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陋习 走向文明》主题班会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七年级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七年级主题班会教案【三篇】班会是班主任向学生实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重要阵地。

###小编整理了七年级主题班会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协助!《告别陋习,走向文明》活动目的: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意识到,文明礼仪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文明礼仪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做一个新世纪讲文明的好孩子,并为学校的和谐建设做出贡献。

活动形式:小品表演、组内讨论、自我总结、集体宣誓活动过程:一、班主任寄语:同学们,我们的华夏大地,是礼仪之邦,几千年源远流长的是我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文明礼仪,这是我们的财富和骄傲所以,学习礼仪有助于提升我们的个人素质,如果我们时时处处都能讲文明,那么,我们就会显得很有修养老师希望通过今天的班会活动,每个人都能增强文明素质,为我们的班级、校园,为我们的社会做出贡献。

二、小品表演:(1)学生表演:乱扔垃圾,打饭插队,践踏草坪等不文明现象,其他学生观看,并引发学生实行如下讨论:(2)你觉得这些行为怎么样?有什么害处呢?如果你有这些不文明行为,你以后会怎么办?(3)你在咱们的校园里或者在其他地方还见到过哪些不文明行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到底应该怎么做?三、小组讨论: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每个成员有哪些不文明行为下面是讨论结果:第一组:1号:不积极学习、回答问题;2号:喜欢掩盖自己的缺点,还有点懒惰;3号:不爱劳动、懒惰、脾气暴躁;4号:脾气古怪,不好相处;5号:脾气不好,不讲卫生;6号:不注意同学相处;7号:自私自利,只顾自己往前冲,不顾别人第二组:1号:有些固执,脾气犟,上课不积极发言,胆小;2号:没有主见,爱耍小聪明,经常抄作业,不爱劳动,爱骂人;3号:爱耍小聪明,上课不认真听讲,爱做小动作,爱抄作业,不爱劳动,懒惰;4号:做事很慢,上课一直走神,不认真听讲、做题;5号:脾气不好,不听别人劝,爱吃零食,不爱劳动;6号:爱打小报告,小气;7号:胆小,不听别人劝第三组:1号:欺负弱小,上课不爱发言;2号:浪费水资源,用饮水机里的水洗手,欺负弱小,爱抄别人作业;3号:上课爱做小动作,不发言;4号:说话吞吐,经常和别人换座位;5号:小气,爱告状;6号:上课不积极发言,爱做小动作;7号:爱发脾气,不听别人意见第四组:1号:爱讲价钱,不认真学习,不听话;2号:上课乱发言,不守纪律,午休乱跑;3号:自己不动脑筋做作业,爱抄别人的,说谎话; 4号:上课偷吃东西,不守纪律,说话不文明;5号:作业拖拉,丢三落四;6号:作业拖拉;7号:上课不积极发言第五组:1号:上课容易走神,内向;2号:上课注意力不集中;3号:贪玩,爱玩电子游戏,有时作业不能按时完成; 4号:好吹牛,爱说脏话,不自信;5号:爱占小便宜;6号:爱吃零食,喜欢耍小性子;7号:脾气不好,粗心,不爱发言第六组:1号:懒惰,爱做小动作,不文明;2号:拖拖拉拉,不注意团结;3号:上课做小动作,有时完不成作业;4号:做事拖拉,有点懒惰;5号:上课爱做小动作,不积极发言;6号:马虎,自己心里不高兴,把气出在别人身上;7号:懒惰,小气,胆小四、自查陋习,实施对策在这个阶段,我要求学生各自找出自己存有的陋习,并制定出相对应的措施在上一个环节,学生们分析的可能仅仅皮毛,这会,大家都实事求是地对自己做了最真实的剖析,并为自己找到了方向。

《告别陋习走向文明》主题班会方案教案

《告别陋习走向文明》主题班会方案教案

《告别陋习走向文明》主题班会方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明行为的重要性,认识到陋习对个人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陋习的定义与分类2. 文明行为的标准与意义3. 告别陋习,走向文明的方法与步骤4. 文明行为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5.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響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陋习的定义、分类和文明行为的标准,引导学生理解文明行为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看到陋习对个人和社会的负面影响,以及文明行为带来的积极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告别陋习,走向文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4. 情境模拟法: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应用文明行为,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PPT展示一些陋习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

2. 讲解:讲解陋习的定义、分类和文明行为的标准,引导学生认识文明行为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典型的陋习案例,让学生看到陋习对个人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告别陋习,提出具体的方法和措施。

5. 情境模拟: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学会应用文明行为。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陋习的定义和分类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文明行为标准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和提出的建议的质量。

4. 学生在情境模拟中的表现,是否能正确应用文明行为。

5. 学生对本次班会的满意度及建议。

六、教学资源1. PPT课件:展示陋习图片、案例分析、告别陋习的方法等。

2. 视频材料:选取一些关于文明行为和陋习影响的视频素材。

3. 情境模拟道具:如交通标志、公共场合设施等,用于情境模拟环节。

4. 调查问卷:用于收集学生对陋习的认识和看法。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陋习的危害,掌握文明行为的标准,学会应用文明行为。

(精选班会)《告别陋习走向文明》主题班会 (2)

(精选班会)《告别陋习走向文明》主题班会 (2)

01
02
03
04
塑造良好形象
文明行为能够体现一个人的修 养和素质,展现出良好的个人
形象。
促进人际关系
文明行为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 际关系,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更加顺畅。
提升自我价值
养成文明习惯有助于提升自我 价值感,增强自信心。
培养责任感
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有助于增 强个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社会文明行为的重要性
总结班会内容
班会主题
本次班会的主题是《告别陋习走向文明》,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文 明行为的重要性,并自觉摒弃不良习惯。
班会目的
通过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营造 文明、和谐的班级氛围。
班会过程
在班会过程中,通过观看视频、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形式,引导学 生深入思考文明行为的意义,并积极参与到文明行为的实践中。
维护社会秩序
文明行为是社会秩序的基石, 能够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
促进社会和谐
文明行为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让社会更加美好。
提升社会形象
全体社会成员的文明行为能够 提升整个社会的形象。
推动社会进步
文明行为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能够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
国家文明行为的重要性
展示国家形象
国民的文明行为是国家形象的重要展示,能 够提升国际声誉。
对未来的展望
1 2 3
持续关注学生文明行为
在未来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持续关注学生的 文明行为,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良习惯,强化学生 的文明意识。
开展系列文明教育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班级可以组织 开展一系列文明教育活动,如文明礼仪讲座、文 明标兵评选等。
建立文明行为激励机制

《文明礼仪伴我行——告别陋习》主题班会教案

《文明礼仪伴我行——告别陋习》主题班会教案

《文明礼仪伴我行——告别陋习》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篇:《文明礼仪伴我行——告别陋习》主题班会教案《文明礼仪伴我行——告别陋习》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目的: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就在我们身边,体会文明礼仪对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文明礼仪,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点一滴做起,从每时每刻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文明、礼仪修养,做一个新世纪讲文明的中学生,并且为学校的和谐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

二、活动内容:班会内容分为三大块———“寻找礼仪、学习礼仪、实践礼仪”三、活动形式:小品、知识竞答、讨论交流、歌曲、集体签名等。

四、活动准备:1、召集班委讨论、决定班会程序,构思班会主题、内容,确定主持人。

2、根据班会内容确定班会骨干同学。

3、同学们收集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文明礼仪知识。

4、准备知识问答的题目,集体签名的条幅。

5、制作《文明礼仪公约》、《礼仪进行时》6、排练小品《校园不文明现象》,大合唱《时间都去哪儿了》等节目。

7、教室环境的布置:墙上贴一些文明礼仪的宣传画,出一期文明礼仪伴我行的黑板报,黑板上书写班会主题“文明礼仪伴我行”。

五、活动过程:主持人A: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下午好!欢迎参加“高一(四)班”《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

华夏大地,礼仪之邦,几千年源远流长的是我们祖辈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文明礼仪,这是我们的财富和骄傲。

因此,我们要学习一些礼仪,它有助于提升个人素质。

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如果我们时时、处处都能以礼待人,那么就会使我们显得很有修养。

古人有这样的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把修身放在首位。

(一)寻找礼仪主持人A:校园是我们每一名学生生活的时间最久的地方,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朝夕相处的教室、黑板。

下面有请马荔沙、贾荣莉等同学表演一个小品:《校园不文明现象》学生表演:乱丢乱扔、公交车上不让坐等不文明现象,通过观看小品,引发同学讨论:⑴有什么坏处、害处?⑵怎样纠正,如果是你本人有这些行为,你怎么办?⑶校园内还有哪些不文明现象?我们该做到什么?主持人A:同学们,国家倡导构建和谐社会,那么我们通过这次班会课也倡导全校同学构建和谐校园。

《告别陋习,走向文明》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告别陋习,走向文明》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告别陋习,走向文明》主题班会教学设计课程类型【主题课】主讲学生主持授课内容告别陋习,走向文明助教无授课对象初中课时一授课时间45min 授课地点教室课前准备(教具、活动准备等)1、在课前两天先选出两位自愿当主持人的学生,熟悉主持稿再选八名学生来当演员,分别扮演四个场景中的不同角色让班委会熟悉了解倡议环节,在课前与支持人协商好,并彩排一遍在彩排时根据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2、在课前用A4打印出一张倡议书,提前准备好配套的PPT3、将教室内的桌子摆成一个大圆,在圆的中间再另外摆两套桌椅课程特色活动式,通过学生自己组织和实境扮演来体会到平时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从而更好的对自我的行为进行约束,提高自身的文明素养教学目标现在的新闻媒体报道新一代成长起来的初中生身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通过这次班会,让学生意识到,文明礼仪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文明礼仪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做一个新世纪讲文明的好孩子,并为学校的和谐建设做出贡献。

教学重点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是不恰当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发现自身不当行为后进行相对应的改正,并乐于接受他人的意见时间分配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备注一、主持人开场白主持人甲、乙: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主持人甲:我叫XXX主持人乙:我叫XXX主持人甲: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来说就是养成习惯。

”主持人乙: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能够规范我们的行为。

主持人甲:那么XXX你有什么习惯呢?主持人乙:先别说我,我们且来看看同学们的一些习惯吧!①引导式②讨论式①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将注意学生参与度,在学生身边踱步②在没人回答,支持学生不知生活实例窥探10 min 二、生活实例窥探请欢迎同学a和同学b为我们表演场景一:话在课堂(下午上课铃声响了,老师正准备开始上课,a和b一前一后急匆匆地跑到教室门口,不早不晚绝对是东八区标准时间1:40)两人坐下后神思不集中,书也没拿出来,东张西望一会儿,又趴在桌上)a:现在想睡觉了,你困不困啊b:正起劲呢,不过瘾,我们晚上下课后再去?我那个对家太窝囊了,还没开火就死翘翘,真够郁闷a:那晚上我们联合,好好疯狂一下,我还琢磨着多赚点钱呢,昨天用低价买了很多废弃的二手货武器,50万进来,300万出去,爽(他们就这样喋喋不休讲个没完)场景二:溜之大吉(下午三节课即将结束,a和b开始骚动不安,伸展着疲惫的身躯,挪动着椅子,弯腰半站,似乎想从后门口一跃而出,正在这时候铃声再次响起)值日组长:哎,你又要跑了啊,地又不扫,真是讨厌!a:我有急事(a甩头就跑)场景三:游戏人生(晚上9:00a和b急忙忙冲进了网吧,两人急敲键盘,顺利进入了cs反恐精英1.50版界面)b:你往左边,我走右边,带上匕首快快快,你头上,小心,噢,娘的,真没用a:这小子太厉害了,防不胜防啊,再来,我不搞死他就不回去了你说晚上应该不会倒霉吧,被抓就完了b:胆小就别玩,怕什么啊,有腿没啊你?中午刚查过,晚上吃饱了撑着啊,别废话,快快,我得买点武器好好装备a:来,提提神,舒服,看我怎么弄死他,道怎么办时,可以适当进行引导,保持进程顺利行规讨论交流15min 呆会儿去买包红双喜,换换口味,这星期本来买衣服的钱又报销了,回去又要挨骂了……(尽管烟雾弥漫,两人正全神贯注地玩着,与课堂上的他们判若两人,似乎这才是真实的他们)场景四:迟到万岁(早自修时间已过了一半,a不紧不慢地走向校门口)保安:这位同学你的学生证呢?a:没有,丢了(a很随意地在迟到签名簿上划了几下,字迹非常模糊,正待保安要喊住时候,甩头就跑,在旁边草地上随口吐了一口唾沫)三、行规讨论交流主持人甲:我们先以热烈的掌声感谢a和b 同学的精彩表演,针对以上案例,请大家结合生活中你自己碰到的实际例子,我们进行讨论交流,请站在一个规范中学生的立场,思考:(同学左右互相讨论10min) 分别让三位同学回答三个问题1.你认为a和b同学违背了中学生行为规范的哪些条例,请选择:(PPT上需展示)①课堂有纪律,认真听讲②不顶撞老师③课间有秩序,不喧哗打闹④语言有礼貌,不讲脏话⑤穿着得体,不盲目追求时尚⑥讲究卫生,不随地吐痰、扔纸屑⑦勤俭节约,不浪费水电资源,发扬刻苦耐劳的精神⑧不与社会上行为放荡分子来往,不上网,打游戏机⑨不抽烟,不喝酒⑩不斗殴打群架⑾不迟到、早退、旷课⑿工作认真负责,不走逃跑主义路线2..请问违反了这些行规条例,其危害有哪反面案例启示10min 些?3.如果让你去帮助同学a、b克服这些不良习惯,你有何高招?请大家自由发言!讨论10分钟。

《告别陋习走向文明》主题班会教案设计

《告别陋习走向文明》主题班会教案设计

《告别陋习走向文明》主题班会教案设计第一章:教案概述一、教案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陋习的存在及其危害;2. 培养学生树立文明观念,养成文明行为习惯;3.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班级和谐发展。

二、教案内容:1. 陋习的定义与表现;2. 文明的概念与意义;3. 告别陋习,走向文明的方法与途径。

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陋习的危害,提出文明行为的标准;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列举典型陋习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改正陋习的重要性;3. 经验分享法:邀请有良好文明习惯的学生分享他们的心得体会,激发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陋习的定义与表现,引导学生思考陋习对个人和集体的影响;2. 分析:分组讨论,让学生列举身边的陋习,分析其危害,并提出文明行为的标准;3. 案例分析:展示陋习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改正陋习的重要性;4. 经验分享:邀请有良好文明习惯的学生分享他们的心得体会;5. 总结:总结本次班会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文明观念,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分享环节的积极性;2.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陋习与文明的认识;3. 学生实践度: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文明行为表现。

第二章:陋习的识别与反思一、教案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识别常见的陋习;2. 引导学生反思个人是否存在陋习,并明确改进方向。

二、教案内容:1. 常见陋习的列举;2. 陋习对个人和集体的影响;3. 反思个人陋习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识别常见陋习,分析其危害;2. 自我反思法: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是否存在陋习,明确改进方向。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列举常见陋习,让学生认识到陋习的存在;2. 分析: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陋习对个人和集体的影响;3. 自我反思: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是否存在陋习,明确改进方向;4. 总结:总结本次班会内容,强调识别和反思陋习的重要性。

摒弃陋习,走向文明主题班会教案

摒弃陋习,走向文明主题班会教案

摒弃陋习,走向文明主题班会教案通过文明礼仪班会,让同学们了解什么行为不文明,知道如何做一名文明有礼的小学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摒弃陋习,走向文明主题班会教案,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参考!走向文明主题班会1『教育背景』在我们的校园内,学生之间有背于文明礼仪的现象还是很多。

比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讲脏话粗话、吸烟等等,这些都是不文明不礼貌的。

因此希望通过此次主题班会,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创造校园文明礼仪的好氛围。

『课前准备』1、教室布置:桌椅摆放整齐、各项环节所需道具、墙面贴上“文明礼仪”壁画,营造一种干净和谐的气氛。

2、将班级学生分成3组。

3、学生有针对地进行小品排练、朗诵排练、礼仪表演等,为班会活动做足准备。

『教育形式』视频观看、小品表演、朗诵、知识问答、礼仪表演等。

『班会活动程序』1、主持人导入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作为21世纪青少年的我们肩负着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使命和任务。

因此我们要从小学礼仪、用礼仪,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2、观看视频⑴学生观看视频,让学生们看到师兄师姐们的在校园里所展示的文明礼仪。

⑵3组学生针对视频内容参与讨论,并且结合自己日常表现,想想自己在文明礼仪这方面做的如何。

最后每组派代表发言。

3、小品表演:《签合同》表演者:周闻彬、管豪君、梁龙⑴周闻彬、管豪君表演第一个场景的小品。

内容简介:因为管豪君的种种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导致两者合同没有签成。

⑵周闻彬、梁龙表演第二个场景的小品。

内容简介:因为梁龙的文明礼貌,使得合同很顺利很友好的签成。

4、讨论⑴3组学生针对两则小品内容参与讨论。

想想两个小品分别表现了什么内容?它们所反映的实质又是什么?⑵派每组代表回答出讨论的结果。

最后由主持人进行总结。

5、朗诵:《歌颂文明》朗诵者:张懿在温和的背景音乐声中,通过深情、激昂的朗诵,让学生情感上产生共鸣,体会到这个社会、这个时代文明礼仪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内心对于文明礼仪的追求。

《告别陋习走向文明》主题班会教案设计

《告别陋习走向文明》主题班会教案设计

《告别陋习走向文明》主题班会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陋习的危害,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陋习的定义与危害2. 文明的行为规范3. 良好习惯的培养方法4.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5. 社会责任与使命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陋习案例,引发学生对陋习的思考,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陋习的定义与危害:让学生举例说明陋习,并分析陋习给自己和他人的危害。

3. 文明的行为规范: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文明的行为规范,如排队、礼让、节约等。

5.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 社会责任与使命:让学生明白作为社会成员,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使命去传播文明,推动社会进步。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陋习的危害。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培养良好习惯和树立正确价值观,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文明行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 演讲比赛: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文明素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表达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和演讲比赛,评估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学生价值观:通过课后作业和日常行为,检查学生价值观的树立情况。

4. 学生满意度: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评估教学效果。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案例分享:选取一些典型的陋习案例,让学生进行分享,引发学生对陋习的思考。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如何改正这些陋习,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改正陋习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4. 演讲比赛: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让他们分享自己改正陋习的经历和感悟。

5. 行动计划:让学生制定自己的行动计划,明确自己要改正的陋习和目标,并承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告别陋习,走向文明》主题班会教案设计(48班)
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对有不良习惯和不文明行为的同学进行一次自我教育,并且形成相互监督,共同改进的良好氛围,提高他们遵守《中学生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及校风,校纪,班风,班纪的自觉性;理解文明礼仪对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活动内容:
1.理解文明礼仪的重要性。

2.了解常见的生活陋习以及它们带来的危害。

3.熟悉中学生应当遵守的文明礼仪。

活动形式:
小品、讨论、朗诵等。

活动流程:
1、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引入主题。

2、讨论与小品。

3、幻灯片展示六大最令人深恶痛绝的生活陋习和危害。

4、集体朗诵中学生应当遵守的文明礼仪。

5、主持人小结,布置作业。

6、主持人宣布班会结束。

活动过程:
1、主持人导入:
主持人A:华夏大地,礼仪之邦,几千年源远流长的是我们祖辈传承下来的文明礼仪,这是我们的骄傲和财富。

时至今日,我们在衡量一个人的气质,德行的时候,仍以那些细节作为考核的重要参数。

主持人B:
礼仪是一种修养、一种气质、一种文明、一种亲和力,它是人际交往的通行证。

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

主持人A、B: 《告别陋习走向文明》主题班会开始。

2、主持人A:文明在哪里?我来告诉你。

文明就在你身边,就在你的生活里。

然而生活中很多同学却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生活陋习,举例说明。

主持人B:下面请同学们讨论身边的生活陋习,讨论完后由小组长负责汇报,也可表演小品。

9个小组讨论并由组长汇报。

进行小品表演。

3、主持人A:各个小组总结的非常好,小品也不错。

我们的同学在生活中的确存在不少的生活陋习。

这些生活陋习危害很大,小则有损个人形象,大则危害国家形象!
主持人B:下面请同学们一齐来了解六大最令人深恶痛绝的生活陋习和危害。

(观看课件)
主持人A:以上是我们生活中六大最令人深恶痛绝的生活陋习,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危害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主持人B:同学们,告别陋习,走向文明,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4、主持人A: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在学校里最应当遵守哪些文明礼仪呢?下面请同学们集体大声朗诵《中学生应当遵守的文明礼仪》。

(课件)中学生应当遵守的文明礼仪:
(1)、言语要文明,见面问声好。

友善共相处热情礼相待。

(2)、衣着应端庄,仪态要规范。

(3)、领物取物,主动排队,相互礼让,井然有序。

(4)、他人宿舍,非请莫进;他人财物,未准莫取。

(5)、走道楼梯,人来人往,你谦我让,主动留道。

(6)、弱小贫困,帮扶资助;残疾病患,文明相待。

(7)、桌面墙面,莫乱涂画;垃圾杂物,弃置有道。

(8)、进出校门,主动下车,出示校牌,微笑致意。

(9)、上课考试,休息时间,尊重他人,保持安静。

(10)、升旗仪式,庄严肃穆,着装整齐,端正严谨。

5、主持人A和B总结:同学们,相信大家通过本节班会课也学到了很多有关文明礼仪的知识。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文明行为,贵在实践,要真正做到文明守礼并不容易。

我们每位同学都要少说漂亮话,多做实事,积极参加各种修身养性的活动,做到举止得体、言行文明、品德高尚、尊敬师长、尊重他人,以自己的实际行为,告别各种不良行为,坚持不懈地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做一个文明的中学生。

6、主持人A、B:八年级(48)班《告别陋习,走向文明》主题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