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用烟煤的DG-67013.5-540540电站煤粉锅炉热力计算毕业设计
300MW锅炉热力设计计算毕业设计(word)

XX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1025/18.3型燃煤锅炉热力设计计算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老师:完成日期:2011年6月设计(论文)专用纸目录前言 (4)一、绪论 (5)1、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 (5)2、我国电力工业现状 (5)3、锅炉设计的意义 (6)二、毕业设计任务书 (8)四、锅炉整体布置 (17)1、炉整体的外型——选Π型布置 (17)2、受热面的布置 (17)3、汽水系统 (19)五、燃烧产物和锅炉热平衡计算 (20)1、煤的元素各成分之和为100%的校核 (20)2、已知条件 (20)3、辅助计算 (21)3.1 烟道空气系数及受热面漏风系数 (21)3.2燃烧产物体积的计算 (21)设计(论文)专用纸3.3受热面烟道中的烟气平均特性 (22)3.4 空气、烟气的焓温表 (23)3.5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算 (26)4、炉膛设计和传热计算 (27)4.1燃烧室尺寸及炉墙面积的确定 (27)4.2燃烧器特性计算 (28)4.3炉膛结构特性计算 (29)4.4炉膛热力计算 (30)六、后屏过热器计算 (33)七、高温过热器计算 (38)八、高温再热器计算 (41)九、低温过热器计算 (44)十、低温再热器计算 (47)十一、省煤器计算 (50)十二、空气预热器计算 (53)十三、锅炉热力计算汇总 (57)十四、锅炉热平衡校准表 (58)设计(论文)专用纸十五、结论 (60)十六、致谢 (60)十七、参考资料 (61)设计(论文)专用纸前言毕业设计(论文)是完成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教育过程,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独立工作能力具有深远的影响。
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意义是:1、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加深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使之系统化、综合化。
2、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并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结合课题的需要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燃煤锅炉毕业设计

目录1.设计任务书 (1)1.1设计题目 (1)1.2原始数据 (1)2.煤的元素分析数据校核和煤种判别 (2)2.1煤的元素各成分之和为100%的校核 (2)2.2元素分析数据校核 (2)2.3煤种判别 (2)3.锅炉整体布置的确定 (4)3.1锅炉整体的外型—选n形布置 (4)3.2受热面的布置 (4)3.3锅炉汽水系统 (5)4.燃烧产物和锅炉热平衡计算 (7)4.1燃烧产物计算 (7)4.2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 (12)5.炉膛设计和热力计算 (15)5.1炉膛结构设计 (15)5.2燃烧器的设计 (16)5.3炉膛校核热力计算 (20)5.4炉膛顶棚辐射受热面吸热量及工质焓增的计算 (22)6.屏的设计和热力计算 (23)6.1屏的结构设计 (23)6.2屏的热力 (24)7.对流过热器结构尺寸和热力计算 (28)7.1对流过热器结构尺寸设计 (28)7.2对流过热器结构设计 (28)7.3对流过热器结构尺寸计算 (29)7.4对流过热器热力计算 (30)8.高温再热器的结构尺寸和热力计算 (35)8.1高温再热器结构尺寸 (35)8-2高温再热器结构尺寸设计 (37)8.3高温再热器热力计算 (37)9.低温再热器的结构尺寸和热力计算 (41)9.1低温再热器结构尺寸 (41)9.2低温再热器结构尺寸见下图: (42)9.3低温再热器的热力计算 (42)10.尾部受热面的设计和热力计算 (45)10.1省煤器结构尺寸 (45)10.2省煤器结构尺寸见表10-1 (45)10.3省煤器热力计算 (46)11.空气预热器的设计和热力计算 (49)11.1空气预热器的结构尺寸 (49)11.2空气预热器结构尺寸 (50)11.3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 (51)12.热力计算数据的修正和计算结果汇总 (55)12.1热力计算数据的修正 (55)12.2排烟温度校核 (56)12.3热空气温度校核 (56)12.4热力计算结果汇总 (57)13.锅炉设计说明书 (59)13.1设计参数及煤种 (59)13.2锅炉总体概况 (59)13.3水冷系统 (60)13.4燃烧器 (60)13.5过热器 (61)13.6再热器 (61)13.7省煤器 (61)13.8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61)参考文献 (63)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锅炉热力计算参考计算程序

av
1 2
FGD
计算公式 FGD
备注
0 VH2O 0.0161 av 1V 0
0 VN 2 0.79 (av 1)V 0
VN 2
Vg,dry
75.52
3 120521.6 Nm /h工况,干态
0 VRO2 VN2 av 1V 0
1 锅炉参数
序号 名称 1 实际燃煤量 2 固体不完全燃烧损失份额 3 4 5 6 计算燃料消耗量 锅炉飞灰份额 入口烟温 入口过量空气系数
符号 B q4 Bcal αf,a T0
单位 T/h
T/h
计算公式 给定 给定 100 q 4 B 100 给定 给定 给定
数值 19.74 2 19.34 90 120 1.5
0 VN 2
计算公式 Nm /kg 0.0889(Car+0.375Sar)+0.265Har-0.033Oar
3 3
单位
结果 4.195 3.319 0.324 0.795 12.07
备注
Nm /kg Nm3/kg Nm /kg
3
0.79V +0.8Nar/100 0.111Har+0.0124War+0.0161V0 0.01866*Car
备注 按7600小时
℃
0
F GD
2 脱硫系统计算所需物料成分参数
2.1 锅炉燃料成分 序号 名称 1 收到基碳 2 3 4 5 6 7 8 收到基氢 收到基氧 收到基氮 收到基硫 收到基灰分 收到基水分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符号
Car Har Oar Nar Sar Aar War Qnet.ar
DG-1025 17.8-553 566电站煤粉锅炉热力计算.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名称:燃用烟煤的DG-1025/17.8-553/566电站煤粉锅炉热力计算院系名称:能源与动力学院班级:热能与动力工程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年月燃用烟煤的DG-1025/17.8-553/566电站煤粉锅炉热力计算Boiler d esign and thermal caculation ofDG-1025/17.8-553/566 coal-fired power plant学院名称:能源与动力学院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和电力负荷的迅速增长,电网容量也随之增长,电力需求越来越大,发展电力产业已刻不容缓。
本文以燃用烟煤的DG-1025/17.8-553/566电站煤粉锅炉热力系统设计计算为例,简述了大型电站煤粉锅炉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指出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以及对发展计算机技术在锅炉设计中应用的期望。
本文叙述了燃用烟煤的DG-1025/17.8-553/566电站煤粉锅炉热力系统的设计过程。
首先确定了锅炉的整体布置,包括前屏过热器,后屏过热器,对流过热器,高温再热器,低温再热器,省煤器和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布置;然后确定锅炉的汽水系统和烟风系统的流程,并绘制锅炉热力系统图;最后详细阐述了锅炉各个受热面的结构设计以及热力计算过程,并进行热力计算数据的修正以及计算结果校核。
本文还对锅炉排烟温度,热空气温度和燃烧器主要参数的选取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锅炉汽温的调节方法。
关键词:电站锅炉热力系统设计ABSTRACT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ower load, power capacity and the demand for electricity also increase, the development of power industry has become essential. In this paper, the calculation design for thermodynamic system of DG-1025/17.8-553/566 boiler, for example, describes the design steps and methods of the large-scale coal power plant boiler, and results analysis, and the problems and deficiencies of the design process, as well as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in boiler design.The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process of thermodynamic system of DG-1025/17.8-553/566 boiler. Firstly, we determined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boiler, including the former screen superheater, rear screen superheater, convection superheater, high-temperature reheater, low temperature reheater, economizer and rotary arrangement air preheater; and then we determined the the water flow system and smoke flow system, and drew the diagram of boiler thermodynamic system; At last, we detailed elaborated the structure design and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 of each heating surface of boiler, and the data amendment of thermodynamic calculations and check of the result.Paper also analyzed the temperature of exhausted gas and hot air, and the selectet of the main parameters of burner, and elaborated the regulation method of steam temperature.Key words: plant bolier thermal system design目录1.绪论 (1)1.设计目的 (1)2.设计要求 (1)3.设计及计算方法 (1)4.现状与趋势 (1)5.设计任务书 (2)5.1设计题目 (2)5.2原始资料 (2)6. 煤的元素分析数据校核和煤种判别 (3)6.1煤的元素各成分之和为100%的校核 (3)6.2元素分析数据校核 (3)6.3 煤种判别 (3)2. 锅炉整体布置的确定 (5)2.1 炉整体的外型——选Π型布置 (5)2.2受热面的布置 (5)2.3汽水系统 (6)3. 燃烧计算和锅炉热平衡计算 (7)3.1燃烧计算 (7)3.2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算 (13)4. 炉膛热力计算 (16)4.1 炉膛结构尺寸计算 (16)4.1.1 炉膛的几何特征参数及确定原则 (16)4.1.2炉膛容积的确定 (16)4.1.3 锅炉炉墙和水冷壁 (19)4.1.4 炉膛结构数据 (19)4.2 炉膛热力计算 (22)4.2.1 炉膛出口烟温的选择 (22)4.2.2 热空气温度的选择 (22)4.2.3 炉膛热力计算过程 (22)5. 受热面的设计及计算 (28)5.1 高温对流过热器 (28)5.1.1 高温对流过热器的结构设计 (28)5.1.2 高温对流过热器的结构尺寸计算 (29)5.1.3 高温对流过热器的热力计算 (30)5.2高温再热器 (35)5.2.1 高温再热器结构设计 (35)5.2.2 高温再热器结构尺寸 (36)5.2.3 高温再热器的热力计算 (37)5.3 低温再热器 (40)5.3.1 低温再热器结构设计 (40)5.3.2 低温再热器的结构尺寸 (40)5.3.3 低温再热器热力计算 (41)5.4 低温过热器 (44)5.4.1 低温过热器设计 (44)5.4.2 低温过热器结构尺寸 (45)5.4.3 低温过热器热力计算 (45)5.5 高温省煤器 (48)5.5.1 高温省煤器结构设计 (48)5.5.2 高温省煤器结构尺寸 (50)5.5.3 高温省煤器热力计算 (50)5.6 高温空气预热器 (54)5.6.1 高温空气预热器设计 (54)5.6.2 高温空气预热器结构尺寸 (55)5.6.3 高温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 (56)5.7 低温省煤器 (59)5.7.1 低温省煤器设计 (59)5.7.2 低温省煤器结构尺寸 (59)5.7.3 低温省煤器热力计算 (60)5.8 低温空气预热器 (62)5.8.1 低温空气预热器设计 (62)5.8.2 低温空气预热器结构尺寸 (63)5.8.3 低温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 (63)5.9 锅炉校核计算 (66)5.9.1 尾部受热面热力计算误差检查 (66)5.9.2 锅炉整体热力计算误差检查 (67)6. 锅炉设计说明书 (69)6.1 基本资料 (69)6.2 煤质资料(设计煤种):淮南烟煤 (69)6.3 锅炉概况 (69)6.4 水冷系统 (70)6.5 燃烧设备 (70)6.6 过热器及过热蒸汽系统 (71)6.7 再热蒸汽系统及再热器 (71)6.8 省煤器 (71)6.9 空气预热器 (72)6.10 锅炉构架及平台布置 (72)6.11 炉墙密封 (72)6.12 除渣系统 (72)6.13 运行工况于气温调节 (73)参考文献 (74)致谢 (75)1.绪论1.设计目的本设计为燃用烟煤的DG-1025/17.8-553/566电站煤粉锅炉热力系统设计。
燃煤电站锅炉热力计算表格

烟囱进口烟气量(1台炉〕
符号 V0 ΔVznk αpy αl Bc V0
燃煤电站锅炉热力计算表格
数值 4.36
2,622.12
1.27
单位 Nm3/h Nm3/h ΔVznk=(αpy-αl)BcV0
/
1.20
/
8,350.29 kg/h
4.36 Nm3/h
公式及说明
Vpy Bc
Vg
V0g VN2-VON2 VO2 VH2O-VOH2O αpy V0
Nm3/kg
VOg=1.866Car/100+0.7Sar/100+0.8Nar/100+0.79VO+0.0124Mar+0.111Ha r+0.0161VO
Nm3/kg VRO2=0.01866Car+0.007Sar
Nm3/kg VON2=0.008Nar+0.79V0 Nm3/kg VOH2O=0.0124Mar+0.111Har+0.0161V0
% η1=Q1/Qin kJ/kg Qin=Qar,net+Qph+Qha kJ/kg kJ/kg kJ/kg kJ/kg Q1=[Dsh*(hsh″-hfw)+Dss*(hss″-hfw)+Dbl*(h′-hfw)+Qet]/B
kg/h kg/h kJ/kg kJ/kg kg/h kJ/kg kg/h
141.00 0.85
℃ 锅炉厂资料
锅炉厂资料/参考取值[1] 链条炉取0.7~0.8 煤粉炉取0.85~0.9 旋风炉取0.9~0.95 流化床炉取0.85
b ta Δαpy′ Δαc Δαpy″ Δαyc ∑Δα ηc X ηSO2′ ηSO2″ ηSO2 Ca/S KCaCO3
煤粉锅炉毕业设计

煤粉锅炉毕业设计【篇一:锅炉毕业设计】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1080t/h锅炉燃烧系统设计摘要1080t/h锅炉燃烧系统的毕业设计主要为炉膛燃烧系统的设计。
在炉膛燃烧系统的设计中,要对炉膛、燃烧器及屏式过热器进行设计计算和热力计算。
对燃烧系统进行初步的经济性分析,炉膛的设计要从燃料的选择开始,炉膛必须能适合燃料燃烧的要求,使燃料充分的燃烧;屏式过热器布置在锅炉炉膛的上方,过热器吸收了炉膛必需的辐射传热量和对流传热量,并把炉膛出口烟气温度限制在合理范围内,设计要充分发挥烟气流的偏移能起到阻尼和导流作用。
前言锅炉燃烧设备是组织燃料安全经济地燃烧的生产装置。
我国发电厂大型锅炉主要是固态排渣煤粉炉。
毕业设计是对煤粉燃烧器及炉膛的结构、原理、特点进行分析设计,通过一系列的计算来证明煤粉燃烧器及炉膛的合理性及经济性。
锅炉使用的燃料以煤和油为主,近年来因世界油价猛涨,燃煤锅炉的比例有所增加。
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为了加快火电厂建设速度,降低火电厂每千瓦设备费用、基建投资、金属耗量、运行管理费用,提高机组的经济性,节约燃料,电厂锅炉总的趋势是向大容量、高参数的方向发展。
毕业设计的的主要内容包括煤种的选择、锅炉结构的设计、锅炉燃烧系统的热力计算。
目录1080t/h锅炉燃烧系统设计摘要 .......................................................................... 1 前言 ....................................................................................................... (1)1.1煤质分析........................................................................................................ (4)1.1.1、燃料的选用 ....................................................................................................... .. (4)1.1.2、成分分析 ....................................................................................................... (5)1.2 燃料消耗量计算及热平衡 (5)1.2.1、燃料计算: .................................................................................................... .. (6)1.2.2、锅炉的有效输入热量及各项热损失 (8)1.2.3、锅炉的热平衡 (11)第二章炉膛设计 ....................................................................................................... .. (12)2.1 炉膛结构设计 ....................................................................................................... .. (12)2.1.1、炉膛结构设计(带前屏过热器): (12)2.1.2、水冷壁的设计 (17)2.2 燃烧器的结构设计 ....................................................................................................... . (18)2.2.1、燃烧器的设计 (19)2.2.2、燃烧器结构尺寸计算 (19)2.3 炉膛和前屏过热器结构尺寸计算 (22)2.3.1、炉膛结构尺寸计算 (22)2.3.2、前屏过热器结构尺寸计算 (26)第三章炉膛及后屏热力计算 (28)3.1 炉膛热力计算 ....................................................................................................... .. (28)3.1.1、炉膛的热力计算 (28)3.2 后屏过热器热力计算 ....................................................................................................... . (35)3.2.1、后屏过热器结构尺寸计算 (36)3.2.2、后屏过热器的热力计算 (38)附录一 ....................................................................................................... .................................. 44 附表一燃料消耗量计算及热平衡用表 ..................................................................... 44 附表二炉膛设计用表 ....................................................................................................... .................... 47 附录二 ....................................................................................................... .................................. 50 致谢 ....................................................................................................... ................... 51 参考文献.. (52)【篇二:410t燃贫煤煤粉锅炉毕业设计说明书】摘要关键词:贫煤;高压;自然循环;四角切圆燃烧abstractkeywords: lean coal, high-pressure, natural circulation, four corner tangential combustion目录引言 ....................................................................................................... (1)1 文献综述 ....................................................................................................... .. (2)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2)1.1.1 课题背景 (2)1.1.2 锅炉发展简史 (2)1.1.3 我国电站锅炉发展概况 (3)1.1.4 国外电站锅炉机组的发展 (5)1.1.5 锅炉发展新技术 (5)1.2 主要研究内容、应用价值、创新 (7)1.2.1 主要研究内容 (7)1.2.2 应用价值 (7)1.2.3 创新 (7)1.3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7)1.4 预期达到的目标、困难设想 (8)1.4.1 预期达到的目标 (8)1.4.2 困难设想 (8)2 锅炉结构设计说明 (9)2.1 锅炉的总体布置 (9)2.2 锅炉结构 (10)2.2.1 炉膛水冷壁 (10)2.2.2 锅筒及锅筒内设备 (12)2.2.3 燃烧设备 (14)2.2.4 蒸汽过热器及汽温调节 (15)2.2.5 省煤器 (17)2.2.6 空气预热器 (19)2.2.7 除渣装置 (21)2.2.8 吹灰装置 (21)2.2.9 锅炉构架 (22)2.2.10 密封装置 (22)2.2.11 炉墙结构 (23)3 热力计算 ....................................................................................................... (24)3.1 主要设计参数 (24)3.2 燃料特性 (24)3.3 辅助计算 (24)3.3.1 空气平衡 (24)3.3.2 燃烧产物体积及焓的计算 (24)3.3.3 烟气特性计算 (25)3.3.4 烟气的焓温表 (25)3.3.5 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算 (25)3.4 炉膛的结构及热力计算 (25)3.5 屏式过热器的结构及热力计算 (25)3.6 对流过热器的结构及热力计算 (26)3.7 转向室的结构及热力计算 (26)3.8 热量分配 (26)3.9 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的结构及热力计算 (26)3.10 热力计算主要参数汇总 (26)结论 ....................................................................................................... . (27)致谢 ....................................................................................................... . (28)参考文献 ....................................................................................................... (29)附录Ⅰ热力计算表 (30)附录Ⅱ锅炉部件结构图 (49)【篇三:煤粉锅炉课程设计】目录第1章锅炉的总体布置.............................................. 1 第2章空气平衡.................................................... 1 第3章燃烧产物及烟气焓温表. (2)3.1 燃烧产物的计算............................................. 2 3.2 烟气特性................................................... 3 3.3 烟气焓温特性............................................... 4 第4章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算.................................. 6 第5章炉内换热计算 (7)5.1 燃烧器特性................................................. 7 5.2 炉膛结构设计............................................... 8 5.3 炉膛热力计算............................................... 9 第6章对流传热计算.. (11)6.1 过热器结构设计 (11)6.1.1 第一级过热器结构.................................... 11 6.1.2 第二级过热器结构设计................................ 11 6.2 对流过热器热力计算. (12)6.2.1 第一级过热器热力计算................................ 12 6.2.2 第二级过热器热力计算.. (14)第7章省煤器结构设计及热力计算 (16)7.1 高温煤器设计计算 (16)7.1.1 高温省煤器结构设计.................................. 16 7.1.2 高温省煤器结构尺寸设计.............................. 17 7.1.3 高温省煤器热力计算.................................. 18 7.2 低温煤器设计计算 (19)7.2.1 低温省煤器结构设计.................................. 19 7.2.2 低温省煤器结构尺寸设计.............................. 21 7.2.3 低温省煤器热力计算. (21)第8章空气预热器结构设计及热力计算 (23)8.1 空气预热器结构尺寸设计.................................... 23 8.2 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 24 第9章热力计算数据的修正和计算结果汇总 (27)9.1 热力计算数据修正.......................................... 27 9.2 排烟温度校核.............................................. 27 9.3 热空气温度校核............................................ 28 9.4 锅炉热平衡误差校核........................................ 28 第10章个人总结.. (29)第1章锅炉的总体布置锅炉为单汽包,自然循环煤粉炉,呈Ⅱ型布置。
燃气锅炉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240t/h燃高焦炉混合煤气锅炉设计:(Q低温=1400千卡/标m3),设计的参数为215℃的给水温度,540℃的过热蒸汽温度,140℃的排烟温度,20℃的环境温度。
本次设计计算了,炉膛,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高温省煤器,高温空气预热器,低温省煤器,低温空气预热器的结构计算和传热计算.以及对烟道阻力的计算和空气预热器的计算,引风机,送风机的选择.炉膛宽度取7。
7米,顶棚宽4。
675米,顶棚高4.2米,炉膛总高15。
785米.屏式过热器取8片,纵向排数27,每片屏并联管子根数为12,第一根屏管高度4。
2米,屏高度最大值4。
559米,屏的深度为1.244米。
高温过热器横向管排数62,纵向管排数8,管长3。
329,管簇深度0.76米.低温过热器横向管排数58,纵向管排数16,管长3。
2.高温省煤器横向排数97.5,纵向排数26,受热面布置管长6.2.高温空预器横向管排数100,纵向管排数50,管箱高度1.44米.低温省煤器横向排数97.5,纵向排数64,受热面布置管长3。
35米。
低温空预器横向管排数100,纵向管排数50,管箱高度1.44米.本次设计中,烟气在炉膛出口温度是1295.1℃,经过屏式过热器烟温下降至1183℃,在经过高温过热器烟温下降到1032.6℃,经低温过热器温度下降到832.54℃,经高温省煤器下降到449℃,经高温空气预热器降至382℃,经低温省煤器下降到222℃,经高温空气预热器降至146。
7℃排烟。
本次设计中,水的流程是215℃给水经低温省煤器加热到260℃,经高温省煤器加热到319。
97℃,进入汽包,再经下降管,由水冷壁使饱和水变成319。
97℃的水蒸气,经低温过热器将水蒸气加热到425.2℃,经屏将水蒸气加热到455.87℃,最后经高温过热器加热到540℃引出做功。
关键字:炉膛,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Abstract240t / h burning blast furnace gas boiler design (high mixing coke oven gas: low—temperature Q = 1400 kcal / standard m3)of the graduation project, the design parameters for the feed water temperature of 215 °C, the superheated steam temperature of 540 °C, 140 °C exhaustsmoke temperature,20 °C ambient temperature。
燃煤电站锅炉热力计算

燃煤电站锅炉热力计算38.000 6.000顺列逆流9.000 40.000 5.000 38.000 110.000 60.000 2.895 1.579 1632.298 0.16579.000 0.04226.313403.6084623.095340.0003921.000701.332240.0001039.2581126.686262.000251.000371.804119.600255.1569.6970.0770.2180.0171.32913.00058.8000.0702.3360.0330.0030.032311.0001.03059.83050.725700.921-0.0594.锅炉原理,范从镇,中国电力出版社1986(TK.146)1.林宗虎等. 实用锅炉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年6月2.宋贵良主编等.锅炉计算手册(上、中、下).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10月3.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编写组.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4.电力工业部华东电力设计院编.火力发电厂设计手册.北京:电力工业出版社,19985.冯俊凯等主编.锅炉原理及计算.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6.易大贤等编.锅炉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7.陈立勋等主编.锅炉本体布置及计算.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08.北京锅炉厂编.锅炉机组热力计算-标准方法.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769.化工部热工设计技术中心站编.热能工程设计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年6月10.Auto CAD软件应用指南类11.MS Office 软件应用指南类12.Fortran、Visual Basic、Visual C++、Matlab、Solidwork等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参考书13.锅炉原理,范从镇,中国电力出版社1986结果单位红色为已知或选定的参数兰色为查表数据褐色为调整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用烟煤的DG-670/13.5-540/540电站煤粉锅炉热力计算毕业设计目录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绪论 (1)1.1 设计目的 (1)1.2 设计要求 (1)1.3 设计及计算方法 (1)1.4 现状与趋势 (1)1.5 设计任务书 (2)1.5.1 设计题目: (2)1.5.2 原始资料 (2)1.6 煤的元素分析数据校核和煤种判别 (3)1.6.1 煤的元素各成分之和为100%的校核 (3)1.6.2 元素分析数据校核 (3)1.6.3 煤种判别 (3)1.7 计算方法及主要参数的选取 (4)1.7.1 锅炉热力计算方法 (4)1.7.2 热空气温度的选择 (4)2 锅炉整体布置 (6)2.1 炉整体的外型——选Π型布置 (6)2.2 受热面的布置 (6)2.3 汽水系统 (7)3 燃烧计算和锅炉热平衡计算 (8)3.1 燃烧计算 (8)3.2 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算 (15)4 炉膛热力计算 (17)4.1 炉膛结构尺寸计算 (17)4.1.1 炉膛的几何特征参数及确定原则 (17)4.1.2 炉膛容积的确定 (17)4.1.3 锅炉炉墙和水冷壁 (20)4.1.4 炉膛结构数据 (21)4.2 炉膛热力计算 (24)4.2.1 炉膛出口烟温的选择 (24)4.2.2 热空气温度的选择 (24)4.2.3 炉膛热力计算过程 (25)5 受热面的设计及计算 (37)5.1 高温对流过热器 (37)5.1.1 高温对流过热器的结构设计 (37)5.1.2 高温对流过热器的结构尺寸计算 (37)5.2 高温再热器设计和热力计算 (43)5.3 低温再热器 (48)5.3.1 低温再热器结构设计 (48)5.3.2 低温再热器的结构尺寸 (49)5.3.3 低温再热器热力计算 (50)5.4 低温过热器 (52)5.4.1 低温过热器设计 (52)5.4.2 低温过热器结构尺寸 (52)5.4.3 低温过热器热力计算 (53)5.5 省煤器 (56)5.5.1 省煤器结构设计 (56)5.5.2 省煤器结构尺寸 (57)5.5.3 省煤器热力计算 (58)5.6 空气预热器 (62)5.6.1 空气预热器设计 (62)5.6.2 空气预热器结构尺寸计算 (63)5.6.3 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 (64)6 热力计算数据的修正和计算误差检查 (67)6.1 热力计算数据的修正 (67)6.2 锅炉整体热力计算误差检查 (68)7 结论 (70)7.1 基本资料 (70)7.2 锅炉概况 (70)7.3 水冷系统 (71)7.4 燃烧设备 (71)7.5 过热器及过热蒸汽系统 (71)7.6 再热蒸汽系统及再热器 (72)7.7 省煤器 (72)7.8 空气预热器 (72)7.9 锅炉构架及平台布置 (72)7.10 炉墙密封 (73)7.11 除渣系统 (73)7.12 运行工况于气温调节 (73)附图 (74)参考文献 (81)致谢 (82)1 绪论1.1 设计目的本设计为某电厂额定蒸汽蒸发量为670t/h,蒸汽出口压力为13.5MP,过热蒸汽和再热蒸汽为540℃的电站煤粉锅炉热力计算。
目的在于确定锅炉炉膛结构参数、水冷壁、汽包、屏式过热器、燃烧器、等相关受热面的布置、传热计算以及结构设计。
1.2 设计要求锅炉为自然循环锅炉,Π型布置,固态排渣,使用燃料为平顶山烟煤,过热蒸汽参数为540℃,13.5MPa,再热蒸汽参数540℃,3.2MP,给水温度250℃,排烟温度140℃。
膜式水冷壁,直流燃烧器,二级过热器,二级喷水减温。
1.3 设计及计算方法设计锅炉炉膛需要分析、了解锅炉受热面布置细节,充分了解炉膛结构设计与炉膛容积;炉膛内炉墙总面积;炉膛有效辐射受热面积;炉膛火焰有效辐射层厚度;炉膛水冷程度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多次取值校核,让炉膛出口烟温为1134℃,在误差范围内,并低于煤种变形温度,使本身设计更加适合煤种燃烧的要求。
1.4 现状与趋势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是锅炉设计或校核必须完成的十分重要的任务,也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情。
随着锅炉向高参数、大容量发展,锅炉热力计算过程中有成千上百个数据需要多次迭代与计算,使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目前国内外燃煤发电机组的锅炉设计主要采用传统的相似理论求解方法。
随着计算机的出现,将数值模拟用于锅炉辅助设计,已经开始在工程设计中开始应用。
对于提高锅炉效率、降低投资成本与开发、改善机组运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1.5 设计任务书1.5.1 设计题目:燃用烟煤的DG-670/13.5-540/540电站煤粉锅炉热力计算。
1.5.2 原始资料锅炉额定蒸发量: De=670t/h再热蒸汽流量: De1=560t/h给水温度: tgs =250℃给水压力: Pgs =16.3MPa过热蒸汽压力: P1=13.5MPa过热蒸汽温度: t1 =540℃再热整齐进入锅炉机组时的温度 t2'=340℃再热蒸汽离开锅炉机组时的温度 t2''=540℃再热整齐进入锅炉机组时的压力 p2'(表压)3.5MP再热整齐离开锅炉机组时的压力 p2''(表压)3.2MP冷空气温度: Tlk =25℃汽包压力(表压) 15.9MP排烟温度假定值:py =140℃热空气温度假定值:rk t =300℃过热器调温方式: 喷水减温调节制粉系统: 中间储藏式制粉系统,热风送粉,筒式钢球磨煤机燃料特性:①燃料名称:平顶山烟煤 ②煤质资料:资料项 目符号 单位 数值 元素分析 收到基碳Car % 58.2 收到基氢Har % 3.7 收到基氧Oar % 4.1 收到基氮Nar % 0.9 收到基全硫Sar % 0.5 工业分析 收到基灰份Aar % 25.6 收到基水份Mt % 7 空气干燥基水份Mad % 1.4资料项目符号单位数值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 % 24.6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ar kJ/kg 22625 可磨系数Kkm - 1.5灰熔点变形温度DT ℃1260 软化温度ST ℃1500 熔化温度FT ℃1.6 煤的元素分析数据校核和煤种判别1.6.1 煤的元素各成分之和为100%的校核Car+Oar+Sar+Har+Nar+Mar+Aar =58.2+4.1+0.5+3.7+0.9+7+25.6=100 1.6.2 元素分析数据校核(1)干燥无灰基元素成分的计算干燥无灰基元素成分与收到基元素成分之间的转换因子为K daf =100/(100—M ar—A ar)=100/(100-7-25.6)=1.48368.则干燥无灰基元素成分应为C daf =Kdaf×Car=86.35015H daf =Kdaf×Har=5.489614O daf =Kdaf×Oar=6.083086N daf =Kdaf×Nar=1.335312S daf =Kdaf×Sar=0.74184(2)干燥基灰分的计算A d=100A ar/(100-M ar)=27.52 %(3)干燥无灰基低位发热量的计算Q daf,net=( Q ar,net +25×M ar) / K daf =(22625+25×7)/1.48368=15367.2(kJ/kg)1.6.3 煤种判别(1)煤种判别由燃料特性得知V daf=24.6%>20%,而且Q =22625kJ/kg>18840 kJ/kg,所以属于易燃煤种,燃烧温度较高,锅炉炉膛水冷壁、对流受热面可能超温,当然发热量高,灰分较低,也是其优点。
(2)折算成分的计算A ar,zs= 4182*A ar/Q ar,net (%)=4.376 %M ar,zs= 4182*M ar/Q ar,net (%)=1.3%S ar,zs= 4182*S ar/Q ar,net (%)=0.0925%A ar,zs.=4.376%>4%,此煤属于高灰分的煤,M ar,zs=1.3%<8%,低水分;S ar,zs=0.0925%<0.2%,低硫分。
1.7 计算方法及主要参数的选取1.7.1 锅炉热力计算方法锅炉热力计算分为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设计计算一般是在设计新锅炉时运用的方法,而校核计算是在锅炉结构已定,燃料变更时进行的计算。
本文所用设计计算的计算步骤为:(1)按设计任务书列出原始数据;(2)选取各烟道的过量空气系数,计算三原子气体的容积和容积份额、烟气和空气的焓;(3)预先估计排烟温度和热风温度,用以确定热损失、锅炉效率和燃料消耗量;(4)计算炉膛传热,设计辐射受热面的结构,求出炉膛出口处的烟温,设计各对流受热面结构,再计算各对流受热面的烟温,按烟气流动方向顺序计算;(5)如果计算得出的排烟温度与起初所估计的排烟温度之差未超过±10℃,而热空气温度之差未超过±40℃,则可认为锅炉机组的热力计算结束。
如超过误差,则需重新假定排烟温度及热空气温度进行计算;(6)确定锅炉机组热平衡计算的误差,应不超过Qr的0.5%:(7)最后将整台锅炉机组的主要计算数据列出汇总表。
1.7.2 热空气温度的选择热空气温度的选择主要应保证燃料在锅炉炉膛内迅速着火。
它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燃料的着火性能。
着火性能好,可选得低些;着火性能差,则应选得高些。
一般只是挥发分少的无烟煤,水分高的褐煤以及用液态排渣方式时需选用高的热空气温度。
下表所列数据为固态排渣煤粉炉及燃油、燃气锅炉的热风温度,可供选择时参考。
1 电厂锅炉的热风温度燃料无烟煤贫煤、劣质烟煤褐煤烟煤、洗中煤重油、天然气热风干燥剂烟气干燥剂热风温度rft(℃)380~480 330~380350~400 300~350 280~350 250~300 空气预热器布置方式双级布置单级或双级布置单级布置依据上表,由于燃烧使用的是平顶山烟煤,故本次设计的热风温度选取为300℃2 锅炉整体布置2.1 炉整体的外型——选Π型布置选择Π形布置的理由如下:(1)锅炉排烟口在下方,送、引风机及除尘器等设备均可布置在地面,锅炉结构和厂房较低,烟囱也建在地面上;(2),尾部竖井中,烟气下行流动便于清灰,具有自身除尘的能力;(3)各受热面易于布置成逆流的方式,以加强对流换热;(4)机炉之间的连接管道不长。
2.2 受热面的布置在炉膛内壁面,全部布置水冷壁受热面,其他受热面的布置主要受蒸汽参数、锅炉容量和燃料性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