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和答案解析
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题(学生版)

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0年5月5日,用液氢作推进剂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把新一代载人飞船送入太空。
液氢(H2)属于( )A. 单质B. 氧化物C. 混合物D. 有机物2.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 滴水成冰B. 菜刀生锈C. 丹桂飘香D. 电灯发光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测溶液pHB. 倾倒液体C. 量筒读数D点燃酒精灯4.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说法错误的是A. FeCl2读作氯化铁B. 3H表示3个氢原子C. Na表明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D. C+O2点燃CO2表示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5.如图摘自元素周期表,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B. 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C. 氧和硫都属于非金属元素D. 氧和硫位于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6.下列化学品标志与化学试剂对应错误的是( )A. 氢氧化钠B. 白磷C. 酒精D. 碳酸氢钠7.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降低氧气浓度使煤燃烧的更充分B.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C.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D.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8.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碳酸钙难溶于水,可用作补钙剂B. 浓硫酸有腐蚀性,实验室可用作干燥剂C. 活性炭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D.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 O2Fe−−−→点燃Fe3O4CO−−−→高温Fe B. H2O22MnO H22O−−−→点燃H2O C. Ca(OH)22CO CaCO3NaCl溶液Na2CO3D. CO2C−−−→高温CO2H O H2CO310.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 除去MnO2中少量KMnO4加热固体混合物B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C 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碳元素点燃蜡烛,将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D 制取少量熟石灰将石灰石加入足量的水中A. AB. BC. CD. D11.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精编解析版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2020年5月5日,用液氢作推进剂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把新一代载人飞船送入太空。
液氢(H2)属于()A. 单质B. 氧化物C. 混合物D. 有机物2.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 滴水成冰B. 菜刀生锈C. 丹桂飘香D. 电灯发光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测溶液pHB. 倾倒液体C. 量筒读数D. 点燃酒精灯4.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说法错误的是()A. FeCl2读作氯化铁B. 3H表示3个氢原子C. Na 表明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D. C+O2CO2表示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5.如图摘自元素周期表,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B. 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C. 氧和硫都属于非金属元素D. 氧和硫位于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6.下列化学品标志与化学试剂对应错误的是()A. 氢氧化钠B. 白磷C. 酒精D. 碳酸氢钠7.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降低氧气浓度使煤燃烧的更充分B.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C.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D.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8.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碳酸钙难溶于水,可用作补钙剂B. 浓硫酸有腐蚀性,实验室可用作干燥剂C. 活性炭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D.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 O2Fe3O4FeB. H2O2H2H2OC. Ca(OH)2CaCO3Na2CO3D. CO2CO H2CO310.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AB. BC. CD. D11.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
取65gKCl溶液放入甲烧杯中,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整个过程中无溶剂损失)。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原卷)

a石油炼制可获得汽油和柴油,汽油和柴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b在汽油中加入量乙醇作汽车燃料,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c氢能源代替汽油和柴油作汽车燃料,具有放热多,无污染等优点
14.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是由木炭(C)、硫粉(S)和硝酸钾(KNO3)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②“过滤”操作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___。
③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一系列操作”包括“加热蒸发浓缩、再冷却到一定温度、过滤”等步骤。其中“冷却到一定温度”能获得纯度较高的硝酸钾晶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发展。现代国防、开矿等使用 烈性炸药,主要成分为硝化甘油(C3H5O9N3)。
(1)下列关于黄铜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黄铜不能被腐蚀
b黄铜的硬度比铜大
c黄铜的熔点比锌高
(2)“酸溶”过程中有气体生成,写出生成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①硝化甘油在人体内能缓慢氧化生成一种氮的氧化物,用于治疗心绞痛。该氧化物中氮为+2价,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合成硝化甘油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用46kg甘油(C3H8O3)和足量硝酸反应,理论上能生成多少硝化甘油?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15.黄铜是由铜和锌组成的合金,可用于制造钱币、机器零件等。利用黄铜制造各种物品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黄铜渣,主要含有Zn、Cu、ZnO、CuO。一种利用黄铜渣获取金属铜和硫酸锌溶液的实验流程如下:
B. 白磷
C. 酒精
D. 碳酸氢钠
7.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低氧气浓度使煤燃烧的更充分
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2020年5月5日,用液氢作推进剂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把新一代载人飞船送入太空。
液氢(H2)属于()
A.单质B.氧化物C.混合物D.有机物
2.(2分)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B.菜刀生锈C.丹桂飘香D.电灯发光
3.(2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溶液pH B.倾倒液体
C.量筒读数D.点燃酒精灯
4.(2分)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说法错误的是()
A.FeCl2读作氯化铁
B.3H表示3个氢原子
C.Na表明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C+O2CO2表示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5.(2分)如图摘自元素周期表,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含参考答案)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五、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4.2020年5月5日,用液氢作推进剂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把新一代载人飞船送入太空。
液氢(H2)属于A.单质B.氧化物C.混合物D.有机物25.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菜刀生锈C.丹桂飘香D.电灯发光2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溶液pHB.倾倒液体C.量筒读数D.点燃酒精灯27.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说法错误..的是A.FeCl2读作氯化铁B.3H表示3个氢原子C.Na表明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D.C+O2点燃CO2表示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28.题28图摘自元素周期表,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B.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C.氧和硫都属于非金属元素D.氧和硫位于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29.下列化学品标志与化学试剂对应错误..的是A.氢氧化钠B.白磷C.酒精D.碳酸氢钠30.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降低氧气浓度使煤燃烧的更充分 B.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3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碳酸钙难溶于水,可用作补钙剂B.浓硫酸有腐蚀性,实验室可用作干燥剂C.活性炭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32.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O 2Fe−−−→点燃Fe 3O 4CO −−−→高温Fe B.H 2O 22MnOH 22O−−−→点燃H 2O C.Ca(OH)2溶液2CO CaCO 3NaCl 溶液Na 2CO 3D.CO 2C−−−→高温CO 2H O H 2CO 333.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 除去MnO 2中少量KMnO 4加热固体混合物B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C 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碳元素点燃蜡烛,将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D制取少量熟石灰将石灰石加入足量的水中34.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
初中-化学-中考-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0年5月5日,用液氢作推进剂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把新一代载人飞船送入太空。
液氢(H2)属于()A. 单质B. 氧化物C. 混合物D. 有机物2、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 滴水成冰B. 菜刀生锈C. 丹桂飘香D. 电灯发光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C. D.4、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说法错误的是()A. FeCl2读作氯化铁B. 3H表示3个氢原子C. Na表明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D. C+O2点燃CO2表示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5、如图摘自元素周期表,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B. 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C. 氧和硫都属于非金属元素D. 氧和硫位于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 6、下列化学品标志与化学试剂对应错误的是( )A. B.C. D.7、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降低氧气浓度使煤燃烧的更充分B.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C.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D.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8、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碳酸钙难溶于水,可用作补钙剂B. 浓硫酸有腐蚀性,实验室可用作干燥剂C. 活性炭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D.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 O 2Fe −−−→点燃Fe 3O 4CO −−−→高温FeB. H 2O 22MnO H 22O −−−→点燃H 2OC. Ca(OH)22CO CaCO 3NaCl 溶液Na 2CO 3D. CO 2C−−−→高温CO 2H O H 2CO 3 10、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11、20℃时KCl 的溶解度是34g 。
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

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五、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4.2020年5月5日,用液氢作推进剂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把新一代载人飞船送入太空。
液氢(H2)属于A.单质B.氧化物C.混合物D.有机物25.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菜刀生锈C.丹桂飘香D.电灯发光2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溶液pHB.倾倒液体C.量筒读数D.点燃酒精灯27.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说法错误的是 A.FeCl 2读作氯化铁 B.3H 表示3个氢原子C.Na 表明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D. 22C O CO 点燃表示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28.题28图摘自元素周期表,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B.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C.氧和硫都属于非金属元素D.氧和硫位于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29.下列化学品标志与化学试剂对应错误的是A.氢氧化钠B.白磷C.酒精D.碳酸氢钠30.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降低氧气浓度使煤燃烧的更充分 B.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 3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碳酸钙难溶于水,可用作补钙剂 B.浓硫酸有腐蚀性,实验室可用作干燥剂 C.活性炭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 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32.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Fe CO234 O Fe O Fe −−−→−−−→点燃高温B.22MnO O2222H O H H O −−−→−−−→点燃C.2CO NaCl 2323Ca OH CaCO a CO −−−→−−−−→溶液()溶液N D.OC 23CO CO CO −−−→−−→2H 2高温H 33.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34.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
88.江苏省连云港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原卷版)

连云港市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0年5月5日,用液氢作推进剂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把新一代载人飞船送入太空。
液氢(H2)属于()A. 单质B. 氧化物C. 混合物D. 有机物2.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 滴水成冰B. 菜刀生锈C. 丹桂飘香D. 电灯发光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测溶液pHB. 倾倒液体C. 量筒读数C+O2点燃CO2表示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5.如图摘自元素周期表,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B. 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C. 氧和硫都属于非金属元素D. 氧和硫位于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6.下列化学品标志与化学试剂对应错误的是()A. 氢氧化钠D.点燃酒精灯4.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说法错误的是A. FeCl2读作氯化铁B. 3H表示3个氢原子C. Na表明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D.B. 白磷C. 酒精D. 碳酸氢钠7.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降低氧气浓度使煤燃烧的更充分B.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C.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D. 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8.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碳酸钙难溶于水,可用作补钙剂B. 浓硫酸有腐蚀性,实验室可用作干燥剂C. 活性炭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D.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 O2Fe−−−→点燃Fe3O4CO−−−→高温Fe B. H2O22MnO H22O−−−→点燃H2O C. Ca(OH)22CO CaCO3NaCl溶液Na2CO3D. CO 2C−−−→高温CO 2H O H 2CO 3 10.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除去MnO 2中少量KMnO 4 加热固体混合物 B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点燃蜡烛,将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D制取少量熟石灰 将石灰石加入足量的水中A. AB. BC. CD. D 11.20℃时KCl 的溶解度是34g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化学试卷和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2020年5月5日,用液氢作推进剂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把新一代载人飞船送入太空。
液氢(H2)属于()A.单质B.氧化物C.混合物D.有机物解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
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参考答案:解: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液氢(H2)属于单质;故选项正确;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故选项错误;C、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故选项错误;D、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A。
点拨: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
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2分)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B.菜刀生锈C.丹桂飘香D.电灯发光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滴水成冰、丹桂飘香、电灯发光都属于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参考答案:解:A、滴水成冰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菜刀生锈,铁锈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C、丹桂飘香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电灯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
点拨: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2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测溶液pH B.倾倒液体C.量筒读数D.点燃酒精灯解析:A、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参考答案:解: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试管没有倾斜、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C。
点拨: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2分)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说法错误的是()A.FeCl2读作氯化铁B.3H表示3个氢原子C.Na表明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D.C+O2CO2表示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解析:A、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一般是从右向左读,读作“某化某”。
B、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C、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根据化学方程式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参考答案:解:A、FeCl2中铁元素显+2价,读作氯化亚铁,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H可表示3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该反应可读作: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拨: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2分)如图摘自元素周期表,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B.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C.氧和硫都属于非金属元素D.氧和硫位于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解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结合元素周期表的规律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参考答案:解:A.由元素周期表可知,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故正确;B.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6,故正确;C.氧和硫都不含有金字旁,都属于非金属元素,故正确;D.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氧和硫位于元素周期表同一族,而不是同一周期,故错误。
故选:D。
点拨: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6.(2分)下列化学品标志与化学试剂对应错误的是()A.氢氧化钠B.白磷C.酒精D.碳酸氢钠解析:明确相关物质的性质及图标含义,据此判断解答。
参考答案:解:A.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要张贴腐蚀品标志,不合题意;B.白磷的着火点很低,易发生自燃,属于易燃固体,不合题意;C.酒精是一种具有可燃性的液体,属于易燃液体,不合题意;D.碳酸氢钠没有毒性,不是剧毒品,符合题意。
故选:D。
点拨:本题考查了化学试剂的分类,明确危险品性质及常见危险品标志含义即可解答,题目简单。
7.(2分)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降低氧气浓度使煤燃烧的更充分B.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燃烧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解析:A、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B、根据灭火原理解答;C、根据燃烧的概念分析;D、根据人类利用的能量的来源,进行分析判断。
参考答案:解:A、增大氧气浓度使煤燃烧的更充分,选项说法错误;B、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选项说法正确;C、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不一定都是燃烧,也可能是缓慢氧化,故选项说法错误;D、人类利用的能量不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如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
点拨: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促进燃烧的方法、人类利用的能量的来源、灭火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2分)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碳酸钙难溶于水,可用作补钙剂B.浓硫酸有腐蚀性,实验室可用作干燥剂C.活性炭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解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参考答案:解:A.碳酸钙能与胃酸中的盐酸反应生成可被人体吸收的氯化钙,所以可用作补钙剂,对应关系错误;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在实验室中可用作干燥剂,对应关系错误;C.活性炭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对应关系正确;D.固态的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会吸收大量的热,可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对应关系错误。
故选:C。
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9.(2分)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O2Fe3O4FeB.H2O2H2H2OC.Ca(OH)2溶液CaCO3Na2CO3D.CO2CO H2CO3解析:一步反应实现即所涉及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转化即可。
参考答案: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一氧化碳与四氧化三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故选项正确。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不能生成氢气,不能一步反应完成,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钙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难溶于水,不能与氯化钠溶液反应,不能一步反应完成,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能与水反应,不能一步反应完成,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拨: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关键“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10.(2分)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加热固体混合物A除去MnO2中少量KMnO4B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C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有碳元素点燃蜡烛,将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D制取少量熟石灰将石灰石加入足量的水中A.A B.B C.C D.D解析: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B、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支持燃烧;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D、碳酸钙不溶于水。
参考答案:解: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除去高锰酸钾带入锰酸钾,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支持燃烧,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点燃蜡烛,将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D、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溶于水,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1.(2分)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
取65g KCl溶液放入甲烧杯中,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整个过程中无溶剂损失)。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烧杯中是KCl的饱和溶液B.乙和丙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相等C.丁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为34%D.若乙烧杯中溶液恰好饱和,则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 解析:A、根据向甲烧杯中氯化钾溶液,加入5g氯化钾,能完全溶解,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乙静置降温后有晶体析出,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丁烧杯中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计算出乙烧杯中溶质的质量,由溶解度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参考答案:解:A、向甲烧杯中氯化钾溶液,加入5g氯化钾,能完全溶解,则甲烧杯中是KCl的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乙静置降温后有晶体析出,乙和丙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不相等,溶剂质量相等,则乙和丙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不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