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2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2)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2)

解:根据题意,加热片刻生成氧气4克-3.04克=0.96克
设参加反应的KClO3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KCl的质量为Y
2KClO3 =M=△n=O=2 2KCl + 3O2↑
245
149 96 ∴反应后固体残余物中
X
245 X
=
96 0.96克
Y 0.96克
149 Y
=
96 0.96克
剩余KClO3 3克-2.45克=0.55克
2 Mg + O 2 ====== 2 Mg O
32
80
16克
X
32 ------
=
8--0----
16克 X
注意:如果已知体 积或要算体积时, 要用密度公式换算 成质量才代入。
X = -8-0--×---1-6--克-32
= 40 克 答:充分燃烧后可生成氧化镁 40 克。
四.关于质量和体积间的换算 练习 医疗上需要180千克氧气,如果用电
A.CH4
B.C2H2 C.CH3OH D.C2H5OH
思路:方法①配平化学方程式,观察符合题意的
方法②设生成1分子CO2,2分子H2O
则: C元素质量为12 H元素质量为4
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1
11、一定质量的某含碳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
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该化合物可能是
D.KMnO4和K2MnO4
思路:根据氧气的质量来求生成这么多氧气需要分解多少
克高锰酸钾。要注意到15.8克高锰酸钾有可能没有全部分解。 所以15.8克这个数据在此不能直接用于计算。
解:设生成1.6克氧气需要分解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五单元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通电
H2↑+g 2 x 4g 18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 ;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

分 课 时
学 师 活
流 动
程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环 节 与时间

答:可得到 4 克氢气 丙同学[解]设可得氢气的质量是 x。
重 点 难 点 课 前 准 备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格式 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解题格式的规范化及化学计算设答与物理、数学的区别
多媒体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 ;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

分 课 时
学 师 活
一生板演其他人在 练习本上书写计算 过程
△使学生再练习 中正确规范地解 题
讨论
阅读 讨论:不行,因为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 质的质量比是指不 含杂质的纯物质之 间的质量比 观看解题过程 分析存在的问题
△培养学生自学 获取知识的能力, 进一步巩固化学 方程式的计算格 式
甲不对 启示:化学式书写 要准确
HO2

题 学 目 校 教 者


年 级

总课时 学 科
1
课题三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星火一中 刘占国

化学
设计来源
教 材 分 析
自我设计
教学时间
本课题上承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中定量研究的真正体现和具体应用,也是 化学计算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并能为后面有关含杂质等的计算做好准备,故学好本节内容极 为重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5.3.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二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5.3.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二课时
A、4:9 B、8:11 C、10:11 D、31:44
练习3、A、B、C三种物质各15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g 新物质D。若增加10g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
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g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g C、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是3:2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3
练习1、在反应4A + 3B=2C中,若2.7g A完全反应后
生成5.1gC,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C的相
对分子质量为
( C)
A、34
B、68
C、102
D、204
练习2、在化学反应2A+5B=2C+4D中,C和D的相对 分子质量之比为9:22,已知2.6gA和一定量B恰好完全
反应生成8.8gD,则在此反应中B和D的质量比为( C )
0.25g氢气,则原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B)
A、2g
B、6g
C、10g
D、14g
已知:Mg+2HCl=MgCl2+H2↑ Zn+2HCl=ZnCl2+H2↑ 2Al+6HCl=2AlCl3+3H2↑
七:设1法
例题、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
消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 D )
A、P B、S C、C
A、K2MnO4和MnO2 B、K2MnO4和KMnO4 C、K2MnO4、KMnO4和MnO2 D、MnO2和KMnO4 练1、将8gKMnO4装入大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
物质为7.2g,则剩余的物质是( C )
A、A、K2MnO4和MnO2 B、K2MnO4和KMnO4 C、K2MnO4、KMnO4和MnO2 D、MnO2和KMnO4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点燃
C +
O2
======
C O2
12 : (16×2) : 12 : 32 : 若: 3克 : ( 8 )克 :
若: ( 6 )克: (16 )克
(12+16×2) 44 (11 )克 : 22 克
说明: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 与生成物之间的实际质量比是 成正比例关系。其实际质量比 课题三 为相应物质的相对原子质量或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者相对分子质量比 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可求出生成物(或反应物) 的质量。
例2:3克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生成 多少克氧化镁?
解:设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 点燃 2 Mg + O 2 ====== 2 Mg O 48 80 3g X 48 80 ------ = -----3g X 3g×80 X = -----------48 = 5 g (1)设未知数 …....….….设
课题三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例1:电解18千克水,可以得到氢 气多少千克?
解:设可以得到氢气质量为x 通电 2H2O ==== 2H2↑ + O2 ↑ 36 18kg 4 36 = X 18kg X = 2kg 答:可以得到2千克氢气 4 X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 (1)设未知量;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3)写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 未知量; (4)列出比例式,求解; (5)简明地写出答案。
(2)写出化学方程式…....写
(3)列出相关数据…..…....列 (4) 写比例式,求解 .…...比
….. …... ……………………….解
答:3克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氧化镁 5 克。 (5) 简明地写出答案…....答

初中化学_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4.3.3 能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的过渡,引导学生从定性到定量角度来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教材中给出了两个实例来说明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的特点来进行思维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技能。

本课题中只要求学生学习有关纯净物的计算,在数学方面的知识要求不高,计算难度也不大,关键在于正确列出比例式。

因此,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方程式是进行化学反应相关计算的基本依据,体会到化学计算题中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本节内容在本册中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为今后的化学计算奠定了基础。

3.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学习书写化学方程式已经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表示化学反应,在此基础上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应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显得水到渠成,学生能够认识到反应物和生产物之间的质量比是不变的,利用各物质间的质量比就可以进行简单的计算。

此外,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要注意使学生加深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和使用化学方程式,要强调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书写格式,及时检查纠正不规范的书写。

【学习目标】1. 通过自学,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简单计算。

2.通过学习例题,总结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计算的一般方法。

3.结合实际生活,初步体验定量计算在化学实验和化工生产中重要作用,进一步了解化学定量研究的实际应用。

【评价任务】1.设计题目,书写化学方程式,计算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目标1)2.从例题的格式中总结书写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基本步骤。

(目标2)3.列举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实例,写一写与生活联系的常见的化学方程式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5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2 教学课件PPT初中公开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5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2 教学课件PPT初中公开课

第五单元 课题3 第2课时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RJ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了解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2.了解化学定量研究的实际应用。

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步骤是什么?新知导入1.根据题意设未知量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找出相关量的质量关系4.列出比例式求解5.简明地写出答案1.常规型: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利用化学 方程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单位转换型:物质的体积、密度与质量间换算的有关 计算。

3.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寻找已知量型4.图表型知识点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新知探究1.常规型【例1】实验室用加热KMnO 4制取氧气,现加热31.6g KMnO 4,充分反应后可以制得氧气多少克?2KMnO 4 K 2MnO 4+O 2↑+MnO 2解:设加热31.6g KMnO 4,充分反应后可制得氧气的质量为x 。

3163231.6g x =3163231.6g x x =3.2g 答:加热31.6g KMnO 4,充分反应后可以制得3.2g 氧气。

【例2】实验室用加热KMnO 4制取氧气,要制得3.2g 氧气,需加热多少克KMnO 4使其充分反应?2KMnO 4 K 2MnO 4+O 2↑+MnO 2解:设制得3.2g 氧气,需加热KMnO 4的质量为x 。

31632x 3.2g =31632x 3.2g x =31.6g 答:制得3.2g 氧气,需加热31.6g KMnO 4使其充分反应。

解:11.2L 氧气的质量为11.2L ×1.43g/L≈16g设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 。

2Mg + O 2 2MgO 点燃328016g x ==x 40g 答: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40g 。

2.单位转换型【例】足量的镁与标准状况下11.2L 的氧气(氧气密度为1.43g/L )充分反应,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多少?328016g x医疗上需要180kg 的氧气,如果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获得氢气的体积为多少?(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约为0.09g/L )解:设电解得到氢气的质量为x 。

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2课时 有关差量法的计算 教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2课时 有关差量法的计算 教案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5.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2课时有关差量法的计算教案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一、教学目标:1.在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基础上,学会并理解有关差量法的计算;2.通过适当练习的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阔思路培养思维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3.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统一的辩证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1.用差量法在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

2.能从文字、图标的数据中分析找出,可通过差量计算的物质。

三、教学流程:教学过程学习活动效果反馈与修正课前活动展示“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规范步骤:设、写、找、列、算、答。

1.复习“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步骤1、设未知量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找出已知量、未知量在物质化学式的正下方写出化学计量数×相对分子质量已知质量、未知质量4、列比例式5、算答案6、答案简明写出课中活动例1取10 g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9.36 g。

计算参加反应的高锰酸钾的质量?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0g高锰酸钾=9.36g剩余固体+氧气质量思考、回答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通过差量法分析找出氧气的质量课中活动规范解题步骤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的质量=10g-9.36g=0.64g例2:加热—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至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实验测得固体混合物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数据如右图,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气的质量=16g-11.2g=4.8g2、工业上,煅烧石灰石(CaCO3)可制得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

如果要制取5.6t氧化钙,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规范解题步骤在坐标图中通过差量法找到产生氧气的质量规范解题步骤课中活动若题目给的是混合物的质量时,则该质量不能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

常见的解决方法通过差量法计算:即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求得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之差,通常为气体(或沉淀)的质量,再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化学方程式(第2课时)
5g
10g
例2 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6.0 g放入大试管中进行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如下表:(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2)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反应时间/min
1.0
1.5
2.0
2.5
2.注意解题格式的书写要规范化。
3.注意单位和精确度要求。
通过本节内容学习,我们知道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过程、步骤、方法,同时也懂得了化学计算题是从“量”的方面来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它与侧重于从性质角度去研究和理解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说,化学计算题包括化学和数学两个因素,两个因素同时考虑,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
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化学方程式计算
2CaO2+2H2O=2Ca(OH)2+O2↑
(2)一位养鱼爱好者做如下实验:取少量增氧剂加入到足量的水中,称量数据如下。求参加反应的过氧化钙的质量。
反应前的质量
反应后烧杯及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
增氧剂
15g
111.8g
水和小烧杯
100.0g
讨 论 交 流
题中所给的数据都是混合物的质量,不能直接代入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在解题时要注意甄别。
点燃
1.把4.5g含杂质(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的锌粒和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待反应停止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减少了0.1g。求: (Zn+2HCl===ZnCl2 + H2↑)①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②这种锌粒中含锌的质量分数。
解: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 。 Zn+2HCl===ZnCl2 + H2↑65 2X 0.1g 65:2 = X:0.1g X=3.25g × = 72.2% 答:①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3.25g。②这种锌粒中含锌的质量分数为7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 C H
点燃
+ O2
CO2 + H2O
CHO
= 2.4g
解:①m(C) = 8.8g×
12 44
×100%
C
H
O
②m(H)
=
5.4g×
1×2 18
×100%
=
0.6g
③m(O) = 4.6g-2.4g-0.6g = 1.6g
C:H:O= 2.4g:0.6Kg12课:1件.6g= 12:3:8
8
5
例6.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共20g,充分反应后生成 18g水,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 _1_:_4_或__1_:9__。
点燃
2H2 + O2
2H2O
4
32
36
X
Y
18g
4 X
=
32 Y
=
36 18g
X=2g Y=16g 剩余2g气体是什么? H2或O2
⑴若剩余H2:则m(H2):m(O2)= (2g+2g):16g =1:4 ⑵若剩余O2:则m(H2K)1:2m课件(O2)= 2g:(16g+2g) =1:96
×100% = 1.2g
②m(H)
=
3.6g×
1×2 18
×100%
=
0.4g
③m(O) = 1.6g-1.2g-0.4g = 0
C : H = 1.2g : 0.K41g2课件= 3:1
9
例8.在反应A+2B=2C+D中,6g A与80g B恰好完全反
应生成22g D,如生成128g C,需要__1_6_0_g_克B。
A + 2B = 2C + D
6g 80g 64g 22g
X 128g
X=1K6120课g件
7
例9.4.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了8.8g 二氧 化碳和5.4g水,则该物质所含的元素有_C_、__H_、__O_, 哪些? 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C__:_H__:_O__=__1_2_:_3__:_8_。
解:①m(O2) = 20g-15.2g = 4.8g ②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
2KClO3
MnO2 △
2KCl + 3O2↑
149 96
X 4.8g 149 96
X 4.8g
X = 7.45g ③m(MnO2) = 15.2g-7.45g = 7.75g 答:剩余固体中KCl为K172课.4件5g,MnO2为7.75g。 4
②设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
MnO2 △
2KCl + 3O2↑
245
96
X
9.6g
245 96
X 9.6g 你还有其它方法求解吗?
X = 24.5g
③m(MnO2) = 30g-24.5g = 5.5g
答:原混合物中KClOK31为2课件了24.5g,MnO2为5.5g。3
练4. 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0g,将其加热到不 再分解为止,称得剩余固体为15.2g。求:剩余固体 中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各为多少克?
197
87 32
X
Y
Z 3.2g
316 X
=
197 Y
=
87 Z
=
32 3.2g
X = 31.6g Y = 19.7g Z = 8.7g
③m(剩余KMnO4) = 64g-31.6g = 32.4g
答:剩余固体中有KMnO4、K2MnO4和MnO2,质量
分别为32.4g、19.K712g课和件 8.7g。
例7.已知A + B → C + D,生成物中C与D的质量比为 9:11,现有16g A与64g 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 的质量为___3_6_g__,生成D的质量为__4_4_g___。
解:①m(C) +m(D) = 16g + 64g = 80g
②m(C)
=
80g×
9 9+11
=
36g
③m(D) = 80g× 11 = 44g 9+11
学习目标
1.进一步根据化学方程式掌握有关反应物、生 成物的计算; 2.加深定量研究在化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认 识。
K12课件
1
解题分析
在“绿色氧化剂”双氧水(H2O2)的溶液中加入二 氧化锰后,常温下即可产生大量氧气,若制取48g氧气需 消耗纯净的双氧水多少克?
解:设需纯净的双氧水 为X 设需纯净的双氧水质量为X
2 H2O2 MnO2 2H2O + O2
34
32
X
48gHale Waihona Puke 34 X32 = 48
X= 102g
答:
K12课件
2
例4. 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0g,将其加热到 不再分解为止,称得剩余固体为20.4g。求:原混 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各多少克?
解:①m(O2) = 30g-20.4g = 9.6g
练9.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了4.4g 二氧 化碳和3.6g水,则该物质所含的元素有__C_、__H___, 哪些? 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C__:_H__=__3__: _1____。
分析: C H
点燃
+ O2
CO2 + H2O
CHO
CHO
解:①m(C) = 4.4g×
12 44
例5. 将64g高锰酸钾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
为60.8g。剩余固体中有哪些物质?质量各是多少?
解:①m(O2) = 64g-60.8g = 3.2g
②设反应掉的KMnO4质量为X,生成K2MnO4和
MnO2的质量分别为Y和Z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3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