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专题五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专题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2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选修2优质课件:专题五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高中政治选修2优质课件:专题五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专题五 中国 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的探索
专题总结提升
内容索引

网络构建
WANG LUO GOU JIAN
贰 真题体验 ZHEN TI TI YAN

网络构建
返回

真题体验
(2016·海南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 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好像一谈计划就是社会主义,这 也是不对的,日本就有一个企划厅嘛,美国也有计划嘛,我们以前是学苏联的,搞计划 经济。后来又讲计划经济为主,现在不要再讲这个了。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 分析邓小平上述观点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高中政治专题5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

高中政治专题5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
第二十三页,共28页。
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包括 以下两个有机组成部分( )
①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③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 ④社会主义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B
第十二页,共28页。
【对点训练】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中,有三个最为重要的环节,它们 是( ) ①市场主体 ②市场体系 ③所有制结构 ④宏观调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第十三页,共28页。
【解析】 本题考查市场经济体制最重要的环节。市场主体、市场体系是 市场作用发挥的前提,市场体制必须有国家宏观调控,否则就出现混乱,因此 ①②④是正确答案。
第二十五页,共28页。
【答案】 1993 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基本框架作了如下规定:
①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 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的现代企业制度。②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 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③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 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④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 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⑤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第七页,共28页。
四、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1.意义:建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的前提。(qiántí) 2.构成:宏观调控体系包括调控目标、手任务段、(shǒu、du方àn式)等。 3.形成:党的十四大以后,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宏观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的推进,我国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逐步形成。

高二政治课件:专题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专题整合 (人教版选修2)

高二政治课件:专题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专题整合 (人教版选修2)
专题整合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作用 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 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参照苏联模式,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体制。 (2)1958 年,在“大跃进”的形势下,毛泽东提出了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为 社会主义服务。 (3)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分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 端,强调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 提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4)1982 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5)1984 年 10 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公 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6)1987 年中共十三大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概括为计划与市场 内在统一的新体制,提出要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逐步建立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7)1992 年年初邓小平南方视察时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 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 都是经济手段。这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13)2007 年 10 月,党的十七大指出,我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实现未 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列为到 2020 年的奋斗目标之一。 (14)2012 年 11 月,党的十八大指出,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 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 完善和发展”,“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 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高中政治选修二优质课件:专题五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2)

高中政治选修二优质课件:专题五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2)

网络构建区
核心整合区
真题体验区
1 2 34
3.(2011·北京高考)结合经济学常识中的相关知识,概述新 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时期 20世纪50年代 200世纪90年代以来
网络构建区
核心整合区
真题体验区
1 2 34
解析 本题要求运用经济学常识中的相关知识,概述新 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这需要我们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和历史事实进行分析,要 注意不同时期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
保障支出(亿元) 财产性收入占居民收入
比率(%)
1992年 26.0 66.5
≈0.5(1990年)
网络构建区
核心整合区
2011年 76.4(2008年)
11 144
2.7(2008年)
真题体验区
1 2 34
*表中的“中央企业”指国务院国资委管辖的国有大型企业; “财产性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 和不动产(房屋、土地、收藏品等)获得的收入。 “南方谈话”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 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运用经济学常识相 关知识简述,为什么还需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 体制
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网络构建区
核心整合区
真题体验区
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完善 社会 主 ⑤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主义 要 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 市场 任 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 经济 务 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体制
优化配置。

2016_2017学年高中政治专题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第4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

2016_2017学年高中政治专题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第4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

教材 P94 探究问题 1
提示 (1)资源配置中“两只手”是指市场的调节作用和 政府的调节作用。二者关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和更好发挥政府宏观调控。 (2) 当前需要解决好的问题是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 问题,转变政府职能。
教材 P94 探究问题 2
专题五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第4框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专题五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学习导航]
知识目标
教学要求
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理解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 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性和主要任务 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生产力 、 社会主义制度 1. 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_________ 充分发挥______________
提示 (1)例如个人所得税和财政转移支付,可以促进社 会公平,区域协调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平稳高速运行发挥 重要作用。 (2)①有利于更加深入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有利于 从根本上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同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与农 村现代化, 最终解决“三农”问题。 ③有利于建设统一开放, 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④有利于实 现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2)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进一步解放和发 展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经济体制是 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经济体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国家的经 济建设。通过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 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
教材 P91 探究问题 2
宏观调控 ,有效的政府治 (3)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科学的____________

高中政治 专题五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课件 新人教选修2

高中政治 专题五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课件 新人教选修2

计划经济体 制的作用
集中全国力量,完成重点项目;体系更加完整, 经济政治独立;抑制通货膨胀,增加财政收入; 实现社会公平,控制分配差距
计划经济体 制的弊端及
其影响
一大二公三纯,结构过于单一;阻碍社会生产, 群众生活不利;政企职能不分,市场作用忽视; 经济条块分割,企业失去活力;分配过于平均, 没有适当差距;多劳不能多得;工作谁肯积极
返回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2/1/182022/1/18January 18, 2022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2年1月2022/1/182022/1/182022/1/181/18/2022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2/1/182022/1/18
专题五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总览知识体系
中国 社会 主义 市场 经济 的探 索
社会 主义 市场 经济 理论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 的形成及其作用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理论的探索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 端及其影响
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
建立完善 的社会主 义市场经 济体制

答案 (1)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分配; (3)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增强 政府调控经济的有效性; (4)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5)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高二政治备课课件52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新选修2

高二政治备课课件52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新选修2

【探究(tànjiū)活在动这2】一阶段,我们对市场作用的认识有何突破?
提示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 济的论断(lùnduàn),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传 统观念。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经济运行模式, 要求实现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统一,不再把市场调节置于从属和次 要的地位。
第十九页,共26页。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的宏观 调控下对资源配置(zī yuán pèi zhì)起基础性作用。对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理解是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没有
区别 B.市场调节完全受价值规律的支配 C.在资源配置(zī yuán pèi zhì)中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与国 家的宏观调控是
第一页,共26页。
那么(nàme),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历程如何? 请进入本框学习。
第二页,共26页。
[教材探究解读](教师(jiàoshī)用书独 【有探)究(tànjiū)活动(11)】在这一阶段,邓小平对市场与社会主义关系的
认识有何突破? (2)你知道“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tiáojié)为辅”的含义 吗? 提示 (1)在这一阶段,邓小平同志已经认识到市场经济不应 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计划与市场完全可以结合起来,社会主 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一认识打破了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 的,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这一传统观念。 (2)其含义是:国民经济总体上还是计划经济,但允许对部分 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不作计划,由市场来调节(tiáojié),作为 有计划生产和流通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这一部分在地位 上是从属的、次要的和辅助第三页性,共2的6页。 。
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确立为改革 的目标

高中政治专题5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2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

高中政治专题5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2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课件新人教版选修2
第七页,共30页。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问题 1 问题 2 问题 3 问题 4
第八页,共30页。
计划(jìhuà)与市场
1.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1)区别:①根据价值规律要求,市场上某种商品供不应求,商品价格上升, 获利就增大,就会吸引人们增加这种商品的资源投入,反之,则减少资源投入。 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指导着生产经营者,使人、财、物等社会资源在 全社会范围内得到合理配置。市场调节也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②计 划是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计划的过度干预会 阻碍市场的优化配置作用。
第二十五页,共30页。
4.邓小平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
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表明( )
①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②计划和市场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③社
会主义以计划经济为主,资本主义以市场经济为主 ④计划与市场的多少,不
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⑤计划和市场可以共存,具有互补性
【答案】 C
第二十一页,共30页。
师生归纳必记核心要点 一个突破:党的十四大突破了计划体制框架。 两点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
第二十二页,共30页。
一、选择题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业集体经济的一次伟大变革,这个变革主 要是指( ) A.农村所有制性质的变革 B.由原来的集体统一经营变为单一的各家各户单独经营 C.经营管理方式上的变革 D.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 【答案】 C
置方式看
从微观
联系
企业都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
层面看
从经济 都是市场经济规律起着支配作用
活动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参照苏联模式,建立起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体制。 (2)1958 年,在“大跃进”的形势下,毛泽东提出了通过发展商品生产来为 社会主义服务。 (3)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分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 端,强调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提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4)1982 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5)1984 年 10 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公 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6)1987 年中共十三大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概括为计划与市场 内在统一的新体制,提出要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逐步建立 “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7)1992 年年初邓小平南方视察时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 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 都是经济手段。这为中国建立社会合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及作用 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 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意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培育合格的市场主体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 建立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