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汽车技术分解
现代汽车新技术

底盘部分
(三)牵引控制系统(TRC)
制动
底盘部分
(三)牵引控制系统(TRC)
1、控制原理
(1)前轮打滑时 ①减少动力; ②使相应的车轮采取制动。 (2)后轮甩尾瞬间,前、后轮单边制动。
底盘部分
(三)牵引控制系统(TRC)
2、结构
(1)防滑控制ECU;
(2)制动执行器;
(3)轮速传感器;
(4)减速传感器; (5)偏转率传感器。
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
节气门控制马达
ECM电脑
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发动机部分(EFI)
(一)原理
根据目前发动机加速踏板位置传 感器工况由ECU进行控制。
发动机部分(EFI)
(二)结构
1、驾驶者选择性的节气 门反应有三种选择模式: 正常、动力、雪地
发动机部分(EFI)
2、扭矩主动牵引控制
有了电子节气门后,完全取消怠速控制阀(代 替了它),另外,还可以实现定速控制(巡航控 制系统。)
底盘部分
底盘部分
底盘部分
2、4WS系统的组成
底盘部分
3、4WS系统控制逻辑
(1)车速与后轮侧偏角的关系;
(2)功能转换-可实现4WS和2WS 之间的相互转换; (3)失效保护功能。
底盘部分
二、无级/手动变速系统(CVT/MT)
底盘部分
三、制动系统(电子控制式制动系统 )
ABS-防抱死系统 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 BA-制动辅助系统 VSC-车辆转向稳定性系统 TRC-牵引控制系统 DAC-下坡控制系统
发动机部分(EFI)
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机部分(EFI)
该系统与同时点火方式相比较,具 有以下特点: ①点火线圈多采用超小型磁路点火 线圈,且直接安装在火花塞上方,整 个总成用铝合金托架装在气缸盖上;
现代汽车故障的诊断技术解密

是 以诊断特征参数为基础, 采用数学方法处理信 号, 找出故 障的内在联 系, 对系统的故 障作定量分 析; 三是故障诊断信息网络化 。 汽车是机电液一体 化的高科技产品, 新车型 、 新功能层 出不穷。 在汽车
故 障诊 断时 , 专业 人员 对各种 车 型 的技术 资料 掌握
故障树法 : 它是把故障作为一种事件 , 按其故
度 和使 用方 便性 , 还是 对 汽车技 术 发展 的适 应 性 , 均 不 能满足用 户 的需 要 。为 了提 高故 障诊 断技 术 , 不 断 完善诊 断 理论 和方法 ,必 须 广泛应 用 各学 科 的最新 发展 成果 , 并且 借 助于数 学 工具 和计 算 机 。 目前应 用 的主要方 法如下 : 人工 经验 诊断 法 : 即直观 诊 断 , 其 特点 是 不需 很 多设 备 , 在任 何场 合都 可进行 , 诊 断 的准 确 率在 很 大程 度上 取决 于诊断 人员 的技术水 平 。
现代汽车车身制造新技术

智能化:引入智能技术,提高车身制造效率 和质量
环保化:采用环保材料,减少环境污染
定制化: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 化车身制造服务
自动化:提高自动化程度,降低人工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数字化: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车身制造全 过程的智能化管理
现代汽车车身制造新技 术
汇报人:
目录
现代汽车车身制造技 术概述
01
现代汽车车身制造新 技术介绍
02
现代汽车车身制造新 技术的优势
03
现代汽车车身制造新技 术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4
现代汽车车身制 造技术概述
车身制造技术的发展历程
19世纪末,汽车车身制造技术开始出现
20世纪末,复合材料和轻量化技术逐渐 应用于车身制造
提升车身外观质量
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如激光焊接、热成型等,提高车身外观质量 采用先进的材料,如高强度钢、铝合金等,提高车身外观质量 采用先进的设计方法,如计算机辅助设计、有限元分析等,提高车身外观质量 采用先进的检测方法,如光学检测、超声波检测等,提高车身外观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自动化生产:减 少人工成本,提 高生产效率
优点:成型速度快,精度高,可生产复杂形状的零件。
应用:广泛应用于汽车车身制造,如车门、发动机罩、保险杠等。
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液压成型技术在汽车车身制造中的应用将越来越 广泛。
数字化装配技术
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车身装配,提 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利用数字化技术进行质量控制,提 高产品质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采用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进行装配, 减少人工操作
现代汽车制造过程

现代汽车制造过程
现代汽车早就不是一个沙发加四个轮子,而是机械与电子技术的完美融合。
汽车的制造过程就是从刺耳的喧嚣到归于平静,从杂乱无章的混沌到优雅秩序的过程。
汽车的生产流程,大致分五个部分,冲压→焊接→涂装→总装→PDI(售前检查)。
汽车的生产流程是很复杂的庞大的工业化生产,但要简单点概括的说就是:冲压—焊装—涂装—总装。
经过涂装的车身在内饰部门组装内饰,比如仪表、玻璃、坐椅、线路等。
底盘部门将发动机、变速器、驱动桥、轮胎等装在底盘上。
把装好的车身安装在装好的底盘上再经过调试,试验就OK了。
1开工前工人们先热热身↓
2叉车将钢板运送到车间↓
3工人检查零部件确保没有裂痕或伤口↓4工人把加工好的车身框架摆好↓
5拖车将零部件运送到装配车间↓
6机器人组装车底盘↓7机器人组装车体框架↓
8工人安装汽车引擎盖↓
9工人检查车体装配是否合格↓
10车体进行磷化处理,为后面的喷漆做准备↓11机器人给汽车喷漆↓
12一共要喷三层↓
13喷漆之后,车门和其他零部件又被拆下来进行其他工序↓
14安装座椅↓15安装挡风玻璃↓
16安装车门↓17安装轮胎↓
18安装好的车辆在聚光灯下接受最后一次检查↓
19测试车灯是否正常↓
20嘀嘀!生产好的车辆可以上路啦!↓。
现代汽车构造与技术

巡航控制的优点
1.提高汽车行驶时的舒适性:特别是在郊外或高速公路上行 提高汽车行驶时的舒适性: 提高汽车行驶时的舒适性 这种优越性更为显著。减少了驾驶员的负担, 驶,这种优越性更为显著。减少了驾驶员的负担,使其 可以轻松地驾驶。 可以轻松地驾驶。 2.节省燃料,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减少了废气的排 节省燃料, 节省燃料 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和环保性,减少了废气的排 在同样的行驶条件下,对一个有经验的驾驶员来说, 放。在同样的行驶条件下,对一个有经验的驾驶员来说, %。速度稳定后 可节省燃料 15%。速度稳定后,可使汽车的燃料供给与 %。速度稳定后, 发动机功率之间处于最佳的配合状态。 发动机功率之间处于最佳的配合状态。
前悬架
汽车的驱动方式
汽车的五种基本的驱动方式: 汽车的五种基本的驱动方式: 1、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 、 2、前置发动机前轮驱动 、 3、中置发动机后轮驱动 、 4、后置发动机后轮驱动 、 5、四轮驱动 、
汽车车身
1、轿车车身结构的分类及特点 、 2、主要车身部件 、
1、轿车车身结构的分类 、 (1)有车架的车身 )
现代汽车构造与技术
目录
¶ 现代汽车基本构造 ¶ 安全气囊系统 ¶ 制动防抱死ABS系统 制动防抱死ABS系统 ABS ¶ 自动穏速(CCS)行驶装置 自动穏速(CCS) ¶ 现代汽车照明新技术介绍
一、现代汽车基本构造
3、车身 1、发动机
2、底盘 4、电气设备
1、机体 2、曲柄连杆机构 3、配气机构
五、现代汽车照明新技术介绍
氙灯是前照灯的理想光源
氙气大灯的发展
♦ 氙气技术用到汽车的前大灯上是在90年代初, 氙气技术用到汽车的前大灯上是在90年代初, 90年代初
由海拉(Hella)公司开发。 由海拉(Hella)公司开发。在此之前车的前 大灯都采用卤素灯。 大灯都采用卤素灯。迄今氙气灯用在一些中高 级轿车中,主要用于近光灯, 级轿车中,主要用于近光灯,远光灯亦开始采 用氙气大灯,即为双氙大灯。 用氙气大灯,即为双氙大灯。 ♦ 欧洲和美国采用氙大灯发展得十分迅速,逐步 欧洲和美国采用氙大灯发展得十分迅速, 成为标准装置。 成为标准装置。
现代汽车新技术

奥迪旗下车型所搭载的CVT变速箱有个独特的名称— —“Multitronic”。较其它CVT变速箱有了明显的优势, 它有着其它CVT想都不敢想的超高可承受扭矩,而驾 驶感受上也尽力做到了其它变速箱的大致水平,与此 同时在油耗方面的优 势丝毫不减。
平淡不是真,要的是激情!
CVT变速箱好比一位持家有道、贤良淑德的妻子,优点非常 实在,这也不难看出为什么更倾向家用的日系厂商会如此偏 好CVT。不过,奥迪可是个“高富帅”,它更注重激情,过 于平淡的CVT只会让它一点一点迷失自我。 在车厂内,动力系统与车身结合的工序被称为“Marriage”, 直译就是“结婚”。这的确是最适合用来形容这一工序的单 词,因为对于绝大部分出厂的车辆而言,这次结合就意味着 一生一世。不过与世间每段婚姻一样,双方在世俗标准下的 “好”与“不好”并非维系这段感情的根本,说到底,合适 与否才是两人能否一起走完一生的关键。而最近奥迪宣布正 式弃用Multitronic(CVT)变速箱就是上述理论的最佳VVT-i技术
今年生产的丰田轿车,大都装配了标注有“VVT-i”字样的发 动机,经过商业宣传,很多人已经知道 VVI-i 这个新名词。 VVT是英文缩写,全称是“Variable Valve Timing”,中文意思 是“可变气门正时”,i是“Intake”进气的意思。 其工作原理是:由 ECU协调控制,发动机各部位的传感器实 时向ECU报告运转情况。由于在ECU中储存有气门最佳正时参 数,所以ECU会随时对正式机构进行调整,从而改变气门的 开启和关闭时间。
《现代汽车新技术》课件

充电设施
充电桩
提供电动汽车充电服务的设备,包括快充桩和慢充桩。
充电站
提供充电服务的场所,可包含多个充电桩和相关服务设施。
智能充电网络
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充电设施的互联互通和优化调度,提高充电 服务的便利性和效率。
04
自动驾驶技术详解
环境感知技术
总结词
环境感知技术是自动驾驶技术的核心之一,通过传感器、雷 达、激光雷达等设备,实现对车辆周围环境的实时感知和识 别。
制造工艺
除了采用新型材料外,轻量化技术还需要先进的制造工艺来实现零部件的优化设计和生产。例如,热成 型、激光焊接、3D打印等技术能够制造出更加复杂和高效的零部件结构。
03
电动汽车技术详解
电池技术
锂离子电池
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 和环保等优点,是当前电 动汽车最常用的电池类型
。
固态电池
未来发展方向,具有更高 的能量密度和更快的充电 速度,可解决现有液态锂
高强度钢
通过采用高强度钢,可以 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 减少钢材的使用量,从而 达到轻量化效果。
碳纤维复合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强 度、高刚性、低密度等特 点,是实现汽车结构件轻 量化的重要手段。
设计轻量化
优化车身结构
通过采用先进的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如有限元分析、拓扑优化等 ,可以有效地减小车身质量并提高其结构强度。
V2X通信技术能够提高道路 交通安全、减少交通拥堵、 提升交通效率,并为自动驾 驶技术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 支持。
9字
V2X通信技术面临的挑战包 括通信延迟、通信可靠性、 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需 要进一步的技术创新和标准 化来解决。
高精度地图与定位技术
高精度地图是指精度达到厘米级的地图数据,能够提供更加详细的路面信息,包括 车道线、交通信号、障碍物等。
现代汽车的核心技术

一、技术背景在当今的中高档汽车中都采用了汽车总线技术。
汽车总线为汽车内部各种复杂的电子设备、控制器、测量仪器等提供了统一数据交换渠道。
一些汽车专家认为,就像在20世纪70年代引入集成电路、80年代引入微处理器一样,近10年来数据总线技术的引入也将是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汽车上由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的部件数量越来越多,例如电子燃油喷射装置、防抱死制动装置、安全气囊装置、电控门窗装置、主动悬架等等。
随着集成电路和单片机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车上的ECU数量越来越多。
因此,一种新的概念--车上控制器局域网络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的概念也就应运而生了。
CAN最早是由德国BOSCH公司为解决现代汽车中的控制与测试仪器之间的数据交换而开发的一种数据通信协议,按照ISO有关标准,CAN的拓扑结构为总线式,因此也称为CAN总线。
CAN协议中每一帧的数据量都不超过8个字节,以短帧多发的方式实现数据的高实时性;CAN总线的纠错能力非常强,从而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同时CAN总线的速率可达到1M bit/s,是一个真正的高速网络。
总之,将CAN总线应用在汽车中使用有很多优点:(1)用低成本的双绞线电缆代替了车身内昂贵的导线,并大幅度减少了用线数量;提高可靠性,安全性、降低成本。
(2)具有快速响应时间和高可靠性,并适合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如刹车装置和气囊;控制平台、信息平台、驾驶平台的互连基础。
(3)CAN芯片可以抗高温和高噪声,并且具有较低的价格,开放的工业标准。
在现代轿车的设计中,CAN已经成为必须采用的装置,奔驰、宝马、大众、沃尔沃、雷诺等汽车都采用了CAN作为控制器联网的手段。
据报道,中国首辆CAN网络系统混合动力轿车已在奇瑞公司试装成功,并进行了初步试运行。
在上海大众的帕萨特和POLO汽车上也开始引入了CAN总线技术。
但总的来说,目前CAN总线技术在我国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尚处于试验和起步阶段,绝大部分的汽车还没有采用汽车总线的设计,因而存在着不少弊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许将制动力加至最大,从而有效地缩短制动距离。
9.1
安 全 技 术
9.1.5
牵引力控制系统
牵引力控制系统(Traction Control System,TCS) 又称循迹控制系统,是根据驱动轮的转数及从动轮的 转数来判定驱动轮是否发生打滑现象,当前者大于后
者时进而抑制驱动轮转速的一种防滑控制系统。
同的方式和力量制动,并在运动中不断高速调整,从 而保证车辆的平稳与安全。
9.1
安 全 技 术
9.1.3
电子刹车辅助系统
电子刹车辅助系统(Electronic Brake Assistant, EBA)是专为那些在非常紧急的事件中,驾驶者不能迅 速踩下刹车踏板而设计的。该系统利用传感器感应驾
驶者对制动踏板踩踏的力度与速度大小,然后通过计
第9 章
现代汽车技术
第9章
9.1 9.2 9.3 9.4
现代汽车技术
安全技术 轻松、舒适、防盗、智能技术 环保、节能技术 排放和节能综合控制技术
第9章
现代汽车技术
现代汽车技术主要以电子控制为基础,目前向着
安全、环保、节能、轻松、舒适、防盗、智能的方向
发展,尤以轿车最为突出。其中有些技术已经普及, 成为汽车的标准配置;有些只应用于少数高级轿车; 有些还处于试验阶段。在这些技术中,以安全技术居 多。各汽车厂家为了强调汽车技术的先进性或配置较
而右前轮和左后轮却附着在水中或泥水中,这种情况
会导致在汽车制动时4只轮子与地面的附着力不一样, 制动时容易造成打滑、倾斜和车辆侧翻事故。
9.1
安 全 技 术
EBD用高速计算机在汽车制动的瞬间,分别对四只轮胎 附着的不同地面进行感应、计算,得出不同的附着力
数值,使4只轮胎的制动装置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
9.1
9.1.10 9.1.11 9.1.12 9.1.13 9.1.14 9.1.15 9.1.16 9.1.17
安 全 技 术
电子控制动力转向系统 四轮转向系统 主动悬架 胎压监测系统和智能轮胎 倒车雷达和倒车影像系统 双级燃爆气囊 主动头部约束系统 减轻碰撞系统
9.1
9.1.18 9.1.19 9.1.20
安 全 技 术
而ABD可以有效防止这种情况,它可以通过检测全部车 轮的转速发现这一情况,相应的减少后轮制动力,以
使其与地面保持有效的附着力,同时将前轮制动力加
至最大,以达到缩短制动距离的目的。ABD与ABS的区 别在于,ABS是保证在紧急制动时车轮不被抱死,以达 到安全操控的目的,并不能有效地缩短制动距离。而 ABD则是通过EBD在保证车辆不发生侧滑的情况下,允
节之前,高速计算出汽车4个轮胎与路面间的附着力大
小,根据汽车制动时产生轴荷转移的不同,而自动调 节前后轴的制动力分配比例,提高制动效能,并配合 ABS提高制动稳定性,同时尽可能地缩短制动距离。
9.1
安 全 技 术
汽车在制动时,4只轮胎附着的地面条件往往不一样。 例如,有时左前轮和右后轮附着在干燥的水泥地面上,
高,往往把该技术的英文缩写字母标在车上,如ESP、
ASR、VVT、VTEC等。
9.1
9.1.1 9.1.2 9.1.3 9.1.4 9.1.5 9.1.6 9.1.7 9.1.8 9.1.9
安 全 技 术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 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 电子刹车辅助系统 自动制动差速器 牵引力控制系统 驱动防滑系统 动态稳定控制系统 电子稳定系统 车辆动力学控制
车轮的打滑。若在高速发现打滑时,TCS立即向行车计
算机发出指令,指挥发动机降速或变速器降挡,使打 滑车轮不再打滑,以防止车辆发生失控甩尾事故。
9.1
安 全 技 术
9.1.6
驱动防滑系统
驱动防滑系统(Acceleration Stability
Retainer,ASR)又称牵引力控制系统,是在ABS基础上
安 全 技 术
防侧翻系统 盲点和车道偏离警告系统 前照灯照距自动调节系统
9.1
9.1.1
安 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ake System, ABS)是汽车的一种主动安全装置,可在汽车制动时根 据车轮的运动自动调节车轮的制动压力,用于防止汽
车制动时车轮抱死,并充分利用车轮与地面间的附着
汽车在光滑路面制动时,车轮会打滑甚至使方向失控; 同样汽车在起步或急加速时驱动轮也有可能打滑,在 冰雪等光滑路面上还会使方向失控而出危险。
9.1
安 全 技 术 TCS就是针对此问题而设计的。TCS依靠电子传感器探
测到从动轮速度低于驱动轮时(这是打滑的特征),就
会发出一个信号,调节点火时间、减小气门开度、减 小油门、降挡或制动车轮,从而使车轮不再打滑。TCS 可以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加速性以及爬坡能力。当 在低速发现打滑时,TCS会立刻通知ABS动作来减低此
力,使车轮处于最佳制动状态,以获得最佳的制动效 果。
9.1
安 全 技 术
因此ABS具有以下优点:缩短制动距离,同时保证汽车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甩尾和跑偏;减
少汽车制动时轮胎的磨损;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强度(特
别是汽车制动时的紧张情绪)。
9.1
安 全 技 术
9.1.2
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
在ABS系统中嵌入电子制动力分配装置(EBD)构成 了ABS+EBD系统。EBD(Electric Brake-force Distribution)的功能就是在汽车ABS开始制动压力调
自动制动差速器(Automatic Brake Differential, ABD)的主要作用是缩短制动距离,和ABS、EBD等配合 适用。当紧急制动时,车会向下点头,车的重量前移,
而相应地车的后轮所承担的重量就会减少,严重时可
以使后轮失去附着力,这时相当于只有前轮在制动, 会造成制动距离过长。
9.1
算机判断驾驶者此次刹车意图。
9.1
安 全 技 术
如果属于非常紧急的制动,EBA此时就会指示制动系统 产生更高的油压使ABS发挥作用,从而使制动力快速产
生,缩短制动距离。而对于正常情况刹车,EBA则会通
过判断不予启动ABS。EBA可以有效防止常见的意外 “追尾”。
9.1
安 全 技 术
9.1.4
自动制动差速器