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产权性质、治理结构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合集下载

信息披露什么意思

信息披露什么意思

信息披露什么意思信息披露是指公司或组织向公众或特定利益相关者披露其运营状况、财务状况、管理情况、风险管理等方面的信息,以增强透明度、信任度和公信力,维护公司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信息披露是一种透明度的体现。

企业成立之初,即对外筹资,由此而形成了企业的所有者和利益相关者。

随着企业不断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股东、客户、员工、媒体等对企业的运营管理方式和财务状况提出关注,他们需要了解企业的情况,以便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

因此,信息披露是一种企业向社会公众反映其管理状况和财务状况的一种必要手段,也是一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

在现代企业中,信息披露已经成为一种广泛的行为,透明度和公信力不仅是企业获得支持和信任的重要标志,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形象和品牌价值。

因此,信息披露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而且也是企业赢得客户和市场的关键。

信息披露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组织结构、管理层次、董事会、监事会等方面的情况,包括公司章程、内部规章制度等资料。

2. 财务状况:包括公司的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等,还应包括业绩数据、经营报告、预测和展望等。

3. 风险管理:包括企业面临的各种形式的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以及企业对各种风险的分析和管理方法。

这也是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最关心的问题,对企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4. 环境社会责任:包括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环境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信息。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信息,如交通运输、科技创新等。

信息披露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企业透明度。

通常认为,透明度越高,能够获得的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任也就越高。

因此,企业应该把信息披露作为企业负责任的一部分,而不应该将其视为法律规定外的义务。

除了法律法规规定外,企业应该从企业形象、品牌价值、社会责任等多方面来考虑开展信息披露的工作。

企业应该制定相应的信息披露制度和标准,并定期发布各类信息,并提供各种信息披露途径,如公司网站、召开股东大会等。

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动因

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动因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动因摘要: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已经被公众日益关注,基于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分析上市公司关于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相关信息的披露动因。

关键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动因委托代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已被公众日益关注,基于上市公司的信息透明度,笔者从委托代理等相关理论出发,从内外两个方面来分析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驱动因素。

其信息披露外部动因主要是受法律法规的驱动以及各利益相关者的推动,内部动因主要是公司特征和公司治理不同,导致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情况不同。

1 内部动因1.1 企业规模。

企业规模的大小对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

规模大的企业对企业形象、信誉度和企业的社会影响力等方面比较看重,另外从企业自身的发展来看,规模大的企业也需要更多金额的投资和债务,所以他们愿意花费成本通过承担社会责任来维护企业外部形象,以获得更大范围的认可。

因此规模大的企业通常采用披露较多及详细的相关社会责任信息的手段来达到吸引和增加供应商、客户等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信任和好感。

但规模比较小的企业则不同,通常无需通过年度报告或其他的方式告知企业的股东企业有关的社会责任情况。

但从另一角度来看,规模小的企业由于受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程度相对较小,对政策的敏感度相对较小,其政治成本则相较敏感度不强,披露社会责任的动机也较弱。

1.2 盈利能力(公司的业绩)。

企业为了在激烈地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然采取一些措施如承担社会责任等,用来吸引投资者或获得债权人的信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但根据成本—效益原则,他们实现这个愿望以及实际所能采取的行动势必会受到公司的资源约束。

因此,只有企业资源相对丰富,盈利能力较强的公司,也才更有能力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1.3 公司治理结构。

目前,虽然我国的上市公司按照公司治理准则要求设立了董事会制度,基本上均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但在实际的运作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

比如上市公司虽然建立了独立董事制度,但仍有四分之一的上市公司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违规。

企业治理标准

企业治理标准

企业治理标准企业治理是指企业组织结构、功能职责和运作规范的体系,旨在保障股东权益、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良好的企业治理标准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能提高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还能增强企业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增长,对企业治理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一、企业治理结构(1)董事会董事会作为企业最高决策机构,应由独立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组成。

董事会成员应具备多样化的背景和专业知识,以确保决策的多元化和合理性。

此外,董事会还应设立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以确保企业决策的透明和合理。

(2)高级管理层监督高级管理层是企业日常运营的核心力量,他们负责制定和执行企业经营战略、管理风险和监督业务运营。

高级管理层应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领导能力,能够有效地管理团队和资源,确保企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企业应积极主动地向投资者、股东和其他相关利益相关方提供及时、准确和完整的信息,包括财务报告、经营状况、重大事件等。

信息披露的标准应符合当地法律法规和国际会计准则,并按照统一的格式编制和公开披露。

同时,企业还应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审计制度,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股东权益保护企业应尊重股东权益,建立健全的投资者保护机制。

这包括确保股东平等地参与和表达意见的权利,设立有效的股东投票机制,以及确保股东对企业决策有知情权和参与权。

此外,企业还应加强与股东的沟通,及时回应他们的关切和问题。

四、合规和道德标准企业应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国际商业道德标准,建立健全的合规体系。

这包括规范企业内部各级人员的行为准则、建立有效的内部与外部监督机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合规审计等。

同时,企业还应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

五、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应承担起社会责任,积极回馈社会。

这包括关注环境保护、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维护员工权益等。

企业应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平衡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企业与社会共同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及信息披露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及信息披露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及信息披露【摘要】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及信息披露在当今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首先介绍了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分类,包括环境、社会和经济维度;其次讨论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对于建立企业良好形象和增强公众信任至关重要;接着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方式,强调了信息披露对企业的影响;最后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及信息披露的未来发展,呼吁规范化和透明化的信息披露,强调了评价指标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应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信息披露建立良好形象,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信息披露、分类、重要性、内容、方式、影响、发展、规范化、透明化、企业发展。

1. 引言1.1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及信息披露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及信息披露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与社会责任承诺的体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及信息披露也逐渐受到关注。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主要用来衡量企业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的绩效和责任履行情况,而信息披露则是企业公开披露相关信息,让社会公众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设计和使用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社会形象有着重要影响,不仅有助于企业提高绩效和管理水平,还可以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众认可度。

而信息披露则是企业与社会沟通的桥梁,通过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企业可以建立起信任和声誉,促进企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及信息披露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共享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随着社会对企业责任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和信息披露,使之更加规范化和透明化,以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企业应该意识到,遵守社会责任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关键,只有做好社会责任,才能赢得持续发展的支持和认可。

2. 正文2.1 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分类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的分类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在不同的研究和实践中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加强企业治理体系

加强企业治理体系

加强企业治理体系一、前言企业治理是指企业内部各种关系的协调管理和决策权利的分配。

加强企业治理体系对于保障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加强企业治理体系。

二、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法人治理结构是指公司章程所规定的公司内部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包括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

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是保障公司正常运营和有效管理的重要基础。

1. 建立董事会董事会是公司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公司发展战略和重大决策。

应该建立完善的董事会制度,明确董事会职责、权利和义务,并选聘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独立董事。

2. 建立监事会监事会是公司监督机构,负责对董事会及经理层行为进行监督,防止其违反法律法规或损害公司利益。

应该建立完善的监事会制度,并选聘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监事。

3. 建立经理层经理层是公司日常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董事会的决策。

应该建立完善的经理层制度,并选聘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

三、加强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建立的各种管理措施和制度,包括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合规管理等。

加强内部控制,是防范企业风险和保障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1. 建立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应该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公司财务活动,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同时,应该加强对资金流向和账户变动等方面进行监督和审计。

2. 加强风险管理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

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等。

3. 加强合规管理企业必须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建立完善的合规管理制度,确保企业合法经营、诚信守法。

四、加强信息披露信息披露是指企业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公开其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和治理结构等信息。

加强信息披露,可以提高企业透明度,增强市场信心。

1. 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应该建立健全信息披露制度,规范企业信息披露行为。

同时,应该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监督和审计。

企业治理分享各行业中有效的企业治理实践和经验

企业治理分享各行业中有效的企业治理实践和经验

企业治理分享各行业中有效的企业治理实践和经验企业治理是指企业内部各个利益相关方之间的权力分配、决策制定和监督执行的过程。

一个良好的企业治理体系可以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本文将分享各行业中有效的企业治理实践和经验,以期为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明确企业治理结构在企业治理中,明确企业治理结构是第一步。

该结构应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级管理层。

股东大会是决策机构,董事会是执行机构,监事会是监督机构。

在实践中,各个机构应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形成有效的治理机制。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减少风险、防范违法违规行为具有关键作用。

各行业中一些有效的内控实践包括制定内部控制政策与制度、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推行预算管理和审计机制等。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结合行业特点和法规要求,建立符合自己独特需求的内部控制体系。

三、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是公平公正的市场的基础,也是企业治理的重要环节。

企业应积极主动地向社会披露企业信息,包括财务报表、治理结构、董事会决策等。

此外,企业还应注重对内部员工的信息沟通和透明度,提高员工对企业发展的了解和认同。

四、推行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有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保证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这可以通过建立绩效考核机制、薪酬激励制度等方式实现。

同时,也需要建立明确的约束机制,以防止权力滥用和内外部行为失范。

五、注重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治理不仅仅关注经济利益,还应注重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企业应积极回报社会,关注环境保护、公益慈善等方面的事务,并始终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准则。

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治理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个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能够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促进企业内部和谐发展。

企业应注重建立积极向上、价值观一致的企业文化,加强员工培训,塑造积极向上的企业形象。

综上所述,各行业中有效的企业治理实践和经验包括明确企业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推行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注重企业社会责任以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

关于上市公司环境、社会责任及公司治理(ESG)信息披露的研究

关于上市公司环境、社会责任及公司治理(ESG)信息披露的研究

关于上市公司环境、社会责任及公司治理(ESG)信息披露的探究引言ESG(环境、社会责任及公司治理)的信息披露是评估和监测上市公司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的绩效的重要工具。

随着社会对可持续进步和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度不息提高,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重视ESG信息披露,并将其归入到战略规划和企业管理中。

本文将探讨ESG信息披露在上市公司中的重要性,并分析ESG信息披露对公司业绩和股东价值的影响。

一、ESG信息披露的重要性1. 环境保卫上市公司应当关注其业务对环境的潜在影响。

通过披露环境保卫措施和可持续进步战略,上市公司可以加强社会对其环境责任的认可,并降低潜在的环境风险。

例如,披露缩减碳排放、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措施,有助于提高公司形象和品牌价值。

2. 社会责任上市公司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不仅影响着公司声誉和形象,还干系着公司与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消费者和社区)的干系。

通过披露公司的社会责任活动和社区参与规划,上市公司可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度,并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工作满足度。

3. 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是上市公司稳定和可持续进步的关键因素。

通过披露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独立性和审计、内部控制等方面的信息,上市公司可以提高投资者对公司决策和业务运营的信任感。

同时,意识到公司具备健全的治理结构和有效的内部控制,投资者可能更允诺投资公司的股票,从而提高公司的股东价值。

二、ESG信息披露对业绩和股东价值的影响1. 提升业绩探究发现,进行ESG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往往具有更好的业绩表现。

这是因为ESG信息披露可以援助公司优化内部管理、降低环境和社会风险,并推动创新和可持续进步。

与未披露ESG信息的公司相比,进行ESG信息披露的公司更有可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2. 提高股东价值ESG信息披露可以增强公司的透亮度和可信度,提高公司在投资者和财务机构中的声誉。

探究表明,投资者往往更倾向于投资具备ESG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的股票,并认为这些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更强、长期进步更可靠。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研究摘要: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是企业向外界传递其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重要手段。

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影响因素、效果等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1.引言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和研究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点问题。

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作为企业向外界传递其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重要途径,受到了学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2.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目前,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一方面,一些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披露与社会责任相关的信息;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较低,信息披露不够透明、完整、准确。

然而,总体而言,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趋势是增加的,这是受企业自身发展需求、政府监管压力、社会舆论压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3.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因素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企业规模、利润水平、治理结构等;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行业特征、国家政策、融资需求等。

研究发现,企业规模越大、利润较高、治理结构较好的企业更倾向于进行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同时,行业特征、国家政策和融资需求等因素也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4.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效果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对企业和外部利益相关者都具有重要的效果。

对企业来说,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能够提高企业形象和声誉,增强企业价值;对外部利益相关者来说,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能够提供有关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透明度,增加其对企业的信任和满意度。

同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也有助于加强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持续改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产权性质、治理结构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利用2013—2014年间公布社会责任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企业的产权性质、治理结构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结论表明,企业产权性质不同,其治理结构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关系存在差异。

总体而言,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要高于非国有企业。

具体而言,国有企业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无显著相关性,而在非国有企业中二者显著负相关。

国有企业中独立董事比例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显著正相关,而在非国有企业中二者无显著相关性。

国有企业中高管薪酬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显著负相关,而在非国有企业中二者无显著相关性。

国有企业中管理层持股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无显著相关性,而在非国有企业中二者显著正相关。

基于前述结论,该文提出应当强制上市公司披露其社会责任的履行信息,同时,对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实行差异化的政策措施,鼓励其完善治理结构,进一步提高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

标签:产权性质;治理结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1.0521引言近年来,一系列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突显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我国对此也高度重视,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口号,主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要求企业向公众披露高质量的社会责任履行信息是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一条重要措施。

在国家相关制度的影响下,部分上市公司自愿披露了社会责任履行信息,但所披露的信息水平参差不齐。

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是一个承受市场与社会当中各方影响的组织,而不只是谋求股东价值最大化的载体。

而有效的治理结构往往能起到均衡各方权益的作用。

所以,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和披露必然需要治理结构的支撑。

在此背景下,探讨企业的治理结构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关系,特别是,研究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治理结构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关系,为制定有效政策,鼓励我国企业进一步完善其治理结构,提高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文献综述2.1国外研究现状Ghazali(2007)利用马来西亚的500家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企业的股权结构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

得出结论,政府持股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间显著正相关,而企业内部董事持股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显著负相关。

Costanza,Paola等(2008)利用欧洲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企业的股权集中度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

得出结论,股权集中度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显著负相关。

Jason(2013)在2007年美国《财富杂志》评选出来的611个最受尊敬企业中,获得了覆盖64个行业,共516个公司的有效数据,对公司外部董事及女性董事成员的比例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关系进行检验。

得出结论,外部董事成员比例与女性董事成员比例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显著正相关。

2.2国内研究现状贺博文(2010)利用2006—2008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622家公司的数据,探讨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因素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关系。

得出结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和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无显著相关性;独立董事比例、高管薪酬和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显著正相关。

陈智和徐广成(2011)利用2001—2005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探讨企业的内、外部治理结构因素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关系。

得出结论,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因素中法人股性质、高管薪酬的高低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显著正相关,而董事会结构表现出显著负相关关系;企业的外部治理结构因素中市场培育程度和法律完善程度与社会责任显著正相关。

尹开国和汪莹莹等(2014)利用2010—2011年公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产权性质、管理层持股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

得出结论,非国有企业中管理层持股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显著正相关,但在国有企业中两者无显著相关性。

2.3文献述评纵观国内外的研究,主要探讨了企业的内、外部治理结构因素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关系,尤其是内部治理结构因素。

同时,国内少数学者考虑了产权性质的影响,主要探讨: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情况;企业产权性质对管理层持股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关系的影响。

综上所述,分类探讨企业的产权性质对治理结构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关系的影响的研究很少,且研究范围有限。

基于此,该文将分别探讨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关系。

进一步,由于企业的治理结构中内部治理是核心和关键,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有重大影响,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多个内部治理结构因素的影响,并进行对比分析,以针对产权性质不同的企业提出差异化的政策措施,来完善企业的治理结构,进一步提高其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

3研究假设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因素主要包括股权结构、董事会治理与管理层激励。

本文借鉴已有研究,并考虑数据的可获性,选取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比例、高管薪酬与管理层持股四个指标来衡量,并进一步探讨其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关系及产权性质对二者关系的影响。

3.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是衡量股权结构的重要指标,其比例过高,会造成“一股独大”的现象,第一大股东将有权控制股东大会。

根据“利己主义”,第一大股东会因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做出短视行为,导致企业不积极履行和披露企业社会责任。

因此,提出如下假设:H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负相关3.2独立董事比例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独立董事有较强的独立性,通常不受公司股东和其他厉害关系人的控制,并能够对公司股东大会的各项决策、管理层的执行能力进行监督与制衡。

所以,提出以下假设:H2: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正相关3.3高管薪酬、管理层持股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管理者作为公司的实际经营者,有较大自主权。

依据委托代理理论,管理者与所有者目标不一致,且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管理者可能会因为自身利益损害公司权益。

通常情况下,所有者会通过实施激励机制使二者目标趋于一致,引导管理者积极履行和披露企业社会责任。

常见的激励方式就是高管薪酬激励和管理层持股。

因此,提出以下假设:H3:高管薪酬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正相关H4:管理层持股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正相关4研究设计4.1样本选取本文选取2013—2014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中为样本,在剔除ST类,金融保险类和数据不全的公司后,得到2013年538个有效样本,其中国有企业样本340个,非国有企业198个,2014年共543个有效样本,其中国有企业323个,非国有企业220个。

两年共计1,081个有效样本,国有企业样本663个,非国有企业样本418个。

本文的数据均来自国泰安数据库,用Eviews软件对样本进行分析。

4.2变量设置4.2.1被解释变量本文借鉴刘想等(2014)的经验,选取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CSR)为因变量。

参照国泰安数据库,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11个方面分别打分,披露了为1分,没有披露为0分,并将得到的数据都除以11进行标准化处理。

最后的值在0到1之间,代表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

4.2.2解释变量本文借鉴贺博文(2010)、姚飞和王晶晶(2013)、尹开国和汪莹莹等(2014)、陈智和徐广成(2011)等的经验,选取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SHC)、独立董事比例(IDP)、高管薪酬(PAY)和管理层持股为(EXE)为解释变量。

分别用第一大股东持股数量占总股本的比重、独立董事人数在董事会总人数中所占的比重、前三名高管薪酬之和的自然对数及管理层持股总数占公司总股数的比例来衡量。

4.2.3控制变量本文借鉴贺博文(2010)、尹开国和汪莹莹等(2014)的经验,选取公司规模(SIZE)、净资产收益率(ROE)、财务杠杆(LEV)和营业收入增长率(GROW)为控制变量。

分别用年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净利润与净资产的比例、负债总额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及期初期末营业收入的变动额与期初营业收入的比例来衡量。

同时,借鉴冯波(2015)等的经验,选取年度变量(YEAR)为虚拟变量,当样本年份为2013年时为0,当样本年度为2014年时为1。

4.3模型设计综合借鉴陈思琴(2013)、刘想(2014)、尹开国和汪莹莹(2014)等的研究经验,建立如下模型:CSR=α0+α1SHC+α2IDP+α3EXE+α4PAY+α5SIZE+α6LEV+α7ROE+α8GROW+α9YEAR+ε5数据分析和模型检验5.1描述性统计本文分别研究国有企业样本与非国有企业样本的数据分布情况,结果如表1。

由表1可知,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CSR)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均值都大于非国有企业。

即从总体来看,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高于非国有企业。

5.2回归分析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样本分别进行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在国有企业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无显著相关性,与假设H1不符。

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显著正相关,与假设H2相符。

高管薪酬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显著负相关,与假设H3不符。

管理层持股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无显著相关性,与假设H4不符。

控制变量中,除公司规模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显著正相关,其他变量并无显著相关性。

在非国有企业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显著负相关,与假设H1相符。

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无显著相关性,与假设H2不符。

高管薪酬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无显著相关性,与假设H3不符。

管理层持股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显著正相关,与假设H4相符。

6结论与政策建议6.1实证结果本文利用2013—2014年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别探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关系。

得出结论:(1)总体而言,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高。

(2)具体而言,企业的产权性质不同,治理结构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关系存在差异。

国有企业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无显著相关性,而在非国有企业中二者显著负相关。

国有企业中独立董事比例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显著正相关,而在非国有企业中二者无显著相关性。

国有企业中高管薪酬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显著负相关,而在非国有企业中二者无显著相关。

国有企业中管理层持股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无显著相关性,而在非国有企业中二者显著正相关。

6.2结果分析针对上述实证结果,该文分别从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6.2.1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是具有国家资本金的企业,具体包括: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国有参股企业。

前两者,国有资本具有实际控制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