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2018届中考物理第一部分系统复习成绩基石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2课时测量电阻的阻值课件
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 复习:《欧姆定律》优秀课件

3、导体A和B在同一温度时,通过两导体的电流与
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下图。 那么:导体A的电阻为_5_____Ω;
导体B的电阻为__1_0___ Ω;
知识点三、电阻的测量
伏【安实法验测原电理阻】_R____UI 。 1、测量定值电阻
2. 伏安法测灯泡的电阻
I/A
U/V
屡次测量算平均值减小误差 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如下图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滑片P向右移动时,关 于两表示数的变化下述正确的选项是( C ) A.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均变大 B.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均变小 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D.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小结方法: 巧用“串联分压〞分析动态电路
知识复习:串联分压规 律〔电阻越大分得电压 越多〕
A.当电压增大时,电阻也增大 B.当电流增大时,电阻减小 C.当电压为零时,电阻也为零 D.电阻由导体本身性质决定,与电流、电压无关
2、一根电阻丝连接在15V的电路中,通过它的电 流是,由此可知,电阻丝的阻值是 Ω3;0 如果 把它接到9V的电路中,此时通过它的电流是 ____A;如果它的两端不加电压,此时通过它的 电流是 0 A,它的阻值是 30 Ω。
P
V1
R1
S
R2 V2
A
= U1
R1
U2
R2
R2向右移动电 阻 变大 ,分得的
电压变大 ,R1两 端电压U1减小 , 电流表A 减小.
3、两定值电阻甲、乙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像如下图 ,现在将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3V的电源两端 .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C )
A.甲的电阻是乙的电阻的两倍 B.甲的电压是乙的电压的两倍 C.流过甲的电流是流过乙的两倍 D.流过乙的电流是流过甲的两倍
中考物理总复习第十七章欧姆定律课件

例3 (2016•沈阳)如图7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 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 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小,其两端的电压变 大 B.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及其两端的电压都保持不变 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D.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逐渐变大
的数据如表所示,老师指出其中一组数据有拼凑 的嫌疑,你认为是第 ① 组(填写实验序号)
,理由是 第1次实验的电压不可能低至0.6 V或第1次 .
实验的电流不可能低至0.12 A
(5)排除有拼凑嫌疑的数据后,分析数据可以提 到的结论是:在 电阻 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 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正 比. (6)小薇利用实验数据还计算出定值电阻R的阻 值为 5.1 Ω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7)以下实验与“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进行 多次测量的目的不相同的是 C . A.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B.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C.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1课时 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考纲内容
考情分析
考点梳理
剖析重点实验 重难点突破 课堂精炼
考纲内容
考点1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考点2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考点3 会用伏安法测电阻,了解灯丝电阻的特殊 性. 考点4 欧姆定律实验的电路图设计,实物图的连 接,实验所得数据的分析.
考情分析
近年来中考对本章知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对 欧姆定律的理解和应用、用伏安法测电阻等.题型 主要以填空、选择、计算、实验题为主.
考点梳理
一、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在
电阻
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
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汇总: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第一节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当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第二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1、欧姆定律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公式: I = U R R=U IU=IR U ——电压——伏特(V );R ——电阻——欧姆(Ω);I ——电流——安培(A )使用欧姆定律时需注意:R=U I不能被理解为导体的电阻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其大小跟导体的电流和电压无关。
人们只能是利用这一公式来测量计算导体的电阻而已。
2、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路规律的比较*电路(串联、并联)中某个电阻阻值增大,则总电阻随着增大;某个电阻阻值减小,则总电阻随着减小。
第三节 电阻的测量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原理】R=U I【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实验电路】【实验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实物。
②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使小灯泡发光,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代入公式R=U I算出小灯泡的电阻。
③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的位置,多测几组电压和电流值,根据R=U I,计算出每次的电阻值,并求出电阻的平均值。
【实验表格】【注意事项】①接通电源前应将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将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②连好电路后要通过试触的方法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③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保护电路。
2017-2018中考物理基础过关:第17章(2)欧姆定律课件(含答案)-PPT文档资料

__不__变____、电流表 示数__变__小____→电路总电阻R总 ________→电压表 与电流表 示数的比值________.
变大
变大
方法指导
(1)滑片移动引起的串联电路分析思路:先电流后电 压、先整体后部分
(2)滑片移动引起的并联电路分析思路:先电压后电流
thankyou
(2)判断电表测量的对象:电流表 测量通过
______R__1__所____在___的支__电路__流(_或_;_R_电1_) _压的表电流测;量电_流__表____测__量__通_两过端的电压
. 干路
电源(R1或R2)
(3)判断滑片移动时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情不况变: ①电源电压U不变→电阻R1两端的电压________→电 压表 示数__不__变____;
,先支路后干路(注:I1为定值电阻所在支路电流,I2
为滑动变阻器所在支路电流)
Flash-“动”悉重难点
考向2 含多开关的电路 例2 如图所示电路,R1、R2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不变, 先闭合开关S1、S2,然后断开开关S2,请回答下列问题:
Flash-“动”悉重难点
例2题图
(1)确定开关闭合前后电路的连接情况并画等效电路图: ①闭合开关S1、S2时,电阻R1被____短__路__,电路有__1____ 条电流的路径,电流表 测量通过___R_2____的电流,电压 表 测量_电__源__(_或__R_2_)__两端的电压,请画出等效电路图.
考点清单
考点 1 欧姆定律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1. 最先研究出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三者之间关系的科学家 是德国的①_欧__姆___,并进一步归纳得出了欧姆定律. 2.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②_正__比___ ,跟导体的电阻成③________.
推荐2018届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手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知识网络构建2,,,,(:,):::1R I U U I R U U I =U =IR R R I I U R U R I R =R R ⎧⎨⎩=⎧=⎪⎪⎪⎨⎪⎪⎪⎩+++一定时与成正比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一定时与成反比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变形式成立条件:、、是同一导体或同一部分电路上的物理量原理电路图伏安法测导体电阻实验步骤应用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串联电路的电阻关系串、并联电定律电阻姆路的欧121111n n R R R R R ⎧⎪⎪⎪⎪⎪⎨⎪⎪⎧⎪⎧⎪⎪⎪⎪⎪⎪⎪⎪⎪⎪⎪⎨⎪⎨⎪=+++⎪⎪⎩⎪⎪⎪⎪⎪⎪⎪⎪⎩⎪⎪⎪⎩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知识能力解读(一)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1.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即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控制电阻一定;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控制电压一定。
2.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3.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对这一关系的理解应注意: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都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的。
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不能说成电压跟电流成正比,因为电流和电压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电压是原因,电流是结果,因果关系不能颠倒。
4.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对这一关系的理解应注意: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也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的,同样也不能说成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导体中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5.实验注意事项(1)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2)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选择接线柱接人电路;(3)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接人电路的阻值最大的那一端;(4)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选择要合适;(5)电流表、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不要接反;(6)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时,应尽量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变化(如:0.6 V 、1.2 V 、1.8 V 、2.4 V)。
初中物理学业考试复习第十七章欧姆定律课件

5.(202X 黔东南州)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 12 V 保持不变, R1=10 Ω.只闭合开关 S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3 A,则 R1 两端 的电压 U1=________V,R2=________Ω;当断开开关 S,闭合 S1、S2 时,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
答案:3 30 1.6
A.导体电阻大小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电阻大小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电阻大小由它两端电压和通过电流决定 D.导体电阻大小等于它两端电压与通过电流的比值 答案:D
2.(202X 天津)定值电阻 R 的 U-I 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当该 电阻两端电压为 3 V 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
A.1 A 答案:A
5.串联电阻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___长__度___,所以串联的总 电阻比任意一个电阻都___大_____;并联电阻相当于增大了导体 的__横__截__面__积___,所以并联的总电阻比任意一个电阻都____小___.
考点 3 伏安法测电阻 1.实验原理:__R_=__UI___.
实验电路图:
2.实验过程:用电压表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 U,用电
电压规律 ___U__=__U_1_+__U_2_+__…__+__U__n__ _U__=__U_1_=__U_2_=__…__=__U__n _
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部 电阻规律 分电路电阻之和
(R=R1+R2+…+Rn)
并联电路总电阻倒数等 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R1=R11+R12+…+R1n)
考点 2 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的内容: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
___正_____比,跟导体的电阻成____反____比. 2.欧姆定律的公式:__I_=__UR___.式中 I 表示__电__流____,单位
2018届中考物理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真题体验 把脉中考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真题体验把脉中考考点1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1.(2017·襄阳中考)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通过某定值电阻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解析】选B。
本题考查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A图中,电压增大,通过导体的电流不变,错误;B图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像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表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B正确;C、D图中,电流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均错误。
2.(2017·自贡中考)小芳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时,(1)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但稍作思考之后,就将电路改进为如图乙所示的电路。
她这样改进有何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实验过程中,她保持电源电压不变,通过调节电阻箱先后6次改变A、B间的电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1所示。
表1(2)小芳分析表1中数据发现总结不出电流跟电阻的定量关系,你认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芳认真思考后发现了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错误,并采取了正确的实验操作。
你认为小芳每次改变电阻后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__________ 。
(4)正确操作实验后,小芳将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在表2中,请分析表2中的数据,你能得出什么探究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表2【解析】本题考查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的探究实验。
(1)实验中需要控制电压不变,探究不同阻值下电流的变化情况,所以需要改变阻值,把定值电阻换成电阻箱,可以在不拆卸电路更换电阻的情况下改变阻值,也就是便于改变导体的电阻。
2018届中考物理基础知识手册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知识网络构建2,,,,(:,):::1R I U U I R U U I =U =IR R R I I U R U R I R =R R ⎧⎨⎩=⎧=⎪⎪⎪⎨⎪⎪⎪⎩+++一定时与成正比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一定时与成反比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变形式成立条件:、、是同一导体或同一部分电路上的物理量原理电路图伏安法测导体电阻实验步骤应用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串联电路的电阻关系串、并联电定律电阻姆路的欧121111n n R R R R R ⎧⎪⎪⎪⎪⎪⎨⎪⎪⎧⎪⎧⎪⎪⎪⎪⎪⎪⎪⎪⎪⎪⎪⎨⎪⎨⎪=+++⎪⎪⎩⎪⎪⎪⎪⎪⎪⎪⎪⎩⎪⎪⎪⎩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知识能力解读(一)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1.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即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应控制电阻一定;在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应控制电压一定。
2.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3.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对这一关系的理解应注意: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都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的。
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不能说成电压跟电流成正比,因为电流和电压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电压是原因,电流是结果,因果关系不能颠倒。
4.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对这一关系的理解应注意: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也是针对同一导体而言的,同样也不能说成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导体中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5.实验注意事项(1)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2)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选择接线柱接人电路;(3)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接人电路的阻值最大的那一端;(4)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选择要合适;(5)电流表、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不要接反;(6)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时,应尽量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整数倍变化(如:0.6 V 、1.2 V 、1.8 V 、2.4 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式运用► 4.有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R1、R2,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 的I-U图线如图所示.如果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串,并 联后的总电阻为R并,则关于R串、R并的I-U图线所在的区域,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R串在Ⅱ区域,R并在Ⅲ区域 B.R串在Ⅲ区域,R并在Ⅰ区域 C.R串在Ⅰ区域,R并在Ⅱ区域 D.R串在Ⅰ区域,R并在Ⅲ区域 D 由题中I-U图象,根据R= 知,Ⅰ区域中的电阻最大, Ⅲ区域中的电阻最小;由于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 电阻都大,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小,故R 串最大,R并最小,所以R串在Ⅰ区域,R并在Ⅲ区域,选项D正 确.
路的电阻变小,所以应该选“3”接线柱;(2)闭合开关前,滑
片要滑到最大阻值处,即离下面接线柱最远的位置,所以要滑
到最左端;(3)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接入电路电阻最大处移动
到另一端过程中,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只在图乙所示位
置发生很小的变化,说明电阻发生了断路;(4)电压表示数为
2.5V,所以R=
(5)为准确地测出合金丝的电阻,
故不能将多次测量结果求平均值作为灯丝的电阻. ( √ )
考点2 欧姆定律★
辨一辨►根据欧姆定律I=R/U 变形得R=I/U ,由此可知导体电
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 ) 易错提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和它两端的电压、 通过的电流无关. 想一想►小灯泡上标有“2.5V 0.3A”字样,各表示什么含义? 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多少? 2.5V表示正常工作时的电压,0.3A表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小 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表一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123 4 5 6
0.5 1.0 1.5 2.0 2.5 2.8
0.16
0.22 0.25 0.28 0.29
3.1
6.8
8.9 9.7
表二
实验 次数 电阻
R/Ω
电流
I/A
1 5 0.30
2 10 0.20
3 20 0.12
(5)小张继续用图乙所示装置来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 分别把阻值准确的5Ω 、10Ω 、20Ω 的定值电阻接入原小灯泡的 位置,通过实验,记录电流表示数如表二所示.他发现通过导 体的电流跟电阻不成反比,其中原因可能是: 没有控制不同 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 .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依次测得6组数据,如表一所 示.其中第2次实验时电流表表盘如图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0.2 A;第4次实验时灯泡电阻值为 8 Ω .由表一中数据可知, 小张选用的滑动变阻器应是 R2 (选填“R1”或“R2”). (4)小张将这6组数据算得的电阻值取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 这种数据处理方式是 不合理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
(4)在电路故障排除后,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指针如图丙 所示时,电流表读数为0.5A,由此,小华算出接入电路合金丝 的电阻为 5 Ω . (5)为准确地测出合金丝的电阻,对实验应作怎样的改进?答: 电压表改用小量程;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多次测量取平均 值.
(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所以接入电
思路点拨►由题意可知,所给的器材中无电流表,不能利用 “伏安法”来测电阻,可以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设计 电路,即待测电阻和已知电阻串联;实验中要求比较精确地测 出一个约为20Ω 的未知电阻的阻值,且电压表的量程为0~3V, 若待测电阻和定值电阻R0串联或者待测电阻与最大阻值为200Ω 的滑动变阻器串联,都会使电压表的示数超过量程,故可以采 用定值电阻R0和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串联,然后用电压表分 别测出待测电阻和已知电阻两端的电压,利用欧姆定律得出等 式即可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重点难点突破 类型 非伏安法测电阻 其他测量方法和伏安法的比较
【例】[2016·潍坊三中月考检测]现有一个阻值为30Ω 的定值 电阻R0,一个电压约为12V的电源,一个只有0~3V量程的电压 表,一个最大阻值为200Ω 的滑动变阻器,开关及导线若干.请 你设计一个实验,比较精确地测出一个约为20Ω 的未知电阻Rx 的阻值(电路可重组),要求: (1)画出实验电路图; (2)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3)写出待测电阻Rx的数学表达式(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试对小明的方案做出评价: 方案中,因为有滑动变阻器一直
串联在电路中,所以接入不同的电阻时,电阻R0与Rx两端的电
压不相同,因此利用电压相等来求解被测电阻,是错误 的 .(必须简要说明理由)
(6)观察实物图,滑动变阻器没有连入电路,滑动变阻器的连接
要求是:应串联在电路中,接线柱要“一上一下”,因此应把
滑动变阻器的下接线柱与电源的负极相连.(7)电流表无示数,
说明电路中发生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以外的电路
没有断路,因此是被测电阻发生了断路;观察电流表,量程是
0~0.6A,对应的分度值是0.02A,所以示数是0.24A,因此被测
电阻阻值Rx=
=10Ω .(8)这个方案在操作中,因为有滑
动变阻器一直串联在电路中,所以接入不同的电阻时,电阻R0 与Rx两端的电压不相同,因此利用电压相等来求解被测电阻, 是错误的.
第一部分 系统复习 成绩基石
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第2课时 测量电阻的阻值
编者语►本课时考点的主要内容是伏安法测电阻的应用.本课 时是聊城市中考的重点和难点.所占分值7分左右. 考点梳理过关
考点 伏安法测电阻★
辨一辨►
1.测量定值电阻时,应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以减小实验误
差.
(√)
2.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时,由于灯丝的电阻受温度影响明显,
故小张选用的滑动变阻器应是R2;(4)小张将这6组数据算得的 电阻值取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这种数据处理方式是不合 理的,因为灯丝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5)通过导体的电 流跟电阻不成反比,其中原因可能是没有控制不同的电阻两端 的电压相同.
命题挖掘►如图甲所示是测量定值电阻Rx阻值的实验电路.
思路点拨►(1)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灯泡变亮,需要导 线将滑动变阻器的B接线柱与电源负极相连;(2)闭合开关前, 应将滑片P置于阻值最大处,即A端.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 关S,移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未偏 转,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小灯泡断路;(3)第2次 实验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2A;第4次实验时灯泡电阻值为8Ω .由 表一中第一次实验数据可知,滑动变阻器阻值R=
六年真题全练 命题点 伏安法测电阻 主要考查实验的设计、对原理的理解、实验数据的处理、电路 故障的分析与判断等;题型以实验探究题为主. [2016·聊城中考]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小明同学连 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路元件完好,接线柱接线牢固).
(1)在未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的情况下,闭合开关,调节滑动 变阻器滑片,电流表的示数将 发生变化 ,电压表的示数将 保持不变 .(均选填“发生变化”或“保持不变”)
重点实验聚焦 实验22: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电路图】
【命题点全梳理】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①保护电路;②改变待测电阻两 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 2.减小实验误差,使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的方法:至少做三次 实验,根据公式R= 算出三个阻值R1、R2、R3,填入表 中.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要进行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即 R=
【例】[2017·重庆中考A]小张同学在做“测量小灯泡电阻”的 实验中,所用器材如下:两节新干电池,标有2.5V相同规格灯泡 若干,两个滑动变阻器R1(10Ω 1A)、R2(20Ω 2A),开关、导 线若干.
(1)请你根据图甲,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电路图连接 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灯泡变亮,且导线不交 叉).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P置于 A (选填“A”或“B”) 端.正确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小张发现小灯泡 始终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未偏转,电压表有示数,则故障原因 可能是 灯泡断路 .
自主解答►(1)如图所示 (2)主要实验步骤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①按照电路图连好电路,将滑动变阻器滑 片调到阻值最大处,闭合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调节滑动变 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接近满偏,记下电压 表的示数U0; ②断开开关,保持滑片的位置不变,将电压表改接在未知电阻两 端,闭合开关,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x.
(3)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应该将电压表改用小量程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多做几次 实验来求平均值.
变式运用► 2.图示电路中(R0阻值已知, 值的是( )
表示电阻箱),不能测出Rx阻
C A项电路图中,电压表测Rx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 的电流,即通过Rx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即可求出Rx阻值,A不 符合题意;由B项电路图可知,当开关拨至位置1时,电压表测 量R0两端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可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当开关拨 至位置2时,电压表测量R0、Rx两端的总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 压的特点可求出Rx两端电压,最后根据欧姆定律即可求出Rx阻 值,B不符合题意;由C项电路图可知,无论开关闭合还是断开, 电流表的示数不变,即无法测出或间接得出通过Rx的电流,故 此电路图不能测出Rx阻值,C符合题意;由D项电路图可知,当 开关拨至位置1时,电路为滑动变阻器、Rx的串联电路,电压表 测Rx两端电压,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将开关拨至位置2,同 时改变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读出此时 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R,此时被测电阻Rx=R,D不符合题意.
猜押预测►[2017·盐城中考]小华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合金丝 电阻,电源电压为6V.
(1)在图甲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连接完整,使实验中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 (2)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 最左 端. (3)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接入电路电阻最大处移 动到另一端过程中,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只在图乙所示 位置发生很小的变化,由此可以推断:电路中 6和8 (选填图 中表示接线柱的数字)间发生了 断路 (选填“断路”或“短 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