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机会网络中混合路由机制的研究

合集下载

混合无线网络中的动态资源分配研究

混合无线网络中的动态资源分配研究
动态资源分配在混合无线网络中的优势和挑战
解决方案:采用智能算法,如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实现动态资源分配
优势:提高网络性能,优化资源利用,降低能耗
挑战:复杂的网络环境,多样化的用户需求,实时性要求高
实际应用: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场景,提高网络效率和可靠性
混合无线网络中动态资源分配的关键技术
干扰抑制技术:通过采用干扰抑制算法,提高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干扰预测技术:通过预测干扰的变化趋势,提前调整资源分配策略,降低干扰影响
传输速率与负载均衡技术
传输速率:提高数据传输速度,降低延迟
负载均衡:实现网络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网络性能
技术实现:采用多路径传输、负载均衡算法等技术
应用场景:适用于无线网络中的视频传输、数据传输等场景
PART 01
混合无线网络的定义和组成
定义:混合无线网络是指将多种无线通信技术融合在一起的网络,如Wi-Fi、蓝牙、ZigBee等。
组成:混合无线网络通常包括以下部分:
01
02
无线接入点(AP):负责无线信号的接收和发送。
无线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通过无线接入点连接到网络。
家庭无线网络:将Wi-Fi、蓝牙、ZigBee等无线技术融合,实现家庭自动化和物联网应用。
添加标题
企业无线网络:将Wi-Fi、4G/5G等无线技术融合,实现企业内部无线网络覆盖和移动办公。
添加标题
智慧城市:将Wi-Fi、4G/5G、NB-IoT等无线技术融合,实现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和物联网应用。
添加标题
混合无线网络中的动态资源分配研究
汇报人:xxx
目录
01
混合无线网络的概述
02

移动机会网络路由问题研究

移动机会网络路由问题研究

移动机会网络路由问题研究作者:黎智成来源:《无线互联科技》2016年第07期摘要:传统的多跳无线网络只适用于一般的用户,对于那些在比较困难的环境下进行作业的无线网络而言,一旦出现无线网络连接中断的情况,不仅会出现网络性能大幅度下降导致网络不能正常运行,更没有相应的处理方案来解决这种问题。

这种网络显然不能满足当下人们的需求,因此移动机会网络应运而生。

但这种网络的路由问题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在这里,文章主要就移动机会网络的实际应用以及机会路由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移动机会网络;机会路由;数据转发由于无线的自适应网络的拓扑结构在实际生活中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同的改变,这就导致这种无线网络的连通性无法得到一个稳定性的保证,进而造成各个信息源节点与各个目的节点之间不存在数据通路。

这些是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的。

而移动机会网络的出现就满足了人们的信息需求——它作为一种自组织网络,这种网络不需要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存在完整路径,它只需要充分利用节点移动带来的相遇机会,就可以实现整个网络的通信。

因此,移动机会网络更适合当代人们,可以满足当代人们旺盛的信息需求。

1 移动机会网络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早期的移动机会网络技术并不是十分纯熟,因此其应用范围就仅仅限制在挑战不同环境下的通信需求,比如乡村地区的通信、野外野生动物的位置追踪等。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移动机会网络技术日渐成熟;同时伴随着各类便携式设备的出现,为机会组网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应用平台,移动机会网络的实际应用范围也更为广阔。

接下来主要就现在比较常见的移动机会网络应用进行简单的分析。

1.1 移动机会网络在文体活动中的实际应用由于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的得到了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享受生活,参加一些文体活动,比如现场观看体育赛事、参加一些大型的晚会,或者是欣赏一场音乐会等等。

但由于场地自身的位置原因,坐在后排或者是坐在角落里的人们会受到位置的影响,视觉受限,这就大大降低了人们观看的质量。

机会网路典型路由算法

机会网路典型路由算法

1.1机会网路典型路由算法研究机会网络是一种节点分布稀疏、网络拓扑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的间歇性通信网络。

数据以多跳方式,采用“接收-携带-转发”的机制传输给目的节点,如果中间节点没有合适的可供传输的路径或节点,则无法立刻将数据转发出去,而是保存在节点缓存中,等到出现合适的传输机会之后,再将消息转发出去。

而现有的有线网络和无线自组织网络中基于TCP/IP 协议的端到端路由协议已经不再适用于机会网络。

因此,如何在机会网络中寻找一条时延尽可能低、消耗尽可能小、传输成功率尽可能高的路径,将消息准确传递到目的节点,是机会网络中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

从不同角度出发,机会网络的路由策略有不同的分类方式[27]。

按照消息传输方式可分为洪泛路由策略和转发路由策略;按照路由所使用报文的份数可分为单报文路由策略和多报文路由策略;按照节点所掌握的网络拓扑信息还可分为确定性路由策略和随机性路由策略。

本文按照消息传输方式不同将目前的路由协议分为如下几类:直接传输路由策略(Direct Transmission)、基于泛洪的路由策略(Flooding Based)、基于情景感知的路由策略(Context Based)、基于社区的路由策略(Community Based)、基于编码的路由策略(Coding Based)、基于预测的路由策略(Predicted Based)。

1.1.1基于副本或泛洪的路由策略直接传输(Direct Transmission,DT)路由在运行过程中,不产生消息副本,消息一直保存在源节点缓存中,直到源节点在运动过程中遇到目的节点,才将消息转发给目的节点。

DT 路由协议由于没有进行路由优化处理,也没有产生任何副本消息,因此传输时延很大。

为了减少网络中消息的传输时延,研究人员提出了基于泛洪的路由协议,通过消息携带节点产生大量的消息副本,转发给每一个相遇的节点,完成消息的投递。

根据网络中消息副本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将基于泛洪的路由分为两大系列:泛洪路由和限制性泛洪路由。

无线传感网络中机会性的组播路由

无线传感网络中机会性的组播路由

无线传感网络中机会性的组播路由聂燕柳【摘要】为了迎合紧急数据驱动型应用要求,低功率无线传感网络WSNs技术需具有一定的扩展性.WSNs在考虑传统的多对一的数据收集流量模型时,需支持组播通信.然而,面向WSNs的有效组播存在挑战.为此,引用机会性转发概念,提出机会性组播路由OMR(Opportunistic Multicasting routing).OMR协议由转发节点集和目的节点委派两步构成.转发节点集指给发送节点构建下一跳转发节点集.一旦转发节点集内的节点唤醒,发送节点就给该转发节点委派目的节点,此过程称为目的节点委派.发送节点再将消息复本转发至委派的目的节点,此转发过程一直重复,直到所有目的节点都被委派.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现存的组播路由,OMR路由能有效地降低能效,并控制时延.【期刊名称】《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年(卷),期】2019(036)002【总页数】6页(P323-328)【关键词】无线传感网络;路由;机会性组播;转发节点集;消息复本【作者】聂燕柳【作者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河南新郑451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930 引言传统的基于数据收集的无线传感网络WSNs[1-2]能够支持多对一(Many-to-one)的流量模型。

多个源节点向单个目的节点(信宿)传输数据,如以信宿为根的数据收集树。

而一些数据收集协议也支持沿着根向叶的数据传输,即形成一对多(One-to-Many)流量模型。

此外,一些数据收集协议具有一定扩展性,对它们进行修剪,它们也能支持多个源节点向潜在多目的节点中任意一个节点传输数据,即多对任意(Many-to-any)节点。

然而,目前缺乏多对多(Many-to-Many)的数据收集协议,即组播协议[3]。

设计有效的组播协议的挑战之一:WSNs中无线电常采用值日周期DC(Duty-Cycled)策略,即周期性或事件触发型地关掉、开启无线电,进而保存节点能量。

机会网络详细介绍

机会网络详细介绍

2.机会网络的概念和体系结构
目前机会网络尚无统一的定义,综合现有的文献我给出以下描述性的 定义:机会网络是一种不需要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存在完整路径,利用 节点移动带来的相遇机会实现网络通信的、时延和分裂可容忍的自组织网 络。机会网络又被叫做稀疏ad hoc 网络、ICN (Intermittently Connected Network)或DTN(Delay/Disruption Tolerated Network) ,机会网络不同 于传统的多跳无线网络,它的节点不是被统一部署的,网络规模和节点初 始位置未进行预先设置,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的路径事先并不能确定是 否存在。 机会网络的体系结构与传统的多跳无线网络稍有不同,它通过在节点的应 用层与传输层之间插入一个新的协议层来执行“存储一携带一转发”的信 息交换机制,该层称为束层(bundle layer),如图1所示。当节点作为主机 时,束层可以发送和接收束(融合在一起传递的消息被称为束),但不转发 束。当节点作为路由器时,在同一区域的节点之间,束层可以进行存储、 携带和转发整个束(或束片段)。当节点作为网关时,网关的束层需要有储 存能力并能进行安全检查,以确保消息转发,能够在不同的网络区域之间 传输信息。
2)多次转发机制。在一些路由协议中,数据分组在不同节点相遇时会 被多次转发,相当于多个数据副本被注入网络,这和传统多跳无线网络 路由中的“一次性发给确定的下一跳节点”有所不同。
机会网络的路由协议
D 1 4 3 2 3 1 4 S 2 D
S
接收
S 3 4 1
携带
2
D
转发
图2 “接收——携带——转发”机制
机会网络的路由协议
• 2)Moby Space路由协议:该协议建立了高维欧氏空间,该空间中的每个

机会网络典型路由算法性能分析

机会网络典型路由算法性能分析

[ btat ae n e i ua o f u a o e n h v rn el i , i p pr u t t e a zs i o p r n t t ok o t g As c r ]B sd m l in m m vmet ea i a c yt s a e q a i i l a l e x p ot i c e r u n ot s h t oh n b o ir t h n t v y n y s a us nw ri i
1 概述
机会 网络 是一种不需要在源 节点和 目的节点之间存在 完
Dr t e vr ic D l e e i y算法源节点仅在遇到 目 标节点 时将报文
交付给下一个节点 ,而 Fr o tc 算法源节点将报文交付 i tC nat s 给它遇到的第 1 个节点。
整路径 ,利 用节点移动 带来 的相遇机 会实现 网络通 信的、时 延和 分裂可容忍的 自组织 网络 u。机 会 网络不 同于传 统的多 J
Pe f r a eAna y i f p c l r o m nc l sso Ty ia u i gAl o ih Ro t g rt m n i p o t n s i t r n O p r u itcNe wo k
S UN i nz LI Na -u Z Ja .hi , U ir i HANG n -i HAN o g mi g , , Yig xn , Zh n - n CHEN n Da
[ e o d ]o pr n t t o ; u n g rh n d o it mo e m tc K yw r s p o u i c e r r t g l i m;o e bl dl e t s n w k oi a o t i m i y ; r i

浅谈机会网络

浅谈机会网络
浅 谈 机 会 网 络
王 耀
( 南京 邮电大学计 算机 软件 学院 江 苏 南京 2 1 0 0 4 6) 摘 要 :随着通信技术 的不断发展 ,移动设备的成本逐渐 降低 ,具有短距 离连接 的智能设备 的普及,无线 网络成为 了时下研究 的最 主要 的热点之一 传统的 M A N E T( 移动 自组织 )通信模 式在假设 大部 分的 网络是连通的 ,且任 意节点对之 间至少存在一条 完整 的端到 端的通信路径 的基础 上,可 能因为障碍 物,射频 关闭,网络稀疏 ,节点移 动的缘 故 出现 通信 失败现 象。因运而生 出的机会 网络为通信 提供 了一种全新 的模 式。本 文就机会 网络的概 念 ,结构 , 转发机制 ,移动模 型等方面展开讨论 , 并对机会 网络未来研究领域进行展望 。 关键词 :机会 网络;移动模型 ;转发机制 ;安全 与信任技 术
点 问题进行 阐述与解释 ,包 括转发机制 ,节点移动模型 ,路 由协 议等,并对其 他研 究 问题 ,如安全 与协作机制等 问题作 出简单 的
描述,最后总结展望未来机会 网络的研究方 向。 机 会 网络 机 会 网络 是一 种 不 需要 源 节 点和 目标 节 点之 间存在 完 整 链 路 , 利用节点移动带来 的相遇机会实现通信 的自组织 网络。 与传统 的面 向连接 的无线网络不同, 机会网络是一种针对 间歇性连接 、 延迟大、 错误 率高等无线通信特征设计 的新型无线网络,能在缺 乏端到端 连接 的网络环境 中完成信 息传 递。由于节 点的移动 ,两个节 点可 以进入相互通信范 围而交 换数 据, 机会 网络就是利用这种节 点对 之间的逐跳转发将数据从源节 点传 输到 目标节点 。


图 1 是对机会 网络消息传递机制 的说明。 整个传 递 目标是要 将 由 5号 节 点 携 带 的 信 息 传 递 给 不 在 同 一 个 连 通 区 域 里 的 D 节 点。因不具备通信 路线,5节点先把信息 打包传 递至同一通信区 域 的 1号节点,然后存储至本地 ,等待下 一传 递机 会的 出现 。随 着节 点的不断移动, t 2 时刻完成信 息由 1 号节 点传递 至 3号节点, 在t 3时 刻 完 成 传 递 至 目的 终 端 节 点 D。 二 、 节 点 移 动 模 型 节 点移动模型通过相应 的算法 与规 则描述 节点位置、 速 度与 移动方 向等运 动信息 。 节 点移动模 型描述 了节点 的移动模式 ,包 括位置 、速度等特征 的变化 ,广泛应用于 自组 网协议性 能的分析 和评价 ,是 自组织 网络 的基础研 究之 一。移动 问题对于传统通信 模型是一个 巨大考验 ,对机会 网络确 是一种机 遇。传统 的无线 网

机会网络详细介绍

机会网络详细介绍

自己能到达目的节点的传递概率,然后将传递概率进行周期性的交换,最 终每个节点能够计算出该使用哪一个中间节点才能更好的实现转发到达目 的节点,而这中间节点就是基于场景,使用卡尔曼滤波计算来的。当中间 节点收到消息,它首先将消息存储在缓冲区内,然后当它遇到目的节点时 就转发,或者传递给另一个更高传递概率的节点。当节点的缓存较小时, CAR路由协议的包传输率比Epidemic高些,因为在该协议中每个消息仅产 生一个副本,节省了存储空间和网络带宽资源。而当节点的缓存较大时, 结果却相反。
•3)机会网络是一种异质的无线网络,即网络节点可以包括不同种类的 无线通信设备,如Wi Fi设备、蓝牙装置和卫星等。
机会网络的特点和应用
3.2 机会网络的应用
机会网络主要应用于缺乏通信基础设施、网络环境恶劣以及应对紧急突 发事件的场合,由于机会网络能够处理网络分裂等已有无线网络技术难以解 决的问题并能满足恶劣条件下的网络通信需要,因此在军事和民用无线通信 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相关研究的开展也越来越广泛,目前机 会网络主要的应用领域有以下几个。
基于编码
EC; H-EC
CAR; MobySpac e
Infostations; SWIM
Ferries; Data MULEs
图4 机会网络路由协议分类图
机会网络的路由协议
4.2.1 基于复制
•1) Epidemic路由协议:该协议本质上是一种泛洪路由协议,该协议在 相遇的成对移动节点中交换信息,每一个携带数据的节点都将数据的副本 传递给它所遇到的节点。其工作原理如图5所示,每个节点的缓存区中都 存储需要传递的消息,并且每个节点都存储一个SV (Summary Vector), SV中含有该节点缓存区存储的消息。当两个节点相遇时,他们相互交换 SV,然后将对方的SV和自己的SV比较,判断出自己缓存中没有而对方有 的信息,接着向对方发送请求信息,请对方发送自己没有的消息,然后节 点收到对方发过来的消息,并完成自己的SV更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机会网络,机会路由,混合路由,相遇预测,路由算法
I
机会网络中混合路由机制的研究
ABSTRACT
Opportunistic network is an Ad Hoc network, which source node and destination node can communicate without a connecting link. Opportunistic network is intermittently connected or disconnected, so the traditional wireless Ad Hoc network routing protocols unable to run under the environment.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f opportunistic network routing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value. Firstly, the paper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e routing strategy in opportunistic network, introduce the existing routing strategy classification and typical routing algorithm corresponds to related routing strategy, then analysis the advantages and the problems of algorithms. Secondly, based on the previous introduction, the paper proposes a routing algorithm called ED_PROPHET, which takes encounter duratio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algorithm utilizes history meets, encounter frequency and encounter duration between node pair to determine the next hop of the message; for the limited cache space of node, ED_PROPHET adds a cache management strategy, which utilizes the survival time and the number of copies of the message in the network to determine whether messages need to remove and its position in the cache. Thirdly, the paper proposes an Urban Infrastructure-based Hybrid Routing (UIHR in short). The algorithm uses the infrastructure as a relay to translate message. The infrastructures, which are deployed in the areas with larger daily flow of people, can contact with more nodes, then translate messages more quickly, and improve the message delivery rate and reduce the message delivery delay. The algorithm also adds the feedback mechanism of delivered message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message copy in the network at the same time, thereby reduces the consumption of network resources. Finally, ED_PROPHET and UIHR algorithms are simulated in ONE (Opportunistic Network Environment) simulation platform.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classic hybrid routing algorithm, ED_PROPHET algorithm gets higher message delivery rate, lower message delivery delay and resource consumption.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 UIHR algorithm get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ED_PROPHET algorithm. Keywords: Opportunistic network, opportunistic routing, hybrid routing, meet forecast, routing algorithm
Research on Hybrid Routing Mechanism in the Opportunity Network
A Thesis in Computer System Architecture by Tang Ran Advised by Associate Prof. Du QingWei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TP393 学科分类号:081201
论文编号: 1028716 13-S107
硕士学位论文
机会网络中混合路由机制的研究
研究生姓名 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唐然 计算机系统结构 计算机网络 杜庆伟 副教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生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二О一二年十二月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The Graduate School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作者签名: 日 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机会网络是一种不需要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存在一条完整的链路,利用节点移动带来的 相遇机会实现通信的自组织网络。机会网络中,节点的移动等原因导致网络间歇性连通甚至不 连通,这使得传统的无线自组织网络路由协议无法有效运行。因此,对机会网络路由的研究具 有重要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首先,论文对机会网络中的路由策略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介绍了现有的路由策略分类,并 详述各个策略对应的典型路由算法,之后分析算法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其次,在分析了现有路由算法不足的前提下,提出了考虑相遇持续时间的混合路由算法 ED_PROPHET,该算法利用节点间的历史相遇、相遇频率、相遇持续时间等因素来确定消息的 下一跳;针对节点缓存空间有限问题,算法还增加了缓存管理策略,该策略综合消息在网络中 的生存时间和拷贝份数二个因素来确定消息是否需要删除,及它在缓存中的位置。 再次,在 ED_PROPHET 算法的基础上,考虑更贴近于实际生活环境的城镇地图模型,利用 已有的城镇基础设施,提出了基于城镇基础设施的路由算法 UIHR(Urban Infrastructure-based Hybrid Routing)。该算法利用筛选出的、部署在人流量较大区域的基础设施作为中继节点来投 递消息,这些中继的基础设施能够接触到更多节点,能够更迅速地将消息投递出去,进而提高 消息投递成功率,减少消息投递延迟。算法还添加了投递成功消息反馈机制来减少网络中同一 时刻消息的拷贝份数,进而减少网络资源消耗。 最后,利用 ONE(Opportunistic Network Environment)仿真平台对 ED_PROPHET 算法和 UIHR 算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与经典的混合路由算法相比,ED_PROPHET 算法具有更 高的消息投递成功率、 更低的消息投递延迟及更低的资源消耗; 而 UIHR 算法比 ED_PROPHET 算法取得了更加良好的性能。
December, 2012
承诺书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硕士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 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 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 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 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本人授权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 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 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承诺书)
II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绪论 ............................................................................................................................................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1.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