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现代生物进化论学案二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优秀教案(重点资料).doc

第三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体验生物进化过程,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生物多样性及其成因的资料。
教学过程续上表课堂作业1.对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正确理解是()①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②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③变异是不定向的④变异是定向的⑤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A.②④⑤B.②③⑤ C.①②④D.①③⑤2.鹰和高山松鸡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进行()A.能量交流 B.相互竞争 C.相同进化 D.相互选择3.下列表示进化关系的各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厌氧→需氧 B.无性生殖→有性生殖C.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D.细胞外消化→细胞内消化4.四个生物群落分别包含若干种群,右图中给出了这些种群的密度(每平方米的个体数),当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哪个群落不易受到影响()A.群落甲 B.群落乙 C.群落丙D.群落丁5.在一个海岛上,一种海龟中有的脚趾是连趾(ww),有的脚趾是分趾(WW.Ww),连生的脚趾便于划水,游泳能力强,分趾则游泳能力较弱。
若开始时,连趾和分趾的基因频率各为0.5,当海龟数量增加到岛上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容易从海水中得到食物,分趾的海龟则不易获得食物而饿死,若干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成W为0.2,w为0.8。
请问:(1)该种群中所有海龟所含的基因称为该种群的。
基因频率变化后,从理论上计算,海龟种群中连趾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
(2)导致海龟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龟种群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产生了新的物种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优质教案

第7 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2 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解释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2)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3)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4)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5)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数据的能力以及处理资料和数据的能力(2)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3)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学会抽样调查的方法3、情感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调查或实验所取的数据,培养学生以事实或实验结果为依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
(2)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生物是进化来的” “生物的进化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思想观念,帮助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
[ 学习重点]1.种群、物种、隔离、基因频率等概念。
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 学习难点]1.基因频率的概念。
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 学习方法] 课前导学、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创新[ 学习过程]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部个体。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___________________ 所含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比率。
例如:假如在某一人群中,50%的人是单眼皮(aa), 30%的人是杂合双眼皮(Aa), 20%的人是纯合双眼皮(AA),则A 和a 的频率分别为:A ______________ ;a __________ 。
人教版必修二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word学案

人教版必修二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word学案2019年月日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①讲明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的概念。
②运用教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③讲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要紧内容。
2、能力目标:①运用教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②运用生物进化观点讲明一些生物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进展中的观点。
②学会辩证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待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二、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P114—118页,完成下列学案(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1、研究生物的进化,仅研究个体的是否与相适应是不够的,还必须研究群体的的变化。
2、生物进化的差不多单位是,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的全部个体。
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能够,并通过将各自的传给后代。
3、种群在繁育过程中,个体有,基因却。
4、种群的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
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占的比率。
5、学会运算基因频率(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1、基因突变产生新的,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发生变化,达尔文指出,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假如没有,生物就不可能进化。
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和。
其中,和统称为突变。
2、种群是由许多组成的,每个个体的每一个细胞内都有成千上万,如此,每一代就会产生大量的。
3、基因突变产生的等位基因,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能够形成多种多样的,从而使种群显现大量的。
由于突变和重组差不多上、的,因此它们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不能决定。
4、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相应会不断提高;相反,具有的个体留下的机会少,种群中相应基因的会下降。
因此,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会发生,导致生物朝着不断进化。
三、学生交流展现,教师释疑点拔学生按小组形式交流展现,教师归纳整理,利用课件总结。
必修2课题20: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学案设计

必修2课题20: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理解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高考定位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有所考查,主要考点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关系考查试题不多。
【预测题型】选择、计算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有哪几个?如何理解?2.现代进化论有哪些主要内容?生物进化实质是什么?【提醒】基因频率的计算:定义式;哈代温伯格定律。
【提醒】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进化内因:可遗传变异;进化外因:生存斗争(动力)三大进化环节:变异→选择→遗传(隔离)3.什么是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有哪些?【提醒】查看该部分的错题,进行知识、技能改正。
【回扣教材】1.教材111页图7-3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
2.教材115页[思考与讨论]——基因频率的计算。
3.教材116页[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4.教材120页[资料分析]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5.教材122页[技能训练]。
6.教材123~126页可当兴趣资料阅读,尤其关注共同进化的概念及实例,生物多样性层次及中性学说。
7.教材113页练习一中2;教材118页练习一中1和4,二拓展题;教材121页练习一中1,2;教材126页练习一中1;教材129页自我检测一中判断题、画概念图,二、三和四中1、2。
一、经典进化理论(拉马克、达尔文)(一)拉马克的进化理论(进化的方向是由生物自身决定的)1.拉马克简介拉马克(1744-1827)是法国博物学家,他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的人。
2.主要内容(1)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的。
(2)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3)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名词辩析】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1)用进废退,即经常使用的器官就发达,不使用的就退化。
(2)获得性遗传,即环境引起或由于用进废退引起的变化,是可以遗传的。
《第2节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2课时》 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1.阐述种群、种群基因库、基因频率等概念的内涵。
2.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3.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4.举例说明共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5.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种群、物种、基因频率、隔离等概念。
2.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基因频率的概念。
2.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
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从上节课大家已经知道,自然界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是必然的。
能说明原因吗?变异对生物进化会产生何种影响?进而引出变异和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二、讲授新课(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在三种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中,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可以统称为突变。
教师提问:生物自发突变的频率很低,且大多数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它为何还能作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呢?教师展示资料:例如,果蝇1组染色体上约有1.3×104个基因,假定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若有一个中等数量的果蝇种群(约有108个个体),那么每一代出现基因突变数是多少呢?(学生通过计算得出:2.6×107个,种群中突变的数很大)教师提出问题:基因突变一定是有利或有害的吗?教师展示某海岛上残翅和无翅的昆虫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总结得出:基因突变的有利或有害是取决于环境的。
师生共同总结:种群中突变的特点:突变数很大、随机、不定向。
种群基因重组的结果:产生更多可遗传变异、不定向的变异。
构建模型:突变→新的等位基因→通过基因重组产生多种基因型→种群中出现大量的可遗传变异→变异是不定向的。
教师提出问题:突变和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种群中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也是不定向的呢?引出后续内容。
(三)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教师布置学生阅读教材P116~117“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的内容,根据问题,作出假设,并通过数学方法来进行探究,完成表格。
必修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学案设计

必修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教案设计高三一轮教课简案课题《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讲课班级高三()班讲课教师【最新考纲】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II(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II浸透考察或直接考察。
1.熟记自然选择学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理解生物进化的实质物种形成的环节和共同进化的看法。
2.掌握基因频次和基因型频次的计算方法。
一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内容?意义?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模型?主要内容?意义和不足?教概括:拉马克的学说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差别?二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一)基因频次的改变与生物进化1.()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学( 1)种群看法?基因频次?基因型频次?( 2)基因频次的计算:惯例算法和遗传均衡(哈—温定律)2.()为生物进化供给原资料。
(1)可遗传变异的根源?突变包含?流(2)生物自觉突变的频次很低,绝大部分是有害的,为何能够为生物进化供给原资料?(3)突变的有益或许有害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取决于什么?3.()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程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次会发生()改变,致使生物朝着必定的方向不停进化。
概括: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的改变。
(二)隔绝与物种的形成1.隔绝看法?种类?生殖隔绝?地理隔绝?2.物种看法?3.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隔绝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辨析: 1.物种的形成能否一定经过地理隔绝?生殖隔绝呢?发生地理隔绝能否必定产生新物种?生殖隔绝呢?2.骡子是新物种吗?三倍体西瓜是新物种吗?3.生物进化能否必定形成新物种?新物种的形成生物能否必定发生进化?(三)隔绝与物种的形成共同进化看法?“聪明的捕食者”理论?生物多样性看法?三者之间的关系?概括: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由?1 / 2必修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教案设计任务:疆场点兵。
(高考全国卷Ⅰ )假定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关于A和a这平等位基因来说只有 Aa 一种基因型。
精品高中生物 人教版必修二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教案

(4)达尔文曾明确指出,可遗传变异都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可是突变的频率低而且突变大多数是有害的,那么为什么突变还能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呢?
(5)突变和基因重组有方向吗?他们会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吗?
讨论回答问题
(1)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2)基因突变是基因频率改变的主要因素。染色体结构变异不一定影响基因频率,基因重组只影响基因型频率,不影响基因频率
教学难点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
教学方法与
教学准备
PPT讲授法教学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学生活动和效果预测
一、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由生活中的变异实例引出变异的重要性,并结合变异的知识分析可遗传变异的来源和作用。
(1)变异的类型
(2)三种变异都能改变基因频率吗?
(3)基因突变与染色体变异有什么不同?
了解自然选择作用的选择对象和选择方式
让学生学会用教学的方法去讨论自然选择的作用。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学生活动和效果预测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针对本节课的知识,做相应的习题,巩固知识
根据实际情况做答
(1)会浅色个体生存下来的机会减少,能够产生后代数量也减少
(2)直接受选择的是变现性,基因型是内因的变现性是外隐的。
课
题
现代生物进化论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学习目标)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能力目标
讨论讲述法理解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生物必修二教案2.7.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教案

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更易产生后代,相应的基因频率会__________,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很难产生后代,相应的基因频率会___________.因此,自然选择使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学生以导学提纲为学习路线图,自学教材,勾画圈点,分析归纳,并做好记录。
学生分析
学生在上学期学过突变和基因重组,利用上学期的知识来理解这部分内容比较容易,通过探究实验中数据的计算可以让学生对基因频率的改变有个清晰的认识,本节课相对比较好理解。
学习目标
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重点
突变和基因重组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
难点
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的影响
学生自学教材,理解教材内容,并提出问题
议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并监控各组情况,并记录学生在本环节中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学生首先互相交流导学提纲基础题的答案,再对课本中探究实验进行讨论与分析,尽量解决探究实验中的谈论题,小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学、群学,讨论解决学习中的疑惑,并将疑问加以记录
小组内讨论核对答案,并尝试解决问题,提出疑问,为下一个环节的展示做好充分的准备
教案模板
课题名称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二课时)
教师姓名
学生年级
高二
课时
1
课程标准描述
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大纲标准描述
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通过探究实验来看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理解自然选择与进化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现代生物进化论学
案二教案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现代生物进化论(二)
主创人:张常胜 12月25日
预学案:
1、在遗传学和进化论中,物种是怎样定义的尝试区分马和驴,狮子和老虎,狼狗和家
狗是否属于同一个物种
2、
3、隔离是指常见的隔离分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尝试区分它们。
并且思考它们在新物
种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4、
5、尝试用地理隔离、生殖隔离和新物种形成这三个关键词,来构思一个故事,阐述三
者之间的关系。
6、通过加拉帕格斯群岛的地雀的进化,现代生物进化论的概述:
以_____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论的基本观点是:______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________的改变;_____,______,和_______是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分化,最终导致新的物种形成。
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__产生进化的原材料,___________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进化的方向,_______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7、通过预习,理解共同进化的两个方面的内容,并且举出5个共同进化的例子
8、(3个生物与生物,2个生物与环境的,可以沿用课本的例子)
9、理解“精明捕食者”策略,假设你是一只老虎,你将怎么样处理与你地盘上的鹿群的
关系?
10、
11、阐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说出其三个层面
12、说出地球上的生物进化史(要求:小组以图片或者图画的形式展示各个代表时
期的物种,要求展示图片不少于7幅)
13、现代生物进化的争论和疑点还有哪些?
检案部分:
1.下列种群未产生生殖隔离的是:
A.东北虎和华南虎 B.马和驴杂交后代不育
C.鸟类和青蛙 D.山羊和绵羊杂交后杂种不活
2. 现代进化论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不同的是
A.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B.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 D.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的选择
3.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A.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B.产生了地理隔离
C.形成了生殖隔离 D.改变了基因频率
4.真核生物的出现在生物进化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
①结构和功能更加完善②出现有丝分裂,为有性生殖的产生奠定基础③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推动了生物进化
A.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5、蒲公英的种子像小伞,窃衣的种子、果实上有刺;飞猴有翅膀,这些说明了:
A.遗传和变异 B.地理隔离 C.生存斗争 D.生物的适应性
6.地球上出现需氧型生物,自养型生物,真核生物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A.需氧型生物.自养型生物.真核生物 B.自养型生物.需氧型生物.真核生物
C.自养型生物.真核生物.需氧型生物 D.需氧型生物.真核生物.自养型生物
7.()有性生殖的出现加快了生物进化的步伐,原因是有性生殖
A.能产生大量后代
B.产生的后代成活率较高
C.能出现更多的突变类型
D.使基因重组产生更多变异类型
8.如右图可用达尔文的什么理论来解释
A. 过度繁殖
B. 生存斗争
C. 遗传变异
D. 适者生存
9.()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可以定向积累微小有利变异的是
A.定向的变异和自然选择 B.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
C.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 D.自然选择和遗传
10.虫媒花与为其传粉的昆虫间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互适应,这一现象产生原因是
A.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B.定向变异的结果
C.偶然相遇的结果
D.用进废退的结果
11.在生物的进化历程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的关系是
A.不利于被捕食者,使被捕食者数量减少
B. 二者得失相当,和平共处
C. 对二者均不利,双方最终都趋向消亡
D.对两者均有利,共同进化
12.()最早登陆的主要生物类群是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两栖动物
D.爬行动物
13.根据分类学的记载,现在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多万种,但是每年都有新种被发现。
近年来在深海中.海底3000米的深海热泉孔周围,都发现了以前没有记载的生物。
这就说明,生物界的物种还待人们去继续发现。
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1)从分子水平看,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___ 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从遗传水平看,生物新性状的出现主要是由于_________的结果,而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后代的不同表现型主要是由于_________的结果。
(3)从进化角度看,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