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化学伤害及救护处理2016.12.30

合集下载

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措施1、实验室应急措施1.1衣服着火了(1)就地翻滚熄灭火苗,或提供安全冲洗设备,则立即用水浸透衣物。

(2)如有必要,接受医疗。

(3)向教员和安全部门报告事故。

⒈2化学品溅到身体上(1)使用紧急冲洗设备或水龙头在快速移动的水下冲洗身体溅出的部分至少5分钟。

(2)立即脱下溅落的衣服。

(3)确认化学品不会进入鞋内。

(4)如有必要,接受医疗。

(5)向教员和安全部门报告事故。

⒈3轻微割伤和刺伤(1)用肥皂和水用力冲洗伤口几分钟,然后挤出血液。

(2)如有必要,接受医疗。

(3)向教员和安全部门报告事故。

⒈4安全防护设备所有实验室人员必须非常清楚安全设备的位置:包括安全防护设备的布局、急救箱、所有逃生路线、灭火器材、紧急洗眼装置、紧急冲淋器、溅出化学品处理设备等。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造成的所有伤害必须立即报告给安全部门。

2、医疗急救快速步骤(1)保持冷静,立即通知医务室。

(2)如有必要,立即采取一切可以挽救生命的措施。

(3)除非有可能再次受伤,否则不要轻易移动受伤人。

(4)让伤员保持温暖。

(5)医务室的医生致电急救中心寻求帮助。

(6)轻伤可以直接在医务室治疗。

3、紧急消防3.1注意事项和注意事项(1)切断房间的电源。

(2)小型火灾应使用适当的灭火器直接扑灭,无须疏散人群。

为防止火势失控,随时做好疏散人群的准备也是至关重要的。

(3)不要进入充满烟雾的房间。

(4)在没有后备人员的情况下,不要单独进入燃烧室。

(5)当车门上部感觉热时,不要打开车门。

(6)拆下气缸。

3.2应急响应措施小型火灾的应对措施:(1)通知实验室人员,给周围容易帮助的人打电话。

(2)正确使用灭火器材。

灭火器应对准火焰底部。

(3)随时保持逃生路线畅通。

(4)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避免受到烟熏。

3.3火灾对策:(1)疏散实验室人员。

(2)尽可能拆下气缸,关上门以控制火势蔓延。

(3)将人群疏散到安全区域或通过紧急消防楼梯逃离现场。

(4)呼叫火警119。

化学实验室一般事故的应急处理

化学实验室一般事故的应急处理

化学实验室一般事故的应急处理(1)创伤:伤处不能用手抚摸,也不能用水洗涤。

若是玻璃创伤,应先把碎玻璃从伤处挑出。

轻伤可涂以紫药水(或红汞、碘酒),必要时撤些消炎粉或敷些消炎膏,用绷带包扎。

(2)烫伤:不要用冷水洗涤伤处。

伤处皮肤未破时,可涂擦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用碳酸氢钠粉调成糊状敷于伤处,也可抹獾油或烫伤膏;如果伤处皮肤己破,可涂些紫药水或1%高锰酸钾溶液。

(3)受酸腐蚀致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稀氨水、肥皂水)洗,最后再用水冲洗。

如果酸液溅入眼内,用大量水冲洗后,送校医院诊治。

(4)受碱腐蚀致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再用水冲洗。

如果碱溅入眼中,用硼酸溶液洗。

(5)受溴腐蚀致伤:用苯或甘油洗濯伤口,再用水洗。

(6)受磷灼伤:用1%硝酸银,5%硫酸铜或浓高锰酸钾溶液洗濯伤口,然后包扎。

(7)吸入刺激性或有毒气体:吸入氯气、氯化氢气体时,可吸入少量酒精和乙醚的混合蒸气使之解毒。

吸入硫化氢或一氧化碳气体而感不适时,应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但应注意氯气、溴中毒不可进行人工呼吸,一氧化碳中毒不可施用兴奋剂。

(8)毒物进入口内:将5—10m1稀硫酸铜溶液加入一杯温水中,内服后,用手指伸入咽喉部,促使呕吐,吐出毒物,然后立即送医院。

(9)触电: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在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10) 起火:起火后,要立即一面灭火,一面防止火势蔓延(如采取切断电源,移走易燃药品等措施)。

灭火的方法要针对起因选用合适的方法。

一殷的小火可用湿布、石棉布火砂子覆盖燃烧物,即可灭火。

火势大时可用泡沫灭火器。

但电器设备所引起的火灾,只能使用二氧化碳或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以免触电。

实验人员衣服着火时,切勿惊慌乱跑,赶快脱下衣服,或用石棉布覆盖着火处。

(11) 伤势较重者,应立即送医院。

1、对于加热、生成气体的反应,一定要小心不要成了封闭体系。

2、应该小心滴加、冷却的反应,一定要严格遵守,不要图省事。

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理

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理

服用保护剂
• 服用牛奶,打溶的蛋,豆浆,米汤,面粉、淀粉、 或土豆泥的悬浮液以与水等,以降低胃中药品的浓 度,缓延毒物被人体吸收的速度并保护胃粘膜。
• 如果没有上述东西,可将50克活性炭加入500毫升水 中。用前再添加400毫升水,充分摇动润湿,给患者 分次少量吞服。一般10~15克活性炭,大约可吸收1 克毒物。
心肺复苏术
建立人工循环:施救者以一手掌根 部置胸骨下 1/3 至 1/2 处,双手重 叠,手掌根部与胸骨长轴平行,双 肩与上身压力置于手掌根部,垂直 地向胸骨按压,压力大小使胸骨压 下3.5~5cm 为宜,每分钟100次, 然后迅速放松压力,但手掌根要保 持在原位置,按压有节奏、压力均 匀且不中断。 注意事项: •挤压力要合适,切勿过猛。 •挤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且挤压 与人工呼吸次数比例为 5:1,即按 压胸部五次,停一下,口对口吹气 一次
2)强碱中毒时,迅速饮服500毫升稀的食用醋(1份食用醋 加4份水)或鲜橘子汁将其稀释,碳酸盐中毒时忌用。然后 给予润滑剂和柔软食品,如橄榄油、生鸡蛋清、稀饭或牛 奶(均为冷食)。急救时忌催吐、洗胃。
3)重金属中毒时,误服重金属盐会使人体内组织中的蛋白 质变性而中毒,如果立即服用大量鲜牛奶或蛋清和豆浆,可 使重金属跟牛奶、蛋清、豆浆中的蛋白质发生变性作用, 从而减轻重金属对机体的危害。
注意不可做运动,或用雪、冰水等进行摩擦取暖。
二)触电急救
触电急救的原则:迅速,就地,准确,坚持
触电急救的步骤:
1、脱离电源:
使触电者脱离电源,越快越好! 在脱离电源时,救护人员既要救人,也要注意保护自己。 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与伤员,以
免触电。 若触电者处于高处,触脱电源后会自高处坠落,要采取预防

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化学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1、实验室紧急应变措施
1.1衣服着火
(1)就地翻滚熄灭火苗,或者有安全冲洗设备可用,则立即用水浸透衣物。

(2)如有必要,采取医学处理。

(3)向导师和安全部门报告事故。

⒈2化学品溅到身体
(1)用紧急冲洗设备或水龙头将身体溅到的部位在快速流动的水下冲洗至少5分钟。

(2)立即除去被溅到的衣物。

(3)确认化学品没有进到鞋内。

(4)如有必要,采取医学处理。

(5)向导师和安全部门报告事故。

⒈3轻微割破和刺伤
(1)用力地使用肥皂和水冲洗伤口几分钟并挤出血液。

(2)如有必要,采取医学处理。

(3)向导师和安全部门报告事故。

⒈4安全防护设备
所有的实验室人员必须非常清楚地了解安全设备所在的位置:包括安全防护设备的布局、急救箱、所有逃生路线、灭火器材、紧急洗眼装置、紧急冲淋器、溅出化学品处理设备等。

所有实验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伤害都必须立即向安全部门报告。

2、医疗急救快速处理步骤。

化学化学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

化学化学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

化学化学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化学实验室意外事故是一种突发事件,有可能对实验室和参与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实验室需要制定和积极实施应急处理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严重性和后果。

以下是化学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1.紧急通知:在实验室中设置明确的报警器和紧急通知系统,并确保所有实验室人员都知晓和熟悉这些设备的使用方式。

一旦发生事故,立即触发报警器进行紧急通知,以便其他人员得知事故发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2.切断电源和散热:发生事故后,首先迅速切断所有电源,以避免电气设备的短路引发更严重的事故。

同时,关闭实验室中的气体和燃料阀门,以阻止火源的形成。

如果可能的话,立即打开实验室的排风系统,以减少有害气体的积聚和扩散。

3.安全疏散:在发生严重事故时,及时组织实验室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在进行疏散时,应引导人员沿着事先规定的安全通道,避免使用电梯,并注意保持秩序,以免发生踩踏事故。

5.事故调查:在事故处理后,必须进行详细的调查以确定事故的原因和经过。

这些调查结果将有助于识别和解决问题,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调查还有助于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应急处理机制和教育培训计划。

6.事故报告和记录:对于每一起实验室意外事故,必须进行事故报告和记录。

这些记录包括事故的时间、地点、原因和经过,受伤人员的情况和伤情,以及事后的处理措施和效果。

这些记录对于事故后的监督、改进和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7.培训和演练:为了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需要定期组织培训和演练。

这些培训和演练应包括正确使用紧急设备和报警器的方法,正确使用急救设备和技能,以及正确进行疏散和自救的方法。

同时,还应针对常见事故进行模拟演练,让人员能够熟练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整体而言,化学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需要迅速且冷静地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并尽可能减少事故的严重性和后果。

这需要实验室具备完善的紧急通知和疏散系统,配备基本急救设备和药品,并培训有关人员掌握急救技能。

一般性伤害的应急措施

一般性伤害的应急措施

一般性伤害的应急措施一般性伤害的应急措施实验室里经常装配和拆卸玻璃仪器装置,如果操作不当往往会造成割伤。

高温加热不当可能造成烫伤或烧伤,因接触各类化学药品容易造成化学灼伤等。

所以师生不仅应该按要求规范实验操作还要掌握一般的应急救护方法。

一、化学实验室里放有急救箱,箱内各有下列药剂和用品:1、消毒剂:碘酒,75%的卫生酒精棉球等。

2、外伤药:龙胆紫药水、消炎粉和止血粉。

3、烫伤药:烫伤油膏、凡士林、玉树油、甘油等。

4、化学灼伤药:5%的NaHCO3 溶液,2%的醋酸,1%的硼酸,5%CuSO4 ,医用H2O2 、FeCl3的酒精溶液及KMnO4 晶体5、治疗用品:药棉、纱布、创可贴、绷带、胶带、剪刀、镊子等。

二、各种伤害的应急救护方法1、创伤(碎玻璃引起的)。

伤口不能用手抚摸,也不能用水冲洗,.若伤口里有玻璃片,应先用消过毒的镊子取出来,在伤口上擦上龙胆紫药水,消毒后用止血粉敷,再用纱布包扎,伤口较大、流血较多时,可用纱布压抓主伤口止血,并立即送医务室或医院治疗。

2、烫伤或灼伤。

烫伤后切勿用水冲洗,一般可在伤口处擦烫伤膏或用浓锰酸钾溶液擦至皮肤变为棕色,再涂上凡士林或烫伤药膏。

被灼伤后,可用1%AgNO3 深液,5%CuSO4 溶液,或KMnO4 溶液洗涤伤处,然后进行包扎,切勿用水冲洗。

被沥青、煤焦油等有机物烫伤后,可用二甲苯的棉花擦洗,再用羊脂涂敷。

3、受(强)碱腐蚀,先用大量水冲洗,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清洗,然后再用清水冲洗。

若碱溅入眼内,用硼酸溶液冲洗。

4、受(强)酸腐蚀,先用干净的毛巾擦净伤处,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饱和的NaHCO3溶液(或稀氨水肥皂水)冲洗,再用NaHCO3 溶液冲洗,最后涂上甘油。

若酸溅入眼中时,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NaHCO3 溶液冲洗,严重者送医院治疗。

5、液溴腐蚀,先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甘油或洒精洗涤伤处。

氢氟酸腐蚀,先用大量水冲洗,再以NaHCO3 冲洗,再用4体积10%的洒精与1体积三氯化铁混合液冲洗。

化学化学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

化学化学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

化学化学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一、药品中毒的应急处理1、一般应急处理方法化学药品中毒,要根据化学药品的毒性特点及中毒程度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送医院治疗。

、(1)吸入时的处理方法应先将中毒者转移到室外,解开衣领和纽扣,让患者进行深呼吸,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待呼吸好转后,立即送医院治疗。

(2)吞食药品时的处理方法① 为了降低胃液中药品的浓度,延缓毒物被人体吸收的速度并保护胃粘膜,可饮食下列食物:如牛奶、打溶的鸡蛋、面粉、淀粉、土豆泥的悬浮液以及水等。

也可在500ml 的蒸馏水中,加入50g 活性炭。

用前再加400ml 蒸馏水,并把它充分摇动润湿,然后给患者分次少量吞服。

一般10g~15g 活性炭可吸收1g毒物。

②催吐。

用手指或匙子的柄摩擦患者的喉头或舌根,使其呕吐。

若用上述方法还不能催吐时,可在半酒杯水中,加入15mL 吐根糖浆(催吐剂之一),或在80ml 热水中溶解一茶匙食盐饮服。

但吞食酸、碱之类腐蚀性药品或烃类液体时,由于易形成胃穿孔,或胃中的食物一旦吐出易进入气管造成危险,因而不要进行催吐。

③吞服万能解毒剂(2份活性炭、1份氧化镁和1份丹宁酸的混合物)。

用时可取2~3 茶匙此药剂,加入一酒杯水,调成糊状物吞服。

(3)药品溅入口内后,应立即吐出并用大量清水漱口。

2、常见化学药品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1)强酸(致命剂量1ml)吞服强酸后,应立即服200ml 氧化镁悬浮液,或氢氧化铝凝胶、牛奶及水等,迅速将毒物稀释。

然后至少再吃十几个打溶的鸡蛋作为缓和剂。

由于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故不要使用。

(2)强碱(致命剂量1g)吞食强碱后,应立即用食道镜观察,直接用1%的醋酸水溶液将患处洗至中性。

然后迅速服用500ml 稀的食用醋(1份食用醋,加4 份水) 或鲜橘子汁将其稀释。

(3)氨气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室外空气新鲜的地方,然后输氧。

当氨气进入眼睛时,让患者躺下,用水洗涤眼角膜5~8min后,再用稀醋酸或稀硼酸溶液洗涤。

化学化学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

化学化学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

化学化学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化学化学实验室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办法一、药品中毒的应急处理1、一般应急处理方法化学药品中毒,要根据化学药品的毒性特点及中毒程度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送医院治疗。

、(1)吸入时的处理方法应先将中毒者转移到室外,解开衣领和纽扣,让患者进行深呼吸,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待呼吸好转后,立即送医院治疗。

(2)吞食药品时的处理方法①为了降低胃液中药品的浓度,延缓毒物被人体吸收的速度并保护胃粘膜,可饮食下列食物:如牛奶、打溶的鸡蛋、面粉、淀粉、土豆泥的悬浮液以及水等。

也可在500ml 的蒸馏水中,加入50g 活性炭。

用前再加400ml 蒸馏水,并把它充分摇动润湿,然后给患者分次少量吞服。

一般10g~15g 活性炭可吸收1g毒物。

②催吐。

用手指或匙子的柄摩擦患者的喉头或舌根,使其呕吐。

若用上述方法还不能催吐时,可在半酒杯水中,加入15mL 吐根糖浆(催吐剂之一),或在80ml 热水中溶解一茶匙食盐饮服。

但吞食酸、碱之类腐蚀性药品或烃类液体时,由于易形成胃穿孔,或胃中的食物一旦吐出易进入气管造成危险,因而不要进行催吐。

③吞服万能解毒剂(2份活性炭、1份氧化镁和1份丹宁酸的混合物)。

用时可取2~3 茶匙此药剂,加入一酒杯水,调成糊状物吞服。

(3)药品溅入口内后,应立即吐出并用大量清水漱口。

2、常见化学药品中毒的应急处理方法(1)强酸(致命剂量1ml)吞服强酸后,应立即服200ml 氧化镁悬浮液,或氢氧化铝凝胶、牛奶及水等,迅速将毒物稀释。

然后至少再吃十几个打溶的鸡蛋作为缓和剂。

由于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故不要使用。

(2)强碱(致命剂量1g)吞食强碱后,应立即用食道镜观察,直接用1%的醋酸水溶液将患处洗至中性。

然后迅速服用500ml 稀的食用醋(1份食用醋,加4 份水) 或鲜橘子汁将其稀释。

(3)氨气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室外空气新鲜的地方,然后输氧。

当氨气进入眼睛时,让患者躺下,用水洗涤眼角膜5~8min后,再用稀醋酸或稀硼酸溶液洗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化学伤害及救护处理吴继红(武汉纺织大学校医院,湖北武汉430200)摘要:实验室化学伤害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强化安全教育,严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应急救援预案,熟悉化学伤害救护处理方法,是确保化学实验安全的关键。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教育;化学伤害;救护处理中图分类号:O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4X(2014)03-0092-03 2014 年元月初,安徽某中学有7 名学生在实验课上被氢氟酸灼伤手指,引发社会热议,实验室化学伤害再次引起各界广泛关注。

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感悟化学和探索化学的重要的途径。

化学实验要接触易燃、易爆、剧毒和强腐蚀性的试剂药品,实验过程中会产生有毒和刺激性的废料和气体,试验中如何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免受损失是必须考虑的。

各种不同的化学实验设备、仪器、药剂及实验过程可能分别或同时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腐蚀、有毒等特点,在实验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安全事故。

大中学校如何从根本上改进安全管理,消除安全事故,不仅要从管理和制度上严格约束,而且要不断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1 常见的实验室伤害类型在化学实验中产生的伤害,一般按照伤害的程度分为 2 类,显性外伤和隐性内伤。

显性外伤是由于不可预测或突发事故,实验中用到的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对实验室人员造成的有明显不适或显性伤口的伤害。

例如,实验程中不小心接触到的强酸、强碱或氧化剂,对实验人员的衣物、皮肤及肢体造成很明显灼伤,前文中提到的氢氟酸灼伤学生的手指即属此类。

一般常见的伤害都归于此类,如玻璃器皿破损造成的割伤,眼烧伤,气体中毒等。

还有一类对人体伤害没有前一类那么明显,其试剂不是由于危险化学品,短时间小剂量接触不会对人体马上造成损害,但如果长时间接触,其对人体的危害比显现的伤害更严重,这类伤害都是隐性的。

例如,如果实验室中储有苯等挥发性溶剂,而苯很容易挥发,如果实验室不通风,就容易造成有毒气体的聚集,人长时间待在这种污染的空气中,有致癌的危险。

还有实验中用到的水银温度计,温度计破碎后,水银会暴露在空气中,而金属汞很容易挥发变成汞蒸汽,而汞蒸汽很容易进入人体血液系统形成对人体的潜在内伤。

2 常见的实验室伤害造成的原因化学实验中不可避免的要接触一些对人体有害的试剂,这些试剂有的易燃、易爆、剧毒,不慎接触立即会对人体显而易见的伤害。

还有一类试剂,虽然不是危险化学品,短时间小剂量接触不会对人体马上造成损害,但如果长时间接触,其对人体的危害比显现的伤害更严重,这类伤害都是隐性的,都是在不知不觉中造成的。

总结在实验室中发生的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类:2.1 违反操作规定在实验室中不按照操作规定,随意变更操作顺序,是学生中最容易引起突发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

例如,在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实验中,最后一步就是回收提取咖啡因的溶剂。

部分学生粗心大意,在进行蒸馏工艺时忘加沸石,加热将近沸腾时才发现烧瓶中没有沸石。

这时,正确的操作室立即撤掉酒精灯,待装置冷却后将其取下,将烧瓶水平放置,用镊子夹起沸石,放入烧瓶内,将烧瓶慢慢竖起,令石块沿烧瓶壁缓慢下滑至底部,然后重新组装装置,继续加热。

但是,有学生为了省事,既不冷却溶液至室温,还直接补加沸石,造成新的沸腾中心,这样容易引起暴沸,严重的乙醇会冲出烧瓶燃烧,进而引发火灾。

2.2 不按照实验要求控制工艺工艺控制不严,也是造成化学伤害主要方式之一。

工艺控制,主要包括对试剂用量和温度及反应速率控制等方面。

在有些化学实验中,虽然化学反应剧烈但控制反应用量,不会造成任何危险,但如果加大用药量或者稍升高反应温度,就有可能发生不测事件。

如:在采用电石制取乙炔实验中,电石与水反应很剧烈,但电石用量少时不会产生危险。

在绝大部分的有机合成实验中,有些学生为了省事或者追求高收率,随意加大原料的用量或者不按要求控制原料的滴加速率,稍有不慎很容易发生爆聚,轻则应失败,重则发生意外事故。

2.3 实验室安全设施不到位在有些合成和制备实验中,会产生诸如甲烷、一氧化碳等有毒、可燃性气体,如果实验室安全设施不到位,室内空气又不流通,这些反应产生危险气体聚集到一定浓度,就会引起人体不适或爆闪等突发事故。

因此必须确保实验室空气畅,增加通风设施并加以使用。

3 加强化学实验安全教育及管理学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对实验室的仪器及用品很好奇,这种缺乏一定知识保证的好奇心态,在无意间造成了某些化学事故。

例如,大四学生做毕业论文期间,可以随时自由出入实验室,学生出于好奇,有机会把实验器具及药品带出实验室。

轻化专业某学生做毕业论文期间,将织物染色用的氯化钠带出实验室并将其当作食用盐使用,该学生在食用完使用氯化钠煮熟的面条后腹疼呕吐,因就医及时才没有造成过大危害。

因此如何强化学生的安全教育,将安全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和实验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践中可采取如下方法:(1)根据本实验所涉及教学内容,制定适合本实验室安全规则,并安排统一学习本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安全守则等。

(2)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结合事故案例,开展警示教育。

让学生在学习制度的同时,观看事故的视频,讲解并演示实验过程中的保护措施,强化对错误操作所引起的后果的认识。

(3)每次实验前都应提醒学生具体的安全事项。

(4)教师应对实验过程中的规范操作进行示范并现场指导,及时发现不规范的或错误的操作,将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3.2 把好安全教育三道关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强化安全教育。

武汉纺织大学化工学院每年对新生进行安全教育制度,学生在开始实验前要过三道关。

一是新生在入校时,集中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参观相关化学实验室。

二是教学开始后,任课教师对再次强调本实验室的安全注意事项。

三是学生对实验机理和实验过程的预习,了解主要试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安全特性。

实验进行期间,要求不准穿拖鞋,防止硫酸灼伤,长发必须扎短,防止头发接触试剂;禁止将食品饮料带入实验室,防止食品的玷污和误饮;禁止实验室里嬉戏喧哗,实验后要求做好清理工作,洗手后方可离开。

3.3 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度,确保安全管理工作实施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制定学生、实验教师、实验室分类安全制度,并建立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在此安全制度基础上,建立安全责任制并逐级签定《安全责任书》,落实每个实验室安全责任。

4 化学伤害事故应急处理近来全国发生了数起因一氧化碳中毒、火灾、食物中毒等重大学生伤亡事故,学校应该强化措施,防患于未然,建立应急处理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应包括各类可能发生的如化学灼伤、物理烧伤、中毒、触电、火灾等意外事故发生后的人员组织、处理方法、急救设备、仪器及药品配备等。

《应急救援预案》是处理突发意外事故的有效措施,必须认真制定,抓好落实,努力把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或伤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4.1 割伤救护为了便于观察,化学实验用到的器皿都是玻璃的,很容易破损,稍有不慎就造成皮肤的划伤。

例如,在烧熔和加工玻璃物品时最容易被烫伤;在切割玻管或向木塞、橡皮塞中插入温度计、玻管等物品时最容易发生割伤。

对于割伤的处理,首先是将伤口中的玻璃取出,用水洗净伤口,挤出一点血,然后用医用酒精和消毒纱布把伤口清理干净。

如果伤口浅而小,出血不多,可以将红药水涂在伤口的创面上,然后贴上“创可贴”,可立即止血。

若严重割伤大量出血时,应先止血,让伤者平卧,抬高出血部位,压住附近动脉,或用绷带盖住伤口直接施压,若绷带被血浸透,不要换掉,再盖上一块施压,立即送医院治疗。

4.2 化学灼伤的救护试剂灼伤是化学实验中最容易发生的意外事故,前文提到的氢氟酸能腐烂指甲、骨头,滴在皮肤上,会形成痛苦的、难以治愈的灼伤。

发生化学性皮肤烧伤时,应立即远离现场,迅速移除被化学物玷污的衣裤、鞋袜等,先用大量水冲洗20 分钟以上,以免深度受伤。

如酸烧伤时,水冲洗后再用冰冷的饱和硫酸镁溶液或70%酒精浸洗30 分钟以上;或用大量水冲洗后,用肥皂水或2%~5% Na HCO溶液冲洗,用5%Na HCO溶液湿敷。

局部外用可的松软膏或紫草油软膏及硫酸镁糊剂。

对于碱灼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1%硼酸或2%HAc 溶液浸洗,最后用水洗。

眼睛灼伤,一旦眼内溅入任何化学药品,立即用大量水缓缓彻底冲洗。

实验室内应备有专用洗眼水龙头。

洗眼时要保持眼皮张开,可由他人帮助翻开眼睑,持续冲洗15 分钟。

忌用稀酸中和溅入眼内的碱性物质,反之亦然。

对因溅入碱金属、溴、磷、浓酸、浓碱或其它刺激性物质的眼睛灼伤者,急救后必须迅速送往医院检查治疗。

4.3 烫伤和烧伤的救护一旦被火焰、蒸汽、红热的玻璃、铁器等烫伤时,立即将伤处在自来水龙头下淋洗或浸入清洁冷水中(水温以伤员能耐受为准,一般为15-20℃,夏天可在水中加冰块),或用清洁冷(冰)水浸湿的毛巾、纱垫等敷于创面,以迅速降温避免温度烧伤。

对轻微烫伤,只是起个水疱,或是局部发红,首先应该用冷水冲洗,这样可以降低局部的温度,减少高温引起的局部损伤。

还可在伤处涂些鱼肝油或烫伤油膏或万花油后包扎。

4.4 遭遇火灾时的救护首先要最快速度脱离现场,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并迅速报火警;尽快脱去着火或沸液浸渍的衣服,特别是化纤衣服。

以免着火衣服或衣服上的热液继续作用,使创面加大加深。

对于普通着火,可以用水将火浇灭;对于化学性着火,用身边不易燃的材料,如毯子、大衣、棉被等迅速覆盖着火处,使与空气隔绝而灭火。

伤员衣服着火时不要站立、奔跑、呼叫,以防增加头面部烧伤或吸入性损伤。

迅速离开密闭和通风不良的现场,以免发生吸入性损伤和窒息。

到达安全地后,根据烫烧伤情况紧急救护。

参考文献:[1] 安徽某中学学生氢氟酸中毒校方有N 宗罪[EB/OL]./anhuinews_5207/20140102/t20140102_1059453_1.shtml.[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EB/OL]. /zwgk/ 2013-05/24/content_2410237.htm.[3] 仲剑平.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第四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 Chemical Injuries in the Laboratory and Rescue Measures for the Students WU Ji-hong (Hospital,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200, China)Abstract:The injuries in the Laboratory for the students are the focus of the society. The key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chemical experiment isto strengthen safety education for the students and strictly observe the rules for safe operation, to make the urgent rescue prediction scheme,to know medical treatment method of the chemical injuries.Key words: Laboratory; Safety Education; Chemical Injury; Rescue Measu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