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第三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2009-12-14 18:16:22)转载▼标签:课程-计算机教育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透明传输寻址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里层和物理层)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差错检测防止合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3-05 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答:无法区分分组与分组无法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无法将差错更正的范围限定在确切的局部3-06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答:简单,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检错,无纠错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地址字段A 只置为0xFF。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计算机⽹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计算机⽹络》(第四版)谢希仁第1章概述作业题1-03、1-06、1-10、1-13、1-20、1-221-03.试从多个⽅⾯⽐较电路交换、报⽂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较适⽤于信息量⼤、长报⽂,经常使⽤的固定⽤户之间的通信。

(2)报⽂交换报⽂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率⾼,可以多个⽤户同时在⼀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易见的。

以报⽂为单位进⾏存储转发,⽹络传输时延⼤,且占⽤⼤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对实时性要求⾼的⽤户。

报⽂交换适⽤于传输的报⽂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络⽤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电报⽹。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率⾼,⽐报⽂交换的传输时延⼩,交互性好。

1-06.试将TCP/IP和OSI的体系结构进⾏⽐较。

讨论其异同点。

答:(1)OSI和TCP/IP的相同点是:都是基于独⽴的协议栈的概念;⼆者均采⽤层次结构,⽽且都是按功能分层,层功能⼤体相似。

(2)OSI和TCP/IP的不同点:①OSI分七层,⾃下⽽上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络层、运输层、应⽤层、表⽰层和会话层;⽽TCP/IP具体分五层:应⽤层、运输层、⽹络层、⽹络接⼝层和物理层。

严格讲,TCP/IP⽹间⽹协议只包括下三层,应⽤程序不算TCP/IP的⼀部分②OSI层次间存在严格的调⽤关系,两个(N)层实体的通信必须通过下⼀层(N-1)层实体,不能越级,⽽TCP/IP可以越过紧邻的下⼀层直接使⽤更低层次所提供的服务(这种层次关系常被称为“等级”关系),因⽽减少了⼀些不必要的开销,提⾼了协议的效率。

③OSI 只考虑⽤⼀种标准的公⽤数据⽹。

TCP/IP ⼀开始就考虑到多种异构⽹的互连问题,并将⽹际协议IP 作为TCP/IP 的重要组成部分。

计算机网络第3章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3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习题(物理层)一.名词解释1. ______ 基带传输2. ______ 频带传输3. ______ 线路交换4. ______ 数据报5. ______ 虚电路6. ______ 单工通7. ______ 半双工通信8. ______ 全双工通信A. 两台计算机进行通信前,首先要在通信子网中建立实际的物理线路连结的方法。

B. 同一报文中的所有分组可以通过与现在通信子网中建立的传输路径来传输的方法。

C. 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的方法。

D. 在一条通信线路中信号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送的方法。

E. 在一条通信线路中信号可以双向传送,但一个时间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送的方法。

F. 利用模拟通信信号传输数字信号的方法。

G. 同一报文中的分组可以由不同的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的方法。

H. 在一条通信线路中可以同时双向传输数据的方法。

二.单项选择1.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的一类传输介质是_______ :。

A .双绞线B.光缆C. 同轴电缆D. 无线信道2.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来表示数字信号1、0的方法叫作_______ 。

A. 绝对调相B. 振幅键控C. 相对调相D. 移频键控3.两台计算机利用电话线路传输数据信号时必备的设备是_______ 。

A. 调制解调器B. 网卡C. 中继器D. 集线器4.哪种数字数据编码方式属于自含时钟编码?_______A. 非归零码B. 脉冲编码C. 曼彻斯特编码D. 二进制编码5.利用载波信号频率的不同来实现电路服用的方法有_______ 。

A. 频分多路复用B. 数据报C. 时分多路复用D. 码分多路复用6.当通信子网采用_______ 方式时,我们首先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起逻辑连接。

A. 线路连接B. 虚电路C. 数据报D.无线连接7.在ATM技术中,信元作为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它的长度为_______ 。

A. 43BB. 5BC. 48BD. 53B三.判断对错1.在数据传输中,多模光线的性能要优于单模光纤。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2009-12-14 18:16:22)转载▼标签:课程-计算机教育第三章数据链路层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透明传输寻址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里层和物理层)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差错检测防止合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3-05 如果在数据链路层不进行帧定界,会发生什么问题?答:无法区分分组与分组无法确定分组的控制域和数据域无法将差错更正的范围限定在确切的局部3-06 PPP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PPP不使用帧的编号?PPP适用于什么情况?为什么PPP协议不能使数据链路层实现可靠传输?答:简单,提供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检错,无纠错不使用序号和确认机制地址字段A 只置为0xFF。

(完整版)第3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习题答案)

(完整版)第3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习题答案)

第3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一、填空题1.协议主要由(语法)、(语义)和(同步)三个要素组成。

2.OSI模型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七个层次。

3.OSI模型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个部分。

4.物理层定义了(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四个方面的内容。

5.数据链路层处理的数据单位称为(帧)。

6.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有(链路管理)、(成帧)、(信道共享)、(帧同步)、(流量控制)、(差错控制)、(透明传输)和(寻址)。

7.在数据链路层中定义的地址通常称为(硬件地址)或(物理地址)。

8.网络层所提供的服务可以分为两类:(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

9.传输层的功能包括(服务选择)、(连接管理)、(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和(差错控制)等。

二、名词解释同步协议实体对等层对等层通信服务 CIDR 协议数据单元服务数据单元同步同步指的是广义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什么事情的特性,而且条件和时间有关,具有时序的含义。

协议计算机网络中意图进行通信的结点必须要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规则。

这些为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即称为协议,也称为网络协议。

实体任何接收或者发送数据的硬件单元或者软件进程模块都可以称为通信实体,简称实体。

对等层不同的网络结点,若它们遵循的是同一种网络体系结构的话,那么在不同结点上完成同样功能的层次称为对等层。

对等层通信在分层的网络体系结构中,每个层次只知道自己从上层接收来数据并处理后再传递给下一层,结果通信目的方该层次的对等层就收到与己方处理的一模一样的数据。

就好像在两个对等层之间有一条“通道”直接把数据传送过去一样,这种情况就称为对等层通信。

服务下一层能被上一层看见的功能称为服务。

协议数据单元、服务数据单元对等层上传送的数据单位称为协议数据单元,而直接相邻的两个层次之间交换的数据单位称为服务数据单元。

计算机网络第三第四章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第三第四章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常用的传输介质中,()的带宽最宽,信号传输衰减最小,抗干扰能力最强。

A.双绞线B.同轴电缆C.光纤D.微波2.在电缆中采用屏蔽可以带来什么好处?()A.减少信号衰减B.减少电磁干扰辐射C.减少物理损坏D.减少电缆的阻抗3.下面关于卫星通信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A.卫星通信距离大,覆盖范围广B.使用卫星通信易于实现广播通信C.卫星通信的好处在于不受气候影响,误码率很低D.通信费用高,延时较大是卫星通信的不足之处4.调制解调技术主要用于()的通信方式中。

A.模拟信道传输数字数据B.模拟信道传输模拟数据C.数字信道传输数字数据D.数字信道传输模拟数据5.在同一时刻,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数据的信道通信方式为()。

A.半双工通信B.单工通信C.数据报D.全双工通信6.下列传输介质中,不受电磁干扰和噪声影响的是()。

A.屏蔽双绞线B.非屏蔽双绞线C.光纤D.同轴电缆7.一般来说,对于通信量大的高速局域网,为了获得更高的性能,应该选用()。

A.同轴电缆B.光纤C.双绞线D.无线8.曼彻斯特编码采用的是(。

)A.外同步B.群同步C.自同步D.都可以9.模拟数据编码的基本形式有(。

)A.bsk、psk、lsk B.ask、fsk、psk C.ask、fks、pks D.bks、pks、fks10.利用电话线接入internet,客户端必须有()。

A.路由器B.调制解调器C.集线器D.网卡11.数据传输速率指的是()。

A.每秒传输的字节数B.每秒信号变化的次数C.每秒传输的比特数D.每秒传输的周期数12.如果想要高速大量的传输数据,以下那一种交换方式实时性最好?()A.报文交换B.虚电路分组交换C.线路交换D.数据包分组交换13.下列说法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虚电路与线路交换没有实质不同B.在通信的两个站点之间只能建立一条虚电路C.虚电路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连接拆除三个阶段D.虚电路的各个节点需要为每个分组作路由选择判定14.当数字信号在模拟传输系统中传送时,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分别需要()A.调制器和解调器B.解调器和调制器C.编码器和解码器D.解码器和编码器15.采用专用线路通信时,可以省去的通信阶段是()A.建立通信线路B.建立数据传输链路C.传送通信控制信号和数据D.双方确认通信结束16.将物理信道的总频带宽分割成若干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传输一路信号,这种复用技术称为()A.同步时分多路复用B.码分多路复用C.异步时分多路复用D.频分多路复用17.市话网在数据传输期间,在源结点与目的节点之间有一条利用中间结点构成的物理连接线路,这种市话网采用()技术。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第三章习题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第三章习题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习题第三章物理层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是物理层的协议?( )A.EIA RS-232C B.HDLC C.BSC D.TCP2 .以下哪个不是物理层的协议A . EIA RS-232CB .. X. 213 .采用RS-232C 接口标准连接PC 机和RTS )的连接方向为()。

A .DCE→DTEB .DCE→DCEC .DTE→DTE4.在RS-232C RIA.DTE→.DCE→DCE D.DTE→DTE(DTR)信号的连接方向为( ). DCE→DTE. DTE→DTE6.RS—232CA. DB—15连接器C. DB—20连接器( ). -5V至-15V. 0V至-5V8.EIA RS-232C)。

A.+12伏B.-12伏C.+15伏9.X.21)。

A.DB-25连接器 B.DB-9连接器C.DB-15连接器D.RJ11连接器。

.过滤与转发帧 C.路由选择D.协议转换( )。

.数字信号的编码D.数字信号的放大( )B.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使用不同频率的载波将信号变换到不同频率范围,实现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间转换功能的是( )。

A.D/A B.A/D D.MODEM14为数字信号的设施为().编码解码器(CODEC)中的解码器.调制解调器(MODEM)中的解调器15( )。

A.编码.解码D.解调16( )。

A.解调 B.解码 C.调制17A.调频 B.调幅 C.正交相移18.)B.调频C.相位调制D.幅度相位调制方式进行。

A.单工.半双工D.全双工20种通信方式为( )A.并行.单工D.全双工( ).只能在一个方向上传输D.以上均不对22( )A.单工方式 B.半双工方式.多路复用方式B.报文交换D.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结合( )B.信道所能提供的同时通话的路数.信道所允许的最大误码率( )C.计算机与外设之间的通信都采用并行方式D.与并行方式相比,串行方式的传输速率更大27.在下面的说法中,( )是正确的。

计算机网络_第3章习题解答

计算机网络_第3章习题解答

第三章习题解答3.1简述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答:数据链路层是在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传送服务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控制和管理,构成透明的、相对无差错的数据链路,向网络层提供可靠、有效的数据帧传送的服务。

其主要功能包括:链路管理,帧定界,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数据和控制信息的识别,透明传输,寻址。

3.2 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电路,数据链路,主站,从站,复合站。

答:数据电路是一条点到点的,由传输信道及其两端的DCE构成的物理电路段,中间没有交换节点。

数据电路又称为物理链路,或简称为链路。

数据链路是在数据电路的基础上增加传输控制的功能构成的。

一般来说,通信的收发双方只有建立了一条数据链路,通信才能够有效地进行。

在链路中,所连接的节点称为“站”。

发送命令或信息的站称为“主站”,在通信过程中一般起控制作用;接收数据或命令并做出响应的站称为“从站”,在通信过程中处于受控地位。

同时具有主站和从站功能的,能够发出命令和响应信息的站称为复合站。

3.3 数据链路层流量控制的作用和主要功能是什么?答:流量控制简称“流控”,是协调链路两端的发送站、接收站之间的数据流量,以保证双方的数据发送和接收达到平衡的一种技术。

在计算机网络中,由于接收方往往需要对接收的信息进行识别和处理,需要较多的时间,通常发送方的发送速率要大于接收方的接收能力。

当接收方的接收处理能力小于发送方的发送能力时,必须限制发送方的发送速率,否则会造成数据的丢失。

流量控制就是一种反馈机制,接收方随时向发送方报告自己的接收情况,限制发送方的发送速率。

保证接收方能够正常、有序地接收数据。

3.4 在停止-等待协议中,确认帧是否需要序号?为什么?答:在停止-等待协议中,由于每次只确认一个已经发送的帧,确认帧可以不需要序号。

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会出现问题。

如果发送方在超时重发一个帧后又收到了迟到的确认,就不能确定该应答是对哪一个帧的确认,并可能导致随后的传送过程重新差错。

3.5 解释为什么要从停止-等待协议发展到连续ARQ协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op ax
ret
dldispendp
end

.model small
.stack
.data
wdatadw 34abh
wordtempdw ?
.code
.startup
mov ax,wdata
mov wordtemp,ax
call dispa
.exit 0
;
dispaproc
push cx
push dx
;出口参数:AL=校验和
;说明:除AX/BX/CX外,不影响其他寄存器
checksumproc
xor al,al;累加器清0
sum:add al,[bx];求和
inc bx;指向下一个字节
loop sum
ret
checksumendp
end
3.35解:

.model small
.stack
.data
jb next1
cmp byte ptr [bx],’z’
ja next1
sub byte ptr [bx],20h
next1:inc bx
jmp case1
case2:cmp byte ptr [bx],0
je done
cmp byte ptr [bx],’A’
jb next2
cmp byte ptr [bx],’Z’
mov cl,4
mov dl,byte ptr wordtemp+1
shr dl,cl
call dldisp
mov dl,byte ptr wordtemp+1
and dl,0fh
call dldisp
mov dl,byte ptr wordtemp
shr dl,cl
call dldisp
答:
;数据段
countequ 100
parraydw count dup(?);假设有100个数据
wordsumdw 0
msgdb‘overflow’,’$’
;代码段
mov cx,count
mov ax,0
mov bx,offset parray
again:add ax,[bx]
jnc next
mov dx,offset msg
push cx
push dx
push ax
mov cl,4;转换高位
shr al,cl
call HTOASC
mov dl,al;显示
mov ah,2
int 21h
pop ax;转换低位
call HTOASC
mov dl,al;显示
mov ah,2
int 21h
mov dl,’H’;显示一个字母“H”
ja next20
add byte ptr [bx],20h
jmp next2
next20:cmp byte ptr [bx],’a’
jb next2
cmp byte ptr [bx],’z’
ja next2
sub byte ptr [bx],20h
next2:inc bx
jmp case2
done:pop bx
popdx
dec si;目的数据位移量减1
jnz again
mov dbcd, dl;存个位数(< 10)
.exit 0
end
3.27解(不需调用HTOASC子程序):
again:mov ah,1
int 21h
cmp al,1bh;ESC的ASCII码是1bh
je done
mov dl,al
mov ah,2
not ax;实现DX.AX求反加1
not dx
add ax,1
adc dx,0
ret
neg32endp;出口参数:DX.AX=32位有符号数的补码
3.34解:
;数据段
arraydb 12h,25h,0f0h,0a3h,3,68h,71h,0cah,0ffh,90h;数组
countequ$-array;数组元素个数
cmp byte ptr [bx],’A’
jb next0
cmp byte ptr [bx],’Z’
ja next0
add byte ptr [bx],20h
next0:inc bx
jmp case0
case1:cmp byte ptr [bx],0
je done
cmp byte ptr [bx],’a’
int 21h;是大写字母则转换为小写字母
jmp again
done:…
3.28请按如下说明编写子程序:
;子程序功能:把用ASCII码表示的两位十进制数转换为对应二进制数
;入口参数:DH=十位数的ASCII码,DL=个位数的ASCII码
;出口参数:AL=对应的二进制数
答:
asctobproc
push cx
next:mov signX,-1
done:.exit 0
end
3.20解:
mov dl,’2’
mov ax,bufX
cmp ax,bufY
je next1
dec dl
next1:cmp ax,bufZ
je next2
dec dl
next2:mov ah,2
int 21h
3.21解:
;代码段
mov al,number
jmp addrs[bx];间接转移:IP←[table+BX]
;以下是各个处理程序段
fun0:mov dl,'0'
jmp disp
fun1:mov dl,'1'
jmp disp
fun2:mov dl,'2'
jmp disp
fun3:mov dl,'3'
jmp disp
fun4:mov dl,'4'
mov bx,0;BX←记录为1的位数
restart:cmp al,0;AL=0结束
jz done
again:shr al,1;最低位右移进入CF
jc next;为1,转移
inc bx;不为1,继续
jmp again
next:push ax
push bx
shl bx,1;位数乘以2(偏移地址要用2个字节单元)
jae done
mov ax, bufY
done:mov bufZ, ax
3.19解:
.model small
.stack
.data
bufXdw -7
signXdb ?
.code
.startup
cmp bufX,0;test bufX,80h
jl next;jnz next
mov signX,0
jmp done
ret
lucaseendp
3.33解:
方法1:
neg32proc;入口参数:DX.AX=32位有符号数
neg ax;实现0-DX.AX功能
neg dx
sbb dx,0;这条指令也可以用dec dx代替
ret
neg32endp;出口参数:DX.AX=32位有符号数的补码
方法2:
neg32proc;入口参数:DX.AX=32位有符号数
again:mov ax, dx;dx.ax中存放被除数
mov dx, 0
div bx;除于bx,商ax,余数dx
mov dbcd[si], al;商<10,存结果
push dx;暂存余数
mov ax, bx;除数除于10
mov dx,0
div cx;dx.ax除于cx,商ax、余数0存在dx
mov bx, ax;bx是除数
.model small
.code
start:mov ax,0040h;送段地址
mov ds, ax
mov si, 0;偏移地址
mov cx, si;计数(循环次数)
xor ax, ax;空格计数器清零
again:cmp byte ptr [si], 20h;与空格的ASCII码比较
jne next;不是空格,转
mov cx, num;累加次数
again:add al, b_data[si];累加
inc si;指向下一个数
loop again;如未完,继续累加
mov sum, al;完了,存结果
.exit 0
end
3.23求主存0040h:0开始的一个64KB物理段中共有多少个空格?
; wjxt323.asm
jmp disp
fun5:mov dl,'5'
jmp disp
fun6:mov dl,'6'
jmp disp
fun7:mov dl,'7'
jmp disp
;
disp:mov ah,2;显示一个字符
int 21h
pop bx
pop ax
jmp restart
done:…
3.22编制程序完成12H、45H、0F3H、6AH、20H、0FEH、90H、0C8H、57H和34H等10个字节数据之和,并将结果存入字节变量SUM中(不考虑溢出和进位)。
mov ah,2
int 21h
pop dx
pop cx
ret
DIPASCendp
HTOASCproc;将AL低4位表达的一位16进制数转换为ASCII码
andal,0fh
cmpal,9
jbe htoasc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