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增分指导二 实验题的解答技巧与策略课件

合集下载

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第2部分 高考题型破题方法 第2讲 “两大策略”破解实验题 “快又准”课件

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第2部分 高考题型破题方法 第2讲 “两大策略”破解实验题 “快又准”课件
录等. (5)能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得出实验结论. (6)会分析实验误差,提出减少误差的方法,对某些实验 还要会分析误差的范围及产生原因.
某同学用图甲所示原理图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 动势和内阻,有以下器材可供选择: A.电流表(0~0.6 A) B.电压表(0~3 V) C.滑动变阻器 R(0~15 Ω,5 A) D.滑动变阻器 R′(0~50 Ω,1 A) E.定值电阻 R0(阻值为 1 Ω) F.开关 S 及导线若干 (1)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填器材前的字母序号).
2.83 2.71 2.54 2.40 2.30 0.08 0.16 0.25 0.33 0.38
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选择合适的坐标轴刻度和坐标轴起 点,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上画出 I1-I2 图线. (3)根据你绘出的 I1-I2 图线,可得被测电池组的电动势 E =________V(保留 2 位有效数字),内阻 r=________Ω(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3.提取——提取信息 试题总是提供诸多信息再现实验情景,因此,解答时必须 捕捉并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使问题迎刃而解.一般需要关注如 下信息: (1)新的概念、规律、公式 一些新颖的非学生实验题、陌生的新知识(概念公式)应用 题、新规律验证题,都会为我们提供信息.要在阅读理解的基 础上提取有用信息为解题服务.
解析:
(1)由于电流表 A2 量程为 0~0.6 A,电动势约为
3.0 V, 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准确地进行测量, 滑动变阻器应选 0~ 20 Ω 的滑动变阻器 R1. (2)由于电流表 A1 的示数 I1 从最小值 2.30 mA 开始增大, 所以纵轴起点可以从 2.20 mA 开始. 由于 I1 变化大约为 0.5 mA, 所以纵轴刻度可以每格为 0.1 mA.由于 I2 变化大约为 0.3 A,所 以横轴刻度可以每格为 0.05 A.用描点法画出 I1-I2 图线.

高考物理二轮 考前增分技巧 选择题的答题技巧课件

高考物理二轮 考前增分技巧 选择题的答题技巧课件

A.处于失重状态 B.受到向前(水平向右)的 摩擦力作用 C.重力势能增加 D.所受力的合力沿斜坡向上
图 1-2
二轮专题复习 ·物理
【解析】 当车减速上坡时,因加速度有向下的分量, 所以乘客处于失重状态,A 正确;乘客的高度增加,重力势 能增大,C 正确;因为乘客的加速度是沿斜坡向下,故所受 合力沿斜坡向下,D 错误;乘客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 B 错误.
第四,单个选项只是教材中知识的一部分,不完整,但 几个选项组在一起即表达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点,这种情况下 的选项一般可选.
二轮专题复习 ·物理
(多选)(2013·广东高考)如图 1-1,物体 P 静止 于固定的斜面上,P 的上表面水平.现把物体 Q 轻轻地叠放 在 P 上,则( )
A.P 向下滑动 B.P 静止不动 C.P 所受的合外力增大 D.P 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增大
【答案】 AC
二轮专题复习 ·物理
2.(多选)如图 1-3 所示的小球以初速度为 v0 从光滑斜 面底部向上滑,恰能到达最大高度为 h 的斜面顶部.A 是内 轨半径大于 h 的光滑轨道、B 是内轨半径小于 h 的光滑轨道、 C 是内轨半径等于h2的光滑轨道、D 是长为12h 的轻棒,其下 端固定一个可随棒绕 O 点向上转动的小球.小球在底端时的 初速度都为 v0,则小球在以上四种情况中能到达高度 h 的有
二轮专题复习 ·物理
二轮专题复习 ·物理
第 1 讲 选择题的解答技巧
二轮专题复习 ·物理
物理选择题可以分为单选题,双选题和多选题,其中多 选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是选择题中的难点.不定项选择题能 在较大的知识范围内,实现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 想方法的考查.选择题还具有客观性强、检测的信息度高的 优点.因而是考生们在答题中感到难度较大,同时也是失分 较多的一个题型.不定项选择题的最大特点在于其答案个数 的不确定性,既可以是单选,也可以是多选,有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选项正确.只有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全部选出才能得全 分,少选和漏选得少量分数,多选则不得分.所以要求同学 们注重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能够从整体上把握知 识.

2016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题型二 实验题课件

2016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题型二 实验题课件
速,C 相对 A 向左匀减速,B 和 C 对 A 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均为 Ff=2μmg,由能量守恒有
1
0 2
2
1
2
1
2
+ ×2m(2v0)2=FfL+ ×6mv2
150 2
2
1 综上有
30 L= 8
150。
(1) v0
(2)
2
2
8
关闭
解析
答案
-18一

例3在探究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之间关系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将轻弹
读)=5.7 V。
(2)游标卡尺、停表、电阻箱由于本身构造的原因不需要估读,欧姆表因为本身
测量值就不准确,因此不需要估读。
-10一

4.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1)列表法:
在记录和处理数据时,为了简单而明确地表示出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将
数据填写在适当的表格内,称为列表法。列成表格不但可以减少或避免错误,便于
m/s
2
θ=g =9.80×
m/s
=5.88 m/s2。因为 a'>a,可知斜面是粗糙的。

-2
(1)物块的加速度a=
80.00×10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或物块加速度小于物块沿光滑斜面下滑的加速
度) (2)因为
,可知斜面是粗糙的。
解析
答案
-16一

例2(2015·河南洛阳统考)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种粗测小物体质量的方法。使用
(1)凡是用测量仪器直接测量的结果,读数一般要求在读出仪器最小刻度所在位
的数值(可靠数字)后,再向下估读一位(不可靠数字),不受有效数字位数的限制。

高考物理二轮 考前增分技巧 考前归纳与反思课件

高考物理二轮 考前增分技巧 考前归纳与反思课件

模棱两可.只有熟记于心,才能灵活应用.考点(知识点)是
有限的,而习题是无限的,应当把有限的时间,先投入到有
限的知识点中.
二轮专题复习 ·物理
2 构建网络 自己总结知识网络时,刚开始不要追求形式和内容上的 完美,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把主要知识点列出来.然后,再逐 步地将能体现出某一种联系的知识点总结在一起,当然,能 总结多少就总结多少.这样知识点就联系起来了,就像用线 穿起的珠子一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知识就不会被遗忘而且 便于从大脑中提取,还要不断地更新补充,使总结出的知识 网络更全面.下面举例说明:
二轮专题复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物理
第 5 讲 考前归纳与反思
二轮专题复习 ·物理
第一轮复习是按章节进行的,知识点间是一种线状的联 系,第二轮复习是按专题进行的,知识点间是一种块状的联 系,二轮以后要以全局角度对高中物理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 识,带着这样一个目的,梳理概念、规律,找到它们之间的 内在联系,同时还要总结解题思考方法,反思审题答题习惯.
1 回顾考点
二轮专题复习 ·物理
抓纲扣本,按《考试大纲》要求的考点,将各考点看一
遍.自己要通过查课本,将其准确含义写在笔记本上,过几
天再将这些考点回忆一遍,直到记住为止.对《考试大纲》
考点中提到的物理概念最好能够背下来,或准确无误地理解
后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而且不仅要知道知识的内涵,还
要知道其外延.这样求解考查概念的选择题时,就不会感觉
二轮专题复习 ·物理
1.如可将高中物理主干知识总结出如下的网络:
二轮专题复习 ·物理
2.将运动按加速度 a 变与不变,可总结出如下的网络: 运动
二轮专题复习 ·物理
3.将力学规律列表格对比

2016高考物理(通用版)二轮复习第二部分考前复习方略实验题突破策略与技巧

2016高考物理(通用版)二轮复习第二部分考前复习方略实验题突破策略与技巧

第12页,共31页。
栏目 导引
专题二 实验题突破策略与技巧
(2015·安徽名校联考)某物理学习小组的两位同学采用 “伏安法”测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
第13页,共31页。
栏目 导引
专题二 实验题突破策略与技巧
(1)先用米尺测出金属丝的长度 L,再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 的直径.使用时发现所用螺旋测微器存在零误差,测微螺杆与
第9页,共31页。
栏目 导引
专题二 实验题突破策略与技巧
[解析] (3)用铅笔分别描出沿每条绳方向的几个点,用刻度尺 把这些点连成直线(画拉力的方向),目的是画出同两分力产生 相同效果的这个力的方向. (6)F 与 F3 作比较,即比较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合力和产 生相同效果的实际的力是否相同,即可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 则的正确性.
栏目 导引
专题二 实验题突破策略与技巧
③用滑块压缩弹簧,记录弹簧的压缩量x; ④释放滑块,记录滑块脱离弹簧后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算出滑
块的速度v;
⑤重复步骤③④,作出v与x的关系图象如图丙.
第23页,共31页。
栏目 导引
专题二 实验题突破策略与技巧
回答下列问题: (1)遮光片的宽度为__0_.9_3_0___ cm. (2)若Δt=3.0×10-2 s,则滑块的速度为___0._3_1___ m/s. (3)由图丙可知,v 与 x 成_正__比__(正__比__例__)_____关系. (4)实验可得结论:对同一根弹簧,弹性势能与弹簧压缩量的关 系是____弹__性__势_能__与__弹__簧__压__缩__量_(_x_)_的_平__方__成__正__比_____________.
第10页,共31页。
栏目 导引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详细指导PPT课件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详细指导PPT课件

地的对载应体起来;。”这一变化更加体现了高考的能力立意,
对②此高一考定考要查充分的关知注识。是对高中所学知识的抽样;
③高高考考物所理要科要考考查查的的能能力力主层要包次括是高提以考出高下对问几中考题个学生 等方发探生面现究:所问能能题力、的达
到的1.能理解力能水力平;
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
④高2.考推理所能要力考的能力主要是笔力的试考环查境中 下所能体
研考纲、析考题, 搞好18高考后期复习
.
1
目录
●2016年考试大纲说明的研读
●新课程高考试题分析
● 2016年中后期高考物理备考策略
.
2
●搞清课标、教材、考纲关系,
宏观把握高考命题大方向。 ●新课标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考试 命题依据,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新教材
教材(教科书)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之一。教材编写依据是课程标准,它比课程标准的 要求更具体、更充实、更生动、更便于教学的实施。 但教材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的单位符号
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
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实验八: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九: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现的34..能分应析用力综数,合学并能处力理不物是理不问题顾的学能生力的知识基础的超越
能力5.。实验与能探力究能力 --------新课程标准
.
7
考试内容与要求
●研读考纲《考试内容与要求》时注意:

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增分指导三 计算题的解答技巧与策略课件

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增分指导三 计算题的解答技巧与策略课件
指导三
计算题的解答技巧与策略
物理的解题论证是遵循着一定的逻辑思维定势的,如果懂得而 且会运用这种逻辑思维定势,那么解题的思维过程就能有一定 的方向,纳入一定的轨道,从而能较快地找到解题的途径.从 这个意义上讲,掌握一种物理解题的思维方法,比会解若干个 具体的物理题更为重要. 一、分析法 分析法是由未知到已知的思考方法,即所谓的“执果索因”法. 它的本质是由未知探已知,就是从要求的结论出发,探求结论 成立的条件,再探求这些条件成立的条件,依此类推,一直推
1
1
因两个力互成 120°,两条边的合力大小仍为 F1, 左侧线框受力 F2=NB1I2r, 线框受到的安培力的合力 F 安=F1+F2, 当安培力的合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线框就要开始滑动 F 安=f, 即 F 安=N(2+5t)Ir+NB1I2r=f, 解得:t=0.4 s, Q=I2Rt=0.01 J. 答案: (1)0.005 Wb (3)0.4 s 0.01 J (2)0.1 A 0.025 W
部分性质类似,推出这两个对象的其他性质相类似的一种推理
方法.掌握好这种方法,能使我们在研究问题时,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著名物理学家开普勒曾经说过:“我最 珍视类比,它是我最可靠的老师”.现通过一例说明这种方法.
例4
如图,x轴上方虚线区域Oabc是一个边长为d的正方形,
该区域内存在着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带电粒子的电量
三、演绎法
演绎法与归纳法相比,正好相反,它是从现成的被认为是正确
的命题为前提,推理到某一特殊的场合而作出的结论.即从一般
到特殊的推理方法.其实,通常解题很多都是根据已知是正确了 的规律推导出结论,这也就是演绎方法.例如,万物间存在万有 引力,地球和月球是物体,所以,它们间也存在万有引力.

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增分指导一 选择题的解答技巧与策略课件

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增分指导一 选择题的解答技巧与策略课件

B.2t0 D.2( 2+1)t0
解析:小物体从 a→c 做匀减速运动至静止,可逆物理过程来考 虑,小物体从 c→a 便是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因为 ab=bc, 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特殊规律可知 1 = 2-1 有:tbc= t0 =( 2+1)t0 2- 1 tcb tab
又由对称性有:t=2tbc=2( 2+1)t0,故 D 项正确. 答案:D
故A、B错误.由图线可知,a车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车的
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C正确.图线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可知a车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b车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故D错误.
五、要善于做好定性判断 定性判断就是对物理过程或结果做出大概的估计,定性的判 断虽然不如定量的分析精确,但正确的定性判断体现了物理 问题最本质的规律,因而具有普遍的意义.
1 4 9 16 25 36 49 64 1 2 3 4 5 6 7 8 32 130 298 526 824 1 192 1 600 2 104
A.物体具有惯性 B.斜面倾角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无关 C.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成正比
解析:由表可知,伽利略研究的是物体沿斜面运动的距离与
C.外界对气体做功
D.气体分子间平均距离变小
解析: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a状态变化到b状态,体积增大,
压强不变,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对外做功,吸收热量,气体
分子间平均距离变大,选项A正确,B、C、D错.
七、要善于应用典型习题的结论 一些典型的物理习题,其结论具有普遍意义.如由静止开始的 匀加速运动有关位移的12∶22∶32∶…及1∶3∶5∶…的结论; 带电粒子经同一电场加速后在同样的电场里偏转,侧移的大小 与粒子的性质无关;同一带电粒子在一个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 动的周期与粒子速率无关;等等,都是具有规律的总结.善于 总结规律并加以应用,是高效解题的基础.用来解答物理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导线若干
(1)选出必要的器材,用器材前的英文字母个实验电路,在下面方框中画出电路图.
(3)说明实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并列出计算该电流表内阻的计 算式__________
指导二
实验题的解答技巧与策略
对高考实验题的突破,关键是看你对课本上出现的实验
原理和方法有没有真正理解,能否灵活应用,并迁移到 新的实验中去.所以,高考实验复习应该以本为本,以 纲为纲,夯实实验基础,提高实验技能,掌握实验方法, 牢固把握住万变不离其“宗”——平时所学的物理规律、 实验原理和方法.
一、实验原理创新题的解答技巧与策略 实验原理创新题,就是选择题给的装置探究物理关系或 利用题给设备科学分析测量物理量可能依据的原理,同 时进行实验设计的试题.
例1 从下列实验器材中选出适当的器材,设计电路来测量一 个电流表的内阻r1,要求有较大的测量范围,方法简捷. A.待测电流表(量程50 mA,内阻约50 Ω) B.电流表(量程0.6 A,内阻r2=5 Ω)
C.电压表(量程15 V,内阻约15 kΩ)
D.滑动变阻器R2(阻值0~100 Ω,额定电流50 mA) E.滑动变阻器R3(阻值0~10 Ω,额定电流1 A) F.电池组,电动势为6 V,内电阻很小 G.单刀开关若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