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的耐久性设计
建筑工程中的建筑物耐久性设计

建筑工程中的建筑物耐久性设计建筑工程中,建筑物的耐久性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耐久性设计的目标是确保建筑物能够承受自然环境、人为影响和温度、湿度等外部因素的侵害,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从设计原则、结构材料选择、防水防潮、风力设计和维护保养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设计原则在建筑物的设计中,耐久性应被视为最基本的考虑因素之一。
设计师应考虑以下原则来确保建筑物具备良好的耐久性:1. 结构安全性:建筑物的结构要能够在风力、地震等自然灾害或外部冲击下保持稳定。
结构的设计应遵循相关的建筑规范和标准,确保其能够承受设计期内的荷载。
2. 建筑材料的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是保证建筑物耐久性的关键。
设计师应根据建筑物所处环境的特点,选择具有良好耐久性和抗侵蚀性的材料,如混凝土、砖石等。
3. 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轻量化建筑物的整体,减少荷载对建筑物的影响。
同时,合理的结构设计还能够降低建筑物内部的应力和变形,延长使用寿命。
二、结构材料选择建筑物的结构材料对其耐久性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结构材料及其特点:1. 混凝土: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对抗压强能力较强。
在建筑物的地基、柱子和梁等部位使用混凝土能够增加结构的稳定性。
2. 钢材: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适用于构造物件、框架和梁等部位。
使用钢材作为结构材料能够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抗震性。
3. 砖石:砖石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和耐久性。
在建筑物的墙体和地基等部位使用砖石能够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三、防水防潮设计防水防潮是建筑物耐久性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防水防潮措施:1. 合理的屋面设计:屋面是建筑物最容易受到雨水和潮湿影响的部位。
设计师应合理设计屋面的坡度和排水系统,确保雨水及时排除。
2. 使用防水材料:在建筑物的地下室、浴室等潮湿环境中,使用防水材料可以有效防止水分渗透,保护结构材料不受湿度影响。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中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中应该考虑哪些因素混凝土结构在现代建筑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要确保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性能和安全性,耐久性设计至关重要。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
首先,环境因素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关键之一。
不同的环境条件对混凝土的侵蚀作用差异显著。
例如,在沿海地区,混凝土结构会长期受到氯离子的侵蚀,这可能导致钢筋锈蚀,从而降低结构的承载能力。
在寒冷地区,冻融循环是常见的问题,反复的冻结和融化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和剥落。
此外,酸雨、化学腐蚀等环境因素也会对混凝土结构造成损害。
因此,在设计时,必须充分了解建筑物所处的具体环境条件,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护措施。
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对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水泥的品种和性能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和抗渗性。
优质的水泥能够提供更好的耐久性。
骨料的质量也不容忽视,其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如碱骨料反应成分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膨胀开裂。
此外,外加剂的使用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但要注意其相容性和合理用量。
在配合比设计方面,要确保水灰比适当,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渗性。
钢筋的防护也是耐久性设计的重要环节。
钢筋的锈蚀是导致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防止钢筋锈蚀,一方面要保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厚度来覆盖钢筋,另一方面可以采用防锈钢筋或者对钢筋进行表面处理,如镀锌、涂环氧树脂等。
同时,在设计中要合理布置钢筋,避免钢筋过于密集,以减少混凝土振捣不密实的可能性。
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对于耐久性至关重要。
裂缝的出现会为侵蚀性介质提供进入混凝土内部的通道。
在设计时,要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和计算,控制混凝土构件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裂缝宽度。
同时,施工过程中的养护措施也对减少裂缝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
施工质量是保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重要环节。
施工过程中的振捣是否密实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
模板的安装质量、脱模时间的控制等都会对混凝土表面质量和耐久性产生影响。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材料耐久性与维护性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材料耐久性与维护性在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材料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材料的耐久性和维护性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后期维护成本。
本文将探讨建筑结构设计中材料耐久性和维护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来提高建筑物的持久性。
一、材料耐久性的重要性材料的耐久性是指材料在特定环境下经受时间和外界条件的长期使用能力。
建筑结构材料的耐久性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如果选择的材料耐久性差,会在短时间内出现破损、老化等问题,增加了维护和修复的成本。
而选择具有良好耐久性的材料,可以减少维护和维修频率,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二、维护性的重要性维护性是指在建筑结构使用过程中,对材料进行保养和维修的难易程度。
建筑物常常需要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修,以保持其良好的使用状态。
选择具有良好维护性的材料,可以减少维护和维修的难度和成本。
三、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1. 材料的耐久性评估在选择建筑结构材料时,需要对其耐久性进行评估。
可以通过研究材料的历史使用情况、实地考察和参考专业评估报告等方式来了解材料的耐久性。
此外,还可以参考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选择具有良好耐久性的材料。
2. 相关技术指标的考虑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其相关技术指标,如抗压强度、抗拉强度、耐候性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材料在特定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根据建筑结构所处的环境和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技术指标,以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 维护性的考虑在选择材料时,还需要考虑其维护性。
维护性高的材料通常具有易清洁、易维修和耐化学性的特点。
选择这些材料可以减少后期维护和修复的工作量和成本。
四、案例分析以砖砌墙体和钢结构为例,分析材料耐久性和维护性的差异。
砖砌墙体通常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可以在静态和动态加载下保持稳定,但容易受到水分侵入而出现老化和开裂问题。
而钢结构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和抗震性能,但需要定期进行防腐和涂漆以防止腐蚀。
在实际项目中,建筑结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耐久性和维护性。
建筑结构工程中的耐久性与设计策略

建筑结构工程中的耐久性与设计策略提纲:1. 耐久性的定义和重要性2. 影响建筑耐久性的因素及其解决方案3. 预测和评估建筑耐久性的方法和技术4. 设计策略对提高建筑耐久性的作用5. 经典建筑耐久性问题案例分析及其解决方法1. 耐久性的定义和重要性在建筑工程中,耐久性是指建筑物、结构或材料的长期稳定性和耐久程度。
具有良好耐久性的建筑可以承受环境和力学作用下的磨损和腐蚀,并保持其结构和性能的稳定状态。
良好的耐久性不仅可以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还可以减少维护和修复费用,并提高建筑的价值和安全性。
2. 影响建筑耐久性的因素及其解决方案2.1 材料选择材料的选择是影响建筑耐久性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建筑材料的性能如强度、耐久性、防水性、防火性以及抗震性等关键性能需要根据使用场景和安全要求进行综合考虑。
以水泥混凝土为例,它是一种较为优秀的建筑材料,但是如果不恰当的使用,如水灰比、氯盐侵蚀等问题,那么混凝土的性能就会下降。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在混凝土配合中恰当的添加优良水泥掺合料,例如合适的矿物掺合料,调节混泥土配合水泥的类型和结构等方法,来提高混泥土的耐久性和强度等。
2.2 保护措施保护措施包括防水、防腐、防锈、防风等,通过使用相应的材料提高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
例如,在材料选择方面可以使用经过专门处理的材料,如加入防水剂的混凝土或金属中加入防锈剂。
此外,建筑物的设计也应考虑保护措施,例如采用遮盖物、窗棂等措施,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2.3 环境因素建筑耐久性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如气候、风、水、腐蚀、地震等。
在针对不同的环境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比如做好建筑物的外保护,妥善修理各种损坏,在维护过程中,及时的重新涂漆或者刷上保护膜。
在选择建筑材料时考虑其耐腐蚀、防风、抗震性等因素,综合考虑解决在特定环境下会出现的问题。
3. 预测和评估建筑耐久性的方法和技术建筑耐久性的预测和评估是指通过对建筑物结构、材料、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确定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预估维修和更新维护的最佳时间等。
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

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土木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是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安全性指的是建筑结构在正常使用和极端情况下(如地震、风暴等)保持稳定和不坍塌的能力。
耐久性则指的是建筑结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其功能和结构完整性的能力。
第一,结构安全性设计需要根据土地使用条件、气候条件和地质情况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工程师需要对建筑所在的地理环境进行详细研究,了解地震、风荷载和雪荷载等极端气候条件对建筑结构的影响,从而合理确定建筑的结构布局和抗震设计。
建筑结构的设计需要满足相应的安全标准和规范。
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应的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了建筑结构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要求和技术参数。
工程师需要严格遵守这些规范,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结构的安全性设计还需要考虑施工质量和监测监管。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如钢筋接头不牢固、混凝土浇筑不均匀等,都可能导致结构的安全隐患。
工程师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管和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在建筑竣工后,还需要进行定期的结构监测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复和加固,保障建筑结构的长期稳定性。
耐久性设计是保证建筑结构长期使用的重要环节。
材料的选择是耐久性设计的关键。
建筑材料需要具有抗腐蚀、耐久性好的特点,能够承受外部环境的侵蚀和负荷的作用。
在海滨地区建造的建筑结构需要选择耐盐碱侵蚀的材料。
施工工艺和维护保养也是影响建筑结构耐久性的因素。
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避免施工缺陷和质量问题。
建筑竣工后,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的部件,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是土木建筑工程设计中至关重要的考虑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地质情况等因素,符合相应的安全规范和标准,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定期进行结构监测和维护保养,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和长期使用。
谈建筑结构的耐久性设计

于要抢进度,以整体浇筑不好支模为借口, 企图先施工一侧的混凝土墙 (另一侧是砖墙, 无此问题) ,沿楼梯走向在混凝土墙内预埋钢
板,然后焊接楼梯板内的受力钢筋。正如上 面过梁支座的受力分析, 这样做法显然不妥。 正确的做法是采用异形模或局部用木模,整 体浇筑。 上述问题,有的由于无关主体结构而被 忽略 ,有的因为不影响现实安全而被忽略 , 有的是因沿袭习惯做法而被忽略。愈是这些 小问题,愈容易在设计、施工、监理乃至验 收的各个环节上被一次次忽视 , 从而导致结 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被一点点削弱, 最后把 看似完美实则隐患多多的建筑成品交给了毫 不知情的业主。对于一个建筑产品,业主关 心的是其使用寿命, 设计师关心的应该是对 设计参数、材料性能、施工工艺、使用中的 维护提出什么样要求才能达到使用寿命,或 需做何种加固修复才能达到其剩余寿命。如
过 支 处 管 矩 小, 正 剪 最 梁 座 尽 弯 较 却 是 内 大
的 部位。因 此, 于弯矩! 剪力的 由 共同 作用,
容易在支座附近区域产生弯一 剪斜裂缝,又由 于过梁荷载总是作用于梁顶, 因此斜裂缝底部 水平纵向钢筋必然要承担斜裂缝顶部截面相 应的弯矩,这样使得过梁支座底部纵筋受到 的实际弯矩比预想的要大很多。因此这些部 位容易留下隐患,一旦遭受竖向地震作用, 极易破坏。 在设计中, 尤其在建筑方案时尽 量避免门窗等洞口紧靠柱边, 至少留够一个 锚固长度的位置。 3、楼梯路步板与其两侧的混凝土琦搭接 的情况 楼梯踏步板与其两侧的混凝土墙的塔接
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当今我国乃至全
摘 要: 本文通过时设计中一些细节问 题的分析,如: 阳台、雨篷、挑檐等悬嘴构 件,预留钢筋,混凝土结构等等,粗略探讨 了 建筑结构的耐久性设计. 关扭词: 衬久性; 预留 钢筋; 混凝土结 构
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

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作为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土木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一直是工程师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毫无疑问,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是确保建筑物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如何设计出具有良好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建筑工程结构成为了每个工程师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
一、安全性设计1. 结构受力分析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首先需要进行结构受力分析,以确保结构受力均匀、合理。
结构受力分析是为了保证建筑结构在承受外部荷载时能够保持稳定状态,不发生倾斜、位移或者倒塌。
通过对建筑结构所受内力和外力进行分析计算,可以确定结构承载能力和受力分布状态,从而确保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2. 抗震设计在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抗震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安全性设计要求。
抗震设计旨在使建筑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稳定,减少倒塌和人员伤亡。
工程师会根据地震力的大小和作用时间来合理设计结构的抗震措施,包括增加结构的承载能力、增加连接件的抗震能力等措施。
3. 安全系数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结构的用途和承载要求确定合适的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是指结构在承受荷载时的实际承载能力与其设计承载能力之间的比值。
合理的安全系数能够确保结构在受到外部荷载时不会超载,从而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二、耐久性设计1. 材料选择在进行土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时,材料的选择是影响结构耐久性的关键因素。
工程师需要根据结构的使用环境、受力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包括混凝土、钢材、木材等。
选用耐久性好、抗腐蚀、抗老化的建筑材料,能够有效地延长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
2. 防水防潮结构的耐久性设计也包括防水防潮设计。
建筑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受到风吹雨打、湿气侵蚀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容易发生霉变、腐烂等现象,因此需要进行防水防潮设计。
例如在地下室、卫生间等易受潮的场所,需要采取防水材料和防水措施,确保结构的耐久性。
3. 消防设计消防设计也是确保土木建筑工程结构耐久性的重要环节。
混凝土结构中的耐久性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中的耐久性设计规范一、前言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具有耐久性好、承载能力强等优点。
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规范的施工。
本文将从混凝土结构中的耐久性设计规范出发,详细介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规范。
二、耐久性设计的基本原则1、耐久性设计应符合安全、经济、美观、实用的要求;2、耐久性设计应考虑结构的使用环境和使用要求,结构材料的特性以及施工工艺等因素;3、耐久性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三、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指标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的设计寿命:结构的设计寿命是指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和使用环境要求的时间期限。
一般来说,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寿命应不少于50年。
2、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级。
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选择应根据结构的使用要求和使用环境要求进行选择,同时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3、混凝土抗裂性能:混凝土抗裂性能是指混凝土在受到轻微荷载时不发生裂缝,或者在发生裂缝后仍能继续承受荷载的能力。
混凝土的抗裂性能与混凝土的配合比、水胶比、骨料种类和粒径等因素有关。
4、混凝土的渗透性:混凝土的渗透性是指混凝土中水的渗透能力。
混凝土的渗透性与混凝土的配合比、水胶比、骨料种类和粒径等因素有关。
四、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方法1、结构的设计寿命确定结构的设计寿命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因素:(1)结构的使用要求和使用环境要求;(2)结构材料的特性及其耐久性;(3)结构施工工艺及其质量要求。
2、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选择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选择应根据以下因素进行选择:(1)结构的使用要求和使用环境要求;(2)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要求;(3)混凝土的渗透性要求;(4)施工工艺及其质量要求。
3、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1)混凝土的强度等级要求;(2)混凝土的抗裂性能要求;(3)混凝土的渗透性要求;(4)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5)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及其质量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 于 大气 环境 作用 ( 度 、 度 、 温 湿 降水 、 融 、 、 氧 化 碳 与 盐 冻 氧 二 雾 、 氧 化 硫 、 车 尾 气 等 卒 气 污 染 物 ) 及 水 体 、 体 环 境 中 氯 二 汽 以 土 盐 、 酸 盐 、 酸 等 化学 物 质 侵 蚀 对 结 构 安 全 性 与 适 用 性 的 影 响 , 硫 碳 规 范 主要 采取 宏 观 控 制 混 凝 土 材 料 的组 成 和 限 定 构 造 措 施 的 办 法 , 为 这 样 就 能 满 足 环 境 作 用 下 的耐 久 性 需 要 , 时 也 回避 了 结 认 同 构 的使 用 年 限 问题 。这 种 传 统 的 耐 久 性 设 计 方 法 , 常 是 针 对 不 通 同 的 环境 作 用 , l混 凝 土 应 采 用 的原 材 料 , 凝 土 的最 低 强 度 等 提叶 I 混 级、 小水泥用量和最高水灰( ) , 最 胶 比 以及 钢筋 的 混 凝 土 保 护 层 最 小厚 度 , 面 裂 缝 的 最 大 宽 度 等 。 表 1 混凝 土 结构 体 系使 用 寿 命 评 定 标 准 在进 行 复 杂体 系 的 耐 久 性 评 价 时 , 纯 采 用 可 靠 指 标 作 为 结 单 构 失效 的判 断 标 准 是 不 实 际 的 。 因为 复 杂 体 系 的 传 力 关 系 复 杂 、
效 信 息 有 机 地 融 合 于 评 定 公 式 中 , 目前 定 量 评 定 既 有 结 构 耐 久 是
性的一个好的实用方法 。 5 基 于 可 靠 度 的 耐 久 性 设 计 方 法 混 凝 土 结 构 在 长 期 使 用 过 程 中耐 久 性 劣化 的诱 因 主要 来 自外
系统 变量 多 , 构 功 能 函数 求 取 比较 困难 , 结 单个 构 件 在 体 系 功 能 中 的 作 用 和 地 位 难 于 量 化 , 且 失 效 模 式 的搜 索 和 失 效 模 式 相 关 性 而 计算 也不 易 实 现 。我 国 目 前 颁 布 的 多 种 国 家 、 业 鉴 定 标 准 , 行 如 “ 霉 - 房 靠 性 鉴 定 标 准 ( B I4 9) ,民 用 建 筑 可 靠 性 鉴 定 工 业 l一 厂 可 G J4 - 0 ” “ 一 誊~ 标 准 ( B 0 9 - l9 ) , 危 险 房 屋 鉴 定 标 准 (G 2 —9 ) “ 铁 G 52 2 9 9 ” “ J J 15 9 ” 钢 工业 建 ( ) 物 可 靠 性 鉴 定 标 准 ( B299 ” “ 结 构 检 测 评 定 构 筑 Y J18) , 钢 及加 固技 术 规 程 ( B 27 9) , 民 用 建 筑 修 缮 查 勘 与 设 计 规 范 Y 95- 6 ” “ ( J J17 8 ” , 本 思 路 都 是 采 用 纵 向 分 层 横 向 分 级 的 分 层 (G 1 —9 ) 等 基 分级 逐 步 综 合 鉴 定 评 定 模 式 , 将 复 杂 的 丁 业 建 ( ) 物 划 分 为 即 构 筑 若 干层 次 , 后 分 层 分 级 评 定 逐 步 综 合 得 到 体 系 的 鉴 定 结 论 。但 然 如何 对 复 杂 的受 损 结 构 进 行 层 次 划 分 , 同 的 鉴 定 者有 不 同 的划 不 分 方 法 , 有 可 能 会 影 响 结 构 的鉴 定 结 果 。 很 2 混凝 土结 构 耐 久性 设 计 与评 定 的 目标 可 靠 指 标 确 定 结 构 耐 久 性 设 计 与 评 定 的 目标 可 靠 指 标 是 混 凝 土 结 构 耐 久 性设 计 和评 定 的 关 键 问题 。 一 般 认 为 , 照 混 凝 土 材 料 和 构 件 按 的 劣 化过 程 , 次 可 以选 择 不 同 的劣 化 状 态 作 为耐 久性 极 限 状 态 , 依 建立 相 应 的寿 命 准 则 。针 对 碳 化 寿命 准则 、 胀 开 裂 寿 命 准 则 、 锈 裂 缝 宽度 寿 命 准 则 研 究 不 同保 护 层 厚 度 与 混 凝 土 强 度 组 合 下 的可 靠 指 标 变化 规律 ; 此 基 础 上 , 合 考 虑 构 件 破 坏 后 果 、 们 心 理 接 在 综 人 受水 平 、 国内 外 规 范 的 相 关 规 定 等 , 结 合 工 程 实 测 数 据 , 用 “ 并 采 校 准法 ” 思 想 综 合 确 定 各 种 耐 久 性 寿 命 准 则 下 的可 靠 指 标 , 终 提 的 最 出 目标 可 靠 指 标 的 建 议 值 , 中 将 考 虑 不 同 的 耐 久 性 寿 命 准 则 和 其 结 构 的 重 要性 程度 。 目标 可 靠 指 标 的 提 出 为 混 凝 土 结 构 耐 久 性 的 概 率设 计 和评 定奠 定 了 重要 的 基 础 。
建 筑 结 构 的 耐 久 性 设 计
黄 祖 华
( 东博 意 建 筑设 计 院有 限公 司 5 8 1 ) 广 2 3 2
【 摘 要 】 筋 混 凝 土 结 构 是 建 筑 工 程 中 应 用 最 为 广 泛 的 一 种 结 构 形 钢 式 。 近 年 来 钢 筋 混 凝 土 结 构 的 耐 久 性 失 效 己 逐 渐 成 为 困扰 建 筑 工 程 界 的 一 个 世 界 性 问 题 。现 行 混 凝 土 结 构设 计 与 施 工 规 范 主 要 考 虑 的 是 荷 载 作 用 下 的 结 构 安 全 性 与 适 用 性 , 于 结 构 长 期 使 用 过 程 中 由 于 环 境 至 作 用 引 起 材 料 性 能 劣化 的 影 响 , 被 置 于 比 较 次 要 和 从 属 的 地 位 。 则 【 键 词 】 筋 混 凝 土 ; 构 ; 筑 工 程 ; 久性 设 计 关 钢 结 建 耐
相 实 的空 间 实 体 , 境 条 既 环 件 也 更 为 明 确 , 种 根 本 性 的 转 变 使 得 既 有 结 构 的 可 靠 性 分 析 和 这 评 定 具 有 其 自身 的 特 点 , 先 设 计 时 采 用 的 分 析 模 型 和 参 数 可 能 原 不 再 适 用 于 既 有 结 构 的 可 靠 度 分 析 。为 此 , 目前 既 有 结 构 耐 久 性 评 定 的 需 要 , 构耐 久性 概 率 极 限 状 态 设 计 方 法 的基 础 上 , 有 结 结 既 构 耐 久 性 评 定 的经 验 方 法 。 该 法 在 考 虑 各 种 随 机 因 素 影 响 的 同 时 , 分 考 虑 了 既有 结 构 当 前 的 状 态 , 既 有结 构 当 前所 提 供 的 有 充 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