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变形缝构造

合集下载

变形缝的构造特点

变形缝的构造特点

变形缝的构造特点变形缝是建筑中常用的一种结构连接方式,用于连接不同构件或结构体之间的不同变形、不同材质和不同性能的部分,以满足建筑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形和位移要求。

其构造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变形缝的布置:变形缝的设置通常沿着结构的纵向和横向方向布置。

纵向变形缝通常沿建筑的长度方向布置,分隔成若干独立承重的结构体;横向变形缝通常沿建筑的宽度方向布置,以分隔成若干独立承重的结构体。

2.变形缝的形式:变形缝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斜向变形缝、垂直变形缝、水平变形缝等。

不同形式的变形缝根据建筑结构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布置和构造方式。

3.变形缝的材料:变形缝的材料通常选择弹性材料,如橡胶、塑料、纤维材料等。

这些弹性材料具有良好的伸缩性和耐久性,可以满足结构的变形和位移要求,并能够承受一定的荷载。

4.变形缝的填充物:变形缝通常需要填充一定的填充物,以降低结构之间的位移和震动传递。

填充物通常选择聚氨酯、聚苯乙烯泡沫等材料,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和防水性能。

5.变形缝的固定方式:变形缝通常通过一定的固定方式连接到结构中,以确保其稳定和可靠。

固定方式常见的有钢制或铝制固定条、焊接、法兰连接等方式,这些固定方式保证了变形缝与其他结构的连接强度和刚度。

6.变形缝的尺寸设计:变形缝的尺寸设计是保证结构变形和位移能够顺利发生的关键。

变形缝的尺寸设计需要根据结构的变形和位移量、温度变化、荷载大小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确保变形缝的合理性。

7.变形缝的防水处理:变形缝在建筑中常处于室外或者水平面上,对于防水处理较为重要。

常用的防水方式有设置防水层、防水卷材等来保证变形缝处的防水性能,以防止水分渗透损坏变形缝或其周边结构。

总之,变形缝作为建筑结构连接的重要部分,在结构变形和位移的要求下,通过合理的布置、选择适宜的材料、采用恰当的填充物和固定方式等手段,满足结构的变形和位移需求,并确保其连接的稳定和可靠性。

建筑概论 第11章 屋顶的作用、组成、类型

建筑概论 第11章 屋顶的作用、组成、类型
8.屋顶隔热降温的主要方法有:设置通风隔热间层、蓄水降温、 屋面种植和反射降温。
因而必须有足够数量的雨水管才能将雨水及时排走。雨水管的数量与降 雨量和雨水管的直径有关,雨水管的常用间距为10~15m。
常用的雨水管有UPVC 管、铸铁管和镀锌铁皮管等几种,其直径有 ϕ50,ϕ75,ϕ100,ϕ125,ϕ200等几种规格,民用建筑常用75~100mm。
1.卷材防水屋面
沥青防水卷材
4.卷材防水屋面的细部构造是防水的薄弱部位,包括泛水、天 沟、雨水口、檐口和变形缝等。
5.混凝土刚性防水屋面主要适用于我国南方地区。为了防止开 裂,应在防水层中加钢筋网片,设置分格缝,分格缝之间的距离不应超 过6m。
6.涂膜防水屋面的构造要点类同于卷材防水屋面。
7.平瓦屋面基层有冷摊瓦作法、木望板作法。
2.有组织排水
当建筑较高或年降雨较大时,应采用有组织排水。有组织排水是设置 天沟将雨水汇集后,经天沟底部1%的坡度将雨水导向雨水口,然后经雨水 管排到室外地面或地下排水系统。平屋顶的排水方式如图11-7所示。有 组织排水分为外排水和内排水两种方式。
3.雨水管的间距 有组织排水时,不论是内排水还是外排水,都要通过雨水管将雨水排除,
冬季低温的影响。因此, 屋顶设计必须满足坚固、 防水、排水、保温(隔 热)和抵御侵蚀等要求, 同时还应做到自重轻、 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和 经济合理等,屋顶如图 11-1所示。
屋面
承重结构
保温(隔热) 层
顶棚
由于屋面材料和承重结构形式的不同,屋顶有多种类型,一般可分为平屋 顶、坡屋顶和曲面屋顶三大类。屋顶的类型如图11-3所示。
新世纪应用型高等教育 土木工程类课程规划教材
1 1 . 1 屋顶的作用、组成、类型和防水等级 1 1 . 2 屋顶的排水与防水 1 1 . 3 平屋顶的构造 1 1 . 4 坡屋顶的构造 1 1 . 5 屋顶的保温与隔热

变形缝—变形缝的基础知识(建筑构造)

变形缝—变形缝的基础知识(建筑构造)

防震缝的设置原则
•在地震设防烈度为7~9度地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设 防震缝: •(1)毗邻房屋立面高差大于6m; •(2)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 •(3)房屋毗邻部分结构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砌体结构防震缝的宽度
多层 70~100mm
高层 100~150mm
框架结构防震缝的宽度
建筑高度/地震烈度
变形缝的设置原则
伸缩缝的设置原则
• 建筑物因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而产生热胀冷缩,使结构构件内 部产生附加应力而变形。当建筑物较长时为避免建筑物因热胀 冷缩较大而使结构构件产生裂缝,建筑中需设置伸缩缝。
(1)建筑物长度超过一定长度; (2)建筑平面复杂,变化较多; (3)建筑中结构类型变化较大时,建筑中需设置伸缩缝。 • 设置伸缩缝时,通常是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或结构
软弱地基
湿陷性黄土地基
表:沉降缝的宽度
建筑物高度 H<5m H=5m~10m H=10m~15m 2~3层 4~5层 5层以上
沉降缝宽度/mm 30 50 70 50~80 80~120 >120 ≥30~70
防震缝的设置原则
•强烈地震对地面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影响或损坏是极大的,因此在 地震区建造房屋必须充分考虑地震对建筑物所造成的影响。我国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明确了我国各地区建筑物抗震的基本要求。 建筑物的防震和抗震通常可从设置防震缝和对建筑进行抗震加固 两方面考虑。在地震区建造房屋,应力求体形简单,重量、刚度 对称并均匀分布,建筑物的形心和重心尽可能接近,避免在平面 和立面上的突然变化,同时最好不设变形缝,以保证结构的整体 性,加强整体刚度。
缝宽度
≤15m
≥100m
6度
7度 >15m
8度

(完整版)变形缝的基本构造

(完整版)变形缝的基本构造

沉降缝的构造特点
☉应满足建筑物各部分在垂直方向的自由沉降变形,应将建筑物从基 础到屋顶全部断开。 ☉应兼顾伸缩缝的构造,故在构造设计时应满足伸缩和沉降双重要求。 ☉表14-3 建筑物高度与沉降缝宽度对照表
沉降缝的构造特点
基础沉降缝构造
(a)砖墙承重条形基础沉降缝 (b)框架承重基础沉降缝
防震缝的设置
为抵抗因地震作用而造成建筑物开裂所 设的缝—防震缝
伸缩缝
沉降缝
抗震缝
伸缩缝的基本构造
一、为何设置伸缩缝:
建筑物因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而产生热胀冷缩,在结构 内部产生温度应力,当建筑物长度超过一定限度、建筑平 面变化较多或结构类型变化较大时,建筑物会因热胀冷缩 导致变形较大从而产生开裂。为预防这种情况发生,常常 沿建筑物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或在结构类型变化处预留 缝隙,将建筑物断开。
应根据当地的基本烈度、建筑物的重要程度共同确定设防烈 度。
设防烈度有时可比基本烈度提高1度;有时也可比基本烈度 降低1度,但若基本烈度为6度时,一般不宜降低。
防震缝的构造做法
◎是为了防止建筑物各部分在地震时相互撞击引起破坏而 设置的缝隙。 在有可能因地震作用引起断裂的部位设缝,将建筑物划分 为简单、规则、均一的单元,从而减少地震的破坏作用。 设置条件: 1.多层砌体结构房屋 ◎应重点考虑采用整体刚度较好的横墙承重或纵横墙混合 承重的结构体系、在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地区,有下列情 况之一时宜设防震缝。 ☉建筑立面高差在6米以上; ☉建筑物有错层且错层楼板高差较大; ☉建筑物相邻部分结构刚度、质量差别较大。
变形缝设计
作品名称: 作者姓名:
目录
一、变形缝的概念和分类 二、不同种类变形缝的基本要求 三、变形缝的比较 四、变形缝的细节构造

04CJ01-1变形缝建筑构造(一)

04CJ01-1变形缝建筑构造(一)

04CJ01-1变形缝建筑构造(一)变形缝是建筑构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解决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温度变化、荷载影响等原因产生的变形问题。

本文将介绍变形缝的定义、分类以及常见的建筑构造形式。

一、变形缝的定义变形缝,顾名思义,指的是为了容许建筑物由于内外因素产生的各种变形而设置的缝隙。

这些变形缝可以容许建筑构件在受到内外力的作用下自由伸长、收缩或变形,从而避免因变形而引起的损伤。

二、变形缝的分类根据变形缝的功能和位置,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 结构缝(整体缝)结构缝是将建筑构件分成若干独立部分的缝隙,它们会随着外界荷载的作用而产生变形。

结构缝通常位于正交布局的结构体系中,比如大跨度楼板、桥梁等。

这些缝隙将变形缓冲在结构缝内,保证其它部分的正常使用。

2. 热缩缝热缩缝用于解决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建筑物体积的变化。

当温度升高时,建筑物各部分会膨胀,当温度下降时则会收缩。

为了避免温度变形产生的损害,热缩缝会安置在建筑物的预计热膨胀最大处,允许构件在温度变化时自由伸缩。

3. 风荷载缝风荷载缝常见于高层建筑或临近海岸的建筑物,它们用于缓冲强风对建筑物的影响。

强风会对建筑物产生侧向压力,建筑物需要通过风荷载缝来消纳这部分力,并改变自身的形状。

4. 隔震缝隔震缝用于减少地震引起的建筑物损坏。

地震时,地面会产生剧烈的震动,隔震缝将建筑物分成若干部分,通过补充阻尼器等装置来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减小震害。

三、常见的变形缝构造形式变形缝的构造形式根据建筑物的不同需求和使用环境而各异。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构造形式。

1. 硬质变形缝硬质变形缝通常采用混凝土、钢筋等材料构造,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和变形。

它们常用于大型桥梁、高层建筑等对结构强度要求较高的场所。

2. 橡胶变形缝橡胶变形缝采用橡胶材料制作,具有良好的防水、抗震和耐久性能。

它们常用于公路桥梁、隧道等场所,能够有效吸收震动和变形。

3. 钢板变形缝钢板变形缝由钢板和嵌入式橡胶组成。

第11章沉管结构

第11章沉管结构
基梁理论进行计算。
2. 沉管结构的设计
结构分析与配筋: 沉管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宜采用C30-C40。 由于沉管结构对贯通裂缝非常敏感,非贯通裂
缝宜控制在0.15-0.2mm以下,因此采用钢筋 等级不宜过高,不宜采用III级和III级以上的钢 筋。
2. 沉管结构的设计
设计时采用的容许应力可按不同的荷载组合条 件,分别加队相应的提高率.
• 管段在浮运时,为了保 持稳定,必须使管顶面
露出水面,其露出高度
称为干舷。具有一定干
舷的管段,与风浪后产 生反向力矩,保持平衡。

干舷的高度应适中,过 小则稳定性差,过大时
浮力设计时,按照最大混凝土容重、
沉设困难。
最大混凝土体积和最小河水的比重
来计算干舷。
2. 沉管结构的设计
抗浮安全系数 在管段沉设施工阶段,应采用1.05~1.1的抗浮
2)后填法
• 在后填法中,安设水底临时支座,临 时支座大多数为道渣堆上设置钢筋混 凝土支承板,也可以采用短桩简易墩。
软弱土层上的沉管基础
• 一般的解决办法有: • (1)以粗砂置换软弱土层; • (2)打砂桩,并加荷预压; • (3)减轻沉管重量 • (4)采用桩基。
• 沉管隧道中 ,群桩的桩顶标高不等; • 采取措施以使各桩能均匀受力 :
公路或城市道路遇到江河、港湾时,渡越的 办法根多,有轮渡、桥梁、水底隧道等。 a.轮渡是最简易的,它的优点是基本建设投资 少,运营费用亦小;但无法适应较大的交通量。 b.桥梁的主要优点是单位长度造价低。在渡越不 通行海轮的江、河或海轮达不到的上游河段时, 一般总是首先考虑建桥
1. 概述
c.水底隧道主要是用在市区港湾或通行海轮的江、 河上。

建筑变形缝构造10

建筑变形缝构造10

变形缝将复杂形体建筑划分为相对简单的独立的单 元
5
3 1
2 4
3 4
内景
1
体型复杂的建筑形缝处建筑的结构布置
• ⑴在变形缝的两侧设双墙或双柱 —— 做 法较为简单,但易使缝两边的结构基础产 生偏心(用于伸缩缝时因基础可不断开, 所以可无此问题 )
• 变形缝分类—— • 伸缩缝(温度缝)—对应昼夜温差引起的
变形;
• 沉降缝—对应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变形; • 防震缝—对应地震可能引起的变形
10.1 变形缝设置的要求
• 1、伸缩缝 • 伸缩缝 —— 根据建筑物的长度、结构类
型和屋盖刚度以及屋面有否设保温或隔热 层来考虑
• 基础不必断开
• 2、沉降缝
• ⑶在变形缝内部应当用具有自防水功能的 柔性材料来塞缝,例如挤塑型聚苯板、沥 青麻丝、橡胶条等,以防止热桥的产生
10.4 不设变形缝的做法
• 加强基础处理 • 加强结构易变形处的刚度 • 做后浇板带
加强基础处理
加强结构易变形处的刚度
做后浇板带
在变形缝的两侧设双墙或双柱
• ⑵在变形缝的两侧用水平构件悬臂向变形 缝的方向挑出 —— 基础部分容易脱开距 离,设缝较方便,特别适用于沉降缝
在变形缝的两侧用水平构件悬臂向变形缝的方向挑 出
某扩建建筑
新老建筑交接处新建筑结构退让原基础 再出挑与老建筑设缝连接
某教学楼
用双边悬臂方案设缝
• ⑶用一段简支的水平构件做过渡处理 —— 多用于连接两个建筑物的架空走道等,但
在抗震设防地区需谨慎使用
用一段简支的水平构件做过渡处理
变形缝综合实例
10.3 变形缝盖缝构造
• ⑴所选择的盖缝板的形式必须能够符合所 属变形缝类别的变形需要

2020年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材料与构造》章节题库(第十一节 变形缝构造)【圣才出品】

2020年一级注册建筑师《建筑材料与构造》章节题库(第十一节 变形缝构造)【圣才出品】

第十一节变形缝构造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下列哪种做法不可作为地下室伸缩变形缝的替代措施?()[2019年真题] A.诱导缝B.施工缝C.后浇带D.加强带【答案】B【考点】地下室伸缩变形缝的替代措施【解析】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第5.1.2条规定,用于伸缩的变形缝宜少设,可根据不同的工程结构类别、工程地质情况采用后浇带、加强带、诱导缝等替代措施。

2.图示哪项为用于外墙的嵌平式防震缝?()[2019年真题]A.B.C.D.【答案】C【考点】变形缝的形式【解析】选项各图分别为:内墙盖板型变形缝、外墙盖板防震型变形缝、外墙嵌平型变形缝、外墙卡锁型变形缝。

3.楼面与顶棚变形缝构造要求中,不包含以下哪项?()[2019年真题]A.盖板B.止水带C.阻火带D.保温材料【答案】D【考点】变形缝的构造要求【解析】变形缝装置(盖板)、止水带和阻火带是楼面与顶棚变形缝应设置的内容。

保温材料为外围护部位(屋面及外墙)变形缝应设置的内容。

4.下列防震缝的最小宽度,哪一条不符合抗震规范要求?()[2018年真题] A.8度设防的多层砖墙承重建筑,防震缝最小宽度应为70~100mmB.高度小于15m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防震缝最小宽度应为100mmC.高度大于15m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对比B款的规定,7度设防,高度每增加4m,最小缝宽增加20mm;8度设防,高度每增加3m,最小缝宽增加20mm D.剪力墙结构建筑,防震缝最小宽度可减少到B款、C款的70%【答案】D【考点】防震缝的构造要求【解析】A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7.1.7条第3款规定,对于多层砌体房屋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设置防震缝,缝两侧均应设置墙体,缝宽应根据烈度和房屋高度确定,可采用70mm~100mm:①房屋立面高差在6m以上;②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大于层高的1/4;③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章变形缝构造
【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讲述门窗的作用形式及特点,各类门窗的构造,使读者熟悉门窗的构造设计。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
1. 熟悉门窗的作用和设计要求, 门的形式与尺度。

2. 熟悉木门窗构造
3.了解金属门窗、塑钢门窗、特殊门窗的构造特点和适用范围。

【学习重点与难点】
本章重点是平开木门窗构造,各种门窗的适用范围。

难点是门窗的构造节点,有各种门窗框与墙体的连接,木门窗的防雨水措施等。

【重要知识点】
门与窗的形式、特点及适用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