保持一致,保持了其多年来的固有特征。
同时,该试卷也进行了适度的求变。
如,现代文阅读的三道选择题均是考查考住的信息筛选比较能力;文言文阅读新增加了对文化常识的考查:诗歌鉴赏考查了岑参的诗歌,在命题上注重和课本的结合,采用了比较鉴赏的试题类型,着重考查來了写景角度、思想悄感、表达作用等几个知识点,冇综合考查的趋势;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川类文本阅读适度做出了调整;语言文字运用在设题上和2014年保持一致,15年全国新课标I卷作文题目是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这种类型的作文是近几年高考作文的一个热点题型。
二、试卷稳中求变,全国卷今年虽整体看似平稳,但其中变化Z处不容小觑,以下几处尤其值得注意。
(1)社科类文章阅读选取了反映宋代金融领域的一篇文章,着重考查学牛理解文本及筛选信息的能力。
和历年的考题相比较,相对稳定,难度适中,有效考查了考牛•深入理解文本的能力。
如第3小题。
不再局限于对文木内容的梳理,而是进一步向外延展,与口常阅读相关联,去进一步思考阅读屮会遇到的某些问题。
(2)文言阅读遵循从正史中选材的命题思路,2015年的文言文选材于《宋史》中的《孙傅传》,但问题设置略有变化,取消了实词的考查,新增文化常识考查这一题型(考纲中已有提及)。
以往学习屮,教师认为文化常识是学习屮可以一带而过的内容,有些学生也没有认真学习了解,这次考试预示着今后这部分知识教师需要认真讲解,学生也需要仔细了解体会。
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卷点评

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卷点评2015年高考语文考试落下帷幕。
全国卷有如下特点:一、试卷整体保持平稳试卷整体稳健,题目选材与问题设置都基本沿用了去年高考的套路。
对考生来讲,整体框架亲和,没有突兀违和的感觉。
无论是阅读、表达运用还是写作等版块的设置,还是具体题目的设问形式,基本符合考生日常的复习备考思路,这样做较有利于考生在考场上的正常发挥,也能体现出高考改革的连续性,这种稳步的方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相较于2014年的考题,当时的一些亮点在2015年仍然保留。
(1)现代文阅读中继续考查学生运用文中阅读得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第3小题。
不再局限于对文本内容的梳理,而是进一步向外延展,与日常阅读相关联,去进一步思考阅读中会遇到的某些问题。
(2)在背诵默写版块继续沿用去年强调考生“理解性记忆”的考查方式。
从去年开始,背诵默写一改以往“机械记忆”的考查方式,采用了根据理解提示进行默写的考查方式,这种考查更能检验出学生是否真正理解所背内容。
这对于那些只凭机械记忆期望得分的学生来说,就需要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式了,不要再以为语文学习就是“死记硬背”。
(3)在语言运用版块中继续保留“读图”题。
各种图形在现代生活中十分常见,读懂图案,能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表述,应是现代学生的基本能力,这也是实际生活必需的一种能力。
在考题中有对此能力的考查,说明考试对社会生活实际的密切关注,也是今后备考要加强的一点。
(4)写作命题素材继续贴近生活,举出与现实生活关联紧密的平常人与平常事,没有使用带有寓言色彩的小故事,降低了考生审题的难度,让考生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如何写好作文上,而不是过多纠缠于是否审题准确上。
这对于学生在考场上更好地发挥写作水平是有帮助的。
这就像是《600分考点700分考法》一书所提示的写作备考方法,作文题目多围绕某一主题出现,只要能把握主题,剩下就看谁更会用语言准确传达出自己的思想了。
二、试卷稳中有变。
2015年广东高考语文试卷分析(含word版试卷及答案)

2015年广东高考试卷分析一、卷面分析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试卷分为六大题型,其中,第一大题是基础题,共4道,每题3分,共12分;第二大题是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及默写,其中,文言文默写主要有选择和翻译理解题,共22分,诗歌鉴赏7分,默写6分,共35分;第三道题是社科类文体阅读,单选、多选以及理解题,共16分;第四大题是文学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答题,共15分;第五大题是语言运用题,每题6分,共12分;第六大题就是作文。
试卷内容、题量、分值、分值比例和题型见下表:题型试卷内容题量分值分值比例(一)语文基础 4 12 约8%选择7 35 约23%选择、简答(二)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三)社科类文体阅读 4 16 约11%选择、简答3 15 约10%简答(四)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五)语言运用 2 12 约8%简答(六)作文 1 60 约40%写作二、试卷考点领域变化与难度分析表如下:题号20151 字音识记,能力层级A2 词语使用,能力层级E3 病句辨析,能力层级E4 语言连贯,能力层级E6 文言虚词,能力层级B7 文言断句,能力层级B8 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层级C9 (1)(2)文言翻译,能力层级B (2)筛选文中信息,能力层级C10 鉴赏内容及表现手法,能力层级D11 名篇名句识记, 33篇能力层级A12 文意理解,能力层级B13 文意理解,能力层级B14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C15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C16 赏析句子,能力层级C17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层级D18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层级F19 分析重要语句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C20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层级C21 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F22 根据文意补充句子,能力层级E23 图表转化,能力层级E三、试卷详细情况分析第一大题前4道是基础题,难度较低,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
2015年四川省高考语文试卷(含解析版)

2015年四川省高考语文试卷一、(12分,每小题3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暂时zàn 埋怨mái 谆谆告诫zhūn引吭高歌hángB.豆豉chǐ踝骨huái 踉踉跄跄cāng按图索骥jìC.梗概gěn删改shān炊烟袅袅niǎo明眸皓齿móuD.搁浅gē解剖pōu鬼鬼祟崇suì 不屑一顾xiè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妨碍功夫片钟灵毓秀管中窥豹,可见一斑B.梳妆吊胃口瞠目结舌文武之道,一张一驰C.辐射入场券循章摘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D.蜚然直辖市秘而不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3.(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2015年度中国文化跨界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届时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企业家和媒体人围绕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热点进行了交流B.对于那些熟稔互联网的人来说,进行“互联网+”创业,最难的可能并不是“互联网”这一部分,而是“+”什么以及怎么“+”的问题C.这家民用小型无人机公司一年前还寂寂无闻,一年后却声名鹊起,其系列产品先后被评为“十大科技产品“2014年杰出高科技产品”D.近年来,广袤蜀地的新村建设全面推进,大巴山区漂亮民居星罗棋布,大凉山上彝家新寨鳞次栉比,西部高原羌寨碉楼拔地而起.4.(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B.专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形成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意识,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C.市旅游局要求各风景区进一步加强对景区厕所、停车场的建设和管理,整治和引导不文明旅游的各种顽疾和陋习,有效提升景区的服务水平.D.《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是首次四川针对贫困人群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将精准扶贫确定为重要原则,从最贫困村户人手,让老乡过上好日子.二、(9分,每小题9分)5.(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2015年湖南省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每小题3分)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人民;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
一路高歌前行。
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在光耀在我们的眼前……1.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A.坚贞不屈自强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B.坚定不移自强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C.坚贞不屈生生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D.坚定不移生生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答案】B2.下列选项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A.比喻排比B.对偶比喻C.排比夸张D.夸张对偶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皆隐于山坳.树影之间。
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为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
桥上有亭。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比喻“一带清流”,对偶“佳木茏葱,奇花熌灼”“清溪泻雪,石磴穿云”。
3.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熌灼.shuò曲.折qŭ 山坳ào 石磴chéngB.熌灼.shuò曲.折qū 山坳yòu 石磴děngC.熌灼.zhuó曲.折qŭ 山坳yòu 石磴chéngD.熌灼.zhuó曲.折qū 山坳ào 石磴děng【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注意多音字和形声字测读音。
4.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划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再进数步,渐向北边,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雕甍绣槛B.渐向北边,再进数步,雕甍绣槛,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C.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D.渐向北边,雕甍绣槛,再进数步,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注意前后句的照应和句式的选择。
2015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湖北卷)【答案加解析】

2015年高考语文真题试卷(湖北卷)一.语文基础知识1.(2015·湖北)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缜(shèn)密感喟(kuì)紫蔷微(wēi)暗香盈(yínɡ)袖B. 镶(xiānɡ)嵌驰骋(chěnɡ)栀(zhī)子花逸兴遄(chuán)飞C. 热忱(chén)别(bié)扭康乃馨(xīn)积微成著(zhù)D. 菜肴(yáo)酣(hān)畅蒲(pú)公英春风佛(fó)面【答案】B【考点】多音字的分辨,习惯性误读字【解析】【分析】本题选B答案.A项中,“缜(shèn)密”应为“缜(zhěn)密”,声母虫和小没有分清.C 项中,“别(bié)扭”应为“别(biè)扭”.D项中,“春风拂(fó)面”应为“春风拂(fú)面”。
复习时要注意平时的认读习惯,关注多音字。
对于一些特殊的读音的字可以采取强记的方法。
【点评】本题考查的都是平时生活中常见的字音,没有生偏字,没有难为学生,本题采用直接判断读音的形式,难度不大,也在平时的训练范围内,16个词语中的三个错误设置比较容易发现,只要平时复习中稍加注意都不会出错。
本题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字的读音,克服地方口音造成的困难,养成准确识读的习惯。
2.(2015·湖北)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商埠绰约扣人心弦扶老携幼B. 博奕翘楚以逸待劳固若金汤C. 笃信聪慧日臻成熟灸手可热D. 溃乏矫情所向披靡汗流浃背【答案】A【考点】同音字的分辨,形似字的分辨【解析】【分析】本题选A项,B项中,“博奕”错误,本意是下棋的意思。
所以应为“博弈”。
C项中,“灸手可热”错误,应为“炙手可热”。
炙手可热,成语,手一挨近就感觉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没有区分“灸”和“炙”这两个形似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培养学生辩证思考,全面分析的能力。 和去年高考作文一样,今年的材料依然材料暗含了一个“情 与理”的辩证关系问题。女儿举报父亲在传统观念中会被认为 是不孝,那么在法制社会的今天,面对法律,面对规则我们应 该如何处理,是情大于法,还是法高于情,我们必须有明确的 态度。考生如果能从这个方面来思考,引用经典的素材进行说 理,会写出立意深刻的文章。 (3)引导学生关注热点,关注心灵,关注人生 在日常的作文训练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关注自我 心灵,思考社会人生,做出理性分析,发表个体主见,我笔写 我心,阐释独特特点,做拥有道德精神的仁者,思考人生社会 的智者。
(2)完全答错。有些考生将其他诗句填入空白处。
(3)完全答不出。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平时的默写训练 较少,多为口头背诵,导致写错字或别字。此外,不结合内容 理解的机械记忆,也是造成错别字较多的原因。
总之,古代诗文阅读着重考查考生对古诗文词句、篇章的掌 握、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时也考察考生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 设计合理,题量适中,有一定难度。全省平均分 20.89 分,得 分率是58.04%。我市平均分 20.54分,得分率 57.07% 。从今年 古诗文试题的命题趋势看,今后的复习备考应注意以下问题1.
加强古诗文的赏读,提高学生品鉴、分析能力,开阔 视野,拓宽知识面。 2.加强文言文中的字,词,句式的准确翻译教学。 3.重视默写训练,强化汉字书写能力。
三、选考题
今年选考题设置及分值与去年一致。文学类文本阅读《马兰 花》分别从情节线索、分析人物形象、情感作用几个角度设题 考查。实用类文本则选取了朱东润的自传作品,分别考查了分 析原因,自传特点,归纳概括等能力。 从数据分析情况看,全省文学类文本选作率为9%,比去年高 三倍。得分情况看,全省平均分 15.21 分,比去年高近 6 分。我 市选作率为8%。实用类文本选作率全省为91%,平均分16.2分, 比去年低 3.5 分。我市选作率 92% 。我市得分情况和全省大体一 致,文学类文本阅读略好于全省,实用类文本略逊于全省平均 值。
(4)培养学生感受生活,提炼思想,抒发真情的能力
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敏锐的感受和思考。能考虑不同 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 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作为当代的青年,应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把客观的 认知、健康的思想、积极的态度、真实的情感注入作文, 避免不适宜的价值和情感的干扰。
3、在教学中遇到类似图形解读的问题,一定要落实图中的每一个 构件,每一个笔画,力求做到解读全面,没有遗漏。同意注意 审题,类似的题目往往在题干中已经指出该图形的名称,而名 称就是该图形的设计理念与寓意,该寓意考生可以从题干中直 接获得,方便而且准确。再以寓意反观构图要素,进行必要的
五、写作
1.2015年作文基本情况 今年的作文仍然是新材料作文,但是要求用应用文写作的形 式来考查。这样有利于考查学生真实的写作水平,防止宿构, 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回归传统的趋势。
示范性高中所占位次
1.平均分名次 省95.11
卉原中学99.84 兴隆一中 98.11 围场一中97.00 宽 城一中 95.35 .
市94.87
丰宁一中98.74 平泉一中97.13 滦平一中96.8.84 承德一中 97.83 承德二中 96.70 存瑞中学92.69
2. 诗歌鉴赏选择的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五言律诗, 题型变化较大,命题趋向综合性。第一问是通过与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比较鉴赏,考查写景方法 的异同。第二问考查学生对于诗词情感的理解,并分 析诗句在文本中的作用。从今年的诗歌鉴赏题可以看 出一些新特点。一是和中学学过的经典诗歌对比鉴赏, 拓宽了诗歌的考查范围,有利于促进中学语文教学。 二是问题设置趋向综合,目的在于引导真正读懂诗歌。 这样的导向对于引导学生回归教材,重视积累,从而 真正读懂诗歌是大有裨益的。
一、社科类文章阅读 今年社科文阅读选取了王芳的《宋代信用 的特点与影响》的片段,是一篇反映宋代 金融领域的文章,内容选择符合语文教学 的特征要求,也有一定的时代意义。着重 考查了学生理解文本及筛选信息的能力, 题型稳定,难度适中。但学生的答题情况 却不容乐观,全省 1-3 题平均分 2.73 分, 得分率仅30.34%。我市平均分2.56分,得 分率28.47%。全市占第九名。
预计今后选考题的这一趋势仍将维持,为应对这种变 化趋势,需要在今后的复习备考中要像重视实用类文 本阅读一样重视文学类文本阅读,二者不可偏废。同 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深入研读,分析作品的能力,在整体感知作 品的基础上能够准确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全面把握作品的能力和良好的 归纳能力。
在日常作文教学中,我们不仅关注学生写作的分数,更要关注 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和思考的过程,着力于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 和思考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独立的思想和精神。
(1)加强审题训练,培养学生多角度立意的能力。不管是命题作 文、半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材料作文,都存在着审题现象, 不能掉以轻心。无论什么样的作文题,必定有价值导向,必定 是人类社会普遍认同的观念,“意”是它的核心,“理”是它 的指向,没有了题意的存在,作文将是一盘散沙,所以应重视 教会学生正确审题,准确立意,才能更好地领会出题者的意图,
文言文阅读选择题得分情况要比社科文好, 9 分选择题全省 平均分 5.23 分,文言翻译得分率达 69.70% 。全省三个小题得分 率分别43.89%、65.32%、65.73%,我市得分率分别为 43.40%、 65.16%、62.95%.文言翻译得分率为68.46%。
文言失分 原因主要是考生平时的古文基础不牢固,古汉语词汇 积累不够,缺乏在具体语境中确定多义词意义的能力。同时, 多数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导致翻译句子大意并不十分通 顺。
从作答情况看,大部分考生能够把握作品主要思想内容,但还 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 (1)部分考生没有准确理解题意,从而造成误答 (2)部分考生不能准确分析出全诗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3)对诗歌的结构和各部分(尤其是尾联)的作用不清楚。
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考生没有读懂作品,对 部分关键词如“勤王”理解错误,没能准确把握作者情感;另 一方面,部分考生没有真正读懂题目要求,对诗歌的艺术手法 及诗歌各部分的艺术功能等方面理解不深刻。另外,受平时训 练的影响,不顾文意,把一些作品所没有传递的含义强硬地附 会其中。
从作答情况看,2015年作文题总分为60分,从统计数据来看, 全省平均分为40.12,比2014年低1.02分;作文及格率为90.07%, 与2014年相比增加了1.57个百分点。出现了1篇满分作文。我市 作文平均分为40.66 分,仅次于衡水的41.10分,居全省第二位。
2.对高考作文备考的建议
今年的现代文阅读,从命题角度看,文学类文本阅读是一个 与日常生活非常贴近的小说,考查的也都是常规试题,难度不 大。实用类文本阅读因学术性特征较强,其中又涉及一些专业 术语,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而且每个题都不能从所给文本 中直接找出答案,需要考生在阅读文本的前提下进行总结、分 析、概括,从而增加了试题难度。
我市在全省所占位置
河北省平均分是95.11分,承德市 94.87分,占全省第六名。其中130-135分全 省25人,承德市2人;125-130分全省850人, 我市15人;120-125分全省3081人,我市86 人;115-120分全省8314人,我市303人; 110-115分全省17500人,我市752人。
2015高考语文试卷 分析
平稳中有微调
回归中重素养
2015年正值2017年高考全面改革的前两年,教育部 命制的高考语文Ⅰ卷保持了新课标卷整体稳定的基本 特征,试卷结构保持稳定,同时着眼于语文高考全面 改革的态势又进行了适当微调,整个试卷体现出回归 语文本质,注重考查学生语文素养的特点,使试卷更 趋完美,导向更加明确。 全卷分ⅠⅡ两部分,六道大题, 18 道小题,总分 150分,题型和分值保持相对稳定。
3.名句名篇默写
今年依然是理解性默写,每空一分,共 6 分。题型略 有变化,去年是根据意义写出句子,今年则是根据试 题说明补写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作答情况:考生存在 的问题与以往相似,主要包括以下情况: (1)写错别字。这其中包括两种情况,一为写同音字, 如“亦”写成“抑”、“余”写成“于”,“犹”写 成“尤”等。另一种为写了一个错字,如将“兮”写 作“哉”,将“孤”写作“独”“狐”“弧”,将 “长河”写成“黄河”,将“江山如画”答成“人生 如梦”,将“一时多少豪杰”答成“一时多少英雄豪 杰”。
今年写作试题继续采用新材料作文题型。因为这种题型比较有 利于规范应试作文中容易出现的押题、宿构、套作等现象,也 有利于在作文评价中对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做出区分及判断。 新材料作文题内容上贴近时代生活,理解上难度适当而有空间, 立意上有多种角度多种选择,并通过题干的具体要求,将立意 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更有利于试题对考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 和语音表达能力的综合考察。
3.注重学生准确深入的表达能力和良好语言表达能力的 培养。
四、语言文字运用
和前几年一样, 13 、 14、 15 小题难度适中。 17 题是图文转换 题,图形为中国邮政为保护地球水环境发行的一枚邮票,要求 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试题内容有时代感,考查内容 则与往年一致。学生得分情况也较好,全省平均分 15.2分。及 格分以上,即得到12分以上的考生占 88.57%,整体得分率较高。 我市得分情况和全省相符。 从整体上看,今年的语言文字运用 题呈现出求稳的特点,注重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运用,注重 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有较好的区分度。因此在今后的复习备考 中,要做到: 1. 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训练力度,落实到日常的复习 备考中。 2.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逻辑分析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