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基催化剂成型方式对浆态床费_托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
还原时合成气H2/CO摩尔比对铁基催化剂浆态床费一托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

关键 词 : 浆 态 床 费 一 托合成
H。 / C O摩 尔 比 铁 碳 化 物 失 活 速 率
铁 基 催 化 剂 具 有 良好 的 水 煤 气 变 换 活 性 , 可
化 剂的费一 托 反应 性 能 出 现差 异 的原 因 , 为 费一 托 合 成 工业装置 的开工运行提 供理论和实践指 导 。
采 用较 低 H。 / C O 比的煤 基合 成气 直接 进行 浆态 床 费一 托合 成 反应 , 且廉 价 易得 , 因此极 具 工 业应 用 价 值[ 1 _ 4 I 。对于 浆态 床 铁 基微 球 状 催 化 剂 , 仅 有 南 非
实现 了工业 化 应 用l 2 ] 。国 内外 对 铁 基 催 化剂 的研 究' 3 ] 大部 分 集 中于制 备技术 、 活性 、 选 择性 以及 抗
溶 剂抽 提后 密封 于无 水 乙醇 中 。
1 . 2 实验 装 置
催 化 剂 的还原 和费一 托合 成反 应均 在 2 L 的搅 拌釜 反应 器 中进行 , 实验 装 置流 程示 意 见 图 1 。经 过净 化 后 的 C O 和 H ( 体 积 分 数 大 于 或 等 于
9 9 . 9 9 9 / 6 ) 通 过 质量 流量 控 制 器 计量 后进 人 到 搅 拌 釜反应 器 中进 行 催 化 剂 的还 原 或 费一 托 合成 反 应 , 反 应 产物 经 过 滤 器 过 滤 后 , 进 入 热 高 压 分 离 器 进 行分 离 , 液 相产物 进入 低压 分离器 , 通 过 间 歇 采 样、 收集后 计量 和分 析 ; 气 相 产 物 和 未转 化 的反 应 气通 过冷 高 压 分 离 器 后 , 一 部 分 进 行 在 线 色谱 分
石
高温对浆态床中Fe-Cu-K-Si催化剂费托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

高温对浆态床中Fe-Cu-K-Si催化剂费托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杜冰;王涛;刘潇;胡云剑;卜亿峰;门卓武【摘要】为了研究高温对费托铁基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在浆态床反应器中考察了高温对Fe-Cu-K-Si费托合成催化剂反应活性及选择性的影响.催化剂评价结果表明,与265℃相比,320℃下搅拌釜内浆液高度降低22%,但液面高度保持平稳;CO转化率提高了20%,CO2选择性降低了2%左右.提高反应温度后,CH4和C2~C4选择性分别提高了4.7%和11.72%,C2~C4的烯烷比提高了1.99;C3的烯烷比从4.27提高到7.64,C2的烯烷比从3.00提高到3.87,但是C3的烯烷比提高幅度明显高于C2.升高温度可提高费托合成的CO转化率、C1 ~C4低碳烃选择性及烯烷比,但也降低了C5+的选择性.因此,工业生产中要根据烃类产品分布的实际需要来控制反应温度.%A Fe-Cu-K-Si catalyst for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was prepared,and the effect of high temperature on the catalyst performance in slurry phase was pared with the effect at 265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lurry phase level decreases by 22% but keeps stable at 320 ℃.CO conversion rate is increased by 20%,but the selection of CO2 is lower by 2%.In the meantime,CH4 and C2 -C4 hydrocarbon selection are improved respectively by 4.7% and 11.72%,C2-C4 olefin-alkyl ratio is 1.99 higher,likewise,the C3 and C2 hydrocarbon olefin-alkyl ratio are 3.37 and 0.87 higher respectively.The experimental data indicates that when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is raised to 320 ℃,the selectivity of C5+ hydrocarbons is decreased apparently,even though CO conversion rate,C1-C4 hydrocarbon selection and olefin-alkyl ratio are increased obviously.Therefore,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should be controlleddepending on the actual needs of hydrocarbon products distribution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期刊名称】《洁净煤技术》【年(卷),期】2017(023)003【总页数】5页(P51-55)【关键词】浆态床;费托合成;高温;催化剂【作者】杜冰;王涛;刘潇;胡云剑;卜亿峰;门卓武【作者单位】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北京102211;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北京102211;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北京102211;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北京102211;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北京102211;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北京1022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529全球主要产油国不断的社会动荡以及国际政治环境的复杂变化,使得我国石油进口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发展非石油路线生产清洁油品和化学品的费托合成技术受到广泛关注[1-3]。
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第49卷第11期 2017年11月无机盐工业INORGANIC CHEMICALS INDUSTRYVol.49 No.11Nov.,2017综述与专论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进展*段建国王亚雄刘全生2袁周晨亮1(1.内蒙古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内蒙古自治区煤化工与煤炭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包头014010;2.内蒙古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内蒙古自治区低阶碳质资源髙值功能化利用重点实验室冤摘要:介绍了近年来费托(FT冤合成铁催化剂关键影响因素取得的研究进展,围绕铁活性相物质、有效助剂、新 型载体等铁基催化剂关键影响因素对铁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做了综述,进一步探讨了铁活性相颗粒尺寸大小 对催化剂特性的影响。
最后,对未来费托催化剂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关键词:费托(FT)合成;铁基催化剂;活性相中图分类号:TQ138.i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990(2017)11-0001-07Research advance in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ron-basedcatalyst for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Duan Jianguo1,Wang Yaxiong1,Liu Quansheng2,Zhou Chenliang1(1.Inner Mongolia K ey Laboratory ofC oal Chemical Industry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School o/Chemistry andChemical Engineering,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Science & Technology,Baotou 014010,China;2.Inner Mongolia K ey Laboratory o/High-Value Function Utilization ofLow Rank Carbon R esou rce,School o/Chemical Engineering,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T echnology) Abstract:The recent researching advance of the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ron-based catalyst for Fischer-Tropsch (FT) synthesis was summarized.The influences of key factors,including the active phases,the effective promoters,and the new carriers of iron-based catalysts, on the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the iron-based catalysts were reviewed.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FT catalyst was also prospected.Key words院Fischer-Tropsch(FT) synthesis;iron-based catalyst;active phase费托(FT)合成是煤、天然气和生物质等碳资源 间接转化成高价值的液体燃料和化工产品的一项关 键技术,在环境保护和经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无溶剂法制备铁基分子筛催化剂及其费托合成性能研究》

《无溶剂法制备铁基分子筛催化剂及其费托合成性能研究》一、引言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开发高效、环保的催化剂技术对于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铁基分子筛催化剂作为一种重要的催化剂,在费托合成(Fischer-Tropsch Synthesis)反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研究无溶剂法制备铁基分子筛催化剂的过程及其在费托合成反应中的性能表现。
二、无溶剂法制备铁基分子筛催化剂无溶剂法制备铁基分子筛催化剂,主要采用固态反应技术,通过将原料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混合、煅烧等过程,实现催化剂的制备。
该方法的优点在于无需使用溶剂,从而避免了溶剂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同时也降低了环境污染。
1. 原料选择与准备在制备过程中,我们选择铁盐、硅源、铝源等为主要原料。
首先,将原料进行干燥、研磨、过筛等处理,以保证原料的均匀性和活性。
2. 混合与煅烧将处理后的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然后进行煅烧。
煅烧过程中,需控制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参数,以保证催化剂的晶相结构稳定和性能良好。
3. 制备完成与后处理煅烧完成后,对制备的铁基分子筛催化剂进行破碎、筛选等后处理,以获得符合要求的催化剂产品。
三、费托合成性能研究费托合成是一种将合成气(CO+H2)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无溶剂法制备的铁基分子筛催化剂在费托合成反应中的性能表现。
1. 实验装置与条件实验采用固定床反应器,通过调节反应温度、压力、空速等参数,模拟实际生产过程中的费托合成反应。
同时,对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稳定性等性能进行评估。
2.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无溶剂法制备的铁基分子筛催化剂在费托合成反应中具有良好的活性和选择性。
通过XRD、SEM、TEM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发现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孔结构,有利于反应物的吸附和产物的扩散。
此外,该催化剂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积碳性能,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
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浆态床反应性能的研究

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浆态床反应性能的研究朱加清;程萌;常海;林泉;张魁;武鹏【摘要】为了获得工艺参数对铁基催化剂费托合成产品分布的影响规律,在浆态床反应器中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氢碳比、空速对铁基催化剂费托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时,催化剂活性、CO2和CH4选择性均升高,产物向轻组分分布;压力增大时,催化剂活性和CO2选择性升高,CH4选择性下降,产物向重组分分布;随氢碳比的增加,催化剂活性和CH4选择性升高,CO2选择性下降,C5+呈下降趋势;随空速增加,催化剂的活性和CO2选择性下降,CH4选择性上升,C5+向轻质烃分布.选择合适的工艺条件,可有效改善铁基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反应性能,控制碳链长度和产物的分布,提高费托合成反应的经济性.【期刊名称】《洁净煤技术》【年(卷),期】2016(022)004【总页数】5页(P100-104)【关键词】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浆态床反应器;反应条件【作者】朱加清;程萌;常海;林泉;张魁;武鹏【作者单位】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北京102209;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北京102209;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北京102209;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北京102209;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北京102209;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北京1022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529费托合成是在催化剂作用下将合成气转化为烃类的反应,同时还伴有甲烷化和CO 变换等副反应。
这些反应都是强放热反应,平均反应热约为170 kJ/mol[1-3]。
通常合成气(H2+CO)是由煤和天然气的水煤气变换反应获得,其中均含有硫元素,硫是最主要的费托合成催化剂毒物[4]。
钴和铁催化剂均可以被硫的化合物氧化而永久中毒,因此在合成气中硫含量应当保持在0.02 mg/m3左右[3,5]。
浆态床反应器是气-液-固三相的反应过程,由于解决了列管固定床反应器的很多难题,是目前使用较广泛的工艺,在国内神华集团、兖矿集团和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均采用浆态床反应器。
《无溶剂法制备铁基分子筛催化剂及其费托合成性能研究》

《无溶剂法制备铁基分子筛催化剂及其费托合成性能研究》摘要:本文研究了无溶剂法制备铁基分子筛催化剂的过程,并对其在费托合成反应中的性能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无溶剂法在制备过程中的优势以及所制备催化剂在费托合成中的优异表现。
本文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种新的制备方法和性能评估的参考。
一、引言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传统能源的日益枯竭,寻找高效、环保的能源替代品已成为当今科研的热点。
费托合成作为一种将合成气转化为液体燃料的技术,其关键在于催化剂的性能。
铁基分子筛催化剂因其高活性、高选择性而备受关注。
传统的制备方法往往涉及使用有机溶剂,这不仅增加了成本,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无溶剂法制备铁基分子筛催化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无溶剂法制备铁基分子筛催化剂1. 材料与设备本实验采用铁盐、模板剂、硅源等为主要原料,通过无溶剂法进行催化剂的制备。
实验设备包括搅拌器、烘箱、马弗炉等。
2. 制备过程无溶剂法主要通过干混、成型、焙烧等步骤完成催化剂的制备。
首先,将原料进行干混,然后通过挤条或压片的方式成型,最后在高温下进行焙烧处理,得到铁基分子筛催化剂。
三、费托合成性能研究1. 实验条件费托合成实验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空速条件下进行,以评估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2. 性能评价通过分析反应产物的组成和产量,评价催化剂的费托合成性能。
主要考察指标包括甲烷选择性、C5+烃类产物的收率等。
四、结果与讨论1. 催化剂表征通过XRD、SEM、TPR等手段对制备的铁基分子筛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显示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规整的孔道结构。
2. 费托合成性能分析实验数据显示,无溶剂法制备的铁基分子筛催化剂在费托合成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
与传统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相比,其甲烷选择性更低,C5+烃类产物的收率更高。
这表明无溶剂法制备的催化剂在费托合成反应中具有更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3. 优势分析无溶剂法制备铁基分子筛催化剂具有以下优势:一是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降低了成本;二是减少了环境污染;三是简化了制备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
毕业设计(论文)-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费托合成铁基催化剂研究北京化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标题:诚信申明本人申明:我所呈交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中所罗列的内容以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本人签名:年月日北京化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设计(论文)题目: 学院: 化学工程学院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 化工0706 学生: XXX 指导教师(含职称): XXX(教授) 专业负责人: XXX 1(设计(论文)的主要任务及目标(1)了解费托反应的概念、作用、价值、优势;(2) 制备费托反应所需的铁基催化剂;观测铁基催化剂内部孔道的问题; (3)(4)通过进行费托反应以验证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及孔道的影响2(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和内容(1)查阅费托反应催化剂制备和费托反应工艺的相关文献;(2)使用浸渍法制备不同负载量的铁基催化剂,以及催化剂的还原和钝化;(3)主要考察反应条件下不同催化剂的转化率以及产物分布,探讨孔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3(主要参考文献马文平,刘全生,赵玉龙,周敬来,李永旺费托合成反应机理的研究进展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第18卷第二期孙艳平费托合成催化剂研究进展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0年第8期马文平丁云杰李永旺林励吾费托合成反应动力学研究回顾及展望天然气化工2001年第26卷T. Riedel, H. Schulz, G. Schaub, K.W. Jun, J.S. Hwang, K.W. Lee, Top. Catal. 26 (2003)41.4(进度安排设计(论文)各阶段名称起止日期 1 查阅制备费托催化剂的相关文献2011-3-3至2011-3-9 2 完成文献综述和翻译 2011-3-10至2011-3-26 3 制备反应催化剂和进行实验 2011-3-27至2011-4-15 4 数据处理和分析 2011-4-16至2011-5-15 5 论文写作 2011-5-1至2011-6-1北京化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铁基催化剂对费托合成以及水煤气反应都有很好的催化活性。
浆态床费托合成反应工程与催化剂适用性探讨

[ src ]Porse e eerho ur atro i hr rpc nhs n e e vn Ab tat rgessnh sac flr r co r s e To shs teiadt l at it r s ye f Fc - y s h re
c t l t r e e d. e e f c sofs lurc n e ti y a , d nst nd atii n r s sa e o aa ysswe e r viwe Th fe t u f o t n n s ng s e iy a trto e itnc f t e c t l ss, a old lq d s p r to n t e s nt e i r ic s e Pr cp t t d io a ays, h aa y t nd s i —i ui e a a i n o h y h sswe e d s u s d. e i ia e r n c t l t
we es mma ie . r u rz d
[ y r s] FshrT o shsnh ss Ke wo d ic e— rpc y tei;
c tl t h r y a c a ays ; yd od n mi s
费 托 合 成 是在 催 化 剂 作 用 下将 合 成 气 转 化 为 烃类 的反应 ,同时还 伴有 甲烷化 和 C O变换 等 副 反 应 。这 些 反 应 都 是 强 放 热反 应 ,平 均 反 应 热 约 为 10k/ l J 7 J 。当今 ,固定床 、流化 床和 浆态床 反 mo 应器 是 费托 合成 反应 的主要 反应 器 。 9 3 ,南 非 19 年 S sl 司成 功设 计 并 运用 了浆 态 床反 应 器 J ao公 。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025329837(2008)1020969206研究论文:969~974收稿日期:2008203220.联系人:白 亮.Tel :(010)8885641728005;Fax :(010)88856305;E 2mail :lbai @.基金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590361).铁基催化剂成型方式对浆态床费2托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郝庆兰1,2, 白 亮1, 相宏伟1, 李永旺1(1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030001;2天津科技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天津300457)摘要:采用连续共沉淀方法制备了无定形Fe 2Cu 2K 2SiO 2催化剂,利用连续共沉淀与喷雾干燥成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微球形Fe 2Cu 2K 2SiO 2催化剂.在接近反应工况的条件下对催化剂进行了浆态床费2托合成(FTS )反应性能评价,并对催化剂进行了物性表征.表征结果表明,无定形催化剂没有规整的外形和均一的粒径分布,微球形催化剂的表面光滑,球形度好,颗粒分布均匀.浆态床FTS 反应评价结果表明,尽管无定形催化剂的初活性及最高活性较高,但蜡产物与催化剂的在线分离困难;随着成型时平均粒径的增大,微球形催化剂的活性降低,但失活速率减慢,烃产物选择性向轻组分方向偏移,容易实现蜡产物与催化剂的在线分离.关键词:费2托合成;合成气;铁基催化剂;成型方式;浆态床反应器中图分类号:O643 文献标识码:AE ffect of Shaping Method of Iron 2B ased C atalyst on Its Perform ancefor Slurry Fischer 2T ropsch SynthesisHAO Qinglan1,2,BAI Liang13,XIANG Hongwei 1,L I Y ongwang1(1S tate Key L aboratory of Coal Conversion ,Institute of Coal Chemist r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Taiyuan030001,S hanxi ,China ;2College of M aterial Science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Tianjin U niversity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anjin 300457,China )Abstract :An amorphous Fe 2Cu 2K 2SiO 2catalyst was prepared by continuous coprecipitation ,and three micros pheric Fe 2Cu 2K 2SiO 2catalyst samples with different particle size were prepared by the combination method of continuous coprecipitation with spray drying.The textural and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catalyst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M ssbauer effect spectroscopy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N 2physisorption.The amorphous sample has not regular figuration and uniform particle size.However ,the micros pheric samples exhibit smooth surface ,fine s phericity ,and uniform particle size.The Fischer 2Tropsch syn 2thesis (FTS )reaction performance over the catalyst samples was evaluated in a stirred tank slurry reactor under the industrial relevant reaction conditions.The initial and the highest FTS activity of the amorphous sampl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micros pheric sam 2ples ,but the on 2line separation between the wax product and the catalyst was much more difficult.The activity of the micros pheric samples for FTS reactio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vera ge catalyst particle size ,and the same trend was observed for the cat 2alyst deactivation.The hydrocarbon selectivity shifted toward the light molecule product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verage catalyst par 2ticle size.Meanwhile ,the on 2line separation between the wax product and the catalyst can be performed easily ,and the run stability was improved.K ey w ords :Fischer 2Tropsch synthesis ;syngas ;iron 2based catalyst ;shaping method ;slurry reactor 费2托合成(F TS )是将合成气(H 2+CO )经催化反应转化为烃类产物并副产少量其它化学品的反应过程[1].与固定床F TS 相比,浆态床F TS 的优势是传热性能好,反应温度容易控制,可等温操作,从而可用较高的操作温度获得更高的反应速率[2,3];催化剂可实现在线装卸,而且浆态床反应器的投资相第29卷第10期催 化 学 报2008年10月Vol.29No.10Chi 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October 2008对较少,是目前国际上重点开发的合成液体燃料技术[4,5].铁基催化剂因具有优良的水煤气变换(W GS)反应活性而特别适合于低H2/CO比煤基合成气的浆态床F TS反应[6]. 工业铁基催化剂浆态床F TS反应的应用仍面临许多问题.催化剂除具有合适的催化活性和产物选择性外,还必须具有适宜的颗粒大小和必要的强度.一般,浆态床F TS反应器要求催化剂的粒度为30~120μm,催化剂颗粒具有较好的球形度.另外,催化剂还需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以提高催化剂的抗磨损性能,有利于蜡产物和催化剂的在线分离,保证催化剂的长期稳定运行.催化剂的使用性能与催化剂的成型方式直接相关. 催化剂的抗磨损性能与其催化活性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在提高催化剂抗磨损性能的同时会相应降低一定的催化活性.为使工业催化剂具有活性适宜,选择性高,运行稳定和抗磨损等性能,催化剂成型已成为工业催化剂制备的重要步骤之一,而浆态床F TS催化剂的成型更是催化剂能否实现工业化的决定因素之一.目前,有关铁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7~10]和预处理[11~15]的研究较多,但有关成型方式对铁基催化剂催化F TS反应性能的影响还未见文献报道.本文采用连续共沉淀方法制备了无定形铁基催化剂,采用连续共沉淀与喷雾干燥成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微球形铁基催化剂,借助N2物理吸附、粒径分布、扫描电镜和M ssbauer谱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探讨成型方式对催化剂物性和浆态床F TS反应性能的影响.1 实验部分1.1 催化剂的制备 将一定比例的Fe(NO3)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与沉淀剂Na2CO3溶液在一定温度和p H值下进行并流连续共沉淀,沉淀静置后分离,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棕色环实验检验无NO-3为止.滤饼重新搅碎后加入钾水玻璃溶液打浆,一部分浆液过滤后将滤饼进行常规干燥,然后在320℃焙烧5h,将其破碎,研磨后过325目筛,即得无定形Fe2Cu2K2 SiO2催化剂(A);另一部分浆液在250℃和不同喷雾干燥条件下制粒成型,然后在320℃焙烧5h,即得到不同粒径的微球形Fe2Cu2K2SiO2催化剂(其中实验室规模、批次规模和工业化规模的样品分别标记为B、C和D)[16],各催化剂样品的质量组成均为Fe/0105Cu/0106K/0116SiO2.1.2 FTS反应 F TS反应在高压反应釜(1L)中进行,实验装置、反应流程及产物收集系统详见文献[2,11,12].将320g轻质液体石蜡(沸点>340℃)和20g催化剂混合均匀后加入反应器中,然后用合成气(H2/CO =0167)置换反应系统.CO和H2分别经脱硫、脱氧、脱羰和脱水等净化后经各自的质量流量计(Brooks5850E)计量后混合进入反应器.催化剂在低氢/碳比(V(H2)/V(CO)=0167)气氛下进行原位还原(还原温度270℃,还原压力014MPa,还原气空速110L/(g・h)).还原过程中定时检测尾气中CO2浓度以判断催化剂的还原程度.还原完毕后,将反应器系统降温至初始反应温度(250℃),然后缓慢升高压力至115MPa,最后提高反应气空速至210L/(g・h),保持合成气H2/CO比不变开始F TS 反应.反应达稳态后,取24h为物料平衡周期,期间尾气保证分析3次以上,整个实验过程总物料及碳,氧和氢平衡保持在95%~102%.物料平衡结束后收集冷阱(0℃)和热阱(110℃)中的液相产物(液相产物经冷却分离成油相和水相产物);固相产物经反应器内的过滤系统在线分离后收集于蜡罐(220℃)中,反应尾气经湿式流量计计量后放空.气相产物采用在线色谱分析,液相和固相产物均采用离线色谱分析(详见文献[11,12]).1.3 催化剂的表征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结构用N2物理吸附法在Micromeritics Tristar3000型物理吸附仪上测定.氧化态样品预先在150℃和1133Pa下处理12h.测试时样品在液氮中冷却至-196℃,数据采集由计算机自动完成.由B ET方法计算比表面积,由BJ H方法计算孔径分布.催化剂的粒径分布采用中国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B T29300型激光粒度分布仪测定.以乙醇为介质,以体积颗粒直径为基准[17],数据由计算机自动采集.采用美国Fei公司EXEM XL1430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催化剂的形貌,催化剂样品涂于铜板上,喷金后测量,测试时加速电压75kV.催化剂的M ES谱在美国Austin公司S2600型M ssbauer谱仪上测定.用等加速方式室温下测样,放射源为25mCi的Co(Pd),用α2Fe 箔(15μm)对仪器进行速度校正,数据由计算机自动采集,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谱线.通过拟合参数079催 化 学 报第29卷同质异能移(IS )、四极分裂(QS )和超精细场(Hhf )对催化剂中各物相进行定性分析,通过积分各物相的谱峰面积确定其相对含量.2 结果与讨论2.1 催化剂的形貌与织构性质 图1为不同Fe 2Cu 2K 2SiO 2催化剂样品的SEM照片.可以看出,无定形催化剂A 样品没有规整的外形;微球形催化剂B 样品具有较好的球形度,但颗粒分布不均匀,有许多细小颗粒且样品表面有瑕疵;微球形催化剂C 样品的球形度较催化剂B 样品有了进一步改善,其颗粒表面光滑,表面的瑕疵消失,颗粒分布较均匀;微球形催化剂D 样品的球形度最好,样品的表面更光滑,颗粒分布更均匀.图1 不同Fe 2Cu 2K 2SiO 2催化剂样品的SEM 照片Fig 1 SEM images of different Fe 2Cu 2K 2SiO 2catalyst samples(a )Sample A Prepared by CCP (amorphous );(b )Sample B Prepared by CCP 2SDT (laboratory scale );(c )Sample C Prepared by CCP 2SDT (batch scale );(d )Sample D Prepared by CCP 2SDT (industrial scale )(CCP continuous co 2precipitation ;SDT spray 2drying technology.)表1 不同Fe 2Cu 2K 2SiO 2催化剂样品的织构性质Table 1 Textural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Fe 2Cu 2K 2SiO 2catalyst samplesSample A /(m 2/g )V P /(cm 3/g ) <P /nmd P /μmD /(cm 3/g )A 205.30.25 5.59 2.87 1.20B 157.90.327.5813.120.97C 94.30.3314.1422.390.74D45.00.2320.7372.151.08ASurface area ,V P Pore volume ,<P Pore size ,d PParticle size ,D Apparent density. 表1为不同Fe 2Cu 2K 2SiO 2催化剂样品的织构性质.可以看出,催化剂的成型方式不同,其织构性质差别很大.无定形催化剂A 样品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及最小的平均孔径和粒径;微球形催化剂D 样品的比表面积最小,平均孔径和粒径最大;微球形催化剂B 和C 样品的比表面积及平均孔径和粒径介于催化剂A 和D 样品之间.还可以看出,催化剂样品的堆积密度有一最小值.无定形催化剂A 样品在堆积时,不规整的细碎粒子填充到大颗粒之间的空隙中,使空隙率减小,导致其堆积密度最大;微球形催化剂B ,C 和D 样品颗粒之间的随机排列形成了不同的密堆积结构,从而形成不同形状的空隙.催化剂B 样品的颗粒分布不均匀,细小颗粒在空隙中的填充使空隙体积减小,导致其堆积密度较大,而催化剂C 样品的堆积密度较小.催化剂D 样品在堆积时形成的空隙虽然最大,但因其表面积最小,结构最致密,所以催化剂D 样品的堆积密度也较大. 图2为不同Fe 2Cu 2K 2SiO 2催化剂样品的孔径分布.可以看出,催化剂A 样品的粒径大多集中在2μm 以下,其粒径分布与其他催化剂样品明显不同.这是由于A 样品为无定形粉末,属于不规则的非球形颗粒,因而其粒径分布没有呈现正态分布.179第10期郝庆兰等:铁基催化剂成型方式对浆态床费2托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图2 不同Fe 2Cu 2K 2SiO 2催化剂样品的粒径分布Fig 2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Fe 2Cu 2K 2SiO 2catalyst samples(a )Sample A ,(b )Sample B ,(c )Sample C ,(d )SampleD图3 不同Fe 2Cu 2K 2SiO 2催化剂样品的MES 谱Fig 3 M ssbauer effect spectra (MES )of differentFe 2Cu 2K 2SiO 2catalyst samples(a )Sample A ,(b )Sample B ,(c )Sample C ,(d )Sample D2.2 催化剂的物相 图3为不同Fe 2Cu 2K 2SiO 2催化剂样品的M ES 谱;表2为其M ES 谱参数及铁物相含量.可以看出,不同催化剂样品的M ES 谱均由一套磁分裂的六线谱和一套超顺磁态的二线谱拟合而成.同质异能移(IS )和超精细场(Hhf )分别为0137~0140mm/s 和482~502kOe 的六线谱对应于顺磁态的α2Fe 2O 3,IS 和四极分裂(QS )分别为0132~0136mm/s 和0169~0174mm/s 的二线谱是晶粒小于1315nm 且处于超顺磁态(spm )的Fe 3+晶相[18].表2 不同Fe 2Cu 2K 2SiO 2催化剂样品的MES 参数及铁物相含量Table 2 MES parameters and iron contents of differentFe 2Cu 2K 2SiO 2catalyst samplesSample MES parameterIS (mm/s )QS (mm/s )Hhf (kOe )PhaseContent (%)A 0.37-0.21482α2Fe 2O 359.10.330.74Fe 3+(spm )40.9B 0.37-0.16483α2Fe 2O 352.90.340.74Fe 3+(spm )47.1C 0.40-0.16492α2Fe 2O 332.90.360.69Fe +3(spm )67.1D0.37-0.22502α2Fe 2O 360.40.320.74Fe3+(spm )39.6IS Isomer shift ,QS Quadrupole splitting ,HhfHy 2perfine field ,spm superparamagnetic.1Oe =791577A/m. 由表2还可看出,催化剂样品的Hhf 值均低于纯α2Fe 2O 3的Hhf 值(515kOe )[19].这可能是由于催化剂样品中的非磁原子替代了α2Fe 2O 3晶格中的部分铁原子.随着催化剂平均粒径的增大,α2Fe 2O 3的晶形逐渐趋于完美,但其含量和Fe 3+(spm )的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催化剂C 样品中Fe 3+(spm )的含量最高,α2Fe 2O 3的含量最低;催化剂D 样品中Fe 3+(spm )的含量最低,α2Fe 2O 3的含量最高;催化剂A 和B 样品中Fe 3+(spm )和α2Fe 2O 3的含量介于催化剂C 和D 样品之间.催化剂样品中的SiO 2起着分散和稳定铁晶相的作用,催化剂样品的成型方式不同,导致样品中SiO 2的作用不尽相同,铁晶相在SiO 2中的分散程度越高,催化剂中的Fe 3+(spm )含量越多,α2Fe 2O 3的含量就相对较少.279催 化 学 报第29卷2.3 催化剂上的FTS 反应性能2.3.1 反应活性与稳定性 不同Fe 2Cu 2K 2SiO 2催化剂样品均在相同的反应条件下运转了500h 以上,失活速率从F TS 反应活性达到最高值后开始计算.图4为不同Fe 2Cu 2K 2SiO 2催化剂样品上的F TS 反应活性和稳定性.可以看出,不同催化剂样品在F TS 反应初期,均经历一短暂的诱导期后达到最高活性[14],平稳运行一段时间后其活性开始逐渐降低.催化剂A 和B 样品的诱导期较短,分别为70和85h ;催化剂C 和D 样品的诱导期较长,约为100h.还原后的铁基催化剂暴露于F TS 反应条件下会发生进一步的碳化,从而需要一定的诱导时间使催化剂的活性上升至平稳的最高活性.小颗粒的催化剂在还原时容易被还原和碳化,故需要的诱导期较短;大颗粒催化剂需要的诱导期相对较长.图4 不同Fe 2Cu 2K 2SiO 2催化剂样品上的FTS 反应活性和稳定性Fig 4 Re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FTS reaction over differentFe 2Cu 2K 2SiO 2catalyst samples(Reaction conditions :V (H 2)/V (CO )=0167,SV =210L/(g ・h ),p =115MPa.) 由于催化剂D 样品的稳定性好,容易在线分离蜡产物,所以在运转了515h 后又进行了温度实验,以考察催化剂对反应温度的敏感性和不同反应温度下的失活速率,确定适宜的反应温度.由图4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催化剂D 样品的活性逐渐升高,但在不同的反应温度下对温度的敏感性不同(反应温度从250℃升高到255℃时,CO 转化率从4618%上升到5213%;反应温度从255℃升高到260℃时,CO 转化率从4910%上升到5318%).这说明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反应温度越高催化剂的活性升高的幅度越小.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F TS 反应是放热反应,选择反应温度应同时考虑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的因素.从热力学方面考虑,升高反应温度将使催化剂的活性降低;但根据动力学的观点,升高反应温度会加快反应速率.一般地,在反应速率较慢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因此反应速率随温度的上升而加快.但是,当反应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其平衡转化率却下降很快,导致反应速率升高的幅度反而降低.升高反应温度,催化剂的活性升高,但其失活速率亦加快.这是由于升高反应温度时催化剂的积炭速率加快所致[20].因此,为了保证F TS 催化剂长期稳定运行,反应温度取250℃为宜. 表3为不同Fe 2Cu 2K 2SiO 2催化剂样品的诱导期、失活速率和蜡产物排出压差.虽然无定形催化剂A 样品的初活性(6011%)和最高活性(6314%)均较高,失活速率(0118%/d )较慢,但在F TS 反应过程中蜡产物的排出最为困难(最高压差可达110MPa ),其结果将导致反应无法长期运行.微球形催化剂B 和C 样品的初活性和最高活性也较高,但失活速率均较快.虽然催化剂B 和C 样品的失活速率较催化剂A 样品快,但蜡产物的排出较为容易.尽管催化剂D 样品的初活性和最高活性均有所降低,但其失活速率明显减慢(0114%/d ),且蜡产物的排出最容易(压差为011~012MPa ).低的失活速率、良好的稳定性与蜡产物在线分离的容易性是工业催化剂追求的理想目标.表3 不同Fe 2Cu 2K 2SiO 2催化剂样品的诱导期、失活速率和蜡产物排出压差Table 3 Induction time ,deactivation rate and pressuredifference for wax removal over different Fe 2Cu 2K 2SiO 2catalyst samplesSample Induction time (h )Deactivation rate (%/d )250℃255℃260℃Δp /MPaA 700.180.6-1.0B 850.300.5C 1110.280.2-0.3D1070.140.160.180.1-0.2ΔpPressu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lurry reactor and waxproduct tank.2.3.2 产物分布 图5为不同Fe 2Cu 2K 2SiO 2催化剂样品上F TS 反应烃产物的选择性.可以看出,随着催化剂孔径和粒径的增大,各样品上F TS 反应烃产物选择性总的趋势是向轻组分方向偏移.催化剂A 和B 上的烃379第10期郝庆兰等:铁基催化剂成型方式对浆态床费2托合成反应性能的影响图5 不同Fe2Cu2K2SiO2催化剂样品上FTS反应烃产物的选择性Fig5 Hydrocarbon selectivity of FTS reaction over differentFe2Cu2K2SiO2catalyst samples(The reaction conditions are the same as in Fig4.)产物选择性较相似.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催化剂D上CH4和C2-4烃的选择性升高,C5+选择性降低.F TS反应在高温时有利于CH4和低碳烃的生成以及链终止反应,使烃产物分布向轻组分方向偏移.3 结论 浆态床F TS合成铁基催化剂的成型方式对催化剂和蜡产物的在线分离有重要影响,从而决定着催化剂的运行稳定性和寿命.采用连续共沉淀与喷雾干燥成型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制备的微球形Fe2 Cu2K2SiO2催化剂,其催化F TS反应的性能明显优于无定形催化剂.提高催化剂的平均粒径使催化剂在浆态床F TS反应中的活性下降,但其失活速率明显减慢,蜡产物与催化剂的在线分离较容易,从而可保证催化剂的长期稳定运行.参考文献1 Anderson R B.Fischer2Tropsch Synthesis.New Y ork: Academic Press,1984.12 Bai L,Xiang H W,Li Y W,Han Y Z,Zhong B.Fuel, 2002,81(11/12):15773 Dry M E.Catal Today,2002,71(3/4):2274 Schulz H.A ppl Catal A,1999,186(1/2):35 Dry M E.A ppl Catal A,1996,138(2):3196 Shroff M D,K alakkad D S,Coulter K E,K ohler S D, Harrington M S,Jackson N B,Sault A G,Datye A K.J Catal,1995,156(2):1857 刘福霞,郝庆兰,王洪,杨勇,白亮,朱玉雷,田磊,张志新,相宏伟,李永旺.催化学报(Liu F X,Hao Q L, Wang H,Y ang Y,Bai L,Zhu Y L,Tian L,Zhang Zh X, Xiang H W,Li Y W.Chin J Catal),2004,25(11):878 8 Y ang Y,Xiang H W,Tian L,Wang H,Zhang Ch H,Tao Zh Ch,Xu Y Y,Zhong B,Li Y W.A ppl Catal A,2005, 284(1/2):1059 Luo M S,O’Brien R J,Bao S Q,Davis B H.A ppl Catal A,2003,239(1/2):11110 Li S,Li A,Krishnamoorthy S,Iglesia E.Catal L ett, 2001,77(4):19711 Hao Q L,Liu F X,Wang H,Chang J,Zhang Ch H,Bai L,Xiang H W,Li Y W,Y i F,Xu B F.J Mol Catal A, 2007,261(1):10412 郝庆兰,白亮,相宏伟,李永旺,易凡,徐斌富.化工学报(Hao Q L,Bai L,Xiang H W,Li Y W,Y i F,Xu BF.J Chem Ind Eng(China)),2006,57(2):32413 Luo M S,Davis B H.Fuel Process Technol,2003,83(123):4914 Bukur D B,Lang X S,Ding Y J.A ppl Catal A,1999, 186(1/2):25515 O’Brien R J,Xu L G,S picer R L,Davis B H.Energy Fuel,1996,10(4):92116 相宏伟,刘福霞,郝庆兰,张成华,白亮,张志新,李永旺(Xiang H W,Liu F X,Hao Q L,Zhang Ch H,Bai L,Zhang Zh X,Li Y W).CN1583259.200617 Zhao R,G oodwin J G,Oukaci R.A ppl Catal A,1999, 189(1):9918 Kündig W,B mmel H,Constabaris G,Lindquist R H.Phys Rev,1966,142:32719 K olk B,Albers A,Leith I R,Howden M G.A ppl Catal A,1988,37(1/2):5720 Bukur D B,Okabe K,Rosynek M P,Li C P.Wang D J, Rao K R P M,Huffman G P.J Catal,1995,155(2): 353479催 化 学 报第29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