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品社第三单元复习题
六年级下册品社第三单元复习题

第三单元综合复习一、填空:1、(2003)年3月美国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
2、战争不仅要耗费大量的(物力)和(财力),还会给人民的(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3、(1945)年8月6日,美国将原子弹投向了日本的(广岛)。
4、战争造成的物质损失,可以通过(重建)来补回;但战争带给人类(心灵创伤),将长久难愈。
在抗日战争期间,(宋庆铃)等爱国人士亲自到战区慰问伤员,支持抗日战争。
5、(伊拉克)战争引起了油井大火,石油燃烧产生的废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6、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持续了(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39)年,历时(6)年多。
7、(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
当战争威胁到祖国的安全与世界和平时,善良的人们也会(拿起)武器,用正义的战争(反对)非正义的战争。
8、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引申和发展了处理各国事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9、我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到2004年,已经先后参加了(11)项维和行动,参加的人员超过(2000)多人。
而且为了(维护和平)与(国际安全),联合国派遣(维和)部队驻扎在世界上有冲突的地区。
10、1945年,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联合国制宪)会议。
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生效,这一天也就是联合国的诞生之日。
11、2001年9月7日,联合国通过决议,决定从2002年开始,每年9月21日为(国际和平日)。
每年的这一天为(全球停火)和(非暴力日),所有国家和人民要(停止敌对)行动。
12、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由(15 )个理事国组成,包括(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由大会选出、任期两年的理事国。
5个常任理事国分别是(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
13、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10)月(24)日。
几十年来,联合国在(维护和平、缓解冲突、促进发展)和(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一二三单元复习题答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复习题第一单元一、填空。
1、学会与人打交道是一种〔社会生存本领〕,掌握这个本领会使你成为一个〔受欢送〕的人。
2、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男女生无论是外在表现,还是内在性格,既有〔差异〕,又有〔共同点〕。
3、男孩和女孩在做同一件事的时候,别人对我们的〔要求〕和〔评价〕会不一样。
4、一个班级中正因为有了男生、女生,我们的生活才〔丰富多彩〕。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女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越来越明显。
5、假如我们希望男女同学愉快相处,就要留意异性同学的〔闪光点〕,用〔欣赏〕的目光去对待对方。
6、真正能给人留下好印象的不仅是外在的形象,更取决于〔内在的气质〕和〔良好的品行〕、〔修养〕。
7、在和朋友厢处时,好的行为和做法不仅能给对方带来快乐,而且还〔有益于友谊的进一步开展〕。
8、富兰克林说:最能施惠于朋友的,往往不是金鱼或一切物质上的接济,而是那些〔亲切的态度〕,〔欢快的谈话〕,〔同情的流露〕,〔纯真的赞美〕。
9、当我们与朋友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学会〔正确的对待〕。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孔子〕说的。
11、当发生冲突时,我们要学会〔理解〕和〔尊重〕对方。
二、小小评判员。
〔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男生就应该大咧咧的,什么都不在乎;女生就应该羞羞答答的,像个小淑女。
〔×〕2、男生有男生的特点,女生有女生的特点,男女生最好不要在一起玩。
〔×〕3、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要学会悦纳自己,保持自己的特点。
〔√〕4、真正的朋友会在我们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的双手。
〔√〕5、芳芳约丽丽星期天到她家玩丽丽容许了,可星期天丽丽因为有事没有去。
事后丽丽向芳芳抱歉芳芳却不理丽丽。
〔×〕6、小光为看电视和爸爸发生了矛盾,小光赶快找到妈妈和自己结成“同盟〞,一起对付爸爸。
〔×〕7、李明说:对待自己的好朋友,不能批评,只能表扬。
〔×〕8、当朋友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条件下去帮助他。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第三单元复习题教学文案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第三单元复习题教科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第三单元复习题班级:姓名:一、填空1、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
这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2年起把每年的9月21日定为“停火和非暴力”的世界和平日。
印尼学生的反战口号是“让战争从我们身边走开”,阿根廷反战示威者的反战口号是“停止战争,和平万岁”。
2、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许多人毕生致力于这一崇高的事业,被誉为“和平使者“,他们是宋庆龄、周恩来、安南(加纳人,前联合王国秘书长、2001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雷莎(修女,生于南斯拉夫,主要在印度从事慈善活动,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施韦泽(德国哲学家、神学家、医生、管风琴演奏家、社会活动家、人道主义者,“敬畏生命”的伦理学思想提出和实践者,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海明威(美国作家,《永别了,武器》作者,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陈香梅(美籍华人,改善中美关系的和平天使)等。
3、中华民族具有热爱和平的传统美德,有“和为贵”的思想和“化干戈为玉帛”的历史佳话。
联合国和平使者、著名动物学家珍·古道尔,创办了“根与芽”组织,目前有83个国家,6000多人参加,工作宗旨是“关心环境、关爱动物、关怀社区”。
4、为和平服务的组织:联合国、国际奥委会、国际红十字会等。
联合国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加州旧金山成立,总部位于美国纽约,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机构,使用阿拉伯语、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6种语言。
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制止侵略行为,发展国际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
联合国总部大楼“铸剑为犁”的雕塑,表达了全世界人民爱好和平的美好愿望,人们祈盼用理解、尊重、沟通、交流取代飞机、导弹、核武器。
5、1948年5月,联合国安理会建立了联合国维合部队,第一次维合任务是监督“阿以战争”暂时停战。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测试卷及答案(考点梳理)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欧洲、美国在迎送宾客和朋友时流行()。
A.握手B.贴面礼C.拥抱礼2.拉丁美洲的()令人着迷。
A.草裙舞B.桑巴舞C.孔雀舞D.苏格兰凯利舞3.面对世界文化多样性,我们首先要了解差异。
学会()。
A.尊重差异B.消除差异C.排斥差异D.远离差异4.我们熟知的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和王后的陵墓。
对其叙述错误的是()。
A.因形似汉字“金”而得名B.因用黄金堆砌而得名C.是国王权力的象征D.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5.人类早期文明中,一直延续至今的是()。
A.中华文明B.印度文明C.埃及文明6.在世界交相辉映的早期文明中,一直延续至今,未曾中断的是()。
A.古巴比伦文明B.古印度文明C.古埃及文明D.中华文明7.()是世界最大的平原。
A.长江中下游平原B.亚马孙平原C.西西伯利亚平原8.一个地区的建筑和当地的()没有关系。
A.降水量B.气温C.适合建造房屋的材料D.人种9.下列对不同国家的文化交往认识不正确的是()。
A.这样有利于人们对不同文化有深入的了解B.有助于不同文化取长补短C.这是国家的作秀行为,不用理会10.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包括()。
①长江流域②黄河流域③黑龙江流域④珠江流域A.②④B.②③C.①②D.①④二.填空题(共10题,共48分)1.在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世界各地的人们有了更多的()和文化的(),增进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
2.文化交融有助于不同文化(),()。
3.古代埃及人利用尼罗河河水灌溉沿岸和三角洲平原的农田。
他们栽种大麦、小麦和亚麻等作物,把尼罗河流域建成了()。
4.早期文明区域的出现,表明人类开始跨入()的门槛。
5.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的重要发祥地。
6.远古先民在采集生活中逐渐学会(),在狩猎生活中学会了(),经过长期努力,最终实现了从()到()、从()到()的伟大变革。
7.()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复习题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复习题第三单元一、填空题1、自然资源日益减少给人类带来哪些后果?如果人类失去了自然资源,就会失去人类生存的地球。
2、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家宣言》生效,联合国诞生。
3、地球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
4、2003年(美国)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
5、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她给人类提供了(土地)、(资源),使人类在这里生存。
6、地球上的绿色越来越少,是因为(乱砍乱伐、毁林造田、森林面积减少)7、(1955)年(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处理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8、(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造成经济损失(8451)亿元。
9、世界环境日是(6月5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
10、为了减轻地球气候变暖的威胁,(1997年12月11日),(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在(日本东京)召开会议,通过了旨在(控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
我国于(1998年5月29日)签字并执行了该议定书。
11、为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紧迫的目标)——《人类环境宣言》。
12我国环境标志是由(青山、绿水、太阳及十个环)组成的,中心代表(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十个环表示公众参与,其寓意为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 13、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现象,全世界每年约发生(500)万次,不过(99%)以上是微小地震,人们不易感觉到。
14、自古以来,干旱和洪涝灾害一直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灾害,(破坏力大、影响面广、持续时间长)。
15、火山爆发喷发出的熔岩流和大量的火山灰能将一座城市淹没。
16、龙卷风主要破坏(建筑物)。
17、泥古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
携带巨大石块,快速向前,破坏性极大,所到之处,一切尽被摧毁。
18、联合国制定的适合人类生活的最低标准是:人均耕地(0.8)亩以上,人均水资源(1000)立方米以上,有比较充足的(日照)和(绿地),常年空气质量在(二级)以上。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巩固)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测试卷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
A.青藏高原B.东非高原C.巴西高原D.黄土高原2.1405至1433年, 〔〕率船队七次下西洋。
A.哥白尼B.郑和C.麦哲伦3.胡夫金字塔在建造过程中采用的最简单的工具不包括〔〕。
A.坡道B.滚筒C.杠杆D.吊车4.在尼罗河沿岸有大大小小的金字塔遗存近〔〕处。
A.十B.百C.千5.在全球化时代, 世界各国交往日益频繁, 对此做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知道各种文化都是平等的B.我们应该以包容、开放的态度对待C.在文化交流中, 我们要坚持宣传自己的外乡文化, 不用理会其他文化二.填空题(共5题, 共32分)1.各种文化都是〔〕的。
2.远古先民在采集生活中逐渐学会〔〕, 在狩猎生活中学会了〔〕, 经过长期努力, 最终实现了从〔〕到〔〕、从〔〕到〔〕的伟大变革。
3.在各具特色的〔〕中, 人类创造出了绚丽多姿的文化,〔〕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4.世界上叹为观止的文化遗产是〔〕的骄傲, 更是〔〕的瑰宝, 它们见证着劳动人民的〔〕, 展现着早期人类文明的〔〕。
5.〔〕作为一种文化, 适应于各地自然环境的要求, 与〔〕融为一体, 也是不同国家, 不同民族, 不同〔〕的反映。
三.判断题(共5题, 共10分)1.北极地区终年白雪覆盖, 气温非常低。
〔〕2.古代波斯帝国宫殿遗址, 始建于公元前5世纪的波斯首都波斯波利斯宫殿。
〔〕3.礼仪是约定俗成的, 我们用它来表示相互尊重。
〔〕4.地球上大多数都是海洋, 陆地仅占地球外表积的29%。
〔〕5.世界早期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
〔〕四.连线题(共1题, 共4分)1.各地的不同建筑连一连。
东南亚蒙古包非洲草原干栏式房屋内蒙古草原四合院北京牛粪屋五.简答题(共6题, 共42分)1.想一想, 为什么人类早期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2.你的家乡有哪些特别的风俗吗?请你说出两个。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复习题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三单元复习题含答案YUKI was compiled on the morning of December 16, 2020第三单元复习题一、你能填对吗1、(2003)年(3)月,美国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
2、战争不仅要耗费大量的(物力)和(财力),还会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持续了4年多,先后有30多个国家的15亿人卷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39)年,持续了(6)年之久,先后有(60)个国家(20)亿人口卷入战争。
4、伊拉克战争引发了油井大火,石油燃烧的废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5、战争造成的物质损失,可以通过重建来补回;但战争给人带来的心灵创伤,将(长久难难愈)。
6、(1945)年(8)月(6)日,美国将原子弹投向了日本广岛。
7、为了制止战争、(实现和维护人类和平),人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8、(1945)年春,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联合国制宪会议。
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生效,这一天成为联合国的诞生日。
几十年来,联合国在(维护和平)、(缓解冲突)、(促进发展)和(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9、安理会全称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5个常任理事国是(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
10、为了(维护和平)与(国际安全),联合国派遣维和部队驻扎在世界上(有冲突)的地区。
11、(1955)年,中国总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处理各国事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具体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2、我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到2004年,已先后参加了(11)项维和行动。
参加的人口超过(2000)多人。
13、(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的心声。
14、二战中的联军(诺曼底)登陆,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灭亡。
(鲁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复习及答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复习及答案班级姓名分数1.我们家乡德州的地形特点:(1)属于黄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2)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的地形;(3)平原之中起伏不平,岗、坡、洼相间分布;2.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山东)、南岳衡山(湖南)、西岳华山(陕西)、北岳恒山(山西)、中岳嵩山(河南)其中东岳泰山为五岳之首!3.长江,中国第(一)长河,全长(6403)千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东)雪山,流经(11)个省区,被尊称为中国的“母亲河”。
4.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也被尊称为中国的(“母亲河”),起源于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北麓,全长(5464)千米,流经(9)个省区,在(山东)注入(渤海)。
5.列举地球给人类提供了那些资源:(1)生物资源(2)农业资源(3)森林资源(4)国土资源(5)矿产资源(6)海洋资源(7)气候气象资源(8)水资源等。
6.列举可再生自然资源(这类资源可反复利用):(1)气候资源:太阳辐射能、风等;(2)水资源:水力、海潮等;(3)地热资源:地热、温泉等;7.列举不可再生资源:(1)矿产资源:金属矿、岩石、煤炭、石油、天然气等;(2)土壤资源;(3)森林资源等;对这类自然资源,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
8.(搜集)和(分析)资料是研究性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9.列举搜集资料的途径:10.列举资料的形式包括:(1)文字;(2)图片;(3)数据;(5)音像资料等;11.列举人类对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那些破坏:(1)森林被滥伐;(2)土地沙漠化;(3)水土严重流失;(4)水体被污染;(5)石油将耗尽,能源短缺;(6)物种大量灭绝;(7)空气污染,全球变暖;(8)酸雨现象;(9)臭氧层破坏;(10)淡水资源危机;(11)垃圾成灾;(12)有毒化学品污染;(13)噪音污染;(14)放射性污染;(15)光污染等;12.世界上(80)%的原始森林已经荡然无存了,每天以375平方千米的速度消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综合复习
一、填空:
1、(2003)年3月美国发动了对伊拉克的战争。
2、战争不仅要耗费大量的(物力)和(财力),还会给人民的(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3、(1945)年8月6日,美国将原子弹投向了日本的(广岛)。
4、战争造成的物质损失,可以通过(重建)来补回;但战争带给人类(心灵创伤),将长久难愈。
在抗日战争期间,(宋庆铃)等爱国人士亲自到战区慰问伤员,支持抗日战争。
5、(伊拉克)战争引起了油井大火,石油燃烧产生的废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6、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持续了(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39)年,历时(6)年多。
7、(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
当战争威胁到祖国的安全与世界和平时,善良的人们也会(拿起)武器,用正义的战争(反对)非正义的战争。
8、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引申和发展了处理各国事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9、我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到2004年,已经先后参加了(11)项维和行动,参加的人员超过(2000)多人。
而且为了(维护和平)与(国际安全),联合国派遣(维和)部队驻扎在世界上有冲突的地区。
10、1945年,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举行(联合国制宪)会议。
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生效,这一天也就是联合国的诞生之日。
11、2001年9月7日,联合国通过决议,决定从2002年开始,每年9月21日为(国际和平日)。
每年的这一天为(全球停火)和(非暴力日),所有国家和人民要(停止敌对)行动。
12、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由(15 )个理事国组成,包括(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由大会选出、任期两年的理事国。
5个常任理事国分别是(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
13、联合国成立于(1945)年(10)月(24)日。
几十年来,联合国在(维护和平、缓解冲突、促进发展)和(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14、我国政府赠送给日本的(和平少女雕像),被日本誉为(最漂亮的和平女神)和(永驻日本的和平大使)。
15、1950年11月,为纪念在华沙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毕加索)画了一只衔着橄榄的飞鸽,由此,(鸽子)被正式公认为和平的象征。
16、新的(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不断出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特别是(通信卫星)和(网络)的出现,更使人们感受到彼此跳到的脉搏。
17、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每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成为了(邻居)。
18、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了。
19、(2003)年春天,SARS肆虐中国,而且扩散到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008年奥运会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21、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呼吸)共(命运);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遇到问题,必须共同(面对),我们应该像瑞恩那样(执着),(关心和帮助)世界上有困难的人。
22、在这六年里,我们有过(欢笑)有过(悲伤)取得过(成功),也经历过(失败)。
正是这些点滴滴滴铺成了我们成长的道路,组成了我们生命中一段珍贵的人生历程。
23、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请你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用彩笔耕耘,用汉字说话,教会我们人生哲理,这就是老师,谢谢你。
老师!
24、我们即将毕业了,我想对母校说:
我想对老师说:
我想对母校同学说:
25、1990年,中国参加了国际横穿(南极大陆)的探险活动。
6、2004年是纪念二战中诺曼底登陆(60)周年。
27、诺曼底位于法国西海岸,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著名的(诺曼底战役)就发生在这里。
28、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呼吸),共(命运);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遇到问题,必须共同(面对)。
29、我们生活在世界大家庭里,每天都有不同的事情发生。
有的人正
面临着(饥饿),有的人生活在(战争的阴影中),有的小朋友因为贫困而(失学在家)。
二、问答题:
1、战争会给人类带来哪些灾难?
答:战争不仅要耗费大量的物力和财力,还会给人民的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
例如: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持续了4年,先后有30多个国家的15亿人卷入战争。
2、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39年,历时6年多。
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2 0多亿人口。
两次世界大战共伤亡9000万多人,财产损失高达4330 0万亿美元。
2、举例说明,中国为世界和平做了哪些贡献?
答:1、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引申和发展了处理各国事务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我国不断加强国防建设。
目前已拥有一支装备先进,技术精良的现代化陆海空部队,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3、我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3、疯牛病的危害有哪些?
答:染上疯牛病的牛会出现神经错乱、痴呆,不久死亡。
食用病牛的人,显示表现为焦躁不安,后来记忆丧失,身体功能失调,最终精神错乱甚至死亡。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答:(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2)互不侵犯
(3)互不干涉内政(4)平等互利(5)、和平共处。
5、联合国的主要作用(宗旨)是什么?
答:联合国在维护和平、缓解冲突、促进发展和国际合作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6、说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各国人民共同解决?
答:生活中需要各国人民共同合作解决的问题有:环境问题、气候问题、反恐、外太空探测、经济贸易、能源问题等。
7、我们国家现在是和平时期,为什么还要加强国防建设,解放在维护和平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加强国防并不意味着战争,它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需要;解放军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打击敌对势力共同应对新挑战新威胁,发挥了世界和平忠视实捍卫者的作用。
8、人们用什么方式表达对和平的渴望?并谈谈你的感受。
答:(1)一盏盏河灯寄托着我们对和平的祈祷。
(2)红旗上的和平鸽秀出我们对和平的期盼。
(3)把枪打成结表达了人们对非暴力的的向往对和平的的渴望。
感受:表达了人们对战争的痛恨,对和平的渴望。
9、打结的枪管有什么寓意?他表达了人们的什么愿望?
答:反对暴力,制止战争,永远地结束战争,让世界永远和平、永远安宁。
表达了人们渴望全世界和平永存的美好愿望。
10、小学生用什么方式表达对和平的渴望?
答:用我们的画笔,画出对和平的向往;用我们的歌声唱出对和平的企盼;用我们的语言表达对和平的呼唤。
11、联合国会徽上的图案有甚什么象征意义?他表达了人们的什么愿望?
答:它的图案是一幅从北极看上去的世界地图,地图上标有陆地、海洋、五个同心圆和八条经纬线,地图的底部和左右两侧为橄榄枝环。
世界地图象征着整个世界,橄榄枝环象征着环绕世界的和平,体现着联合国的宗旨。
它表达了人们渴望和平的愿望。
12、联合国的圆桌会议形式表明了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上的什么态度?
答:圆桌会议是指一种平等对话的协商会议形式。
体现了各国平等的原则和协商的精神,平等、合作、民主表明了联合国通过平等协商的圆桌会议,以对话代替暴力,实现和平,解决冲突。
13、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联系生活想一想,我们从哪些方面感受到这一点?
答:(1)交通的便捷,从意大利坐飞机到北京10小时就到了。
(2)沟通与交流方式的进步。
(3)可以享受同样的精神生活。
(4)不同地区的人们共同关注同一件事情,表达着同样的感受。
第四单元复习题
1、在小学的六年成长过程中,有哪些事情难以忘怀?
2、对母校、老师、同学有什么话想说?
一、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是()。
A 1939年—1945年
B 1914年—1918年
C 1937年—1945年
2、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战争是()。
A 第一次世界大战
B 第二次世界大战
C 抗日战争
D 普法战争
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著名画家毕加索挥笔创作了()来象征和平。
A 和平鸽
B 橄榄枝
C 奥运五环
D 联合国会标
4、加拿大一个男孩为了使非洲儿童喝上干净的水,成立了一个基金会叫做()。
A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B 瑞恩的井
C 宋庆龄儿童基金会
5、1945年联合国成立了,它的总部设在美国的()。
A 华盛顿
B 纽约
C 旧金山
D 西雅图
6、、2008年奥运会在()举办。
A 汉城
B 北京
C 悉尼
D 雅典
7、1918年历时4年零3个月的第( )次世界大战结束。
A.一
B. 二
C. 三
D. 四
8、()位于法国的西海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场。
A、诺曼底
B、凡尔登
C、萨拉热窝
二、连线
救护战争中的伤兵奥运会
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国际红十字会
更快、更高、更强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